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祖父的园子》 导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 祖父的园子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 祖父的园子
2.感受祖父对作者的爱,体会作者对这份爱的渴望及对祖父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3.出示萧红的作家卡片及《呼兰河传》的部分原文,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园子对作者的“精神意义”。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组交流,说说让作者念念不忘的还有什么。
(祖父对自己的爱)
2.抓住文中祖父对“我”的种种纵容,感受这份爱。 3.再次阅读萧红的资料以及《呼兰河传》的部分句子。4.激情朗读,感受作者对祖父的深深怀念之情,感受祖父带给她的快乐与爱。
4.指导朗读。
1.自由读第一部分,找出关键词,并思考:从哪些地方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2.交流明确:祖父的园子很美丽,充满生机,(昆虫的种类多、颜色好看)所以作者难忘祖父的园子。
(1)句1中“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等叠词写出了作者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很喜欢。
(2)句2写出了园子里的树生机勃勃。
3.(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三、走进文本,了解园子 (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难以忘怀?阅读课文,找找答案。 2.针对交流,抓住重点句子进行阅读指导。
句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就像一个小毛球 似的不动了……新鲜漂亮。
句2: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3.指导学生感受园子的美丽、充满生机。
(1)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练写生字。小组内展评,交流难写字的书写要点。
(3)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交流朗读情况。
4.小组合作,理清课文脉络第一部分(第1~3自然 段),写“我”家有个美丽的大花园,花园里有昆虫和树,处处都充满了生 机。 第二部分(第4~14自然段),写“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的各种活动,表现了“我”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的教案(精选12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的教案(精选12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的教案(精选12篇)部编版五班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的教案篇1【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美丽的富有童话颜色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线有云朵的影子,这是童年的乐园(曾称它为自己的后花园),就像说的一样,“花园里边明晃晃的”,“新奇美丽”。

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布满了生命的气息。

这里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充满着自由,童年的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欢乐的源泉。

课文重点写了在园中自由拘束的童年生活。

祖父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急躁。

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欢乐幸福的童年。

正是由于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欢乐的,甚至是布满梦幻颜色的。

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奇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同学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和欢乐,体会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同学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进展。

”“阅读教学是同学、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等的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领同学真实地触摸文本,使同学实实在在地对文本进行解读,从而使同学获得收益,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的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寻求阅读视界的敞亮:以文本为基点,进行情感阅读、情境阅读、想象阅读、引导阅读等方法让阅读丰富起来。

进而理解从而使阅读多元化。

【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捕获重点信息;运用摘录法、圈划法,归纳、提炼文本重点信息,学会长文短读。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的心情,感悟的表达方式,初步体会萧红文字独特的“阳光味道”,激发进一步阅读萧红文字的爱好与热忱。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了解祖父的园子,培养学生对祖父的关爱之情。

2.帮助学生掌握本课文的基本内容,加深对语文课文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

2.培养学生对祖父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三、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为祖父的园子。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图片或图表展示祖父的园子3.讲解课文时所需的教具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答或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课文,讲解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练习:分组或个别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讨论交流:让学生就祖父的园子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祖父的感情。

5.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反思学习过程,加深对祖父的园子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性、专注度等。

2.课堂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3.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祖父的园子展开了教学活动,通过课文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对长辈的尊重。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大情感因素的渗透,增加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以上为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2祖父的园子》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2祖父的园子》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2祖父的园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能流利朗读课文。

–知道祖父的园子里有哪些植物,并能简单描述。

–掌握生字词语:花园、石榴树、墙壁、藤蔓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祖父的园子。

–通过图片资料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园子的景象。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珍惜自然资源。

–培养学生尊重长辈、关爱家庭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含义。

–让学生通过讨论、朗读等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祖父的园子。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表达。

–如何让学生在表达中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祖父的园子,让学生感受园子的美丽。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中是否有类似的园子或花园。

2.学习新课–听课文朗读,领读生词,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语。

–以问答、图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细节。

3.拓展–让学生围绕祖父的园子展开讨论,描述自己理想中的花园。

–小组合作,设计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幻花园。

4.小结–总结当堂课的收获,让学生畅谈自己对于花园的看法。

四、板书设计•祖父的园子•花园、石榴树、墙壁、藤蔓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围绕《2祖父的园子》展开,通过导入、学习和拓展等环节,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祖父的园子,并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并熟练朗读。

2.描述自己家中的花园或理想中的花园。

3.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家中花园的景象,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祖父的园子,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需要再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通用6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通用6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晃”,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

3、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从具体生活情景表现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同学们,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或许印象模糊,或者压根就留不下印象,但是,对于著名作家萧红来说,这个园子深深烙印在她心中,让她久久挥之不去。

这个园子带给她快乐,带给她自由,带给她美好的回忆,带给她无限的遐想,这就是——《祖父的园子》,今天,我们就走进园子,一同感受她那美好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初读情况,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并点拨。

(1)根据检查情况,教师指导难点、易错点。

字音:瞎xiā铲chǎn拴shuān瓢piáo逛guàng(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指导。

易错字:拔、瞎、承、瓢。

(3)主要内容:本文写了作者回忆童年跟随外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时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场景。

3、文中的园子具有怎样的特点?(丰富多彩、生机勃勃、自由自在……)4、文中写了园中发生的哪些趣事?(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追蜻蜓、浇水等)从发生的这些趣事中初步感悟“我”和祖父的性格。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 祖父的园子》重点教案练习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 祖父的园子》重点教案练习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重点教案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跟随祖父在园子里生活的快乐时光。

课文通过描写园子里的各种景物和祖父的种种行为,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祖父的敬爱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五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部分学生在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上可能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深入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此外,学生对农村生活可能了解不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祖父的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深刻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祖父与作者之间的亲情,以及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所表现的亲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用于学生跟读和欣赏。

2.相关图片:展示园子里的景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学PPT: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跟随教学进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园子这个美好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祖父的园子》选自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是萧红回忆性散文《呼兰河传》中的名篇。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祖父的园子,展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祖父的深深眷恋。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父园子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阅读、理解、表达、写作等语文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之情。

2. 抓住园子里的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

四、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2.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乐园吗?在哪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乐园吧。

b. 学生分享自己的乐园,教师总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乐园,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乐园的文章——《祖父的园子》。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b.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强调易错字词。

3. 课堂讨论a. 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抓住园子里的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

b.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指导。

4. 课堂讲解a.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之情。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味。

5.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主题。

b. 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祖父的园子》1. 童年的乐园2. 自由、快乐的生活3. 对祖父的怀念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课下阅读《呼兰河传》,了解作者更多的生活经历。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之情。

五年级语文《祖父的园子》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祖父的园子》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祖父的园子》导学案预习第2课《祖父的园子》知识点图文讲解教师对教材分析、了解作者:1、“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2、文章用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艳、动感十足的画面。

第一、二自然段是由白的、黄的、大红的、金粉的蝴蝶、金的蜻蜓、绿的蚂蚱、各色鲜艳的花组成的一幅色彩丰富绚丽而富于生气的画。

第十三自然段则是一幅流动的画,“我”看见黄瓜摘来吃,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随着作者文字的描述,一个个画面一一展现,在画面自然转换中,读者能够充分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3、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嬉戏生活。

4、本文善用寄情于景,寄情于物。

5、作者语言选择很有意思,大量使用短句表达情感。

文中选择短句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自由快乐的感情,读来流畅自然,轻快灵动,亲切感人作者介绍: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萧虹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识。

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预习生字做到会读、会写:蝴:蝴蝶、蝴蝶结、蝴蝶花。

蝶:蝴蝶、蝶泳、彩蝶、招蜂、引蝶蚂:蚂蚱。

蚱:蚂蚱、蚱蜢樱:樱桃、樱花。

拔:拔草、拔剑、选拔、拔河、出类、拔萃瞎:瞎闹瞎忙瞎想眼瞎黑灯瞎火。

铲:铲地铲平铲土铲菜铲除铁铲割:割草割掉割断割舍忍痛割爱。

承:承认承担承载承重继承承包拴:拴马、拴住、拴牢、拴线、拴束。

瓢:水瓢、瓢泼、瓢虫、瓢饮逛:游逛闲逛逛街逛公园区别形近字:蝴()湖()拔()拨()瓢()飘()多音字:晃:huǎng() huàng()结:jiē() jié结束()近义词:漂亮——美丽闪烁——闪存心——故意特别——非常随意——随便阴凉——凉爽反义词:新鲜——陈腐漂亮——丑陋承认——否认黑暗——光明随意——拘束阴凉——炎热理解词语:光亮,闪烁,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祖父的园子导学案设计
------------------------------------------------------ ------------------------------------------------------
我的老师
我最喜欢教我英语的王老师,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陈晖同学,他对学英语毫无兴趣,很怕上英语课,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出。

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的难处,就着重辅导陈晖,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陈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

每当陈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

陈晖学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还善于引导我们。

那是在一节自习课上,她拿着试卷给我们评讲。

正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

怎么回事?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

原来,是自然课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

同学们都希望去阳台上看一看。

顿时,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再认真听讲了,她先是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

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

她果断地一挥手,说:“到外面去看看吧!”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

王老师就微笑着说:“你们很喜欢飞机吧!可要知道现在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
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外语是学习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

”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了。


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叫人喜欢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