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清为何物翻译

合集下载

【觅词记】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上)

【觅词记】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上)

【觅词记】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上)元好问是金代文学家中名气最大的一位,即使把元代也算进去,元好问依然排在首位。

他的大名在当世就已名扬海内,元房祺在《河汾诸老后诗集后序》中称:“近代诗人,遗山元先生为之冠。

”元郝经在《遗山先生墓铭》中称:“独以诗上薄风雅,中规李、杜,粹然一出于正,直配苏、黄氏。

”这句评语足够高大,郝经认为元好问的水平已经接近了李、杜,并且跟苏轼、黄庭坚也不相上下。

郝经的这句评语到了清代的李调元那里依然有效,李在《雨村诗话》中说:“元遗山诗精深老健,魄力沉雄,直接李、杜,能并驾者寥寥。

”而元代的余谦在《遗山先生文集序》中,对元好问给予了这样的评价:“金人元好问,字裕之,别号遗山。

髫而能诗,下笔辄惊其长老。

年甫冠,登进士。

其诗文出入于汉、魏、晋、唐之间,自成一家,名振海内。

金源氏自大定后,颇尚艺文,优礼贤士,而崔立之变,骈首死难者不可胜纪,遗山岿然独存。

金亡,晦道林莽,日课一诗,寒暑不易。

至本朝,才名益甚,四方学者执羔雁无虚日。

”以上所言均是夸赞元好问在诗文方面的成就,其实,他在词史上也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比如清张文虎在《遗山先生新乐府序》中称:“元遗山诗,为金源巨擘,评者拟之尤、杨、范、陆,海内几家有其集。

乃其词疏快名隽,上者逼苏、辛,次亦在西樵、放翁间,玉田则谓风流蕴藉,不减周、秦,其推挹于矣。

”张文虎认为元好问的诗当然是金代第一大家,他的词作水平高者接近东坡、稼轩,次一些的也在杨炎正和陆游之间,而大词人张炎则夸赞元遗山的词不亚于周邦彦和秦观,如此的推崇令张文虎为之赞叹。

相比较而言,陈廷焯的说法更为直接:“元遗山词,为金人之冠。

疏中有密,极风骚之趣,穷高迈之致,自不在玉田下。

”(《词坛丛话》)陈认为,元好问的词是金代最高水平,而其风致则与张炎在伯仲间,但有意思的是,陈廷焯又在《白雨斋诗话》卷二中说出了另外的意思:“金词于彦高外,不得不推遗山。

遗山词刻意争奇好胜,亦有可观。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描写什么动物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描写什么动物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描写什么动物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描写的是大雁。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两句词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词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在金庸武侠名著《神雕侠侣》中,为情所困的李莫愁常常会引用此句而被广为流传。

太和五年,大才子元好问(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期间,北方文坛的杰出代表人物,有着“北方文雄”,“一代文宗”的美名)前往并州参加科举考试,在途中,他遇到了一位捕雁者,捕雁者道: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地死。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今天早上这个捕雁者捉到了一对大雁,他杀掉了其中的一只大雁后,另外一只大雁撞网逃脱而去。

结果逃掉的大雁不但没有飞走,反而在上空盘旋哀叫,舍不得离开,最后居然一头撞死在地面之上。

《摸鱼儿·雁丘词》原文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问世间情为何物全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全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出自金代诗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⑹,今改定之。

【全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叩问世间:感情到底是什么,竟然值得以死相报?天涯共飞,恩爱依偎,你们双双度过了多少个寒来暑到。

有过欢乐,离别更苦,如此痴情的儿女,世上哪里去寻找?雁儿啊,你仿佛在说:绵绵雪峰,万里云海,日照将残,失去至爱,形影孤单,哪里还能经得起岁月的煎熬?汾河岸边,当年弦歌曼舞,而今却是一片冷落寂寥,爱侣已亡,无由招魂。

听吧!连山鬼也在风雨中悲嚎。

此情苍天也会动容;岂能象寻常莺燕,销骨黄土蓬蒿?岁月流逝,纵然一千年、一万年,我相信自有骚人墨客,来到雁丘墓前,为你们的感情,长歌当哭,酹酒滔滔。

【诗意】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感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

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就应明白,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好处呢?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

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

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翻译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翻译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翻译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意思是:想问一下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竟然叫人生死相许~!
本句出自
摸鱼儿·雁邱词——元好问
【序】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地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邱.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邱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这个是著名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来源.
后来金庸先生把此诗化入射雕英雄传系列的李莫愁经常吟诵的词句,得以流传本意是诗人元好问遇到一个猎大雁的人,那个猎雁人说自己打了一只大雁,可是那大雁的配偶因为情深也自杀而死,所以自己等于一次打了俩大雁,元好问感动了就买下两只大雁,埋葬了它们并做了这首雁邱词。

问情为何物

问情为何物

问情为何物引子:庚子年冬,因受“天涯孤旅”兄“情怀诗三首”所触,后随性而<问>。

毕,友清颜素衣见曰:像阳光一样时刻存在,像云层一样无所不在,像风景一样与心同在,像历史一样爱在不在。

————天印问情为何物“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这首《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词句,许多人几乎耳熟能详,作者元好问以痛悼大雁殉情为由头,将自己的震惊、同情、感动,化为有力的诘问,问自己、问世人、问苍天,究竟“情为何物”?起句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破空而来!然而,情究竟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往今来,多少痴男怨女在情中仰天长问、在书窗榻前哀叹、在酒池河畔悲鸣、在狂欢中欣喜,在情天恨海中摇弋、泅荡与沉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演绎着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说文解字》曰:“情,人之阴气有欲者。

”《康熙字典》:“人欲之谓情,六欲静于中,百物温于外。

性之动也,从心、青声。

”系有念欲望如青苗萌于心之象。

情之无形,触之不及。

情之有象,曰喜、怒、忧、思、悲、恐、惊。

情之于人,曰亲情、爱情、友情、感情,做事讲情份…;父母之情、同学之情、男女之情…;高兴不高兴、爱和恨,欢喜与痛苦,林林总总。

人与自然相和,谓之情景交融;人与人交心,谓之情投意合。

少女初萌,谓之情窦初开;男女心灵激羡,谓之情愫;相恋互爱者,谓之情侣。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至情也。

三才者,天地人。

乾坤阴阳,天地交泰,万物造化,随情而化。

曰天象、曰人情、曰事情、曰物情、曰地理……。

情之弥漫者,三界也。

情之为网,轮回辗转,有情难逃。

先天善恶相随,后天随境遇而变,或善之愈善、恶之愈恶,或相由心生,善恶互化。

凡世间有生,人、动物、植物,时时处处皆由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万物之情兮,常人难识矣。

人之钟于物、执于事,曰兴趣,曰爱好,谓之情趣与情致;醉于物,感于心,谓之情韵与情怀。

执之深者曰钻,精一者谓之专长。

古诗摸鱼儿·雁丘词翻译赏析

古诗摸鱼儿·雁丘词翻译赏析

古诗摸鱼儿·雁丘词翻译赏析《摸鱼儿·雁丘词》作者为元代文学家元好问。

其古诗全文如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地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前言】《摸鱼儿·雁丘词》,又作《迈陂塘·雁丘词》,亦作《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是金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才挥笔写下了《摸鱼儿·雁丘词》,寄托自己对殉情者的哀思。

这首词紧紧围绕“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

在《摸鱼儿·雁丘词》中,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是为中国古代歌颂忠贞爱情的佳词。

【注释】⑴《摸鱼儿》:一名《摸鱼子》,又名《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宋词以晁补之《琴趣外篇》所收为最早。

双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

双结倒数第三句第一字皆领格,宜用去声。

⑵乙丑岁: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以天干地支纪年为乙丑年,当时元好问年仅十六岁。

⑶赴试并州:《金史·选举志》载:金代选举之制,由乡至府,由府至省及殿试,凡四试。

明昌元年罢免乡试。

府试试期在秋八月。

府试处所承安四年赠太原,共为十处。

⑷识(zhì):标志。

⑸雁丘:嘉庆《大清一统志》:雁丘在阳曲县西汾水旁。

金元好问赴府试……累土为丘,作《雁丘词》。

⑹无宫商:不协音律。

⑺直教:竟使。

许:随从。

《问世间,情为何物: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诗赏析》

《问世间,情为何物: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诗赏析》

问世间,情为何物: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诗赏析引言元稹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之一,他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情的表达而闻名。

其中,《离思五首其四》堪称他最令人动容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对该诗进行赏析,探究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诗歌背景《离思五首其四》描写了一段失散后痛苦思念亲人的故事。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细腻而哀婉的文字,流露出内心深处悲伤、孤寂与迷茫之情。

诗句赏析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句赏析:1."我镜子里面谁都无,唯有黄昏独自眠" - 这两句描述了主人公长期失散后的孤独与无助感。

作者用“镜子”象征着主人公看不到自己、找不回原来的自己。

2."万曾堪愧年少闲,羞泪洒衣欲断魂" - 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曾经的荒淫生活感到懊悔与羞愧,内心充满了痛苦与忏悔。

3."薄云孤鹭露华浓,又是一年车笠风" -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中的寒意和人们匆忙赶路的场景,同时也暗喻主人公旅途中的形单影只和离散的痛苦。

感情表达整首诗歌贯穿了作者深沉、复杂的情感体验。

从初始的孤独与无助,到后来对过去行为的懊悔与自责,再到最后对现实残酷无情的抱怨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这些情感通过精心选用的词汇和构思巧妙地表达出来,打动着读者。

意境描写元稹通过描绘景物和氛围营造出一种凄凉、寒冷、无尽远途般的意境。

例如,黄昏时分安静寂寞、万籁俱寂;夜晚里却弥漫着淡淡薄云;每逢秋天,车笠风刮过,寒意袭人。

这些细腻的描写给了读者一种直触灵魂的体验,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

结论《离思五首其四》是一首令人动容的诗歌作品,通过对主人公失散后思念亲人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情和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

诗中表达的孤独、懊悔、对现实的不满以及未来的担忧,在读者心底引起强烈共鸣。

这首诗使我们重新审视了离别带来的痛苦,并反思生活中珍贵而易逝的情感。

《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doc

《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doc

《摸鱼儿·雁丘词/ 迈陂塘》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摸鱼儿·雁丘词/ 迈陂塘》原文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二、《摸鱼儿·雁丘词/ 迈陂塘》原文翻译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

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

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

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

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

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三、《摸鱼儿·雁丘词/ 迈陂塘》作者介绍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两句词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词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原文】
摸鱼儿·雁丘词/ 迈陂塘
金: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
敢问世间情是何物?竟能让人付之死生!冬去春来,情便无限,翅已先老。

相守越是欢乐,相离就越是凄苦,但世间仍有痴男怨女沉醉其中。

告诉我!层云延万里、暮雪覆千山,形单影只,今后该往何处去?
旧路可见,而当年鼓乐繁华无存。

瓦砾荒烟,曾经破秦平楚之地,今日也不过如此!英魂与豪情何在?山风与苦雨狂鸣。

天妒真情,不必信我,且看当年莺歌燕舞,今日已然化尘入土。

悠悠千载无解,但凭诗人咏叹。

我亦无能,只醉酒高歌,纵情凭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