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分析

合集下载

物流运输管理第五章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物流运输管理第五章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的关系 ,货物生成密度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下降。
是指单位货运量或货运周转量所对应的货物价值 , 即一定 货运价值系数 时期内运输货物的总价值与货运总量的比值 。货运价值
系数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二十三页 共五十一页
,

5.1.6 运输需求弹性分析
I 1) 价格弹性 价格弹性指的是运输需求量对运输价格的反应程度。 不同类型 、不同品性的货物对运价的反应也不一样, 如易腐物品的价格弹性就小 。这种运输需求对价格的 不同反应程度称为需求价格弹性。
第十一页 ,共五十一页。
5. 1.3 货物运输需求的类型
1) 以需求范围划分
个别运输需求
指特定的运输需求者在一定时期 、一定运价 下提出的运输需求。
局部需求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 、经济发展的不同 ,产 生了不同的运输需求。
总需求
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运输需求 ,指在一定时 期 、一定运价下 ,个别需求与局部需求的总 和。
第三十三页 ,共五十一页。
2) 运输供给的整体性
■ 运输供给的整体性特征是十分显著的 , 运输供给的两部 分 , 即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输设备是互相依存 、不可分割 的整体 。
■ 运输供给的整体性还表现在运输基础设施的整体 性和运输移动设备的整体性 。
第三十四页 ,共五十一页。
3) 运输供给成本存在外部性
■ 使得本该由运输企业承担的成本部分地转移到消费者 身上 , 即消费者所承受的“拥挤成本 ” 。
■ 运输活动带来的空气 、水 、噪声等环境污染 , 能源 和其他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交通阻塞等成本消耗。
第三十五页 ,共五十一页。
4) 运输供给的可替代性和不可替代性
■ 几种运输供给方式或多个运输供给者对同一运输对象 进行空间位移的可能性。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可编辑ppt
13
可编辑ppt
14
可编辑ppt
15
2、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 (2)政治、体制、政策因素 (3)技术因素 (4)运输网的布局与运输能力 (5)市场价格因素
可编辑ppt
16
我国GDP与空运周转量关系的数量分析图
可编辑ppt
17
二、运输需求函数分析
(一)运输需求函数的表达式
P lP im 0EP lP im 0 Q PP Qd dQ P•Q P
某货物运输需求函数为:Q=50-4P,式中,Q 表示货物运输需求量,P表示运价。 计算P=10时的运输需求弹性εp
可编辑ppt
29
(二)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
EI
Q I
Q I
➢ 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因客运需求量Q和居 民收入水平I一般按同方向变动,即居民收入增加时, 消费性旅行增加。
可编辑ppt
11
二、运输需求的特征
运输需求与其它商品需求相比具有其独有的征,这些 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派生性 2、规律性 3、不平衡性:体现在时间、空间和方向上。 4、个别需求的异质性 5、部分可替代性
可编辑ppt
12
第二节 运输需求分析
一、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分析
1、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居民消费水平 (3)人口数量 (4)运输服务价格 (5)运输服务质量
可编辑ppt
21
运输需求的变动
可编辑ppt
22
可编辑ppt
23
运输需求量的变动
可编辑ppt
24
三、运输需求弹性分析
运输需求弹性——用来分析运输需求量随其影响因素变 化而变化的反应程度。即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每变化 百分之一,运输需求量相应变化百分之几。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力,应当引进运输系统综合能力的概念.
2020/10/4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7
运输系统综合运输能力是系统内所有设备合理匹配、有机结合, 通过科学组织所能 够承载的最大客货输送能力.系统综合运输 能力常又受到系统中能力最薄弱设备的制 约,这个设备的能力 就成为系统能力的瓶颈,而其它设备的能力就出现冗余,多余的 能力得不到发挥,造成设备资金积压.要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 就要首先扩大瓶颈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水平,使投资达 到最大效益.认识系统综合能力,有助于指导投资的合理导向, 以形成最大的系统综合能力,提高运输投入的最大效益.
还需引进交通运输需求结构的概念。
交通运输需求结构包括需求的空间分布、时间分
布和客货运输的结构。 2020/10/4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2
需求的空间分布表明客货运量是从何地发、 到何地去,其数量为多少,即客货流的流向、 流量及流的产生地和流的消失地。
时间分布表明在某个具体时间上客、货运 输的需求量。各月、日、时点上的交通运输量 不同,会出现高峰月、高峰日、高峰小时。它 反映出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均衡性,反映出单位 时间内需求的最大强度和最小强度及平均强度。 这些,对于交通运输供给分析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运输系统具有一定的服务特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民经济除去对运输提出量的需 求,还有服务水平的要求,如要求安全、准时、经济、可靠,它是对于 供给质量的要求.因此,供给除能力以外还有服务水平.
运输供给的能力是运输设备所能运输的最大的客货运量,其单位是人(万 人)、吨(万吨).运输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众多的设备组成,每项设备 都有其各自的设备能力.运输是一个连续作业过程,系统内的各项设备 在运输过程中是相关的,有些是串联的,有些是并联的,系统最终的输 送能力决不是单个设备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它们在运输过程上相互并 联产生的一种综合能力.为了准确定义运输子系统,大系统的供给能

第二章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第二章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 运输供给与运输供给量的变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运输供给——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 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的数量,它表示的 是供给量与运价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一个特定 的运输供给对应于一条供给曲线。
• 运输供给量——在一确定的价格水平上,运输生 产者提供的运输服务数量,它对应于供给曲线上 的一点。
一条拥有3级以上航道的通航河流,在无特殊需要时,一 定不要沿河修建一条铁路,why?此时交叉弹性怎样的?
第三节 运输供给及其特点
一、运输供给的概念 ——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运输
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的数量。
运输供给包含4方面的内容:
运输供给量、运输方式、运输布局、运输经济管理体制
通常用横轴表示需求量Q,用纵轴表示运价P, DD表示运输需求曲线。
此时运输需求曲线可简化为Qd=f(P)。
P
D
D
O
Q
运输需求曲线
运输需求与运输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运输需求——不表示确定的某个数量,而表示需 求量与运价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总和。
运输需求量——在一定的运价水平上,消费者愿 意购买的运输服务的确定数量,它 对应于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计算P=10时的运输需求弹性εp
(二)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
EI

Q I
Q I
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因客运需求量Q和居 民收入水平I一般按同方向变动,即居民收入增加时, 消费性旅行增加。
在进行交通规划决策时,收入弹性将是一个重要的考虑 因素。
(三)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
EPYX

QY PX
第二章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是构成运输市场的两个基本方面

运输供求均衡的理论分析

运输供求均衡的理论分析

运输需求指国民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客货流通需求 ,是 衡; ③运输经营主体均衡; ④ 供需均衡 。 在一般经济系统 中如果要追求一般均衡的瞬时最优化 , 社会经济生活在人与货物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支付能力的 需 要 。与 其他 商 品 相 比它 具 有 广 泛 性 、 多样 性 、 衍生性、 时 空 所付 出的代价是十分 昂贵的,这正如通过无限制的增加或拓 宽城 市 道 路 来解 决城 市 交 通拥 挤 问题 一 样 是 不科 学 的 。在 运 特 定性 以及部 分 可 替 代 性等 特 点 。
运 输 的需 求 , 只 是有 效 运 输 需 求 的 实现 形 式 。
不 理想 状 态 。
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影 响因素主要有 :经济发展水
4运输供求的总体变动与均衡
平 和居 民收入水平 , 人 口数量及城 市化程度 , 运输服务价格, 均衡运价和均衡运量的确 定是从局部分析运输供给和需 运输服务质量, 习惯 和 意 识( 如 电视 、 网络 、 通讯 的普 及 等) , 经 求 的变 化 关系 。若 从宏 观 上 考 虑 , 运 输 总供 求 关系 可表 现 为 济体制的影响( 尤其是户籍管理和就业制度) 等。影响货物运 三种状态: 绝对均衡、 相对均衡、 不均衡 。 运输总供给与运输总
有 效运 输 需 求 在 一 定 的交 通 运 输 条 件下 ,经 济 发展 客 观 输 经 济 学 中提 及 的均 衡 的 概念 ,实 际 上 也 都是 指 的一 种 相 对 需要 且 具 有支 付 能 力 的 客货 流 通 需 求 。潜在 运 输 需 求 在运 输 稳 定状 态 而 己。本 文 的 研 究 目的是 为 交 通运 输 平 衡 发展 提 供 能 力不 能 完全 满 足 运 输 需求 的条 件 下 ,尚未 被 满 足 的运 输 需 理 论 依 据和 指 导 原 则 , 因此, 也 不 完全 限于 经济 学 中 的平 衡 意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目录
• 交通运输需求概述 • 交通运输供给现状 •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关系分析 • 案例分析:某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状况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政策建议
01 交通运输需求概述
需求定义与特点
定义
交通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对人与 货物空间位移的需要。
特点
影响因素
人口数量和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资源分布和生产力布局、运输网布局和运输能力、国家政策及运输 价格等。
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交通运输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多样化、高品质化等趋势。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 绿色交通理念的普及,未来交通运输将更加智能、环保和高效。
02 交通运输供给现状
运输能力短缺
由于投资不足、规划不合理等原因,导致 某些地区或某些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不能 满足需求,出现运输能力短缺现象。
运输服务质量下降
市场价格波动
当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不平衡时,市 场价格会出现波动,如运价上涨或下 跌等。
在运输高峰期或异常天气条件下,由于运输 能力不足或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运输服务 质量下降,如延误、拥堵、安全事故等。
优化道路交通设施布局,提 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强公共 交通系统建设,提升服务质 量和效率;增加停车设施供 给,推广智能化停车管理系 统;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引 导居民绿色出行。
0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政策 建议
技术创新对交通需求影响
自动驾驶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 未来交通系统将更加高效、安全, 降低事故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绿色出行
鼓励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优化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提高 绿色出行比例。
智能交通系统

运输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

运输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对运输市场供需平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运输供给和需求的调控上。
供需平衡的调节机制
市场调节
市场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可以调节供需关系,使供 需达到相对平衡。
政府调控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法规、财政支持等手段对运输市场 进行调控,促进供需平衡。
企业自主调节
运输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运输供给,提高运输 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
价格机制的优化策略与实践
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
政府和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以平衡运输市场的供需关系,同时确 保公平竞争。
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
运输企业应加强成本核算,降低不必 要的开支,提高运营效率。
完善市场信息披露机制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建立完善的市场信 息披露机制,提高价格透明度。
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
水路法
规范水路运输活动,保障水路交通安全,维 护水路运输市场秩序。
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过程
调研与制定
政策与法规的制定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 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与法规。
公开征求意见
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吸收各 方面的意见。
发布与实施
制定完成后,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发布,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 实施。
监督与评估
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完善。
THANKS
感谢观看
运输市场需求与 供给分析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 运输市场概述 • 运输市场需求分析 • 运输市场供给分析 • 运输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 运输市场价格机制分析 • 运输市场政策与法规分析
01

交通运输行业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

其对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市场需求与供给进行深入分析。

一、市场需求分析(一)经济发展与贸易增长的驱动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对货物运输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无论是原材料的采购、中间产品的流转还是最终商品的配送,都离不开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

制造业的繁荣、农业的商品化以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都促使货物运输量不断攀升。

(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

城市人口的增加意味着日常通勤、商务出行、旅游等需求的增加。

城市的扩张也使得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区域间的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系统的发展,以及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都是为了满足城市化带来的出行需求。

(三)消费升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旅游、休闲等活动日益频繁。

这带动了对长途客运、航空运输以及旅游包车等服务的需求增长。

同时,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网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递物流的需求也因此呈现爆发式增长。

(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不同产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存在差异。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对运输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服务质量要求较高,而传统制造业则更注重运输成本。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导致交通运输需求结构的变化。

例如,一些附加值高的产品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航空运输,而大宗货物可能更多依赖铁路和水路运输。

(五)政策法规的影响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如环保政策、交通规划等,也会对交通运输需求产生影响。

为了应对环境问题,政府可能鼓励发展绿色交通,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这将改变交通运输的能源结构和需求模式。

交通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限行限购等措施,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和货物运输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运输需求
定义及其特征 ➢ 运输需求的定义 ➢ 运输需求的产生 ➢ 运输需求的类型 ➢ 运输需求的特征
2020/4/13
➢ 运输需求的定义 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
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 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 支付能力的需要。 ▪ 两个条件(有效市场) ▪ 六项要素
2020/4/13
二、运输需求分析
➢ 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因素 ▪ 经济因素 ▪ 政治、体制、政策因素 ▪ 技术因素 ▪ 运输网的布局与运输能力:香港 ▪ 市场价格因素
2020/4/13
运输需求函数分析
运输需求量 ▪ 运输需求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
一定的条件下,运输消费者愿意购买且 能够购买的运输服务的数量。 ▪ 一定的条件是指影响运输需求的诸多要 因素:工农业生产规模和速度、资源分 布及生产力分布、运输服务价格、人口 等等。
➢ 运输需求的派生弹性的意义 ▪ 生产派生需求用于分析总体运输需
求,用于宏观运输经济分析; ▪ 商品派生需求用于分析不同商品运
输需求,用于微观运输经济分析。 ✓ 高价值商品运输需求派生弹性小 ✓ 低价值商品运输需求派生弹性大
2020/4/13
➢ 案例 80年代以前,货物周转量对于工业总产值的
弹性值基本上保持1.0左右,这说明我国货物周转 量与工业总产值基本上同步增长;80年代以后货物 周转量对于工业总产值低于1.0,且呈下降趋势, 这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工业产品逐渐升级换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 提高,产品向重量轻、价值高、体积小的方向发展 ,因此使得货物周转量的增长幅度逐渐低于工业总 产值的增长速度。
2020/4/13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是运输市场 的两个基本方面。运输需求是运输供 给的原因,而运输供给是运输需求的 基础。
运输的市场运行机制自行调节, 使运输供给和需求形成规律性的运动 ,出现市场的相对均衡。
2020/4/13
第二节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运输需求
运输供给
运输供需状态分析
2020/4/13
➢ 价格的需求弹性EP
ΔQ/Q EP=——————
Δ P/P
▪ 运价与运输需求量是反方向变化的 ,所以弹性值为负的
2020/4/13
➢ 价格的需求弹性EP ▪ 分析客运的弹性值 ▪ 出差、探亲 ▪ 旅游、回家 ▪ 回家:春运、暑期 ▪ 暑期:个体收入
2020/4/13
➢ 价格的需求弹性EP ▪ 讨论:价格弹性影响因素(货运)
第一章 运输概述 第二章 运输基础结构 第三章 运输业的发展 第四章 运输业的性质 第五章 运输资源配置 第六章 运输市场 第七章 运输实务 第八章 运输信息与成本管理 第九章 运输组织 第十章 运输决策
2020/4/13
第六章 运输市场
第一节 运输市场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第三节 运输价格 第四节 国内运输市场 第五节 国际航运市场
▪ 举例讨论
2020/4/13
➢ 运输需求的派生弹性 ▪ 生产派生需求
ΔQ/Q EG=——————
Δ G/G
用于分析总体运输需求
2020/4/13
➢ 运输需求的派生弹性 ▪ 商品派生需求
ΔQ/Q EC=——————
ΔC/C
用于分析个别运输需求(某一运输 方式、某一商品)
ET= F* EC
2020/4/13
2020/4/13
P
D
运价与收入
P
D
O
2020/4/13
D
Q
OLeabharlann D Q➢ 运输价格的需求弹性EP ▪ 不同弹性,运价对运输收入的影响 当富有弹性时,即EP>1,降低运价可增加
收入 当缺乏弹性时,即EP<1,提高运价可增加
收入
2020/4/13
➢ 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EI
ΔQ/Q EI=——————
▪ 六项要素 运输需求量 流向 运输距离 运输价格 运送时间和送达速度 运输需求结构
2020/4/13
➢ 运输需求的产生 ▪ 旅客:公务、商务、探亲、旅游 ▪ 货物:自然资源、生产力、商品
2020/4/13
➢ 运输需求的类型 ▪ 对象:客运、货运 ▪ 范围:个别、总体 ▪ 地域:区域内、区域间、过境 ▪ 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
2020/4/13
➢ 价格的需求弹性EP ▪ 讨论:价格弹性影响因素(货运) ▪ 货物价值 ▪ 货物实效性 ▪ 工业布局 ▪ 运力
2020/4/13
➢ 价格的需求弹性EP
ΔQ/Q EP=——————
Δ P/P
▪ 计算方法:点弹性、弧弹性
2020/4/13
➢ 价格的需求弹性EP
ΔQ/Q EP=——————
Δ I/I
▪ 多用于分析客运
2020/4/13
➢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EPYX ΔQY/QY EPYX=—————— Δ PX/PX
▪ 原因
2020/4/13
➢ 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EPYX
ΔQY/QY EPYX=——————
Δ PX/PX
▪ 运输需求交叉弹性三种情形的经济 意义
2020/4/13
➢ 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EPYX ▪0 ▪ >0 ▪ <0
2020/4/13
➢ 案例 是不是也可以看成随着运输技术的改
▪ 运输需求量函数Q=f(P,a1,a2,…,an)
2020/4/13
运输需求曲线
P
D
O
2020/4/13
D Q
运输需求一般规律 ✓ 运输需求与运价是反方向变化的。
2020/4/13
2020/4/13
运输需求弹性分析
ΔQ/Q
➢ Ed=Q变动率/Z变动率 = ——————
Δ Z/Z
➢ 运输需求弹性 ▪ 价格的需求弹性 ▪ 收入弹性 ▪ 交叉弹性 ▪ 派生弹性
Δ P/P
▪ 例题:某货物运输需求函数为:Q=50-4P,式 中Q表示货物运输需求量,P表示运价。
(1)计算P=10时运输的价格的需求弹性Ep; (2)计算P1=5与P2=10之间的价格的需求弹性
Ep。
2020/4/13
➢ 价格的需求弹性EP
ΔQ/Q EP=——————
Δ P/P
▪ 价格的需求弹性五种情形
2020/4/13
➢ 运输需求的特征 派生性(本源是社会经济生活) 规律性 不平衡性 个别需求的异质性 部分可替代性 运输的互补性 非物质性、广泛性、多样性、弹性
2020/4/13
运输需求分析
➢ 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因素 ➢ 运输需求函数分析 ➢ 运输需求曲线 ➢ 运输需求弹性分析
2020/4/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