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洋流洋流的成因
常见的洋流现象及原因

常见的洋流现象及原因洋流是指海洋中水体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垂直的。
洋流起源于多种因素,例如风力、地球自转、水温差异和地形等。
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常见的洋流现象,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洋流现象及其原因。
1. 北大西洋暖流(北大西洋漂流)- 区域:北大西洋- 原因:北大西洋暖流是由贝利洋流和北赤道洋流形成的,主要是因为北大西洋地区的风力、地转偏向力和水温差异所引起。
北大西洋地区的西风系统将暖水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向北推进,并且地球自转会使暖水向右偏转,形成逆时针流动。
这种洋流对气候有重要影响,使得北大西洋地区的气候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更为温暖。
2. 利马科洋流(秘鲁洋流)- 区域:东太平洋沿岸,从秘鲁到厄瓜多尔- 原因:利马科洋流是由东南贝利洋流分割岛洋流形成的,主要是由于南美洲上方的南太平洋东南风和地球自转的影响所致。
这种洋流带来了寒冷的海水,使得沿岸地区的气候凉爽,对渔业有重要影响。
3. 关塔那摩海洋环流(厄尔尼诺现象)- 区域: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和大洋洲地区- 原因: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太平洋上层海水温度升高,产生的异常温暖现象。
正常情况下,赤道地区的东太平洋地表水变暖,并且东太平洋洋流由东向西流动,这被称为正常年。
然而,在厄尔尼诺现象中,这种倒装发生了逆转,深层冷水上涌不再发生,导致海洋表层温度升高。
这会对气象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
4. 富尔西亚冷流- 区域:太平洋东北部- 原因:这种冷流是由于东北风和北赤道洋流的作用而形成的。
东北风导致水体移动,而北赤道洋流使得水体向西转移。
这种冷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渔业和天气预报都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洋流现象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洋流现象,例如赤道逆流、北冰洋洋流等。
这些洋流现象均与地球自转、风力、水温差异和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洋流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世界洋流的形成原因

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
引起洋流运动的因素主要动力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洋流形成的原因洋流的主要动力是风力,盛行风的吹拂,其他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海底地形、海水密度和温度、大陆边缘轮廓等,都是影响洋流运动方向的原因。
1、盛行风是洋流的主要动力风力作用下,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向前运动,形成大规模洋流,此类洋流也叫做风海流。
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大多属于风海流。
2、海水密度差异引起的密度流两片海域之间,海水温度和盐度存在差异,使得海水密度不同,从而引起海水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就是密度流。
3、补偿流由于海水挤压或分散,使得某一海域海水减少,相邻海水前来补充,这种方式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比如秘鲁寒流就是上升补偿流。
4、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使得洋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5、大陆轮廓大陆轮廓,岛屿、半岛突出部分,可以使得洋流分支和迫使其改变方向。
太平洋域内的洋流洋流名称地理位置出现频率(%)流速(公里/小时)北赤道暖流大体沿北纬10°流动25-75 0.9-2.8台湾暖流(日本暖流,即黑潮)沿台湾省东岸、日本群岛南岸及东岸流动25-75以上0.9-2.8对马暖流沿日本海东岸流动25-50 0.9-1.9北太平洋暖流位于北纬35°~42°间25-75 0.9-1.9阿拉斯加暖流沿阿拉斯加湾岸流动夏季25-50,冬季25-75 0.9-1.9堪察加寒流(亲潮)沿堪察加半岛东岸流动25-75≤0.9千岛寒流(亲潮)沿千岛群岛东岸流动25-75≤0.9滨海寒流沿俄罗斯远东区滨海边区南部沿岸流动夏季25-50,冬季25-75≤0.9利曼寒流沿日本海西岸流动25-45≤0.9加利福尼亚寒流沿北美洲西岸流动≤25≤0.9赤道逆流(反赤道流,系暖流)大体平等于北纬5°-8°流动冬季25-75夏季25-75以上0.9-2.8以上棉兰老暖流沿菲律宾棉兰老岛东岸流动25-75 0.9-2.8以上南赤道暖流沿赤道南侧流动25-75以上0.9-2.8东澳大利亚暖流沿澳大利亚东岸流动25-75 0.9-1.9西风漂流(寒流)平行于南纬45°-50°流动25-50 0.9-1.9合恩角寒流沿火地岛西南岸流动25-75 0.9-1.9秘鲁寒流(洪堡德洋流)沿南美洲西岸流动25-75≤0.9。
全球洋流及成因

全球洋流及成因海流(洋流)犹如大洋中的河流,会向某一特定的方向流动,流动的路径大致固定,惟有在陆地沿岸,会因潮汐、地形及河水的注入等影响其变化。
其中,洋流是海洋中大股海水的定向流动,洋流的温度、盐度和流向在各地大致一定。
洋流如按成因而分,有因风的摩擦应力而产生吹送流(drift currt),因海水密度不均而生的密度流(density current),因海面倾斜而生的倾斜流(slope current),及因流体的连续性而发生的补偿流(compensation current)。
其中以盛行风吹拂的吹送流最为普遍,次为密度差异而生的密度流。
洋流如依本身与周围海域之温度差异而分为暖流及寒流。
前者为洋流本身比周围海域高温,後者则比周围海域低温者。
至於凉流则是从温带流向热热的一种寒流。
海(洋)流随其成因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质,以下一一作简述:1.吹送流:固定风向的风持续吹过海面,其对海面施加的摩擦力造成海水的流动。
有关吹送流的理论,直至艾克曼(Ekman)考虑流体摩擦力与地球自转偏向力後,才奠定了吹送流的理论。
例如:北赤道海流就是东北信风引起的,而北太平洋海流主要是靠西风吹送所致,因此又称为「西风漂流」。
2.密度流:因温度、盐度及所含悬浮物的不同,海洋内部的海水密度分布得很不均匀,水压的差异会导致海水的流动(就像大气气压的差异会形成风的道理一样)。
像是在为陆地所环绕的海湾裏,海水的盐度通常会比较高。
地中海表层海水的蒸发量每秒钟约高达10万吨,所以海水盐度高达37%0(仅次於红海的41%0),特别在清冷的冬季,沉重的表层水会下沉至海底,再向西流出直布罗陀海峡,而大西洋盐度较小的海水会从潜流出去的高盐度水上层反向流入地中海,以补充地中海流失的水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就曾为了躲避敌方的侦察而关掉马达,再利用上、下两层反向流动的洋流,顺流进出地中海。
图片:海洋寒暖流之分布图片:因海盐与密度效应产生的温盐环流与全球盐分传递系统。
高三地理洋流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洋流知识点总结洋流是指在全球海洋中由于风力、海底地形、海水密度差异等因素引起的海水运动。
洋流对地球的气候、生态和经济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总结高三地理中与洋流相关的知识点。
一、洋流的分类1.根据水平分布: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的海洋水流,水温较高;寒流则相反,是从高纬度向低纬度运动,水温较低。
2.根据垂直分布:洋流可分为表层洋流、深层洋流和海底洋流。
表层洋流位于海表面,受到风力驱动,速度较快;深层洋流则位于表层以下的较深海域,受到密度差异和地球自转的影响;海底洋流则位于海底,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流和密度倾斜引起。
二、全球洋流系统1.赤道洋流系统赤道洋流包括赤道逆流和赤道顺流。
赤道逆流是位于赤道附近的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影响下的东西向洋流,向西流动而与赤道盘旋形成环流;赤道顺流则是位于赤道南北两侧的洋流,分布在北纬5°-25°和南纬5°-20°之间。
2.热带洋流系统热带洋流主要包括北太平洋洋流、南太平洋洋流和印度洋洋流。
北太平洋洋流受到赤道逆流的影响,形成了北赤道流和加利福尼亚流等洋流;南太平洋洋流又受到赤道顺流的影响,形成了赤道南流和秘鲁流等洋流;印度洋洋流则由季风和西澳洲流等多个洋流组成。
3.副热带洋流系统副热带洋流主要是指北大西洋洋流和南大西洋洋流。
北大西洋洋流由北大西洋附近的地中海暖流、加伯流和北大西洋当前流等组成;南大西洋洋流则有巴西流、福克兰流和厄尔尼诺洋流等。
4.极地洋流系统极地洋流包括北极洋流和南极洋流。
北极洋流主要由东格陵兰流、挪威海流和白令海流等组成;南极洋流受到西风带和辐合辐散影响,形成了西风漂流和环南极洋流等。
三、洋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1.洋流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暖流可以带来温暖的气候,如日本温暖流使得日本有四季分明的温暖气候;寒流则使气候较为寒冷,如本格拉流使得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寒冷。
2.洋流对降水的影响暖流会使得沿岸地区气温升高,增加了蒸发,形成多雨的气候;寒流则会较冷的水汽减少,气候较为干燥。
各洋流洋流的成因

①风海流。
盛行风长期作用于海面所形成的稳定洋流叫风海流。
风吹过海面时,风对海面的摩擦力以及风对海浪迎风面施加的压力,迫使海水向前移动。
表面海水一旦开始流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马上发生作用。
表面海水在风力、地转偏向力和下层海水的摩擦力以及风对海浪迎风面施加的压力,迫使海水向前移动,便形成风海流。
表面海水在风力、地转偏向力和下层海水的摩擦力取得平衡时,海流处于稳定状态,以相等的速度向前流动,此时的海流就是风海流.
②密度流。
由于各海区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同,造成海水密度水平方向上不均匀分布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海流,称为密度流.
③补偿流。
海水具有连续性和不可压缩性的特点,某一海区的海水因风力或密度差异等原因流走后,相邻海区的海水就流来补充,称为补偿流。
补偿流有水平的与垂直的。
垂直补偿流又可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风海流有:
赤道暖流、西风漂流、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
密度流有:
直布罗陀海峡底部的洋流、基尔运河底部的洋流、曼德海峡底部的洋流等;
补偿流有:(中低纬大陆西岸的所有寒流)
赤道逆流、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洋流知识点总结归纳

洋流知识点总结归纳1. 洋流的分类洋流可以按照其产生原因、运动性质和分布范围进行分类。
按照产生原因,洋流可以分为风生洋流、密度驱动洋流和地转偏向洋流。
按照运动性质,洋流可以分为表层洋流、深层洋流和垂直洋流。
按照分布范围,洋流可以分为大洋洋流和边缘海洋流。
2. 洋流的形成和驱动力洋流的形成和运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风是影响洋流形成和运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风对海面产生的作用力会使海水发生位移,形成洋流。
此外,地球自转也会影响洋流的形成和运动,使洋流发生偏向。
另外,密度差异也可以驱动洋流的形成。
海水的密度受温度和盐度的影响,密度差异会导致海水产生运动。
而地形和海底地形也会对洋流的形成和运动产生影响。
3. 洋流的分布洋流的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球自转、地形、风等。
全球洋流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北极海域。
在大洋中,有着一些重要的洋流系统,如北太平洋洋流系统、南太平洋洋流系统、北大西洋洋流系统、南大西洋洋流系统等。
边缘海中也有一些重要的洋流系统,如日本海流、东北太平洋暖流等。
4. 洋流的影响洋流对海洋和气候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洋流对海洋的温度、盐度和营养物质分布产生影响,进而对生物圈产生影响。
其次,洋流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由太平洋洋流系统引起的气候异常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的影响。
此外,洋流也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海岸线侵蚀、天气系统等。
5. 洋流的研究方法研究洋流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使用卫星遥感技术、潜标技术、航海观测技术、数值模拟方法等。
卫星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洋流的观测,它可以提供大范围的海面温度、盐度和海表高度等数据。
潜标技术可以对洋流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得到洋流的详细变化规律。
航海观测技术则可以提供洋流的局部详细数据。
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对洋流进行模拟和预测。
总之,洋流是海洋中水体的大规模运动形式,对海洋和气候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洋流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洋流洋流是地球上热量转运的一个重要动力。
洋流调节了南北气温差别,在沿海地带等温线往往与海岸线平行就是这个缘故。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洋流,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地理知识点洋流分类按成因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三种。
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
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
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
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
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
例如,赤道逆流、秘鲁寒流。
按性质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寒流两种。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多由低纬流向高纬或为下降流。
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多由高纬流向低纬或为上升流。
典型的有,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按地理位置洋流按地理位置分为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沿岸流四种。
赤道流: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区。
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
大洋流:分布于大洋中心,这种洋流类型较多。
极地流:分布于极地海域。
例如,南极绕极流。
沿岸流:分布于沿海海域,受陆地影响大。
例如,我国的沿岸流高中地理知识点影响洋流分布因素及规律因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海水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布与地面风带模式及其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除了盛行风以外,还有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实际的大洋洋流分布,如下图。
规律1. 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 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 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
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4. 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洋流部分知识点总结

洋流部分知识点总结一、洋流的形成与分类洋流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地球自转、风力、重力、地形和海洋表面温度等因素。
地球自转造成了赤道附近海水向东移动,形成赤道洋流。
而地转风、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的分布也会形成洋流系统。
此外,地形峡谷、海峡和海山等地形特征都会影响洋流的形成和路径。
洋流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热带洋流和辐散洋流。
热带洋流分布在赤道附近,主要受地球自转和热带气旋的影响。
它们是海洋热量转移的重要渠道,对调节气候具有重要作用。
辐散洋流则分布在副热带和极地地区,主要受风力、地形和重力的影响,其路径复杂多变,但也对环流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二、洋流的影响洋流对海洋环流、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洋流对海洋环流具有重要影响。
它们承担着海洋混合、物质输送、能量传递和气氛物质交换的任务,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环境有着深远影响。
其次,洋流也对气候具有重要作用。
洋流的温度和盐度能影响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着全球的气候格局。
最后,洋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它们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环境,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三、洋流的重要性洋流对海洋环流、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洋流对海洋环流的作用至关重要。
洋流承担着海洋混合、物质输送、能量传递和气氛物质交换的任务,是海洋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洋流的温度和盐度能影响着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着全球的气候格局。
最后,洋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洋流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环境,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洋流是海洋中的重要水流,对海洋环流、气候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洋流的形成、分类、影响以及重要性,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洋的运动规律,为保护海洋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因此,加强对洋流的研究和监测,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风海流。
盛行风长期作用于海面所形成的稳定洋流叫风海流。
风吹过海面时,风对海面的摩擦力以及风对海浪迎风面施加的压力,迫使海水向前移动。
表面海水一旦开始流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马上发生作用。
表面海水在风力、地转偏向力和下层海水的摩擦力以及风对海浪迎风面施加的压力,迫使海水向前移动,便形成风海流。
表面海水在风力、地转偏向力和下层海水的摩擦力取得平衡时,海流处于稳定状态,以相等的速度向前流动,此时的海流就是风海流.
②密度流。
由于各海区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同,造成海水密度水平方向上不均匀分布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海流,称为密度流.
③补偿流。
海水具有连续性和不可压缩性的特点,某一海区的海水因风力或密度差异等原因流走后,相邻海区的海水就流来补充,称为补偿流。
补偿流有水平的与垂直的。
垂直补偿流又可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风海流有:
赤道暖流、西风漂流、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
密度流有:
直布罗陀海峡底部的洋流、基尔运河底部的洋流、曼德海峡底部的洋流等;
补偿流有:(中低纬大陆西岸的所有寒流)
赤道逆流、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