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建筑10级毕业设计计划与指导书学生版

建筑工程技术2010级毕业设计计划与指导书建筑工程教研室2013.3建筑工程技术2010级毕业设计计划与指导书一.毕业设计的目的建筑专业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毕业设计,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通过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在反复循环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实践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设计期间,学生应做到:1.树立严谨求实、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工作作风。
2.对建筑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熟悉建筑行业有关生产经营、技术管理、施工组织、质量验收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
3.对相关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并能制定、比较、论证及选择方案。
4.能够搜集、查阅、整理、运用科技文献资料。
5.理论联系实际,符合生产实践的要求。
6.运用计算机、外语对论文资料进行处理和整理。
7.按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论文。
二.毕业设计选题原则1.本次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依据,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照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工作过程和技能要求选择题目,涵盖本专业基本的训练内容,并紧贴建筑行业现实。
所选课题,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充学生所学知识,使学生受到全面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2.本次选题紧密联系现在建筑市场的发展方向,利用所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建筑功能要求、考虑结构安全可行、工程造价控制、切合美观现代等特点,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建筑方案,力求对生产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3.在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选题兼顾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出发,其深度、广度和难度适当,使毕业设计在教学培养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建筑学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大纲

建筑学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146Z11课程名称: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Graduation Project(Thesi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16周/16先修课程:完成一至四年级的建筑设计及原理、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结构与选型、生产实习等相关课程适用专业:建筑学教材、教学参考书:1. 蔡镇钰等.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2. 与课题相对应的各类专项建筑设计规范;3. 相关的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建筑师等专业杂志。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五年级第二学期的唯一课程,也是最终完成整个建筑学专业学习的总结性课程,为期16周。
该课程将全面强化和检验同学们五年的专业学习成果,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及相关知识的综合训练,培养出合格的建筑学专业毕业生。
毕业设计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属专业核心必修课,其任务和目的是检验和强化建筑学专业学生对所学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历史、建筑设备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专业知识、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毕业设计课题、收集有关设计参考资料、文献和综合分析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解决设计中的有关构造、结构、材料及新技术等实际问题,并用计算机绘图或手绘图或成果模型等方式全面深入地表达出设计成果,完成毕业设计。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对建筑设计方法、设计过程有很好的全面掌握;对场地布局、结构体系、设备用房、建筑材料与构造有深入的认识;对建筑造型语言和手法有良好的把握;对主要建筑设计规范应有深度的运用。
能力:具备现场踏勘、调研能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能力;课题研究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发现问题与提取概念能力;分析、整理、应对能力;概念与设计手法转化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全面考虑设计问题的能力。
素质:对建筑设计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因素有全面的把握和总体的认识;对文化、环境、节能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美学品味和人文关怀;极佳的团队合作与交流意识。
建筑毕业设计说明书

1.项目简介: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高层综合办公楼,本着设计富时代气息的原则,设计一座现代化气息的办公楼,建筑设计在现有的地形环境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使用功能、外形独特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内部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创造出符合科学性的生活、工作环境。
项目定位为长江中下游某大城市,项目基地北临人民路,东靠湖北路,南边有池塘一个,其中地块北边毗邻高层商业建筑,东边毗邻多层住宅小区。
基地占地面积10378㎡,其中存在接近两米的高差,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填平后建设。
并要求建设一栋集商业、餐饮、会议、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高层办公楼,并在周边建立一个小型广场,供客人及附件居民使用。
2.设计原则及依据:(1)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购物、餐饮、办公等各项功能分区,办公区与娱乐购物区应该有较为严格的区分,最好能达到互不干扰的效果。
(2)建筑的总体布局要融入周围的环境,不能脱离环境之外,且不能影响到周边住宅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所以建筑高度、建筑面积等都应该给予考虑。
(3)建筑内部要严格遵守防火规范的要求,建筑外部也要考虑消防通道,外部交通系统也要着重考虑。
(4)依据红线和任务书的要求,对地形进行现状分析、区位分析、场地内部功能划分以及对城市环境的总体考虑。
3.方案设计3.1 平面设计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
由于建筑平面通常较为集中反映建筑功能方面的问题,它包括使用部分设计和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3.1.1 使用部分平面设计本次设计中,考虑到建筑其实际功能及一般商场的惯例,一二层布置大型商铺,而且没有严格划分其空间大小,可供商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设定;并根据互不干扰原则,一二层办公区跟购物区严格分开;三层为餐饮、部分商铺及会议室。
出于消防安全考虑,一层平面设计多个出入口。
3.1.2 交通部分设计交通部分是考虑到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的用途,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干扰。
楼梯是垂直交通联系部分,是各个楼层疏散的必经之路,同时又要考虑到建筑防火要求,本建筑采用板式双跑楼梯,并在每个楼梯设置了前室。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1厦门理工学院建工系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集中强化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经过毕业设计能够融会贯通几年来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教学过程中,学会工作方法,以便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毕业设计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在独立工作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毕业设计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毕业设计以学生独立完成中等程度实际工作的总体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结构选型为主要目标。
本届毕业设计时间从6月12日至11月15日,毕业设计为15学分。
一、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毕业设计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与升华,初步形成经济、环境、市场、管理等大工程意识,培养学生严肃认2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使学生经过毕业设计在具备建筑师素质方面更快地得到提高。
根据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毕业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主要任务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和专题研究项目,有足够的工作量。
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绘制必要的毕业设计图纸、撰写毕业论文。
(二)专业知识学生应在毕业设计中,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经过学习、研究和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面拓宽、专业技能提高。
(三)工作能力学生应学会依据毕业设计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搜集、调查研究、方案论证、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
提高理论分析、绘图技巧、言语表示、撰写技术文件及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等能力,提高外文翻译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毕业设计指导书(框架结构)

毕业设计指导书(框架结构)毕业设计指导书(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是毕业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主要包括整个设计计算过程,按设计计算步骤进行编写,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第一部分建筑方案设计主要内容为: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建筑总平面设计和建筑方案设计的思路和设计说明,比如,本案与场地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人流、车流、停车场、主次出入口、环境的美化等总平面设计;主要功能房间以及辅助房间的平面布置、面积的确定、门窗大小及位置的确定;水平和垂直交通联系的设计;立面设计等。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计算密切结合建筑设计进行结构总体布置,确定结构形式、结构材料,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的传力路线。
进一步通过计算解决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确定结构的构造措施。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步骤:开始确定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初步选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计算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及结构刚度参数竖向荷载计算计算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计算多遇地震烈度下的结构弹性地震作用不满足多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层间弹性变形验算满足上述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按组合内力进行梁柱配筋计算基础设计进行重要部位的抗震强度验算需要作薄弱层变形验算否否不满足按罕遇地震烈度验算薄弱层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或延性构造措施特殊延性构造结束第一步结构平面布置结构体系确定后,进行结构的总体布置,也就是对高度、平面、立面和体型等的选择,除应考虑到建筑使用功能、建筑美学要求外,在结构上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地震区的建筑,在结构设计时,还应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设计要达到先进合理,首先取决于清晰合理的概念,而不是仅依靠力学分析来解决。
确定结构布置方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结构概念设计的过程。
(一)结构总体布置原则控制高宽比在高层建筑中,结构的位移常常成为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而且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倾覆力矩将迅速增大。
因此,高层建筑的高宽比不宜过大。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样板

毕业设计计划毕业设计是函授学员在学完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之后进行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所学专业知识,使所学的建筑设计原理、表现技法、建筑结构以及建筑设备等课程得到一次全面的总结和训练,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设计内容:按给定的设计题目及设计任务书完成前期工作、项目分析、总平面设计、建筑方案设计(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局部达到施工图深度,详见“毕业设计要求”及“任务书”)。
二、设计方式学员以毕业设计课题为单位划分设计小组,在毕业设计指导小组指导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统一安排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最后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三、时间安排本次面授布置毕业设计任务,指导方案构思要点;学员利用在家时间进行方案草图设计,完成后返校给指导老师初审,修改完善后进行方案正图绘制及初步设计;第三次返校进行毕业设计答辨及毕业教育。
具体安排如下:1、准备工作阶段:收集、分析有关设计资料;2、方案构思、一草阶段:做1~2个方案草图,完成立意、环境、功能、流线分析等,并初步确定建设造型;3、二草阶段:由指导教师确定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各种分析图,详尽表达设计意图,初步敲定平面组合、立面及剖面设计,并进行技术经济指标验算。
4、方案正图绘制阶段:以初步设计要求,完成各图纸的绘制,结合图表、文字详尽表达方案立意、环境设计、功能组织等;按《(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完成总平面及建筑部分的施工图设计;5、答辨准备阶段:设计完成后结合自己的建筑方案独立写出总结性专业论文,阐述工作过程、内容及体会(2000字左右);整理有关方面资料,做好答辨准备。
.6、毕业设计答辨阶段:按设计小组进行毕业设计答辨。
要求语言简练,观点明确。
四、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毕业设计总成绩分优(相当于90分以上)、良(75~89分之间),及格(60分~74分之间)、不及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主体为框架结构)一、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一)设计目的1.巩固学生四年来在校期间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全面综合地解决建筑工程设计中各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初步了解与掌握一个建筑师和一个结构工程师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设计工作的方法与步骤。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正确掌握和运用设计原则,能综合全面地考虑设计中各方面的问题。
4.熟悉常用的规范和定额标准。
5.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正确掌握多层房屋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内力分析计算方法,熟悉有关的构造要求,熟悉相应的结构设计软件的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
6.提高工程制图技能,掌握正确的图纸表现方法。
7. 通过毕业设计中的各个环节了解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程度。
(二)设计要求1.设计前熟悉毕业设计任务书,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合理安排各阶段设计计划,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2.认真复习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解决毕业设计中的有关问题作好准备。
3.熟悉有关设计规范和施工规定,查阅标准图集及有关参考资料,提高设计能力,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4.对设计中各个步骤要求设计思路清楚,力学概念明确,设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构造处理得当。
5.每张施工图要求布局合理,图面整齐,美观。
对建筑结构设计意图表达完整,几何尺寸齐全,线条清晰,图中文字及其数据一律用仿宋体。
计算机文本应符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规范化要求》。
正文分标题编写,并附有电算资料,全部内容必须打印或用钢笔书写,要求字迹工整,计算数据和单位准确,示意简图应有大概的比例,不得徒手勾画,各种表格要用制图工具绘制。
二、毕业设计的内容及指导要点(一)建筑设计部分由指导教师提供建筑施工图样稿,学生按样稿绘制建筑图。
(二)结构设计部分根据建筑图纸对上部结构和基础进行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及设计计算,主体结构内力分析及配筋计算及基础的设计计算。
建筑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一、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主要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这一时间较长的专门环节,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能,解决具体的土木工程设计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中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地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
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概念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二、毕业设计的组成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毕业设计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三个方面,由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中从事与施工相关的工作比例有上升趋势,在毕业设计中包括施工组织设计部分是适宜的,但当时间较少时,也可不安排施工组织设计。
三、毕业设计的几个阶段毕业设计过程包括设计准备、正式设计、毕业答辩三个阶段。
设计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明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收集有关资料,拟定设计计划。
正式设计阶段需完成建筑方案设计;结构手算和电算及对比分析;这一阶段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设计等不同阶段,具体阶段之间有严格的时间制约关系,由不同的教师指导。
毕业答辩阶段是总结毕业设计过程和成果,让学生清晰准确地反映所作工作,并结合自己的设计深化对有关概念、理论、方法的认识。
四.毕业设计时间安排1.题目布置、初步方案设计、修改方案、确定方案、画出平、立剖方案图(2周);2.结构布置、结构计算、上机计算、绘制结构草图(6周);3.绘制建筑施工图(2周);4.整理计算书,绘制结构施工图(2周)。
五、毕业设计各阶段的设计要求建筑设计部分1. 建筑设计的前期准备(1)熟悉设计任务书明确建设项目的设计要求。
建筑物的名称、建造目的和总体要求,从而了解拟建建筑物的性质及其大概的使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理工学院建工系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是本科教案的最后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集中强化的实践性教案环节。
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融会贯通几年来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教案过程中,学会工作方法,以便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毕业设计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在独立工作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毕业设计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教案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归纳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毕业设计以学生独立完成中等程度实际工作的总体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结构选型为主要目标。
本届毕业设计时间从2011年6月12日至11月15日,毕业设计为15学分。
一、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毕业设计基本教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与升华,初步形成经济、环境、市场、经管等大工程意识,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在具备建筑师素质方面更快地得到提高。
根据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毕业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主要任务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和专题研究工程,有足够的工作量。
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绘制必要的毕业设计图纸、撰写毕业论文。
(二)专业知识学生应在毕业设计中,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面拓宽、专业技能提高。
(三)工作能力学生应学会依据毕业设计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搜集、调查研究、技术方案论证、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
提高理论分析、绘图技巧、言语表达、撰写技术文件及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等能力,提高外文翻译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四)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树立为生产服务的观点;能遵守纪律、善于与他人团结合作的敬业精神。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任务(一)每生独立完成一项指定的工程设计工程。
具体工程由指导老师确定;题目按照《毕业设计课程规章制度》要求拟定。
(二)每生独立完成的工程设计工程,包括:设计前期工作、总平面设计、单项工程分场地设计、建筑技术方案设计、基本结构技术方案设计,其中建筑专业设计要求达到初步设计(小型工程要求达到施工图深度),并完成结构平面布置设计。
了解该项工程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照明以及视、声、光技术等设备工程包含的内容及对建筑的要求。
(三)独立编写设计说明。
包括建筑技术方案,结构选型,交通疏散,防火防灾,生态环境分析等说明,完成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包括:用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使用房间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使用面积系数等。
(四)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应用性的科学研究,按照科研计划参加资料分析设计研究、实验、成果分析等工作,独立完成指定的子工程的研究工作,并独立完成撰写论文。
(五)设计完成以后独立写出毕业论文并有英文摘要,阐述设计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会,有何创新等等(3000字左右)。
(六)毕业设计要求完成图纸的主要内容:(1)总平面布置图:1:500(或1:1000),表达场地的地理位置、场地特征、绝对高程、风玫瑰图、环境现状及规划要求,建筑布置,道路、广场、绿化、小品、停车布置、地面排水、城市坐标网、场地设计及风景环境等。
(2)单项建筑平面图:1:100~1:200,地下层,首层,各楼层及屋顶平面,各层相同者以规范层表示。
表达建筑的功能内容,空间组织、交通关系、安全措施、结构体系及构造关系,注定房间名称,准确标明柱网、轴线尺寸及总尺寸,标高,标明轴线编号以及各层建筑面积。
(3)立面图:1:100~1:200,四个方向立面,表达立面形式特征,注明建筑层高、标高尺寸以及主要装修手法。
(4)剖面图:1:100~1:200,表达建筑空间关系,垂直交通、结构体系及构造关系,要求有纵(视情况而定)、横剖面,变化处应增加剖面,共约3~4个剖面图。
需注明标高、分部尺寸及主要构造做法。
(5)建筑详图:选择必须通过详图才能充分表达设计意图或构造方法的局部,如平面节点、出入口、楼梯、电梯、卫生间、隔断、吊顶、墙身、屋顶构造及其他特殊装修等,可任选4~5种,比例为1:5、1:10、1:20、1:25、1:50,视需要而定。
(6)单项建筑结构布置平面图。
表达结构体系,绘出与建筑图一致的轴线网及梁柱、承重砌体墙,框架、剪力墙、井筒等位置,注明编号、尺寸;预制板的方向、板号、数量、孔洞位置;现浇板号、板厚,板底标高,楼梯结构布置等。
(7)建筑技术方案外部透视及内部透视图各1~2个(或鸟瞰图)一律彩色绘制,外透视图可以正式模型照片代替。
无透视图或正式模型照片者不得参加正式答辩。
(8)图纸深度可参考《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中的有关内容。
一律应用CAD、3D、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编辑出图。
图纸内容包括三套A3文本和一套A1正图。
(A1正图可在答辩后修改完善,再行出图存档。
)(9)建筑创作的立意构思、流线、景观、文化选择、文脉、视觉、环境、心理、哲理及空间模式等分析图,作者自行确定内容及表达方式,也可在毕业论文中予以阐述。
(10)每生独立完成应有的技术文件、说明,技术经济指标及设计归纳总结。
(11)以科研、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规划等作为毕业设计课题,表达方式由指导老师规定。
三、毕业设计指导及工作方式(一)毕业设计是在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际工程工程设计。
教师负责讲解设计要求、设计工作方法及程序、指导查阅规范、资料、解答技术问题。
教师指导每周不少于2次,并将指导内容,考勤等予以记录,作为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学生应以对工程负责的精神独立完成设计资料分析、现场调查研究,技术方案构思,解决功能及空间组织、外部造型及环境设计,确定技术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确定图纸表达及设计文件编制等工作。
(二)学生应严格遵守学习纪律,根据实际工程设计进度的需要,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交指导老师备查,并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四月底进行阶段检查评分。
(三)毕业实习是根据所担任的工程设计(或研究)工程的需要,对同类型的现有实际工程或专项技术而进行的调查、考察、测试等工作环节,必须根据解决设计课题的需要拟定调研提纲,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工作。
毕业实习在寒假期间进行,完成之后应提交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要求详附件二。
四、参考资料(一)建筑制图规范GB/T50104-2001(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4月建设部颁布)(三)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四)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6-2006)(2006年版)(五)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六)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七)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建工出版社出版(八)各有关设计规范(九)其它相关参考资料根据不同题目增选附件一、组织纪律要求1.要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并明确其目的和意义。
2.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要尊敬老师、团结互助、虚心学习;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
3.严格遵守学校、系及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要遵守所在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
4.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实行考勤制度。
一般不准请假,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时,请病假要有医院证明,请事假要经指导教师同意,并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学生缺勤(包括病、事假)累计超过毕业论文(设计)时间1/3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须重新补做。
5.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严禁抄袭他人毕业论文(设计)和已发表的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违犯者按作弊论处。
6.主动并定期(每周1~2次)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情况,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导。
7.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8.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之后,应按有关规定将毕业论文(设计)整理好,交由指导教师评阅。
9.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资料应交回系收存,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
附件二、毕业论文文稿撰写要求3.1 标题标题应简明扼要,概括论文内容。
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以另加副标题。
用黑体小二居中书写。
3.2 作者姓名与指导教师作者姓名、专业班级和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在论文标题下方用五号宋体书写。
3.3 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应说明研究目的、方法,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应包含与论文(设计)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外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
关键词是表示全文主题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5个。
摘要与关键词均须有外文翻译。
“摘要”字样用加粗宋体三号字居中书写,摘要正文用宋体小四号书写。
“关键词”字样用加粗宋体三号字居中书写,关键词用仿宋小四号书写。
关键词左对齐,关键词之间空两个字符,末尾不用标点符号。
3.4 目录“目录”字样用黑体小二居中书写,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书写。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各级标题各占一行并在右边行末标明起始页码。
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3.5 设计说明(正文)设计说明是文稿部分的核心内容,内容应包括:摘述设计任务书和其它依据性资料中与建筑设计有关的内容,根据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阐述建筑物对噪音控制、采光、通风、日照、温湿度、防火、节能及其它特殊要求,说明设计立意、设计手法、技术方案特点、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组织、主要技术指标、主要建筑结构形式等以及其它需要加以说明的设计问题。
要求不少于4000汉字。
正文按三级标题编写,第一级为“1”、“2”、“3”,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加粗宋体字;第二级为“1.1”、“1.2”、“1.3”, 题序和标题用四号加粗宋体字;第三级为“1.1.1”、“1.1.2”、“1.1.3” ,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加粗宋体字;正文用宋体小四号书写。
各级标题单独占行,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
文中表格的表题、插图的图题用5号黑体字,表格、插图内容用5号宋体字。
图、表与正文之间上下各空一行。
页面上方、下方、左侧和右侧均留边2.5cm。
正文采用1.5倍行距,规范字符间距。
页码从正文开始编写,用小5号字居中标明。
3.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反映毕业论文(设计)的科学依据和所依据材料的广博程度、可靠程度,反映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是毕业论文(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