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规制案例(综合案例兼有市场和政府失灵有教学分析但缺少备选方案分析)
政府失灵案例

北京市出租车业的发展与政府管制的失灵问题案例内容:北京银建出租公司李永升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一次他发高烧39度以上,经医院检查,患了心肌梗塞。
但想到每天180元的车份钱,歇了几天他便忍着病痛上路拉活。
他向公司咨询退车事宜,公司回答“按合同规定,退车是你单方违约,要扣3万元左右违约金后方可解除合同”。
找公司要求生病住院期间免“车份钱”,公司回答“不可能”。
现在李永升只得咬牙硬撑着。
29岁的北京禹通出租公司的女司机杨少华说:“我花10.5万元从公司买了一辆已跑了5年的夏利车,只跑了一年,就被公司收回去报废了,公司只退还1万元就一脚把我踹了出来。
”“车是我买的,公司一分不投却凭着出租车经营特权,每月收我的‘车份钱’,最终连我的本钱都给霸占了!”首汽股份有限公司司机李建勋说:“我们的投资款(融资款)、血汗钱(车份钱)都是被公司这样‘黑’走的”。
新月联合汽车出租车公司司机李永刚说,公司与他们的合同一签就是3—5年,中间不能退车,否则扣风险抵押金5000—20000元。
在个体出租车较为集中的石景山和丰台区,几位个体司机算了一笔账。
投资:购夏利车款6.7万元,运营配套设施投资2400元,运营证照办理费用1300元,其他费用3400元(请客送礼),总投资约7.5万元;收入:每天跑12个小时左右,全天营业收入300元,合计月营业收入为9000元;支出:每月固定支出的费用800元,行车消耗1900元。
综合计算,他们每月的平均支出约2700元,纯收入为6300元。
由此推算,个体司机只要正常运营,15个月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但加上“车份钱”,每月支出要7580元。
月劳务性收入只有1400多元。
案例分析:表面上看,这是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的经济利益纠纷,但实质上是一个在经济活动中政府管制失灵的典型案例。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一天到晚没日没夜的来回奔波,所得收入向出租车公司交了“份子钱”后已所剩无几,还得自己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出租车公司却坐享其成,没有风险,不出成本,每个月每辆车收取份子钱五、六千元。
北京市出租车业的发展与政府管制的失灵问题

Page 11
政府要对其进行监管与调控。
我们要求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监管与合理利用,也不是要求 政府的权力完全退出公共产品的提供领域,由于市场存在 的缺陷肯定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公共产品,政府要运用经 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合理的行政手段加强对市场的调控。 出租车行业如果完全有市场调控,会造成环境污染,价格 不一等一系列外部性,所以政府要对其进行监管与调控。
北京市出租车业的发展与政府管制的失灵问题
目录
案例概述
案例中的问题及其影响
案例中问题出现的原因
我们得到的启示
Page 2
案例概述
京出租车司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中期,曾 是一个高收入阶层。截至目前,全市有出租车6万多辆。 然而,近年人们在乘坐出租车时,常常听到司机们的抱怨, 每月向公司交的‚车份钱‛太高了,挣钱太难了。 记者最近深入有关部门、出租车公司及司机群调查发现, 出租车经营权确实成了管理公司牟取暴利的手段。国务院 参事、北京市人大代表沈梦培将北京出租车行业描述为: 富了公司,亏了国家,苦了司机,坑了百姓。
Page 4
出租公司的赚钱“秘诀”
1996年,北京市开始控制出租车总量,所有由司机出 资购买的出租车,一律由公司收回。经过清算整顿,原来 由司机出资购买并拥有实际产权的出租车全部变成了出租 公司的财产。但名称由当年的‚融资款‛、‚购车款‛变 成了‚风险抵押金‛、‚保证金‛、‚承包金‛,即使司 机上交再多的钱双方已非当初的合作关系,司机原来丰厚 的利益明显被公司‚切‛走了。 2000年,北京市又提出,不足200辆出租车的公司由大公 司收购,很快公司个数由1400多家变成了如今的200多家, 并出现了12家品牌出租企业。北京出租车公司的发家史基 本上是两种模式,一种是‚空手套白狼‛,靠司机的‚融 资‛起家;另一种是借款挪款买车,然后倒卖给司机,再 以司机的钱还清借款挪款。
政府规制的理论与实践 9 出租车案例 政府规制失灵

数量规制
北京 波士 顿 年份: 1937:1356 1934:410 1930 1992:14354 8 6个 牌照 年以 数 来: 1525 2003:1218 1937: 1994:56124 3000 7个
利益相关方分析:出租车公司 • 最大受益者 • 获得出租车经营牌照的企业成为出租车市 场中的垄断力量,凭借手中掌握的牌照资 源赚取高额的“车份钱”。 6—8 年的运营 期内的投资回报率不低于300%,每年的投 资回报率不低于 50%。 出租车主管部门已沦为企业的合谋者
• 出租车司机的利益?
• 2002年至2008年底就发生过150多起出租车业停 工停运事件。梳理各地出租车司机停工的理由不 外以下几条:黑车拉活抢活,要求政府打击黑车; 燃油涨价,运营成本上升,要求提高运价;抗议 公交降价,抢了生意;出租车各种费用太重;乱 收费太多;与出租车公司及政府争夺经营权等。
出租司机 出租车司机利益要经过两次利益分割: (1)政府准入规制引起的出租车司机 与出租车公司、政府部门的利益分割; (2)由于总量控制而引起的出租车司 机与黑车之间的利益分割
• 黑车!黑车!
• 政府通过规制保障了企业利益,消灭竞争, 但由于黑车的存在,竞争转入地下。
黑车和顺风车
• 在很多西方国家,乘客支付一定报酬搭乘 “顺风车”。
再次,黑车趋向于“地区割据”、“团伙经营”。考虑 到被抓获的风险,大多数黑车一般有自己的经常活动领 域,例如在城郊活动的黑车很少去城市里“待客”。 在黑车服务的各个市场块中,逐渐形成被共同接受的行 内秩序,一般按照“先来先出”的规则,通常了解行情的 黑车司机之间不会相互争夺乘客,如果乘客出价较低,所 有的黑车司机都不愿意接这个活。当不懂规矩的新加 入者出现时,这个新加入者存在着被其他黑车司机团伙) 挤压欺负的可能。 价格联盟
北京市出租车业的发展与政府管制的失灵问题

Page 7
案例中问题出现的原因
垄断现象是造成以上案例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租车公司通 过政府给予的特许经营权,在为自己牟取利益时创制了垄 断,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 垄断现象的存在反映了政府在某些领域进行管制或调控时 出现了负面影响,也就是所谓的‚政府失败论‛。政府对 出租车行业进行管理初衷是克服市场的外部性,规范出租 车行业,所以把一些权力下放到出租车公司,而这种权力 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了垄断,产生了一系列的恶性 影响。
Page 8
我们的启示
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 府对市场的干预,减少垄断对市场竞争与资源合理配置的 影响。 政府要合理的运用自己的权力,创新公共管理的方式,提 高公共管理的水平。 政府要对相关行业进行监管与调控。
Page 9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减少垄 断对市场竞争与资源合理配置的影响。
1.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在利益分配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 2.出租车公司不劳而获得大部分利益,而司机辛苦只能获取一小部分 利益,这种现象长此以往会造成严重的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拉大也会 增加社会矛盾。
3.大的出租车公司兼并小的出租车公司,进一步强化了行业垄断,这 种行业垄断为出租车公司拥有市场定价权创造了条件,这种垄断使得 市场竞争减弱,价格不能有市场形成,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北京银建出租公司李永升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但想 到每天180元的车份钱,歇了几天他便忍着病痛上路拉活。 他想退车,可公司回答‚按合同规定,退车是你单方违约, 要扣3万元左右违约金后方可解除合同‛。。
Page 3
女司机杨少华说:‚我花10.5万元从公司买了一辆已跑 了5年的夏利车,只跑了一年,就被公司收回去报废了, ‚车是我买的,公司一分不投却凭着出租车经营特权,每 月收我的‘车份钱’,最终连我的本钱都给霸占了!‛ 北京市交通局的一份报告显示,现在营运的在册出 租汽车共6.7万辆,全市拥有出租车准驾证和服务监督卡 的在册出租司机20多万人。除有1000辆左右由出租司机 个人投资、个人经营、个人受益外,其余6.6万辆出租车 的司机均要向出租公司交纳约为车价一半的‚风险抵押金‛ 和每月的‚车份钱‛。这些‚公司司机‛与‚个体司机‛ 相比,在缴纳了‚风险抵押金‛、‚融资款‛、‚车份钱‛ 后,其收入不到‚个体司机‛的1/3。
关于出租车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租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出租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司机与乘客之间的纠纷也时有发生。
本案即是一起典型的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纠纷案例。
二、案情简介2019年10月15日,乘客李某乘坐某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从市区前往火车站。
上车后,李某与司机王某就车费问题产生了争执。
王某表示,由于是高峰时段,车费需要额外加收费用。
李某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司机在未告知的情况下擅自加收费用,属于欺诈行为。
双方争执不下,李某遂报警处理。
经调查,出租车公司规定,在高峰时段,出租车可以加收一定比例的费用。
但司机王某在此次行程中并未向乘客李某告知此规定,也未出示相关收费依据。
因此,司机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出租车公司的规定,侵犯了乘客李某的合法权益。
三、法律分析1. 出租车公司的规定与法律法规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出租车公司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收费标准的规定,并向乘客明示收费标准。
在本案中,出租车公司规定在高峰时段可以加收费用,但司机王某在执行过程中未向乘客李某告知,也未出示相关收费依据,违反了上述法律法规。
2. 司机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与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构成欺诈。
在本案中,司机王某在未告知乘客李某的情况下擅自加收费用,属于故意隐瞒与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诱使乘客李某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其行为构成欺诈。
3. 乘客李某的权益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乘客李某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受到了侵犯。
因此,乘客李某有权要求司机王某退还多收取的费用,并要求出租车公司对其进行赔偿。
四、判决结果经法院审理,判决如下:1. 司机王某退还乘客李某多收取的车费人民币XX元;2. 出租车公司赔偿乘客李某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XX元;3. 出租车公司对司机王某进行内部处罚,并要求其参加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一、黑车司机的“狡辩之旅”有这么一个案例,在咱们城市的一个繁忙客运站附近。
执法人员发现一辆形迹可疑的小轿车,总是在出站口徘徊,还时不时地拉客。
执法人员就上去询问那些乘客,一查,果然是没有通过正规的出租车或者客运手续,属于非法营运,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黑车”。
那司机呢,开始各种狡辩。
他说那些乘客都是他的朋友,今天是来帮忙接人的。
执法人员就问:“你这朋友可真多啊,每次都在客运站接,还都给你钱?”司机一下子就愣住了。
接着他又说钱是大家凑的油费,不是车费。
执法人员笑了笑说:“那你这油费收得可真巧啊,刚好就是客运站到目的地的正常车费价格。
”在证据面前,司机不得不承认自己非法营运的事实。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黑车司机为了赚钱,总是想尽办法钻空子,但是执法人员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二、超载货车的“惊险压秤”在高速公路的一个检查点,执法人员发现一辆货车看起来就像个臃肿的大胖子,轮胎都被压得扁扁的。
执法人员心想,这准是超载了。
于是把车引导到称重设备那里。
这货车一上去,那秤的指针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下子就超过了规定的载重。
司机还想耍赖呢,说自己车上装的货物很轻,是秤有问题。
执法人员说:“你这车上装的是棉花糖吗?这么轻还能把车压成这样,把秤压成这样?”司机又说可能是路上有泥巴沾上增加了重量。
执法人员指了指干干净净的路面说:“你这泥巴是从外太空沾来的吧?路上这么干净。
”最后司机只能乖乖接受处罚。
这超载的货车在公路上行驶可危险了,就像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对道路和其他车辆的安全都有很大威胁呢。
三、非法网约车的“山寨证件”现在网约车很方便,但是也有些浑水摸鱼的。
有一次,执法人员检查一辆声称是网约车的车辆。
司机拿出了所谓的营运证件,执法人员一眼就看出不对劲。
那证件的纸张薄得像卫生纸,而且上面的印章模糊得就像被水泡过一样。
执法人员问司机:“你这证件是从哪个小作坊印出来的啊?”司机还嘴硬说:“这就是公司给我办的。
出租车案例法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租车行业在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出租车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法律问题。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出租车案例为切入点,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二、案例简介某日,乘客李某乘坐一辆出租车从市区前往机场。
在行驶过程中,李某与司机王某因费用问题发生争执。
王某认为李某未按规定支付车费,遂停车要求李某支付全部费用。
李某则认为,根据出租车计费规定,王某的行为属于乱收费。
双方争执不下,王某遂将李某带至派出所,要求其支付车费。
在派出所调解下,双方达成一致,李某支付了车费,但事后对王某的行为提出了投诉。
三、法律问题分析1. 出租车计费标准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出租车计费应当遵循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在本案中,王某的行为是否属于乱收费,需要根据出租车计费标准进行判断。
如果王某违反了计费规定,其行为则属于违法行为。
2. 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的权益保护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在本案中,李某作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出租车司机按照规定计费。
同时,出租车司机也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
3. 出租车司机的人身安全保护问题在本案中,王某将李某带至派出所的行为可能涉嫌侵犯他人人身自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他人人身自由的侵犯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四、案例分析1. 关于出租车计费标准问题根据《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出租车计费应当遵循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在本案中,王某如未按照规定计费,其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乘客李某有权要求王某按照规定支付车费,或向相关部门投诉。
2. 关于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的权益保护问题在本案中,李某作为消费者,有权要求王某按照规定计费。
同时,王某作为出租车司机,也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
政府失灵案例

北京市出租车业的发展与政府管制的失灵问题案例内容:北京银建出租公司李永升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一次他发高烧39度以上,经医院检查,患了心肌梗塞。
但想到每天180元的车份钱,歇了几天他便忍着病痛上路拉活。
他向公司咨询退车事宜,公司回答“按合同规定,退车是你单方违约,要扣3万元左右违约金后方可解除合同”。
找公司要求生病住院期间免“车份钱”,公司回答“不可能”。
现在李永升只得咬牙硬撑着。
29岁的北京禹通出租公司的女司机杨少华说:“我花10.5万元从公司买了一辆已跑了5年的夏利车,只跑了一年,就被公司收回去报废了,公司只退还1万元就一脚把我踹了出来。
”“车是我买的,公司一分不投却凭着出租车经营特权,每月收我的‘车份钱’,最终连我的本钱都给霸占了!”首汽股份有限公司司机李建勋说:“我们的投资款(融资款)、血汗钱(车份钱)都是被公司这样‘黑’走的”。
新月联合汽车出租车公司司机李永刚说,公司与他们的合同一签就是3—5年,中间不能退车,否则扣风险抵押金5000—20000元。
在个体出租车较为集中的石景山和丰台区,几位个体司机算了一笔账。
投资:购夏利车款6.7万元,运营配套设施投资2400元,运营证照办理费用1300元,其他费用3400元(请客送礼),总投资约7.5万元;收入:每天跑12个小时左右,全天营业收入300元,合计月营业收入为9000元;支出:每月固定支出的费用800元,行车消耗1900元。
综合计算,他们每月的平均支出约2700元,纯收入为6300元。
由此推算,个体司机只要正常运营,15个月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但加上“车份钱”,每月支出要7580元。
月劳务性收入只有1400多元。
案例分析:表面上看,这是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的经济利益纠纷,但实质上是一个在经济活动中政府管制失灵的典型案例。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一天到晚没日没夜的来回奔波,所得收入向出租车公司交了“份子钱”后已所剩无几,还得自己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出租车公司却坐享其成,没有风险,不出成本,每个月每辆车收取份子钱五、六千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注:1.该案例显示了真正的政策分析是如何工作的,并把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理论结合在一起。
具体来说,可以显示如何理解公共政策问题2.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对于确定公共政策问题是很有价值的麦迪逊出租车市场的规制呈送:市长大卫·西斯路易斯(David Cieslewicz)来自:莫里·阿斯金(M011y Askin)与凯蒂·克洛克(Katie Croake)日期:2003年8月18日主题:麦迪逊的出租车规制行政摘要与全国其他同类型城市相比,麦迪逊(Madison)的出租车费高于平均水平造成高出租车费的原因是在麦迪逊市区所进行的出租车规制限制了对出租车市场鲁进入。
现有的规制政策反应了这样的事实:城市官员更注重保护现有出租车公司粤利益,而没有考虑出租车使用者的利益与需求,也没有考虑出租车市场的潜在进i者的利益。
这个报告指出:城市应该废除出租车市场的主要进入限制,即“2{规则”。
通过对规制出租车行业的原理进行讨论,基于公平目标、效率目标、财务效盔目标及政治可行性目标,我们对麦迪逊出租车市场的结构、出租车运营商、城市瑚:j筐入限制。
[2]这些限制导致了在过去的17年中,麦迪逊的市场没有出现。
:导致的后果是:竞争缺失,且麦迪逊的出租车费比国内平均水平高出近F录)。
’爱则、全市范围内的服务要求、高额的执照费用以及长时间的审批过程:表资以及出租车公司的高运营成本。
从更技术的角度说,这人为地提高了:最香(minimum efficient scale of Operation),它意味着出租车公司面临的一三们在不存在规制的市场上运作的成本。
今天,高额的出租车费用和长时:二司的进入,使得整个市场处于弱竞争状态。
这个分析考察了是否那些降i垡的替代政策能够提高竞争,并使得麦迪逊的出租车司机受益。
出租车市场规制的原理:当租车提供门对门的服务,因此它们对缺乏行动能力的人群而言是非常方:约手段。
在大中型城市中,出租车服务可以减少居民对汽车的依赖,也使j在城市之内的旅行更为便捷。
许多州、市政府都已经意识到了出租车服务荨且采用各种形式的执照和更密集的规制措施来管理可察觉的市场失灵。
:敦从1654年就开始对出租车颁发执照。
L3J尽管过去十年的学术刊物中几乎:针对出租车规制的文献,而一个对文献的大致检索还是表明:有关出租车i重要的市场失灵来自:与顾客相比,出租车运营商在安全、服务的可依赖-咯等方面,存在着信息优势。
L4J;志潜在的市场失灵问题时,比较有用的方法是把出租车市场划分为两个子一”巡航市场”(cr。
lising market),在这个市场上消费者在街边拦截出租车;;j市场”(f)horLe reservation markel,)。
当在街边拦截一辆出租车之后,消:法进行价格比较的,也无从得知司机的驾驶记录,更不能知道他们所拦截:诅车的机械安全性能。
相反,消费者只能乘坐他们所拦截的第一辆出租!砷情况之下,消费者仅有非常有限的信息来评估安全性以及出租车服务的:括价格),于是市场上产生了信息不对称。
_5J一些分析者认为,在巡航市:。
年在竞争性市场均衡的。
罗伯特·凯恩斯(Robert cairns)和凯瑟琳·李邛斯(Cathm·ine L』ston-Heyes)认为:专要给这样的行业建立一个竞争性模型,我们必须假设在某一个给定.自勺地姜一个给定的时间有着大量的公司和大量的顾客……在巡航市场上,一个;誓顾客只会拦截一辆单独的出租车。
在这种情况下,搜寻对消费者来说会;戈本,一个风险规避的消费者会偏好略高一些的固定价格,而不愿与出租i t进行讨价还价。
[6]兰这类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均衡问题也出现在电话预约市场上,但大部分看<是很严重。
说它不严重是因为消费者可以选择他们愿意搭乘的出租车公司(假设这个市场不是垄断的),或者消费者可以或多或少地依赖他们过去的经验。
聿很重要的一点需要认识到: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巡航市场的重要性也相对减少了:另外一个影响电话预约的潜在市场失灵是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的出现。
如果把服务的一般特征设定为完全相同的,那么潜在的消费者会更倾向{选择那种在整个城市都有网点的出租车公司。
如果消费者需要紧急服务,那么大量出租车的可获得性可以减少消费者的等候时间。
如果消费者要求在某一确定的时瘁来车接送,那么大量的出租车也使得消费者所选定的时间更为灵活自由。
这些消雪指标的出现并不必然阻挡哪个个体出租车司机进入市场,因为这样的个体司机可t加入或者组成合作联盟。
但是,这种合作联盟的形成极大地减少了竞争性实自(competing entities)的数量,在比较小的辖区更是如此。
出租车规制的类型世界各国的政府为纠正出租车市场的市场失灵出台了各种规制政策。
为了解剖在巡航市场和电话预约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一般要求保险、强制性的价确明示、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以及对驾驶员进行背景调查。
麦迪逊和所有的捌市一样,要求出租车购买保险、维持安全标准,要求出租车公司必须将价格在城_iI 的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在每辆出租车内部贴出费率、不得随意改变价格。
特别是ji的增量是1/3或者更多”_8_。
从其他那些取消准人规制的国家获得的数据也支持三一结论。
例如,爱尔兰在2000年取消对出租车行业的准人限制之后,出租车的夏量从4 000余辆增长到2002年的12 000辆。
9l新西兰在1989年取消准人限制后,二殂车和出租车公司的数量都大幅增长;瑞典在1991年取消准入限制后的情形也兰如此。
[10J也有证据表明,存在准入限制时,辖区内存在着非法运营的出租车(为一目应需求缺口)。
准入限制的影响在对出租车执照价格的影响上也相当大。
对出租车数量控制得毫亚格,出租车执照交易的价格就越高。
L11J在纽约这种大城市,在出租车的数量受|_互格控制的情况下,出租车执照的价格甚至可以达到十几万美元。
以准入规制保证安全?一个有关安全的市场失灵的观点支持对市场实行准入规制。
一些分析家认为::j以限制的市场会有非常激烈的竞争,出租车运营者则没有任何动机去遵守安全w。
.iI(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同时由于出租车的数量过于庞大,管理部门没有办法对:妄全情况进行一一检查)。
出租车运营者的利润率随着出租车数量的增加而下,兰蔓]这种观点认为,通过限制路面上的出租车,可以保证安全,保证出租车的可t性,同时要求出租车司机遵守安全规则。
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Australian…”:uctivity Cornmission)反对这种论调,它认为:以准入规制来保证安全这个说法三有说服力,因为通过直接规制和出租车检查(taxi i’nspections)可以很容易地提。
i全程度。
[13]假设一个城市有(或者能够产生)足够的资源对出租车安全进行监督一去,那么准人规制在保证出租车安全性上会显得非常低效且无能为力。
关于价格与准入规制的分配性争论罩管这个分析着重强调了与政府规制有关的效率问题,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分1。
五者公平问题也很重要。
原理是这样的:价格规制(或者更问接的说:准入规…:录证了运营者在高需求时段和高需求地区获得超额的收益,从而补偿其在低需一i j夏(例如深夜)和地点(例如低密度社区)的损失。
当然,这种互相补偿机制一i峭ubsidy mechanisms)也可直接与满足服务需求联系起来。
为何政府进行规制:集中利益的效果夏制一个辖区内出租车的数量使得出租车运营者的利益更为集中,这导致了一wm m景c三.即城市官员对出租车司机的利益较少负责。
韦恩·泰勒(D.wayne‘Tay一要供了几个JKN,解释为什么那些低效率的出租车规制政策一直生效。
u。
第一i因被他称为“生产者保护”假设(the prodlJeer’protection hypotllesl’s)(生一号i以被广泛定义为劳动、资本、原料等的提供者)。
生产者试图把收入从消费叠J===三转移到自己身上。
这一点在出租车市场上被这样一个事实强化:出租车司机i 三团体,他们从现状当中获得显著的收益,而每一个出租车自己只承担非常小。
由于进行游说活动或者其他行动需要支付相对较高的成本,这些个人租车司机不愿为由改革了的系统所带来的一点点潜在的个人收益而付出成本。
!的服务提供者也是利益分散的团体,因为并不能确定谁将最终拿到执照(在政j析文本中,这个叫做“沉默的失败者”症状)。
第二个原因泰勒称之为“管理者保护”假设(regulator protecti。
n hypcsis)。
这个观点认为:当某项政策有利于规制者或整体有利于政府部门时,这一策就会延续下来。
这些收益可能包含政治捐赠、官僚帝国的巩固和增加政府彤第三个原因叫做“社会福利”假设(s。
cial welfare hypothesis)。
比较不明显的:规制一般是政治成本较低的提供给公民交叉补偿的方式。
这项政策将主要使某定政治群体的利益增加,但如果规制的框架提供给生产者足够的预期财务收益么他们也会赞同这个政策。
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政策环境之下,确定到底上述哪个政府失灵是真实的是]困难的。
任何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都不会承认任何利益,哪怕相关的动机也不! 认。
因此,一个很大的可能是政治家被这些市场失灵和上面提到的关乎分配的:说服了。
但是,这些还是不足以支撑麦迪逊案例中生产者保护的假设。
[15]相比;者和潜在的进入者,城市更多地关注现有经营者的利益。
1I^£.-I-十n^^P’麦迪逊的出租车市场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是一个大概有200 000人口的城市。
它是州首府,瓦有一个有40 000名学生的大学。
麦迪逊被四个湖环绕着,市中心坐落在两个澎的狭长地带。
麦迪逊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影响了出租车市场,因为所有穿越城市的车辆必过三条连接城市东西的主要干道之一。
由于地理上的分散,出租车通常不会在站等候(除了机场、公共汽车站和市中心的饭店),乘客必须提前使用电话预租车服务。
在麦迪逊,消费者通常不会在大街上拦截出租车。
麦迪逊的出租车公司如果需要出租车服务,乘客必须拨打三家提供出租车服务的公司之一的E在麦迪逊,出租车司机必须受雇于出租车公司。
每个公司服务于乘客在迪恩县迪逊所在地)穿梭往来。
每个出租车公司都提供联系搭乘人与出租车司机的派务。
三家在麦迪逊和迪恩县提供出租车服务的公司是:联合出租车(Uni。
n C 麦迪逊的士和獾州人出租(Ba c|ger Cab)。
联合出租车从1979年开始运营,是一家工人所有的公司。
联合出租车提接的、独享的服务,车费按照里程计算。
联合出租最忙的时候是工作日早上7 9点和下午4点到6点。
在这些时问段,有40辆车投入运营。
周末晚上是它们忙碌的时刻,那个时刻有30辆车辆在同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