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的健康宣教
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1.心衰患者要限制食盐量,不能吃过咸的东西,
2.忌油腻辛辣的食物,注意清淡饮食,低盐低脂
3.肺心病的患者要注意预防感冒,多喝水
4.多吃水果蔬菜
二、生活指导
(1)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尤其要注意室内通风.坚持戒烟。
(2)自我监测心、肺动能的变化。
(3)按医嘱用药、吸氧及随诊。
(4)有心功能不全时应限制水、盐的摄入。
(5)调整姿势:呼吸困难患者的姿势应既要有利于气体交换又要节省能量。
(6)坚持全身锻炼、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及御寒训练。
三、用药指导
1.有关医疗设备(如雾化器、吸入器、给氧装置等)需要使用、清洁及维护及时告知护士;
2.有些消炎药物如头孢等可能会有过敏反应,患者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3.出现滴液不畅、鼓针、脱针等症状,不要自行处理,及时通知护士。
肺心病的健康教育

肺心病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肺疾病,其特点是肺高压导致右心室负荷过重,最终导致心功能不全。
为了提高公众对肺心病的认识,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一、肺心病的定义和病因1.1 肺心病是什么:肺心病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心室负荷过重的一种心脏疾病。
1.2 病因:肺心病的主要病因包括慢性肺部疾病、肺栓塞、先天性心脏病等。
这些疾病导致肺动脉阻力增加,使右心室负荷过重。
二、肺心病的症状和诊断2.1 症状:肺心病的常见症状包括气短、乏力、心悸、水肿等。
这些症状与心功能不全有关。
2.2 体征:体检时可发现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体征,这些体征与肺动脉高压有关。
2.3 诊断:肺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三、肺心病的治疗和预防3.1 药物治疗:肺心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血管扩张剂等,以减轻症状和改善心功能。
3.2 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的肺心病患者,可以考虑介入治疗,如肺动脉球囊扩张术、肺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
3.3 预防:预防肺心病的关键是积极治疗肺部疾病,如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尽早治疗肺栓塞等。
四、肺心病的护理和康复4.1 护理:肺心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合理调整药物治疗,注意休息和避免过度劳累。
4.2 饮食护理:肺心病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饮食原则,限制液体摄入,以减轻水肿和心脏负荷。
4.3 康复:肺心病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如有氧运动、呼吸肌锻炼等,以提高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五、肺心病的心理疏导和宣教5.1 心理疏导:肺心病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可以参加相关心理疏导活动。
5.2 宣教:通过开展肺心病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肺心病的认识,加强预防和治疗意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5.3 家庭关怀:家庭成员应了解肺心病的特点和护理要点,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和关怀,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
肺心病的健康教育

肺心病的健康教育疾病概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引起肺心病的原发病右支气管、肺部疾病,以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的扩张、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结核、尘肺、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也能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发展成肺心病。
其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心悸、呼吸困难、紫绀、水肿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肺心病的主要并发症右肺性脑病、心率失常、消化道出血、酸碱平衡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
休克是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及致死原因。
心理指导1、慢性肺心病病程长、易反复,患者大多为老年体弱生活条件较差者,患病后给工作、家庭和个人带来许多困难,病人往往产生各种不同的心里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忧郁等。
这种情绪状态影响疾病的会恢复,尤其在失代偿期,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相应的症状,可使病人产生濒死感,甚至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和勇气;而在疾病的代偿期,病人多抱有侥幸心里,对疾病的预防和身体素质的锻炼不予以重视,结果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2、护理人员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掌握心理动态,关心、体贴病人,并耐心讲述情绪不佳对疾病恢复的不利影响,使病人了解安心静养和保持乐观开朗性情的重要性。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
饮食指导患者因久病体质衰弱,热量及蛋白质消耗较多,应给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如瘦肉、豆腐、蛋、魚,新鲜蔬菜、水果等。
有浮肿和腹水、尿少的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如有低钠血症,可进含盐饮食。
多汗或服用利尿剂时给含钾多的食物,如桔汁、鲜蘑菇等。
进食时宜取坐位,细嚼慢咽,防止呛咳。
休息活动指导急性期患者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嘱卧床少动,水肿病人加强皮肤护理,如翻身、按摩、温水擦洗,保持床铺平整、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肺胀(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健康教育宣教

肺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将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为胸部胀满、涨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心慌等。
一、生活调护
1、病室内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加强病室消毒并禁止吸烟。
2、严格控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感冒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3、安静卧床休息。
缓解期根据个人体质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或锻炼,如打太极拳、做呼吸操等,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
4、教育患者保养精神,节制性欲,避免各种情志刺激。
二、饮食调护
1、饮食应营养充足,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之类。
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2、阴虚水泛型患者若浮肿明显应忌盐,水肿消退后可进低盐饮食。
三、出院宣教、
1、注意冷暖调节,及时增减衣服,尤其是在冬季要加强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发病。
2、少吃冷饮等食品。
3、禁烟,避免过量饮酒。
4、湿衣应及时换去,避免阴寒水湿内侵。
肺心病的健康宣教

肺心病的健康宣教1、合理用药:不滥用抗生素,病情好转且稳定后应停用抗生素。
不应长期服用抗生素,以免出现耐药性或发生其他病菌的感染。
2、坚持锻炼:病人应根据个人情况,作一些适当的活动,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例如清晨散步、打太极拳、做深呼吸运动。
可增强体质,锻炼心肺功能,但锻炼时应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过分劳累。
3、生活护理:肺心病病人应注意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物,以免引起感冒而加重病情。
每早可食冷饮,以锻炼耐寒能力;要保持居室整洁安静,无烟尘。
冬季应注意居室的温度、湿度,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新鲜。
4、增强免疫力:可适量注射胎盘球蛋白、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剂。
也可用中医扶正固本的方剂,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5、心理护理:情绪变化可加重病情。
老年人生活自立能力差,又长年有病,易产生自卑感,家人一时照顾不周时,往往更加重失落失望的感觉,以至对治疗丧失信心,所以要作好病人的心理疏导,指导病人既要正确对待自己,也要理解别人。
另外根据个人爱好,可参加一些文娱活动。
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状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向健康方面转化。
肺心病用药的注意事项我国80~90%以上的肺心病是由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而来,其次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矽肺、结节性肺动脉炎等也均可导致肺心病的发生。
该病常因呼吸系统感染而诱发。
肺心病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滥用抗生素肺心病患者待病情好转且稳定后应停用抗生素。
若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作为预防性用药,不仅会产生耐药性或发生其他病菌的感染,使病情得以继续发展、恶化,还因大量使用抗生素,破坏了人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各种合并症,大大增加了疾病治愈的难度。
滥用止咳药肺心病患者呼吸道上下都存有大量痰液,不论咳嗽轻重均不要单纯应用止咳药,更不能用可待因、阿片之类的麻醉性镇咳剂,否则会因咳嗽停止将痰留于呼吸道内,加重呼吸道阻塞,这是肺心病加重的重要因素。
肺心病出院指导

肺心病出院指导
一、饮食调养:平日饮食宜清淡,尽量少食或避免高动物性脂肪、高
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蛋黄、黄油等;平日做菜尽可能用植物油,食盐宜少,糖也少吃;食物以素食及豆制品为主,即多食素菜、水果、豆制品等;蛋白质的补充可食用瘦肉、鱼肉和蛋类。
二、生活调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在日温差变化大时,注
意保暖。
起居应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心境要平稳,别大喜大悲、忧愁郁闷。
禁止吸烟饮酒。
三、控制体重:肥胖者要设法减肥,减少食物的总热量;不宜过饱,
并通过体力活动、锻炼来减轻体重,使体重达到较理想水平。
四、温水浴疗:给左上肢做局部温水浴,水温从37℃开始,逐渐升至
42℃,使局部末梢血管和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改善冠脉循环。
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注意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这些病
和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一旦发现就应和医生联系,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六、定期服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调节血脂的药物,如
复方丹参滴丸可以起到多靶点的作用,起到全身调节的作用。
肺心病护理——教案

(2)动脉血气测定:绝大多数晚期肺心病患者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同时存在。
(3)化验检查: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增高。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在感染时增高。痰培养可见病原菌。
3)执行医嘱:录入医嘱→医嘱排序(临时→长期)
医生下达医嘱如下:
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按肺心病人常规护理
(4)防治引起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预防感冒。及时治疗呼吸道急性感染。戒烟并避免各种烟雾刺激
启发输液的速度为什么要慢?
启发为什么不用地高辛
3)执行独立性护理措施:给氧→皮肤护理,防止下肢血栓形成→心理护理
4)病情观察并报告医生:
(1)疗效变化:呼吸困难程度、罗音、水肿、24小时出入量、体重变化
(2)用药不良反应:
授课章节
学习性工作任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授课时数
6学时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关心病人,操作仔细,具有高度责任心。
能力目标:能熟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工作过程,能配合医生准确用药,能发现病情变化,对慢性呼吸衰标: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概念,临床表现,治疗要点;了解病因、诱因、发病机制、有关检查。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发作期)
(1)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气短、胸闷、心悸、乏力、头痛、紫绀及心率增快等。
严重时出现脑功能紊乱,烦躁不安、谵妄、抽搐或昏迷。高碳酸血症:皮肤温湿多汗,浅表静脉扩张,洪脉,眼球结膜充血水肿,瞳孔缩小,甚至眼球突出,两手扑翼样震颤,头昏、头痛、嗜睡及昏迷。
有的病人可有精神错乱、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
观看录象,启发思考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及对心脏的影响
分析病例及医嘱,讨论并确定最佳护理工作过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健康教育PPT

什么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subtitle}:怎样才能诊断出慢 性肺源性心脏病? {subtitle}:该病有哪些常见症 状?
预防和管理
预防和管理
{subtitle}:预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 方法是什么? {subtitle}:饮食和生活习惯对该病有 何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健康教育 PPT
目录 导言 什么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预防和管理 治疗方法 心理支持和康复 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
导言
导言
欢迎来到本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健 康教育PPT!我们将为您介绍该病 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以便您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这种疾 病。
什么是慢性肺 源性心脏病
什么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预防和管理
{subtitle}:如何管理慢性肺源性 心脏病并减轻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subtitle}: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 方法有哪些? {subtitle}:医疗干预是如何帮助患者 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的?
治疗方法
{subtitle}:药物治疗和手术治 疗的可行性和风险是什么?
心理支持和康 复
心理支持和康复
{subtitle}: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 人可能会经历哪些心理和情绪问题? {subtitle}:心理支持和康复计划如何 帮助患者应对和恢复?
心理支持和面?
生活质量和自 我护理
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
{subtitle}:如何改善生活质量并减轻 症状的方法和建议? {subtitle}: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
{subtitle}:有哪些重要的自我 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心病的健康宣教
1、合理用药:
不滥用抗生素,病情好转且稳定后应停用抗生素。
不应长期服用抗生素,以免出现耐药性或发生其他病菌的感染。
2、坚持锻炼:
病人应根据个人情况,作一些适当的活动,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例如清晨散步、打太极拳、做深呼吸运动。
可增强体质,锻炼心肺功能,但锻炼时应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过分劳累。
3、生活护理:
肺心病病人应注意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物,以免引起感冒而加重病情。
每早可食冷饮,以锻炼耐寒能力;要保持居室整洁安静,无烟尘。
冬季应注意居室的温度、湿度,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新鲜。
4、增强免疫力:
可适量注射胎盘球蛋白、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剂。
也可用中医扶正固本的方剂,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5、心理护理:
情绪变化可加重病情。
老年人生活自立能力差,又长年有病,易产生自卑感,家人一时照顾不周时,往往更加重失落失望的感觉,以至对治疗丧失信心,所以要作好病人的心理疏导,指导病人既要正确对待自己,也要理解别人。
另外根据个人爱好,可参加一些文娱活动。
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状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
病向健康方面转化。
肺心病用药的注意事项我国80~90%以上的肺心病是由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而来,其次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矽肺、结节性肺动脉炎等也均可导致肺心病的发生。
该病常因呼吸系统感染而诱发。
肺心病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滥用抗生素肺心病患者待病情好转且稳定后应停用抗生素。
若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作为预防性用药,不仅会产生耐药性或发生其他病菌的感染,使病情得以继续发展、恶化,还因大量使用抗生素,破坏了人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各种合并症,大大增加了疾病治愈的难度。
滥用止咳药肺心病患者呼吸道上下都存有大量痰液,不论咳嗽轻重均不要单纯应用止咳药,更不能用可待因、阿片之类的麻醉性镇咳剂,否则会因咳嗽停止将痰留于呼吸道内,加重呼吸道阻塞,这是肺心病加重的重要因素。
所以,一般应选用祛痰药,如氯化铵、磺化钾、痰咳净等。
滥用利尿剂肺心病伴有水肿时,常选用口服利尿剂治疗,但利尿不利于痰液稀释,会加重呼吸困难;利尿不当,还会使血液更加黏稠,从而导致血栓,如不注意补充钾盐,还会导致低血钾与电解质紊乱。
所以,应用利尿剂应找医生按病情来指导用药,不宜自购利尿药滥用。
滥用安定药安定药物等镇静药对呼吸中枢具有抑制作用。
慢性肺心病人即使用了常人能耐受的小剂量安定药也会使处于逐渐
衰竭的呼吸中枢雪上加霜,使呼吸更趋衰竭,甚至呼吸停止。
所以患有肺心病、慢性肺气肿的病人千万不要随便服用安定、氯丙嗪等镇静安眠药来治疗烦躁不安、失眠症状,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小心监护使用。
滥用强心剂肺心病伴有心衰时,常需服用强心药,但强心药具有排泄缓慢,容易蓄积、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的特点以及体质差异等多种因素,在临床上容易出现强心剂中毒,甚者还会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一定要按规定时间、规定剂量服用。
在服用强心药时,还应注意补充氯化钾,这种药物虽然与心衰没有直接关系,但它对防止强心药中毒有一定的作用;若患者如出现恶心、呕吐,视物呈黄色或绿色,脉搏不整齐或变慢,每分钟低于60次,则是洋地黄中毒的表现,此时应停药并请医生诊治。
肺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1、疾病简介肺炎是指肺实质的炎症。
常见病因有感染、毒气、化学物质、药物、放射线,以及食物呕吐物的吸入,过敏、风湿性疾病等。
受凉、劳累可诱发。
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突发的寒战、发热、胸痛、咳嗽、咳痰。
儿童、年老体弱、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易患本病。
2、心理指导肺炎病人往往发病时出现发热、胸痛、咳嗽、咳痰等不适感,导致因疼痛而害怕咳嗽,从而影响愈后,因而应积极鼓励并给予帮助,并告诉病人肺炎经积极治疗后,一般可彻底治愈,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取得配合。
3、饮食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一般取半流饮食,如牛奶、蛋羹类,细软面条、鱼粥、肉弱等,多进食及多饮水。
忌食温热生痰食物,如蛇肉、白果、柑、胡椒、龙眼肉,其他禁忌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4、作息指导高热时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退热后可在室内活动,注意初次起床防受凉。
5、用药指导常见药物有抗生素如青霉素,祛痰药如沐舒痰,应在医生或护士指导下遵医嘱服用药物。
用药过程中如出现皮肤瘙痒或皮疹、腹泻、胃部不适、血痰,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
6、特殊指导
(1)配合痰培养标本的留取。
(2)若痰多,难以咳出,可每1-2h进行一次有效咳痰,即先数次随意深呼吸(腹式),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
也可使用胸部叩击法,两手指并拢拱成杯状,腕部放松,迅速而有规律地叩击胸部各肺叶,每一肺叶反复叩击1-3 min,以使痰液松出,易于咳出。
(3)高热时,可行头部、腋窝、腹股沟处冰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退热时注意保暖,及时更换湿衣服。
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退热药,同时要密切观察有否出汗、退热或虚脱症状出现。
7、病情观察配合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寒战、胸痛及咳嗽、咳痰情况。
8、出院指导
(1)肺炎虽可治愈,但若不注意身体,易复发。
(2)故出院后应戒烟,避免淋雨、受寒、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个月以后回院复查胸片。
(3)合理饮食,保持心情愉快。
(4)如有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应即就诊。
必要时可接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注射。
慢性阻塞肺气肿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肺气肿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据调查,约有90%的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部分患者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1 清除呼吸道阻塞,稀释痰液
老年患者痰液和气管内分泌物多,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增加通气阻力,加重感染和呼吸困难。
因此嘱其多饮水,保证每日饮水1000—1500ml,及时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如下:(1)深吸气后屏气,然后突然咳嗽;(2)先指导患者进行深的腹式呼吸,用鼻吸气,然后用嘴缩成吹口哨样将气吹出。
当病人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就可开始吸气法咳嗽。
先做4-5次上述深呼吸,然后张口伸舌进行咳嗽,咳嗽至少2次,第1次咳嗽时松动粘液,痰液咳出后可放松体力,再进行深呼吸练习,练习后再咳嗽,尽量排出痰液。
2 鼓励患者翻身拍背
其方法如下:五指并拢,掌成凹式,从肺底由外向内,由下而上轻拍,力量的强度频率以痰液排出顺利、患者能承受为宜。
3 合理用药
向患者讲解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按时服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4 饮食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并发营养不良较多,营养不良可以使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降低,容易发生呼吸肌疲劳,从而导致呼吸衰竭,因此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应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补充适宜的水分、纤维素,避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干果、坚果等,指导患者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进食后不产生饱胀感为宜,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
5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保持空气对流,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和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如出现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防止感染向下蔓延。
6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指导患者在缓解期,根据心肺功能决定运动量进行锻炼,首先在床上运动,然后逐渐在床边活动,随着体力的增加可进行散步、太极拳、上下楼等,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坚持锻炼有利于提高体力、
耐力和抵抗力。
7 缓解期呼吸功能锻炼
缩唇腹式呼吸,肺气肿患者可通过腹式呼吸从增加膈肌活动来提高肺活量,缩唇呼吸可减慢呼气,延缓小气道陷闭而改善呼吸功能,因此缩唇腹式呼吸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出院指导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烟雾、粉尘的刺激,对吸烟者劝其戒烟,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叫,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
2.痰多叫尽量将痰咯出,尤其是清晨,疲液粘稠者,适当服祛痰药或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年老、体弱者可协助翻身或轻叩背,协助排痰。
3.慢性支气管炎迁延不愈者,应坚持用药,以求消除症状。
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
5.呼吸肌功能锻炼,作腹式呼吸,缩唇深慢呼气,加强呼吸肌的括动,增加膈肌的活动能力,以提高通气量。
其方法是: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双滕半屈,站立叫上半身略前倾,使腹胍放松,舒缩自如::用鼻吸气,经口缩唇呼气,呼吸要缓慢均匀不要用力呼气,吸气对腹肌放梧,腹部隆起,呼气叫腹肌收缩,腹部下陷。
开始进行训练时,病人可将一手放在腹部,另一手放在前胸,以便感知胸、腹的起伏。
呼吸叫应使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动度。
腹部可用手适当加压,以增加呼吸叫膈肌的话动度,练习数次后,可稍事休息,两手交换位置后继续
训练。
每日训练2次,每次10~15分钟,以后可逐步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并可随意采用各种体位进行练习。
注意训练时全身肌肉,特别是辅助呼吸肌要尽量放松,平静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