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1601探煤下山消突评价报告1 精品
消突评价报告

贵州泰昌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材料暗斜井消突评价报告K0-105m编制:总工程师: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编制日期:2019年3月15日目录前言...................................................................................................................................... - 1 - 第一章基本情况...................................................................................................................... - 2 - 第二节瓦斯情况.............................................................................................................. - 3 - 第三节通风瓦斯抽放系统.............................................................................................. - 3 - 第四节掘进工作面防突安全设施.................................................................................. - 4 - 第五节其它................................................................................................................ - 4 -一、防突机构及责任制.............................................................................................................. - 4 -二、防突管理.............................................................................................................................. - 4 -三、防突培训.............................................................................................................................. - 4 -四、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 5 - 第二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 5 - 第三章评价过程、结果、建议.............................................................................................. - 6 - 第一节评价范围.............................................................................................................. - 6 - 第二节评价依据.............................................................................................................. - 6 - 第三节评价过程简述...................................................................................................... - 6 - 第四节评价结论.............................................................................................................. - 8 - 第五节问题及建议.......................................................................................................... - 9 -前言为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实事求是的对矿井采掘工作面区域防突措的施落实情况进行核查、测定分析,严格执行“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坚决做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
XXXX回采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

织金县XXXX镇XXXX煤矿11605回采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编制人:编制单位:总工程师:矿长:编制时间:规程(措施)会审记录表目录一、11605回采工作面基本情况.......................................................... 3二、评价的基础条件 ............................................................................ 4三、11605回采工作面采取的区域防突措施 ....................................... 7四、评价区域的划定和突出煤层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方法 .................. 8五、11605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价 ........................................... 9六、11605回采工作面消突评价结论 ............................................... 11贵得金公司XXXX煤矿11605回采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为扎实推进“通风可靠,消突,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综合治理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矿井瓦斯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瓦斯事故。
为保证11605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特编制11605回采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
一、11605回采工作面基本情况1、地质构造状况该回采工作面地质情况比较简单,煤层赋存情况比较稳定,煤层倾角平均10°,煤层最小厚度0.50m,最大厚度2.3m。
根据本工作面回风、机运巷及中运巷在掘进时所揭露的情况表明,无断层出露,但局部地方有褶曲及顶鼓、底鼓现象,对正常开采影响不大。
2、瓦斯赋存情况我矿于2011年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0.79m3/t, 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95m3/min。
1260轨道下山第二循环(398.5m)消突评价报告

贵州兴安煤业有限公司糯东煤矿1260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第二循环(里程398.5m-458.5m)消突评价报告编制人:编制单位:通防部编制时间:二〇一四年二月会审意见记录表1260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第二循环(里程398.5m-458.5m)消突评价报告一、巷道基本概况(一)巷道位置及相邻关系工作面位于柏家大地以西约1000m,北邻风井场地,南邻大坪,工作面北为副平硐,距离约9m。
(二)煤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岩性1260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内26煤沉积较不稳定,厚度变化明显,最薄0.5m,最厚3.0m,平均2.0m,灰黑色,块状,条带状结构,以亮煤为主,似金属光泽,参差状断口,半亮型,含少量黄铁矿结核,夹矸为炭质泥岩,夹矸平均厚度0.3m。
详见表1:表1 顶底板岩性特征表1260轨道下山从现里程(361米处)往前施工,施工方位角为89°10′,以26煤顶板为巷道顶板向前掘进,施工长度为140m,巷道为矩形断面,净宽5000mm,净高3000mm。
(四)地质构造概况1260轨道下山构造较简单,仅局部有褶曲构造,据勘探报告分析没有大的断裂构造,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
地层走向总体为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局部地层走向为北东,倾向南东,顶底板岩石强度中等,稳定性较好。
(五)水文情况1260轨道下山的开口位置埋藏较浅,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为本身基岩裂隙水,出水形势以渗水、淋水、滴水等方式直接进入巷道。
岩石裂隙是降雨入渗补给的主要途径,而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地表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井巷涌水量据原华兴矿调查资料为3.2m3/h。
水文地质类型应属于简单型。
二、26煤突出危险性及瓦斯参数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2013年7月提交的《糯东煤矿26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显示:煤层瓦斯放散初速度△P=16.9-17.3 、煤的坚固性系数f=0.42-0.45、煤层瓦斯压力0.95MPa、瓦斯含量9m3/t、煤层破坏类型为IV类。
消突评价报告

消突评价报告⽬录前⾔ (2)⼀、评价范围 (2)⼆.评价依据 (3)三.评价过程简述 (3)四.评价结论 (4)第⼀章基本情况 (5)第⼀节⼯作⾯基本情况 (5)⼀、⼯作⾯与周边关系 (5)⼆、⼯作⾯与地表关系 (5)三、煤层及⽡斯情况 (5)四、⼯作⾯通风情况 (6)五、⼯作⾯回采情况 (6)第⼆节⽡斯情况 (6)⼀.矿井⽡斯情况 (6)⼆.⼯作⾯⽡斯赋存 (8)第三节矿井⽡斯抽放系统 (9)第四节其它 (9)⼀、防突机构 (9)⼆.防突管理 (9)三.防突培训 (11)四.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11)第⼆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11)第⼀节区域防突预测 (11)第⼆节区域防突措施 (12)⼀、开采保护层 (12)⼆.预抽回采⼯作⾯⽡斯 (12)第三节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19)⼀、煤层⽡斯预抽率 (19)⼆、残余⽡斯压⼒ (20)第三章评价过程及依据 (20)第四章最终评价结论 (25)第五章问题及建议 (25)附图:1、矿井通风系统⽰意图2、116'6-3采⾯抽放钻孔平⾯设计图3、116'6-3采⾯巷抽放、测压竣⼯图4、116'6-3采⾯考察钻孔设计图前⾔⼀、评价范围116'7机巷坐标:x:2948383.5—2948557.52;Y :35548828.66—35549058.09;z :+1805.3—+1832.76;116'7风巷坐标:x:2948475.56—2948722.94;Y :35548752.63—35549035.54;z :+1841—+1874.1;116'7探煤上⼭坐标:x :2948557.52—2948654.22;Y :355489035.84—35549031.92;z :+1832.16—+1855.76;116'7风巷探巷坐标:x :2948654.22—2948679.62;Y :35549031.92—35549058.09;z :+1855.76—+1857.65;116'7切眼坐标:x:2948722.94—2948679.62;Y :35549035.54—35549058.09;z :+1874.1—+1857.65;评价范围为116'7回采⼯作⾯全部范围。
消突评价报告

贵州首黔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盘县杨山煤矿仃#联络巷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分析评价报告(KO+O rrr KO+37m)编制单位:杨山煤矿通防科编制时间:2014年8月5日17#联络巷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分析评价报告(K0+Omr KO+37m)一、17#联络巷(KO+Om r KO+37m段概况1、17#联络巷布置情况:17#联络巷从1400进风石门北侧沿17#煤层走向掘进48米到17#回风上山设计位置;沿煤层倾向向上拓展到+1442m标高,并贯通回风下山,形成17#回风上山,巷道全长183米(详见17#联络巷平面布置示意图)。
2、煤层顶底板及层间距情况:根据地质资料分析,本采面范围内下方13#煤层已经开采完毕,13#煤层距本采面12#煤层层间距为8.3m,在卸压范围内,可做为下保护层,13#煤层的采空区面积66320m2开采最低标高为+1437m上方距10#煤层层间距为21m 未进行开米(详见17#联络巷米空区及卸压范围计算图)。
3、煤层情况: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11]76 ):关于《贵州省盘县杨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及评审意见(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11 ]第36号)表明,12#煤层:位于上二叠统宣威组中段(P3x2),距13#煤层约8.37m。
层状分布于矿区范围内,结构较复杂,普遍沉积较发育,煤层厚度在0.38〜2.84m之间,平均厚度1.74m。
为单一煤层,全区可米。
本煤层属焦煤,灰分17.84%、硫分2.16%、挥发分19.22%、发热量32.26MJ/Kg4、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顶底板条件12#煤层围岩属于软质岩层,顶板易破碎,底板岩性抗压强度低。
(2)瓦斯根据本矿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批文号分别为黔能源发[2009]252号、黔能源发[2010]802号、黔能源煤炭[2011]833 号),均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11601探煤下山消突评价报告1

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11601探煤下山(40~100m段)消突评价报告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五月十六日水城县三岔沟煤业11601探煤下山消突评价报告(40~100m段)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采矿副总:通防副总:机电副总:施工负责人:编制:李献书2013年05月16日消突评价报告会审目录章前言一、评价范围二、评价依据三、评价过程简述四、评价结论第二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评价范围基本情况第二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77)第三节其它 (88)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88)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1010)二、区域防突措施 (1010)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1111)第四章评价过程 (1111)第五章最终评价结论 (1414)第六章问题及建议 (1515)第一章前言一、评价范围11601探煤下山40m~100m段。
二、评价依据根据如下: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06)。
三、评价过程简述1、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瓦斯压力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小于0.74 MPa),进行评价。
2、成立评价、评审组织机构水城县三岔沟煤业分别成立评价组和评审组对11601探煤下山进行评价。
1)评价组成员:组长:蔡学勋(总工程师)成员:李献书(副总工程师)通防科:杨月全安全科:张立坤防突队:周兴安掘进队:王云富(队长)2)评审组组长:矿长:李波成员:安全矿长:陈柏霞生产矿长:张立辉机电矿长:陈铁兵调度室:唐东海3、项目分工评价组:副总工程师李献书,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落实工作面的布置;防突队周兴安负责完善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采掘进队队长王云富负责措施贯彻并负责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技术科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报告的编制;防突队负责区域防突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的实施;安全科负责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报告的评价。
煤巷掘进消突评价报告范本(WORD档)-12页文档资料

XXXX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09)(16、17#钻场)编制人:日期:年月日评价组成员签字表目录第一章前言1.1 评价范围 (24)1.2 评价依据 (4)1.3 评价过程简述 (4)1.4 评价结论 (5)第二章基本情况 (5)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 (5)第二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7)第三节其它 (8)2.3.1 防突机构及责任制 (7)2.3.2 防突管理 (7)2.3.3 防突培训 (8)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8)第四章评价过程 (113)第五章最终评价结论 (12)第六章问题及建议 (14)第一章前言1、评价范围起始坐标:x:2960706.33;y:35604015.25; z:+1257.36;终点坐标:x:2960742.31;y:35604041.87;z:+1252.03;即XXXX运输巷y10点前16.3—61.1m段1.2、评价依据根据如下:1.2.1、《煤矿安全规程》(2019版);1.2.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19);1.2.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1.2.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19)。
1.3、评价过程简述1.3.1、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m³/t)及瓦斯压力(小于0.74 MPa)均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进行评价。
1.3.2、评审组织机构成立评审组对XXXX运输巷16、17#钻场抽放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组成员:组长:总工程师xx成员:安全矿长 xx生产技术部xx防突队长 xx防突技术员 xx1.3.3、项目分工评价组:防突技术员xx负责对本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以及报告的编写;防突队长xx负责落实现场抽放钻孔、设备的施工、安装及维护,保证区域措施的进行;生产技术部长xx负责收集整理措施区域煤层瓦斯地质资料,负责审查报告,提出并落实报告中未完善的措施及资料;安全矿长xx负责现场施工质量,监督检测监控数据的真实性,并负责本评价后以后的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总工程师xx负责组织报告的评价。
1901回采工作面消突专项评价

1901采煤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报告主要编制:防突机构负责人:总工程师:驻矿安全监察处长:2012年3月1日评价组成员签字表(复审)序号项目或专业姓名所属单位现任职务签字1主要编制姚国权抽采队队长2 郭贵祥抽采队技术负责人3参与编制方明抽采队分管防突副队长4 韩平邦抽采队分管抽放副队长5 李发元通风队技术负责人6 苏才贤生产技术科主管掘进(掘进)技术员7 生产技术科分管地质测量副科长8 段兴中安全科副科长9 郭贵祥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10报告审核赵吉通风副总工程师刘俊乃总工程师审查组成员签字表(复审)序号项目或专业姓名所属单位现任职务签字1 主要审查罗碧方安全科科长2参与审查苏才贤通风队队长3 李发昌生产技术科科长4 姚国权施工单位队长57 报告审核柏文云驻矿安全监察处处长目录前言 (4)一、评价范围 (4)二、评价依据 (4)三、评价过程简述 (4)四、评价结论 (5)第一章基本情况 (5)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 (5)一、工作面位置及与临近工作面关系 (5)二、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5)三、煤层及瓦斯情况 (5)四、工作面通风情况 (6)第二节瓦斯情况 (6)一、矿井瓦斯情况 (6)二、工作面瓦斯赋存 (7)第三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7)第四节其它 (8)一、防突机构 (8)二、防突管理 (8)三、防突培训 (9)四、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9)第二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9)第一节区域防突预测 (9)第二节区域防突措施 (10)一、开采保护层 (10)二、预抽回采工作面瓦斯 (10)第三节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11)第三章评价过程及依据 (11)一、评价过程 (11)第四章评价结论 (12)第五章问题及建议 (12)附件: (13)前言一、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为1901采面工作面整个回采区域二、评价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3、《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评价方法》(MT/T 1037-2007);4、《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11601探煤下山(40~100m段)消突评价报告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五月十六日水城县三岔沟煤业11601探煤下山消突评价报告(40~100m段)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采矿副总:通防副总:机电副总:施工负责人:编制:李献书20XX年05月16日消突评价报告会审目录第一章前言一、评价范围11601探煤下山40m~100m段。
二、评价依据根据如下:1、《煤矿安全规程》(20XX版);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XX);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XX)。
三、评价过程简述1、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瓦斯压力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小于0.74 MPa),进行评价。
2、成立评价、评审组织机构水城县三岔沟煤业分别成立评价组和评审组对11601探煤下山进行评价。
1)评价组成员:组长:蔡学勋(总工程师)成员:李献书(副总工程师)通防科:杨月全安全科:张立坤防突队:周兴安掘进队:王云富(队长)2)评审组组长:矿长:李波成员:安全矿长:陈柏霞生产矿长:张立辉机电矿长:陈铁兵调度室:唐东海3、项目分工评价组:副总工程师李献书,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落实工作面的布置;防突队周兴安负责完善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采掘进队队长王云富负责措施贯彻并负责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技术科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报告的编制;防突队负责区域防突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的实施;安全科负责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报告的评价。
评审组:负责审查报告,提出并落实报告中未完善的措施及资料,交组长审核后定稿。
四、评价结论11601探煤下山40m~100m段,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具有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
11601探煤下山掘进前在迎头打测压孔,钻孔抽放控制范围内瓦斯预抽率为42%,瓦斯压力为0.14Mpa,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规定。
11601探煤下山40m~100m段为无突出危险区。
第二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评价范围基本情况一、评价范围基本情况(一)评价范围基本情况1、11601探煤下山11601探煤下山位于矿井一水平K16煤层内,在矿井一水平的北翼,巷道从+1709.076m标高开口。
11601探煤下山位于一水平k16煤层,以94°的方位掘进60米。
11601探煤下山净断面7.5m2,中高2.5 m,下宽2.8 m,采用锚网(工字钢)支护。
该巷布置在煤层中,巷道设计长度150米。
在11601运输石门内安装局部通风机作压入式通风。
2、根据井上下对照图,1602回风掘进工作面埋深:150~260m,地表无建筑物及其它设施。
(二)煤层瓦斯情况评价范围内煤层平均厚度为1.37m,煤层倾角为13°。
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为Ⅱ类,属自燃煤层。
①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XX]833号《关于六盘水市煤矿20XX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六盘水市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1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未列数据,鉴定等级为突出矿井。
②根据《资源/储量核实报告》,ZK23钻孔煤层瓦斯含量13.42~13.61 m3/t。
(三)采掘进方式掘进方式为炮掘,采用人工装煤矸溜子运输。
(四)通风情况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抽出通风,矿井主通风机选用FBCDZNo19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n=980r/min;配用电机型号YBFe315S-6,功率90KW×2;静压:2525—770Pa,转速:740r/min,风量:32—75m3/s,。
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提高风机工况效率,通过改变电源相序使风机反风,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同时装备有主通风机在线监控系统,能随时对矿井通风能力及设备运转状况进行监控。
矿井总进风量约2906m3/min,总排风量约2923 m3/min。
11601探煤下山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局扇功率为2×15kw,并安装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风机吸风量100—370 m3/min,风筒出口风量为255m3/min。
风排瓦斯浓度平均为0.14%,风排瓦斯涌出量为1.05 m3/min。
采掘作业面具有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
(五)矿井瓦斯情况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AQ1025—20XX)的规定标准要求,省煤炭管理局《水城县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20XX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及《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层为突出煤层。
(六)瓦斯赋存情况区域抽放防突措施控制范围内瓦斯赋存量计算。
1、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煤层瓦斯含量为13.5m³/t;2、煤层储量(1)11601工作面沿走向300m范围煤层储量按下式计算V=S·h·dV:储量,单位t;S:面积,300×100m²;h:煤厚,1.37md:相对密度(容重):单位t/m³,取1.45。
则:V=(300×100)×1.37×1.45=59595t3、由于现在运输巷、回风探巷掘进情况反映,采面有80%为实际地质煤炭储量,得出该煤层的煤层气资源量:Q气= Q煤×W×K式中 Q气——煤层气资源量,m³。
Q煤——煤层资源储量,t,W——煤层气含量,m³/t取10.18。
K——围岩瓦斯涌出系数,取1.15。
则 Q气=59595×10.18×1.15×0.8=558142m³第二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该巷道的预抽,利用地面抽放系统:瓦斯泵工况点运行参数高负压选用DN315mm专用PVC瓦斯抽放管作为瓦斯抽放主管,选用DN200mm专用PVC瓦斯抽放管作为瓦斯抽放支管。
低负压选用DN200mm专用PVC瓦斯抽放管作为瓦斯抽放主管,选用DN200mm专用PVC瓦斯抽放管作为瓦斯抽放支管.第三节其它1、防突机构及责任制三岔沟煤业成立通防科作为专职的防突机构,共17人。
其中管理人员3人,钻探工3人、封孔工2人、取样工2人、抽放工4人、防突考察工兼职、抽放泵工3人。
2、防突管理三岔沟煤业已建立《水城县三岔沟煤业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制度》,在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生产作业计划同时制定防突计划,并按计划认真组织落实。
在掘进前严格执行考察批掘制度,三岔沟煤业采用复合指标法进行防突考察。
具体操作方法为:1、考察方法1)、考察孔的布置及深度用风煤钻打三个直径为φ42mm,单孔孔深为10m的钻孔,掘进工作面,2#孔孔口位于巷道断面中部,1#孔孔口位于巷道断面距巷道上帮0.5m;、3#孔孔口位于巷道断面距巷道下帮0.5m处。
除2#孔与巷道掘进方向平行,1#、3#孔按其终孔点位于巷道断面两帮轮廓线(外)4m处进行施工;以最浅孔位置在巷道中心线的投影保留2m的超前距离,进行批准采掘。
详见(考察孔设计图)2)、考察采钻屑指标法指标采用钻屑瓦斯解析指标法进行测定,K1max临界值定为0.5ml/g·min1/2, S max临界值定为6kg/m,测定的K1max<0.5且S max<6kg/m 时,认为工作面无突出危险性。
3)、需说明的几个问题⑴、尽量把考察孔布置在软分层内。
⑵、若煤层走向发生变化时,遇地质构造等原因,考、排孔参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⑶、考察时防突考察工负责布置考察钻孔,收集各项参数并做好记录;掘进工负责施工钻孔;现场必须有安检员和瓦斯员监督整个考察的全过程。
考察结束后所有参与考察及监督人员必须在考察原始记录上签字并对所测参数负责。
只有经效果检验当K1值、Smax值均小于临界值时,方可认定措施有效。
当消除突出危险性效果验证指标超标时,消除突出危险性效果验证检验人员必须立即通知现场施工队长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并由消除突出危险性效果验证检验人员立即向矿调度汇报,采取消突措施并经验证有效后方可允许恢复施工,否则不得进行采掘。
3、防突培训通瓦部管理人员、防突考察工均由集三级以上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防突考察工矿内的培训内容包括防突考察操作技能、防突基本知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规章制度、突出的危害及规律、区域和局部防突措施及突出预兆等。
4、突出事故应急预案三岔沟煤业已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编制20XX年度《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应急预案》,该预案符合有关规定,适用于全矿。
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1、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我矿11601探煤下山工作面上方K13煤层及K14煤层、K15煤层均已为原三岔沟煤矿老井采空区可作为K16煤层解放层开采,下覆煤层在其保护层范围之内(垂直间距小于60m),11601探煤下山掘进工作面经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各项指标均不超规定后,方可采取局部防突措施后进行掘进。
2、根据我矿实际,20XX年4月16日晚班采用了通过向区域煤层前方施工2个检测钻孔,长度1#钻孔为61.3m,2#钻孔为60.5m,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的方法预测区域突出危险性。
实测得1#孔瓦斯含量为6.7m3/t,瓦斯压力为0.35Mpa,2#孔瓦斯含量为6.5m3/t,瓦斯压力为0.33Mpa,预测结果及检测孔布置详见后附。
二、区域防突措施1、开采保护层三岔沟煤业现开采的K16煤层定位为保护层煤层。
2、预抽掘进工作面瓦斯(1)煤层瓦斯抽放率测算:①控制块段煤炭储量:60m(控制倾斜长)×1.37m(煤平均厚度)×27m(控制煤层条带宽)×1.45t/m3(煤容重)=3218t②、控制块段煤炭瓦斯含量:吨煤平均瓦斯含量13.5m3③、控制块段瓦斯储量: Q=3218t×13.5m3/t=43443m3。
11601探煤下山瓦斯抽放量统计④、控制块段预抽煤层瓦斯量统计:⑤、抽放煤层瓦斯总量:43443⑥、煤层瓦斯抽放率计算:R=Q抽/Q煤×100%=24349/43443×100%=56%⑦、抽放后煤层残余瓦斯含量计算Q =Q含-( Q含×R)=13.5-(13.5×56%)=5.94m3/T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掘进前必须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1、煤层瓦斯预抽率11601探煤下山煤层瓦斯预抽率为42%大于《煤矿安全规程》第190条第2项“煤层瓦斯预抽率大于30%”及《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XX)第42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