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征集20191206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佚名
【期刊名称】《福建轻纺》
【年(卷),期】2017(0)1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管理,规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相关工作
程序,根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令第11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了《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总页数】1页(P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银杏叶滴丸和银杏叶软胶囊中槐角苷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 [J], ;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 [J],
3.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的通知 [J],
4.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公开征求《药品数据管理规范》的意见 [J], 陈曦;
5.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银杏叶药品补充检验方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标准》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的清理建议(征求意见稿)

45
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酮(DHEA)的测定(GB/T 5009.193-2003)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46
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
(GB/T 5009.196-2003)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47
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lgG的测定
(GB/T 5009.194-2003)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肉与肉制品 聚磷酸盐测定
(GB/T 9695.9-2009)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30
出口食品罐头中乙二胺四乙酸含量检验方法(SN/T 1018-2001)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31
食品中叶绿素铜钠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GB/T 23749-2009)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32
奶粉中叶黄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GB/T 23209-2008)
继续有效
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和乳制品中非脂乳固体的测定(GB 5413.39-2010)
继续有效
5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甲酸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GB/T 15664-2009)
转化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6
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测定
(GB/T 22249-2008)
转化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7
保健食品中泛酸钙的测定
89
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食品模拟物中乙二胺与己二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 23296.17-2009)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90
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食品模拟物中2 4 6-三氨基-1 3 5-三嗪(三聚氰胺)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3296.15-2009)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 冰乙酸假冒食醋的鉴别方法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冰乙酸假冒食醋的鉴别方法《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冰乙酸假冒食醋的鉴别方法》这篇文章将为你呈现食品检验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特别是针对冰乙酸假冒食醋的鉴别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在本文中,我们将全面评估和讨论食品补充检验的深度和广度,带你了解食品检验的重要性与方法。
一、食品补充检验的重要性食品是人类的首要生存需求,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情况时有发生,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食品补充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鉴别真伪,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针对不同的食品补充,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
对于食醋,常见的假冒品是冰乙酸。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冰乙酸假冒食醋的鉴别方法。
1. 外观检验我们可以通过外观来初步判断食醋是否为假冒品。
正宗的食醋应该呈现出透明的液体,颜色稍微偏黄。
而冰乙酸假冒的食醋则往往呈现出类似于水的透明液体,颜色偏白。
2. 酸度检验通过酸度检验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手段。
真正的食醋酸度应该在4~5之间,而冰乙酸假冒食醋的酸度则往往高于6。
3. 化学成分检验我们还可以通过化学成分检验来鉴别真伪。
利用化学分析技术,可以分辨出食醋和冰乙酸的不同分子结构和成分,进而确认其真实性。
三、总结与展望在本文中,我们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特别针对冰乙酸假冒食醋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
通过本文的阅读,相信你对食品补充检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食品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争取避免遭遇假冒伪劣产品。
对于食品质量的验货也需谨慎对待,学习一些相关的鉴别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你共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领域,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是我们应该持续努力的方向。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数据(截止2020年9月)

20
食品中二甲双胍等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测定
BJS201901
2019年第4号公告
2019-01-31
21
食品中5种α-受体阻断类药物的测定
BJS201808
2018年第28号公告
2018-11-26
22
肉制品中刚果红的测定
BJS201807
2018年第17号公告
2018-07-09
2019年第9号公告
2019-03-04
17
食品中多种动物源性成分检测实时荧光PCR法
BJS201904
2019年第4号公告
2019-01-31
18
食品中二苯乙烯类阴离子型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BJS201903
2019年第4号公告
2019-01-31
19
小麦粉及其制品中氨基脲的测定
BJS201902
2019年第4号公告
23
土豆及其制品中α-茄碱和α-卡茄碱的测定
BJS201806
2018年第17号公告
2018-0Biblioteka -0924食品中那非类物质的测定
BJS201805
2018年第14号公告
2018-07-02
25
畜肉中卡拉胶的测定
BJS201804
2018年第10号公告
2018-06-11
26
饮料中γ-丁内酯及其相关物质的测定
BJS201709
2017年第114号公告
2017-09-18
39
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测定
BJS201708
2017年第97号公告
2017-08-17
40
植物蛋白饮料中植物源性成分鉴定
食品补充检验标准

食品补充检验标准一、食品感官质量检验标准食品的感官质量检验是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来检验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指标,以确定食品是否符合预期的质量要求。
感官检验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色泽:食品的色泽是影响其感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检验时,应根据产品的种类和品种,参照标准样品进行对比检验,确定其色泽是否符合要求。
2. 气味:气味是食品感官质量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检验时,应先让食品自然挥发,再通过嗅觉器官检查其气味是否符合预期的质量要求。
3. 滋味:食品的滋味是检验其是否符合预期质量要求的又一重要指标。
检验时,应先让食品自然品尝,再根据口感和味道进行评估。
4. 形态:食品的形态是指其外观形状和大小等。
检验时,应参照标准样品进行对比检验,确定其形态是否符合预期的质量要求。
二、食品理化指标检验标准食品的理化指标检验是指通过化学、物理和生物化学等方法,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有害物质、添加剂等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
检验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成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检验时,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2. 有害物质:食品中可能存在一些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等。
检验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确保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3.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检验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检测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4. 微生物指标:食品中的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
检验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确保食品中微生物指标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三、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为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建立完善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2.23•【文号】食药监办科〔2016〕175号•【施行日期】2017.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的通知食药监办科〔2016〕17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管理,规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相关工作程序,根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令第11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了《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2016年12月23日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科学实用、技术先进,加强食品补充检验方法规范化管理,根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是指在食品(含保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案件稽查、事故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中采用的非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方法。
食品检验机构可以采用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对涉案食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可以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
第三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批准和发布。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成立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审评委员会(以下简称:审评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查食品补充检验方法草案。
审评委员会设专家组和秘书处。
专家组由食品检验领域专家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代表组成。
秘书处设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主要负责审评委员会日常事务性工作。
第五条省级及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提出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立项需求、组织实施和跟踪评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小麦粉中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测定》等3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小麦粉中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测定》等3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公布日期】2020.07.29
•【文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20年第34号
•【施行日期】2020.07.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食品安全
正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2020年第34号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小麦粉中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
测定》等3项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按照《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有关要求,《小麦粉中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测定》、《小麦粉及其面粉处理剂中苯甲羟肟酸的测定》、《小麦粉中曲酸的测定》3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已经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现予发布。
特此公告。
附件1:小麦粉中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测定(BJS 202001)
附件2:小麦粉及其面粉处理剂中苯甲羟肟酸的测定(BJS 202002)
附件3:小麦粉中曲酸的测定(BJS 202003)
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7月29日。
食药总局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指南

福建轻纺2018年1月第1期食药总局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指南根据监管工作需要,日前,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 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指南》(以下简称《指 南》),以进一步强化检验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 的支撑作用,统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工作,力口大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力度。
《指南》确定了重点研制方向,其中非食品用化 学物质包括非食品原料或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 外的化学物质、保健食品及其声称有保健功能的食品 中添加的违禁药物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成 分;营养成分、功效成分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未涵盖 的,食品和特殊食品中的营养、功效及标志性成分;掺個参杂物质指畜禽肉、酒类、蜂蜜、阿胶、饮料等 食品原料或食品中掺入的替代物质。
《指南》还提出,食品检验机构、食品生产经宫 者、科研院所、食品行业协会学会、消费者组织等单 位在食品检验中发现可能有食品安全问题,符合食品 补充检验方法研制范畴和内容的,可以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立项建议。
特殊情况下,可以 直接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立项建议。
省级食 品药品监管部门综合分析行政区域内各级食品药品监 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总局提出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立项需求。
(吴妍)食药总局修改部分规章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经局务会议审 议通过并公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改 部分规章的决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7号)(以下简称《决定》),对涉及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有关规章进行了清理,以贯彻 落实国务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M务改革 的要求。
根据《决定》,《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2015年8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公布)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二条:“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制作的食品生产许可电子证书与印制的食 品生产许可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食品经营许 可管理办法》(2015年8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总局令第17号公布)将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六 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作的食品经营许可电 子证书与印制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椰子汁饮料中椰醛的测定
8
畜禽类食品中松香酸、脱氢松香酸的测定
9
肉中瓜尔胶的检测
10
进口麦卢卡蜂蜜中2'-甲氧基苯乙酮( 2'-MAP)、2-甲氧基苯甲酸( 2-MBA)、3-苯基乳酸( 3-PA)、4-羟基苯基乳酸( 4-HPA)和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4双葡萄糖糖苷(leptosperin)的检测
11
植物源性食品中去甲乌药碱和曲托喹酚的检测
12
食品中二氧化硫脲的检测方法
13
植物中基于扩增子测序的植物掺假非定向筛查方法
14
肉类中基于扩增子测序的肉类掺假非定向筛查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
芝麻酱中植物源性成分的鉴别
16
食品中虾源性和蟹源性过敏原成分的检测
17
果汁中植物源性成分的鉴别
18
白酒、配制酒、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等清热镇痛类药物的同时测定(修订BJS201713)
附件1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征集目录
序号
检验方法名称
1
水果中褐煤酸酯的检测
2
植物源食品中烯草酮及其代谢物亚砜、砜的检测
3
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谷蛋白的检测
4
含阿胶成分食品及保健食品中牛皮源性、马皮源性、骡皮源性、猪皮源性成分的检测
5
食品中淫羊藿苷、金丝桃苷、补骨脂素等功能成分的检测
6
调味品、豆制品、肉制品等食品中红2G、二甲基黄、二乙基黄等多种工业染料的同时测定
19
豆芽、豆制品、火锅、麻辣烫等食品中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磺胺类的检测方法(修订BJS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