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后园我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祖父、后园和我》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祖父、后园和我》教案范文学习目标1、识记基础知识。
2、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重点:学习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审美观。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你们已经记的不太清晰了,但始终有些经历和感觉让我们记忆犹新。
想一想, 哪些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二、明确目标:三、检查预习:(1)文学常识:萧红、现代女作家选自《呼兰河传》(2)字词:谷穗玩腻了衣襟地榇嘴馋玫瑰胖圆圆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四、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精选优美段进行朗读五、整体感知(1)作者在自己童年时代的后花园里欣赏了哪些自然景物?(大花园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花果树榆树风雨小白菜草韭菜谷穗黄瓜太阳鸟虫子玉米白云等)(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和动作的词语和句子( 3)不长的文章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事物,这本不多见,并且你也不觉得很枯燥乏味,这是因为作者抓住了它们的共同特点来写的。
共同特点是什么呢?请用原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自由(4)、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简单复述。
(5)、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欢文中的祖父么?为什么?明确:(1)种小白菜(2)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3)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4)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等问题。
( 5)插花事件。
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
“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六、知识拓展:小的时候,你会有这样调皮的举动吗?七、小结: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八、作业:在下列词语中任意选出五个,把它们连接成一段话(不少于50 字)。
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祖父、后园和我阅读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学案

第二单元 8 祖父、后园和我课文学习设想用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学习本课,要让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重在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
前置预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生字、词,了解关于作者的文学常识。
2.学习运用语调、重音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
3.感受文章中浓浓的祖孙情, 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重难点熟练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通过学习课文,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流程学习内容学法指导一目标认定2分钟多媒体出示目标,学生集体朗读目标,抓住关键词语,明确自己与目标的差距,做好学习准备。
明确目标,抓住关键词二自主学习18分钟活动一:自主学习我会做1.朗读全篇,边读边符号圈点批注,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多练多用,熟练使用各种符号)2.默读全文,进行简单文字批注,自学疏通文意。
3.重点精读,圈点出疑难,重点批注。
(多读多写,练习批注。
)活动二:自主学习我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批注法知识:符号圈点批注法用法(“·”表示关键性的字词;“~~~~~”表示精妙的词句;“——”表示重蚂蚱()蚌壳()啸()谷穗()倭()瓜水瓢()铲()地抛()给瞎()闹2. 文学常识:萧红,原名张乃莹,著名女作家。
被誉为“”,与、合称东北作家群。
一位传奇性人物,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中,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世俗,历经反叛、觉醒与抗争,一次次与命运搏击,一生未向命运低头。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
本文选自她的著名长篇小说《》。
3. 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七年级语文《祖父后园和我》教案范文文档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祖父、后园和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于亲人间深厚情感的思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知识目标:1.了解并掌握《祖父、后园和我》中的重要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情感描写。
2.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短语和句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对于文本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水平。
3.培养学生的思辨与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感受父辈对子辈的关爱和付出,增强对亲情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第二部分: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掌握并理解《祖父、后园和我》的重要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情感描写。
2.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短语和句型进行正确的表达和运用。
教学难点:1.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理解并感受亲情对于人生的影响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设计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1.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标题《祖父、后园和我》,请学生猜测故事的大概内容。
Step 2 阅读课文 (20分钟)1.教师用朗读的方式带领学生整体阅读课文。
2.教师进行逐段解读,解释难词、短语,并让学生跟读。
Step 3 课文分析 (10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以故事情节为基础,总结并分析祖父、后园对于“我”的影响。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对于人生的影响。
Step 4 语言点讲解 (10分钟)1.教师解释、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短语和句型。
2.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语言点的正确运用。
Step 5 个人写作 (15分钟)1.针对课文内容和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祖父、后院和我》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祖父、后院和我》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祖父、后院和我》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祖父、后院和我》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导言】平静无波的湖水中有着不同的生物、不同的生命体验;除此之外,还有着一片知识的海洋,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而这篇课文的《祖父、后院和我》是一篇让我们了解祖父用心爱护后院的故事,亲身感受家庭情感的深刻。
同时,这篇文章也是我们了解环保意识的启蒙,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其中心理学和哲学的知识。
本文将就这篇课文作一番探讨和解读。
【课文剖析】1.课文的内容这篇文章是一篇故事类的文章,主要讲述了祖父用心养护后院,培育花木,守护着一方净土的故事,同时也生动诠释了家庭情感的深厚,在环保意识的背景下,诠释了守护环境的重要性。
结尾处,作者紧扣主题,开放思想,试图引导读者从中领悟出一些匠人精神、爱心、环保意识等宝贵的品质。
2.课文语言的特色本文主要出现了一些生动有趣、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语言。
首先,作者以“祖父和后院”命名这篇故事,串联起祖父与后院的深厚感情;其次,作者独特的描述方式,用色彩、气息、触感等方式,生动地描绘出花木的生命状态;再次,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现环保重要性的同时,也生动表现出祖父的人格及对后院的热爱。
最后,则是作者富有哲理的描述,引导着读者思考,拓宽阅读感受,开放思维。
【教学思路】1.预读(1)让学生通过画面吸引,给出祖父在后院中的习惯照片,引导他们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而激发读写欲望。
(2)提出课文主题,让学生进行猜想,激发他们的猜想和好奇心。
(3)将课文扫读一遍,鼓励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了解文章的主题、基本结构及内容概述,为后续深入探究做好准备。
2.精读(1)对重点词汇进行线性讲解,让学生明白词汇的态度,语义与辞义。
如“奇妙”指不可思议的、令人惊奇的;“盛开”指花儿开得茂盛而美丽;“温馨”指家庭的暖和舒适。
(2)介绍生活中关于花草植物的相关知识,如植物名称、生命等级、生命周期等,使学生在深入了解文中信息的同时,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祖父、后园和我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祖父、后园和我【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概括大意。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情之美。
3.赏析、积累文中精彩语言。
【教学重难点】把握人物形象,赏析精彩语言。
【教学策略】1.以读促品,加深感悟。
2.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领、点拨。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明确目标。
(一)激趣导入,我喜欢。
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鲁迅先生曾评价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同学们,你们知道她是谁吗?(生答)对,她就是萧红。
她在《呼兰河传》中用了很多的笔墨回忆童年生活,特别是家里的后园,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以至让她魂牵梦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祖父、后园和我》去找寻答案。
(二)学习目标,我明确。
(生齐读)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概括大意。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情之美。
3.赏析、积累文中精彩语言。
二、通读课文,初识庐山。
(一)生字生词,我掌握。
(朗读课文)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扫清字词障碍,班上交流自己发现的生字,然后集体订正。
谷穗、衣襟、嘴馋、玫瑰、玩腻了。
同桌互相检查易错字。
(二)课文内容,我梳理。
生默读,跳读课文,思考: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趣事?(简要概括,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1.种小白菜。
2.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
3.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4.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不开花。
5.草帽插花事件。
师引导概括方法:怎样概括较长文章的大意?化长为短,分别概括,总体归纳,根据课题提示概括,根据时间变换或地点转换概括等。
三、研读赏析,深入探讨。
(一)人物形象,我把握。
自由快乐的后园生活如一条活泼的小溪,载着欢笑与温馨,一直流淌在作者的记忆深处,让我们定格这些画面,去品读感受儿时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有一个什么样的祖父。
1.我眼中的“我”。
请同学们默读文中描写“我”的段落、语句,把自己的发现、体会写出来。
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祖父后园和我教案
祖父的后园是我童年的乐园,每次去祖父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到后园里。
在这里,我可以尽情地玩耍,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首先,我教给大家的是种菜。
在祖父的后园里,有一片专门用来种菜的地方。
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打理这块菜地。
首先,我们要除草,将菜地清理干净。
然后,我将带大家学习种植蔬菜的方法,如何选择土壤、如何施肥等。
在种植的过程中,我还会向大家介绍不同蔬菜的特点和养护方法。
通过亲手动手种菜,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种植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责任心。
其次,我还会教大家如何照顾花草。
祖父后园里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花和小树,学习照顾花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我将带领大家认识并学习如何照料各种花草,如浇水、修剪、除虫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会关爱生命的美好,懂得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最后,我还将组织大家进行一场有趣的比赛。
在祖父的后园里,有一块空地可以用来进行运动。
我将带大家进行一场植物知识竞赛,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通过竞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孩子们可以组成小组,相互合作,共同答题,并争取取得好成绩。
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通过这次后园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到
许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同时,他们还可以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为孩子们带来一些快乐和收获。
祖父后园和我学案

2、注音:谷穗( ) 玩腻了 ( ) 衣襟 ( )
地榇( )
嘴馋( )
先自主,后合作探究
1、 祖父和“我”在后花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2、 后园中的哪些景象给你的印象最深?
3. 祖父和“我”分别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童年的欢乐和情趣,写出了浓浓的亲情,更写出了我作
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从文章中找出集中反映人的自由和天性的段落
再反复朗读,细细体味,说说你的感受和看法。
质疑问难,。
在进行完阅读体味后,大家展开探究性的互动探讨。
方式如下:A、文章中非常有特色的句子拿出来探究。
a、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
胖圆地就和一个萧毛球似的不动了。(作者的观察是否和细致?从那些方面可
以看出来?)
b、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
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பைடு நூலகம்似的经历你有吗?)
B、文章中或许有同学们不认同的地方,也可以在这一环节提出,大家讨论,毕
竟我们和作者生活的年代相隔比较久远,虽然有过相似的经历,或许我们也有
我们的不同的经历经验和感受。可以提出疑问或者疑义。
读,提供相关资料。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高尔基的《童 年》、罗大佑的歌曲《童年》及其相关的诗选。 2、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要求:(1)围绕“亲情”这一话题(2)讲 自己的亲身经历。 五、布置作业 A 组作业 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上面的交流,围绕“亲情”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记一件 童年趣事。题目自拟,字数 500 字左右。 B 组作业 写一则日记,回忆你的童年并且探讨一下——童年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你觉得你的童年快乐吗?你是个快乐的人吗?字数 300 字左右。
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祖父、后园和我 鲁教版 (5)

知识与技能目标:自读课文,“祖父、后园和我”的那些内容。理清思路,把我文章主旨,正确、流利、有有感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认读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体会文中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章的感悟,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
重难点:
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祖父和孩子们在一起快乐生活的场景,体会他们之间的亲密情感。钩子(gຫໍສະໝຸດ u diao)蹲着(dun zun)
2 .抄写本科言简意赅的四字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寸步不离
异想天开
不以为奇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顾。
把横线上缺少的部分填写完整。
本文描写了,我跟着祖父在后院中__、( )、( )等( )的生活,体现了我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二、自主探究。
第二课时
1,。查找童年事件时要注意与题目练习起来查找相关内容。
2.体会情感,要联系老师补充的关于作者童年生活的不幸。
2.学生交流易错字的记忆方法,小黑板展示。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小组帮学讨论。
4.复述课文内容,县自己联系,然后小组帮学,对学。
五、总结反馈。
1.学会的知识。
2.不懂的地方。
六、当堂检测。
1.我是公正法官,我会用横线标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的读音。
2.填写下面缺少了的词语并把划线的字词意思写清楚,相信你是最棒的。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小组讨论帮学)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练习复述课文。(先自己练习,然后对学、帮学)
二、总结反馈
1、学会的知识(自己总结填写)
2、不懂得地方(互相质疑,小组帮学)
三、当堂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
盘点收获,查漏补缺
课后
巩固
模块二:检查预习情况
1.《祖父、后园和我》的作者是()选自《》体裁()
2.给下列词语注音:
谷穗玩选三个词语,连词成句
模块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简单复述。
2、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欢文中的祖父么?为什么?
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完善,最后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
B、文章中或许有同学们不认同的地方,也可以在这一环节提出,大家讨论,毕竟我们和作者生活的年代相隔比较久远,虽然有过相似的经历,或许我们也有我们的不同的经历经验和感受。可以提出疑问或者疑义
2.小组合作探究:
本文写出了浓浓的亲情,也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找出集中反映人的自由和天性的段落,互相交流体会。
课题
祖父后园我
学
习
目
标
1、体味文章中作者描写的童年趣事所带来的感受
2、结合自己的童年,反复朗读文章至情至性体现人的自由和天性的片段,并谈出个人体会。
学
教
过
程
模块一:交流作者资料,导入新课
先展示、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女作家萧红的资料,再多媒体展示教师搜集的资料:
朗读、讨论这首词的内容之后老师归纳总结:
这是一首哀悼萧红的小词。从同学们搜集的和这首词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寂寞的人;一个天涯流落之人。她有着很高的才华,却因种种原因以悲剧结局。
模块四、合作探究,研究欣赏
在进行完阅读体味后,大家展开探究性的互动探讨。
方式如下:
1、A、文章中非常有特色的句子拿出来探究。
a、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地就和一个萧毛球似的不动了。(作者的观察是否和细致?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b、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类似的经历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