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精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详细内容为“动物运动会”。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动物的大小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帮助幼儿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用大小词汇进行比较和排序。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大小的概念,并能够用大小词汇进行比较和排序。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运动会图片、大小不同的动物玩具、大小排序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动物运动会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动物,让幼儿描述它们的大小特征。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大小不同的动物玩具,进行大小比较和排序,让幼儿观察并理解大小的概念。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发大小排序卡片,让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大小排序任务。
4. 巩固知识(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排序结果,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5.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动物运动会的作品,作品中要体现出大小动物的特征。
教师对幼儿的创作进行评价,强调大小比较和排序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动物运动会2. 板书内容:大小比较:>、<、=大小排序: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并用大小词汇描述它。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动物是长颈鹿,它很高大,比其他动物都要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大小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进行大小比较和排序,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中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运动会》6篇

中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运动会》中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运动会》精选6篇(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3. 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小球、竹签、纸板、彩绳、沙袋、毽子等。
2. 游戏场地:室内或室外均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场地。
三、教学步骤:1. 游戏介绍:向幼儿介绍游戏内容和规则,让他们了解游戏的目的和要求。
2. 分组比赛: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代表,如猴子、老虎、兔子等。
3. 第一关:在场地的一端放置一个“水池”(一个用纸板和沙袋做成的框架),将小球放在“水池”中间。
每个小组的代表要使用竹签将小球在规定的时间内推到另一端的“敌方水池”中,并完成统计。
4. 第二关:使用彩绳将场地分成多个格子,每个小组的代表要按规定的路线跳跃到对方的领地,并返回本方领地,完成统计。
5. 第三关:使用毽子进行投掷比赛,每个小组的代表要将毽子尽量投掷到对方领地内,并完成统计。
6. 结束游戏:根据比赛结果,给予幼儿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游戏内容丰富有趣,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游戏规则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掌握。
3. 游戏中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幼儿学会合作和竞争,并尊重他人。
4. 游戏设置了多个关卡,难度逐渐增加,能够促进幼儿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5. 结束时给予幼儿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积极性。
中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运动会》精选6篇(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游戏规则和步骤。
2.能够积极参与游戏,锻炼合作和沟通能力。
3.能够通过游戏锻炼勇敢冲击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1.游戏所需道具:一副扑克牌、一块白板和白板笔。
2.教学环境:教室或户外空地。
三、教学步骤1.引入游戏(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勇敢向前冲》。
中班数学《动物运动会》教案

中班数学《动物运动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动物运动会》,该章节主要围绕动物运动会的主题,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比较动物快慢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五种不同的动物,了解它们的运动方式,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会用“快”和“慢”来描述动物的运动速度。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五种不同的动物,了解它们的运动方式。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学会用“快”和“慢”来描述动物的运动速度。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幼儿参与运动会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五种不同的动物,了解它们的运动方式。
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会用“快”和“慢”来描述动物的运动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五种动物的图片、运动会场景图、计时器。
学具:幼儿操作卡片、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运动会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引发幼儿对动物运动会的兴趣。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幅图上的动物在做什么?”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五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式。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是怎么运动的吗?谁来说说。
”教师通过PPT展示动物运动的速度,让幼儿观察和比较,引导幼儿用“快”和“慢”来描述动物的运动速度。
提问:“你们觉得哪个动物跑得快?哪个动物跑得慢?”3.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幼儿操作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动物图片,用“快”和“慢”来描述动物的运动速度。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五种动物的名称、运动方式、快慢描述。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宠物或者熟悉的动物,用“快”和“慢”来描述它们的运动速度,并画一画。
答案:根据幼儿的观察和描述,家长可以协助记录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观察活动,带领幼儿去动物园或者公园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让幼儿在实际观察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篇一」关于动物运动会的数学教案关于动物运动会的数学教案活动目标:1、能初步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尝试用序数词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学具人手一份,幼儿的个人相片。
活动过程:一、动物排第几。
出示课件第一幅,请幼儿观察排成横排的动物。
“今天小动物们要到草地上来参加运动会,看看谁第一个到?第二个是谁?某某动物是第几个到的呀?”(让幼儿说说动物排的位置,尝试用序数词来表述。
)二、动物运动会。
1、出示课件第二幅,确定小动物在跑道上的位置。
“跑步比赛马上要开始了,看看小动物们现在在哪个跑道上?”(让幼儿说说××动物在第几条跑道上)2、猜猜谁会得第一。
“小朋友,你们认为谁会在跑步比赛中得第一名呢?”让幼儿说说。
3、点击课件第三幅,进行跑步比赛,再让幼儿说说动物跑步比赛的`名次。
“到底谁会得第一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过程,好吗?”表扬猜对的幼儿。
三、乘汽车回家。
“比赛结束了,我们乘汽车回家好吗?”出示课件第四幅,让幼儿初步意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让幼儿一起来看看、说说“我坐在几号汽车的第几位”四、操作活动。
“一起乘坐汽车,并用序数词说出一句话,我坐在几号汽车的第几位”。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篇二」活动目标:1、尝试根据课件列出7的加减算式题,并能说出所列试题的意思。
2、体验对数活动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
(幼儿已有加减法的相关经验。
)2、材料准备:课件、幼儿人手一块插板、数字卡。
活动过程:(一)、动物运动员入场,引发兴趣。
出示ppt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一个动物运动会,看看会有哪些动物来参加运动会?出示ppt2:――请小朋友看看,它们是谁?猜猜它们参加什么项目的比赛?小结:本次运动会参加飞行比赛的是鸽子,参加跑步比赛的是猎豹,袋鼠参加跳远比赛。
(二)、动物运动会:尝试根据画面列算式,并说出数字所表达的意思1、飞行比赛。
中班数学精品教案动物运动会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精品教案动物运动会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有趣分类》,详细内容围绕“动物运动会”这一主题展开。
通过讲述小动物们参加运动会情景,让学生掌握基本分类知识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类概念,能够根据不同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根据特征进行分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运动会图片、分类卡片、磁性黑板。
2. 学具:学生用分类卡片、画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动物运动会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图片中小动物们都在参加哪些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分类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卡片上小动物,让学生尝试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讲解分类方法,如按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3)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类过程,并分享自己分类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学生用分类卡片,让学生自己尝试分类。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分类任务。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分类标准可以用来对这些小动物进行分类?(3)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用分类方法整理自己学习用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动物运动会2. 内容:(1)分类概念(2)分类方法:颜色、形状、大小等(3)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用分类方法整理自己玩具。
2. 答案:学生整理后玩具分类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掌握分类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分类方法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将引导学生运用分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整理房间、购物等。
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在幼儿园中,数学教学早已不再是只局限于数的认识、数的计算这一方面了。
我们已经逐渐明确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探究、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因为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学校的地方,我们能够为幼儿塑造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十分关键的。
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在于:1.学习认识不同的动物;2.学习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跑、跳、游泳等;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体育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 教学内容本教案的主题是“动物运动会”。
这里我们将以跑步、跳跃、游泳为例,让幼儿学习并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同时,通过这个主题引导幼儿了解事件的发生顺序,掌握时间的概念。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老师在介绍活动时,可以通过引领幼儿们猜想,让他们猜想今天我们要做什么游戏。
当引导幼儿到达“运动会”的词语时,再向他们介绍今天学习的主题:动物运动会。
第二步:学习认知动物老师为幼儿们带来5张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分别是狗、猫、小鸟、青蛙、老虎。
让幼儿能够分辨出这些动物的特征,并能够认真观察。
通过平时的游戏活动,也可以让幼儿轻松的学习到不同的动物。
第三步:学习认知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首先,老师与幼儿们一起讲解不同的运动方式,让幼儿了解到动物的跑、跳、游泳等运动方式。
之后,老师可以带着幼儿模拟各种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如老虎跳着跑、狗狗追求小球、青蛙爬游泳、小鸟飞……第四步:制定动物运动会活动计划根据幼儿的兴趣,老师可以和幼儿们一起制定一个运动会计划,让他们组成一个小组。
各小组需要选择一个代表动物并制定跑步、跳远等不同的赛事,最后为胜出的队伍颁奖。
第五步:反思教学结束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进入反思环节。
让幼儿回忆整个活动,并交流自己的感受,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同时,让幼儿自我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反思1. 教学优点•在教学内容上,通过引导学生猜想引入,让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幼儿能够参与其中,增加了互动性,让幼儿们可以在玩乐中学习;•教学过程中让幼儿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和想法,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拓展;•教学过程末反思环节的开展,可以让小朋友们认识到自己学习的成果和进展,也可以让学生们了解老师是如何评价他们的表现的。
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内容涉及《动物运动会》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幼儿认识和比较不同动物的大小、高矮和长短,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大小、高矮和长短;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大小、高矮和长短;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比较,判断动物的大小、高矮和长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动物图片、记录卡;学具: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PPT,呈现各种动物参加运动会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2. 观察比较:教师发放动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动物的大小、高矮和长短,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3. 动手操作:教师发放记录卡和彩笔,让幼儿将观察到的动物按照大小、高矮和长短进行排序,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卡上。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几组动物图片,示范讲解如何比较和排序动物的大小、高矮和长短。
5. 随堂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让幼儿相互比较和排序手中的动物图片。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动物运动会1. 动物名称2. 比较项目(大小、高矮、长短)3. 排序结果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物品,比较和排序物品的大小、高矮和长短,并将结果画下来,明天分享给老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观察比较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够准确描述动物的大小、高矮和长短。
在动手操作环节,幼儿能够按照要求将动物图片进行排序。
但在例题讲解环节,部分幼儿对比较大小的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精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分类》第三节“动物运动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察和比较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培养幼儿的分类和概括能力。
详细内容包括:1. 动物的运动方式:走、跑、跳、爬等;2. 比较不同动物的运动速度和力量;3. 按照运动方式进行动物分类。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提高幼儿对动物世界的认知;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品质,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卡片、动物运动视频、动物运动会场景图、分类板;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动物运动会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运动会的故事;(2)邀请幼儿扮演不同动物,模仿动物的运动方式,体验运动的乐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2)通过观看动物运动视频,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3)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分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种动物运动方式,进行模仿;(2)幼儿用画笔、彩纸等材料制作动物运动会海报;(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制作的海报,并进行评价;六、板书设计1. 动物运动会2. 内容:动物名称:兔子、猴子、大象、小鸟等;运动方式:走、跑、跳、爬等;分类:按照运动方式进行分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并描述它的运动方式。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兔子。
它会跳,跳得很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
活动目标:1、能初步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尝试用序数词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学具人手一份,幼儿的个人相片。
活动过程:一、动物排第几。
出示课件第一幅,请幼儿观察排成横排的动物。
今天小动物们要到草地上来参加运动会,看看谁第一个到?第二个是谁?某某动物是第几个到的呀?(让幼儿说说动物排的位置,尝试用序数词来表述。
)二、动物运动会。
1、出示课件第二幅,确定小动物在跑道上的位置。
跑步比赛马上要开始了,看看小动物们现在在哪个跑道上?(让幼儿说说动物在第几条跑道上)
2、猜猜谁会得第一。
小朋友,你们认为谁会在跑步比赛中得第一名呢?让幼儿说说。
3、点击课件第三幅,进行跑步比赛,再让幼儿说说动物跑步比赛的名次。
到底谁会得第一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过程,好吗?表扬猜对的幼儿。
三、乘汽车回家。
比赛结束了,我们乘汽车回家好吗?出示课件第四幅,让幼儿初步意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让幼儿一起来看看、说说我坐在几号汽车的第几位四、操作活动。
一起乘坐汽车,并用序数词说出一句话,我坐在几号汽车的第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