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不同品种苹果果肉中果胶的提取研究
果胶的提取实验报告

果胶的提取实验报告一、引言果胶是一种在植物细胞间负责保持细胞结构稳定的胶质物质,具有粘性和黏度高的特点。
由于其独特的胶体性质,果胶在食品工业、制药业、化妆品以及纺织印染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果胶的提取过程及影响果胶提取效果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1. 新鲜的柑橘果实2. 水3. 酒精4. 醋酸方法:1. 将柑橘果实洗净,去皮取果肉。
2. 将果肉切成小块,并使用搅拌机或研钵将其捣碎成泥状。
3. 将果泥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以保持果泥的湿润状态。
4. 将锅放在火上加热,煮沸。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果泥在加热并煮沸后逐渐变得黏稠。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果胶的胶体溶胀,分子链之间形成交联结构,从而增加了果泥的黏性。
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果胶的提取效果也逐渐提高。
此外,我们还发现加入酒精或醋酸可以促进果胶的析出。
这是因为酒精和醋酸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能够与果胶分子相互作用,从而使果胶分子从溶液中析出。
通过实验的对比,我们发现酒精对果胶的析出效果更佳,而且酒精对果胶的溶解性更适中,有利于分离提取。
四、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尽管我们在实验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但本实验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实验条件和设备的限制,我们无法得到果胶提取的最佳条件。
其次,我们只使用了柑橘果实进行实验,而没有涉及其他水果,这可能会导致提取效果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方向:1. 调整温度和时间的参数,寻找果胶提取的最佳条件。
2. 进一步研究不同水果中果胶的含量和特性,以比较果胶提取效果。
3. 尝试其他溶剂和提取方法,以寻找更优的果胶提取方案。
五、实验的意义和应用前景果胶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果胶的提取过程和影响因素,为果胶在食品工业、制药业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果胶不仅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黏度和稳定性,还可以用于制药领域的胶囊包衣、口服片涂膜和药物输送系统等。
果胶的制备实验报告原理

果胶的制备实验报告原理果胶是一种由多糖类物质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具有重要的结构和功能。
果胶的制备实验是通过化学方法将植物中的果胶提取出来,然后进行纯化和分离的过程。
果胶的制备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选择含有丰富果胶的植物材料作为原料,如柿子、苹果、柚子等。
将原料洗净并去除皮和核,然后切碎成小块或研磨成粉末以便于提取过程。
2. 果胶的提取:用适量的提取剂与粉末状植物材料加热搅拌,使果胶从细胞壁中溶解出来。
常用的提取剂包括硫酸、盐酸和氢氧化钠等。
提取条件包括提取剂的浓度、温度和时间等。
3. 提取液的分离和纯化:将果胶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果胶的粗提物。
然后通过过滤、沉淀、去蛋白质、去色素等步骤对果胶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
常用的方法有醇沉淀、离子交换树脂和凝胶过滤等。
4. 果胶的稳定化处理:果胶容易形成凝胶状物质,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稳定果胶,使其不形成凝胶。
常用的稳定化处理方法包括添加酸性物质如醋酸或柠檬酸,或者进行酶解处理等。
以上就是果胶制备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各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1. 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首先选择含有丰富果胶的植物材料作为原料,并将其洗净并去除皮和核。
然后将原料切碎成小块或研磨成粉末,以便于提取。
2. 果胶的提取:将适量的提取剂与植物材料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搅拌。
提取剂的浓度一般为3-5%。
提取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来确定,一般在60-80摄氏度下反应1-2小时。
3. 提取液的分离和纯化:将果胶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果胶的粗提物。
然后通过过滤和沉淀等步骤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
可以用滤纸或者滤膜进行过滤,得到澄清的果胶溶液。
可以利用醇沉淀法将果胶沉淀下来,然后通过水洗、干燥等处理得到纯净的果胶。
4. 果胶的稳定化处理:为了稳定果胶,防止其形成凝胶,可以通过添加酸性物质如醋酸或柠檬酸来调节溶液的pH值。
果胶制备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果胶的提取与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果胶的提取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2. 了解果胶的化学性质和用途;3. 掌握果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和海藻等植物中。
果胶具有良好的凝胶性、稳定性和乳化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酸碱法提取果胶,通过酸解、沉淀、洗涤、干燥等步骤,制备果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苹果、柠檬、橙子等水果- 95%乙醇、95%乙酸、氢氧化钠等试剂- 无水乙醇、丙酮等溶剂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烧杯、烧瓶、漏斗、玻璃棒等玻璃仪器- 烘箱、搅拌器、真空泵等设备四、实验步骤1. 果胶提取:(1)称取新鲜水果500g,用组织捣碎机捣碎;(2)将捣碎的水果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95%乙醇,搅拌均匀;(3)将混合液置于室温下静置过夜,使果胶充分沉淀;(4)将沉淀物用布袋过滤,收集滤液;(5)将滤液倒入烧瓶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5-9.0;(6)将烧瓶置于水浴中加热,保持温度在80-90℃,搅拌1小时;(7)将烧瓶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95%乙酸,调节pH值至4.5-5.0;(8)将混合液倒入烧杯中,静置过夜,使果胶充分沉淀;(9)将沉淀物用布袋过滤,收集滤液;(10)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丙酮,搅拌使其充分沉淀;(11)将沉淀物用布袋过滤,收集滤液;(12)将滤液倒入烧杯中,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果胶。
2. 果胶制备:(1)将干燥的果胶用无水乙醇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果胶溶液;(2)将果胶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3)将烧杯置于水浴中加热,使果胶溶液充分溶解;(4)将溶解后的果胶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95%乙酸,调节pH值至3.5-4.0;(5)将烧杯取出,冷却至室温,静置过夜,使果胶充分沉淀;(6)将沉淀物用布袋过滤,收集滤液;(7)将滤液倒入烧杯中,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果胶。
不同品种苹果果肉中果胶的提取研究

李 勇 慧 等 : 同 品 种 苹果 果 肉 中果 胶 的提 取 研 究 不
2 3 3 水 溶 性 果 胶 的 测 量 取 一 定 量 的 提 取 液 ..
mo/ C1, llGa 2 llGa 2 2mo/ C1。
2 1 2 仪 器 烧 杯 , 量瓶 , 头滴 管 , 璃 棒 , .. 容 胶 玻
量 筒 , 钵 , 形瓶 , 氏漏 斗 , 研 锥 布 DHG一 9 4 A 型 16
电 热 恒 温鼓 风 干 燥 箱 , HB一 Ⅲ循 环 水 式 多 用 真 S 空 泵 , K一 9 — 1 电 热 恒 温 水 浴 锅 。 D 8 型 2 2 果 胶 的 生 产 工 艺 流 程 .
2 材 料 与 方 法
2 1 材 料 与 仪 器 .
2 1 1 材料 ._
苹果 ( 洛宁 黄香蕉 、 宁红 富士 、 洛 灵
宝 新 红 星 ) 9 乙 醇 , 醚 , . o/ Na ,5 乙 0 5t l1 OH , o
0 1mo/ . l1 Na OH,1 o/ 醋 酸 溶 液 ,0 1 o t l1 .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不 同 品种 苹 果 果 肉 中果 胶 的提 取 研 究
李 勇慧 , 惠敏 , 耿 李利 晓
( 南省 洛 阳师范学 院 生命科 学 系,河 南 洛 阳 河
4法 研 究 了洛 阳地 区不 同品种 苹 果 果 肉 中果 胶 含 量 , 时 对 其 应 用作 了简 单 的 介 绍 。 结 本 同 果表 明红 富士 苹 果 中果 胶 含 量 最 高 , 以 要 以 商业 生产 为 目的 , 大 量 培植 红 富 士苹 果 , 而得 到 更 大 的 经 济 所 应 从
提取果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果胶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果胶在不同植物材料中的分布情况。
3. 通过实验,掌握果胶的提取、纯化及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具有优良的增稠、稳定、悬浮和成膜等特性。
果胶提取的原理是利用果胶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从植物细胞壁中释放出来,再通过沉淀、离心等步骤将其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柑橘皮、苹果皮、梨皮等富含果胶的植物材料。
2. 仪器:电子天平、研钵、滤纸、烧杯、电炉、离心机、pH计、滴定管、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材料预处理:将植物材料洗净,去皮,切碎,用研钵研磨成粉末。
2. 提取:a. 将研磨好的粉末与一定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
b. 调节pH值至2.0-2.5,使果胶充分溶解。
c. 加热至80-90℃,保温30分钟,使果胶充分提取。
d. 冷却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3. 沉淀:a. 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95%乙醇,搅拌均匀。
b. 静置,使果胶沉淀。
c. 用滤纸过滤,收集沉淀物。
4. 干燥:将沉淀物在6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果胶粗品。
5. 鉴定:a. 取少量果胶粗品,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
b. 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判断果胶的存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从柑橘皮、苹果皮、梨皮等植物材料中成功提取出果胶。
2. 实验结果表明,果胶在不同植物材料中的含量存在差异,柑橘皮中果胶含量较高。
3. 通过沉淀、干燥等步骤,将提取的果胶纯化,得到果胶粗品。
4. 鉴定结果表明,提取的果胶中含有果胶成分。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从柑橘皮、苹果皮、梨皮等植物材料中提取出果胶。
2. 提取的果胶具有优良的增稠、稳定、悬浮和成膜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3. 实验结果为果胶的提取、纯化及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pH值、提取时间、沉淀剂种类等因素对果胶提取率有较大影响。
果胶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2. 掌握果胶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3. 优化果胶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
4. 分析影响果胶提取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尤其是柑橘类水果的果皮、果肉和果核中。
果胶具有优良的增稠、稳定、凝胶和粘合性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酸浸提法提取果胶,利用果胶在酸性条件下溶解的特性,通过调节提取液的pH值、提取时间和温度等条件,提高果胶的提取效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柑橘皮(新鲜或干燥)2. 盐酸3. 乙醇4. 水浴锅5. pH计6. 电子天平7. 烧杯8. 玻璃棒9. 过滤器10. 蒸发皿仪器:1. 磁力搅拌器2. 恒温水浴锅3. 分光光度计4. 真空干燥箱四、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将柑橘皮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称取一定量备用。
2. 提取:将样品与盐酸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烧杯中,调节pH值为2.0,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提取一定时间。
3. 分离:提取完成后,将混合液过滤,得到滤液。
4. 醇沉:将滤液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搅拌,静置过夜,使果胶沉淀。
5. 干燥:将沉淀物用布氏漏斗抽滤,再用真空干燥箱干燥至恒重。
6. 称重:称取干燥后的果胶样品,计算提取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率:本实验中,果胶提取率随提取时间延长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时间后,提取率变化不大。
这说明在一定时间内,果胶的提取效果较好,超过一定时间后,提取效果趋于稳定。
2. pH值:当pH值为2.0时,果胶的提取率最高。
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降低提取率。
3. 提取时间:本实验中,提取时间为2小时时,果胶提取率最高。
4. 温度:提取温度对果胶提取率有显著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果胶分解,降低提取率;温度过低则提取效率降低。
5. 醇沉:在果胶提取过程中,醇沉是提高提取率的关键步骤。
通过醇沉,可以将果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果胶样品。
果胶提取实验报告

果胶提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从水果中提取果胶的方法,并对提取的果胶进行质量评估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多糖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中。
其主要成分是半乳糖醛酸聚合物,具有胶凝、增稠等特性。
利用酸水解的方法可以使果胶从植物组织中释放出来,然后通过沉淀、过滤、干燥等步骤获得果胶成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水果(如柑橘、苹果等)无水乙醇盐酸氢氧化钠活性炭2、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真空抽滤机干燥箱玻璃棒烧杯容量瓶四、实验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新鲜、无腐烂的水果,洗净、去皮、去核,将果肉切成小块备用。
2、酸水解称取一定量的水果小块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使料液比达到 1:X(X 根据具体实验条件确定)。
将烧杯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加热搅拌进行酸水解,反应时间为 Y 小时(Y 根据具体实验条件确定)。
3、过滤水解完成后,用真空抽滤机对料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4、脱色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均匀,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进行脱色处理。
5、沉淀向脱色后的滤液中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 值至 Z(Z 根据具体实验条件确定),使果胶沉淀。
6、过滤与洗涤再次用真空抽滤机对沉淀进行过滤,收集果胶沉淀。
用蒸馏水对沉淀进行多次洗涤,以去除杂质。
7、干燥将洗涤后的果胶沉淀放入干燥箱中,在一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果胶成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产率计算根据提取得到的果胶成品质量和原料质量,计算果胶的产率。
果胶产率(%)=(提取得到的果胶质量/原料质量)× 1002、质量评估外观:观察提取得到的果胶成品的颜色、状态等外观特征。
纯度: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如滴定法等)测定果胶的纯度。
3、结果分析比较不同水果原料对果胶产率和质量的影响。
分析酸水解条件(如盐酸浓度、温度、时间等)对果胶提取效果的影响。
探讨脱色处理和沉淀条件对果胶质量的改善作用。
水果中果胶物质的提取和测定

水果中果胶物质的提取和测定一、实验目的1、温水基本操作,如PH计的使用、抽滤,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标准曲线的绘制2、初步了解和掌握食品中某些成分的提取技术、分离技术以及测定方法,为灵活运用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钙离子螯合剂和果胶酶提取水果中的总果胶物质,然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果胶物质,先用乙醇处理样品,使果胶沉淀,再用乙醇溶液洗涤沉淀,除去可溶性糖类、脂肪、色素等物质,从残渣中提得果胶物质。
采用NaOH溶液将果胶物质皂化,生成果胶酸钠,再经乙酸酸化使之生成果胶酸,再加入果胶酶使之水解。
分光光度法测定是以果胶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半乳糖醛酸和咔唑的反应为基础的。
果胶经水解生成半乳糖醛酸,在强酸中与咔唑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呈色强度与半乳糖醛酸含量成正比,测定的结果可用脱水半乳糖醛酸(AUA)。
三、实验步骤1、果胶物质的提取将10g新鲜橘皮和125ml95%乙醇一起捣碎,抽滤后保留沉淀,用50ml75%乙醇洗涤沉淀两次,将沉淀转移到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 1%EDTA溶液,用1mol/LNaOH将PH调节至11.5,保持30min后,再用醋酸溶液将果胶溶液酸化到PH5.0,然后加入10ml果胶酶提取液,搅拌0.5h后,定容至250ml,用脱脂棉过滤,弃去沉淀和前20ml滤液,吸取部分滤液稀释10倍,作为测定果胶含量的样品。
2、半乳糖醛酸的比色测定在20Ⅹ200mm试管中准确加入12ml浓硫酸,用冰浴将试管及内容物冷却到3℃,吸入1.00ml待测溶液,每毫升溶液中含5~40µg果胶物质。
将试管中的内容物振荡均匀后,在冰浴中冷却至5℃以下,然后将试管在100℃水浴中加热10min,冷却至20℃,吸入1.00ml0.15%咔唑试剂,充分混匀,在室温下放置25min,在520nm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从加入咔唑试剂到测定溶液吸光度的时间和温度在各次测定中应保持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谢开 云, 金 黎萍 , 屈冬 玉. 脱 毒马 铃 薯高 产新 技 术 [ M ] .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 2] 陈伊里, 屈冬玉. 马铃薯产业与现 代农业[ M ] . 哈 尔 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2006.
[ 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马铃薯 研究所. 中国 马铃薯 栽 培学[ M ]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
[ 4] 朱红. 氯化 钾不同使用 量对马 铃薯产 量的影 响[ J] . 中国马铃薯, 2004, 18( 1) : 28 29.
( 上接第 13 页)
参 考 文 献:
[ 1] 高孔荣. 论膳食纤 维[ J] . 食品 与发酵 工业, 1994. 25 ( 4) : 17 19.
由表 1 看出, 红富士苹果果肉中果胶含量( 水 溶性果胶) 明显高于黄香蕉和新红星, 所以商业上 以生产果胶为目的时, 相对来说应大量培植红富士 品种的苹果, 从而得到更高的产率, 提高经济效益。
4 分析与讨论
4. 1 注意事项 随着苹果的过熟和贮藏过长, 原果胶不断分解
为可溶性果胶, 后者又不断分解为可溶性糖[ 4] 。所 以不同时期所选用的果胶沉淀剂也不一同, 果胶酯 化程度在 20% - 50% 时, 可用电解质沉淀剂, 如氯 化钠、氯化钙等。果胶酯化程度大于 50% , 则用有 机溶剂为沉淀液, 如乙醇、丙酮等, 且随酯化程度的 升高, 醇的浓度也应该加大[ 5] , 从而得到更精确的
平均值( % )
灵宝新红星
78. 99 77. 32 75. 63 77. 31
洛宁黄香蕉
74. 32 72. 63 75. 44 74. 13
洛宁红富士
89. 40 87. 23 90. 56 89. 60
3. 1 误差原因 苹果渣中果胶酸含量约 为 92. 33% , 但本试
验结果提取率为 70% - 90% , 约低于标准值。原 因可能为:
1 引言
目前研究显示: 苹果的营养价值很高, 含有多 种维生素, 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果胶, 维生素 A、 C、E 及钾和抗氧化剂等 含量也很丰富。日本公 司利用苹果果胶开发保健品。美国科学家研究指
出, 一个中等大小的未削皮的苹果可提供 3. 9 g 纤维素, 果胶是苹果中的可溶性纤维, 对人类的健 康起着巨大的作用。果胶是一种植物胶体, 分布 于果蔬类等植物中, 食品科学中又把果胶定以为 水溶性膳食纤维, 属功能性多糖类[ 1] 。果胶是植 物细胞壁的一种组成成分, 伴随纤维素而存在, 是 复杂的高分子聚合物, 分子中含有半乳糖醛酸、乳 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等, 但基本的结构是半 乳糖醛酸以 1, 4 糖苷键形成的聚半乳糖醛酸, 分 子量约为 1- 40 万[ 2] 。
理 3。 2. 2 不同处理之间经济效益分析
对各处理马铃薯产量折合成亩产量, 以批发 价 0. 6 元/ kg 计 算马铃薯经济效 益, 结果如 表 2 所示。
处理
处理 1 处理 2 处理 4 处理 3
产量 ( kg / 667 m2 )
2 650 2 434 2 379 2 318
表 2 不同处理马铃薯经济 效益的比较
提供的 4 种肥料可以看出, 美盛复合肥硫酸钾型 含钾素最高, K 2O 含量大约 16% , 明显高于其它 3 种肥料; 同时, 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 3 种肥料的 处理。本试验的结果同上述理论相符。从经济效 益上看, 美盛复合肥硫酸钾型的处理经济效益最 高。根据以上研究得出, 给马铃薯施肥, 应施含钾 元素含量高的复合肥。
实验结果。在本实验中所用的材料苹果存放时间 稍长, 据有关数据表明苹果存放时间越长, 苹果中 果胶酯化程度越低, 而我们所选用的苹果中果胶酯 化程度相对较低, 为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我们在试 验中所选用的乙醇浓度为 70% 左右。 4. 2 方法讨论
制备果胶可以用酶、碱、酸为催化剂进行水解
萃取; 也可以不加任何催化剂, 用水作溶剂, 经过 长时间的浸泡萃取; 还可以将反应体系置于一定 电流强度的电场下进行提取。从资料上得知: 目 前对于从植物中提取果胶的方法有酸水解, 乙醇 沉淀法, 微波法, 重量法, 咔唑比色法等。本文研 究方法为重量法, 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但是操作繁 琐。由于果胶酸钙中易夹杂其他胶态物质, 使重 量法选择性较差。因此只适用于小规模的研究, 而对于企业的大规模的生产则采用咔唑比色法, 简单方便。
* 收稿日期: 2009 09 30 基金项目: 本文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N o. 30800204/ C050604) 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 李勇慧( 1977 ) , 女, 河南孟津人, 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生物技术。
李勇慧等: 不同品种苹果果肉中果胶 的提取研究
13
2. 3. 3 水溶性果胶的测量 取一定量的提取液 2. 3. 4 计算
原材料预处理- 粉碎- 水萃取- 皂化- 酸化 - 钙化- 检测- 计算。 2. 3 操作要点 2. 3. 1 样品处理 将新鲜的苹果果肉切的尽量 碎, 样品中存在着果胶酶, 容易分解果胶, 为了钝 化酶的活性, 加入适量热的 95% 乙醇, 使样品溶 液中乙醇最终浓度约为 70% , 然后于沸水浴中沸 腾回流 15 min, 使果胶酶钝 化。冷却过 滤后, 以 95% 乙醇洗涤多次, 再用乙醚洗涤, 以除去全部糖 类、脂类及色素, 最后风干除去乙醚[ 3] 。 2. 3. 2 水溶性果胶提取 将样品尽量磨碎, 称取 样品 10- 30 g, 置于 250 m l 烧杯中, 加入 150 m l 的水。加热至沸腾, 并保持此状 态 1 h。加热过 程要随时添补蒸发损失的水分。取出冷却后, 将 杯中物质移入 250 m l 容量瓶, 用水洗涤烧杯, 洗 涤液并入容量瓶, 最终定容至刻度, 摇匀过滤, 记 录滤液体积。
果胶酸含量=
0. 9233V ( m1 V1 * G
m2) *
10 0%
( 1)
式中: m1 为果胶酸钙和滤纸质量, g ; m2 为滤
纸质量, g ; V 1 为测定时取用提取液的体积, ml; V
为果胶 提取 液的 总体 积 m l; G 为样 品质 量, g;
0. 9233为由果胶酸钙换算成果胶酸的系数; 果胶
( 1) 果胶主要存在于果皮以及靠近果皮的部 分, 而本试验中采取果肉为原料, 这可能导致果胶 提取率偏低。
( 2) 果胶在不同生长时期含量不同, 所以本试 验中原料本身导致果胶含量降低。
( 3) 果胶在不同 pH 值环境下含量不同, 本试 验中酸碱环境控制的微小差异导致果胶含量偏低。 3. 2 实验结论
肥料价格 ( 元)
马铃薯批发价 ( 元)
毛收入 ( 元)
1 60
0. 6
1 590
1 10
0. 6
1 460. 4
1 05
0. 6
1 427. 4
75
0. 6
1 390. 8
除去肥料成本 的毛利润( 元)
1 430 1 350. 4 1 322. 4 1 315. 8
从表 2 可以看出, 除去肥料成本的毛利润由 高到 低 的 顺 序 为: 处 理 1 ( 1 430 元 ) 、处 理 2 ( 1 350. 4 元 ) 、处 理 4 ( 1 322. 4 元 ) 、处 理 3 ( 1 315. 8元) 。处理 1 相对处理 2 高出 79. 6 元, 差别较大。处理 2 比处理 4 高出 28 元, 差别也较 大。处理 4 比处理 3 高出 6. 6 元, 从收益方面看, 两者区别不大; 从产量看, 处理 4 比处理 3 每亩高 出 61 kg, 但由于处理 4 比处理 2 的肥料成本高出 30 元, 从而导致处理 4 比处理 3 收入仅高出 6. 6 元。
目前许多厂家把苹果渣作为工业垃圾, 大部 分当作饲料 处理, 极大地浪费了资 源, 污染了环 境。所以本实验采用生物技术的方法将有价值的
东西提取出来, 不仅可以解决苹果加工企业的难 题, 提高苹果加工产品的附加值, 而且可以变废为 宝,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为苹果渣的综合利用提供 更多的途径。2000 年以来, 有关苹果渣生产果胶 工艺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 但是多注重不同生产 工艺对果胶的产率及其他指标的影响, 而对不同 品种苹果中果胶含量的研究则报道很少。笔者采
3 讨论
马铃薯是喜钾作物, 在氮、磷、钾三要素中, 马 铃薯对钾肥的需求最大, 每生产 500 kg 块茎, 大 概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 2. 5- 3. 0 kg , 磷 0. 51. 5 kg, 钾 6. 0- 6. 5 kg[ 3] 。钾元素 对马铃薯的 根、茎和叶的生长有良好的作用, 在氮肥充足的情 况下, 钾肥对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4] 。从试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其量相当于生成果胶酸钙约 20 m g) , 放入 1 000 ml 烧杯中, 用 0. 5 mol/ l NaOH 中和后, 加水至 300 ml。然后加入 0. 1 mol/ l NaOH 100 ml, 充分 搅拌, 放置 0. 5 h, 进行皂化, 加入 1 mo l/ L 醋酸溶 液 50 ml, 静置 5 分钟后, 边搅拌边缓慢加入 0. 1 mol/ l GaCl2 溶 液 25 mol, 然后 再滴 加 2 mol/ l GaCl2 溶液 25 m l, 充分搅拌后, 放置 1 h( 陈化) 。 加热煮沸 5 min 后, 趁热用烘干至恒量的滤纸过
用重量法研究了洛阳地区不同品种苹果中果胶的 含量, 结合生产实际, 对苹果中果胶的经济价值展 开讨论, 为生产服务。
2 材料与方法
2. 1 材料与仪器 2. 1. 1 材料 苹果( 洛宁黄香蕉、洛宁红富士、灵 宝新红 星) , 95% 乙 醇, 乙 醚, 0. 5 m ol/ l NaOH , 0. 1 mol/ l N aOH , 1m ol/ l 醋 酸 溶 液, 0. 1 mol/ l G aCl2 , 2 mol/ l G aCl2 。 2. 1. 2 仪器 烧杯, 容量瓶, 胶头滴管, 玻璃棒, 量筒, 研钵, 锥形瓶, 布氏漏斗, DH G - 9146A 型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SH B- 循环水式多用真 空泵, DK- 98- 1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2. 2 果胶的生产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