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不适合中国[1]
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就为了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而不懈奋斗,并且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为何他们的努力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直到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的革命,才取得胜利呢?我在这里,查阅了一些历史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做出了以下的解释,仅供参考。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条件与中国的实情众所周知,资本主义是在封建时代开始出现萌芽,而它的发展需要两个重要的条件:一个是大量的资本,即财富。
只有有着充足的资本,才能进行商业活动,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商业贸易站稳脚跟。
历史上,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到来,西方的殖民主义开始抬头,他们用掠夺的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用来开工厂、雇劳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个条件是要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西方在14、15世纪通过圈地运动,产生了许多的无业游民,即劳动力。
有了这两者的准备,西方的资本主义开始迅速发展,新成长起来的资本家们成为了所谓的新贵族。
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同时,一批思想家出现在了舞台上,他们用手中的笔启蒙人民,民主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在工业革命的隆隆响声中,西方世界先后通过革命进入资本主义国家。
然而在中国鸦片战争前,普通家庭自给自足模式,使社会上的自由劳动力不足,资本主义虽有萌芽与一定的资本,却得不到发展,另外,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套牢了人民的思想,资本主义的发展愈加缓慢。
鸦片战争后,当封闭的大门被打开,上层阶级和知识分子开始探求救国道路,资本主义从这时才开始被关注,可以说中国的资本主义没有经过一定时期的思想启蒙,先天不足,没有阶级基础,实力不足,错过了工业革命,技术缺乏,所以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这些导致了它致命的软弱性。
二、资本主义的主要组织形式和中国实践可以看到,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是采用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共和制来统治国家的。
自甲午战败,初步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最初,他们将希望寄托在皇族的自行改革上,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答:一﹑当时中国国情不允许。
初期在没落封建制度下西方势力入侵并出现了洋务运动,产生了新兴的买办阶级和西方势力扶植的新生资产阶级;国内极少的地主阶级也向资产阶级转化,并出现一些向西方学习的呼声,产生了一批新的民主资本主义阶级。
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他们并不想中国强大,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刻意打压下,大多数新生的资产阶级势力夭折!剩下的都是被各方势力控制的畸形资产阶级。
二﹑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根本的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买办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封建官僚政府的压榨,不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地主农业经济和个体农业经济仍然占着明显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只占很小部分。
在民族资本中缺乏重工业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得不依赖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
地主阶级仍占主导。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压迫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生,但是又不彻底,他们脱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内部涣散而无法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革命的武装力量弱小,无法成功革命!。
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在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上。
事实上,能够得出这一结论的事件还很多,可以说贯穿于整个中国近代史当中。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末和民国的仁人志士们一次又一次地为资本主义而奋斗,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而在共产党、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了划时代地成功。
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一·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未能使中国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截断了中国也慢慢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为主权受到了侵犯。
到了1901年中国大地上还是由大清帝国名义统治着,但是大清此时已经是帝国主义的傀儡,而且外国帝国主义不可能任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必定打着清朝名义阻碍其发展,因此清政府时期资本主义不可能得到长足发展。
洋务运动通过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嫁接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前后进行了3O多年的试验,并未成功,说明了仅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学习政治制度,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不能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的,也无法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l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提出了比较进步的政治主张,如,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教育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等,变法进行了103天,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采取了改良的办法,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了广大群众,在顽固派的破坏下,维新变法运动如同昙花一现,很快归于失败。
它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二·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以三民主义为指导领导了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的胜利使得中国资产阶级名义上夺得了中国政权,有了政策的保障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加快。
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资本主义道路为何在中国行不通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成为先进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
从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此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一些人主张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的彻底破产。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一、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不具备广泛发展的前提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商业资本,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具有资本主义发展的良好土壤。
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充分的舆论准备。
在西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兴起了文艺复兴;而在中国,严格的思想舆论控制使资本主义思想没有得到发展,更没有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三、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缺陷、性质的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的社会形态下,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具有软弱性妥协性,买办资产阶级是政治上的反动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又具有两面性格。
四、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不符合帝国主义掠夺财富、发展殖民地的目的,他也不可能放任中国强大后成为他的竞争对手。
五、中国的封建势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封建政权长达二千多年,封建统治者不甘心失去政权,它们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反对中国走资本义道路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随着人民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从根本上堵塞了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
七、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和社会主义俄国的支持、援助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走不通

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走不通?一.中国的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具有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坚固的封建基础。
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主义达到了顶峰。
封建统治势力用封建土地所有制已经深深束缚住了广大人民群众。
当然,广大农民阶级也会起来反抗,但是反抗的结果只是一个封建王朝取代了另外一个封建王朝,像元末朱元璋起义;或者干脆就被镇压下去,想清末太平天国运动。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社会制度的基石——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没有被动摇。
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他们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的政治经济利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息息相关,而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会容许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存在,二者有着根本的矛盾,因此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宁愿勾结国外帝国主义势力,牺牲掉一部分统治利益,也不愿意让资本主义把自己的统治给推翻。
像清末慈禧太后,她宁肯清政府充当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也不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二.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1.如果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将损害其在华的侵略利益。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资本积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中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
虽然西方列强在入侵中国的时候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先进的东西引入了中国,但是不能忽略的是,他们来中国的目的是要侵略中国,是要占领中国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把中国变成向印度一样的殖民地。
当他们意识到对中国直接进行殖民统治行不通时,他们选择清政府作为他们间接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覆灭之后,他们又继续寻找新的代理人来维护其在华侵略利益,像袁世凯及北洋各军阀。
而中国如果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出于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的需要,势必要寻求本国的独立自主,寻求与外国资本主义诸国的平等地位,如此一来,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各种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在华享有的各种政治经济特权必定会被发展起来的中国本国资产阶级所废除抛弃,这样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各种权益不复存在,他们当然不会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国家资本主义论不符合中国实际

国家资本主义论不符合中国实际国家资本主义是指一国政府与私人资本家合作或参与经济活动的经济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以不同方式介入经济活动,可能包括通过国有企业、国家投资、国家垄断等形式。
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但与社会主义相比更加注重市场经济和私有制。
在当前中国的经济体制中,一些人认为国家资本主义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国家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的实际。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广阔的国土面积。
在这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资本主义很难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它强调的是市场竞争和私有制,很容易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导致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这与中国的国情不符,因此国家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的实际。
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且将经济结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使得中国的经济体系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相对于国家资本主义,这种体制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因为它保留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更好地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国家资本主义也可能导致国家的权力不透明和滥用。
在国家资本主义体制下,政府往往会通过国有企业等形式进行经济活动,这容易导致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权,从而可能滋生腐败和权力寻租等问题。
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更加注重市场监管和法治建设,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加强法治建设,打击腐败以及权力寻租等问题,使得中国的经济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国家资本主义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资本主义往往强调的是短期的利润和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在中国这样一个资源紧缺、环境问题严重的国家,这种模式显然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合辛亥革命的失败,谈谈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走不通

结合⾟亥⾰命的失败,谈谈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不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讨论⼀结合⾟亥⾰命的失败,谈谈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不通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道路,当时的中国是什么状况,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探讨为什么⾛不通。
当时的中国国情,最⼤的就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切近代史的基础。
就⼈类政治⽂明史以及中国的实践来看,资本主义道路包括资产阶级改良和资产阶级⾰命,分别是维新派的君主⽴宪制⽅案和⾰命派的民主共和制⽅案。
众所周知,在这两种救亡图存的思想的指导下分别进⾏的戊戌变法和⾟亥⾰命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但根据题⽬要求,这⾥会重点以⾟亥⾰命作为例证。
⾸先从资产阶级内因来分析。
从经济基础来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然经济占主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量薄弱,具体表现为资⾦少、规模⼩、技术⼒量薄弱,不管是改良还是⾰命都缺乏雄厚的经济实⼒和物质保证。
⽐如,帝国主义把持着中国的税收,使临时政府难以为继。
因此⾃⾝经济实⼒的弱⼩决定了即使⾰命发⽣,也不可能深⼊彻底,也不可能⾛得很远。
从阶级基础来看,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的夹缝中艰难⽣存,阶级⼒量弱⼩,且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所以当袁世凯篡夺⾰命果实以及⽴宪派、旧官僚从内部施加压⼒时,“⼀些⾰命党⼈甚⾄也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总统”。
另⼀⽅⾯,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有密切的关系,带有封建性,不敢放受发动群众。
由于⾃⾝的阶级局限性,即使表⾯成功的⾰命发⽣了,维持⾰命成果也是相当艰难的。
从资产阶级内部结构来看,有维新派、⽴宪派(甚⾄是保皇派)、⾰命派(后期⼜有蜕化的逃避的甚⾄投靠军阀的),内部的论战与分歧⽃争阻挠削弱了资产阶级的对外的整体战⽃⼒。
某⼀种救国道路的实⾏会不同程度的受到不同利益阶层的反对。
如⾰命派与⽴宪派的论战。
这些其实中国资本主义畸形不⾜的发展所发育的阶级不成熟和层次不⼀。
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首先,我们来看资本主义与中国现行的社会主义的区别。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调控+资产阶级政权;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调控+无产阶级政权。
一个是资产阶级的政权,一个是无产阶级,在当时的中国,农业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五,加上中国封建势力多年的发展,中央集权的程度较其他国家都要严重,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制度的过度强化抑制了另一种制度的发展。
我想,如果按照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先进,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将化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观点来看,如今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也很难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另外,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受到封建王朝和外国帝国主义的打压,而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资产阶级很难自己或领导农民阶级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其次,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原始资本的积累,在当时的中国,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打击,根本没有积累原始资本的机会,农民自给自足,没有替别人做工的意识。
从另一方面来看,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是十七世纪中叶开始到各国相继完成也不过十八世纪,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十九世纪由马克思总结前人,结合工人运动得出的结论,从时间意义上说,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领导了无产阶级,当时无产阶级并没有一个核心的指导思想去为自己谋求利益。
当时的中国,除了资产阶级人数太少,农民太多以外,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无产阶级思想的进一步先进也为资本主义的后期发展制造了压力,毕竟根本利益还是大多数人的利益。
最后,中国幅员辽阔,西方国家相对较小,资产阶级本来就少,故很难形成力量上的集中,加之战略纵深太大,不可能完全推翻封建势力,即使拥有武装力量,在帝国主义的打压下也难成气候,而无产阶级人数众多,一呼百应,武装力量相当强大,加上马克思主义做指导思想,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总结:行不通的本质不在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本质在中国的国情,这个国情更大的一部分是中国无产阶级占全国人民的比重,资产阶级又不想和无产阶级平起平坐,那么无产阶级只能奋起反抗了,资本主义道路也最终不得行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论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不适合中国
摘要: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上世纪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人士为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都失败了。
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国内复杂的阶级关系及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关键词: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可行性与强大生命力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回首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不得不说它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由于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资产阶级人士包括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为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等不间断的探索,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
但这些方案最终都失败了,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来看,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我们知道,中国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最早的国家,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于江南一些地区,但中国最终为什么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呢?
一、资本主义分析
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
在这种制度里,商品和服务借助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
投资的决定由私人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并互相竞争,依照各自的利益采取行动。
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这种分化,造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一方面,产生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者;另一方面,巨额的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转化为资
本。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从而既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又给它造成了商品市场。
二、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1、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后期,在农业、手工业发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
这些社会因素都使得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制度上的束缚和障碍。
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外部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
4、抗战前夕短暂发展: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5、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
6、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凋谢萎缩: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
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三、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的原因
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国内复杂的阶级关系及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一)、社会环境因素
1、封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
尽管有多次的农民起义和改朝换代,农户本身也生生灭灭,但是小农经济结构却保持不变,而新兴的资本主义的机器大生产与小农济的手工生产是相违背的,没有先进思想的广大农民在其原有的生产方式被毁坏时往往选择抵制心理和行为。
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2、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
它们在中国实行商品倾销并直接投资经营企业,致使中国的市场被它们的廉价商品所占领,民族工业由于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力量十分薄弱,其产品在市场上很难与之竞争。
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3、官僚资本的排挤。
由于官僚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占据垄断地位,它们的工业在资金、技术、设备、原材料供应等方面都具有极大优势,民族工业也难与之抗衡。
4、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由于反对政府征收苛重的捐税,实行经济统治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更使得经营民族工商业活力困难,而陷入严重危机。
(二)、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缺陷和软弱性。
1、中国民族资本缺乏独立性: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丁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2、害怕工人的觉醒和革命的发动:所经营的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这种情况使得民族工业的产品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它发展的办法
就是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力求获得最大的剩余价值。
3、不敢提出彻底否定封建士地所有制的政治纲领: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相当一部分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他们的资本是地租转化而来的,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兼有资本家和地主的两重身份,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
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
通过上述关于资本主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分析可以得知,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影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先天不足,包括资金准备不足,缺乏原始积累;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从手工劳动直接进入机器大生产,存在技术和人才上的空白;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等观念的消积影响。
后天畸形,包括面临四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封建主义的阻碍,自然经济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缺乏正确的道路和安定的环境等。
中国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国内复杂的阶级关系及社会环境所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只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具体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统一、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沙建孙中国近代史纲要
2、百度民族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