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注公差通用规范

合集下载

一般手板件的未注公差标准

一般手板件的未注公差标准

一般手板件的未注公差标准一般手板件的未注公差标准,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对手板件的尺寸、形状、位置等要素允许偏差的范围进行规定的标准。

未注公差是指在图纸或技术文件中未明确标注的公差要求,一般情况下,这些公差依赖于工艺师的经验和判断。

然而,这种传统的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公差设置不合理、加工质量不稳定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未注公差标准对于提高手板件的加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板件未注公差标准的原则1.符合设计要求:未注公差应确保手板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方面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2.便于加工:公差要求应考虑加工工艺的实现,尽量选择容易控制的公差范围,避免过严或过宽的公差导致加工困难。

3.经济合理:未注公差应考虑材料的利用率、加工成本等因素,确保在手板件加工过程中,既能保证质量,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4.稳定质量:合理的未注公差有助于稳定手板件的加工质量,减少因公差设置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

二、手板件未注公差标准的制定1.分析设计图纸:对手板件的设计图纸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尺寸、形状、位置等方面的要求,为制定未注公差标准提供依据。

2.确定加工工艺:根据手板件的特点和加工设备,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为未注公差的制定提供工艺保障。

3.计算公差:根据设计要求、加工工艺等因素,计算出手板件各尺寸、形状、位置等方面的公差值。

4.审核验证:对制定的未注公差标准进行审核验证,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加工、经济合理、稳定质量等原则。

5.完善文档:将制定的未注公差标准纳入技术文件,便于生产过程中的人员遵循和执行。

三、手板件未注公差标准的应用与监督1.培训与指导:对手板件加工相关人员开展未注公差标准的培训,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正确执行。

2.工艺文件管理:加强对工艺文件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未注公差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执行。

3.质量控制:对手板件的加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调整,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机械制图常见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常见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常用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冲压件)1.锐边去毛刺,冲压切口粗糙度6.3.2.冲件表面氧化处理:H.Y.或(表面镀锌钝彩.Zn8.DC.).3.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技术要求(铸件)1.铸件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2.未注明铸造斜度为1~2.5%%d.3.铸造公差按GB6414-86 CT6.4.未注明铸造圆角为R1~R2.5.5.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6.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96 H级.7.去毛刺,未注倒角0.5x45%%D.➢技术要求(锻件)1.未注锻造圆角半径为R1~R2.2.未注锻造斜度为1~1.5%%D,锻造公差为IT15级.3.锻件组织应致密,不得有折叠、裂纹等缺陷,并去飞边.4.去锐边毛刺,直角处倒钝.5.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6.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96 H级.技术要求(活塞件)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96 H级.3.去毛刺,未注倒角0.5x45%%D.4.表面磷化处理.➢技术要求(橡胶件)1.零件表面应光洁.(模具表面粗糙度应在Ra0.4以上)且不允许有气泡.杂技级凸凹等缺陷.2.合模缝不允许错位,合模飞边的凸起级厚度不得大于0.02mm.3.邵氏A型硬度65%%P5.4.去净飞边.➢技术要求(塑料件)1.成形前材料应预热干燥.2.成形后制件应光整不得有扭曲变形现象.3.未注圆角为R0.5.4.外表面应光滑,其粗糙度不大于Ra0.4.且不得有划伤,刻痕等缺陷.5.未注尺寸公差按GB/T 1804-92 m级.⏹技术要求(弹簧件)1.旋向:左旋.2.总圈数:no=123.工作圈数:no=104.钢丝硬度:HRC42~48.5.表面氧化处理:H.Y.(俗称发黑)6.单端并紧磨平.再如:⏹如果是整机安装后的技术要求还应该增加:整机的的性能指标,最后的喷漆要求。

钣金件通用公差精度的标准

钣金件通用公差精度的标准

钣金件通用公差精度标准1 目的采用统一规范的未注公差标准,规范钣金件设计、生产、验收标准,保证钣金加工件精度要求。

(1)能有效简化制图,节省设计时间,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换。

(2)突出图样上注出公差的尺寸,方便生产制造。

(3)简化检验要求,有助于质量管理。

最终能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生产。

2 适用范围从标准颁布之日起试运行,适用于颁布以后新设计钣金件(以前设计的钣金件,还按照原标准进行制造及验收)。

从设计出图、生产制造到产品验收的整个阶段,按照本标准运行。

3 职责3.1技术中心技术中心按照该标准进行设计,标准参考见附录一。

对功能上无特殊要求的要素采用一般公差,在图样上可不注出其公差,只须在技术要求或技术文件中说明参照本标准。

图样上尺寸未注公差的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需考虑通常的车间精度。

(1)对任一单一尺寸,当功能上允许的公差等于或大于一般公差时,采用一般公差,既不需标注其公差。

(2)当要素的功能允许比一般公差大的公差,在制造上比一般公差更为经济时,其相应的极限偏差数值要在尺寸后注出。

(3)由于功能上的需要,某要素要求采用比一般公差小的公差值,应在尺寸后注出其相应的极限偏差数值。

3.2 制造中心(主指钣金件供应商)制造中心按照该标准进行生产,标准参考见附录一。

设计图样中标注公差项,依照标注的偏差数值进行生产。

而对于设计图样中未注公差项,应依照规范的标准偏差数值进行生产。

如果供应不能加工出设计标注的精度要求时,应与主设计人员沟通协商解决。

3.3 品质管理部品质管理部按照该标准进行验收,标准参考见附录一。

品质管理部严格按照未注公差的标准进行钣金件的验收工作。

对于超出一般公差的工件,如未达到损害其功能时及影响外观时,请与主设计人员联系,以判定是否可让步接收(但并不能说明以后都可降低标准)。

若工件的功能受到损害时请供应商返工或报废。

4 制定本标准依据参考国际标准:ISO 2768, 国家标准:GB/T 1184-1996、GB/T 1804-2000。

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

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

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是指螺纹规格中没有注明公差的一种螺纹加工标准,其尺寸精度要求按照国际标准制定。

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的出现,旨在规范螺纹加工行业,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实际案例,探讨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的重要性及其应用范围。

一、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的定义1.规范性: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的出现,可以规范螺纹加工行业,统一螺纹的尺寸精度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技术性: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对于螺纹加工技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提高螺纹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3.标准化: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是一种标准化的螺纹加工标准,可以促进国内外螺纹加工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螺纹产品的国际化发展。

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适用于各种领域的螺纹加工,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

在实际生产中,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应用,不同工件的螺纹加工可以根据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加工。

以某公司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为例,该公司使用了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进行螺纹加工。

通过实验验证,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可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装配性,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该标准的应用还使得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第二篇示例:螺纹未注公差带国标是指在机械零件的螺纹加工中,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范围来确定螺纹的精度要求。

螺纹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连接零件,通常用于连接螺钉、螺母等零件,因此螺纹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整个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螺纹的未注公差带国标主要包括GB/T 1802.1~1802.8标准,其中规定了各种螺纹的公差带范围、符号和尺寸。

根据不同的螺纹类型和用途,这些标准规定了不同的公差等级和公差带范围,以满足不同精度要求的螺纹加工需求。

螺纹的公差带主要包括内螺纹和外螺纹两种类型。

在螺纹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螺纹的内径、外径、螺距等因素来确定公差带范围,确保螺纹的质量和精度。

TS(C)-1-10-AA-未注尺寸公差规范

TS(C)-1-10-AA-未注尺寸公差规范
(4)倒圆:将工件的棱角加工成圆形。
(5)倒角:将工件的棱角加工成斜面形状。
a.未注尺寸公差(铸造加工)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件(压铸铸造法、壳型铸造法、砂型铸造法)未标注公差数值或代号,且基本尺寸在1mm以上1000mm以下范围内的铸造加工部分的尺寸公差。
未指明情况下,选用2级。
2.未注极限偏差
+0.5
-0.2
+0.6
-0.3
+0.7
-0.3
+0.8
-0.4
+1.1
-0.5
+1.5
-0.6
+1.9
-0.8
3.7高强度铝合金锻件的错位值按表7。
表7单位mm
质量(Kg)
≤0.5
0.5<~≤2
2<~≤8
8<~≤11
11<~≤23
23<~≤45
45<~≤116
116<
错位
0.4
0.5
0.6
0.8
0.9
0
0
-1.2
±1.0
2.2压铸铸造、壳型铸造可动部分的极限偏差
下述情况的极限偏差按表2。
压铸铸造:分型面
壳型铸造:分型面型芯
表2单位mm
基本尺寸
压铸铸造
壳型铸造
大于

≥1
4
±0.15
±0.4
4
16
±0.3
±0.5
16
63
±0.4
±0.6
63
250
±0.6
±1.0
250
1000
±1.0
±1.5
2.3砂型铸造极限偏差
TS(C)-1-10-c、d……适用二种公差时

10-2311 未注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

10-2311 未注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

尺寸单位为mm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标准涉及的是图上没有标注公差要求的线性和角度尺寸通用公差。

如果图上没有给出其它说明,则本标准中提出的公差也适用于机加工或塑性成型零件。

2. 概述本标准说明了尺寸公差的四级精度。

通常,根据在车间的生产过程中获得的级别来选择精度的等级。

如果需要减小公差,或较大范围的公差是允许的和经济的,则每次都必须在图上标示出来。

3. 有效性范围如第5条所述,如果图纸或其它文件(例如,技术说明)参照了本标准,则应符合本标准的公差要求。

只有在图上或其它文件中清楚注明时,才可以采用其它依维柯标准对某些生产工艺的公差要求(见依维柯标准10-2310中的表1)。

如果技术文件中有尺寸公差的一些说明,在有疑问的情况下,以具有较大公差的说明为准。

对于未注公差、但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尺寸公差加工的表面尺寸,以及按照其它技术规范的公差要求加工的表面,适用于每种情况的公差是含有较大公差的加工方法所采用的公差。

权所版有。

未经依维柯公司书面同意,其他方不得复制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标准。

标准3.1 本标准中所述的公差对下列尺寸有效:a)线性尺寸,例如,内、外尺寸,直径(见表I),圆角半径和倒角高度(见表II)。

b)角度尺寸(见表III),不管图上是否标示出来(例如,90度角和规则的多边形角)。

c)机加工连接件所产生的直线和角度尺寸。

d)由焊接件组成的零件的直线和角度尺寸。

3.2 本标准中的公差对下列尺寸无效a)每个尺寸都有单独标示出的公差的直线和角度尺寸。

b)技术文件中有通用公差的其它说明的直线和角度尺寸(见依维柯标准10-2999和10-2310)。

c)根据依维柯标准10-1215,括号内补充尺寸。

d)根据依维柯标准10-1404,方框内的标称尺寸。

e)通过除以圆周获得的角度尺寸。

f)座标轴之间没有标出尺寸的90度角。

g)因连接零件而产生的直线和角度公差。

4. 公差有关尺寸(直线和角度)公差以及几何公差的相关性,见依维柯标准10-2310中的第4条:4.1 线性尺寸表I—线性尺寸的允许偏差,圆角半径和倒角高度除外标准表II —圆角半径和倒角高度的允许偏差4.2 角度尺寸相对于最短边的标称尺寸的允许角度偏差列于表III中。

对一般机加工零件的通用技术要求[最新]

对一般机加工零件的通用技术要求[最新]

对一般机加工零件的通用技术要求,是否可直接作如下规定:1.未注尺寸公差按GB/T1804-2000中的中等精度等级(m级)。

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1996中的中等精度等级(K级)。

对照表:未注尺寸公差按GB/T1804-m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mm)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精密 f ±0.05 ±0.05 ±0.1 ±0.15 ±0.2 ±0.3 ±0.5中等m ±0.1 ±0.1 ±0.2 ±0.3 ±0.5 ±0.8 ±1.2粗糙 c ±0.2 ±0.3 ±0.5 ±0.8 ±1.2 ±2 ±3最粗v -- ±0.5 ±1 ±1.5 ±2.5 ±4 ±6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GB/T1804-2000)mm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0.5~3 >3~6 >6~30 >30精密 f ±0.2 ±0.5 ±1 ±2中等m粗糙 e ±0.4 ±1 ±2 ±4最粗v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10 >10~50 >50~120 >120~400 >400精密 f ±1o ±30′±20′±10′±5′中等m粗糙 e ±1o30′ ±1o ±30′±20′±10′最粗v ±3o ±2o ±1o ±30′±20′注:1o为1度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10>10~30 >30~100 >100~300 >300~1000 >1000~3000H 0.03 0.05 0.1 0.2 0.3 0.4K 0.05 0.1 0.2 0.4 0.6 0.8L 0.1 0.2 0.4 0.8 1.2 1.6垂直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100>100~300 >300~1000 >1000~3000H 0.2 0.3 0.4 0.5K 0.4 0.6 0.8 1L 0.4 1 1.5 2机加工规范1.目的对机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以确保满足公司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车身钣金件未注尺寸公差QCAF01 0300 P-42-2008

车身钣金件未注尺寸公差QCAF01 0300 P-42-2008

Q/CAF01车身钣金件未注尺寸公差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 发布Q/CAF01 0300 P-42-2008前言为保证冲压、折弯或拉伸工艺制造的汽车金属零件及其焊接总成的加工精度及其经济性,规范尺寸公差,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籍龙慧I冲压件未注尺寸公差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过冲压、折弯或拉伸工艺制造的汽车金属零件的通用尺寸公差。

本标准同时还包含在上述零件之间焊接成的总成以及上述零件与焊接螺母、焊接螺栓等焊接成的总成的通用公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AF01 0300 P-43-2008 焊接螺栓的焊接质量3定义3.1 孔的直径:如图1,直径d。

3.2 孔位偏差:如图1,B与B′之间的偏移量(理论孔心与实际孔心之间的距离)。

3.3A:主定位孔的孔心B:制图上的孔心B′:实际孔心图13.4 修边线:如图2所示,线D。

3.5 翻边宽度:如图2所示,宽度E。

图23.6 焊接面的搭接深度:如图3所示,深度F。

3.7 焊接面的搭接位置:如图3所示。

搭接位置G。

3.8 焊接面:如图3和图4所示,表面H。

图3 图43.9 螺母或螺栓的位置偏差:如图5所示,I与I',J与J'之间的偏移量。

3.10螺母或螺栓的间距:如图5所示,I与J间的距离。

I -J:理论间距I′—J′:实际间距图53.11冲压件:通过冲床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得到的工件就是冲压件。

4通用尺寸公差通用尺寸公差应按照表1执行。

4.1 如果在中间尺寸与最终尺寸之间应用通用尺寸公差有重叠,优先在最终尺寸上应用该标准。

4.2 焊接头部在支撑面上的焊接螺栓的焊接位置公差见Q/CAF01 0300 P-41-2008表1单位: 毫米注释:○1图纸上没有注明的间隙孔,应按照装配孔的位置公差标准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0′
±20′
±10′
±5′
4.2 未注形位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数值
4.2.1 未注形位公差的公差等级
4.2.1.1 图样上未注出的形状公差的公差等级,一般应符合 GB/T 1184-1996 第 5.1 条规定的 K 级要求。
4.2.1.2 图样上未注出的位置公差的公差等级,一般应符合 GB/T 1184-1996 第 5.2 条规定的 K 级要求。
3 通则
3.1 本规范所规定的未注公差等级为公司的一般制造精度等级,图样上不需注出。如由于功能要求需 对某个要素提出更高的公差要求时,应在图样上直接标注;更低的公差要求只有对公司有经济效益时才 需注出。 3.2 由不同类型的工艺(例如切削和铸造)分别加工形成的两表面之间的未注公差的尺寸应按规定的 两个一般公差数值中的较大值控制。 3.3 未注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应用范围 3.3.1 本规范仅适用于下列未直接标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a. 线性尺寸(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等); b. 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注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º),GB/T 1184 提到的或等多
边形的角度除外; c. 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3.3.2 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尺寸: a. 其他一般公差标准涉及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b.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 c. 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3.4 未注形位特征的应用范围 本规范主要应用于表1所示的几何特征要素。
中心平面或两要素的轴线互相垂直的情况,且两对称要素中的较长者作为基准要素.如两要素长度相等,
则可任取其中一个要素作为基准。
表7 对称度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
公差等级
≤100
主参数d(D)、B、L较短边
>100~300
>300~1000
mm >1000~3000
GB/T 1184-K
±0.6
±0.6
±0.8
4.1.2 图样上未注出的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公差等级,应符合 GB/T 1804-2000 第 5.1 条规定的
m 级要求,其极限偏差数值应分别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3 未注公差的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
公差等级
0.5~3
基本尺寸分段 >3~6
>6~30
mm >30
GB/T 1804-m
定的 m 级要求,其极限偏差数值应分别符合表 11 的规定。
表11 未注公差冲裁圆角半径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
单位为mm
基本尺寸
厚度
公差等级 GB/T 15055-m
0.5~3
≤1 >1~4
±0.15 ±0.30
≤4 >3~6
>4
±0.40 ±0.60
≤4 >6~30
>4
±0.60 ±1.00
≤4 >30~120
取其中一个要素为基准。
表8 圆跳动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
公差等级
圆跳动极限偏差值
GB/T 1184-K
±0.2
5 冲压件的未注公差
5.1 线性和角度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数值 5.1.1 冲裁件图样上未注出的线性尺寸的公差等级,应符合 GB/T 15055-2007 第 4.1 条规定的 m 级要 求,其极限偏差数值应分别符合表 9 的规定。
制。
4.2.2.4 平行度的极限偏差数值取两平行要素间距离的尺寸极限偏差数值或平面度(直线度)的极限偏
差数值,并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两平行要素中的较长者作为基准要素,如两平行要素长度相等,则可任
取其中一个要素作为基准。
4.2.2.5 垂直度的极限偏差数值应符合表 6 的规定,且应将构成直角的两个要素中的较长者作为基准
单位为mm
基本尺寸
≤3
>3~6
>6~10
>10~18
>18~30
>30
极限偏差
+1.00 -0.30
+1.50 -0.50
+2.50 -0.80
+3.00 -1.00
+4.00 -1.50
+5.00 -2.00
5.1.5 图样上未注出的冲裁角度尺寸的公差等级,应符合 GB/T 15055-2007 第 4.4.1 条的规定的 m 级
限偏差数值应分别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2 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
公差等级
0.5~3
>3~6
>6~30
基本尺寸分段
mm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GB/T 1804-m ±0.1
±0.1
±0.2
±0.3
±0.5
±0.8
±1.2
±2
±1
4.2.2.7 同轴度不规定极限偏差数值,在极限情况下同轴度偏差允许等于表中给出的径向圆跳动的极
限偏差数值,因为径向圆跳动偏差包含同轴度偏差和圆度偏差。
4.2.2.8 圆跳动的极限偏差数值应符合表 8 的规定。如果有明显的支承面,则将该支承面作为基准要
素;如果没有指出支承面,则将相互关联两个要素中较长者作为基准要素;如两要素长度相等,则可任
±0.2
±0.5
±1
±2
4.1.3 图样上未注出的角度尺寸的公差等级,应符合 GB/T 1804-2000 第 5.1 条规定的 m 级要求,其极
限偏差数值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4 未注公差的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
公差等级
~10
>10~50
基本尺寸分段 >50~120
>120~400
mm >400
GB/T 1804-m
例见图 1。
表15 直线度、平面度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
公差等级
≤10
>10~25
主参数(L、H、D)
>25~63
>63~160 >160~400
>400~1000
mm >1000
GB/T 13916-3 ±0.25
±0.40
±0.60
±1.00
±1.60
±2.50
±4.00
a)
b)
c)
d)
图1
5.2.2 图样上未注出的同轴度、对称度的公差等级,应符合 GB/T 13916-2002 第 3.2 条规定的 3 级要
求,其极限偏差数值应符合表 16 的规定。主参数 B、D、L 选用示例见图 2。
6
公差等级 GB/T 13916-3
≤3 ±0.50
表16
>3~10 ±0.80
同轴度、对称度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
主参数(B、D、L)
>10~25
>25~63 >63~160 >160~400
±1.20
±1.60
±2.00
4.2.2 未注形位公差的极限偏差数值
2
4.2.2.1 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数值应符合表 5 的规定,其中对直线度按被测素线的长
度为主参数选取数值,对平面度按平面要素较长边的长度或圆平面的直径为主参数选取数值。
表5 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
公差等级
≤10
>10~30
主参数
>30~100
>100~300
>300~1000
mm >1000~3000
GB/T 1184-K
±0.05
±0.1
±0.2
±0.4
±0.6
±0.8
4.2.2.2 圆度的极限偏差数值等于直径的极限偏差数值,但不得大于表 8 中所规定的各等级径向圆跳
动的极限偏差数值。
4.2.2.3 圆柱度的极限偏差数值不作规定,由圆度、素线直线度和平行度的极限偏差数值分别予以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13916-2002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GB/T 15055-2007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5.1.2 成形件图样上未注出的线性尺寸的公差等级,应符合 GB/T 15055-2007 第 4.2 条规定的 m 级要
求,其极限偏差数值应分别符合表 10 的规定。
基本尺寸 0.5~3 >3~6 >6~30
表10
未注公差成形件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
单位为mm
厚度
公差等级 GB/T 15055-m
≤1
>4
±0.80
≤1
±0.35
>120~400
>1~4
±0.70
>4
±1.05
≤1
±0.50
>400~1000
>1~4
±1.00
>4
±1.45
≤1±0.65源自>1000~2000>1~4
±1.30
>4
±2.00
≤1
±1.00
>2000~4000
>1~4
±2.00
>4
±2.60
注:对于0.5mm及0.5mm以下的尺寸应标公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