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故障处理一般流程
基站系统常见故障处理及案例分析

Part One
基站系统故障概述
基站系统的组成
基站控制器:负责管理基站内的通信设备,包括收发信机、天线等 收发信机:负责基站的信号收发,是基站系统中的核心设备 天线:负责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基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源:为基站系统提供电力支持,保证基站的正常运行
常见故障分类
硬件故障:如电源、传输、天馈等硬件设备故障 软件故障:如基站控制软件、数据库软件等出现异常或错误 人为故障:如误操作、恶意攻击等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 环境故障:如自然灾害、电力中断等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故障
THANKS
汇报人:XX
案例4:某基站接地不良, 引发雷击损坏设备
软件故障案例
案例概述:某基站软件故障导 致通信中断
故障现象:基站无法正常工作, 信号不稳定
故障分析:软件升级不兼容导 致系统崩溃
处理方法:回退软件版本,重 新配置参数
网络安全案例
案例名称:勒索软件攻击
处理方式:及时隔离受影响的设备, 进行系统紧急升级和打补丁,加强 网络访问控制,检测和清除恶意软 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故障原因:软件安装问题、软件版 本不兼容、病毒攻击等
案例分析:某基站系统软件无法启 动,经检查发现是软件安装问题, 重新安装后恢复正常运行
数据配置与优化故障
数据优化不当导致网络性能 下降
数据配置错误导致基站无法 正常工作
数据备份与恢复在故障处理 中的重要性
数据配置与优化故障案例分 析
基站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及案例分析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基 站 系 统 故 障 概 述 03 基 站 系 统 软 件 故 障
基站故障管理制度

基站故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基站故障管理工作,提高基站故障处理效率,保证通信网络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基站故障管理工作。
三、基站故障管理流程1. 基站故障发现基站故障可能由监控系统、用户投诉、巡检发现等途径发现。
发现基站故障后,应立即报告至故障管理中心,并在监控系统中标注故障信息。
2. 基站故障确认故障管理中心收到故障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故障进行确认。
确认故障后要及时向责任部门通报故障信息。
3. 故障应急处理故障确认后,需要立即启动故障应急处理流程。
责任部门应派遣专人前往现场进行故障处理,尽快恢复基站正常运行。
4. 故障分析和排查基站故障得到应急处理后,应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和排查。
同时记录故障处理过程和现场情况。
5. 故障处理结论在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和排查后,应总结出故障处理结论,并及时通报给故障管理中心。
6. 故障处理反馈责任部门应向用户及时反馈故障处理情况,确保用户了解故障处理进展。
7. 故障处理完结故障处理结论得到确认后,故障管理中心应对故障处理过程进行评估,并做出处理完结的决定。
四、责任部门及职责1. 故障管理中心:负责故障的监控、处理和协调工作,统一组织、协调和监督故障处理的工作。
2. 运维部门:负责故障的应急处理和现场维护工作。
3. 技术部门:负责故障的分析和排查工作,确定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客服部门:负责向用户反馈故障处理情况,保证用户了解故障处理进展。
五、基站故障管理要求1. 建立健全的监控系统,确保对基站故障能够及时发现和报警。
2. 对故障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故障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
3. 建立故障处理台账,对每一个故障进行记录和跟踪。
4. 对故障进行定期分析和总结,发现故障的共性和规律,并提出改进建议。
5. 建立基站故障处理的标准流程和技术手册,明确故障处理的规范和标准。
六、基站故障管理考核公司应定期对基站故障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包括故障发现的及时性、故障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故障处理结论的准确性等,对基站故障管理工作进行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基站故障处理流程和解析

BTSE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一、基站停电故障处理过程停电问题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停电后基站设备(BTSE设备和传输设备)全靠电池供电,当蓄电池放电到一定程度时,为了保护电池避免过放电,整流器会切掉蓄电池,整流器会切掉蓄电池,此时,BTSE和传输设备全部停止工作,对于一些重要的基站传输设备停止工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当遇到停电时要根据基站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妥善的处理,处理的办法一般分为两大类:1.对于一些端站由于即使此站基站的传输设备停止工作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基站,仅仅会影响本站覆盖的区域,影响不大。
因此,遇到停电一般不做处理。
2.对于一些重要的出口站或者中继站由于这类基站后面带有其他基站,如果传输设备停止工作会造成网络上某个局部的信号全失,影响较大。
因此,对于此类基站应务必保证其传输链路的畅通,当遇到停电时要舍基站保传输,具体说就是断BTS这个大负载,全力保证传输设备的供电,延长电池的供电时间。
对于微波设备带的基站,在停电保传输的过程中,为延长电池放电时间,可将有1+1功能的微波设备关掉一路,变成1+0无备份(关闭时,一定要注意微波设备A/B机是否均工作正常),待来电后再开启。
3.对于处于光缆环上的基站:一般来说一个环上的基站的传输断开关不会影响到整个光缆环上的所有基站,这是因为光缆环上的传输是双向的,可以由BSC分两路往断点传。
但是,如果同一光缆环上有两个基站的传输断掉,在这两个基站之间的所有基站都会掉站。
因此,为了安全起见,情况允许时也要保传输,确保整个环上的传输畅通。
如果停电时间较长,蓄电池不能再放电,对于光端机来讲与微波收发信机有区别,它可以跳开此基站,用耦合器将此基站两端的光纤连接起来,即将光端机插头分别按IN /OUT交叉连接,这样,仍然可以保证传输的畅通。
二、基站掉站故障处理过程基站掉站故障处理流程图导致基站掉站的原因大概分为供电、基站本身故障、传输、数据四方面,在无割接或者改配置的情况下,基站掉站一般是有前三个造成,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讲由于基站本身故障和传输两方面情况。
基站故障处理流程规范方案

基站故障处理流程规范方案一、引言基站故障处理是维护和保障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对于基站故障,及时准确地处理是保证通信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关键。
因此,制定基站故障处理流程规范方案能够提高基站故障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保证通信网络的稳定性。
二、流程概述1.故障检测:监控基站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
2.故障确认:经过初步判断和验证,确认故障是否存在。
3.故障定位:确定故障具体所在位置。
4.故障修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故障修复。
5.故障验证:对修复后的基站进行验证,确保故障已修复。
三、详细流程1.故障检测(1)监控基站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
(2)根据监控系统异常报警或用户投诉等渠道获得故障信息。
(3)及时记录故障信息,包括故障发生时间、发生位置、故障现象等。
2.故障确认(2)向维护人员了解故障现象及细节,进行初步判断故障是否存在。
(3)对可能存在的故障进行排除,确保故障发生和现象真实可信。
3.故障定位(1)确定故障所在的基站、设备或部件。
(2)技术人员通过现场勘察、设备测试和故障排查,确保故障所在位置准确。
(3)在故障定位过程中,及时向维护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4.故障修复(1)根据故障定位结果,制定修复方案。
(2)维护人员按照制定的修复方案进行故障修复。
(3)修复过程中,及时记录修复过程和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5.故障验证(1)修复故障后,对基站进行验证测试,确认故障是否得到修复。
(2)验证过程中,进行质量评估和性能测试,检查修复的故障对其他系统或设备的影响。
(3)确认故障已修复后,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记录验证过程和结果。
四、保证措施1.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基站运行异常。
2.维护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具备故障处理能力。
3.配备必要的维护设备和工具,提供技术支持。
4.建立故障信息记录和归档制度,方便后续故障溯源和分析。
5.配备备用设备和备件,以保证故障修复的及时性。
五、总结基站故障处理流程规范方案能够帮助提高基站故障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通信网络的稳定性。
基站故障处理流程(自维)节点详解

2
3 4 5 6 7 8 9
县公司网络部/建维组通过测试等确认为是否为基站故障
如果不是基站故障,则转至“网络故障处理流程” 如果是基站故障,县公司网络部/建维组组织处理基站故障 县公司网络部/建维组自身能否能解决基站故障 如果无法解决,县公司网络部/建维组请求市公司网路部协助解决 市公司网路部提供的协助是否能解决故障 如果依然无法解决,市公司网络部直接联系厂家协助县公司网络部/ 建维组技术人员解决故障 故障处理完毕后,县公司网路部/建维组对故障处理结果进行反馈并 记录,上报市公司网络部
OPS-010:基站故障处理流程-自维
部门名称 流程编号 网络部/建维组 流程名称 概 要 县公司网络部/建维组
1 开始 接收或发现基站故 障信息 故障工单 3 网络故障处理流程 是 2 是 4 处理故障
基站故障处理流程—自维 基站故障处理管理
流程负责人 执行日期 市公司网络部 厂家
确认是基站故障? 否
5 是否解决?
6
否
市公司提供技术支撑
8 是否解决? 否 厂家支持解决
是7
9
回单并记录,典型问题形成案例库并归档
故障处理记录 结束
OPS-010:基站故障处理流程(自维)节点详解
流程 步骤
1
工作内容的简要描述
重要输入
重要输出
相关表单
故障工单
县公司网路部/建维组接收系统故障短信或网管中心故障通知,同时 进行信息流转(通知客服人员制定解释口径),重大故障通知县公 故障信息 司经理
判断结果
处理结果 判断结果 处理结果 判断结果
故障处理结果 记录
备注:一级站点故障60分钟处理完毕,其他站点90分钟处理完毕,长时间故障4小时阶段回复 黑体加粗表示该部门/人员为相关节点的主要责任人,负责该节点的操作/审核/审批等工作.
基站维护服务流程

基站维护服务流程基站维护服务流程是指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对基站进行定期巡检、故障排除和设备维护的一系列操作和流程。
该服务流程的目的是确保基站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下面是一个基站维护服务流程的典型示例。
一、巡检准备阶段1.制定计划:根据基站的位置和数量,制定巡检计划并确定巡检周期。
2.配置工具:准备巡检工具和设备,包括测试仪器、检测软件等。
3.熟悉环境:熟悉基站所在地的环境情况,包括地理、气候、交通等。
二、巡检操作阶段1.基站外观检查:对基站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机柜、天线、电源等设备的外部状态。
2.电源检测:检测基站的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的输出情况。
3.天线系统检测:使用测试仪器对天线系统进行检测,包括天线功率、天线驻波比等参数的测量。
4.传输系统检测:使用测试仪器对传输系统进行检测,包括传输信号质量的测量、传输链路的连接状态等。
5.通信系统检测:对基站的通信系统进行检测,包括无线信号覆盖情况、信号强度等参数的测量。
6.数据分析:通过测试仪器和软件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基站的性能,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和隐患。
7.故障排除: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发现的故障进行排除和修复,包括更换设备、调整参数等操作。
三、维护服务阶段1.设备维护:对基站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清洁设备、检查设备连接、更换设备零部件等。
2.软件更新:更新基站的软件版本,保证设备具有最新的功能和性能。
3.参数优化:根据巡检数据和实际情况,对基站的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
4.故障记录:记录巡检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和解决方案,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四、巡检总结阶段1.数据整理:整理巡检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和记录,形成巡检报告。
2.总结分析:对巡检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和优化措施,以提高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
3.交接工作:将巡检报告和总结交给相关部门或人员,以便后续跟踪和处理。
4.绩效评估:根据巡检结果和总结,对参与巡检工作的人员进行绩效评估,以提高团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基站维护故障处理流程图

铁塔-代维管 理支撑
铁塔-代维 主管
支撑故障处理、工单进度管控 代维公司代维主管提供协助
铁塔-现场维 护人员
维护人员现场处理故障、及时反馈最 新进展,如果判断不是电源及配套故 障,是设备或传输故障则反馈给铁塔 监控值班人员,由铁塔值班人员再转 派给运营商值班人员走运营商故障处 理流程。现场判断时限30分钟。
铁塔监控 值班人员
维护服务等级标准化、系统无法自 动附带等级内容,需要值班人员人 工提醒或维护人员自己判断;铁塔 值班人员进行超时提醒管控,分别 在1/3和1/2故障时限进行人工提醒
铁塔-现场维 护人员
铁塔-代维公 司管理人员
故障处理判断、可以完成则继续、 否则升级要求技术支撑
故障升级、上级支撑
铁塔-代维公 协调各方资源、接管故障处理 司主管
铁塔-现场维 确认故障处理结果,故障恢复则回
护人员/代维 单;故障没有恢复则继续处理寻求
公司主管
支撑并返回到原点处理。
铁塔-现场维 护人员/代维 公司主管
网管系统PC版或APP版提供支撑、 维护人员填写故障处理细节回 单、提醒上级,处理完毕在15分 钟内回单。
铁塔监控 值班人员
网管系统提供支撑、监控人员分析 确认、核实故障处理结果
铁塔监控 值班人员
铁塔监控 值班人员
如果监控值班人员发现故障未恢 复、需退回到原点继续处理
影响客户业务、故障恢复确认 (客户申告需确认,告警派单可 不确认)
铁塔监控 值班人员
结单归档
联系运营商 确认是否发
电保障
是
维护人员 发电保障 否
监控值班人员配 合故障处理确认
基站传输处理故障流程

基站传输处理故障流程传输设备因传送的业务种类较多,与其对接的设备复杂、各种业务对传输通道的性能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有时会存在对接问题。
遇到对接问题时,只要按照下面介绍的检查点和方法进行仔细检查,再加上平时积累的经验功底,故障也不难解决。
常见故障原因线缆连接错误。
光纤或电缆接错位置。
设备接地问题。
在与其他厂商提供的设备对接时,一方设备接地有问题,或双方设备不共地。
时钟不同步。
传输、交换各自的网络内部时钟同步,但两个网络之间不同步。
不同厂家对SDH帧结构中开销字节的定义不同。
信号转接过多。
常用解决方法仪表测试法。
更改配置法。
经验处理法。
环回法。
处理步骤1. 检查设备间物理连接的正确性主要是检查所对接的两个设备之间的电缆、光纤连接的正确性,防止电缆的漏焊、虚焊、接触不良,特别是要防止电缆的混线。
电缆混线会在两处设备侧产生一些异常现象,所以一定要首先保证物理连接的正确性。
注意:所谓混线,举个例子说明,当某传输设备A在电接口与基站设备B对接时,A系统的发送端口接到了原本B系统发送端口应接的位置上,而B系统的发送端口接到了A系统发送端口应接的位置上,如图1所示。
这种情况下,在A设备的网管上看不到有LOS告警上报,因为该告警只是对接收端口中是否有信号输入进行检测,而对该信号的正确性不作检测。
在工程安装阶段必须对所有的电缆进行仔细测试,确保所有电缆布放正确,电缆连接头制作质量可靠。
已开通业务的通道不能有软件环回的设置,如有环回必须解除,防止因误环回而导致对接失败。
常用方法:经验处理法、环回法。
2. 检查接地以下PGND指保护地,BGND指电源地(或者叫工作地)。
1)检查双方对接设备的接地和共地情况如果设备接地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传输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并影响业务的对接。
接地存在的问题通常为:两个对接的设备未能真正的共地;BGND、PGND在基站机柜架顶上接反;BGND、PGND的接地电阻值达不到指标要求;DDF配线架未按要求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站故障处理一般流程(V1.1)
必备工具 (3)
相关文档 (4)
一般问题处理流程 (5)
1X信令无法建立 (5)
EVDO信令无法建立 (6)
URC告警 (6)
URC-Ⅱ告警(参照URC) (7)
CTU/CTU-Ⅱ告警 (7)
CMU告警 (8)
SBEVM告警(参照CMU) (9)
功放告警 (9)
MCR/UCR告警 (9)
滤波器告警(仅限于compact 4.0, modcell 4.0) (10)
PDC (10)
1X无法建立呼叫处理流程 (10)
DO无法建立呼叫处理流程 (10)
背板返修处理流程 (10)
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0)
减少RRH返修率办法 (11)
版本更新原因:
添加RRH的处理方法和对应的告警显示,对于工程期间RRH的测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减少返修RRH的NTF率.
必备工具
相关文档
一般问题处理流程
1X信令无法建立
对于Frame Relay模式的
远程控制:
1.检查传输状态,必要时传输部门配合逐级做环路核对
2.检查5ESS nailup 设置
3.检查5ESS TRUNK GROUP状态
对于IP BH模式的
远程控制:
1.检查传输状态,必要时传输部门配合逐级做环路核对
2.检查7750上IP地址设置
3.检查7750上端口状态
4.检查7750上端口是否有地址冲突
5.检查BPSN是否与BTSEQP中设置的一致
6.在7750上ping基站与DNS检查是否丢包
对于Frame Relay模式的
现场操作:
1.检查传输状态,必要时传输部门配合逐级做环路核对
2.用RMT软件检查boot memory 参数,必要时recall标准的参数
3.用RMT软件做loop测试
对于IPBH模式的
现场操作:
1.检查传输状态,必要时传输部门配合逐级做环路核对
2.用RMT软件检查boot memory 参数,必要时recall标准的参数
3.用RMT软件做loop测试
4.telnet到URC的LIU中通过命令mlpppShow检查IP及DNS
EVDO信令无法建立
远程控制:
1.检查传输状态,必要时传输部门配合逐级做环路核对
2.检查RNC中/var/dhcp中地址配置; parent URC ID
3.检查BTSEQP中信令模式是否为SH
4.检查OMC-RAN中数据配置
现场操作:
1.检查传输状态,必要时传输部门配合逐级做环路核对
2.用RMT检查boot memory参数,必要时recall标准的
3.如果是扩展机柜,将笔记本电脑连接到HUB检查是否同时ping通1X的URC与
DO的URC,无法ping通检查HUB及连线
URC告警
(涉及传输、URC、背板)
远程控制:
1.检查后台数据与硬件配置是否一致。
2.从AP侧telnet URC,若成功,则执行3,4,5步;若不通,则应执行7
3.检查URC本身及版本(op:generic ; send generic)
4.重启URC
5.重启URC加ucl
6.重启基站(init)
7.若两块URC同时不能起,就应先RMV第二块URC
8.检查传输
现场处理:
1.检查URC本身及版本
2.RMT用现网的软件版本重启基站
3.检查背板参数
4.检查BLST结果,传输状态信息及Alarm信息
5. a. RMT近端自环测试,测试IOU及传输。
b. 网络侧自环测试。
6.若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尝试重新插拔URC
7.更换URC
8.基站下电后重新上电
9.更换背板
URC-Ⅱ告警(参照URC)
CTU/CTU-Ⅱ告警
(涉及CTU/CTUII、GPS馈线、避雷器、蘑菇头、PDC/CPC/PDP、URC、背板)远程控制:
1.rst:cell #,tfu ||gps 1;ucl(硬启动gps)
2.rst:tfu(重启CTU板)
3.若有两块URC,则最好先RMV一块URC,再rst:tfu
4.restart:rcs
现场处理:
1.用RMT看GPS status, 确保锁定的星有四颗以上
2.检查CTU/CTU-Ⅱ的GPS口连线,以及OUT-0 OUT-1口与15MHZ的连线
3.测CTU/CTU-Ⅱ的GPS口输出电压(正常5V左右)
4.检查GPS天馈连接
5.用RMT offline配CTU,看CTU锁定及15MHz晶振情况
6.拔插、更换CTU/CTUII
CTU 配置流程:
1)
2)
E:\CJ\ARR-asb
manufactor pack\时钟
CMU告警
(涉及CMU、URC、背板)
远程控制:
1.rst:cell#, cdm 1,ccu 1;(重启CMU板)
2.检查CMU后台数据
3.确认该CMU是否已有license
现场处理:
1.用RMT看CMU BLST状态
2.重新插拔CMU板
3.尝试更换CMU槽位,同步更改后台参数
4.更换CMU板
SBEVM告警(参照CMU)
(涉及SBEVM、URC、背板)
功放告警
(涉及功放、功放-供电模块/供电模块-HIOU的网线、PDC/PDP、风扇)
远程控制:
1.rst:cell #, asmb 1,txamp 1;ucl
2.确认后台数据
3.检查其他告警(如PDC, 风扇)
现场处理:
1.用RMT看功放状态
2.重新对功放上下电
3.检查CBR-功放、功放-滤波器之间的连线
4.检查供电模块及功放供电接口
5.检查功放到供电模块的数据线以及供电模块到HIOU的数据线连接是否正确
6.若所有功放都起不来,则应检查HIOU是否正常
7.检查风扇是否正常
8.更换功放
9.更换功放后执行功率校准
MCR/UCR告警
(涉及MCR/UCR、功放、PDC/CPC/PDP、背板)
远端控制:
1.检查后台参数
2.先op:cbr,看MCR/UCR的状态
a. 若分极接收不平衡问题,则表示是干扰。
应检查接收接线或后台数据
b. 若15MHz问题,则表示PDC 没插紧,或CTU没连好15MHz的线
c. 若发射问题,应检查功放是否正常
d. 若rssi问题,则应检查线缆, 干扰及天线
现场处理:
1.用RMT对MCR/UCR进行BLST
2.检查MCR/UCR与功放及滤波器的连线
3.对换相邻扇区的MCR,确认MCR是否坏了
4.更换MCR
5.更换MCR后执行功率校准
滤波器告警(仅限于compact 4.0, modcell 4.0)
(涉及滤波器、滤波器与功放/MCR的连线)
1.重置滤波器开关
2.检查功放-滤波器、滤波器-MCR连接线
3.更换滤波器
PDC
1.查看PDC告警。
OP:CELL # ,EXTERN
2.确保PDC插紧
1X无法建立呼叫处理流程
1.查功率
2.查参数
3.换板卡,CMU,MCR,功放,URC
4.做拨打测试
DO无法建立呼叫处理流程
1.查功率
2.查参数
3.换板卡,SBEVM,URCII
4.做拨测
背板返修处理流程
在返修记录中一定要有ROP记录或处理故障时候的详细的操作描述
附件是南京实验室做背板测试的步骤和报告
以下是一些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由于施工中不正确安装导致C2PAM损坏
2.关于PDC以及其他电路板安装运输注意事项
减少RRH返修率的办法
由于在工程期间RRH的返修率异常,而且现场一旦替换完,的确存在再找现网基站测试难的问题,同时由于电源模块,光纤,板卡光口板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现场误判断为RRH损坏.
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建议我们在一个地区开RRH基站的时候,把所有的RRH都运到同一个基站做现场测试,这样可以快速判断问题,也可以减少由于非RRH板件问题误判断为RRH 问题而多次往返跑站.
以下是加电时候BBU和RRH的一些指示,请在安装集成时候参考
在TICLI中输入以下命令:
alw:cell a, scsm 打开SCSM,可以实时看到此站的输出信息inh:cell a,scsm 关闭SC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