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4讲:说明文阅读]讲义(教师版)
说明文阅读课件课件

作比较
例如——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 不动。他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 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 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例2 《神奇的光触媒》
请你为经过光触媒加工后的玻璃设计一句不超 过20字的广告语。
广告语:装上光触媒玻璃,环保又美观
个性,不能脱
谈 看法、感受(感想)、启发等 离文本和题目
要求 例1 《鸟儿为什么不迷路》
读了本文后就“科学探索”பைடு நூலகம்一话题谈谈你的感受。
感受:科学探索是艰辛的,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令人钦佩 的。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 者把松鼠和山鼠的生活习性进行比较,形象 具体地说明了松鼠是十分警觉的小动物,进 而突出了它驯良、乖巧的特征,给读者留下 深刻的印象。
打比方
例如——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 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 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 对。
例2 《新技术污染》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回答。
感想: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的、长期的任务,千万不能 以一时一地的特殊情况片面地采取措施,否则将会产生 不良的连锁反应。
举 事例、用途等 简明、清楚、完整
例1 《偶然的发现》
花粉在水面晃动这一偶然发现,使学者获得启发,解 决了科学难题。你能由此联想到科学史上其他类似的事 例吗》请举一例。
问:画横线的“这些环境条件”具体指哪些?
拓展性训练
拟
建议、措施等
说明文阅读课件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a.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的高等动物。
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
常见题型
题型一:分析说明内容
例题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 一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解答: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配合的自然美
方法分析: 1、明确说明内容,需抓住说明对象和特征。 (说明对象从三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抓中心句、 三看首尾段。模式: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
《地球的不幸》:“偏偏地球又只是茫茫 宇宙中人类惟一适合的孤岛!” 问题:结合语境,解释“孤岛”的含义。
答:“孤岛”在此处的含义是宇宙中惟 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2.“××”词好在哪里
?
答:用了“××”词,生动地(准
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 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 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事物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不同
事理说明文(《死海不死》)
分类
平实说明文 说明语言不同
生动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
什么是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 就是说明对象。
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
一、对说明对象、说明特征、 说明内容的理解 。 说明对象:说明了什么事物或事理。 说明特征: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内容:说明对象怎么样 。
运用作引用这种说明方法:更有说服 力地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 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三: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典型试题:限制性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 如:“约、左右”表示不确定; “仅、只”表示限于某个范围或少数范围; “几乎”表示将近于、接近于; “大概”表示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大体”表示多数情况或主要方面; “可能、也许”表示推测、猜测、估计的情况; “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4课)_0735文档

2020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4课)_0735文档EDUCATION WORD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4课)_0735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金波:1935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
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
近四十年来,结集出版的有诗歌、童话、散文、幼儿文学、文学评论以及诗词歌曲集四十余种,选集有《金波儿童诗选》《金波儿童诗集》《金波童话》《金波儿歌》《金波作品精选》等。
作品多次获奖。
1992年被推荐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
树对人类的价值有多少?地球上没有树将会怎样?一棵50年的树,以累计计算,产生的氧气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约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总计价值196000美元。
一棵树可以生产200公斤纸浆,。
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排放的污染物。
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
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
城市林带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
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
1公顷林地与裸(luo)地,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
一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面临严重水荒。
说明文阅读精讲(精品课件)

目录
2. 说明对象与特征
目录
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
何为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简而言之,即文章说明 的话题。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主要分为: 1. 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 2. 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说明文阅读 题型梳理
目录
1. 说明文基础知识归纳 2. 说明对象与特征 3. 说明语言 4. 说明顺序 5.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目录
1. 说明文基础知识归纳
说明文定义
何为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
或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
表达方式(5种)
记叙 重在于 过程
说明
介绍
议论
观点
描写
印象
抒情
情感
桥是一种 用来跨越 障碍的大 型构造物。
说明文本质
说明文的本质:
知识性 科学性
给人以知识,准确传递新信息。
说明文本质
说明文分类
事物 说明文
说明文
按说明对象分!!
事理 说明文
说明文分类
1. 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
例文
亭之美,除造型外,还在于所处之景与所对之景,水边亭、山际亭、林间亭、 花畔亭、桥上亭、廊中亭,地位不同,景因而异。伫云亭、快雪亭、待霜亭、牡丹 亭之类,又因时而殊。至于亭的形式,真是变化多端,可分方、圆、多边、海棠、 梅花等等多种。
节选自《廊·亭·桥》
说明文分类
2. 事理说明文: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
例文
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 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 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 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
初三议论文说明文阅读指导·陈刚4

"指什么?"像"在这句中是一个比喻句吗?)(2)
"这些眼睛"指
"像"在这句中是一个们",作者说"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
站小雇员的 A 的心情",又说"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
维系他们这种理解的,在境遇上的纽带是什么?在感情上的
纽带是什么?(各限 10 个字)(4)
慧学教育
大教育课堂
4.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
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
么?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过 15 个字)
一个农夫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对他
们说:"我要死了,我想告诉你们一件事--在我们的葡萄园下
面埋着宝贝。所以,我希望你们等我死后,翻一翻土,把它
找出来吧。"爸爸死后,儿子们拿着锄头在葡萄园里挖呀挖,
但没有找到宝贝。当年,葡萄却获得了丰收。
2.读下面一段话,说说它反映了当地的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情 况。(不超过 12 个字) "祖上以打猎为生,爷爷以卖木柴为生,父亲以卖劈柴为生, 儿子以卖根雕为生,孙子以卖黄沙为生。"
教学目的
透过综合性的知识扩展联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欢迎你来到知识 的王国,现在开始快 乐的学习吧!
三上[第4讲:说明文阅读]演练方阵(教师版)
![三上[第4讲:说明文阅读]演练方阵(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b6348d58fb770bf68a55a7.png)
第4 讲:说明文阅读演练方阵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茶花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
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
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
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惟一的一次春天。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温润.()端.详()仔.细()迎.接()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端详:慎重:惟一: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洁白温润的花朵,从开始,到到,从,到,到。
(2)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
原因是。
4.认真阅读短文,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的山茶花()的花朵()的小芽儿()地绽放()地迎接()地端详5.联系下文说一说,为什么“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6.本文主要()A.写了山茶花的美丽。
B.写了山茶花的开放过程。
C.通过描写山茶花,赞美了生命的美丽。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瀑布从天山下来的流水,傍在高高的悬岩上。
它在向四处观望,寻找出路。
在这没有路的地方,在这高悬的空处,流水,你要向哪里流去呢?流水没有回答,它昂起了头,挥动着手臂,用尽所有的力气向前跳起来了……流水朝它所选定的方向冲过去,溅(jiàn )起了白色的浪花,散发着白色的烟雾,在山岩上发出了生命的叫喊……那闪闪的白光,那滚滚的浪花,那不散的烟雾,冲向无底深渊(y uān),摇震着万丈岩石。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悬岩()的烟雾()的白光()的浪花()的深渊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傍.在(bàng báng )空.处(kōng kòng )散.发(sàn sǎn)瀑.布(pù bù)手臂.(bèibì)昂.头(áng àng )3.给下面的字换一个部首,成为一个新字并组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说明文阅读专题讲解+习题练习(含答案)

一、说明文的类别说明文分为两类,一类是事物性说明文......一类是事理性说明文......二、说明对象的特征在阅读说明文的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所要介绍的具体事物。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
明确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和特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从整体入手了解文章内容。
2.参考文章的标题,有些标题就是说明对象和本质特征。
3.看首段内容。
4.抓住首括句、总结句、中心句,许多优秀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三、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来安排说明文的条理结构。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结构的空间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联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等一一介绍说明。
四、说明方法小学阶段,阅读说明文时主要要求掌握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四种说明方法。
抛砖引玉说明文阅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列数字 通过具体、准确的数量来说明相关情况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准确,有说服力 列举……数字,具体(准确)说明…… 作比较 对事物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比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突出事物特征 把…与…作比较,对比鲜明的突出(强调)…… 打比方 用了比喻修辞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生动形象 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分类别 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成不同类别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条理清楚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一、判断下面句子各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①列数字 ②举例子 ③打比方 ④作比较1.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专题 说明文阅读经典精讲-讲义

说明文阅读经典精讲主讲教师:李华北京海淀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课前一开心加油站女营业员:“先生,请问几号?”顾客:“8号”。
女营业员:“不是问你今天几号!”顾客:“那你问的是哪一天呢?”女营业员:“我是问你加什么油。
”顾客:“汽油。
”女营业员:“几号的汽油啊?”顾客:“就今天的吧!”女营业员:“你脑子有毛病吗?”顾客:“不是啊,你问这个干什么呢?”知识梳理阅读思路:明对象↓抓特征析语言↓↑理结构→说方法抓特征:逐段概括说明内容理清语段间层级关系理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抓住两个“关键”:关键词:结论词、次序词关键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金题精讲题一:小品建筑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
“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
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
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配。
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以及龟、鹤等兽像。
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
它的形体已经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和一根华表。
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2.学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3.通过学习,增强对阅读的理解能力。
找一找,填数字。
第4 讲:说明文阅读一、常见的说明方法1.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作用: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2.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方法中的打比方与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作用: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3.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4.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叫作比较。
作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二、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
作比较: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三、说明顺序及其作用时间顺序的作用:一般运用在故事中,这样可以让人很好的知道时间上下的关系,更好的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
空间顺序的作用: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合理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
逻辑顺序的作用:按事物内在联系安排材料,进行说明,事理说明文用逻辑顺序便于说得清楚明白。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尊雄伟的佛像高71 米,也就是快有北京饭店新楼那么高了,数十里外都可以看到。
它的头长14.7 米,宽10 米。
头顶上每一个螺髻都可以放入一张大圆桌。
他的耳朵长7 米,耳朵眼里可以钻进两个人。
它的脚背宽8.5 米,可以围坐100 多人。
它比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最高的大佛要高出三倍,过去认为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巴史安大立佛,高53 米,而乐山大佛比它要高出18 米,乐山大佛真是大的惊人。
游人们在瞻仰它的时候,莫不对我国古代的雕塑师们在设计和塑造这尊佛像时所表现出来的伟大魄力和高度的智慧,表示赞叹和钦佩。
1.以上文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在本段各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
不过,他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
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
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它的肉食用起来味道鲜美。
如果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
如果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了。
这就是当时的事实。
那时候,每天都有几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城里,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
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
1900 年的一天,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了。
1909 年,曾经有铺天盖地阵容的旅行鸽,只剩下三只了,它们生活在一家动物园里。
1919 年9 月1 日,最后一只旅行鸽在这家动物园中死去,美国所有的报纸和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消息。
旅行鸽从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的五十年时间。
而在二十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1.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使用其中一个说明方法再写一个句子。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
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
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开始萌发。
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
可这时,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
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
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
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
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划线句子使用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四、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王太太挑了两个大瓜,交了钱,看看别人都在抢小瓜,似乎又有些犹豫。
王先生看出她犹豫,笑笑说:“你吃瓜吃的是什么?吃的是容积,不是面积。
那小瓜的半径是大瓜的三分之二稍弱,容积可是按三倍平方算地。
小的容积不到大的30%,当然买大的赚。
”王太太点点头,又摇摇头:“你算的不对,那大西瓜皮厚,小西瓜还皮薄呢,算容积,恐怕还是大的吃亏。
”却见王先生胸有成竹,点点头道:“嘿嘿,你别忘了那小西瓜的瓜皮却是三个瓜的,大西瓜只有一个,哪个皮多你再算算表面积看。
”王太太说:“头疼,我不算了……”两个人抱了西瓜回家,留下魏师傅看得目瞪口呆。
1.划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各是什么?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大自然真是千奇百怪,样样俱全。
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风对于我们并不陌生,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
一会儿,又像凶神恶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
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很简单。
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
地球上,有6 个风带:南、北信风带,南、北东风带和南、北西风带。
由于这6 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不同种类的风。
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风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风帆,近代,由于热机的发明,帆船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又由于现代“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反复冲击,帆船的地位又逐渐回升了。
将来,新型的帆船会乘风破浪地出现在辽阔的海洋上。
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风车磨面。
现代,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做了一个大风车,用来发电,其发电量足够一个1500 户人家的村镇使用。
不过,风也有它有害的一面。
美国出现过的黑风暴。
曾席卷大半个美国,将3 亿吨优质土统统吹入了大西洋,墨西哥湾的以及加勒比海的飓风,都给当地人民带来灾害。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
它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
但是,人是大自然的主人,他们有能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风,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的。
六、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提灯笼的小飞虫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
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
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
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
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本文使用了(说明方法)对萤火虫的(特点)进行说明的。
七、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园的一角。
这里有一个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别致的假山。
池里的水清润(rùn)得宛如一块天然的翡(fěi)翠,平滑无暇,清澈见底。
当微风拂过水面时,水面上就泛起层层鱼鳞般的波纹。
池中的假山是由好几块奇石巧妙地堆成,很精巧。
假山顶端喷出一股又细又高的水柱。
那水柱喷出后,又斜落下来,成了一串银白的水珠,晶莹耀眼。
微风吹过,犹如点点白梅撒在水面上,荡漾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yī),飘散在空中,仿佛给假山披上一层轻纱,格外美丽。
1.选文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腐殖有机物和泥土为食。
凡经它吞入而排出的泥土均成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而且它排出的粪便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富有硝酸盐、酸盐和钾盐,可以改变酸性或酸性土壤,使其变成中性,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
因此,自古以来,蚯蚓就被人们誉为“耕耘能手”和改良土壤的“功臣”。
蚯蚓有惊人的消化系统,嗜吃粪肥和各种有机废物,除玻璃、塑料和金属外,其他垃圾它都“吃”,诸如蛋壳、香蕉皮、硬纸板或下水道中的污物,它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胃口大得惊人。
美国加利福尼州的一座蚯蚓养殖加工厂,养殖了五亿条蚯蚓,每天能吃掉垃圾200 吨,并获得了大量的优质肥料。
日本的一家工厂,每年处理木纸浆残渣需要40 万美元,而购进125 吨蚯蚓后,不仅及时清理了这些废料,还可以转而将蚯蚓粪卖给附近的菜农市场,很快就收回了成本。
所以,蚯蚓既是保护环境、处理城市有机废物的“生力军”,又是优质肥料的天然制造者。
1.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
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一拾起头就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
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
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
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
远远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
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
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自的、紫的……争奇斗妍,一棵树就是一座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