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课堂教学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课堂教学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课堂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以访谈的形式展开,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一步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增强学生对口语交际的信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材提供了访谈的话题,提供了进行口语交际的范例,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他们善于表达,乐于交流。

但是,在访谈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抓住访谈对象童年的主要事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提问,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倾听与表达,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一步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2.让学生增强对口语交际的信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一步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倾听与表达,如何引导学生抓住访谈对象童年的主要事件进行提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访谈的范例,以及相关的提问卡片。

2.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访谈对象,准备访谈提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访谈的角色,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任务。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访谈的范例,引导学生理解访谈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如何进行倾听与表达。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访谈,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抓住访谈对象童年的主要事件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倾听与表达。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访谈,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评价,以此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果采访自己,会问自己哪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访谈。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是五年级语文下册的《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单元。

该单元主要以口语交际为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口语表达与交流,走进他人的童年岁月,分享、交流并体验他人的生活故事。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口语交流的基本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倾听、理解他人的生活故事,能够通过口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故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他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引导学生讨论孩子们的生活差异和相似之处。

2. 学习口语表达(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语交际中常用的问候语和表达方式,并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3. 听取他人的故事(20分钟)•让学生结对或小组,互相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鼓励学生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故事,并提出问题交流。

4. 表达自己的感受(15分钟)•引导学生围绕分享的故事,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鼓励开放坦诚的交流。

5. 总结和巩固(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和回顾,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口语交际,加强表达能力。

五、课堂互动•利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的一个愉快的童年经历,并在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以上是本次《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内容,希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活动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与课文结合得非常紧密。

刚读了关于童年的诗和故事,转而讲自己了解的大人们小时候的故事,既有利于激发学生讲述的兴趣,又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了生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回顾往日的乐趣,获得美的感受,并将口语交际延伸到生活中,让孩子们帮大人们找“童年”,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目标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向生活中拓展,听大人们讲讲他们童年的故事,丰富学生的积累。

3.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把故事讲具体、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在交流中表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的情怀。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采访大人们,记录他们的童年趣事。

课时安排1课时(参见《英才教程/同步作文期末考场满分作文》《英才作文课堂》)一、激趣导入,揭示话题1.播放歌曲《童年》,在优美的旋律中导入话题。

导语:同学们,这首歌你们听过吗?知道是什么歌吗?(生答:《童年》。

)是的,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那么,你知道大人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吗?今天,就让我们把了解到的大人们小时候的故事说出来,和同学们共享。

(板书: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2.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课文,引导学生交流感受。

预设: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都讲述了童年的故事,有的讲古代儿童的童年生活,有的是作者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

在这些课文中,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生1:《古诗三首》中的童孙“学种瓜”、稚子“弄冰”作钲、牧童“横牛背”吹笛,这些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为从这些诗句中,我感受到了古代乡村孩子们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与快乐,这样的生活不仅让诗人向往,我也很羡慕。

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学会有条理地提问,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

- 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述,并能根据讲述内容进行简单的追问。

- 能够将采访内容有条理地整理并讲述出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 在采访与讲述过程中,锻炼学生组织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年代的童年生活,感受时代的发展变化。

- 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提出恰当、有效的问题。

例如,在采访长辈时,要考虑到长辈的年龄、生活经历等因素,提出与之相关的童年趣事、学习情况、家庭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比如教材中提到可以向长辈询问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像跳皮筋、打弹珠等,还可以问当时的学习环境,如“您小时候的教室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既能让长辈回忆起童年,又能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童年生活。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能根据对方的讲述进行合理的追问。

在倾听过程中,学生要抓住关键信息,如当长辈讲述小时候的玩具是自己制作的时候,学生可以追问“您是怎么制作的呢?”这有助于深入了解采访内容。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将采访内容进行有条理的整理,并用自己的话完整、生动地讲述出来。

因为采访内容可能比较零散,学生需要对其进行筛选、组合,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或者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讲述。

例如,学生采访爷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爷爷可能会提到很多方面,像准备年货、贴春联、放鞭炮、走亲戚等,学生就要将这些内容按照过年的先后顺序整理好,然后再讲述。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采访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采访场景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采访现场,设置采访区和观众区,让学生分别扮演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进行模拟采访。

2. 小组合作法-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采访活动,在小组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采访问题的设计、采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共同完成采访任务。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口语交际,学生能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倾听他人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亲人、朋友童年生活的兴趣,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内容: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倾听他人的习惯。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童年,那你们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一起来了解一下别人的童年岁月。

2. 板书课题: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二、教学新课(20分钟)1.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关注亲人和朋友的童年生活,通过询问、倾听、记录、分享等方式,了解他们的童年故事。

2.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位组内成员,大家轮流询问对方的童年生活,并进行记录。

3. 讨论交流:各小组分享记录的内容,讨论彼此的童年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4. 举例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让学生明白如何将自己的故事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

三、练习口语交际(15分钟)1.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与他人交流童年生活场景,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表达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 教师引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流童年生活,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人的童年故事呢?2. 课后作业:让学生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倾听——表达——交流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记录并整理成文字。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说课稿第1篇】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目标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向生活中拓展,听大人们讲讲他们童年的故事,丰富学生的积累。

3.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把故事讲具体、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在交流中表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的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采访大人们,记录他们的童年趣事。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话题1.播放歌曲《童年》,在优美的旋律中导入话题。

导语:同学们,这首歌你们听过吗?知道是什么歌吗?(生答:《童年》。

)是的,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那么,你知道大人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吗?今天,就让我们把了解到的大人们小时候的故事说出来,和同学们共享。

(板书: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2.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课文,引导学生交流感受。

预设: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都讲述了童年的故事,有的讲古代儿童的童年生活,有的是作者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

在这些课文中,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小结:是啊,这些文章或以鲜活的笔触,或以精练的语言,或以浓郁的情感,向我们展示了一组轻松、愉悦、和谐、悠闲的童年趣味图。

读着这样优美的文字,看着这些可爱的孩童,那难忘的童年往事是否浮上你我的心头呢?二、明确要求,指导交际1.课件出示口语交际要求,教师点拨。

(课件出示)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谁的童年,如祖父母、父母、邻居,再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问题清单。

预设:生1:我知道了首先要确定了解的对象,这个对象是自己身边的大人们。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口语交际课文。

这篇课文以访谈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课文内容丰富,涉及到不同年代的人的童年生活,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自己的童年和别人的童年,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但他们在访谈类口语交际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知道如何引出话题,如何追问,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等。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访谈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访谈的基本技巧,学会如何与人交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访谈,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年代的人的童年生活的差异,培养同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访谈的基本技巧,学会如何与人交流。

2.难点:学生在实际访谈中,能够灵活运用访谈技巧,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访谈中学会与人交流。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访谈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访谈,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课件、访谈视频、相关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访谈的基本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访谈的基本技巧,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访谈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访谈的过程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访谈,要求学生运用访谈技巧,完成访谈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访谈进行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访谈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高访谈能力。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案: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了解不同人的童年经历,增进对他人生活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3. 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一文。

2.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口语交际,了解他人的童年生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够顺畅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人的童年照片,引导学生关注他们的童年岁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交流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他人的童年故事,以及自己的感受。

4. 口语交际训练(1)教师示范:教师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2)学生实践: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要求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六、板书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他人的童年生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童年故事分享、口语交际训练。

3. 教学重点:倾听、表达和交流。

4. 教学难点:顺畅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作文。

2. 选择一位同学,深入了解他的童年生活,准备在下次口语交际课上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口语交际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不同人的童年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设计这一教学内容的意图有二,一是通过交际引导学生了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有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二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对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要求、方法、步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提示。

在这些方法、步骤中“根据提问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是重点,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导,可以引导学生在提问之前先列一个提纲,把提问的对象和问题分条写下来;提醒学生提问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一边听一边做好记录,不要随意打断别人。

交际中要注意认真倾听,也可以边听边记录。

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全班交际后的评议,评议时,应以鼓励为主,适当指出存在的不足。

【与口语交际相关的其他资料】
爸爸的鸽子
林清玄
我在老家的起居室,找到一个被尘封的箱子,里面有许多爸爸晚年领过的奖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赛鸽的锦旗、奖杯和奖牌。

看着这些奖牌,使我想到从前和爸爸一起放鸽子的时光。

爸爸中年以后迷上赛鸽,与一大群朋友组成“鸽友会”,几乎每个星期都会举行鸽子的飞行比赛。

这种赛鸽在台湾乡间曾经风靡过一阵子,鸽友们每次赛鸽,交少许的钱给鸽会,并且把鸽子套上脚环,也交给鸽会,由鸽会统一载到远地施放,依照飞回来的名次发给奖金和奖牌,奖金非常的高,有时一只得到冠军的鸽子,一次的奖金超过主人全年的耕田所得。

由于交的钱少,奖金却很高,再加上乡间缺乏娱乐,使赛鸽成为乡下最刺激的事。

每次赛鸽的日子,我们就会全家总动员,如临大敌。

年纪小的孩子站成一排,趴在顶楼的围墙上,把视线凝聚在远方的天空。

爸爸看见我们的样子,都会大笑:“憨囡仔,这次听说载到野柳去放,至少也要两小时以后才会到呀!”
我们才不管爸爸怎么说咧,万一有一只神鸽,飞得比飞机还快,飞回来了我们都不知道,不是要损失一笔很大的奖金吗?
我们一动也不动的看着远方的天空,天空开阔而广大,群山一层一层好像没有尽头,白云一团团浮在山头上。

然后我会失神的想:鸽子是有什么超能力呢?它可以不食不饮,飞过高山和田地,准确的回家,是什么带领着它呢?是风?是云?还是太阳呢?有许多小鸽子从未出过远门,怎么可以第一次就认路回家呢?鸽子那么小的头到底装了什么,怎么会如此有智慧呢?
每次我的心神游到天空的时候,突然会看见远方浮起小小的黑点,我们就会大叫:“爸,粉鸟回来了!”
爸爸抬头一看,说:“这一次,可能是喔!”然后开始给我们分派任务,叫哥哥穿好鞋子在门口等着,叫我抓了鸽子从楼上冲下去交给哥哥。

鸽子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快速的往眼前移动,一眨眼,就飞到我们头顶,眼尖的弟弟大叫:“那只是阿里,那只是阿国仔!”
果然是脖子滚了黑毛的阿里,还有叫声最响的阿国仔!
阿里和阿国毫不迟疑的,以一种优美无比的姿势凌空而降,落在平时降落的木板平台,一窜,就进了鸽舍。

爸爸迅即将它们装进小笼子,拍我的头说:“紧!”
我提着鸽笼,吸一口气,一气狂奔到楼下交给哥哥,哥哥就像百公尺接力的姿势,箭一样的往鸽会射去!我也不放心的跟在后面跑,一边叫着:“哥!加油!紧啦!紧啦!”
从小就很会赛跑的哥哥,果然是最先到达的,鸽会的阿伯把阿里和阿国的脚环拿下,打进鸽钟,钟上显示出飞回来的名次和时间,阿伯笑着对哥哥说:“阿河!你爸爸这次赚到了,可能有八千元的奖金。


我和哥哥双手高举,在鸽会前又叫又跳的,提着阿里阿国回家,跑的速度与去鸽会一样快,把得奖的消息告诉爸爸,爸爸很高兴的摸我们的头,然后充满感情的看着他的鸽子,他看鸽子的眼光那种欣赏和慈爱,有时比看我们还温柔。

在厨房里忙的妈妈探出头来:“粉鸟赚八千元,是有影无?”
爸爸说:“真的啦!你免煮了,晚上来一江山庆祝!”
妈妈虽然笑得很开心,嘴里还是忍不住叨念:“钱都还没领到,就要去大吃,八千元?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
一江山饭店是我们小镇里最好的饭店,爸爸每次赢了赛鸽,就会带我们去大吃一顿,平时反对赛鸽的妈妈,也会热烈的和我们讨论鸽子的事,那么温馨热烈的气氛就好像是过年一样。

爸爸过世以后,妈妈决定把鸽子放生,可是不管怎么放,它们总是飞回来,最后只好把鸽舍拆了,但是那些爸爸从小养大的鸽子,还不时的飞回来,经过好几年,楼顶的平台上,还常有鸽子回来。

像鸽子这么聪明的众生,不知道能不能理解到它们的主人,魂魄已经飞越了天空?在天际线之间,是不是找得到回家的路?
如今,鸽子飞远了,爸爸也不在了,只留下这些奖牌记忆了一些欢乐的时光。

我仿佛看见童年的我趴在围墙上想着:是什么带领鸽于回家呢?是风?是云?还是太阳呢……
童年的春节
冰心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做“春节”的。

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

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

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槽”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父和余妈。

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

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

真是“一表三千里”,什么姑表哥,舅表哥,姨表哥,至少有七八个。

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锣、鼓、箫、笛、二胡、月琴……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

只是我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

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

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地响,爆出点点火星。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们家不供神佛——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烛和祭品,这一桌酒菜就是我们新年的午餐——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皮皮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圆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元,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节目大多是“跑旱船”,和“王大娘锔大缸”之类,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

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

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

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

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最先来到的自然是离我们最近的金钩寨的花会!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

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

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

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他自己在元旦这天早上,还用红纸写一条:“元旦开业,新春大吉……”以下还有什么吉利话,我就不认得也不记得了。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

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

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糖和点心都很甜也很粘,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汇报这家人的坏话!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盏,是添丁的意思。

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

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

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

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

那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等,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采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

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

”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1985年1月30日
(收入《冰心著译选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