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产业结构优化

合集下载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济政发〔2015〕8号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济政发〔2015〕8号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正文:----------------------------------------------------------------------------------------------------------------------------------------------------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济政发〔2015〕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济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济南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专业计划,由市发改委另行下达。

济南市人民政府2015年5月6日济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4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中心任务不动摇,狠抓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重点工作不放松,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实现平稳发展,民生继续改善提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达到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一)稳增长达到既定预期。

积极应对复杂严峻形势,推动经济稳中前行,全年完成生产总值5770.6亿元,同比增长8.8%,处在平稳较快区间,其中第一产业299.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2215.2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3256.3亿元,增长9.1%。

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3.1亿元,增长12.7%,税收比重79.9%,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2%。

新增城镇就业18.7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8万人,均超额实现全年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2.24%,低于控制目标1.76个百分点。

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二、产业布局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重点,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为主导产业。

目前,已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物流园区等园区。

这些园区集中了众多知名企业,如海尔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山东药玻集团等。

三、发展历程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济南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近年来,济南市加大对济北经济开发区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吸引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和项目入驻,进一步推动了济北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四、区位优势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园区周边有济洛铁路、京沪铁路和绕城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方便企业的物流运输和市场开拓。

此外,济北经济开发区还紧邻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济南奥体中心,为企业提供了优良的体育设施和服务支持。

五、发展成果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方面,园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园区的经济总量和税收贡献不断增加,为济南市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六、未来发展规划未来,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将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和创新发展。

同时,园区还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的产业园区,提高服务水平,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和项目入驻。

总之,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作为济南市的重点发展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济北经济开发区将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为济南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状况与发展对策

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状况与发展对策

中共骚鹰市委党校学援3/2008济南南文化创意产业状况与发展对策阂平摘要:支诧剖意产韭,是域创意舞孩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寒、精神、心瑷、娱乐产品的彖兴产韭。

它以知识密集、高整合饿、高附加值等特点。

对提井产韭发展水平、转交经济增长方式、佬他产监结撺.促进经济桂会奎面发展产生漪重要作用。

具体到济南市.农分析概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基础条件和不利因素的萋础上,提出建立领导机构、鑫螽莰策、究善覆割、搭建薮痨公共疆嘉警台。

甓毽产噩裹震强{耄、蹩童糖番彝零,有藏怒翊、鏊警鸯肇理、露逵产翌集聚区。

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以动漫游戏北为突破w.拉动文化创意产北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阚:文靶创意产韭;发最对策;济嘉作者简介g闫平.济南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中心(邮政骟鹆250002)中圉分类号:G127.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359《2008)03—0126—03进入2l世纪。

在产业经济的作用下,。

文化”和“创意”结合魏生窭了一释薪豹产韭形态——文纯翻意产篷。

我国建国以来首个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豳家“十一五”慰期文化发震规划缨要》歪残提出“文讫创意产韭”凝念。

近年来,党和国家明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媵观,建设戗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为我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鏊实理论蒺础和酸策依据。

文化毯意产蓝其有翡耜谖密集、高整合性、高附加值等特点,无疑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转变经济臻长方式、甓纯产链结搀,霾遂经游挂会全嚣发展具有重凝作用。

一、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济南帝传统交纯产韭蒸穑稳固,新兴交讫服务鼗静发展初具规模,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文化创意产业将会占据雯丈审场徐羧。

(一)基础条件1.区缆垅势明藏,剩予发展文化创意产她。

山东省会济南市,地处山东省中部,位于中圜经济目菔融入全球市场的最前沿地带——渤海缀济圈的链环上,是连接京津、沪宁嚣大都市匿、联逶澄海拜藏与内陵秀发,疆射全嚣豹隧域中心城市。

济南良好的区位优势是发展义化创意产业鹩理想条终,有利学臻立发震支他铡意产业豹战略擒想。

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编制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抓住和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全区现代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十五”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区位优势,融入省会经济,按照“一带两区”发展布局,实施“农业稳区、工业强区、三产旺区、开放兴区”发展战略,强化“四个突出”工作重点,全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开创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91.7亿元,是2000年的2.14 倍,年均增长16.5 %。

其中第一产业18.3亿元,是2000年的1.32倍,年均增长5.6 %;第二产业269.9亿元,是2000年的2.19倍,年均增长16.9%;第三产业103.5亿元,是2000年的2.46倍,年均增长19.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是2000年的2.41倍,年均增长19.2%。

“十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5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8倍。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8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0元,年均分别增长10.9%和11.2%,城乡居民吃穿用住行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

全区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7.8:68.8:23.4调整为4.7:68.9:26.4。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都市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全区经济作物面积达47.5万亩,粮经作物比例由“九五”末的6:4调整为5.5:4.5。

设施农业、花木、林果、奶牛四大产业规模膨胀,效益提高。

济南综合保税区

济南综合保税区

济南综合保税区
济南综合保税区成立于2016年,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是山东省第一家综合保税区。

作为进出口贸易便利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济南综合保税区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区位优势
济南综合保税区依托济南良好的交通网络和地理位置优势,紧邻济南国际机场和济南火车站,交通便利,利于货物的进出口和分销。

同时,综合保税区周边配套设施完善,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2. 政策优惠
综合保税区内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进出口税收优惠、贸易自由化政策等,为企业提供了营商环境的便利。

同时,区内设有监管仓、进口货物处理中心等功能区,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通关和货物管理服务。

3. 产业发展
济南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通过引进高端科技企业和项目,推动当地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4. 对当地经济的促进
济南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可以享受政策红利,提高了竞争力,促进了产业的融合发展。

5. 未来展望
随着济南综合保税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为济南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济南综合保税区将成为济南乃至山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高地。

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是济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助力济南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济南新闻柳行片区改造

济南新闻柳行片区改造

济南新闻柳行片区改造摘要:一、济南新闻柳行片区改造的背景与意义1.柳行片区的现状2.改造的目的和意义二、改造的具体措施和预期效果1.基础设施的改善2.生态环境的优化3.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4.经济发展的促进三、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资金问题2.拆迁安置问题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问题四、社会各界的反应与期待1.政府部门的支持2.居民的期待与担忧3.专家学者的建议五、总结与展望1.改造对济南城市发展的影响2.对其他城市片区的启示3.对未来柳行片区的展望正文:济南新闻柳行片区改造,旨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柳行片区作为济南市的一个重要区域,改造前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陈旧、生态环境恶化、居民生活品质不高等。

为此,济南市决定对柳行片区进行改造,以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改造措施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优化、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经济发展的促进。

在基础设施方面,将全面提升道路、绿化、水电气等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在生态环境方面,加大绿化力度,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

在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配套设施,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在经济发展方面,改造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吸引投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然而,柳行片区改造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资金问题是一个关键因素,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

其次,拆迁安置问题需要妥善解决,确保居民的生活不受影响。

最后,如何在改造过程中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是改造面临的一大挑战。

社会各界对柳行片区改造抱有高度期待。

政府部门表示将全力支持改造工程,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居民对改造充满期待,但同时也担忧拆迁安置等问题。

专家学者则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为改造提供智力支持。

总结来看,济南新闻柳行片区改造是一项富有意义的工程,对济南城市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改造不仅将改善柳行片区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将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山东济南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

山东济南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
20 05年 , 国前 1 我 0大玻 璃 企 业 集 团 的 行业 集 中度仅 为 4 .% , 国浮法 玻 璃企 业 的平 均规 模 只 58 全 有 63万重 量 箱 , 国外 五 大玻 璃 跨 国公 司集 中了 8 而 世 界 6 % 的平板 玻璃产 量 。20 1 07年 , 国十 大玻璃 我 企业 集 团 的产 业 集 中度 超 过 5 % 。玻 璃 行 业 的 专 0 家认 为 , 只要 国家政 策得 到坚决 贯彻 和执行 , 国玻 我 璃 产能 就能够 被控 制 在合 理 范 围之 内 , 平板 玻 璃行 业 的景气 也能够 得 到维 持 和提 升 。因此 ,0 8年平 20 板玻 璃市 场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政 策 的贯 彻 和 执 行 。随着 《 节能 减排 统 计监 测 及考 核 实施 方 案 和办 法》 的出 台 , 年来 政 策 的 叠 加效 应 一定 能够 推 动 几
3.4 。 97 %
平板玻璃行业的健康发展 。
20 07年 , 国 家 相关 政 策 的 指 导 下 , 国平 板 在 我 玻璃 产业集 中度有 了较 大 的提 高 。20 06年 1 1月 3 0
日, 国家发改委等 6部 委文件 《 于促进平板玻璃 关 工业结构调整 的若干意见》 要求 , 平板玻璃总产能 控制在 55 . 亿重量箱 , 中浮法玻璃 比重达到 9% 其 0 以上 ; 质 浮法 与特 殊 品 种 比例 达 到 4 % ; 璃 深 优 0 玻 加工率达 4 %以上; 0 综合能耗下降 2 %; 1 0 前 0位玻 璃企业集 中度提 高到 7 % 。20 0 07年 6月 1 日, 9 根 据国家有关部委《 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 的 关 通知》的 精 神 , 玻 璃 及 其 制 品 的 出 口退 税 率 由 将 1%下调 至 5 。20 3 % 07年 9月 3 日《 板 玻璃 行 业 平 准人条件 》 严格 限制 东 部 沿海 和 中部 地 区 新上 平 板 玻璃项 目, 新建浮法线应主要依照现有国家重点支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2017)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2017)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2017)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9.25•【字号】济政办发〔2017〕43号•【施行日期】2017.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济政办发〔2017〕4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部署要求,市编委对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定”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

修订后的《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9月25日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省委、省政府批准的《济南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鲁厅字〔2014〕37号),设立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发改委),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能转变(一)划转、取消、下放的职责。

1.将负责拟订全市招商引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管理办法,以及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进行调度和绩效考核的职责划入市投资促进局。

2.将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职责划入市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

3.将承担全市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日常工作职责划入市委办公厅内设的市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办公室(挂市合作交流办公室牌子)。

4.将全市区域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经济协作交流、援疆援藏等对口支援工作的协调推进、组织实施、督导考核职责划入市委办公厅内设的市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办公室(挂市合作交流办公室牌子)。

5.将协调指导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职责划入市卫生计生委。

6.取消安排全市服务业引导资金职责。

7.取消、下放已由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公布取消、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济南市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摘要: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地推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的有效发展,它

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依据产业结构的理论,同时选取济南市为例,对济南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虽然济南市当前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济南应从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两个方面促进济南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政策 供给结构 需求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现代经济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民生产总值即GDP的增加,二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截至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发展最好的发展中国家。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问题体现了我国当前结构性矛盾突出。如何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外学者很早就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威廉•配第在17世纪首次认识到产业结构是决定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关键因素,并在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表达了他的研究结论: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农业附加值高。1691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结合配第的研究成果和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得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将趋于减少,同样,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相对于从事服务业的人生也将减少。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提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罗斯托在1958年提出主导产业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指出主导产业通过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瞻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等五个阶段,后续研究者在其基础上增加了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刘伟和李绍荣(2003)采用建立索洛模型的方法,通过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我国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最大的结论。王艳荣(2006)通过建立模型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其预测结果是到 2014 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将超越第二产业,中国将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葛澄清(2005)结合湖北省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湖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得出结论:湖北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过大,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其结构调整缓慢,产业素质偏低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小,水平低。并就以上相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王健(2010)应用面板数据,对我国 31 个省份 12 年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区域地理溢出效应。我国还有众多学者对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研究,周振华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一书中对产业结构作了系统的分析,并揭示了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弹性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还有很多学者如郭克莎、李悦、王述英等人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实际状况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2

我们可以从以往研究中发现,学者们从产业间对比、劳动力转移方向、经济发展阶段等角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了研究,得出经济总量的增加对产业结构有重要影响,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有一部分学者只单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出发,没有结合具体的事实依据,其得出的结论就难以使人信服,也无法对我国产业升级现状提出正确建议。本文将以我国济南市为例,对济南市产业结构现状及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济南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济南作为山东省会,经济增长更是迅速,产业结构也随之不断优化。 1、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1)济南市地理位置优越。济南处于环渤海湾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结合处,优越的地缘优势为济南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机遇。交通发达,济南是连接华东与华北的门户,是连接华东、华北和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之一,是全省公路网络中心和高速公路中心枢纽。截至2012年,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2297公里 。 (2)旅游资源丰富,济南济南素有“世界泉水之都”的美称,是举世无双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泉水之多,流量色之美,天下独一无二,名泉就有七十二之多,其中就有被评为5A景区的趵突泉。另外还有4A级景区千佛山,大明湖等,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游览。 (3)济南市科研实力强劲,工业园众多,科技发明成果再获新突破。宏济堂“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项目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市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全年专利申请量28944件,比上年增长23.11%。专利授权量15537件,增长32.78%。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3家,总数达到275家,获得上级科技立项185项。新增孵化企业5家,毕业企业46家,在孵企业总数达到348家。 2、经济发展劣势 (1)济南市水资源污染和短缺问题突出。济南市多年平均水资源为20.48亿m³,人均占有量不足370m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3.7亿m³,人均占有量不足269m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0%,更是远低于世界水资源人均占有量1000m³的警戒线。而且长期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济南地表水、地面水污染严重,若济南不加紧水资源的治理,水资源污染和短缺问题将严重制约东部产业带乃至济南市总体经济的发展。

(2)济南市作为全国的交通枢纽之一,连接各大城市的作用突出。但是济南市内部交通状况却不容乐观。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呈东西带状狭长分布,随着经济发展,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市政工程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最近几年济南市的市政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泉城广场的建成和趵突泉公园的扩散改善了济南的形象。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一些广场、公园大部分处在道路主干道附近,成为新的、主要的交通发生源,却没有配套的交通辅助设施。 3

(3)品牌经济实力不足。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至今,济南市在农业、工业等领域涌现出许多知名品牌,华光肥皂,如小鸭洗衣机、趵突泉啤酒、木兰摩托全国知名,但是现在大部分没落,缩小生产,退出了主流舞台。当然这与很多企业的负责人都保持着传统的思想有关,他们认为做好原来的产品、守着山东市场就足够了,不会包装也不会主动出击,山东人守成思想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扩大品牌影响力的脚步。 (二)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近年来,济南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加,由2001年的1066.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100.23亿元,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随着GDP的增加,由表1可以看出,三次产业比例逐渐变化,包括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所占比例逐年稳定增加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济南市2001—2015三次产业增加值表 年份 第一产业增加值 增长率 第二产业增加值 增长率 第三产业增加值 增长率 三次产业比例

2001 97.2 4.0 442.7 9.7 526.3 15.9 9.1:41.5:49.4 2002 98.7 2.6 501.6 13.6 599.7 14.8 8.2:41.8:50.0 2003 105.0 5.0 599.6 18.0 663.2 13.0 7.7:43.8:48.5 2004 118.7 7.8 742.4 19.8 757.8 13.0 7.3:45.9:46.8 2005 132.4 6.0 864.0 17.4 880.1 15.4 7.1:46.0:46.9 2006 145.1 6.0 1001.8 17.2 1038.2 15.6 6.6:45.9:47.5 2007 150.3 0 1163.0 16.1 1241.0 17.5 5.9:45.2: 48.9 2008 175 13.0 1330.7 10.1 1511.7 16.8 5.8:44.1:50.1 2009 187.1 5.2 1453.6 12.1 1710.7 11.3 5.6:43.4:51.0 2010 215.17 4.8 1637.45 11.0 2058.18 14.9 5.50:41.87:52.63 2011 237.86 10.6 1828.97 4.4 2339.46 11.7 5.4:41.5:53.1 2012 252.92 4.7 1938.14 9.2 2621.62 10.1 5.2:40.3:54.5 2013 284.7 3.9 2053.2 10.1 2892.3 9.7 5.4:39.3:55.3 2014 299.1 4.2 2215.2 8.8 3256.3 9.1 5.4:39.3:55.3 2015 305.39 4.1 2307.00 7.4 3487.84 8.9 5.0:37.8:57.2 数据来源:济南统计年鉴 从三次产业看,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05.39亿元,增长了4.1%;第二产增加值为2307亿元,增长了7.4%;第三产业增加值3487亿元,增长率为8.9%。由于济南市省会城市,交通发达,经济基础良好再加之政府政策上的扶持,济南在2001年就亿进入“三二一”发展模式,第三产业产值一直居于三次产业产值首位,且第三产业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三次产业比值由2001年9.1:41.5:49.4变为2015年5.0:37.8:57.2,这体现出济南市产业结构一直在优化。但同时可以看出二次产业所占比值一直高于三分之一,所占比例较高,这种发展模式也导致了济南污染严重,尤其是水资源污染与空气污染,济南必须进一步加快产业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