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与请示
报告与请示异同点

报告与请示异同点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点一、请示与报告的相同点1.行文方向相同。
请示、报告都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都属于上行文。
2.行文规则相同。
请示、报告都是向上级机关行文,不能抄送下级机关。
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
3.表达用语相同。
请示、报告都要求用具体的事实和确凿的数据叙述,用语要明确,语气要得体。
4.公文格式相同。
请示、报告都使用上行文格式,《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并要求标注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标注签发人,是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对上级机关负责的重要标志。
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差,公文上报时间又比较紧,则经主要负责人同意,可由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
二、请示与报告的不同点1.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指示、批准,需要上级机关审批,重在呈批。
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无需上级机关答复,重在呈报。
2.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须在上级机关作出明确的指示、答复后方可执行,不允许边做边请示,更不能"先斩后奏"。
报告一般在事后或者阶段工作完成后行文。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事前请示""事后报告"。
3.内容含量不同。
报告的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题性的,内容范围较广,如各方面工作的基本情况、对问题的认识、获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具体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过程、取得的成效、今后的打算等,所以相对来说篇幅较长。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篇幅较短。
尤其要注意的是,将多个请示事项放在一个请示件中行文,虽然表面看起来比较省事,但事实上,多个不相联系的事项放在一起请示易造成公文主旨不明,给上级机关的审批和答复造成不便;而且,只要有一个事项因报批程序复杂不能及时答复,其他事项也会被拖延,所以行文中一定要做到一事一请示。
简述请示与报告的区别简答题

简述请示与报告的区别简答题
请示和报告都是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文档,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具体如下:
1. 目的不同:请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上级的批准或支持,旨在请求上级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而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成果或问题,以便上级做出决策或指导。
2. 结构不同:请示的结构通常包括请示的内容、请示的原因、请求批准或支持的内容、实施计划和时间表等;而报告的结构通常包括报告的内容、工作进展、成果或问题、下一步行动计划等。
3. 频率不同:请示通常用于需要上级批准或支持的情况,例如重大决策、项目启动等,通常需要定期或不定期提交;而报告通常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成果或问题,例如项目进展、业绩表现等,通常需要每周、每月或每季度提交。
4. 语气不同:请示的语气通常比较正式、严肃,需要表达出请求上级批准或支持的意愿和决心;而报告的语气通常比较轻松、正式,需要表达出工作进展、成果或问题,以及下一步行动计划等信息。
因此,请示和报告虽然都是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文档,但它们的目的、结构、频率和语气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撰写请示或报告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最好的汇报效果。
请示和报告有何不同_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请示和报告有何不同_请示和报告的区别请示和报告的有何不同1、目的不同请示的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上级机关的审核、批准,必须要求上级机关及时给予批复;而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让上级机关了解掌握情况,或者提出意见、建议,一般无需上级机关批准。
2、时间不同请示中的工作或事项,必须经过上级机关审核、批准后方能实施、办理,因此请示必须事前行文,切不可“先斩后奏”;报告是为了让上级机关了解和掌握情况,它所涉及的工作或事项,可能尚未进行或办理,可能正在进行或办理,也可能已经完成或办毕,因此报告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3、内容不同请示必须一文一事,便于上级机关及时审批,如果在一份请示中写了几件事项,上级机关在审核时可能会因为有些事项尚需研究而不能立即批复,从而延误本可立即批复事项的办理;报告可以是一文一事,作专题性报告,也可以是一文数事,作综合性报告。
请示的结构写法请示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附注五部分组成。
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标题。
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
如《__县人民政府关于______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开展春节拥军优属工作的请示》。
主送机关。
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直属的上级机关。
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正文。
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1)开头。
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
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
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讲的合理、充分、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
(2)主体。
主要说明请求事项。
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
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
另外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
(3)结语。
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请示和报告的异同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在公文处理时,经常能够看到请示与报告不分的现象,其实请示与报告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种。
一、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和异同关于“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请示与报告都属于上行文,都具有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功用,但也有其明显的不同: 1.内容要求不同。
请示的内容要求一文一事;报告的内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2.侧重点不同。
请示属于请示性公文,侧重于提出司题和请求指示、批准;报告属于陈述性公文,侧重于汇报工作,陈述意见或者建议。
3.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某项工作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报告的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下情,掌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
4.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报告可以在事后或者事情发展过程中行文。
5.报送要求不同。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报其上级机关的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注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主报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报告可以报送一个或多个上级机关。
6.篇幅不同。
请示一般都比较简短;报告的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篇幅一般较长。
7.标题写作不同。
一般来讲请示的标题中不写报告二字,就是x x x关于x x x x x x 的请示;报告的标题中不写请示二字,就是x x”x关于x x x xx x的报告。
8.结束用语不同。
请示的结尾一般用“妥否,请批示”或“特此请示,请予批准”等形式,请示的结束用语必须明确表明需要上级机关回复的迫切要求;报告的结尾多用“特此报告”等形式,一般不写需要上级必须予以答复的词语。
9.处理结果不同。
请示属于“办件”,指上级机关应对请示类公文及时予以批复;报告属于“阅件”,对报告类公文上级机关一般以批转形式予以答复,但也没必要件件予以答复。
公文之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公文之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请示与报告是公文中常见的两种常用的写作形式,它们在内容、目的和语气等方面都
有一些区别。
请示是向上级或者相关部门请示意见或者决策,具有一定的请求性,一般用于向领导
汇报工作情况、寻求意见或征求指示等。
请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清楚明确地表明请示的主题。
2. 正文:详细叙述请示的内容,包括事由、背景、建议或解决方案等。
3. 请示事项:明确提出具体的请示问题或者请求。
4. 请示建议: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5. 结尾:表达对领导或相关部门的敬意,希望能尽快得到回复或批复。
报告是向上级或上级指定的相关部门汇报工作情况、进展情况以及问题的解决情况等,具有陈述性和汇报性,一般用于向领导或相关部门传递信息、汇报进展情况、总结经
验教训等。
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清楚明确地表明报告的主题。
2. 背景:简要说明报告的背景和目的。
3. 内容:详细叙述报告的内容,包括工作进展、问题阐述、成果或经验总结等。
4. 建议: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5. 结尾: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表达对领导或相关部门的感谢和期望。
请示和报告在语气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请示更加委婉客气,在表达时需要注意恰当使
用敬语和客套语;而报告则相对正式,更注重客观事实的陈述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请示和报告虽然都是公文中常见的写作形式,但在内容、目的和语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目的来选择使用哪种写作形式。
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点

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点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点报告与请示有哪些异同点?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请示与报告的相同点1.行文方向相同。
请示、报告都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都属于上行文。
2.行文规则相同。
请示、报告都是向上级机关行文,不能抄送下级机关。
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
3.表达用语相同。
请示、报告都要求用具体的事实和确凿的数据叙述,用语要明确,语气要得体。
4.公文格式相同。
请示、报告都使用上行文格式,《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并要求标注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标注签发人,是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对上级机关负责的重要标志。
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差,公文上报时间又比较紧,则经主要负责人同意,可由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
二、请示与报告的不同点1.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指示、批准,需要上级机关审批,重在呈批。
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无需上级机关答复,重在呈报。
2.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须在上级机关作出明确的指示、答复后方可执行,不允许边做边请示,更不能“先斩后奏”。
报告一般在事后或者阶段工作完成后行文。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事前请示”“事后报告”。
3.内容含量不同。
报告的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题性的,内容范围较广,如各方面工作的基本情况、对问题的认识、获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具体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过程、取得的成效、今后的打算等,所以相对来说篇幅较长。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篇幅较短。
尤其要注意的是,将多个请示事项放在一个请示件中行文,虽然表面看起来比较省事,但事实上,多个不相联系的事项放在一起请示易造成公文主旨不明,给上级机关的审批和答复造成不便;而且,只要有一个事项因报批程序复杂不能及时答复,其他事项也会被拖延,所以行文中一定要做到一事一请示。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示与报告的区分“请示”与“报告”的区分(一)行文目的“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恳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状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前者是“恳求指示、批准”,后者是“汇报(工作)”、“反映(状况)”、“答复(询问)”。
前者是主动的,后者则呈现被动性。
(二)职权范围“请示”的内容多是职权范围内无权解决的,或虽属职权范围内却无力解决的,因此肯定要上级予以批复的问题。
其内容一般是要政策、要方法、要钱物等;“报告”的内容则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状况、提出建议等,而且不要求上级批复。
(三)行文时间“请示”必需要在事前行文,经上级批复后才可行动;“报告”则视状况敏捷把握,既可在事前行文,也可在事中、事后行文。
而且属汇报和反馈性质的“报告”,多在事后行文,以使上级机关了解状况或备案待查。
(四)要否批复“请示”肯定要批复;“报告”则不要批复,而且“报告”内第1页/共2页学而不舍,金石可镂。
容中,肯定不行夹带请示的内容。
这一点是“请示”和“报告”的基本区分。
(五)篇幅长短“请示”必需是一事一请,内容单一,写清请示的缘由和内容即可,篇幅短小;“报告”,尤其是汇报性报告,涉及方面多,写法又详尽,篇幅自然长。
即使是一事一报的专题报告,篇幅也比“请示”长得多。
(六)写作风格“请示”主要是请示性写法,“报告”一般是陈述性写法。
(七)缓急程度“请示”时限短,上级不批复不能行动,时间紧迫;“报告”不必等上级的批复,几乎没有时限上的.问题。
(八)尾语不同“请示”的尾语一般为“妥否,请批示”、“当否,请批示”,或“以上意见妥否(当否),请批示”;“报告”的尾语一般为“特此报告”(不必加句号),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
要求上级予以批转的报告,尾语为“以上报告如无不妥(不当),请批转贯彻执行”。
“请示”和“报告”均属标准的上行文,这一点是相同的。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了,欢迎大家下载使用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感谢阅读!第2页/共2页。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报告与请示是企业行政管理中常用的两种文书形式,它们用于汇报工作进展、提出意见建议和申请批准等。
虽然它们都属于正式文件,但是在用途和格式上有所不同。
下面将详细阐述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一、定义报告是将某个问题或工作的进展情况、分析及建议等以一种规范、系统、准确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文件。
而请示则是在进行某个决策之前,向上级或其他相关方请求批准、授权、指示等的一种书面通知。
二、用途报告用于向上级领导或同级同事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提出问题及建议、反映所需资源的需求等。
报告的内容一般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或事件进行的深入分析研究,帮助向用户或管理人员展示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工作,或提供关于某个问题的信息。
请示则是在做出决策之前,发起人提出提醒并请求批准、授权、指示等来采取行动。
请示的内容通常是请求行政管理决策者或其他同级同事的同意,以完成某项工作、采取某项行动或获得必要的支持。
三、格式报告通常包括标题页、前言、内容、总结、结论、建议、附录和参考资料等几个组成部分。
每个部分的内容都在前后文之间相互衔接,以表达工作进展、问题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等。
请示的格式通常包括标题、发起人、收件人、请求的主题、请求的详细内容、问题描述、所需要的资源和建议等。
请示需要注明提议人的姓名、职位、联系方式、请求的截止日期等,以帮助收件人更好地理解和决策。
四、语言风格在语言风格方面,报告与请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报告需要用到较为正式的语言,以达到准确、清晰、简洁的效果。
报告的语气也通常较为客观中立,一般不会用到不当的感性语言和不当的修饰性词汇,以充分表现信息的重要性。
请示的语言则需要更为详细和具体,需要避免使用过于技术化的术语和缩略语,以保证收件人完全理解提案内容。
请示(特别是寻求授权的请示)通常采用更为恳切的口吻,以赢得收件人的同意和支持。
五、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报告与请示在用途、格式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报告用于汇报工作进展、提出问题及建议,其中的内容必须简明扼要、准确清晰,同时需要严格遵循正式文书的格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与请示
报告与请示有什么区别吗?那么,下面就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报告:适用于向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单位的询问或交办事项、上报有关材料等。
分为呈报报告、呈转报告、回复报告三类,常用"特此报告,请阅知"、"谨此报告,请审阅"等作为结束语。
二、请示:适用于向上级单位请求指示或批准,分为请求指示、请求批准、请求批转三类,一般由请示缘由、请示事项、结束语三部份组成。
请示缘由:即请示事项的原因、背景、理由和依据,特别要写清楚请示事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引起上级单位的重视。
请示事项:即写明请求上级单位给予指示或批准的具体事项。
请求事项一定要明确,以便上级单位做出准确的判断和答复。
结束语:常用"妥否,请示"、"以上当否,请审批"、"特此请示,请批复"等作为结束语。
请示文一定要写明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三、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1.行文功能不同。
报告主要是汇报情况、反映问题等;请示则主要是请求批准、指示和解决问题等。
2.处理方式不同。
报告属阅件,可不回复;请示属办件,需要办理、批复。
3.提交时间要求不同。
请示应在事前行文,即"事前请示";报告一般是报告办理结果或有关情况,即"事后报告"。
4.内容要求不同。
请示一般一文一事,并只写一个主送机关;报告则不必一定如此,它可以是专题性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有成绩、有问题、有建议,比如一次时间跨度较大的工作完成之后的总结性报告,等等。
四、行文注意事项
1.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上级单位,需要同时送其他单位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下级单位;无特殊情况不允许超级请示。
2.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报告中如夹带请示事项,往往达不到行文的目的,还会影响工作。
报告中若涉及请示事项,应另行用请示行文,与报告严格
分开。
3.请示与报告是两种不同的公文种类,没有"请示报告"或"申请报告"这样的文种。
请示与报告不分的几种表现形式
1.把请示当作报告。
就是把请求指示、批准的请示当作了报告。
如《x x xx 关于申请购买x x x x的报告》,指本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购买x x x的要求,请求上级机关予以批准,批准后方可执行的事情。
这类应属于请示,而行文实践中有时恰恰使用了报告这一文种。
2.把报告当作请示。
有些报告是下级呈送给上级并要求批转的报告,这类报告应属于呈转性报告极易被当作请示。
如《x x x x关于x x x x的报告》末尾处应写"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x x x执行。
"属于典型的呈转性报告但是往往被当作了请示。
3.请示与报告混合型,有些公文既请示工作又报告情况或者既报告情况又夹带请示事项,这些形式都不符合文种的使用规范。
如《x x x x关于x x x x 的请示报告》,这类文件形式,其内容既汇报了工作,又顺便提出了请示或者一文数项请示,这种混合的形式,极易使上级机关理不出头绪,处理了一件事情而耽误了另外几件事情。
请示基本格式
标题:
有两种写法,一是直接写"请示报告",另一是在"请示报告"前加上内容,如"xx请示报告"等,一般采用第二种。
标题写在一行的正中间。
称谓:
顶格写明接受申请报告的单位、组织或有关领导。
如:尊敬的校领导:您们好!
正文:
正文部分是申请报告的主体,首先提出要求,其次说明理由。
理由要写得客观、充分,事项要写得清楚、简洁。
结尾:
写明惯用语"特此申请"、"恳请领导帮助解决"、"希望领导研究批准"等,
也可用"此致""敬礼"礼貌用语。
"此致",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敬礼"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日期
个人申请要写清申请者姓名,单位申请写明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注明日期。
一般写在申请报告的右下角。
注意事项
申请的事项要写清楚、具体,涉及到的数据要准确无误。
理由要充分、合理,实事求是,不能虚夸和杜撰,否则难以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
语言要准确、简洁,态度要诚恳、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