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唑酮致严重周围神经炎一例

合集下载

莫西沙星致痛性周围神经病1例

莫西沙星致痛性周围神经病1例

本 例 患者在肺 部感 染治 疗过 程 中 出现 双下 肢 麻 木刺 痛 , 逐 渐加 重 , 体 检 双 下 肢 浅 感 觉减 退 , 肌 电 图
星注 射 液 ( 拜 耳 医 药 保 健 有 限 公 司, 批 号:
B X G G 4 F 7 ) 4 O O mg q d 。 同时 静滴 盐 酸 氨 溴 索 注射 液 示双 下肢 神经 源性损 害 , 可诊 断为痛 性 周 围神 经 病 。 3 0 mg b i d , 口服 盐酸 溴 已新 片 8 mg t i d , 并 口服左 旋 根据患者病 史及其辅助检查 可排除代谢和 营养障 氨氯 地平 片 5 mg q d降 压 。3月 1 0 日, 患 者 出 现 双 碍 、 感染 、 嵌压 、 遗传 、 变性 、 风 湿结 缔组 织 疾病 、 肿 瘤 足发 麻感 , 伴轻 微刺 痛 , 次E l 患 者双 足麻 木 及刺 痛 逐 及 副肿瘤 、 毒 物 或重 金 属 中毒 等 因 素所 致 周 围神 经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0 3 6 9 . 2 0 1 5 . 1 0 . 0 7 3
中图分类号 : R 7 4 5
文献标识码 :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章编号 :
1 6 7 2 — 0 3 6 9 ( 2 0 1 5 ) l 0 一 封 四一 0 1
得胶 囊 0 . 3 g及 奥 卡西 平 片 0 . 3 g b i d : 继 续 原 抗 感 新 、 莫 西 沙 星 4种 药 物 。 其 中左 旋 氨 氯地 平 服 用 1 0 染及 祛 痰治疗 方 案 。3月 1 3日患 者下 肢 疼 痛 加 剧 。 年 一直 无 明显 异 常 , 患者 述 既 往 有 多 次 慢性 支气 管 难 以忍 受 , 转 入我 科 。既往有 慢性 支 气管 炎 史 , 急性 炎急性发作时使用氨溴索 、 溴己新史 , 均未见明显异 发作 时常使 用头 孢 菌 素 抗感 染 及 盐 酸 氨 溴 索 、 盐 酸 常不适 , 故 不支 持上 述 3种 药物 所致 周 围神经 病 变 。 溴 已新 片祛 痰 , 无 特殊 不适 : 高血 压 病史 1 0年 . 口服 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系在莫西沙星使用第 5天 出现 。 左 旋氨 氯 地 平 片 5 m g q d , 血 压 控 制 良好 。人 院查 与莫 西沙 星使 用 存 在 明 显 时 间相 关 性 。此 外 , 有 报 结 合 本 例 体: 血压 1 4 0 / 8 4 m mH g , 心肺 听诊 无异 常 。疼 痛 V A S 道 喹诺酮 类药 物 暴 露 可致 周 围神 经 病 … , 评分 1 0 / 1 0 , 双 下肢 浅感 觉减退 , 余无 异 常 。 患 者用药 史 。 考虑 为莫西 沙 星所致 痛性 周 围神经 病 。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案例分享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查体无明 显异常,血常规、血氧饱和度、 心电图、胸部 CT 均提示未见 明显异常,给予吸氧、雾化平 喘,过程中全身出现红色斑状 皮疹、异常瘙痒,以急性荨麻 疹进行治疗
抗敏过程中患者逐渐出现胸闷 加重、呼吸困难,立即进行心 电监测,2L/min 吸氧、协助半 坐卧位,保持呼吸顺畅,同时 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 抗炎 抗免疫,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 液0.25g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 张支气管
或顺铂等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
肾毒性:氨基糖昔类抗生素主要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并可通过
细胞膜吞饮作用使药物大量蓄积在肾皮质,故可引起肾毒性。
2
轻则引起肾小管肿胀,重则产生肾小管急性坏死,但一般不损
伤肾小球。
神经肌肉阻断:最常见于大剂量腹膜内或胸膜内应用后,也偶见于肌内或
3
静脉注射后。其原因可能是药物与Ca2+络合,使体液内的Ca2+含量降
三、喹诺酮类: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01 肌腱炎和肌腱断裂
风险增加
02 重症肌无力加重
03 影响糖尿病患者的
血糖控制水平
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
品可能导致死亡或需要辅助呼吸
莫西沙星的风险最高
04 光敏反应
主要表现为手、颜面及其他暴露于 光下的皮肤出现红肿,伴瘙痒或灼热 感,严重者出现皮肤脱落。在使用喹 诺酮类药物时,应避免接触日光及紫 外光,可使用防晒霜、穿戴遮光衣物 预防。
02 / 结晶尿
治疗中如发现结晶尿或血尿时即可给予碳酸氢钠及饮用大量 水,直至结晶尿和血尿消失。应用疗程长,剂量大时宜同服碳 酸氢钠并多饮水,不可与维生素C合用。
九、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01 / 伪膜性肠炎

小心服用痢特灵

小心服用痢特灵

小心服用痢特灵
张志刚
【期刊名称】《家庭健康》
【年(卷),期】2004(000)009
【摘要】痢特灵(又名呋喃唑酮)临床主要用于肠道细菌感染的治疗,因其毒、副反应较多,国内曾一度减少用量。

近年来,由于发现该药对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十二指肠炎症及溃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而再度引起重视。

【总页数】1页(P33)
【作者】张志刚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5
【相关文献】
1.痢特灵盲目服用伤神经 [J], 姚伟
2.痢特灵盲目服用伤神经 [J], 姚伟
3.“怪疹”出现在服用痢特灵半月后 [J], 秦士德
4.长期正常剂量服用痢特灵致末梢神经炎3例 [J], 陈桂英;田云霄;刘秀玲;王进;李锦;李淑娥
5.仔猪服用痢特灵五忌 [J], 潘俊华;殷丽华;单淑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呋喃唑酮的功能主治

呋喃唑酮的功能主治

呋喃唑酮的功能主治1. 呋喃唑酮简介呋喃唑酮是一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属于咪唑类化合物。

它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活性,对多种真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呋喃唑酮通常以药物口服的形式使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症状。

下面将介绍呋喃唑酮的功能主治。

2. 呋喃唑酮的功能主治呋喃唑酮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常见于口腔、皮肤和阴道等部位。

呋喃唑酮可以有效抑制念珠菌的生长,从而缓解病情,减轻感染症状。

•皮肤真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红疹、瘙痒、脱屑等。

呋喃唑酮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来治疗皮肤真菌感染,使患者皮肤恢复正常。

•头癣:头癣是一种患者头皮感染的真菌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头皮瘙痒、头屑增多等。

呋喃唑酮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来治疗头癣,并有效减少头皮瘙痒和头屑现象。

•足癣:足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疾病,主要症状为足部瘙痒、脱皮和皮肤发红等。

呋喃唑酮可以通过清除真菌感染来缓解足癣症状,使患者足部恢复健康。

•阴道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是由于念珠菌引起的阴道感染,常见症状为阴道瘙痒、白带增多和外阴潮红等。

呋喃唑酮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来治疗阴道念珠菌病,缓解症状,恢复阴道健康。

3.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呋喃唑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遵医嘱使用:使用呋喃唑酮前,应先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不得擅自更改用药剂量或使用时间。

•避免过敏:如果患者对呋喃唑酮或其他抗真菌药物过敏,应避免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发红、瘙痒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避免口服药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使用呋喃唑酮时,应告知医生当前正在使用的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和抗癫痫药物等可能与呋喃唑酮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方案,以避免不良反应。

•避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呋喃唑酮。

如果有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情况,应咨询医生获得合适的替代方案。

PSUR-呋喃唑酮片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PSUR-呋喃唑酮片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呋喃唑酮片药品)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第 2 次报告报告期:2013年1月1 日至2019 年6 月30 日报告提交时间:2019年7月20日目录一、前言 (3)二、主要内容 (3)(一)、药品的基本信息 (3)(二)、国内外上市情况 (4)1、国内外上市情况参照下表: (4)2、药品批准上市时提出的有关要求(安全性要求): (5)3、批准的适应症(功能主治)和特殊人群: (5)4、注册情况: (5)(三)、因药品安全性原因而采取措施的情况 (6)(四)、药品安全性信息的变更情况: (6)(五)、用药人数估算资料 (6)(六)、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信息: (6)1、个例药品不良反应: (6)2、药品群体不良事件 (6)(七)、安全性相关的研究信息 (7)(八)、其他信息 (7)1、与疗效有关的信息 (7)2、数据截止日后的新信息 (7)3、风险管理计划 (7)4、专题分析报告 (7)(九)、药品安全性分析评价结果 (7)(十)、结论 (8)(十一)、附件 (8)附件1: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附件2:药品质量标准;附件3:药品说明书;附件4:参考文献;正文一、前言1、呋喃唑酮片为化学制剂产品,我公司呋喃唑酮片的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规格为100mg。

2002年10月16日,取得药品注册证;2009年12月14日,获得了药品再注册批件;2014年12月5日,获得了药品再注册批件。

我公司该产品已经有长时间没有生产,部分资料、数据等为文献和公司再注册备案资料。

2、本品临床主要用于细菌性痢疾的治疗。

也可应用于治疗霍乱、伤寒及幽门弯曲菌所致的胃窦炎。

局部用药可治疗阴道滴虫感染。

本品副作用校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药物热、皮疹等,偶见溶血性贫血和黄疸。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我公司按照《药品管理法》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室和应对突发重大药品不良反应的应急领导小组,对产品进行质量跟踪,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及报告和管理工作。

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2

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2

中枢神经系统
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剂量较大时可因药 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浓度过高,并可导致脑中r 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浓度过高,并可导致脑中r- 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受阻,而出现惊厥、癫痫 样发作等。
中枢神经系统
异烟肼致惊厥样发作 :10多例报道 10多例报道 甲硝唑致惊厥样发作 :3例报道
脑神经Biblioteka 神经肌肉接头大剂量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静脉快速注 射或手术过程中对接受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 者在胸膜腔内应用大量本类药品,有引起肌 肉麻痹的可能。临床表现为四肢软弱、周围 血管性血压下降、心肌抑制症状等,严重者 可因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也偶可引起。
周围神经
异烟肼和乙胺丁醇可因维生素B 异烟肼和乙胺丁醇可因维生素B6缺乏而使周 围神经炎发生率较高 甲硝唑、林可霉素注射后可引起口唇及手足 麻木,严重者伴头晕、面部和头皮麻木 甲硝唑引起味觉障碍也有多起报道
2.2 急性间质性肾炎
药物过敏是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主要病因,而 药物过敏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是药源性肾损害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肾间质水肿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 细胞、浆细胞等浸润,表现为肾功能损害、 尿检异常和肾小球损伤
甲氧西林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生率 很高,使用者约有10%-15%发病 很高,使用者约有10%-15%发病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 头孢唑林等偶也可引起
抗菌药物对视神经偶也可产生一定毒性,特别 抗菌药物对视神经偶也可产生一定毒性, 在较大量和较长期应用时可产生一定毒性
氯霉素长期滴眼有引起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 至失明的可能 青霉素有致三叉神经及第九颅神经毒性反应病 例 对视神经有影响的抗感染药物还有乙胺丁醇、 链霉素、异烟肼、磺胺药、卡那霉素、新霉素、 甲苯咪唑等

荨麻疹用药不可随意停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技巧

荨麻疹用药不可随意停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技巧

龙源期刊网 荨麻疹用药不可随意停/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技巧
作者: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3年第02期
荨麻疹用药不可随意停
文/陆基宗
时下春暖花开,正是荨麻疹的多发季节。

荨麻疹的西药治疗以抗过敏药为主。

药物治疗中,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异丙嗪(非那根)和赛庚啶等,都属于传统老一代抗过敏药。

总的来说慎用和禁忌证较多,应用中应多加注意。

而氯雷他定(开瑞坦、克敏能)、特非那定(敏迪、得敏功)、西替利嗪(仙特敏、赛特赞)、色甘酸钠、酮替芬片等新抗过敏药,总的说来是临床用药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大多比较轻微,但价格比老药昂贵些。

患者在服药期间必须特别注意:应严遵医嘱的治疗方案与剂量。

连续服药较长时间后,再按病情和症状,缓慢减少剂量(从天天吃改成隔天吃,乃至5~7天一次),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后若干天(即完全治愈)才能停药。

慢性荨麻疹的疗程更长,有的用药须长达几年,才能防止复发。

故而,用药期间患者千万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前功尽弃,导致复发,迁延反复,更难治疗。

【特别告诫】
1.日常生活中要预防各种“过敏原”,如春天要特别预防花粉过敏,饮食过敏和污染空气等等。

对历年有复发性荨麻疹者,要提前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用药”,如色甘酸钠和酮替酚片等。

2.荨麻疹患者的忌食要根据自身过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忌口”。

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技巧
文/许沁
1、复方新诺明(抗菌优或简称为“SMZ”):在使用复方新诺明时,容易在泌尿系统形成结晶,损害肾脏,导致结石、血尿、尿闭等,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

不过,在服。

硝基呋喃类药物

硝基呋喃类药物

硝基呋喃类药物硝基呋喃类药物是一种很有用的药物,很多医学领域都会用到,不过有许多人并不清楚硝基呋喃类药物。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硝基呋喃类药物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硝基呋喃类药物1.呋喃妥因药物作用为一强力抗菌剂和杀菌剂, 对泌尿系统的炎症如肾孟肾炎、肾孟炎、膀胧炎、尿道炎以及阴道炎、前列腺炎等均有疗效。

呋喃妥因抗菌作用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是多重机制干预。

其代谢产物黄素蛋白进入细菌内引起复杂的多重反应破坏细胞内核糖体蛋白、呼吸、丙酮酸盐代谢及其他大分子物质等, 并直接介导破坏DNA 使DNA 链断裂;通过抑制细菌体内的多种酶, 干扰细菌体内氧化还原酶系统, 主要抑制细菌的乙酰辅酶A 而阻断其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可以破坏细菌壁形成细菌内渗透压改变, 共同参与下起到杀菌和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

呋喃妥因从肠道吸收在血清及身体组织内并不能达到治疗浓度。

75 %快速经肝脏代谢, 25%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呋喃妥因的消除半衰期为0 .5h -1h 。

如果进食时服用, 其生物利用度可提高大约40%, 同时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

其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与其在尿路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有限、血药浓度不高等有关。

国内外许多研究报道显示呋喃妥因对MRSA 也非常敏感。

澳大利亚不良反应咨询委员会(ADRAC)1978年- 2001年共收到18例呋喃妥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 其中15 例为老年妇女, 剂量为100mg/ d-400mg/d(平均250mg/ d)。

出现周围神经病的用药时间从3 周- >12 个月, 至2001 年8 月仅4 例患者恢复。

也有认为呋喃妥因在使用20g 以上时易发生轴索变性感觉神经病, 停药后症状可部分好转, GFR 小于12ml/ min 更易发生。

当前已经有长期使用呋喃妥因治疗引起间质性肺炎而死亡的病例, 新西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收到呋喃妥因引起急性和慢性肺不良反应的报告, 典型过敏反应发生在用药后1 周~2周, 慢性者可能发生在用药6 个月以后, 多数发生在经过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呋喃妥因治疗的老年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呋喃唑酮致严重周围神经炎一例
发表时间:2016-06-12T11:25:25.4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4期作者:杨春望
[导读] 根据患者有呋喃唑酮用药史,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提示周围神经病变,经对症及营养神经治疗,病情好转。

杨春望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内蒙古临河 015000)
患者,男,48岁,因食欲差,上腹痛,嗳气,来我院就诊。

经B超检验,胃镜检查,幽门螺旋杆菌(HP)+ + +,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门诊给予口服药物呋喃唑酮,规格0.1g×100(大同卫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50401),用法每次0.2g,3次/d口服;庆大霉素,规格4万单位×100(山西曙光药业批号050613),用法每次8万单位,3次/d口服;健胃消炎颗粒,规格 10g×12袋(江苏苏中药业批号
050922),用法每次1袋,3次/d口服。

患者出差蒙古国,带药1个月,服药半月后,既感觉双下肢脚趾有麻木感,3天后又出现手指末端麻木感。

1个月后来院就诊,手足麻木伴疼痛,行走软弱无力,查CRP及类风湿因子均阴性,四肢关节无红肿热痛,既往无高血压史。

经专科查体;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

根据病史与检查,诊断为呋喃唑酮所致周围神经炎,住院治疗,停用呋喃唑酮,对症治疗,好转出院。

根据患者有呋喃唑酮用药史,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提示周围神经病变,经对症及营养神经治疗,病情好转。

考虑长期服用呋喃唑酮,导致蓄积中毒所致,因此建议呋喃唑酮等百片包装的药物,改变规格为小包装,每一小包装附带详细说明书,尤其是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1] 贾博琦,鲁云兰,现代临床实用药物手册[M].第二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09-510 [作者简介]杨春望(1969),男,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

副主任药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