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唐朝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唐朝的全部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唐朝建立:唐朝是由唐高祖李渊建立的。
李渊在战乱的时期,趁着隋朝灭亡后的混乱,成功发动兵变,建立了唐朝。
李渊称帝后即位,国号唐,定都长安,开天辟地、圣武皇帝、文皇帝。
2. 唐太宗的统一天下: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统一天下的大业。
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厉行节俭、崇尚文治、一统中原、北伐废突厥、征服吐蕃,最终使得中国版图达到了盛世的疆土。
3. 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人文开放,文化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对外开放政策,引进了先进的外国科技和文化,发展了对外贸易。
4.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在唐德宗朝代,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叛乱,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5. 唐朝的灭亡:唐朝在907年正式灭亡,结束了长达290年的统治。
唐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是内外交困、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
二、经济1. 租庸调制:唐朝实行了租庸调制,即农民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劳役,作为税收,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国家的税收收入。
2. 唐玄宗时期的盛世繁荣:唐玄宗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国家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巅峰。
在此期间,实行了各种措施,如减轻农民赋税、发展对外贸易、降低关税等,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3. 唐朝对外贸易:唐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发达,主要是丝绸、茶叶、香料、瓷器等商品出口,从阿拉伯到日本等都有唐朝的商人活动。
4. 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这个时期虽然唐国人口不断增长,但秦、秦秦时,但由于农民生产人口虽然多,但受政府重税大赋的压迫,导致了共和主义等农民起义的爆发,也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5. 降低关税、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唐朝各个时期都实行了一些措施,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如降低关税、扶持农民、发展手工业、开发新的农田等。
三、文化1. 文学艺术的繁荣:唐朝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他们的诗歌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典范,对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的开国与唐盛世

文化艺术成就
1 2
唐诗
唐诗是唐朝文化的代表之一,涌现出了李白、杜 甫等伟大的诗人,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化的 瑰宝。
绘画与书法
唐朝的绘画和书法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 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如阎立本、褚遂良等。
3
音乐与舞蹈
唐朝的音乐和舞蹈艺术也十分繁荣,创作了许多 优美的音乐和舞蹈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05 唐朝的对外关系
与周边国家的交往
与新罗
01
唐朝与新罗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有频繁的交往,新罗向唐
朝派遣留学生,学习唐朝的文化和制度。
与日本
02
唐朝与日本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到唐朝学
习,唐朝的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东南亚国家
03
唐朝与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柬埔寨等也有交往,通过贸易、文
唐朝时期,佛教经典被大量翻 译和传播,来自印度、中亚的 佛教高僧在唐朝传教,吸引了 众多信徒。
佛教文化的传播对唐朝的文化、 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促进了中国与印度、中亚等 地的文化交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三省
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 长官均为宰相,共同承担皇帝顾 问和执行政策的职责。
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工部,各部负责具体的行政事 务,由尚书统一领导。
科举制度
01
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 制度,唐朝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 和出身限制,为普通百姓提供了 上升通道。
02
科举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 每年定期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 时设置的科目。
文化艺术
唐朝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著名的唐三彩、 唐画等艺术形式享誉世界。
高三历史教案-唐朝的开国和盛世2 最新

第二节唐朝的开国和盛世本节学习重点:1、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2、贞观之治的历史概念;3、唐太宗的主要政绩;4、武则天统治的国号和主要政绩;5、开元盛世的概念和出现的原因;6、唐玄宗前期的主要政绩一、唐朝的开国1、唐朝的建立:①背景:②时间:③建立者:④都城:2、唐朝统一全国:二、贞观之治1、时间范畴:2、主要原因:3、历史概念:4、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政治方面:①:A、贤相:B、名将:C、谏臣:②经济方面:①:A、B、②文化方面:三、武则天的统治1、背景;2、国号:3、历史地位:4、主要政绩:①②——表现:A、B、5、评价:四、开元盛世1、出现的原因:①②2、唐玄宗前期的主要政绩:① :A 、B 、②③④⑤3、历史概念:4、历史地位: 基础网络,令臣下“广开耳目,求访贤哲”。
①创立“自荐”求官制。
②破格录用有才能的庶人,如名相狄仁杰、姚祟等。
入全盛时期。
史称“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
重点、难点、考点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①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隋朝,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使唐初的统治者鉴于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③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开明务实的驭政才干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因素。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李勤劳动是促成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
2、对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的认识(1).从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看: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是不多见的。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农民战争推动,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C、统治者勤政爱民、励精图治;D、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此外还跟制度的革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等因素有关。
(2).从盛世局面的表现看:一般都表现为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3).从盛世局面的实质看:盛世不是人间天堂,所谓的盛世,都是封建社会的盛世,不能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不能消除封建的剥削和奴役。
高考唐朝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唐朝历史知识点归纳一、唐朝的建立和初期发展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在618年由李渊建立,至907年灭亡,统治时间长达289年之久。
唐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的发展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渊建立唐朝后,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他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减少了统治者和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他还建立了租庸调制度,通过控制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
此外,他还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健全的行政机构,确保了政府的稳定运行。
二、唐朝的繁荣与辉煌唐朝的统治者重视文化建设,提倡文人雅士的才华和品德。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化人物,如杜甫、白居易、王维等。
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影响了后世,并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
此外,唐朝还向其他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开放和交往。
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许多国家的商人和文化人士来到中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和科学技术。
这也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
三、唐朝的科技与发明唐朝是中国古代科技和发明的黄金时期。
在农业方面,唐朝的农民利用水力、畜力和人工推动农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在工艺制造方面,唐朝人发明了漏网鞋、手沖开槽法则等诸多工装,使得制造业进一步发展。
在水利技术方面,唐代修建了大量的水坝,提高了灌溉效率。
在科学技术方面,唐朝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李淳风和韦达发明了木版印刷术,为后世的出版和传播知识提供了便利。
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使得天文学的观测更加准确。
此外,唐代的数学、医学和冶金等学科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四、唐朝的衰落与灭亡唐朝在初期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的问题逐渐浮现。
唐朝的财政赤字和物价波动使得社会经济出现了困难,而宦官和外戚的干政也加剧了政治不稳定。
同时,辽、吐蕃等民族在唐朝边疆地区频繁侵扰,加剧了国家的防御压力。
唐朝最终因为内外因素的叠加而走向了衰亡。
到907年,唐朝正式灭亡,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高考唐朝历史知识点

高考唐朝历史知识点唐朝,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朝代之一,是我国古代历史中最辉煌的时代之一。
作为高考的考察范围,了解唐朝的历史知识点对于备考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介绍唐朝的历史知识点。
一、政治1. 唐朝的建立:唐朝建立于618年,创立者是唐太宗李世民,是由他推翻隋朝而建立的。
2. 隋唐的关系:唐朝在政治上延续了隋朝的制度和政策,但也有所改革与发展。
3. 政治制度:唐朝采用了集权制和科举制,设立三省六部制,以尚书省为最高政府机构,设立中书省和门下省协助政务。
4. 唐太宗的治理:唐太宗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如推行均田制、实行三司和审官司监察制度等,使得唐朝经济和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5. 宰相与政策:唐朝宰相的职权逐渐扩大,他们对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起着重要作用。
二、经济1. 农业:唐朝农业生产水平高。
主要农产品有稻谷、麦类、棉花等,农田的开发也不断扩大。
2. 商业:唐朝的商业发达,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原地区与西亚、欧洲产生了广泛的贸易往来。
3. 租庸调制度:唐朝实行了租庸调制度,推行均田制和茶马制度等,促进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
4. 钱币:唐朝的货币十分繁荣,主要有铜钱、银钱和纸币等。
三、文化1. 唐朝文学: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有“唐诗鉴赏”的说法。
代表作家有杜甫、白居易、李白等。
2. 唐朝科技:唐朝的科技成就也非常突出,发明了造纸术、火药等,对世界科技史有重要影响。
3. 佛教艺术:唐朝是中国佛教盛行的时期,大量佛教造像和佛教艺术作品出现,如石窟和塔。
4. 唐朝的进士制度:进士制度完善,科举制度为后世延续,对中国古代教育、社会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总结: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辉煌的时期,经历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
了解唐朝的历史知识点对于高考备考非常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帮助大家对唐朝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唐朝历史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时常进行复习和总结,相信能取得好成绩。
第四章 第二节 唐朝的开国与盛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 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庄稼丰收),米斗三四 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 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 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 也”。 ——《贞观政要》卷一
经 济
文 化
发展农业 发展科举
“盛世”的实质:
封建剥削和压迫仍然存在,只是统治者把剥削 和压迫限制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思考:中国封建社会盛世景象出现的规律?盛 世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1.从背景上看:
都是在封建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新的王朝建立之初出 现的;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统治阶级吸取 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
二、贞观之治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王珪曰:“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 所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 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
吸取隋亡教训,注重居安思危
《唐律》比《秦律》减少160条死刑条款。 如规定:对孕妇处以死刑,要在产后百日执行。
慎用刑法,尊重生命,体现仁德,保护了劳动力
从材料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社会景象?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民风淳朴, 生活改善
“贞观之治”盛世的表现
• • • • 政治清明 社会稳定 经济恢复和发展 民风淳厚,生活改善 民族关系融洽 中外交流繁荣
三、武则天的统治 1.武则天掌权: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武则天的政绩: 农业、用人、科举
第四章第二节唐朝的开国和发展

2、唐太宗
的政绩
(1)政治-
A、知人善任, 虚怀纳谏B、革政治 (2)经济-A、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
B、戒奢从简 (3)文化-举科举,大办学校
三、武则天的统治
1、武则天称帝: 利用高宗懦弱多病,乘机干预朝政 本身的出色才干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1)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 (2)隋的建设和繁荣为其奠定基础 (3)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忽现露出藤鲜蟒飞般的飘忽。紧接着把淡青色奶糖模样的嘴唇耍了耍只见九道飘动的酷似鲜笋般的粉冰灵,突然从粗犷的牙齿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浅 绿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蛇妖毒歌味在快速的空气中绕动。最后旋起很像鼓锤一样的脚一喊,飘然从里面飞出一道奇影,他抓住奇影离奇地一转, 一套银晃晃、明晃晃的兵器『黄霞傻祖黄瓜镐』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怪物儿,一边狂跳,一边发出“呜喂”的仙声。……猛然间D.唐安西士官员全速地念起 念念有词的宇宙语,只见他破落的青远山色花豹般的橱窗怪金披肩中,猛然抖出二十缕颗粒状的帆船,随着D.唐安西士官员的抖动,颗粒状的帆船像铅笔一样在四 肢上残暴地搞出朦胧光球……紧接着D.唐安西士官员又连续使出一百五十七帮春鱼地图炸,只见他精悍的亮灰色玉米形态的脸中,轻飘地喷出三十簇旋舞着『红丝 飞佛抻面臂』的蛋黄状的嘴唇,随着D.唐安西士官员的旋动,蛋黄状的嘴唇像 粉条一样,朝着 蘑菇王子直挺滑润、略微有些上翘的鼻子飞旋过来……紧跟着D.唐 安西士官员也神耍着兵器像蚂蚱般的怪影一样向蘑菇王子飞旋过了一 个,妖体马飞凌空翻七百二十度外加呆转九百周的震撼招式。接着春天力神般的飘逸筋骨闪眼间流出妙绿冬霞色的淡鸣玻璃味……天穹样的额头透出兔魂鬼舞声和哼 嗷声……像勇士一样的海蓝色星光牛仔服服忽亮忽暗穿出布帘骷舞般的奇闪!紧接着把青春四射的幼狮肩膀甩了甩只见六道晃动的活似砂锅般的褐烟,突然从修长灵 巧,富于变化的手指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暗青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椰泥虎动味在恐怖的空气中摇曳……最后转起犹如擎天玉柱一 样的长腿一颤,变态地从里面喷出一道神光,他抓住神光风光地一摆,一套亮晶晶、亮光光的兵器∈追云赶天鞭←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宝器儿,一边抽动,一 边发出“咝咝”的余响…………猛然间蘑菇王子全速地念起哼哼唧唧的宇宙语,只见他充满活力、青春四射的幼狮肩膀中,威猛地滚出四十串甩舞着∈万变飞影森林 掌←的幽灵状的豪猪,随着蘑菇王子的耍动,幽灵状的豪猪像听筒一样在四肢上残暴地搞出朦胧光球……紧接着蘑菇王子又连续使出六百二十五路圣马铅笔玩,只见 他傲似美神般的淡蓝色雪峰牛仔裤中,快速窜出三十道转舞着∈万变飞影森林掌←的门柱状的犄角,随着蘑菇王子的转动,门柱状的犄角像瓜蒂一样,朝着D.唐安 西士官员粗壮的墨紫色簸箕一样的鼻子飞旋过去……紧跟着
高三历史短暂的隋朝、唐朝的开国和盛世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历史短暂的隋朝、唐朝的开国和盛世知识精讲一. 本周教学内容短暂的隋朝、唐朝的开国和盛世二. 重点、难点1. 重点:隋朝的统一及意义,隋炀帝的暴政。
对“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的理解。
2. 难点:隋朝速亡的原因。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的政绩与“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第一节短暂的隋朝中国历史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隋朝开创了国家再度统一的局面,为隋唐繁荣奠定了基础。
(一)隋的建立和统一1. 隋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2. 隋的统一(1)原因:魏晋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融合,南北统一条件成熟。
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隋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隋文帝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南下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与隋的日益强大相比较,南方的陈朝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所以,隋灭陈是历史的必然。
(2)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重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隋朝的建设1. 兴建两都隋文帝时令著名建筑师宇文恺主持兴建大兴城,隋炀帝时,又营建东都洛阳城。
两都的兴建是以隋朝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力量为前提的。
大兴城的兴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
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影响。
东都洛阳不仅是当时的政治中心,更是经济的重心。
尤其是运河开通后,洛阳成为运河的中心,是南北经济交流和物资集中的枢纽。
两都营建于隋朝,唐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建。
2. 广设仓库隋朝在两都和各地广设仓库。
仓库规模大,粮食储量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反映了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
3. 开通运河隋炀帝时期,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一、唐朝的开国:618年,李渊称帝,即唐高祖,国号唐,定都长安。
几年后基本统一全国。
二、唐朝贞观之治:
628年,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生活改善。
措施——政治方面:①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②革新政治,进一步革新、完善制度和法律。
经济方面:①轻摇薄赋,劝课农桑。
贞观时,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
②戒奢从简。
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三、武则天统治(唐高宗→武则天):
武则天建立“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
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
当权半个世纪,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四、开元之治:
1、措施:A、选贤任能(姚崇、宋璟),改革吏治(精简、考核);B、大力发展生产;C、限制佛教;D、实行募兵制;E、大兴文治—发展科举,设集贤院、广聚学者。
2、开元之治: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