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后园和我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3 祖父·后园·我 ▎冀教版 (4)

《祖父·后园·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
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
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重点写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洋溢着童真童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感受到“我”童年生活的有趣、快乐。
但文章字里行间祖父的爱,景物描写清新隽永的意境,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欢乐的文字背后淡淡的哀愁,是学生较难理解与感悟的。
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想像体验,平等对话,从而触摸文字的温度,体会文字的意蕴,感悟文字的新鲜、自然之美。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描写了关于“祖父、后园、我”的哪些内容。
2、结合作者幼年生活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描写的祖父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生活场景,体会他们之音的亲密情感。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留意课文题目的特点,学习
文章细腻的笔法,学习把事情写具体。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预习作业设计】
1、利用字典,借助拼音,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
【课时安排】
1课时。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祖父、后园和我》教学设计

⑴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⑵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5、对榆树的描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描写写出它的不同情态,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总是”写祖父取孩子帽子不是有意刁难孩子,而是逗孩子玩,表明他有一颗天真可爱的童心。
“因为你嘴馋,它就不开花。”
祖父幽默风趣的性格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笑”写出了祖父的可爱,有一颗童心。
明确:通过各种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的祖父。
教材分析
《祖父、后园和我》是鲁教版初中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祖父、后园和我》节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主要回忆了“我”与祖父在后园的种种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童年生活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人情美及自由天性的向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赏析语句,明确文章写法和人物形象,体会人情美和人性美。
学生进行角色体会,用充满快乐的语调,读出喜爱之情。
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可自读,可齐读。
学生美读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并总结方法。
加强朗读训练,并注重方法指导。
活
动
二
消逝的快乐
显示资料:
萧红一生经历坎坷。她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她的父亲生性贪婪自私,对孩子经常恶言恶语,文中提到的她的祖母又是一个不喜欢孩子的老人。更不幸的是,9岁那年,她的亲生母亲去世了。年幼的她从暴戾的父亲和继母那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只有从祖父那里才能得到些许温暖。20岁那年,为了逃婚她离家出走,从此过上了漂泊流浪的生活。居无定所的日子里常常是恶疾缠身……那时候,她曾经说:“若是能回到呼兰河我的家乡,该多好啊”。那时的她,对于这段曾经如此自由快乐的童年往事该是多么的眷恋啊!
13 祖父、后园、我

“后园”让“我”和祖父在这里自由快 乐的享受亲情和美好。
祖父、后பைடு நூலகம்、我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 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 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 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 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 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 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 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 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 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童年生 活的哪些小事,试着给它们加个 小标题 再读课文,小组内讨论这些事给 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从 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
小组发言: _______这件事给作者的童年带来 了______ ,我是从第X自然段中的 _______ (某句话或者某个词语 )看出来的 。
这些事情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 了欢乐,在她美好的童年记忆中 ,祖父和后花园成了她宝贵的财 富。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祖父、后园和我》|鲁教版

suì
谷穗
chǎn
铲地
jīn
衣襟
piáo
水瓢
chèn mà zha
地榇 蚂蚱
nì bàng ké
玩腻了 蚌 壳
Ø人物 Ø地点 Ø事件
祖父和我
大花园
童年时我和祖父在 一起的事
1 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1)种小白菜 (2)铲地、“狗尾草”事件 (3)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 扬水“下雨”
• (7)这榆树的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 ……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啸”拟人,生动形象 地表现风吹榆树的声音响,体现树大叶密。“像蚌壳” 比喻,生动形象描写榆树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的画面 ,使人产生联想。
• 从声音、形态、颜色、亮度等多角度描写花园,略现神 秘色彩,说明孩子观察仔细,体现他对自然的好奇与喜 爱。
“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你喜欢文中的祖父么?为什么?
课文花了那么多笔墨写我的大花园,那么能否将 题目改为《我的大花园》?
• 答:文中的花园是提供了祖孙活动的环 境,通过对花园的环境描写是表现祖孙 间浓浓亲情,表达作者热爱自然、热爱 自由的美好情感。
•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课文以生动的笔墨展 示了一幅充满情趣的祖孙生 活图卷,展示了美好的大自 然以及人的自在的生存状态, 抒发了作者对亲情的赞美以 及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对自 由生命的热爱。
•有声有色、生机盎然、丰富多 彩、自由自在
花园 祖父 我
问题我来答 作者是如何将人物描写得如此鲜明?
• 通过人物描写:动作、肖像、语言、心理
问题我来答
作者是如何把花园描写得那么精彩,请圈划出具有表现力得 语句,并说说原因。
• (4)胖圆圆得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比喻 , 生动形象地体现蜂子的可爱形象。)
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祖父的后园是我童年的乐园,每次去祖父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到后园里。
在这里,我可以尽情地玩耍,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首先,我教给大家的是种菜。
在祖父的后园里,有一片专门用来种菜的地方。
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打理这块菜地。
首先,我们要除草,将菜地清理干净。
然后,我将带大家学习种植蔬菜的方法,如何选择土壤、如何施肥等。
在种植的过程中,我还会向大家介绍不同蔬菜的特点和养护方法。
通过亲手动手种菜,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种植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责任心。
其次,我还会教大家如何照顾花草。
祖父后园里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花和小树,学习照顾花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我将带领大家认识并学习如何照料各种花草,如浇水、修剪、除虫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会关爱生命的美好,懂得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最后,我还将组织大家进行一场有趣的比赛。
在祖父的后园里,有一块空地可以用来进行运动。
我将带大家进行一场植物知识竞赛,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通过竞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孩子们可以组成小组,相互合作,共同答题,并争取取得好成绩。
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通过这次后园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到
许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同时,他们还可以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为孩子们带来一些快乐和收获。
《祖父_后园_我》读后感

《祖父•后园•我》读后感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祖父•后园•我》读后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萧红与她的祖父深厚情谊。
这几天我们学了《祖父、后园和我》,由此有了许多感触。
它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叫萧红的女作家写的,我觉得她的文笔非常大气。
萧红以灰色的笔调描述了书中,萧红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因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关心她,而其他人却非常歧视她。
书中有一处情节最是我难忘,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花,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这季节的玫瑰真香啊!”萧红在旁边哈哈大笑。
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律同时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兴,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
我又为萧红感到惋惜,因为她31岁就死了,如果她不这么早死的话,也许还能给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平淡得像秋水一样,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
抛不开,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
呼兰河畔的生活,故事里充满了那时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龙王啊,什么叫魂啊的,说来说去还不長为了个大泥坑。
那里人是萧红那年代最平凡的一种人,靠自力更生却摆脱不了小市民的身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
烂漫的笔调下刻画出的一个寂寞的世界。
迷信还是迷信,跳了大神,给人去病。
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财万贯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
虽然这么愚昧,这么这个样却在这么个家庭还有这么个温馨,点点的那种,好像炊烟一样迷茫,摸也摸不着,碰也碰不透〈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苦闷和寂寞也一样,而这一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上的暗影,但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想部分,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们对萧红的死一样惋惜.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
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
祖父·后园·我

刮 后 同 里 ,我 就 奔 了} } I 去 ,好 像 我 是 看
准J 什 么 而 奔 去 似 的 ,好 像 有 什 么 在 7 I l l J l 等 着
黄瓜 来 ,吃 了也 就 好 了。
那 边 看 ,一 看 就 想 笑 。我 借 机 进 屋 去 找 一 点 儿 吃 的 ,还 没等 我 回到 同 中 ,祖 父 也进 屋 来 了
那 满 头 红 彤 彤 的 花 朵 ,祖 母 一 见 ,什 么也
休息 好 了 又是跑 : 樱 桃 树 上 ,明 明 没 有 结 樱 桃 ,我 偏 跑 到 树 上 去 找 樱 桃 。 李 子 树 是 半 死 的样 子 ’ ,根 本 不 结 李 子 r,就 偏 去 找 李 子 。 一边 找 ,还 一 边 大 声 地喊 : “ 爷 爷 ,樱桃 树 为什 么不 结樱 桃 ? ”
荷 个 手杖 .嘴 L则不 住地 抽 着 旱 烟 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欢拿
遇到 j
下把 帽 子 找 …来
好像 他 和孩 子 f f 】 约定 r 似的,
“ 我就 放 往这 ,你来 找吧 !”
小孩 子 .每 每 喜 欢 开 个玩 笑 ,说 : “ 你 看 犬 飞
个家 雀儿 ’
就 这 样 知 做 过 了 多 少 次 但 是 ,每 当祖 父这样做一i = 欠 的时候,} 凡 父 和孩 子 f 『 】 都 一 齐地 笑 得不 得 了 ,好 像这 戏还 足第 一 次演 似 的 祖父 不 太会 理 财 ,一 切 家务 都 由祖 母管 理 。 他 只是 自南 自 在 地 成 天 闲着 我想 ,幸 好 我 长
祖父后园和我阅读题及答案

祖父后园和我阅读题及答案祖父虽然已年逾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祖父后园和我》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祖父后园和我》阅读原文后园中有一棵玫瑰。
一到五月就开花的。
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
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
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
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
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
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
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
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
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
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
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
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
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
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
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祖父后园和我》阅读题目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联系课文内容,吧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我”笑得哆嗦起来,是因为:(2)祖母什么也没说就大笑起来,是因为:(3)祖父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是因为:3.说说对笑面这句话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父、后园和我》教学设计西苑学校邵海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赏析文中精彩语句,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孙深情,体会亲情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一、步入童年的后园童年的歌谣唱响在耳边,这优美的旋律不知不觉把我们带回到童年的小船上,那里装满了糖果,装满了玩具,装满了欢乐,更装满了我们一段段难忘的记忆。
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历历在目,那些美好的场景总是让人忍不住回味。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萧红的充满自然之趣的后园,去探寻一段与众不同的童年岁月。
学习新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这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积极思考,这些任务我们轻轻松松就拿下了,大家有没有信心?二、我了解现在我们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成果,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屏幕展示)谁来读?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腻——右面不要加撇。
(语文工具展示)穗——部首,右面不要加点;(放大镜)倭——注意读音。
大家空写一遍。
刚才读得不够大声,大声再读一遍。
谁还可以比他读得更好?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
蚂蚱()()啸()蚌壳()溜平()韭菜()谷穗()倭瓜()玩腻了()蚯蚓()()蝙蝠()()现在我们30秒计时背诵,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开始!拿出你的笔,把答案写下来。
同桌互相检查。
改错巩固。
(看题目)借助这个题目,你能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概括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我和祖父在后园的事。
)后园里有什么?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并在自己觉得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下面划上波浪线。
之后再小组交流一下。
3、后园里有什么呢?明确: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倭瓜、黄瓜、玉米……三、我觅趣1、后园里这么多的东西,那一定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谁来给大家说说?明确:①种小白菜②铲地 “狗尾草”事件③“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④“我”在后园自由得跑 大声得笑⑤“我”与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硬套、不开花”⑥“我”给祖父草帽插花2.在这几件事中,哪一件是你印象最深的?请用简练的语言复述。
(把谷子当成狗尾巴草铲掉的事)这里面人物的对话比较精彩,分角色朗读一下。
有这么多举手的同学,大家看谁比较适合扮演祖父?谁比较适合扮演我?分角色朗读。
我听出来了,这几个同学都在努力读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那么,从中你听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祖父了吗?(和蔼可亲、慈祥、有耐心)从我的表现来看,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天真、幼稚、顽皮)还有写得比较详细具体的事吗?(讨论樱桃树结不结樱桃的事。
)从祖孙俩的对话当中,你对祖父有没有新的认识?(幽默风趣。
)是那一句话让你感到了这一点?(祖父说:“是因为你嘴馋,所以不结樱桃。
”)不错。
还有哪件事也能看出祖父幽默风趣这一点?(藏帽子的事,他对孩子说帽子让家雀(qiǎo)给叼走了。
)这是祖父在跟孩子开玩笑呢,祖父简直就像是一个——老小孩、老顽童我也这样觉得。
还有一件事是孩子跟祖父开了一个玩笑••(往祖父的草帽上戴花。
)这事让我们又一次见识了孩子哪一性情?(顽皮可爱!)从这些有趣的事情当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祖父?用恰当的词语形容一下。
(屏幕展示:和蔼可亲、幽默风趣、慈祥、有耐心、爱开玩笑……)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我?再用恰当的词语形容一下。
(屏幕展示:顽皮可爱、天真活泼、爱自由••)明确:“祖父”——慈爱勤劳、幽默风趣 有一颗童心“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 有一颗自由的心小结:我们对人物性格的分析都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方面归纳出来的,这也告诉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
反过来说,我们在写作时,如果要表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也要通过描写来表现。
3.你觉得这祖孙俩在这后园里生活得好吗?你能再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的生活吗?(高兴、自由自在、开心)四、我欣赏1.这些趣事都发生在这个后园里,这是个怎样的园子呢?我很好奇,请结合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想法。
提示:运用跳读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
神奇的园子,从第7节看出。
“啸”和“冒烟”用得好。
丰富多彩的园子。
“蜻蜓是金的••……”……2.作者给我们展现的这个蜂飞蝶舞、充盈着无限快乐和童趣的美景,是通过细腻而优美的语言塑造出来的。
我们看这句话“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这里都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一下这一段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吗?(活)。
还有一个更好的词语。
(自由。
)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不仅是活的,而且活得自由自在。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这种自由生长的感觉吗?比如“矮瓜••”假如你是这园中的一只小蜜蜂,你想怎样生活?(我愿停在哪朵花上就停在哪朵花上,愿采哪朵花就采哪朵花。
)那么,你能体会出说这种话的孩子在渴望一种怎样的生活吗?(自由自在。
)向往自由是小孩子的天性。
你还能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谈一谈这段描写吗?用拟人、排比修辞方法,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还使文章很有气势。
刚才这段话,还记得我们是从哪些方面赏析的吗?对景物描写的赏析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1)写了什么景物——概括内容(2)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3)如何写的——抓住修辞、用词(4)蕴含或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常赏析时,如果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我们要把运用了哪种修辞先说出来。
按这种方法我们再来赏析这句话: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表现出在孩子的眼里,一切都充满了生命,都有人情味,表达了“我”天真、幼稚、充满童真。
3.运用刚才所学,我们再找几处描写优美的语句,去发现它们美在哪里。
(围绕“我喜欢”环节,划波浪线的句子来答,可适当补充)小组合作完成。
(1)用比喻修辞可以把事物描写得生动又形象。
大家作文时应该多用修辞方法。
另外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得内容生动又传神。
(2)你觉得作者的观察是否很细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想像一下,她当时是在怎样观察这些景物的?像刚才那样大喊大叫、又是跳又是笑,行吗?那蜻蜓、蚂蚱、蜜蜂“嗖”就飞走了,容不得你细细观察。
须得敛声屏气、大气不敢出地蹲在那里才行。
一旦发现蜻蜓原来是这种颜色的,一定很惊喜吧?你能把这些情形都读出来吗?你觉得声音该抬高还是放低?惊喜之处该怎样读?读读看现在用我们自己认可的方式来朗读一下这一段。
这样一读,你能感觉出孩子对这后园的喜爱吗?4.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再请一位同学了。
谁还划出了别的句子或段落?(“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其实,太阳在哪儿都是一样大的。
在小孩子充满童真的描述中,如果再加上孩子充满稚气的动作,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试试看••那这孩子又给了你什么印象?(天真、幼稚、充满童真••)五、我感悟因为喜欢,所以在孩子充满想像的眼睛里,这后园中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神奇,有生机有活力,充满乐趣(板书:充满乐趣)。
这里不但自然景物美,更有和蔼可亲又幽默风趣的祖父陪着玩耍疯闹,使孩子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副板书:自然美、人情美),生活是那样自由快乐。
所以,每每回想起来,眼前总会浮现出祖父那张笑盈盈的脸。
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作者已经是一位很成熟的作家,但她为什么这样怀念童年的生活呢?(播放作者视频)所以,在作者心中,自己和祖父常常去的后园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园子,还是一个快乐、自由,温馨,富有生机的园子……不是祖父的园子,也不是我的园子,而是——我和祖父的园子。
正如萧红在书中写的:“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有祖父的园子,成了萧红心中最温暖的地方,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在《呼兰河传》的尾声中,再一次提到了这个园子。
(学生朗读)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师: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浓浓的亲情)生自由发言。
六、我收获七、我分享(作业)(播放歌曲《童年》)让我们暂时告别童年的小萧红和她的祖父,走出这美丽的后园。
听!童年的歌谣又在我们耳边轻轻响起••,你会唱吗?想唱吗?这优美的旋律是否也激起你许多美好的回忆?那是在静静的田野里、潺潺的小河边还是在洁净的沙滩上?那里有你亲密无间的小伙伴?还是对你宠爱有加的祖父母?你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美丽的童年总有许多或让我们轻抿嘴角、或让我们开怀大笑的温暖记忆,它们不愿意被尘封。
今天就建议大家拿起笔来,像萧红那样,用鲜活灵动的语言,倾注你丰富的情感,把它们变成文字,与你的朋友分享一下好吗?”或者,你可以把我们这节课品读的精彩片段在你的周记本上再抄写一下,还有那些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我们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的同样精彩的段落,你一定也会有新的收获。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