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低钠血症
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临床观察

混淆, 大量利尿 、 放腹水引起水电解质大量丧失和有效血容 量骤减是 诱发低 钠血症 重要原 因。结论
治疗低钠血症对改善和防止肝硬化并发症是十分重要 的。 [ 关键 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 ; 腹水 ; 低钠血症 [ 中图分类号 ] R 7 . 55 2 [ 文献 标识码] B
15 m l 3m oL为低钠血症 , /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 乱之一 。低钠血症按其发病急缓分 为急性和慢性低 钠血症。急性是指在 4 小时之 内血 清钠 由正常降 8 到 15 m l 3m o L以下 , 则 为慢 性 低 钠 血 症 。分 级 : / 否 血 清钠 11—15 m l 2 3m o L为轻 度 , 1 / 1 5—10 m l 2m o L为 /
・ 验 交流 ・ 经
肝 硬化 并发 低钠 血症临床观察
吴 军 [ 摘要 ] 目的 与血清钠分析。结果 探讨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 的特点 。方 法 对 3 6例失代 偿期肝硬化 患者 的临床特点 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 , 以慢性 低钠血症为主(9 4 , 6 .%) 临床症状往往 不典 型 , 易与肝 昏迷相
[ ] 徐欣欣 , 3 杨雪松 , 申玉玲 , . 等 医院感染现 患调查分析 [] 中华 J.
医院感染学杂志 ,05 1(0 :16 18 20 ,5 1) 11 —11 .
[ 收稿 日期 ]07 2 3 20 —0 —1
[ 责任编辑 ] 李
洁
文章编号: 0 — 9 ( 0) ~ 53 0 1 1 5 92 70 03— 2 0 4 0 6
[ ] 彭少华 , 2 李从荣 , 施青玲 , . 等 产超广谱 B 一内酰胺酶细菌 的检测
及耐药性观察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0 12 ()30—32 J. 20 ,4 6 :5 5 .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治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内科综合 治疗, 有助 于纠正其低钠血 症症状 , 提 高患者的康复
速度。
【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低钠 血症
诊断
治疗
1 . 1 临床资料
作者简介 : 杜旭昶 , 男, 本科 , 副主任 医师。
选择我院 2 0 1 1 年 1月一2 0 1 2年 1 0月 收
表1 2组疗效 比较
例( %)
症状 , 缩短疗程 , 是临床治疗d , J L , 呼吸道感染可靠有效 的药物 。
细辛脑 注射液 的主要成分是 天南星科植物 石菖蒲 的提 取 物 一细辛脑 , 其药理作 用为对抗 组胺 、 乙酰胆碱 , 缓解支气管
痉挛起到平 喘作用 ; 引起 呼吸道分泌物增 加使痰液 变稀 , 降低 痰液 的黏度 , 使痰液易 于排 出 ; 细辛脑有 明显 增强气管纤 毛运
率、尿量和 肾功能指标对 比统计 学差异 明显 ( P < O . 0 5 ) 。结论 肝硬 化腹 水患者在 临床 治疗过程 中应加 强病情监测 , 避免 患者
发生低钠 血症 ; 对于肝硬 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 实施积极的
水合并低钠血症 患者常规的临床 治疗措施包括 放腹 水、 利尿和 限钠 限水 等 , 但效果有 限。本研究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
版社 , 2 0 0 2 : 1 1 9 9 — 1 2 0 1 .
[ 3 ] 李 兴华 , 王荣 国. 儿 科疾病诊疗 标准【 M 】 . 上海 : 上海 医科大 学 出版
社, 1 9 9 7 : 1 3 — 1 5 .
吸道感 染后患儿易 发生喘息 、 哮喘等表 现 , 而清除气道 分泌物 中的炎性物质 , 减 轻气 管平滑肌收缩 , 改善 毛细支气管 阻塞 , 是 治疗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的关键 。 目前抗 生素 治疗 副作用 大 , 容易产生抗药性 , 长期应 用可导致肠道 菌群失调等 , 不 利于病 情恢 复。 我们通过临床使用 细辛脑注射液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 支气管炎 , 总有 效率达 9 6 . 2 %, 疗效确切 , 安 全可靠 , 减 轻肺部
肝硬化腹水与低钠血症严重程度临床分析

c H i N E s E c 0 M M U N { T Y 0 O C T 0 R s
肝 硬 化 腹 水 与 低 钠 血 症 严 重程 度 临 床 分 析
赵 雅 静 1 2 4 0 0 0辽 宁 盘锦 市 第 二 人 民医 院
化 钠量 ( g ) 公式 : ( 1 4 2一血 清 钠 下 降 值 )
化3 1 例, 丙肝肝 硬化 1 9例 , 酒 精性 肝硬 化2 2例 , 胆 汁瘀积性肝硬化 1例 , 原 因不 明肝硬化 1例 。腹 水病程 2周 ~3年 , 合 并 上消化道 出血 3 2例 , 肝性 脑病 1 9例 , 肝肾综合征 2例 , 自发性 细菌性腹 膜炎 3
例。C h i l d—P u g h改 良 分 级 法 为 B级 4 8 例, C级 2 6例 。 方法 : 治疗前应 用 O L Y MP U S A U全 自 动生 化 分 析 仪 检 测 血清 离 子 等 生 化 指 标 , 血钠 正 常 值 1 3 5~1 4 5 m m o l / L , 根 据 血 清
例, 女 2 2例 , 年龄 2 9—7 6岁 , 平均 5 0 . 3
其在伴肝腹 水患 者 中更 为 常见 。文 献报 道 肝 硬 化 腹 水 低 血 钠 发 生 率 较 高 , 2 J 。
血钠水平越低 , 病 情越 严重 , 极 易 发 生 低
别是 N a+的水平 可以作为反映病 情严重 程度 , 判 断 预后 的参 考 指标 J 。在 临 床 工作 中处理肝硬化患者 时, 除积极治疗原 发病灶外 , 还应 重视 预防 , 及 时 发 现 并 治
钠性脑病 、 低 钠综 合 征 , 加 速 病 情 恶 化。 肝硬化腹水低钠 的主要原 因有 : ①肝硬化 腹 水时 , 血浆胶体渗透压及 晶体 渗透压降 低, 引起稀释性 低钠 血症 ; ② 肝硬 化腹 水 肝功能障碍时 , 细胞 内 N a 不能 主动转 运到细胞外 , K 不易进入细胞 内, 使 细胞
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我们首先介绍了背景情况,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后详细解析了托伐普坦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方法,疗效分析和安全性分析,并对不良反应进行了监测。
结果显示托伐普坦在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托伐普坦在该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和长期疗效。
托伐普坦在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选择。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托伐普坦、疗效、安全性、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监测、有效性、未来研究、肝功能、腹水减轻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常见于长期酗酒、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脂肪肝患者。
肝硬化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造成腹水、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等各种严重并发症。
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临床治疗挑战较大。
托伐普坦是一种新型的抗肾素抗凝集子药物,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可以减轻血管紧张素引起的钠潴留和水潴留,从而改善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的症状。
目前关于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较少,其疗效和安全性仍然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并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托伐普坦在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评估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具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案。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托伐普坦在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中的药理作用,深入了解其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机制;2. 分析临床研究方法,比较不同研究设计对于评估托伐普坦疗效的影响;3. 评价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的疗效,包括对患者症状、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4. 分析托伐普坦治疗的安全性,包括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5. 展望未来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的方向,为托伐普坦在治疗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中的应用提供更多依据。
《肝硬化低钠血症》课件

诊断标准
1 2
临床表现
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水肿等。
实验室检查
血钠低于135mmol/L,血浆渗透压降低。
3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低钠血症
如严重腹泻、呕吐、肾上腺功能不全、甲状腺功 能减退等。
03
肝硬化低钠血症的治 疗
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
控制钠盐摄入,避免高盐 食品,适当增加钾、镁等 矿物质的摄入。
限制水分摄入
在医生建议下控制每日饮 水量,以减轻水肿等症状 。
生活方式的改变
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运 动以增强体质。
对症治疗
利尿剂的使用
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利尿剂,以排 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
改善肝功能
针对肝硬化的治疗,采取保肝、降 酶、退黄等措施,以改善肝功能。
控制感染
对于并发感染的患者,应积极控制 感染,预防病情恶化。
《肝硬化低钠血症 》ppt课件
目 录
• 肝硬化低钠血症概述 • 肝硬化低钠血症的诊断 • 肝硬化低钠血症的治疗 • 肝硬化低钠血症的预防与护理 • 肝硬化低钠血症的病例分享
01
肝硬化低钠血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肝硬化低钠血症是指由于肝硬化 导致体内钠离子水平降低所引起 的病理状态。
分类
根据血钠水平,肝硬化低钠血症 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发病机制
摄入不足
抗利尿激素调节异常
肝硬化患者可能因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等症状导致钠摄入不足。
肝硬化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机 制受损,影响水盐平衡。
排泄增加
肝硬化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使钠 离子从尿液中过度排泄。
临床表现
乏力
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76例临床分析

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76例临床分析作者:姜丹邵海燕肖轶群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7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患者76例。
根据患者的血钠值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低钠血症,记为A、B、C三组。
并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不同的用药治疗,记录下数据,进行治疗前后对比。
结果在进行补盐治疗后,各个程度的低钠血症患者都有明显的好转,血钠值上升。
结论补盐对于低钠血症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低钠血症;临床分析肝硬化是一种可有多种疾病引发的严重的肝的疾病,他是多种肝病的转归,比如慢性酒精性中毒,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排泄障碍,肝瘀血,消化系统炎症,营养失调引起的肝病等[1]。
肝硬化患者晚期代偿失调,失代偿后常常会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低钠血症是由电解质紊乱而导致的。
低血钠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合并症,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
我院对收治的76例肝硬化失代偿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资料的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患者76例,患者年龄在23-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4.3)岁。
根据患者的血钠值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低钠血症,轻度低钠血症患者34例,即为A组;中度低钠血症患者25例,即为B组;重度低钠血症患者17例,即为C组。
A、B、C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除了对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措施外,根据不同的肝硬化低钠程度,对患者进行补充氯化钠。
补充钠盐计算公式:(128-血钠测得值)×kg(体重)×0.6/17;对不同的患者根据其病情采取适当的补钠方案,轻度的患者可采取口服补钠,中度的患者有需要的话可以静脉注射,重度的患者必须以静脉点滴的方法给予高张的氯化钠溶液,治疗后记录并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1 . 2 . 1 一 般护理
进 行 相 应 的检 测 。
5 0 %t z J 。现 阶段 的治疗方式对 于轻度缺钠 患者有着较为 明显 的 作用 , 但是对于重度低钠血症 患者 的作 用则不是 非常明显 。因 此, 治疗 时不仅要注重护理作用 ,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 、 意
作者 简介 : 姚秀娟, 女, 本科 , 主管护师。
供有效 依据 , 能很好 地控制患者 的病情 ; 用药护理则 能够确定
药 物对 患者 的影 响, 从 而准确地 把握用药量 ; 并 发症 护理则能
通过对患者意识 以及尿量 的观察 ,来掌握患者病情的改变 , 从 而有效地控制并发症 , 同时在第 一时 间对 患者进行治疗 , 避 免 病 情恶化t 3 1 ; 心理 护理 则通过对患 者进行心理安 慰来减轻其 心
表1 2组治疗效果 比较
1 . 1 临床资料
我 院2 0 1 1 年1 0 月一2 0 l 2 年1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收治5 4 例
肝 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 患者 , 男2 5 例, 女2 9 例, 年龄最 小4 3 岁,
最大7 2 岁, 平 均年龄6 2 . 3 岁。肝炎性肝硬化3 8 例, 酒精性肝硬化 1 6 例 。其 中轻度缺钠2 6 例, 中度缺钠 1 7 例, 重度缺钠 1 1 例。 将 患 者随机分为护理组 与常规组各2 7 例, 2 组患者 一般资料 比较 差
是产生腹水后患者会有较大的心理负担 。 医护人员要耐心地和
患者交流 , 消除患者 的心理 阴影 , 同时要增加 患者对抗病 魔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条件也逐渐得到了改善 ,
酒精肝所导致的肝硬化也 日益增多 , 随着肝硬化发展会导致腹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及治疗现状

重 肝 硬 化 时 , 于 内 脏 循 环 血 管 持 续 扩 张 , 致 中 央 血 管 有 由 导 效血容量不足 , 激垂体 神经部 血管加 压素持 续高分 泌 , 刺 肾 脏 自由水 清 除 障碍 , 终 导 致 机 体 内 总 水 量 严 重 潴 留 , 钠 最 而 的 潴 留相 对 不 足 , 床 表 现 为 稀 释 性 低 钠 血 症 。晚 期 患 者 临 ] 心 钠 素 浓 度 远 高 于 醛 固酮 水 平 , 体 内钠 排 出增 加 。形 成 真 使
・
16 3 ・
实 用 临 床 医学 2 0 0 8年 第 9卷 第 9期
P at a Cii l dc e 2 0 , o 9 N 9 rci l l c ii , 08 V l , 0 c n 钠 血 症 的原 因及治 疗 现 状
李 井华 综 述 ) 罗忠金 审校 ) ( , (
作 中 处 理 肝 硬 化 患 者 时 , 积 极 治 疗 原 发 病 外 , 应 重 视 预 除 还 防 、 时发 现并 治疗 低 钠 血 症 。 及
1 肝 硬 化 失 代 偿 期 易 产 生 低 钠 血 症 的 原 因 及 机 制
1 钠 泵 衰 竭 。肝 功 能 障 碍 致 体 内 高能 磷 酸 键 减 少 。 ) ]
两 者 形 成 恶 性 循 环 。慢 性 腹 泻 与 呕 吐相 似 , 液 的丢 失 会 导 肠
致 钠 的丢 失 。 3 钠 摄 入 不 足 。 由 于 一 般 要 求 严 重 肝 病 合 并 腹 水 患 )
者 每 日摄 人 钠 量 不 超 过 2g 而 生 理 状 态 下 , 习需 要 摄 入 的 , 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低钠血症Andrés Cárdenas1,医学博士,医学硕士,Pere Ginès2,医学博士消化和代谢性疾病临床研究所胃肠科1和肝病科2,巴塞罗那大学IDIBAPS研究所和CIBEREHD研究所,巴塞罗那,西班牙要点•肝硬化晚期及腹水病人常出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即血钠<130mEq/L。
•肝硬化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是动脉充盈不足引起的高精氨酸加压素血症。
•发生低钠血症的肝硬化病人预后更差,更容易出现肝性脑病。
在肝移植术后病人中,低钠血症可能会增加发病率,尤其是神经系统并发症,从而对病人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对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病人,限液或许可以预防血钠水平的进一步降低,但很少能够升高血钠水平。
尚没有充足的临床资料支持高张盐治疗。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病人使用高张盐通常会导致肾钠潴留增加,引起腹水量增多和水肿。
•绝大多数肝硬化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病人使用V2受体拮抗剂(Vaptan)后血钠水平会上升,但仅有一部分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A VP受体拮抗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仅在短期治疗(一个月)被证实。
前言肝硬化腹水患者肾排出自由水的能力通常下降(1)。
一部分患者肾排水能力下降程度不重,仅在增加水摄入后测尿量才能检测到。
这部分患者在摄水量正常时可以排出足够的水,从而维持血钠水平正常。
但当摄入水增加时,比如住院期间给予静点大量的低张液体——5%葡萄糖,他们就可能会出现低钠血症。
另一部分患者肾排水能力显著下降,摄入的水在体内潴留从而导致低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降低。
在肝硬化病程中,低钠血症发生在肾钠潴留之后。
虽然体内钠和水总量都增加,但水增加的量更多,因此会出现低钠血症。
高容量性或稀释性低钠血症定义是血钠水平低于130 mEq/L伴有腹水或水肿(2,3)。
血钠的正常低限值135 mEq/L,相当一部分肝硬化病人血钠高于130 mEq/L而低于正常低限。
这部分患者虽然不满足目前对低钠血症的定义,但他们同样存在与血钠低于130 mEq/L的患者类似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特征,只是程度轻一些。
患有肝硬化、低钠血症的病人除腹水、水肿外,通常伴有严重肝衰竭、肝性脑病发作、细菌感染,和/或胃肠道出血。
肝硬化腹水患者1年内出现低钠血症的风险是14%,一年生存率是25%(4)。
据估计,22%的晚期肝硬化患者血钠低于130 mEq/L,但在难治性腹水或肝肾综合征病人中,该比例可达50%(5)。
大部分患者低钠血症与肾功能不全密切相关,提示预后差。
近期的研究也发现在等待肝移植的肝硬化病人中低钠血症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低钠血症通常引起移植后发病率增加,尤其是神经系统并发症,生存率下降(6-9)。
发病机制肝硬化患者水潴留的发病机制复杂,与精氨酸加压素(A VP)水平升高、滤过液输送到髓袢升支减少等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A VP水平升高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水钠潴留的最重要的因素(10)。
肝硬化患者血浆高A VP水平是由A VP非渗透压性释放所致,从而引起自由水吸收增加(图1)(10)。
晚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管收缩系统SNS、AVP激活肾脏AVP V2受体动脉血管收缩体循环AVP V1受体自由水潴留图 1 肝硬化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可能的发病机制。
动脉血容量降低刺激压力感受器引起下丘脑释放激素,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交感神经系统(SNS),A VP 非渗透压性分泌增加,进而通过肾脏V2受体引起水潴留,通过V2受体引起动脉血管收缩。
A VP的生物学效应通过靶细胞的三种受体介导(11)。
这三种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分别是V1a、V1b和V2。
V1a和V1b通过第二信使细胞内钙离子与肌醇磷脂信号转导系统关联。
V1a可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小板聚集、肝糖原分解。
V1b在垂体前叶表达,其介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11)。
V2受体分布于集合管主细胞的基底侧膜,与A VP介导的自由水重吸收有关。
A VP作用于V2受体引起的水重吸收是通过选择性的水通道蛋白(AQP)来实现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水通道蛋白是AQP2。
这种水通道在人和鼠的肾脏中被发现,几乎只存在于集合管的主细胞中(12,13)。
A VP结合到V2受体会通过活化的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环腺苷酸(cAMP)的合成。
cAMP与蛋白激酶A的调节亚单位结合,后者进一步将将AQP2磷酸化。
磷酸化的AQP2从胞浆的囊泡中移位到集合管细胞的管腔膜上,从而作为水通道增加水的通透性(图2)。
图 2 集合管主细胞和细胞内精氨酸加压素(A VP)作用机制示意图。
2A. 激素与基底侧膜上的V2受体结合,激活Gαs蛋白结合的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环单磷酸腺苷(cAMP)。
cAMP进一步激活蛋白激酶A(PKA),后者使水通道2(AQP2)磷酸化。
磷酸化后的水通道从胞浆移位到管腔膜,导致水的通透性增加,进而通过基底侧膜重吸收入毛细血管。
2B. V2受体拮抗剂(Vaptans)通过阻断A VP结合到V2受体而抑制A VP功能。
结果AQP2不再移位到顶端膜,从而产生利水作用。
重吸收的水从管腔膜进入细胞,再通过基底侧膜进入与小管细胞紧邻的毛细血管。
有关特异性A VP V2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表明A VP的过度分泌在低钠血症的形成中发挥主要作用。
因为大部分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患者服用这些药物后出现血钠水平升高(14)。
临床表现关于肝硬化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所致临床表现的资料有限。
出现低钠血症的晚期肝衰竭患者可因肝硬化本身表现出一系列的不特异症状,因此难以辨别哪些症状是由低钠血症引起的。
同时,低钠血症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更加大了对该病认识的难度。
绝大多数低钠血症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但近期的研究发现低钠血症患者出现肝性脑病的风险更高(15-17)。
低钠血症带来的血渗透压改变会引起星状细胞水肿,细胞液外渗以减轻细胞水肿和脑水肿,这可能是导致肝性脑病发生的机制(图3)。
图3. 血氨升高和低钠血症对脑星状细胞可能的交互作用机制及与肝性脑病发生的关系(经允许引自参考文献3)低钠血症引起的上述改变是与其他因素相关联的。
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是基于血氨和其他毒素引起轻度的脑水肿。
星状细胞内谷氨酰胺水平升高导致细胞水肿,从而影响星状细胞功能(18)。
星状细胞水肿引起基因表达改变、氧化应激,从而影响胶质神经信号传导、感染神经功能,最终导致肝性脑病发生(18,19)。
因此,低钠血症通过与高血氨共同引起星状细胞水肿而增加肝性脑病的风险。
一般病人因急性低钠血症出现的典型症状极少发生于肝硬化病人。
低钠血症治疗肝硬化低钠血症治疗首先要区分是低容量性还是高容量性,因为这两种类型的低钠血症治疗完全不同。
所有的低钠血症患者都应该停止利尿治疗,因为利尿剂可进一步降低血钠水平。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治疗包括识别和纠正钠缺失的原因以及补充钠盐。
治疗的关键在于增加肾排出自由水的量,从而纠正体内水潴留状态,提高血钠水平。
肝硬化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治疗会带来多方面的益处。
首先,低钠血症纠正后患者不再需要限液。
其次,因为低钠血症是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血钠浓度改善后可降低肝性脑病风险。
第三,对等待肝移植的患者,肝移植前血钠浓度恢复正常可降低移植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下面是对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可选择的治疗方法的总结。
限制液体入量因为缺乏其他有效的治疗手段,多年来限制液体入量一直被视为肝硬化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首选治疗。
尚没有研究专门评估限液治疗的治疗效果,但在一些病例中,限制液体入量可预防血钠水平的进行性下降。
即便如此,限液治疗极少能够提高血钠水平,原因是在实践中难以将每日液体摄入量限制在一升以内,因此不能实现液体的负平衡。
氯化钠尚没有随机研究评估静脉给予高渗氯化钠的治疗效果。
临床经验提示高渗氯化钠提高肝硬化患者血钠浓度的效果很小而且维持时间短,这可能是因为其并不能改善肾自由水的排出。
另外,高渗氯化钠一个主要缺点是输入大量钠盐会引起严重钠潴留,从而加重腹水和水肿。
白蛋白几项短期小样本的研究提示输注白蛋白可以改善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的血钠浓度(20,21)。
白蛋白的这种治疗效应很可能与循环状态改善后包括A VP 在内的多个钠和水潴留系统受到抑制有关。
虽然这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治疗手段,因为研究时间仅有一周,因此这种效应也是短期的。
白蛋白需要每天经静脉输注,因此用来纠正低钠血症可能是不实际的。
但一部分人可能从短期治疗中获益,比如等待肝移植的终末期肝衰竭患者,白蛋白在这部分病人中的治疗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
输注白蛋白对低钠血症潜在的疗效需要样本量更大时间更长的研究来阐明。
A VP 受体拮抗剂——VaptansA VP 受体拮抗剂的发现是高容量性低钠血症药物治疗的巨大进步。
这类药物可口服吸收,选择性抑制集合管主细胞的AVP V2受体(22)。
健康受试者服用A VP 受体拮抗剂后会引起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尿量增多,这是由于自由水排出明显增加而尿钠排出未改变。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表明肝硬化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短期应用(30天内)托伐普坦、利希普坦、沙他伐坦等AVP 受体拮抗剂后出现血钠浓度升高(23-27)。
一项小型研究表明静脉使用AVP 受体拮抗剂考尼伐坦同样有效,该药不但可以拮抗V2受体,同时还可以拮抗A VP V1型受体(28)。
治疗最初几天即可出现血钠浓度升高,27%至54%的患者血钠浓度可恢复正常(2)(表1)。
表1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使用V2受体拮抗剂治疗的短期临床研究作者 (文献)药物 剂量/疗程 患者 疗效/副作用 Wong (23) 利希普坦 每日50-500 mg 口服,疗程7天 44#名低钠血症患者 尿量、自由水排出量增加,血清渗透压、血钠水平升高 Gerbes (24) 利希普坦 每日100-200 mg 口服,疗程7天 60名低钠血症患者治疗7天 血钠水平升高,尿渗透压、体重下降。
200mg组患者出现了口渴症状Gines (26) 沙他伐坦 每日5mg 、12.5mg 、25mg ,110名低钠血症患者治疗14天,同时服用螺50-80%的患者血钠升至> 135mEq/L 或升另外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血清钠升高超过5 mEq/L 但未达到>130 mEq/L 的水平。
因此,A VP 受体拮抗剂治疗肝硬化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是有效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评估了A VP 受体拮抗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
具体来说,研究评价了沙他伐坦联合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研究的理论基础是A VP 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提高利尿效果有助于控制腹水、预防腹水复发。
虽然二期试验的结果令人满意(29),但三项在不同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群体中进行的长期的三期临床试验表明该药物对控制腹水及预防腹水复发均没有疗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