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
数字媒体艺术期末总结

数字媒体艺术期末总结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研究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应用的学科。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深入了解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
通过实践和研究,我对数字媒体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升了自己的技能和创作能力。
在本次总结中,我将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并总结我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认识和体会。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首先学习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数字媒体艺术是通过数字技术来传达美学和创作理念。
数字媒体艺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创作艺术品,使得艺术创作更加丰富多样、灵活性更强。
此外,数字媒体艺术还包括数字音乐、数字影视等形式,在当代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学习了数字美术和视觉传达的基本原则。
数字美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来创作美术作品,借助计算机的工具和功能,艺术家能够表达更多的想法和创意,并且能够更加方便地编辑和修改作品。
视觉传达是通过视觉图像来传达信息和观点。
在数字媒体艺术中,视觉传达非常重要,艺术家需要通过图像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来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
在实践中,我参与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项目。
我学习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创作,包括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和音乐创作等方面的技能。
我还学习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和方法。
我通过实践创作了一些数字媒体作品,如数字绘画作品和动画短片。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践,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技能,也深入了解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和方法。
除了实践中的创作,我还进行了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
我认为,数字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手段和表现方式。
数字媒体艺术不仅能够表达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还能够与观众进行交互,创造出更加丰富的艺术体验。
数字媒体艺术也在逐渐改变艺术的观赏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艺术作品中。
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我认为数字媒体艺术对我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第一章1、媒体的定义媒体又称媒介,指的是具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或实体,是集文字、图形、静像、动像、声音、语言等多种形态媒介的综合体。
2、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五种媒体媒体类型媒体示例媒体描述媒体特征感觉媒体声音、语言、文字、音乐、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媒体信息的接受对象表示媒体JPEG、GB2312、MOV、MPEG计算机的媒体信息编码信息的编码和表示显示媒体音箱、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信息的输出显示信息的输出和呈现存储媒体磁带、硬盘、移动硬盘、U盘存储信息的载体信息的存储和传输传输媒体电缆、光缆、微波、数据线传送数据信息的物理介质3、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分类(五类传媒)媒体类型媒体示例媒体特征媒体分类第一传媒报纸、杂志、图书、宣传单、海报、手册纸质媒体:依赖纸张、油墨的媒介传统媒体第二传媒广播、收音机、电台、留声机模拟音频信号,收音机终端第三传媒电视、高清电视(HDTV)基于模拟图像信号的媒体,电视终端第四传媒数字电视、DAB、数字电影、数字动画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延伸、媒介生产流程的数字化,依靠传统媒介终端新媒体因特网、电子书、电子杂志、光盘、IPTV、网络视频、宽带、网站、博客依赖电脑为终端、基于数字化网络的媒体、以交互性为主要特征交互媒体第五传媒手机、PAD、3G、MP3、电子书阅读器、iPad、iPhone移动、便携式媒体,基于无线宽带的数字化网络的媒体4、媒介发展的6个阶段①以口头语言为代表的声音传递阶段②以书面文字为代表的图文表达阶段③以造纸术和印刷术为代表的图文记载阶段④以电报、电话、照相、传真、录音、广播等为代表的图文声分载阶段⑤以电视、摄像、录像、电脑为代表的声像多媒体共载阶段⑥以因特网、宽带、Web2.0、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信息分享与共享阶段5、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数字媒体艺术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学、艺术和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型应用学科。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

《网络艺术》复习资料参考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2011年1月份考试专用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P6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2.P6数字媒体艺术以计算机高科技媒介为基础。
3.P7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媒体的一门艺术,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这是它的的本质和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是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技的交叉。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为电子媒体或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达内容是数字媒体形式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产品。
3.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P15-P21(1)主要以计算机为主要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2)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3)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4)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4.P20数字艺术的本质是“多媒体”和“超媒体”的艺术。
5.P31数字媒体艺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网络交互多媒体艺术”。
6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广义:数字美术、文学、影视、设计,多媒体设计,新媒体。
狭义:动态:电脑动画,视频编辑,后期特效。
静态:电脑绘画,图像处理。
7. 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属性广义:数字内容的设计艺术:应用性、社会性、媒体性、大众性。
狭义: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的艺术:交互性、沉浸性、虚拟现实性。
8.“网络多媒体艺术”的作品一般具有以下特点:P31-P34(1)网络数字媒体作品可借网络迅速传播;(2)网络数字媒体艺术具备“网络互动性”和“虚拟沉浸性”(3)大众化特征人人都可以参与,打破时空界限。
9.P42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两个基本特点:(1)它是一个艺术活动;(2)这个活动是使用以计算机为手段实现的。
10.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1)算法式。
(2)交互式。
(3)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
11.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是目前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和商业设计的主要方式,该方法效果丰满,操作方便。
艺术学概论期末总结

艺术学概论期末总结一、导论艺术是人类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介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和美感。
艺术学概论是一门对艺术的综合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
本文将对我在本学期学习艺术学概论的过程和收获进行总结。
二、学习内容本学期的艺术学概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艺术的定义与特征、艺术的分类与发展、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审美、艺术的欣赏与评价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三、学习过程1. 艺术的定义与特征在学习艺术的定义与特征时,我了解到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它可以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媒介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还具有抽象性、审美性和情感表达性等特征,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交流。
2. 艺术的分类与发展艺术可以根据表现形式、内容和风格等因素进行分类。
主要的艺术形式有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
不同的艺术形式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都有不同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学习艺术的分类与发展,我了解到不同的艺术形式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3. 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密不可分,它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传承。
艺术可以通过表达艺术家对社会现象的态度和观察,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同时,社会也对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需求和政治环境都会对艺术产生影响。
4. 艺术与审美审美是评价艺术的标准,是人们对艺术作品美感的感受和评价。
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来激发观众的审美感受,创造出美的艺术作品。
通过学习艺术与审美的关系,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5. 艺术的欣赏与评价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面考虑作品本身的艺术性、意义和社会背景等因素。
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进行欣赏和评价。
通过学习艺术的欣赏与评价,我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学习收获通过学习艺术学概论,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参考笔记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参考笔记第⼀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5突出表现:“数字绘画艺术”或“电脑美术”。
应⽤表现形式:借助数字技术或数字媒体来创作的其他视觉艺术或设计作品。
6本质和内涵:是基于数字媒体的⼀门艺术,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
核⼼: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表现形式:电⼦媒体或数字媒体表达内容:多是数字媒体形式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作品媒体传播形式:借助于新媒体形式或数字载体研究重点:如何应⽤数字艺术创作⼯具(即图形图像软件),根据⼈的需求和艺术设计规律来创作和表现具有视觉美感的艺术作品或服务业产品,并基于数字媒体时空来延伸和发展⼈类的艺术创造⼒和想象⼒。
7.计算机图形学、视觉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三者的结合部分划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8.数字媒体艺术的科技依赖性(分形,描述⽣物有机体的特征或模拟⾃然界的⼭川河流、创作者和观赏者对硬件的依赖)⼈惊奇的异常神秘,迷⼀般的形象为特征——幻觉效应。
对这个复杂世界、社会以及⾃我⼼灵的全⽅位的解构,⽽且充满那可爱的“游戏”的感觉。
2.技巧难度即他称之为“炼⾦术”般神秘的暗房技术8.“⼈⽂画”特点是写意,散点透视法和线描塑造形象,作画时保留最能表现物我精神⽓质的形象特征。
“集锦派”摄影艺术⼤师朗静⼭摄影是形象逼真、传递迅速的⼀种艺术⼿段《红树青⼭》极像⼀幅国画⽴轴,远⼭近树都⼗分清晰,层次丰富⽽不失纵深感,融合画理、意境深远的集锦照⽚,由此奠定“集锦派”摄影理论基础。
9.数字媒体艺术美学思想起源达达主义的“异类合成”美学(多种异质美学的杂交,为其表征、形式、构成、分解、起源、过程、或结果)10.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多样性①时空反转埃舍尔的时空幻觉艺术达利的多重合理空间组合的不合理性②意识和潜意识更重视潜意识的范畴,是⼀种超理性、超意识的艺术③⽓氛铺陈彩度明度制造特殊的⽓氛效果或怪异的空间环境④拼贴重组对达达主义的继承和扬弃,遵循⾮理性拼贴与⽭盾并置的结构原则⑤制造⽭盾和荒诞利⽤物体的⽐例、质感产⽣⽭盾感⑥幻觉与真实视觉上产⽣真实的物体造型,实际是科技产⽣的幻觉影像(≈尤斯曼后期制作)⑦抽象的意象将有机和⽆机物重新组合形成超现实抽象意境11.互动性让不同的媒体形态相互联结,以其特性以求对观者有所吸引,给于⾃主权的控制,以观者为优先的控制模式,建⽴彼此的互动性。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精炼版复习提纲

第1章数字媒体艺术理论1.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一切中介。
除了用身体和口语进行直接的传播外,人类总是需要用某种物质载体来承载和传播信息,这种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或技术手段就是媒体。
2.五种媒体的特征和描述:感觉媒体(语言、音乐、视频、图像):直接作用于人的器官的媒体。
(特征:信息的接受对象)表示媒体(JPEG、GB2312、MOV、MPEG):计算机的媒体信息编码。
(特征:信息的编码和表示)显示媒体(信箱、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信息的输出显示。
(特征:信息输出和呈现)储存媒体(磁带、硬盘、U盘):储存信息的载体。
(特征:信息的储存与传输)传输媒体(电缆、微波、数据线):传输数据信息的物理介质。
(特征:信息的储存和传输)感觉媒体主要是针对人的方面,而人机交互的结果则必须通过显示媒体的操作来完成,由此形成数字信息的编码或解码。
3.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分类及其特征:传统媒体:第一传媒(报纸、杂志、图书、宣传单、海报、手册)纸质媒体:依赖纸张、油墨的媒介。
第二传媒(广播、收音机、电台、留声机)模拟音频信号,收音机终端。
第三传媒(电视)基于模拟图像信号的媒体,电视终端。
新媒体:第四媒体(数字电视、数字电影)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延伸,媒介生产流程的数字化,依靠传统媒介终端。
(因特网、电子书、光盘、宽带、网站、博客)依赖电脑为终端,基于数字化网络的媒体,以交互性为主要特征。
第五媒体(手机、MP3、iPad、iPhone)移动、便携式媒体,基于无线宽带的数字化网络的媒体。
概括新媒体的特点:数字化、交互性、超链接、分布式结构、虚拟现实、网络化的生存模式。
4. 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新媒体的核心是数字科技支撑下的丰富内容呈现方式,其软件界面及交互性、社会化是其主要特征。
5. 通常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或“数字媒体”主要指的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传播媒介。
6. 交互作品根据互动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桌面式和现场式的两种表现方式。
(论述题)①桌面式交互作品:主要通过电脑与因特网实现,比如有些在线虚拟“植物花园”的交互作品。
滨州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复习题注,可利用查找功能复制部分题干查询对应题目和解析.查找按键:Ctrl+F(超越高度)一、名词解释与填空1 .“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其完整概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从技术层面讲,蒙太奇就是剪辑。
其二,从艺术层面讲,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
其三,从美学角度讲,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3 .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艺术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4 .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5 .艺术评论:所谓美术评论,也即艺术批评,是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的探讨和分析,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艺术批评包括对于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过程、艺术理论、艺术思潮等方面进行客观性的探讨和分析。
狭义的艺术批评。
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具体艺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做出一定判断和评价的科学活动。
6 .创作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其一系列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个性,也就是艺术家在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艺术家的整体特色。
7 .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并融会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
8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综合考试题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考核综合试卷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xx 级《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综合考试卷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 (5 题,每题 4 分共计 20 分)可在附加纸上回答1. 新媒体2. 交互媒体3. HTML4. 米歇尔•麦克卢汉5. 数字阅读【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10 题,每题 5 分共计 50 分)1.下列那种格式可以产生透明背景的数码图像:(A) PNG (B) GIF (C) TGA (D) JPEG2.下列哪种格式存储可以包含动画的图像:(A) TGA (B) GIF (C) JPEG (D) Photoshop ( PSD)3.数码影像或数字图像是指任何使用二进制数字来记录、存储、应用的影像文件,其中:(A) 矢量和点阵图像都属于数码影像 (C) 摄影图像属于数码影像(B) 矢量图形属于数码影像,而点阵图像不是 (D) 数码相机采集的摄影照片属于数码影像4.目前网页设计的分类和特征包括:(A)以功能性为主要特征,基于技术编程的网页(B)以页面视觉传达为主要特征,偏重艺术性的网页(C)介于二者之间的图文并茂的商业网站(D)所有的网页都是由表格(Table)组成的,5.在数字媒体中,下面哪种色彩模式的色彩范围最广?(A)灰度模式 (B) RGB 模式 (C) CMYK 模式 (D) Lab 模式6.“媒, 谋也。
謀合二姓。
从女某聲”。
(《说文解字》),以下关于媒体的正确说法是:(A) 介绍或导致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B) 承载信息之载体,即信息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C)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媒体就是充当介绍人的角色(D) 媒体又称新闻媒体或传媒,指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机构或大众媒介7.下面对矢量图和像素图描述正确的是:《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考核综合试卷(A) 矢量图(Vector Image)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像素(B) 像素图(Raster Image)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锚点(Anchor Point)和路径(Path)(C) Adobe Illustrator CS 图形软件能够生成矢量图(Vector Image )(D) Adobe photoshop CS 是专门处理矢量图(Vector Image)的软件8.如果要用 Flash 创建移入后水波层层散开的动态按钮,至少需要哪几类元件?(A) 按钮元件和动画元件(B) 影片剪辑元件(C) 图形元件和按钮元件(D) 影片剪辑元件和按钮元件9. 如图所示,将左图的位图制作为右图的褪底影片剪辑,需使用的方法是(A) 导入并分离位图,使用魔术棒去除背景,按 F8 键转换为元件(B) 导入位图,使用魔术棒去除背景,按 F8 键转换为元件(C) 导入位图,使用魔术棒去除背景,按 Ctrl+F8 键转换为元件(D) 导入并分离位图,使用魔术棒去除背景,按 Ctrl+F8 键转换为元件25. Flash 两个关键帧中的图像都是形状,则这两个关键帧之间可以设置的动画类型有:(A)形状补间动画 (B). 元件位置补间动画(C) 颜色补间动画 (D) 透明度补间动画【实践题】 (任选一题 30 分)可在附加纸上回答【百度百科】核泄露又称为核熔毁,是种发生于核能反应炉故障时严重的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第一章1、媒体的定义媒体又称媒介,指的是具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或实体,是集文字、图形、静像、动像、声音、语言等多种形态媒介的综合体。
个阶段6、媒介发展的4.①以口头语言为代表的声音传递阶段②以书面文字为代表的图文表达阶段③以造纸术和印刷术为代表的图文记载阶段④以电报、电话、照相、传真、录音、广播等为代表的图文声分载阶段⑤以电视、摄像、录像、电脑为代表的声像多媒体共载阶段⑥以因特网、宽带、Web2.0、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信息分享与共享阶段5、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数字媒体艺术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学、艺术和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型应用学科。
7、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的五种类型数字会话和插图系统①②动画设计软件系统③数字视频处理软件系统虚拟环境和交互界面设计系统④⑤网页和多媒体交互创作系统和iPhoneiPad的出现改变了人的哪些艺术行为?对未来的艺术教育有哪些影响?、8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娱乐方面都产和以苹果iPhoneiPad为代表的新一代触控智能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出现,生了巨大的影响。
学习上,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书籍,欣赏艺术作品;生活上,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娱乐上,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这种娱乐活动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对未来教育的影响:运艺术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1使视觉信息更加丰富。
而不是单靠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可以大大拓展学习者的思维空间,用新媒体技术,化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图文以及动态的影像,2..习者在愉悦的观察中感受艺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艺术设计创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各种应用软件,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手段,它缩短了设计制作的时间,可以使设计者拥有更多的时间对其艺术作品进行权衡、修改。
3、使教育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图片、文字、动画、视频、音频等素材,极大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创造了一种可参与的教学环境,加强了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3.第二章1、超现实主义拼贴艺术拼贴手法在超现实主义绘画里,更多是意念上的拼贴。
超现实主义者以拼贴不同平面不同空间的现实,来呈现日常现实生活之外的现实,一种超级的现实。
另一方面,超现实主义比达达主义更注重表达艺术家自己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比如梦境等,就是思想的真实,它比社会表明的形态更能反映出社会的实质。
超现实主义者将外表不相干、意义断裂的意象链接,目的是要使人们以一种新的语言呈现断裂意象之间内在的情感联系。
2、尤思曼“成像后合成”美学尤思曼是20世纪60年代“成像后合成”摄影的开创者,所谓“成像后合成”是针对“成像前”摄影而言的。
“成像后合成”摄影打破了摄影者根据按动快门前的预先过程创作的传统摄影美学,这反映出60年代中期,西方摄影从单纯“照片”向“图像”概念的过渡。
弥足珍贵的是,尤思曼制作的这些图片并非依靠现今习以为常的电脑技术合成,而是出自传统的暗房制作技法,通过多架放大机将不同底片上的影像叠合在一张画面上,制作形成了“纯手工蒙太奇”的艺术图像。
尤思曼的摄影主要有岩石、树木、河流、船只、人像和静物等元素组合而成,创造出了一个个梦幻般的神奇世界。
3、PS虚焦法PS虚焦法是当下艺术家所使用的较为常见的表现策略,它主要显现为意象的模糊化效果。
由它产生出来的效果使画面的物象迷失在一片眩晕的假定性之中,其不确定性与模糊效果造成了审美体验无限的疏离效应,强化了图像的虚幻感。
这种现实与超现实的交织,恰恰契合了后现代“幻像”迷离的审美诉求。
PS虚焦法在影楼照片修版和美化工作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数字媒体艺术多样性的体现方式p104①时空反转②意识与潜意识③拼贴重组④制造矛盾和荒诞⑤幻觉和真实⑥抽象的意象⑦影响解析和表现5、数字技术与电影业联姻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注重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致力于创造视觉奇观,给观众以视觉刺激为主要目的。
这时期的以影片《星球大战》、《魔鬼终结者2》为代表。
第二阶段:注重看不见的特效,观众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银幕上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像《泰坦尼克号》的数字生灵和数字海洋。
第三阶段:成为影片中不可替代的表现手段,像《美国美人》中飘飞的玫瑰花瓣、《精灵鼠小弟》中可爱的动画老鼠、《阿甘正传》中飘飞的羽毛。
借助最新的三维动画技术和电脑视觉特效,数字特效帮助打造4..了巨猿、霸王恐龙等“虚拟角色”,制造了电影《金刚》中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热带丛林的惊险打斗场面。
第四阶段:数字技术由某个阶段或某个方面的介入开始全方位走向电影制作领域。
此时数字技术不只是用来制造电影特效,它已经深入到电影制作的每一领域。
从剧本创作、故事板设、形象化预审视、三维场景模拟、演员和场景数据库,到实际拍摄中的运动捕捉、道具和摄影机控制,以及后期的非线性编辑和计算机图像合成,最后到传播领域的数字传输与播映。
今天,数字技术已经前面深入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它必将对传统电影美学、观众观影习惯、影视制作流程、影视剧组构成、演员表演基础、电影成本计算及发行传播渠道产生革命性的影响……6、为什么说《阿凡达》是电影工业历史上的一场革命?3D电影对未来有哪些影响?因为其中所使用的电脑特效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这部电影中,所使用的电脑特效技术是全新的,所有的设备都是为这部电影而打造的。
①使用了自行研制开发的与人眼无限接近的3D摄影机,小巧轻便,能够根据导演需要随意移动,使画面能够更准确地还原被摄物的方位。
②使用可以“无中生有”的虚拟摄影机,这又是卡梅隆的一大发明。
它其实是一台带有LCD屏幕的监视器,这个可任意移动和旋转的监控器里可以在拍摄演员的表演时,同步预览到由电脑生成的即时CG画面。
③使用升级版的动作捕捉技术,使得演员的动作全部被输入电脑中,真正实现了演员表演而不是后期合成制作。
④使用表情捕捉技术,让CG人物的表情达到真人水准,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对未来影响:①《阿凡达》掀起了一场3D革命,受此影响,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3D电影问世,使之成为一种主流②随着越来越多的3D电影上映,家庭娱乐产业也将面临3D革命;③随着技术的发展,将不需要佩戴3D眼睛,放映设备能够自动生成3D影像④将会带来电影创作方面的巨变。
每一次电影的重大技术进步都带来了艺术创作的创新与繁荣,从2D到3D虽然只增加了一个纬度,但对摄影、构图、讲故事的手段等方面都是一次颠覆,将给导演带来巨大的挑战并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5..⑤第三章1、如何理解李政道所说“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艺术和科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或者说是人类所从事的两大创造性工作。
科学是人类逻辑思维的体现,是人类改造探寻自然发展规律的行为;艺术则是人类形象思维的表现,是人类创造形象激发情感的最高形式。
但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都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为什么说达芬奇是一个在艺术、科学、技术领域都有超凡表现的人物?(自己再稍加总结)艺术领域:作为画家与雕塑家的达芬奇,不顾教会传统,对尸体加以解剖,对人体构造有着精确的认识。
他的解剖图不但精细正确,而且是真正的美术作品。
科学技术:他的艺术追求还把他带到另一个科学问题,即眼睛的构造与其活动的方式并制作了一个眼睛的视觉部分的模型。
他不仅是第一个解剖大脑并描述身体肌肉与功能的人,而且是弄清子宫构造、理解胎盘发育等人类自身重大问题的先驱者和科学巨匠。
此外,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公认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
他掌握了人体解剖知识,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了生理学和医学。
3、潜意识心理学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理论有哪些影响?试分析达利绘画的表现手法。
根据佛洛依德的观点,梦是无意识、潜意识的一种最直接表现形式,是本能在完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一种发泄,它剥露了人的灵魂深处秘而不宣的本质。
而超现实主义受此影响,创作也如同梦幻一般,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
达利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爆炸的“静止”瞬间,这种由曲面弯曲形成的时空关系令人感到又荒诞又神奇,但是如果我们理解了爱因斯坦的时空相对论,就会惊讶于达利以其超人的视觉想象力为现代物理学作了一个精彩的图注。
6..第四章1、简述伊凡·苏泽兰对计算机图形学的贡献设计了一个交互设计系统,能够处理、显示二维和三维线框物体。
利用该系统可以创建、旋转、移动、复制并存储线条或图形,并允许通过线条组合来设计复杂物体形状。
“画板”软件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作,其中的许多“亮点”包括利用内存在村处对象、曲线控制、高倍放大或缩小画面等概念可以说是如今所有图形设计软件的基础。
苏泽兰的互动式电脑制图的构想犹如给全世界投下了“一枚炸弹”。
画板是一个实时的交互系统,使用者可以利用“光笔”,直接和电脑屏幕进行互动式交流。
这个成就开创了电脑互动的技术。
2、为什么说苹果Macintosh的出现代表了信息产业的一场革命?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与当时采用DOS命令行纯文本用户界面的IBM PC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如今大家所熟知的PC延用着Macintosh图形用户界面的基本元素—窗口、鼠标、桌面、点击、下拉菜单…,甚至连桌面上的“垃圾桶”都可以追溯到1984年的Macintosh。
因此说Macintosh的出现引发了一场计算机世界的革命。
3、简述工业光魔公司的发展成就①1977年,在《星球大战》中使用“动作控制摄像机”拍摄,这一机械装置可以把实拍画面和后期合成画面轻松地协调成同步,这对电影工业的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此外ILM公司还率先采用计算机非编系统对《星球大战》进行后期数字编辑和剪辑,之后该系统被多家好莱坞电影公司采用。
②1985年,在《年轻的福尔摩斯》中,ILM公司设计了一个完全由电脑控制的角色——玻璃教堂上一个会动的骑士。
这是“电影业光化时代的结束、数字时代的开始”。
③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ILM公司以其出色的CG视觉效果工作赢得了10个奥斯卡视觉效果金像奖。
④1988年《谁陷害了兔子罗杰》采用了最新手段将真人与卡通角色巧妙融合在一起,创造了卡通电影新的纪元,并因此电影的出色特效开始在电影特效行业建立了标准。
⑤1989年《深渊》为电影特效的发展树立了两个里程碑,一是尝试了前所未有的水下特技效果;二是使用了大量的电脑生成影像。
(ILM龚瑟的成功显著地影响整个CG电影行业,ILM公司通过其创新的软件和硬件技术,创造了20世纪80年代令人难以置信的电影视觉器官,ILM公司由此提升了电影特效在整个电影制作业的地位和影响,这使得好莱坞电影渐渐被CG特效制作所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