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平面控制网复测方案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平面控制网复测方案
关 键词 : 速 铁 路 ; 度 要 求 ; 面控 制 网 ; 测 方 案 高 精 平 复 中 图 分 类 号 : 2 22 U 1. 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9 7 1 (0 2 0 — 3 8 0 10 — 7 6 2 1 )6 0 5 — 2
1 工 程 概 况
贵 高原 剥蚀— — 溶蚀低 中山 、低 山丘 陵和高原 盆地
地 貌 。该标 段 复测 范 围为D 5 2 0 0 D 5 3 5 0 K 5+ 0 一 K 9 + 0 ,
起 于 贵州省 凯里 市三 棵树镇 ,终 点位 于凯里市 麻 江 县 杏 山镇 。 路 线 全 长 4. k 1 m, 包 括 平 面 C I 5 P
可使用 。该项复测采用 的主要仪器设备见 表1 列 。 所
表 1 复 测主 要 仪 器 设 备 一 览 表
收 稿 日期 :2 l — 4 1 020—3
CI P 观测 采 用6 r be 频 接 收 机 ( 称 精 台T i l双 m 标 度不 大于5 l p + p m)同时作 业 ,采用 静态 模式 观 测 ,
四边 形组 成 的带 状 网 ,测 量 主 要遵 循 的 技 术 指 标 是: ・
2 准 备 工 作
21 人 员 投 入 .
由于沪 昆客运 专线 精密控 制 网工程 量大 、技术
( )C I 二等G S 1 P按 P 网要求 施测 ;
( )基线 边方 向 中误 差不 大于 1 2 .; 3 ( )最 弱边相 对 中误 差不 大于 11 00 0 3 /8 0 ; ( )C I 4 P 控制 点为全 线整体 平差 。 C I控制 网采 用G S m ,起 闭于C I PI P ̄量 J P 控制 网 , 按 三等G S P 网要求 测量 ,形 成 由三 角形 和 大 地 四边 形组 成 的带状 网 ,测量 遵循 的主要 技术 指标 是 : ( )C I 三等G S 1 PI 按 P 网要求 测量 ; ( )基线 边方 向 中误差 不 大于 1 ” 2 .; 7 ( )最 弱边相对 中误 差不大 于 1100 0 3 /0 0 。 C I PI 制 网严格 按 表2 列 的G S 量 作 P 、C I 控 所 P测 业 的基本 技术 要求 进行 。

高速铁路GPS精测网复测方案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GPS精测网复测方案技术分析

测 绘 工 程30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高速铁路对轨道平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对测量工作的精度提出来更高的要求,高速铁路从勘探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过程中要经过较长时间,收到外界条件的影响,会造成各级控制点移动,进而或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线下工程施工与运营维修观测工作,而CPI作为高速铁路的精密控制网是施工和轨道精调的测量控制网,其精度对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如果控制网点发生变化而未及时发现,若用原来的坐标数据继续放样,就会产生明显的放样误差,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

因此,定期开展精美控制网的复测是保证控制网精度的必要工作。

控制网经过复测后可以根据其位移量进行稳定性分析。

1 项目概况该高铁专线设计时速350km的双向电气化高速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的重大交通工程,线路全长806km,以VIII标CPI控制点为例,该标段全长54.734km,表头位置与中铁某局承建的高铁站前VII表衔接,标尾与中铁某局城建的M G Z Q -1标衔接。

2 复测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鉴于本标段的地形较为复杂,为满足综合长度变形小于1/100000的规范要求,设计单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了具有测区高程抵偿面的任意带高斯投影直角坐标洗,工程独立坐标系的详细参数见表1。

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椭球参数为WGS-84椭球参数,均与原设计标准相同。

3 已有测量成果及评价和利用C PI 控制网复测前首先通知各施工工区进行标石的完好性检查与统计,对于点位的通视情况、外观以及周围是否有新建高大建筑物及发射塔进行实地踏勘,其中CPI495、CPI567-2已破坏,其余控制点保存完好,完好C P I 控制桩点共20个。

其中CPI494为与CP0、二等水准共桩CPI控制网复测的作业方法、精度指标、使用仪器均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二等GP S网精度标准进行。

工程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工程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新建云桂铁路(广西段)站前工程(DK94+500~DK110+700)工程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含平果站南昆车场)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局云桂铁路(广西段)YGZQ-1标项目部五分部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1.测量依据2.平面复测方案2.1工程概况及控制桩情况说明2.2复测方案说明2.3平差计算说明2.4基线向量解算原理2.5控制网平差原理3. 二等水准加密复测4.观测成果统计分析说明5.建议及要求6.GPS外业观测操作要点7. 人员及设备8. 附录2014年12月2号至12月15号,公司精测组根据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椭球参数及投影带,组织项目部测量人员对设计院所交CPⅠ,CPⅡ控制点及加密点进行了点位复测。

测量结果满足施工测量规范要求。

1、测量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601-2009《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 10054-2010)《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18314-200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新建铁路云桂线站前工程控制测量设计文件》 2010年5月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平面复测方案2.1、工程概况及控制桩情况说明本次复测范围为D1K80+000~DK110+700,全长30.000km。

标段内控制桩复测共计CPⅠ点6个,CPⅡ点 13个,加密点42个,其中13个控制点标石完好,稳定、没有损坏。

为了符合复测点间距要求,本次复测中新布点,15个,与设计点构成带状三角形或者边联四边形网状结构。

取邻标CPⅠ43、CPⅠ44、CPⅠ61-2进行共用点接边,最后进行整网联测,统一平差。

本标段复测包括平果车站南昆车场,为满足南昆线拨接需要,复测时考虑控制网布设情况。

2.1.1既有平果车站站场概况既有平果站为南昆线办理客货运的中间站,位于直线平坡上,既有到发线4条(含正线),其中Ⅱ道为正线P60Kg/m无缝线路有砟轨道,1道、3道及4道为到发线P50Kg/m-25m有缝线路有砟轨道,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各1座;站房同侧南宁端设货场1处,货物线1条;车站站台对面有粮专线1条。

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编号:X X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X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证书甲级工程勘察证书甲级二〇年月X X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编写单位:X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写者:二〇XX年九月审核意见:审核者:职务:总工程师二〇XX年九月目录XX铁路复测技术方案 (1)一、任务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复测工作内容 (1)四、技术标准 (2)4.1 主要技术依据 (2)4.2 主要技术要求及精度指标 (2)五、坐标系统 (3)5.1 平面坐标系统 (3)5.2 高程系 (3)六、复测组织安排 (4)6.1 生产组织 (4)6.2 人员投入 (4)6.3 设备和软件投入 (4)七、平面控制网复测 (5)7.1 CPI、CPII观测方案 (5)7.2各级GPS测量 (5)7.3 GPS网数据处理 (6)7.4 坐标约束点的选取 (7)7.5 GPS网平差计算 (7)7.6 平面复测坐标成果比较与点位稳定性分析 (8)八、高程控制网复测 (8)8.1 各项精度指标 (8)8.2 高程复测方案 (9)8.3 水准高程测量 (9)8.4 精度分析 (9)18.5 桩位稳定性分析 (10)8.6 高程复测成果计算 (10)九、资料清单 (10)2XX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一、任务依据根据XX公司要求和部相关文件要求,对XX铁路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及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

复测范围为:金华枢纽至温州枢纽:DK0+000~DK187+570,雅塘联络线路7公里,合计长194.57公里。

XX铁路精测网复测任务由中铁四院航空勘察处负责技术指导,中铁咨询航遥院负责质量管理和咨询,各分管施工单位负责外业测量、成果计算与提交。

二、工程概况测区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线路自金华南站引出,经丽水到达温州车站与甬台温铁路接轨。

本次作业范围地理位置:东经119°42ˊ~120°03ˊ,北纬28°38ˊ~29°10ˊ。

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平面网的复测——以津秦客专为例

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平面网的复测——以津秦客专为例

5 占2 .%l 5 C I P N 量 作业 的基本 技 术要 求满 足二 差 的 点 有 1 个 , 5 8 第 二 段 共 比较 6 PI G S t ]
个点 , 标 分 量较 差 超 过 1 rm限差 的 点 有 坐 0 a
l个 , 1 .%; 1 占 6 9 第三 段共 比较4 个 点 , 1 坐标分
C I 制 网 约束 网平 差 后 , 较 此 次复 P控 比
2 坐 数 ≥ 1 } 据 采 样 间 隔 () 5 P P ~2 数 s=l ; DO 或 第 四 段 共 比较 3 个 点 , 标 分 量 较 差 超 过
测 坐 标 与 2 1 年 第 二 次 复 测 成 果 的相 邻 点 00
方式 、 线 高 复 核后 进 行 基 线 解 算 。 线 向 天 基
本次 复测 的总 体 原 则是 : 网形 、 同 同精 量 解 算 采 用 广 播 星 历 和 商 用软 件 , 证 数 求 , 2 5 保 占 0. %。 度分 级 复 测 , 测时 对 遭 到破 坏 、 失 的 点 据的 一致 性 , 复 丢 统一应 用商 用软件 L O .进 G 7 0 测 , 复 测 坐 标 精 度 不满 足《 对 高速 铁 路 工 程 学 测 量 系的TG P 软 件 计 算 。 C Ic I PS 对 P 、 PI 析, 正平面点的坐标成果 , 修 使全 线 各 级 平 标 : 基 线 较 差 ” “ “ 、 最小 独 立 环 闭合 差 ” “ 、 无 面 控 制 网保 持 完 整 。 据 现 场 核查 , 多 个 约 束 平 差 基 线 向量 各 分 量 改 正 数 的 绝 对 4 结语及建议 根 有 点 由于 道 路 扩 建 或者 铁 路施 工导 致 点 位 破 值 ” “ 、 相邻 点相 对 点位 中误 差 ” “ 线 边方 、基

高速铁路GPS控制网复测及技术要求

高速铁路GPS控制网复测及技术要求

高速铁路GPS控制网复测及技术要求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GPS控制网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它是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依据,通过对铁路设施及周边环境进行准确定位,并且将数据传递至后端处理中心,进而完成高铁线路的运营控制。

在既有高速铁路运营中,GPS控制网系统经历了多次使用与维护,需要进行复测与技术完善以保持其高效率与高可用性。

本篇文档将对GPS控制网复测及技术要求进行详细探讨。

GPS控制网复测GPS控制网复测主要是为了验证设备的精度、可靠性、准确性等测量性能参数。

按照国家测绘局的规定,每个GPS控制网需要每隔一定时间重新进行复测。

其中,静态复测是最重要的复测方式。

静态复测的主要过程如下:测站的设置控制网测站的设置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要选取在地势均匀的地形条件下,测站场地的地质条件要稳定,以确保其在长时间内的位置所处的稳定性。

2.要选取远离山丘、山谷、楼房、高压电塔、铁路等干扰因素较少的地点,以确保测站环境的稳定性。

3.要留有适当的工作间隔。

在进行测量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和要求设置合理的工作间隔,以满足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

基准点的测量静态复测需要选取一些适当的基准点进行测量,以其为控制基准点。

基准点的测量应该遵循以下步骤:1.设置控制基准点的起始标志点,并且精确定位。

2.在一个时段内,对基准点进行最少四天(96个小时)的观测,每天至少观测2次,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对测站旁边相对静止不易移动的物体进行三角剖分式的定位测量,并确保其测量精度不低于2mm。

测站与控制点的量测测站与控制点量测主要包括对测站与对基准点的尺寸测量、加权平均、中误差计算等等。

此处不再赘述。

数据处理通过观测数据的回传,数据处理人员便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的步骤如下:1.数据预处理。

将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数据的自动检核、一致性检查等等,确保数据的质量。

2.精度分析。

对处理精度进行分析,精度分析要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以对处理精度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复测方案

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复测方案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复测方案(DIK44+864.58~DIK53+640) 编写:复核:批准: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二零一三年三月目录1.概述 (1)2.复测技术依据 (1)3.已有成果资料 (2)4.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2)4.1复测工作内容 (2)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3)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5.外业观测的实施 (5)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6)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6.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9)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9)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0)7.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12)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2)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3)7.3 三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8.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4)9.附件 (15)1.概述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位于辽东半岛、黄海之滨,线路总体走向呈西南~东北向,西起大连市甘井子区,东至普兰店市的登沙河镇西侧,途经大连市的金州区与保税区。

线路自哈大客运专线新大连站站外(DK19+453.07)引出,上跨后盐立交桥,经陆港物流园区,下钻在建哈大客运专线同时上跨沈大高速公路,在既有金州站小里程咽喉区附近折向东北,于既有金州车场的北侧并行车场前行,在既有金州站的北侧设置金州客场,随后铁路跨过既有哈大线、以隧道形式经过红塔工业区、下钻既有哈大线,于刘半沟附近设置广宁寺站,随后铁路继续东行跨过丹大高速公路、登沙河,我项目部施工区段DIK44+864~DIK53+640,线路全长8.776km。

本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分为高程和平面两部分。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所交高程控制网为三等水准网,所交平面控制网分为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度分别为铁路三等和四等GPS网。

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新建 XX 至 XX 铁路 XX 标段(DK10+000 ~ ZDK21+100) 段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XX 铁路 XX 标段项目经理部二○ XX 年八月 XX 某某1. 工程概况新建 XX 至 XX 铁路段位于 XX 省、 XX 省、 XX 省、 XX 市境内,北起 XX 枢纽,向南经 XXX ,通过陕西省边界进入 XX 省,经广元、苍溪、阆中、南部、南充、合川进入 XX 枢纽. XX 至 XX 段正线线路长度 818.7km 。

另修建南充经 XX 至 XX 的支线,建筑长度 89。

345km .本标段为新建铁路 XX 至 XX 线广元至 XX 段站前工程 XX 标段,范围包括渭沱(含)至 XX 北(不含) DK881+400 ~ DK952+110 、新井口嘉陵江大桥(含)至井口(含) DHK6+500 ~DHK10+670 段,正线长 70。

713km 以及南充(不含)至 XX 北段、新嘉陵江大桥(含)至井口(含)段、 DK811+500 ~省界 DK851+408 段、南充地区的 XX 正线 D1K764+700 ~D1K792+474。

137=DK811+500 (包括 XX 至达成左、右联络线和南充西站)铺架工程。

2。

复测范围复测范围为 DK881+400 ~ DK952+110 ,全长 70。

713 公里;复测设计院所提供的 CPI 控制点、 CPII 控制点及三等水准点。

3。

主要技术依据及原则3。

1 、技术依据《时速 200 ~ 250 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 2007 〕 76 号);《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 GB/T18314—2001 ;《全球定位系统( GPS )铁路测量规程》 TB10054—97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91 );《新建铁路 XX 至 XX 线平面高程精密控制测量技术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X X铁路精密控制测量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X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证书甲级工程勘察证书甲级二〇年月X X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编写单位:X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写者:二〇XX年九月审核意见:审核者:职务:总工程师二〇XX年九月XX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目录XX铁路复测技术方案 (1)一、任务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复测工作内容 (1)四、技术标准 (2)4.1 主要技术依据 (2)4.2 主要技术要求及精度指标 (2)五、坐标系统 (3)5.1 平面坐标系统 (3)5.2 高程系 (3)六、复测组织安排 (3)6.1 生产组织 (3)6.2 人员投入 (3)6.3 设备和软件投入 (3)七、平面控制网复测 (4)7.1 CPI、CPII观测方案 (4)7.2各级GPS测量 (4)7.3 GPS网数据处理 (5)7.4 坐标约束点的选取 (6)7.5 GPS网平差计算 (6)7.6 平面复测坐标成果比较与点位稳定性分析 (7)八、高程控制网复测 (8)8.1 各项精度指标 (8)8.2 高程复测方案 (8)8.3 水准高程测量 (8)8.4 精度分析 (9)1金温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复测报告28.5 桩位稳定性分析 (9)8.6 高程复测成果计算 (10)九、资料清单 (10)XX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XX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一、任务依据根据XX公司要求和部相关文件要求,对XX铁路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及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

复测范围为:金华枢纽至温州枢纽:DK0+000~DK187+570,雅塘联络线路7公里,合计长194.57公里。

XX铁路精测网复测任务由中铁四院航空勘察处负责技术指导,中铁咨询航遥院负责质量管理和咨询,各分管施工单位负责外业测量、成果计算与提交。

二、工程概况测区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线路自金华南站引出,经丽水到达温州车站与甬台温铁路接轨。

本次作业范围地理位置:东经119°42ˊ~120°03ˊ,北纬28°38ˊ~29°10ˊ。

测区大部分地区经济发达,地势起伏较大,高山、河流较多,植被茂盛,且封山育林,交通不太方便。

三、复测工作内容(1)通过对XX铁路精密控制网的现场踏勘、调查平面、高程控制点标石损毁情况,并实施恢复测量。

(2)平面复测CPI点从CPI001至CPI075,其中联测甬台温CPI点2个,联测国家三角点4个,联测沪昆客专CPI点2个,共计124个;CPII点从CPII001至CPII292共85个。

(3)高程复测高程复测从CPI001到CPII073,联测国家一等水准点4个,沪昆线二等水准点2个,联测甬台温水准点2个联测水准网中共计109个点。

1XX 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复测报告2(4)对既有平面、高程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得到复测初步成果。

(5)对复测初步成果,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复测结论。

(6)提交复测成果。

四、技术标准 4.1 主要技术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2)《全球定位系统(GPS )铁路测量规范》,TB10054-9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4.2 主要技术要求及精度指标高速铁路工程平面控制测量按逐级控制的原则布设,各级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应满足表1的规定。

表.1 各级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CP Ⅰ、CP Ⅱ控制网GPS 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CP Ⅰ、CP Ⅱ控制网GPS 测量的精度指标二等水准测量复测精度要求如表3。

表3水准测量精度(mm )XX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五、坐标系统5.1 平面坐标系统XX铁路精密平面控制网(CPI、CPII)复测的坐标系延用原独立工程坐标系统,即采用北京54椭球(长半轴a=6378245.0 ,扁率1/f= 298.3)带高程抵偿的高斯分带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如下表4;表4 坐标系统(待升级后重新划分)5.2 高程系二等水准的高程基准采用与原高程系统相同的85国家高程基准。

六、复测组织安排6.1 生产组织根据XX公司的要求,各施工单位组织双频GPS、数字水准仪,按计划要求完成外业工作,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稳定性分析和编写技术总结报告。

6.2 人员投入参建各施工单位组织的测量人员,需具备相关资质和一定的精测测量经验。

6.3 设备和软件投入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和建议。

GPS控制网采用徕卡或3XX 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复测报告4天宝双频GPS 接收机进行观测。

要求GPS 接收机的静态定位标称精度优于5mm+1ppm ,高程控制网的复测使用徕卡或天宝数字水准仪。

所有仪器均应经过国家鉴定部门鉴定并在有效期内,且作业前按规定进行检验。

XX 铁路CPI 、CPII 平面及二等水准复测拟采用的测量设备和软件如表5和表6所示:表5测量仪器设备表表6测 量 软 件 表七、平面控制网复测 7.1 CPI 、CPII 观测方案CPI 、CPII 控制网采用静态定位技术施测,根据原控制网为带状线形布设的特点,为保证取得高精度的观测成果,GPS 网观测时要求连续推进,并有很强的网形结构。

同步作业网形之间采用边连接和网连接相结合的方式。

7.2各级GPS 测量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CPI 、CPII 的GPS 测量主要技术指标见表7。

表7CPI 、CPII GPS 测量作业主要技术要求XX 铁路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5天线高应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读数至1mm ,互差不大于2mm ,最后取均值作为天线高。

每次应在相同的位置从天线三个不同方向(间隔120°)量取。

如果只有一个天线高量测标志的仪器,应特别注意天线高读数,保证其准确无误。

外业记录须包括如下信息:测量员、点名、点号、时段名、数据文件名、观测日期、观测起止时间、天线高、卫星状况等基本要素。

由于仪器类型不同,如果观测所用仪器有的项目指标不能实时显示,可在内业时补充完整。

7.3 GPS 网数据处理GPS 网的数据处理,包括GPS 的基线解算、基线质量检核、网平差和成果计算等方面。

7.3.1 基线处理7.3.1.1 CPI 、CPII 基线向量解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 基线向量应采用广播星历进行基线解算。

2 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宜小于10%。

3 观测值:L1载波7.3.1.2 每天CPI 、CPII 外业观测结束后,随即进行基线解算,并按以下要求进行同步环、异步环、重复观测基线的检验。

(a )同步环基线闭合差W 应小于下列数值:σ5/n W x ≤ ,σ5/n W y ≤ ,σ5/n W z ≤,σ53222nW W W W z y x ≤++=XX铁路精密控制测量复测报告6 其中σ为相应级别规定的标准差,其相应计算公式为:22)(bda+=σ上式中:a为固定误差,单位mmb为比例误差,单位mm/kmd为基线长度或闭合环平均基线长度,单位为km。

(b)异步环检验若干条独立基线构成闭合环时,各坐标差分量闭合差应符合下式:σnWx3≤,σnWy3≤,σnWz3≤,σnW33≤其中,n为异步环的边数,σ为相应等级的标准差(计算同前式)。

(c)重复观测基线检核同一条边重复观测两个时段的成果较差,应满足:ds≤式中:ds为重复观测的基线较差,σ为相应等级的标准差(计算同前式)。

表8CPI、CPII GPS测量精度指标7.4 坐标约束点的选取CPI采用网内满足精度的国家三角点坐标。

若发现CPI不存在显著性位移变化,CPII采用CPI的2009原测坐标作为约束条件。

若发现CPI存在显著性位移变化,为保证坐标的统一性,CPII采用CPI 复测成果的二维坐标作为约束条件。

7.5 GPS网平差计算GPS控制网平差采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研制的“科傻系统(COSA)系列软件之四----“GPS工程测量网通用平差软件包(简称COSAGPS)”进行。

对经过外业检验合格的基线,应选取独立基线构成GPS基线向量网,进行控制网的平差计算。

(1)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把参加平差的所有独立基线,在WGS-84坐标系下先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检验三维无约束平差后基线改正数是否满足限差。

主要目的是检验GPS 网的内符合精度情况,剔除粗差等。

(2)GPS网二维约束平差为评定CPI成果在平面坐标系上的基线边方位角、边长相对精度等指标,须将平差所得CPI控制点的WGS-84坐标(WGS-84椭球的三维坐标)进行坐标转换,求出其二维平面坐标。

根据CPI点位稳定性分析结果和CPI的二维平面坐标,固定网内CPI点坐标进行二维约束平差,求出各CPII的坐标。

7.6 平面复测坐标成果比较与点位稳定性分析用本次计算的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和建网测量的平面控制网坐标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以及更新。

(1)坐标成果比较与分析在二维平面坐标系中进行。

(2)CPI平面复测坐标与原测成果的x、y坐标较差限差为±15mm,当较差满足限差要求时,采用原测成果,否则应按同精度扩展方法更新坐标成果。

2*。

(3)CPI点位稳定性分析:原基线和复测基线长度较差的限差为δ2 CPI控制点的复测应满足X、Y坐标差值不大于±15mm的要求。

因此,在本次CPI平面控制网复测时,先比较原基线和复测基线长度较差;CPI的二维平面坐标,与原控制网设计CPI点坐标成果x、y的坐标进行并比较,当较差≤±15mm的要求时,采用原测成果,否则应按同精度扩展方法更新坐标成果,并对超限点进行稳定性分析。

(4)CPII稳定性分析:利用上一级CPI复测成果,对复测CPII控制网进行约束平差,坐标较差限值为±10mm 。

当较差≤±10mm的要求时,采用原测成果,否则应按同精度扩展方法更新坐标成果,并对超限点进行稳定性分析。

八、高程控制网复测8.1 各项精度指标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和主要技术标准应符合见表9、表10的规定。

表9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标准表10 水准测量观测要求8.2 高程复测方案高程控制网复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逐点复测相邻水准点之间的高差,通过复测高差和设计高差的对比分析,确认高程控制点是否发生显著沉降,是否满足后续施工测量要求。

测量时,前后视距差及前后视距累积差必须符合表11的相关规定,减少水准仪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检查i角均应不超过15″;水准尺须采用辅助支撑进行安置,测量转点应安置尺垫,尺垫选在坚实的地方并踩实以防尺垫的下沉。

水准线路采用往返观测,并沿同一路线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