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之 钢梁

合集下载

钢结构算量之钢梁

钢结构算量之钢梁

第三部分:钢梁
一、钢梁包括:钢梁和钢吊车梁;
二、H248*124*5*8表示H型钢,腹板宽248mm、厚5mm,翼缘宽124mm、厚8mm;
三、钢梁里包括横向加劲肋、纵向加劲肋、短加劲肋、支撑板;
四、□表示方钢;
五、1.钢梁
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重量计算。

不扣除孔眼的重量,焊条、铆钉、螺栓等不另行增加重量,制动梁、制动板、制动桁架、车档并入钢吊车梁工程量内。

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①金属结构制作按图示钢材尺寸以吨计算,不扣除孔眼,切边的重量,焊条、铆钉、螺钉等重量已包括在定额内不另计算。

在计算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重量时均以其最大对角线乘最大宽度的矩形面积计算。

②制动梁的制作工程量包括制动梁、制动桁架、制动板重量。

2.钢吊车梁
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同钢梁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

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①金属结构制作按图示钢材尺寸以吨计算,不扣除孔眼,切边的重量,焊条、铆钉、螺钉等重量已包括在定额内不另计算。

在计算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重量时均以其最大对角线乘最大宽度的矩形面积计算。

②实腹钢柱、吊车梁、H型钢按图示尺寸计算,其中腹板及翼板宽度按每边增加25mm计算。

③制动梁的制作工程量包括制动梁、制动桁架、制动板重量。

钢结构-钢梁

钢结构-钢梁

纯弯曲时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简支梁的临界弯矩
Mcr2lE 12 yI IIw y (1l122G Etw II)
2lE12 Iy
Iw Iy
(1l122G EtIw I)
公式中包含三种刚度EIy(抗弯刚度)、GIt(抗扭刚度)、EIw (抗翘曲刚度) 及梁的侧向支承点间距l1。
提高梁整体稳定的有效措施: 加宽受压翼缘板,增大Iy、It、Iw; 减少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 l1; 加强抗扭转约束。
刚度,具有较好的整体稳定性。《规范》规定,截面尺寸满足
h/b06,且
235 l1 b0 95( fy )
时可不验算梁的整体稳定。
上述两个条件在实际工程中都能做到,因此规范无箱形截面梁 整体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
影响梁整体稳定的因素及增强梁整体稳定的措施
1.影响梁整体稳定的因素
1)荷载的类型;
2)荷载的作用位置;
矩形薄板的屈曲
薄板屈曲概念
实腹式截面(如工字形、槽形、箱形)构件都由一些板件组成。 这些板件在中面(平分板厚的平面)内的一定压力作用下,不能 保持其平面变形状态下的平衡形式,发生弯曲变形。这种现象称 为板件失稳,对于整个轴心受压构件来说称局部失稳(屈曲)。
Nx
Nx
Nxy
中面
面内压力——作用在中面内的压力和剪力
钢梁的整体稳定 Lateral Buckling of Beams
一、整体稳定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钢梁截 面高而窄,侧向支撑较弱。
当荷载增大到某一数 值时后,梁在向下弯曲的 同时,会突然发生侧向弯 曲和扭转变形的破坏,这 种现象称之为梁的整体失 稳,或称弯扭屈曲。
梁维持其稳定状态所 承担的最大荷载(或弯矩) 称为临界荷载(或临界弯 矩)

钢结构基础4.1受弯构件-钢梁

钢结构基础4.1受弯构件-钢梁
2 y t1 4320 Ah 235 b = b 2 1 b 4.4h fy y Wx
——截面不对称影响系数 b
w
0
• 钢结构基础
b 0.6 若 时,表明钢梁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规范》规定应采用下 式计算的 代替 值 b
② 在剪应力作用下
h0 235 104 tw fy
③ 在弯曲应力作用下
h0 235 174 tw fy
• 钢结构基础
b.设置加劲肋
①腹板加劲肋的设置 梁的腹板以承受剪力为主,组合梁的腹板主要是靠设置 加劲肋来保证其局部稳定。 加劲肋可以用钢板或型钢制成,焊接梁一般常用钢板。
• 钢结构基础 在同时用横向加劲肋和纵向加劲肋加强的腹板中,应在其 相交处将纵向加劲肋断开,横向加劲肋保持连续。
• 钢结构基础
学习内容: 4.1.1 梁的设计要点 4.1.2 型钢梁设计 4.1.3 组合梁设计 4.1.4 梁的拼接与连接
• 钢结构基础
4.1.1 梁的设计要点
钢梁的形式: 按功能分:楼盖梁、平台梁、吊车梁、墙梁等; 按截面形式分:型钢梁、组合梁; 按支承分:简支梁、连续梁、悬臂梁等; 按荷载作用情况分:单向弯曲梁、双向弯曲梁(如檩条);
纵向加劲肋断开
横向加劲肋保持连续
• 钢结构基础 为了减少焊接应力,避免焊缝过分集中,横向加劲肋的端 部应切去约bs/3(≤40mm),高约bs/2(≤60mm)的斜 角
• 钢结构基础
加劲肋设置
• 钢结构基础
• 钢结构基础 ② 加劲肋的构造要求 加劲肋的配置 : 加劲肋宜在腹板两侧成对配置,也可单侧配置
表4-3
• 钢结构基础 3、梁的局部稳定

钢柱、钢梁、钢结构制作安装

钢柱、钢梁、钢结构制作安装

钢柱、钢梁、钢结构制作安装钢材制作的建筑结构具有强度高、抗风雨、耐久性强、施工安全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如桥梁、高层建筑、广场、体育场馆等。

其中,钢柱、钢梁、钢结构是钢质建筑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重点介绍其制作和安装过程。

钢柱制作钢柱的制作是钢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一般要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制作。

常见的制作方法有焊接和拼装两种。

焊接方法适用于大型的钢柱制作,需要进行螺栓钻孔、焊接拼装等工艺,制作周期较长;拼装方法适用于小型的钢柱制作,比较方便快捷,制作周期较短。

制作钢柱需要使用经过预处理的钢材材料,例如已经进行切割、冲压等预处理的钢板。

制作过程中需要标注各个零件的编号和位置,方便后续的装配。

钢梁制作钢梁是钢结构中承受横向荷载的主要构件,要根据建筑设计要求进行制作。

常用的方法有焊接和拼装两种。

焊接方法适用于大型的钢梁,需要进行螺栓钻孔、焊接拼装等工艺;拼装方法适用于小型的钢梁,较为方便快捷。

在制作钢梁前,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板切割、余量预留等预处理工作。

同时,需要对不同零件进行标号确认,以便后续装配。

钢结构制作钢结构的制作与普通的钢柱、钢梁制作相似,但其复杂性较高,制作难度也更大。

钢结构制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钢结构设计钢结构制作前需要进行设计工作。

设计师根据需求和设计要求,绘制出详细的构造图纸和工程图纸,包括各个钢构件的规格、尺寸,以及相应的连接方式、材料使用等要求。

2. 制作工艺在进行钢结构制作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板的预处理、标注等工作。

同时,需要按照一定的工艺进行零部件的焊接和装配,以确保钢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检验和测试制作好的钢结构需要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检验和测试包括焊缝探伤、超声波检测、磁粉探伤等工作,以及承载力等各项技术指标的测试。

4. 安装调试钢结构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安装调试工作,调整钢结构的位置、高度、角度,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钢结构之钢梁

钢结构之钢梁

(2) 当a/b≤2时,用横加劲肋来减小各板段旳 a/b值,临界剪应力伴随稳定系数k增大旳 比率较大,故较经济。这就是规范要求横 加劲肋最大间距a ≤2h0旳原因之一。
提升临界应力旳措施 (1)减小矩形薄板旳长度可有效提升σcr (2)按一定要求设横向加劲肋,减小矩形薄
板旳长度,可提升σcr
4、弹塑性阶段旳临界应力
第三节 钢梁旳整体稳定
一、整体稳定 1、整体失稳
当弯应力还未到达屈服点之前,而弯矩超 出临界线值,使钢梁发生侧向弯扭屈曲,从 稳定平衡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状态。
2、原因 受压翼缘发生侧向失稳
3、整体失稳形式 受拉翼缘对受压翼缘旳侧向变 形有牵制作用,从而使受压翼 缘发生较大旳侧向变形,受拉 翼缘发生较小旳侧向变形
形板 为计算临界应力,采用通用高厚比 (正则化宽厚比)
s fvy / cr
s
h0 / tw
41
fy 235
当a/h0≤1(a为短边)时 k 4 5.34(/ a )2 h0
当a/h0>1(a为长边)时 k 5.34 4(/ a )2 h0
当a/h0≤1(a为短边)时
s
41
h0 / tw 4 5.34(/ h0/a)2
cr 1.1 f / b2
(4-62c)
3、腹板在局部横向压应力下旳屈曲
梁在集中荷载作用处未设支承加劲肋及 在吊车轮压作用下,都受到局部横向压应 力
腹板不发生局部失稳的h0 / tw 限值
h0 82 235
tw
fy
规范取为 h0 80 235
tw
fy
当0.5≤ a/h0≤1.5时
c
28
(2)形心轴旳位置
fy

钢结构钢梁安装施工方案

钢结构钢梁安装施工方案

第一节钢梁安装方案
1.1 钢梁安装顺序
本工程钢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两端与钢柱或钢梁连接,第二类为与混凝土上钢埋件连接;钢梁安装应按照优先安装主梁,待主梁固定牢靠后,再依次安装主梁间次梁的思路进行施工。

钢梁的安装原则如下:
(1)同平面钢构件吊装,采用由里向外、对称吊装的方法进行;
(2)立面上钢构件吊装,采用由下至上,顺序安装的方法进行;
(3)对于与钢柱连接的钢梁,在钢柱安装后应及时安装,以形成稳定体系。

1.2 钢梁吊装措施
1.2.1 绑钩、起吊
为保证吊装安全及提高吊装速度,钢梁在工厂加工时预留吊装孔或设置焊接吊耳作为吊点。

对于大跨度、大吨位的钢梁吊装采用焊接吊耳的方法进行吊装,对于轻型钢梁则采用预留吊装孔进行串吊。

1.2.2 钢梁就位与临时连接
钢梁就位时,及时夹好连接板,对孔洞有少许偏差的接头应用冲钉配合调整跨间距,然后用安装螺栓拧紧。

安装螺栓数量按规范要求不得少于该节点螺栓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两个。

1.2.3 钢梁安装措施
夹具式安全立杆
吊篮采用φ12mm圆钢制作,要求轻便实用,焊接无缺陷,制作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如左图所示自制的吊篮示意图。

钢结构钢梁截面尺寸

钢结构钢梁截面尺寸

钢结构钢梁截面尺寸引言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结构材料,钢梁作为钢结构主要承载构件之一,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其截面尺寸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钢结构钢梁截面尺寸的相关问题,包括截面尺寸的选取原则、影响因素以及设计方法等。

截面尺寸选取原则适应荷载需求根据结构承受的荷载类型和大小,确定钢梁的截面尺寸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荷载类型可以包括常规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而荷载大小则可以通过结构荷载计算得出。

在选择截面尺寸时,需要保证钢梁能够承受所有荷载并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经济性考虑在满足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经济合理的截面尺寸是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过于庞大的截面尺寸会增加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而过小的截面尺寸可能导致结构承载力不足,因此需要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钢梁截面尺寸。

厂家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和规范,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符合相应的规定。

一些厂家也会提供相应的产品目录,其中包含了不同截面尺寸的钢梁产品。

参考厂家的标准和产品目录,可以快速确定合适的钢梁截面尺寸,并保证其质量和可靠性。

影响因素荷载类型和大小不同的荷载类型对钢梁截面尺寸的要求不同。

例如,承受大风荷载的建筑需要选择较大的截面尺寸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而常规住宅建筑的荷载较小,可以选择相对较小的截面尺寸。

支撑方式钢梁的支撑方式也会对截面尺寸的选择造成影响。

如果钢梁受到较好的支撑,可以选择较小的截面尺寸。

而如果支撑条件较差,需要选择较大的截面尺寸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空间限制建筑的空间限制也会对钢梁截面尺寸的选取产生影响。

在空间条件较为狭小的情况下,需要选择较小的截面尺寸,以充分利用空间。

材料的可得性不同的钢材种类和规格在市场上的可得性不同,也会对截面尺寸的选取造成影响。

在选择截面尺寸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可得性和供应情况,以避免施工延误和材料浪费等问题。

设计方法确定钢梁截面尺寸的设计方法可以有多种,以下为常用的几种设计方法:1.经验公式法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出钢梁截面尺寸。

钢结构规格表

钢结构规格表

钢结构规格表一、钢梁规格钢梁是钢结构中承受横向荷载的主要构件。

常见的钢梁规格包括:1、 H 型钢梁H 型钢梁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和稳定性。

常见的规格有 HW(宽翼缘)、HM(中翼缘)和 HN(窄翼缘)系列。

例如,HW200×200×8×12 表示高度为 200mm、翼缘宽度为 200mm、腹板厚度为 8mm、翼缘厚度为 12mm 的 H 型钢梁。

不同规格的 H 型钢梁适用于不同跨度和荷载要求的建筑结构。

2、工字钢梁工字钢梁也是常用的钢梁类型。

例如,I20a 表示高度为 200mm、腹板厚度为 7mm 的工字钢梁。

工字钢梁在一些小型建筑和轻型结构中应用较多。

3、箱型钢梁箱型钢梁具有较好的抗扭性能和封闭的截面,能有效抵抗复杂的荷载作用。

常见规格如 300×300×10×10 表示截面高度和宽度均为 300mm、腹板和翼缘厚度均为 10mm 的箱型钢梁。

二、钢柱规格钢柱是钢结构中承受竖向荷载和提供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构件。

1、实腹式钢柱常见的实腹式钢柱采用 H 型钢或箱型截面。

例如,HW300×300×10×15 可作为实腹式钢柱使用。

实腹式钢柱适用于中低层建筑和一般工业厂房。

2、格构式钢柱格构式钢柱由两个或多个分肢通过缀条或缀板连接而成。

其规格的表示通常包括分肢的截面规格和缀条(板)的间距等。

格构式钢柱常用于大跨度和高层钢结构建筑中。

三、钢支撑规格钢支撑用于增强钢结构的稳定性和抵抗水平荷载。

1、交叉支撑交叉支撑通常采用圆钢或钢管制作,直径和壁厚根据受力情况确定。

例如,Φ20 的圆钢交叉支撑。

2、水平支撑水平支撑可以采用槽钢、工字钢或钢管等。

规格的选择取决于支撑所承受的荷载和跨度。

四、钢板规格钢板在钢结构中用途广泛,如用于连接板件、制作节点等。

1、普通钢板常见的厚度有 6mm、8mm、10mm、12mm 等,宽度和长度可根据需要定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钢梁的形式及应用
一、钢梁的形式
1、支承情况:简支梁、连续梁、悬臂梁
2、受力情况:单向弯曲、双向弯曲 3、制造方法:轧成梁、组合梁
4、外型:实腹梁、桁架梁、蜂窝梁
5、截面形式:工字形、槽形、箱形
6、材料性能:同种钢梁、异种钢梁、 钢与砼组合梁
7、截面对称情况:单轴对称、双轴对称 8、截面变化情况:等截面梁、变截面梁(变 梁高、变翼缘宽度)
半宽 b b1 / 2, 半宽 b b1 / 2,
规范规定: b1 / t1 极限值 极限值 规范规定: b1 / t1 规范规定: b1 / t1 极限值 极限值 规范规定: b1 / t1 b1 235 b1 235 b1 30 b 30 235 235 1 t1 30 t1f 30 f y y
性区的约束,钢梁仍
能承受荷载
3、塑性阶段 塑性区扩展到整个截面,
塑性变形急剧发展,并
形成塑性铰,达到承载 能力的极限
(1)中和轴的位置
上半面积 = A / 2
fy
N 0 dA 0
A1 f y A2 f y 0 A1 A2 A / 2
O1
中和轴
形心轴
O
O2
下半面积 = A / 2
二、应用
1、荷载或跨度较小时采用轧成梁;较大则采
用组合梁 2、工字形梁适合于强轴方向受弯 3、荷载或跨度较大,且梁高受限制或有较高 的抗扭要求时,可采用双腹式箱形截面梁
三、钢梁的设计内容
1、强度计算
抗弯、抗剪、局部压应力、折算应力强度 2、刚度计算
3、整体稳定计算
4、局部稳定计算
第二节
钢梁的强度计算
过临界限值,使钢梁发生侧向弯扭屈曲,从
稳定平衡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状态。
2、原因
受压翼缘发生侧向失稳
3、整体失稳形式 受拉翼缘对受压翼缘的侧向变
形有牵制作用,从而使受压翼
缘发生较大的侧向变形,受拉
翼缘发生较小的侧向变形
4、临界荷载
Pcr
k p EI yGJ l
2 1
, M cr
k EI yGJ l1
(1)均匀受压ຫໍສະໝຸດ (2)弯应力作用(3)剪应力作用
3、提高局部稳定性的措施
(1)增加板厚(针对翼缘)
(2)设加劲肋(针对腹板) A. 横向加劲肋:梁端部,较大剪应力
B. 纵向加劲肋:梁中部,较大弯应力
二、薄板失稳时的临界应力 1、压应力、弯应力作用 100t 2 cr 18.6k( ) b (1)四边简支
cr
k EI yGJ l1W
t1b13 EI y — 侧向抗弯刚度, Iy 6 At12 GJ — 抗扭刚度,J 3
临界荷载的大小取决于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 l1 和受压翼缘的宽度 b1 通过设置侧向支撑来减小受压翼缘的自由长 度 l1 和加大受压翼缘的宽度 b1
l1 l
1
l1 2×
t1
fy t1 fy 采用塑性设计方法时,1 / t1 b 采用塑性设计方法时,1 //tt1 极限值 极限 b 极限值 考虑部分发展塑性时,b1 1 采用塑性设计方法时,1 / t1 极限值 b b1 b1 235 26 235 b1 26 b 235 26 t 26 235 1 fy 1 t11 fyy t f t f
b1 b
t1
与其厚度 t1 的比值:
b 235 13 t1 fy
二、钢梁的强度计算
1、弯曲强度计算 单向弯曲
Mx f, xWnx Mx [ ] Wnx
双向弯曲
My Mx f xWnx yWny Mx My [ ] Wnx Wny
My
当 b 0.6 时,钢梁进入弹塑性阶段, 除近似计算外,其余都要按附录 6 式(附6-3) 进行修正
第四节
轧成梁的设计
1、计算最大的 Mx、V
2、截面抵抗矩
Mx W xf
3、按 W 查型钢表选择合适的型钢
4、验算弯应力强度,必要时验算整体稳定性
My Mx f xWnx yWny
一、弯曲强度 弯曲应力与弯曲应变 的关系类似于钢材简 单拉伸试验,并假设
σ fy
钢材为理想的弹塑性
材料。
ε
1、弹性阶段
最大边缘应力
σ= M ymax / In
= M / Wnx ≤ fy
弹性极限弯矩
Me = Wnx fy
σ fy
2、弹塑性阶段 边缘 σ= fy 塑性区由边缘向内部
ε
发展,由于塑性区受弹
5、影响整体稳定性因素 (1)荷载形式
最小
居中
最大
(2)荷载作用位置
作用在上翼缘有加大侧向变形的趋势
作用在下翼缘有减小侧向变形的趋势
(3)钢梁跨度
(4)侧向支撑情况
P上 P下
(5)几何特性
二、整体稳定性的验算方法 1、不需验算整体稳定性的情况 (1)有刚性面板 与受压翼缘相连 (2)工字形截面简支梁 受压翼缘的自由 长度 l1 与其宽度 b1 的比值不超过规定值
a/b减小,κ值增大
3、提高临界应力的措施 两个认识: (1) 用横加劲肋将腹板划分成若干较小的区段,来减 小各板段的a/b值,能使受剪时的稳定系数k提高。 但当薄板受压或者受弯时,除非将将加劲肋间距 a布置的小于0.7b或0.4b,才能显著提高k值,否 则效果甚微。
(2) 当a/b≤2时,用横加劲肋来减小各板段的 a/b值,临界剪应力随着稳定系数k增大的 比率较大,故较经济。这就是规范规定横 加劲肋最大间距a ≤2h0的原因之一。
1 y
2、箱形截面梁受压翼缘 箱形截面梁的受压翼缘板(图4-21), 在两个腹板之间属于两侧边支承
b0 235 40 t fy
二、梁腹板的局部稳定
1、腹板的纯剪屈曲(支承端附近腹板区段) 当腹板假定为四边简支受均匀剪应力的矩 形板 为计算临界应力,采用通用高厚比 (正则化宽厚比)
s
f vy / cr
度一般控制在1/8。
采用塑性设计需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
(1)较大变形影响正常使用
(2)弯应力、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使强度降低,
提前出现塑性铰
(3)由于薄板局部稳定的限制,对板件的宽
厚比有很严格的要求
(4)在动荷载或重复荷载的作用下,易发生
脆断或疲劳破坏
不能采用塑性设计的情况: (1)直接承受动载的梁 (2)采用容许应力法计算 (3)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宽度 b
bh h bh2 W p 2S 2 2 4 4 M p Wp F 1.5 M e We
b. 工字形截面
F = 1.08 ~1.17
F 与截面形状有关,随边缘面积的增大而 减小,故称为形状系数。 实际设计时采用的抵抗矩为 We,1≤ <
F,只考虑部分塑性发展变形,边缘塑性区的深
A M p (a1 a 2 ) f y 2 ( S1 S 2 ) f y A (a0 a0 ) f y 2 2 Sf y Wp fy
上半面积 = A / 2
fy
O1
中和轴
形心轴
O
O2
下半面积 = A / 2
fy
(4)形状系数 F a. 矩形截面
We I ymax bh3 / 12 bh2 h/ 2 6
Mx c r cr f y 单向弯曲 b f Wx R fy R Mx f bW x My Mx 双向弯曲 f bW x yW y
3、整体稳定系数 (1)焊接工字形等截面简支梁
y t1 2 4320 Ah 235 b b 2 [ 1 ( ) b ] y Wx 4.4h fy y l1 / i y , i y I y / A b
提高临界应力的措施 (1)减小矩形薄板的长度可有效提高σ
cr
(2)按一定要求设横向加劲肋,减小矩形薄
板的长度,可提高σ
cr
4、弹塑性阶段的临界应力
cr cr E cr E S / E) ( cr cr E P cr 割线模量 E S / 切线模量 E t d / d
My Mx f bW x yW y
5、必要时验算剪应力强度(由于轧成梁腹板一 般较厚,一般不必验算) VS fV ItW
6、验算刚度(挠度验算)
PL2 [ ], 或 [ ] L EI L 5 均布荷载: 384 1 跨中 1 个集中荷载: 48 23 跨中 2 个集中荷载: 648 19 跨中 3 个集中荷载: 384
Mx y x x
y My y Mx x y y x x x
y
Mx作用
My作用
2、剪切强度计算
VS fV ItW VS 或 [ ] ItW
3、折算应力
eq c 3 f
2 2 c 2
第三节
钢梁的整体稳定
一、整体稳定 1、整体失稳 当弯应力尚未达到屈服点之前,而弯矩超
fy
a. 中和轴平分截面 b. 不对称截面的中和轴与形心轴不重合
(2)形心轴的位置
上半面积 = A / 2
fy
ydA 0
A1aO 1 A2 aO 2 0 a o1 a o 2 a / 2
O1
中和轴
形心轴
O
O2
下半面积 = A / 2
fy
形心轴对称于上、下等截面的形心.
(3)塑性极限弯矩
tw A1
工字形截面简支梁不需计算整体稳定性的最大 l1 / b1 值 跨中无侧向支承点的梁 钢 号 荷载作用 在上翼缘 荷载作用 在下翼缘 跨中有侧向 支承的梁 不论荷载 作用于何点 Q235 Q345 Q390 13 11 10 20 16.5 15.5 16 13 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