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知识点 例题)

合集下载

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

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

平面解析几何 高考复习知识点一、直线的倾斜角、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l ,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l 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那么α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当直线l 与x 轴重合或平行时,规定倾斜角为0; (2)倾斜角的范围[)π,0。

2、直线的斜率(1)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这条直线的斜率k ,即k =tan α(α≠90°);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2)斜率公式:经过两点111(,)P x y 、222(,)P x y 的直线的斜率为()212121x x x x y y k ≠--=;(3)直线的方向向量(1,)a k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斜率有何关系? (4)应用:证明三点共线: AB BC k k =。

例题:例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的变化范围为,求该直线斜率的变化范围;思路点拨:已知角的范围,通过正切函数的图像,可以求得斜率的范围,反之,已知斜率的范围,通过正切函数的图像,可以求得角的范围解析: ∵, ∴.总结升华:在知道斜率的取值范围求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或知道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求斜率的取值范围时,可利用在和上是增函数分别求解.当时,;当时,;当时,;当不存在时,.反之,亦成立.类型二:斜率定义例2.已知△ABC 为正三角形,顶点A 在x 轴上,A 在边BC 的右侧,∠BAC 的平分线在x 轴上,求边AB 与AC 所在直线的斜率. 思路点拨:本题关键点是求出边AB 与AC 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利用斜率的定义求出斜率.解析:如右图,由题意知∠BAO=∠OAC=30°∴直线AB 的倾斜角为180°-30°=150°,直线AC 的倾斜角为30°,∴k AB =tan150°= k AC =tan30°=总结升华: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清楚倾斜角的定义中含有的三个条件①直线向上方向②轴正向③小于的角,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求出倾斜角.类型三:斜率公式的应用例3.求经过点,直线的斜率并判断倾斜角为锐角还是钝角.思路点拨: 已知两点坐标求斜率,直接利用斜率公式即可. 解析:且,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即.即当时,为锐角,当时,为钝角.例4、过两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求的值.【答案】由题意得:直线的斜率,故由斜率公式,解得或. 经检验不适合,舍去. 故.例5.已知三点A(a ,2)、B(3,7)、C(-2,-9a)在一条直线上,求实数a 的值.思路点拨:如果过点AB ,BC 的斜率相等,那么A ,B ,C 三点共线.解析:∵A 、B 、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k AB =k AC .即二、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1、点斜式:已知直线过点00(,)x y 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为00()y y k x x -=-,它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

高中 平面解析几何直线方程 知识点+例题

高中 平面解析几何直线方程 知识点+例题

辅导讲义――直线方程围是___________1、五种直线方程:名称已知条件 示意图方程使用范围点斜式 点P (x 0,y 0)和斜率k斜率存在斜截式 斜率k 和在y 轴上的截距b斜率存在两点式P 1(x 1,y 1),P 2(x 2,y 2),其中x 1≠x 2,y 1≠y 2斜率存在且不为0截距式在x ,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 且ab ≠0斜率存在且不为0,不过原点一般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般式方程表示2、直线的截距:(1)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直线与y 轴的交点(0,b )的纵坐标.(2)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直线与x 轴的交点(a ,0)的横坐标.注意:(1)截距不代表距离,它是可正可负的.(2) 每个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例1] 经过点(4,2)平行于x 轴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巩固1] 一条直线过点(2,0),且与直线y=x+8在y 轴有相同的截距,则该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2] 已知直线m 的倾斜角是直线0333=--y x 的倾斜角的2倍,且直线m 在x 轴上的截距为-3,则直线m 的知识模块2直线方程 精典例题透析题型一: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例]如图,直线l1的倾斜角α1=30°,直线l1⊥l2,求l1,l2的斜率.[巩固]已知A(3,3),B(-4,2),C(0,-2),(1)求直线AB和AC的斜率;(2)若点D在线段BC上(包括端点)移动时,求直线AD的斜率的变化范围.题型二:三点共线问题[例]求证:A(1,1),B(4,7),C(-1,-3)三点共线.[巩固]已知三点A(0,a),B(2,3),C(4,5a)在一条直线上,求a的值,并求这条直线的倾斜角.题型三:求直线方程[例1]三角形的顶点A(-5,0),B(3,-3),C(0,2),求这个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巩固]写出下列直线的斜截式方程.(1)斜率是3,在y轴上的截距是-3;(2)倾斜角是60°,在y轴上的截距是5;(3)倾斜角是150°,在y轴上的截距是0.[巩固]设直线l的方程为(m2-2m-3)x+(2m2+m-1)y=2m-6,根据下列条件分别确定实数m的值.(1)l在x轴上的截距为-3;(2)斜率为1.题型五:直线方程的综合应用[例]已知直线l过点P(3,2),且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如图所示,求△ABO的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巩固]已知直线l:kx-y+1+2k=0(k∈R).(1)证明:直线l过定点;(2)若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求k的取值范围;(3)若直线l交x轴负半轴于A,交y轴正半轴于B,△AOB的面积为S(O为坐标原点),求S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直线l的方程.1.若方程(2m 2+m -3)x +(m 2-m )y -4m +1=0表示一条直线,则参数m 满足的条件__________.2.直线x sin π7+y cos π7=0的倾斜角α是_______.解析 ∵tan α=-sin π7cosπ7=-tan π7=tan 67π,∵α∈[0,π),∴α=67π.3.直线x +(a 2+1)y +1=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解析 ∵直线的斜率k =-1a 2+1,∴-1≤k <0,则倾斜角的范围是⎣⎡⎭⎫3π4,π. 4.两条直线l 1:x a -yb =1和l 2:x b -ya=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 )答案 A解析 化为截距式x a +y -b =1,x b +y-a=1.假定l 1,判断a ,b ,确定l 2的位置,知A 项符合.5.已知直线PQ 的斜率为-3,将直线绕点P 顺时针旋转60°所得的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解析 直线PQ 的斜率为-3,则直线PQ 的倾斜角为120°,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60°,tan 60°= 3.6.若直线l 的斜率为k ,倾斜角为α,而α∈⎣⎡⎭⎫π6,π4∪⎣⎡⎭⎫2π3,π,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 [-3,0)∪⎣⎡⎭⎫33,1解析 当π6≤α<π4时,33≤tan α<1,∴33≤k <1. 夯实基础训练当2π3≤α<π时,-3≤tan α<0. ∴k ∈⎣⎡⎭⎫33,1∪[-3,0).7.直线l :ax +(a +1)y +2=0的倾斜角大于45°,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12)∪(0,+∞)解析 当a =-1时,直线l 的倾斜角为90°,符合要求;当a ≠-1时,直线l 的斜率为-a a +1,只要-a a +1>1或-a a +1<0即可,解得-1<a <-12或a <-1或a >0.综上可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0,+∞).8.若ab >0,且A (a,0)、B (0,b )、C (-2,-2)三点共线,则a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 16解析 根据A (a,0)、B (0,b )确定直线的方程为x a +yb =1,又C (-2,-2)在该直线上,故-2a +-2b =1,所以-2(a +b )=ab .又ab >0,故a <0,b <0.根据基本不等式ab =-2(a +b )≥4ab ,从而ab ≤0(舍去)或ab ≥4,故ab ≥16,当且仅当a =b =-4时取等号.即ab 的最小值为16.9.已知直线l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分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l 的方程:(1)过定点A (-3,4);(2)斜率为16.解 (1)设直线l 的方程是y =k (x +3)+4,它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4k -3,3k +4,由已知,得(3k +4)⎝⎛⎭⎫-4k -3=±6, 解得k 1=-23或k 2=-83.故直线l 的方程为2x +3y -6=0或8x +3y +12=0. (2)设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则直线l 的方程是 y =16x +b ,它在x 轴上的截距是-6b , 由已知,得|-6b ·b |=6,∴b =±1. ∴直线l 的方程为x -6y +6=0或x -6y -6=0.10.如图,射线OA 、OB 分别与x 轴正半轴成45°和30°角,过点P (1,0)作直线AB 分别交OA 、OB 于A 、B 两点,当AB的中点C 恰好落在直线y =12x 上时,求直线AB 的方程.解 由题意可得k OA =tan 45°=1,k OB =tan(180°-30°)=-33,所以直线l OA :y =x ,l OB :y =-33x . 设A (m ,m ),B (-3n ,n ), 所以AB 的中点C ⎝⎛⎭⎪⎫m -3n 2,m +n 2,∴xy =3y -34y 2=34(-y 2+4y )=34[-(y -2)2+4]≤3. 即当P 点坐标为⎝⎛⎭⎫32,2时,xy 取最大值3.15.设点A (-1,0),B (1,0),直线2x +y -b =0与线段AB 相交,则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2,2]解析 b 为直线y =-2x +b 在y 轴上的截距,如图,当直线y =-2x +b 过点A (-1,0)和点B (1,0)时b 分别取得最小值和最大值. ∴b 的取值范围是[-2,2].。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直角坐标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直角坐标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直角坐标ຫໍສະໝຸດ 中的基本公式课程目标1.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 系,理解实数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2.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理 解数轴上的向量加法的坐标运算. 3.探索并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 点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公式. 4.通过对两点的距离求解过程的探 索,进一步体会“坐标法”的基本思 想,学会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的 基本思路.
思考 4 点 P(x,y)关于点 G(x0,y0)的对称点的坐标是什么?
提示:点 P(x,y)关于点 G(x0,y0)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x0-x,2y0-y).
思考 5 教材中的“?”
如果数轴上的单位长取作 1 cm,你能在数轴上标出数 0.001,0.000 1 和 2对应的点吗?你能说明在数轴上确实存在这些点吗?
若 AB∥x 轴或与 x 轴重合,则|AB|=|x2-x1|;若 AB∥y 轴或与 y 轴重合,则 |AB|=|y2-y1|.
思考 3 算术平方根 ������2 + ������2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提示: ������2 + ������2表示点(x,y)到原点的距离.
3.中点公式 (1)直线上的中点坐标公式. 已知数轴上两点 A(x1),B(x2),则线段 AB 的中点 M 的坐标为������1+2������2. (2)平面内的中点坐标公式. 设平面内两点 A(x1,y1),B(x2,y2)的中点 M(x,y),则 x=������1+2������2,y=������1+2 ������2.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 A(x1,y1),B(x2,y2)的距离公
式:d(A,B)= (������2-������1)2 + (������2-������1)2.

解析几何例题

解析几何例题

解析几何例题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几何图形在坐标平面上的性质和变换规律。

通过解析几何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推导几何图形的性质。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些典型的解析几何例题,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例题一:直线的方程已知直线L过点A(1,2)和点B(3,4),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设直线L的方程为y=ax+b,其中a为斜率,b为截距。

由于直线L 过点A和点B,代入相应的点坐标得到两个方程:2=a+b (1)4=3a+b (2)解这个方程组,可以求得a=1/2,b=3/2。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x/2+3/2。

例题二:直线的垂直平分线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y=2x+1,求直线L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解析:直线L的斜率为2,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1/2(斜率互为倒数且符号相反),设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ax+b。

由于垂直平分线过直线L的中点M,求中点M的坐标。

直线L上任意两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求平均,得到中点M的坐标为:x=(1+3)/2=2,y=(2+4)/2=3。

代入直线L的方程,得到3=2*2+1=5,所以点M的坐标为(2,3)。

垂直平分线通过点M,代入点坐标得到方程:3=a*2+b,所以b=1-4a。

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1/2*x+1-2a。

例题三:圆的方程已知圆C的圆心为点O(2,3),半径为r=4,求圆C的方程。

解析:圆C上任意一点P(x,y)到圆心O的距离等于半径r,可以得到方程:sqrt((x-2)^2+(y-3)^2)=4对上式进行平方处理得到:(x-2)^2+(y-3)^2=16所以圆C的方程为(x-2)^2+(y-3)^2=16。

例题四:两条直线的交点已知直线L1的方程为y=2x+1,直线L2的方程为y-3=3(x-2),求直线L1和L2的交点坐标。

解析:将直线L2的方程变形为y=3x-3+3=3x,得到y=3x。

将L1的方程和L2的方程联立,解这个方程组即可求出交点的坐标。

中职教育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复习课》练习题

中职教育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复习课》练习题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1. 直线:(1) 倾斜角α:一条直线l 向上的方向与x 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其范围是),0[π(2) 斜率:①倾斜角为090的直线没有斜率;②αtan =k(倾斜角的正切)③经过两点),(),,(222111y x P y x P 的直线的斜率1212x x y y K --= )(21x x ≠(3) 直线的方程①两点式:121121x x x x y y y y --=-- ② 截距式 1=+b y a x③ 斜截式:b kx y += ④点斜式:)(00x x k y y -=- ⑤一般式:0=++C By Ax注:1.若直线l 方程为3x+4y+5=0,则与l 平行的直线可设为3x+4y+C=0;与l 垂直的直线可设为4X-3Y+C=0 2.求直线的方程最后要化成一般式。

(4)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的距离:2200||B A C By Ax d +++=②0:1=++C By Ax l 与0:2=++C By Ax l 平行2221||BA C C d ++=2. 圆的方程(1) 标准方程:222)()(r b y a x =-+-(0>r)其中圆心),(b a ,半径r 。

(2) 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0422>-+F E D )圆心(2,2E D --) 半径:2422F EDr -+=(4)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主要用几何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和半径r 比较。

相交⇔<r d ; 相切⇔=r d ; 相离⇔>r d3. 二次曲线:定义一:平面内到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定长e 的点的集合,①当0<e<1时,是椭圆.②当e>1时,是双曲线.③当e=1时,是抛物线. 4. 椭圆注:等轴双曲线:(1)b a =(2)离心率2=e (3)渐近线x y ±=6. 抛物线(如右图示) 注:(1)p 的几何意义表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归纳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归纳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 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规定: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它的倾斜角为0 X 围: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X 围为),0[π 2.斜率:)2(tan πα≠=a k ,R k ∈斜率公式:经过两点),(111y x P ,),(222y x P )(21x x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121221x x y y k P P --=3.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能力提升斜率应用例1.函数)1(log )(2+=x x f 且0>>>c b a ,那么cc f b b f a a f )(,)(,)(的大小关系例2.实数y x ,满足)11(222≤≤-+-=x x x y ,试求23++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两直线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设两直线的方程分别为:222111:b x k y l +=或0:22221111=++C y B x A l ;当21k k ≠或1221B A B A ≠时它们相交,交点坐标为方程组⎩⎨⎧+=+=2211b x k y b x k y 或⎩⎨⎧=++=++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直线间的夹角:①假设θ为1l 到2l 的角,12121tan k k k k +-=θ或21211221tan B B A A B A B A +-=θ;②假设θ为1l 和2l 的夹角,那么12121tan k k k k +-=θ或21211221tan B B A A B A B A +-=θ;③当0121=+k k 或02121=+B B A A 时,o90=θ;直线1l 到2l 的角θ与1l 和2l 的夹角α:)2(πθθα≤=或)2(πθθπα>-=;距离问题1.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2111y x P y x P 那么 )()(121221y y x x P P -+-=2.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为:2200BA CBy Ax d +++=3.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直线1l 和2l 的一般式方程为1l :01=++C By Ax ,2l :02=++C By Ax ,那么1l 与2l 的距离为2221BA C C d +-=4.直线系方程:假设两条直线1l :0111=++C y B x A ,2l :0222=++C y B x A 有交点,那么过1l 与2l 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111C y B x A +++0)(222=++C y B x A λ或)(222C y B x A +++0)(111=++C y B x A λ (λ为常数)对称问题1.中点坐标公式:点),(),,(2211y x B y x A ,那么B A ,中点),(y x H 的坐标公式为⎪⎪⎩⎪⎪⎨⎧+=+=222121y y y x x x点),(00y x P 关于),(b a A 的对称点为)2,2(00y b x a Q --,直线关于点对称问题可以化为点关于点对称问题。

平面解析几何经典题(含答案)

平面解析几何经典题(含答案)

平面解析几何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倾斜角a 的范围000180a £<(2)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3)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并不是每条直线都有斜率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1)两条直线平行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12,l l ,其斜率分别为12,k k ,则有1212//l l k k Û=。

特别地,当直线12,l l 的斜率都不存在时,12l l 与的关系为平行。

的关系为平行。

(2)两条直线垂直如果两条直线12,l l 斜率存在,设为12,k k ,则12121l l k k ^Û=-注:两条直线12,l l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斜率之积为-1,这句话不正确;由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可以得出两直线垂直,反过来,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不一定为-1。

如果12,l l 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12l l 与互相垂直。

互相垂直。

二、直线的方程1、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名称名称方程的形式方程的形式 已知条件已知条件 局限性局限性 点斜式点斜式为直线上一定点,k 为斜率为斜率 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轴的直线 斜截式斜截式k 为斜率,b 是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轴上的截距 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轴的直线 两点式两点式是直线上两定点是直线上两定点 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y 轴的直线直线截距式截距式a 是直线在x 轴上的非零截距,b 是直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y 轴或线在y 轴上的非零截距轴上的非零截距过原点的直线过原点的直线 一般式一般式A ,B ,C 为系数为系数 无限制,可表示任何位置的直线直线 三、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三、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1.两条直线的交点设两条直线的方程是,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行;反之,亦成立。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试题答案及解析1.设A(3,3,1),B(1,0,5),C(0,1,0),AB的中点M,则A.B.C.D.【答案】C【解析】先求得M(2,,3)点坐标,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得,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

点评:简单题,应用公式计算。

2.已知ABCD为平行四边形,且A(4,1,3),B(2,-5,1),C(3,7,-5),则点D 的坐标为A.(,4,-1)B.(2,3,1)C.(-3,1,5)D.(5,13,-3)【答案】D【解析】设D的坐标为(x,y,z)。

AC的中点和BD的中点重合,所以有x+2=4+3,y-5=1+7,z+1=3-5所以,x="5," y="13," z=-3,D的坐标为(5,13,-3),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法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也可利用向量知识。

3.点到坐标平面的距离是A.B.C.D.【答案】C【解析】点在坐标平面的正投影为,所以点到坐标平面的距离是,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

点评:认识到点在坐标平面的正投影为,结合图形分析。

4.已知点,,三点共线,那么的值分别是A.,4B.1,8C.,-4D.-1,-8【答案】C【解析】因为点,,三点共线,=(3,4,-8),=(x-1,y+2,4),所以,,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其应用。

点评:利用空间向量知识,简化解题过程。

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一定点到三个坐标轴的距离都是1,则该点到原点的距离是A.B.C.D.【答案】A【解析】依题意,构建正方体。

即求棱长为的正方体对角线长,计算得,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其应用。

点评:根据几何体的特征,认识点的坐标。

6.(12分)如图,长方体中,,,,设E为的中点,F为的中点,在给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下,试写出A,B,C,D,,,,,E,F各点的坐标.【答案】A(3,0,0),B(3,5,0),C(0,5,0),D(0,0,0);(3,0,3),(3,5,3),(0,5,3),(0,0,3); E();F(,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简案个性化教案(真题演练)个性化教案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知识点一:直线与方程1. 直线的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倾斜角)180,0[︒∈α,︒=90α斜率不存在.2. 直线的斜率:αtan ),(211212=≠--=k x x x x y y k .(111(,)P x y 、222(,)P x y ).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典型例题】例1:已知直线(2m 2+m -3)x +(m 2-m)y =4m -1.① 当m = 时,直线的倾斜角为45°.②当m = 时,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为1.③ 当m = 时,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23.④ 当m = 时,直线与x轴平行.⑤当m = 时,直线过原点.【举一反三】1. 直线3y + 3 x +2=0的倾斜角是 ( ) A .30° B .60° C .120° D .150°2. 设直线的斜率k=2,P 1(3,5),P 2(x 2,7),P (-1,y 3)是直线上的三点,则x 2,y 3依次是 ( ) A .-3,4 B .2,-3 C .4,-3 D .4,33. 直线l 1与l 2关于x 轴对称,l 1的斜率是-7 ,则l 2的斜率是 ( )A .7B .-77 C .77D .-7 4. 直线l 经过两点(1,-2),(-3,4),则该直线的方程是 .例2:已知三点A (1,-1),B (3,3),C (4,5).求证: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练习:设a ,b ,c 是互不相等的三个实数,如果A (a ,a 3)、B (b ,b 3)、C (c ,c 3)在同一直线上,求证:a+b+c=0.例3:已知实数x,y 满足y=x 2-2x+2 (-1≤x≤1).试求:23++x 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变式训练3. 若实数x,y 满足等式(x-2)2+y 2=3,那么xy的最大值为( )A.21B.33 C.23 D.3例4.:已知定点P(6, 4)与直线l 1:y =4x ,过点P 的直线l 与l 1交于第一象限的Q 点,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M .求使△OQM 面积最小的直线l 的方程.练习:直线l 过点M(2,1),且分别交x 轴y 轴的正半轴于点A 、B ,O 为坐标原点. (1)当△AOB 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 的方程; (2)当MB MA ⋅取最小值时,求直线l 的方程.知识点二: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一: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① 212121,//b b k k l l ≠=⇔; ② 12121l l k k ⊥⇔=-. (2)若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有① 1221122121//C A C A B A B A l l ≠=⇔且.② 0212121=+⇔⊥B B A A l l . 二: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与直线的距离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2200BA CBy Ax d +++=.2. 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002211=++=++C By Ax l C By Ax l :,:距离:2221BA C C d +-=.三:两条直线的交角公式若直线l 1的斜率为k 1,l 2的斜率为k 2,则 1.直线l 1到l 2的角θ满足21121tan k k k k +-=θ.2.直线l 1与l 2所成的角(简称夹角)θ满足21121tan k k k k +-=θ.四:两条直线的交点:两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取决于这两条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个数.五:五种常用的直线系方程.① 过两直线l 1和l 2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A 1x +B 1y +C 1+λ(A 2x +B 2y +C 2)=0(不含l 2). ② 与直线y =kx +b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为y =kx +m (m≠b). ③ 过定点(x 0, y 0)的直线系方程为y -y 0=k(x -x 0)及x =x 0.④与Ax+By+C=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设为Ax+By+m=0 (m≠C).⑤与Ax+By+C=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设为Bx-Ay+C1=0 (AB≠0).【典型例题】例1:已知直线l1:ax+2y+6=0和直线l2:x+(a-1)y+a2-1=0,(1)试判断l1与l2是否平行;(2)l1⊥l2时,求a的值.练习:若直线l1:ax+4y-20=0,l2:x+ay-b=0,当a、b满足什么条件时,直线l1与l2分别相交?平行?垂直?重合?例2:已知直线l经过两条直线l1:x+2y=0与l2:3x-4y-10=0的交点,且与直线l3:5x-2y+3=0的夹角π,求直线l的方程.为4练习:某人在一山坡P处观看对面山顶上的一座铁塔,如图所示,塔高BC=80(米),塔所在的山高OB=2201.(米),OA=200(米),图中所示的山坡可视为直线l,且点P在直线l上,l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α,tanα=2试问,此人距水平地面多高时,观看塔的视角∠BPC最大(不计此人的身高)?例3:直线y=2x是△ABC中∠C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若A、B坐标分别为A(-4,2)、B(3,1),求点C的坐标并判断△ABC的形状.练习:三条直线l1:x+y+a=0,l2:x+ay+1=0,l3:ax+y+1=0能构成三角形,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例4:设点A(-3,5)和B(2,15),在直线l :3x -4y +4=0上找一点p ,使PB PA +为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练习:已知过点A (1,1)且斜率为-m(m>0)的直线l 与x 、y 轴分别交于P 、Q 两点,过P 、Q 作直线2x +y =0的垂线,垂足分别为R 、S ,求四边形PRSQ 的面积的最小值.知识点三:圆与方程1. 圆心为C(a 、b),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222)()(r b y a x =-+-(0>r ). 2.圆的一般方程x 2+y 2+Dx +Ey +F =0(其中D 2+E 2-4F>0),圆心为)2,2(ED --,半径r =F E D r 42122-+=. 3.二元二次方程Ax 2+Bxy +Cy 2+Dx +Ey +F =0表示圆的方程的充要条件是① 0≠=C A ; ② 0=B ;③ 0422>-+AF E D .4. 过两圆的公共点的圆系方程:设⊙C 1:x 2+y 2+D 1x +E 1y +F 1=0,⊙C 2:x 2+y 2+D 2x +E 2y +F 2=0,则经过两圆公共点的圆系方程为(x 2+y 2+D 1x+E 1y+F 1)+λ(x 2+y 2+D 2x+E 2y+F 2)=0(1≠λ). 例1. 根据下列条件,求圆的方程.(1) 经过A(6,5),B(0,1)两点,并且圆心在直线3x +10y +9=0上. (2) 经过P(-2,4),Q(3,-1)两点,并且在x 轴上截得的弦长为6.练习:求过点A (2,-3),B (-2,-5),且圆心在直线x -2y -3=0上的圆的方程.例2:已知圆x 2+y 2+x-6y+m=0和直线x+2y-3=0交于P ,Q 两点,且OP ⊥OQ (O 为坐标原点),求该圆的圆心坐标及半径.练习:已知圆C :(x-1)2+(y-2)2=25及直线l:(2m+1)x+(m+1)y=7m+4 (m ∈R ). (1)证明:不论m 取什么实数,直线l 与圆C 恒相交;(2)求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的最短长度及此时的直线方程.例3:知点P (x ,y )是圆(x+2)2+y 2=1上任意一点.(1)求P 点到直线3x+4y+12=0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求x-2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求12--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练习:已知实数x 、y 满足方程x 2+y 2-4x+1=0.(1)求y-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求x 2+y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例4:设圆满足:①截y 轴所得的弦长为2;②被x 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的比为3∶1.在满足条件①②的所有圆中,求圆心到直线l :x -2y=0的距离最小的圆的方程。

练习:如图,图O 1和圆O 2的半径都等于1,O 1O 2=4,过动点P 分别作圆O 1和圆O 2的切线PM 、PN(M 、N 为切点),使得PM =2PN ,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知识点四: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将直线方程代入圆的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设它的判别式为△,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则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满足以下关系:相切⇔d =r ⇔△=0;相交⇔ ⇔ ;相离⇔ ⇔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R≥r),圆心距为d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满足以下条件:外离⇔d > R +r ;外切⇔ ;相交⇔ ;内切⇔ ;内含⇔ 。

O 1O 2N MP3. 圆的切线方程(1)过圆222r y x =+上的点),(00y x P 的切线方程为:200r y y x x =+.(2)过圆222)()(r b y a x =-+-上的点),(00y x P 的切线方程为:200))(())((r b y b y a x a x =--+-- . (3)过圆220x y Dx Ey F ++++=上的点),(00y x P 的切线方程为:0000()()022D x xE y y x x y yF ++++++=. (4) 若P(0x ,0y )是圆222x y r +=外一点,由P(0x ,0y )向圆引两条切线, 切点分别为A,B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200xx yy r +=(5) 若P(0x ,0y )是圆222()()x a y b r -+-=外一点, 由P(0x ,0y )向圆引两条切线, 切点分别为A,B 则直线AB的方程为200()()()()x a x a y b y b r --+--=(6)当点),(00y x P 在圆外时,可设切方程为)(00x x k y y -=-,利用圆心到直线距离等于半径, 即r d =,求出k ;或利用0=∆,求出k .若求得k 只有一值,则还有一条斜率不存在的直线0x x =. 例1:过⊙:x 2+y 2=2外一点P(4,2)向圆引切线.(1)求过点P 的圆的切线方程.(2)若切点为P 1、P 2求过切点P 1、P 2的直线方程.【举一反三】1. 已知点P(1,2)和圆C :02222=++++k y kx y x ,过P 作C 的切线有两条,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k ∈R B.k <332 C.2303k -<< D.232333k -<<2. 设集合A={(x,y)|x 2+y 2≤4},B={(x,y)|(x -1)2+(y -1)2≤r 2(r >0)},当A∩B=B 时,r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2 -1) B .(0,1] C .(0,2- 2 ] D .(0, 2 ]3. 若实数x 、y 满足等式(x-2)2+y2=3,那么xy的最大值为( ) A.21 B.33 C.23 D.34. 过点M )23,3(--且被圆2522=+y x 截得弦长为8的直线的方程为 .5. 圆心在直线x-y-4=0上,且经过两圆03422=--+x y x 和03422=--+y y x 的交点的圆的方程是 .例2:求经过点A(4,-1),且与圆:x 2+y 2+2x -6y +5=0相切于点B(1,2)的圆的方程.练习:求圆心在直线5x-3y=8上,且与坐标轴相切圆的标准方程.错题汇编1. 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AB的中点,则点C到平面A1DM的距离为()A.63a B.66a C.22a D.12a个性化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