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doc
数字媒体艺术期末总结

数字媒体艺术期末总结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研究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应用的学科。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深入了解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
通过实践和研究,我对数字媒体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升了自己的技能和创作能力。
在本次总结中,我将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并总结我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认识和体会。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首先学习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数字媒体艺术是通过数字技术来传达美学和创作理念。
数字媒体艺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创作艺术品,使得艺术创作更加丰富多样、灵活性更强。
此外,数字媒体艺术还包括数字音乐、数字影视等形式,在当代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学习了数字美术和视觉传达的基本原则。
数字美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来创作美术作品,借助计算机的工具和功能,艺术家能够表达更多的想法和创意,并且能够更加方便地编辑和修改作品。
视觉传达是通过视觉图像来传达信息和观点。
在数字媒体艺术中,视觉传达非常重要,艺术家需要通过图像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来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
在实践中,我参与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项目。
我学习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创作,包括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和音乐创作等方面的技能。
我还学习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和方法。
我通过实践创作了一些数字媒体作品,如数字绘画作品和动画短片。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践,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技能,也深入了解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和方法。
除了实践中的创作,我还进行了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
我认为,数字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手段和表现方式。
数字媒体艺术不仅能够表达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还能够与观众进行交互,创造出更加丰富的艺术体验。
数字媒体艺术也在逐渐改变艺术的观赏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艺术作品中。
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我认为数字媒体艺术对我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第一章1、媒体的定义媒体又称媒介,指的是具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或实体,是集文字、图形、静像、动像、声音、语言等多种形态媒介的综合体。
2、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五种媒体媒体类型媒体示例媒体描述媒体特征感觉媒体声音、语言、文字、音乐、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媒体信息的接受对象表示媒体JPEG、GB2312、MOV、MPEG计算机的媒体信息编码信息的编码和表示显示媒体音箱、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信息的输出显示信息的输出和呈现存储媒体磁带、硬盘、移动硬盘、U盘存储信息的载体信息的存储和传输传输媒体电缆、光缆、微波、数据线传送数据信息的物理介质3、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分类(五类传媒)媒体类型媒体示例媒体特征媒体分类第一传媒报纸、杂志、图书、宣传单、海报、手册纸质媒体:依赖纸张、油墨的媒介传统媒体第二传媒广播、收音机、电台、留声机模拟音频信号,收音机终端第三传媒电视、高清电视(HDTV)基于模拟图像信号的媒体,电视终端第四传媒数字电视、DAB、数字电影、数字动画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延伸、媒介生产流程的数字化,依靠传统媒介终端新媒体因特网、电子书、电子杂志、光盘、IPTV、网络视频、宽带、网站、博客依赖电脑为终端、基于数字化网络的媒体、以交互性为主要特征交互媒体第五传媒手机、PAD、3G、MP3、电子书阅读器、iPad、iPhone移动、便携式媒体,基于无线宽带的数字化网络的媒体4、媒介发展的6个阶段①以口头语言为代表的声音传递阶段②以书面文字为代表的图文表达阶段③以造纸术和印刷术为代表的图文记载阶段④以电报、电话、照相、传真、录音、广播等为代表的图文声分载阶段⑤以电视、摄像、录像、电脑为代表的声像多媒体共载阶段⑥以因特网、宽带、Web2.0、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信息分享与共享阶段5、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数字媒体艺术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学、艺术和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型应用学科。
(完整版)1-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一章-概述

走向银幕的活动幻象:1892年……
The first public performance to a large audience of moving animated projected images at Reynaud's 'Theatre Optique' in Paris 1892.
梅里爱与科幻电影:1902年……
古典主义艺术阶段 亚里斯多德:艺术源于模仿
技艺高超的画家 蒙娜丽莎(本人)
模仿 达·芬奇(艺术家)
蒙娜丽莎的微笑(绘画) 宫廷收藏 贵族欣赏 历史、传说、典故
理想主义 普世价值 宗教观念… 神秘化-神圣化
现代主义艺术阶段 本雅明:技术改变艺术
人人都是艺术家 摄影对象
机械复制 摄影者(普通人)
摄影作品 普通收藏 大众文化 无损耗复制
课程内容的线索与框架
01 定义 definition
04 历史 history
•交叉学科Interdisciplinary •复合结构 composite structure •实践性 Practical
02 特征 features
•连结性 Convertibility •交互性 Interactivity •技术性 Technology •多媒体性 Multimedia
第1讲:数字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前言: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新媒体
1.有多少同学有手机? 2.有多少同学在使用微信、微博或Pair? 3.有多少同学在使用QQ聊天? 4.有多少同学有“爱疯”?干什么用?
信息产品:手机、电脑、笔记本、IC卡、软件…… 日用品与设施:数字高清电视、智能玩具…… 环境:数字娱乐、团购、淘宝、实名网络订票……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1.分众传播
• 媒体向受众提供的是 ? • 媒体向信息提供者(广告发布者)出售的
是? • 媒体出售的实质是受众注意力资源
2.沟通与互动
• 基于传统的大众媒体传播是一点对多点的 传播,传播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传播者 和媒体处于垄断地位。
• 数字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传者的 地位平等,两者之间能够进行实时的交流, 并实现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点及多点 对多面的多种传播模式。
第一章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五、新媒体艺术的理论探索
新媒体艺术的模型?
• 新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 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 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它属于广义 的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 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 学、艺术和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型应 用学科。
• 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5个阶段:连 接、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必须 连接,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远距离 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 致作品以及你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会出 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和经验。
• 新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媒体的艺术,是视 觉设计、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 体技术相互交叉的的学科,同时新媒体也 具有大众文化和社会服务的属性。
• 新媒体艺术是基于现代数字科技基础上的 媒体艺术。
“不要将媒介视作是一种物质或本体,而是视 作一组开放的可以不断修改的可能性。艺术或 哲学并不问什么是媒介,而是问媒介有何潜力, 这种潜力是否能创造出价值。媒体或艺术类别 是以未来为向导的,是在不断寻求变化的。每 一种艺术的媒介都是不断创新的,可以通过提 供一种新的材料形成一种新的概念,引领我们 走向新的艺术媒介。”
• 因此,新媒体艺术具有设计学、视觉艺术、 媒体文化、计算机技术和社会服务的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编号:02120610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Theory of Digital Media Arts学分:2.0 学时:32(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必修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教学目的与任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专为《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游戏和动漫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内容包括数字媒体艺术的范畴和主要特征、数字媒体艺术的对象范围和分类、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西方科学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和数字媒体艺术造型语言等。
培养学生以当前计算机与数字媒体在平面设计、广告传播、动画制作、在线媒体和网络游戏方面的应用做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基本构成1.2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1.3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1.4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教育1.5 数字媒体艺术和网络新媒体1.6 数字媒体艺术与计算机:新视觉艺术1.7 算法、软件和机器智能: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探究教学重点:1、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与表现特征2、艺术与计算机的关系教学难点:1、“视觉艺术”与“新视觉艺术”的内容及本质区别2、创意思维的培养第二章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分析2.1 照片合成与拼贴艺术:数字艺术的美学溯源2.2 新视觉震撼: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和动画艺术2.3 网络艺术面面观:新媒体和艺术大众化2.4 数字媒体艺术和道德建设: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教学重点:1、蒙太奇、审美观念的改变与观众的视觉追求 23、新媒体网络艺术特征面面观教学难点:1、电影的特技效果与观众的受落2、电子游戏内容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第三章科学和艺术的结晶:数字媒体艺术3.1 科学与艺术的同源性3.2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溯源3.3 毕达哥拉斯和“数学之美”3.4 从艺术到科学:达?芬奇的探索之路3.5 现代艺术的诞生和心灵探索之旅3.6 另类之美:杜尚眼中的“技术和艺术”3.7 梦的再现:超现实主义世界3.8 科技、艺术与生活:工业设计的兴起3.9 埃舍尔的拓扑学艺术3.10 数字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思维的统一教学重点: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对立统一2、数字信息时代:科学和艺术的殊途同归3、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溯源教学难点:1、视觉艺术中的科学: 比例法、透视学、解剖学和光影法2、Baohus的艺术理念与实际应用第四章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4.1 追本溯源: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回顾4.2 计算机、电信和大众传播:数字媒体发展历程4.3 诗人拜伦之女的梦想: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4.4 科学家的艺术之梦:计算机艺术的摇篮曲《星球大战》和ILM:数字艺术的成长之路 4.54.6 星火燎原的十年:苹果电脑、Adobe与河野洋一郎4.7 从恐龙复活到冰海沉船:数字艺术的大众盛宴4.8 20世纪回顾: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4.9 新世纪展望:一个多元化的数字媒体艺术时代4.10 任重道远: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步和发展教学重点: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2、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源、发展、前景教学难点:1、新媒体艺术所涵盖的内容2、新、旧媒体的开端与终止、两者的关系及发展的趋势第五章数字媒体设计与创意产业的发展5.1 新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5.2 渐入佳境:中国的内容数字化产业5.3 再创辉煌:数字媒体设计与互联网经济5.4 数字化生活:数字电视、宽带媒体和在线教育5.5 新型两栖人才: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设计人才教学重点:1、数字媒体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2、中国的数字化产品与人才需求教学难点:1、两大发展模块:动漫产业与游戏开发,其本质内容及相互并存的关系2、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设计、创作人才需求的定位第六章计算机、数字媒体和信息服务业6.1 无所不在的“界面”和设计:人机界面设计6.2 平面媒体的视觉传达:平面设计、插图、广告和VI设计6.3 从科学绘画到图形模拟:科普插图和科学计算可视化跨媒体设计:工业设计、包装和多媒体产品设计 6.46.5 数字艺术的展示舞台:纺织品与服装设计6.6 三维动画和效果图:建筑景观、室内装潢与环艺设计6.7 信息时代的会展业:展览与展示设计6.8 走向未来的媒体设计:互联网和在线媒体设计6.9 娱乐业的高科技: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设计6.10 独立制片人:数字电影、动画和数字视频设计教学重点:1、视觉传达涵盖的内容2、三维动画的发展趋势:二维动画是否将被取代其位置,3、游戏开发的新领域,从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到手机游戏教学难点:1、平面设计应具备的艺术性与商业性2、完全地依赖计算机对新媒体的实现所造成的担忧3、高清,从前期到后期制作的技术跨越第七章结束语: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展望7.1 结论一:科技进步和观念创新是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动力7.2 结论二:新媒体带来艺术的新视野和新思维7.3 结论三:创意产业和信息设计是未来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主流7.4 结论四:新媒体将通往一个崭新的艺术民主和大众化时代教学重点:1、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展望教学难点:1、新媒体被大众所接受所必经之路三、考核及成绩评定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考核方式:提交作品四、教科书、参考书[1] 《标志与设计》[2] 《空白与设计》[3] 《配色全攻略》[4] 《色彩设计》[5] 《创意漫游》。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

《网络艺术》复习资料参考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2011年1月份考试专用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P6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2.P6数字媒体艺术以计算机高科技媒介为基础。
3.P7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媒体的一门艺术,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这是它的的本质和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是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技的交叉。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为电子媒体或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达内容是数字媒体形式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产品。
3.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P15-P21(1)主要以计算机为主要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2)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3)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4)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4.P20数字艺术的本质是“多媒体”和“超媒体”的艺术。
5.P31数字媒体艺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网络交互多媒体艺术”。
6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广义:数字美术、文学、影视、设计,多媒体设计,新媒体。
狭义:动态:电脑动画,视频编辑,后期特效。
静态:电脑绘画,图像处理。
7. 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属性广义:数字内容的设计艺术:应用性、社会性、媒体性、大众性。
狭义: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的艺术:交互性、沉浸性、虚拟现实性。
8.“网络多媒体艺术”的作品一般具有以下特点:P31-P34(1)网络数字媒体作品可借网络迅速传播;(2)网络数字媒体艺术具备“网络互动性”和“虚拟沉浸性”(3)大众化特征人人都可以参与,打破时空界限。
9.P42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两个基本特点:(1)它是一个艺术活动;(2)这个活动是使用以计算机为手段实现的。
10.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1)算法式。
(2)交互式。
(3)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
11.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是目前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和商业设计的主要方式,该方法效果丰满,操作方便。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基本构成。
概念:数字媒体艺术是指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构成:艺术层(视觉艺术和设计,后现代性),科技层计算机图形图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交互性,集成性,沉浸性),媒体层(大众传播,公共媒介,网络媒体,大众性,交互性,网络传播性),应用层(社会信息服务,数字娱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金融)。
2.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
一.主要以计算机作为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
四.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三.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广泛的表现题材。
3. 作为数字工具创作的作品范围。
. 运用计算机,数字照相,数字摄像,扫描等手段创作数字图像;. 运用计算机和激光全息技术创作全息照相作品;. 运用计算机制作的二维和三维动画;. 运用计算机产生的虚拟的艺术气氛,空间和环境. 运用计算机和合成器等创作音乐和声波艺术;. 运用计算机创作和编排戏剧,舞蹈;. 通过网络实时广播,数字互动电视,互动电影。
4. 根据英特网上的作品统计,数字媒体艺术最普遍的表现主题。
. 关注自我:心灵体验,梦,潜意识的觉醒和表现. 关注社会:种族,文化间冲突与对立, 平等与自由. 关注宇宙:哲学观,价值观和理性的沉思。
. 人与自然:启迪心灵,探索生命,环境,生态。
. 科技文明:科技,环境,生存代价和人文关怀。
. 宗教和神秘主义:人类信仰,迷信与宗教和神话. 历史和未来:时间之旅,永恒,梦幻和记忆。
. 女性与爱情:唯美,浪漫,温情;女权主义,性和道德。
. 战争与和平:贫穷和饥饿,恐怖和压抑。
. 抽象艺术:激光雕塑,音乐视觉化和幻想曲。
5. 根据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应用的环境和软件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数字绘画和插图系统:如Corel 公司的Painter 软件,Adobe 的Photoshop,Illustrator 。
滨州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复习题注,可利用查找功能复制部分题干查询对应题目和解析.查找按键:Ctrl+F(超越高度)一、名词解释与填空1 .“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其完整概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从技术层面讲,蒙太奇就是剪辑。
其二,从艺术层面讲,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
其三,从美学角度讲,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3 .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艺术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4 .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5 .艺术评论:所谓美术评论,也即艺术批评,是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的探讨和分析,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艺术批评包括对于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过程、艺术理论、艺术思潮等方面进行客观性的探讨和分析。
狭义的艺术批评。
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具体艺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做出一定判断和评价的科学活动。
6 .创作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其一系列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个性,也就是艺术家在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艺术家的整体特色。
7 .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并融会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
8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第一章1、媒体的定义媒体又称媒介,指的是具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或实体,是集文字、图形、静像、动像、声音、语言等多种形态媒介的综合体。
2、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五种媒体媒体类型媒体示例媒体描述媒体特征声音、语言、文字、音乐、图像、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媒感觉媒体信息的接受对象视频、动画、文字体表示媒体JPEG、 GB2312、 MOV、 MPEG 计算机的媒体信息编码信息的编码和表示显示媒体音箱、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信息的输出显示信息的输出和呈现存储媒体磁带、硬盘、移动硬盘、U 盘存储信息的载体信息的存储和传输传输媒体电缆、光缆、微波、数据线传送数据信息的物理介质3、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分类(五类传媒)媒体类型媒体示例媒体特征媒体分类报纸、杂志、图书、宣传单、海第一传媒纸质媒体:依赖纸张、油墨的媒介报、手册传统媒体第二传媒第三传媒第四传媒广播、收音机、电台、留声机模拟音频信号,收音机终端电视、高清电视(HDTV)基于模拟图像信号的媒体,电视终端数字电视、 DAB、数字电影、数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延伸、媒介生产流程的数字动画字化,依靠传统媒介终端因特网、电子书、电子杂志、光交依赖电脑为终端、基于数字化网络的新媒体盘、 IPTV、网络视频、宽带、网互媒体、以交互性为主要特征站、博客媒第五传媒手机、 PAD、3G、MP3、电子书阅移动、便携式媒体,基于无线宽带的体读器、 iPad 、 iPhone数字化网络的媒体4、媒介发展的 6 个阶段① 以口头语言为代表的声音传递阶段② 以书面文字为代表的图文表达阶段③ 以造纸术和印刷术为代表的图文记载阶段④ 以电报、电话、照相、传真、录音、广播等为代表的图文声分载阶段⑤ 以电视、摄像、录像、电脑为代表的声像多媒体共载阶段⑥ 以因特网、宽带、、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信息分享与共享阶段5、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数字媒体艺术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学、艺术和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型应用学科。
6、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的分类和比较算法式创作交互式创作人工智能式创作使用 photoshop 和 3ds max 等工具基于公式和算法基于计算机逻辑运算人机交互界面编程员操作编程员操作非编程员操作键盘实现电脑“自主”绘画和判断“画笔”和鼠标实现非社会主流应用科学内部探索社会主流应用较长期的培训和实践计算机“自主”绘画较短期的培训和实践7、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的五种类型① 数字会话和插图系统② 动画设计软件系统③ 数字视频处理软件系统④ 虚拟环境和交互界面设计系统⑤ 网页和多媒体交互创作系统8、 iPhone 和 iPad 的出现改变了人的哪些艺术行为对未来的艺术教育有哪些影响以苹果 iPhone 和 iPad 为代表的新一代触控智能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出现,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娱乐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学习上,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书籍,欣赏艺术作品;生活上,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娱乐上,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这种娱乐活动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对未来教育的影响:1、使视觉信息更加丰富。
艺术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而不是单靠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拓展学习者的思维空间,化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图文以及动态的影像,让学习者在愉悦的观察中感受艺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艺术设计创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各种应用软件,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手段,它缩短了设计制作的时间,可以使设计者拥有更多的时间对其艺术作品进行权衡、修改。
3、使教育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图片、文字、动画、视频、音频等素材,极大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创造了一种可参与的教学环境,加强了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v1.0可编辑可修改第二章1、超现实主义拼贴艺术拼贴手法在超现实主义绘画里,更多是意念上的拼贴。
超现实主义者以拼贴不同平面不同空间的现实,来呈现日常现实生活之外的现实,一种超级的现实。
另一方面,超现实主义比达达主义更注重表达艺术家自己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比如梦境等,就是思想的真实,它比社会表明的形态更能反映出社会的实质。
超现实主义者将外表不相干、意义断裂的意象链接,目的是要使人们以一种新的语言呈现断裂意象之间内在的情感联系。
2、尤思曼“成像后合成”美学尤思曼是20 世纪 60 年代“成像后合成”摄影的开创者,所谓“成像后合成”是针对“成像前”摄影而言的。
“成像后合成”摄影打破了摄影者根据按动快门前的预先过程创作的传统摄影美学,这反映出60 年代中期,西方摄影从单纯“照片”向“图像”概念的过渡。
弥足珍贵的是,尤思曼制作的这些图片并非依靠现今习以为常的电脑技术合成,而是出自传统的暗房制作技法,通过多架放大机将不同底片上的影像叠合在一张画面上,制作形成了“纯手工蒙太奇”的艺术图像。
尤思曼的摄影主要有岩石、树木、河流、船只、人像和静物等元素组合而成,创造出了一个个梦幻般的神奇世界。
3、 PS 虚焦法PS 虚焦法是当下艺术家所使用的较为常见的表现策略,它主要显现为意象的模糊化效果。
由它产生出来的效果使画面的物象迷失在一片眩晕的假定性之中,其不确定性与模糊效果造成了审美体验无限的疏离效应,强化了图像的虚幻感。
这种现实与超现实的交织,恰恰契合了后现代“幻像”迷离的审美诉求。
PS 虚焦法在影楼照片修版和美化工作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数字媒体艺术多样性的体现方式p104①时空反转②意识与潜意识③拼贴重组④制造矛盾和荒诞⑤幻觉和真实⑥抽象的意象⑦影响解析和表现5、数字技术与电影业联姻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注重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致力于创造视觉奇观,给观众以视觉刺激为主要目的。
这时期的以影片《星球大战》、《魔鬼终结者2》为代表。
第二阶段:注重看不见的特效,观众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银幕上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像《泰坦尼克号》的数字生灵和数字海洋。
第三阶段:成为影片中不可替代的表现手段,像《美国美人》中飘飞的玫瑰花瓣、《精灵鼠小弟》中可爱的动画老鼠、《阿甘正传》中飘飞的羽毛。
借助最新的三维动画技术和电脑视觉特效,数字特效帮助打造了巨猿、霸王恐龙等“虚拟角色”,制造了电影《金刚》中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热带丛林的惊险打斗场面。
第四阶段:数字技术由某个阶段或某个方面的介入开始全方位走向电影制作领域。
此时数字技术不只是用来制造电影特效,它已经深入到电影制作的每一领域。
从剧本创作、故事板设、形象化预审视、三维场景模拟、演员和场景数据库,到实际拍摄中的运动捕捉、道具和摄影机控制,以及后期的非线性编辑和计算机图像合成,最后到传播领域的数字传输与播映。
今天,数字技术已经前面深入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它必将对传统电影美学、观众观影习惯、影视制作流程、影视剧组构成、演员表演基础、电影成本计算及发行传播渠道产生革命性的影响6、为什么说《阿凡达》是电影工业历史上的一场革命3D 电影对未来有哪些影响因为其中所使用的电脑特效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这部电影中,所使用的电脑特效技术是全新的,所有的设备都是为这部电影而打造的。
①使用了自行研制开发的与人眼无限接近的3D 摄影机,小巧轻便,能够根据导演需要随意移动,使画面能够更准确地还原被摄物的方位。
②使用可以“无中生有”的虚拟摄影机,这又是卡梅隆的一大发明。
它其实是一台带有LCD屏幕的监视器,这个可任意移动和旋转的监控器里可以在拍摄演员的表演时,同步预览到由电脑生成的即时CG 画面。
③使用升级版的动作捕捉技术,使得演员的动作全部被输入电脑中,真正实现了演员表演而不是后期合成制作。
④使用表情捕捉技术,让CG人物的表情达到真人水准,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对未来影响:①《阿凡达》掀起了一场3D 革命,受此影响,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3D 电影问世,使之成为一种主流②随着越来越多的3D电影上映,家庭娱乐产业也将面临3D革命;③随着技术的发展,将不需要佩戴3D 眼睛,放映设备能够自动生成3D 影像④ 将会带来电影创作方面的巨变。
每一次电影的重大技术进步都带来了艺术创作的创新与繁荣,从2D到 3D 虽然只增加了一个纬度,但对摄影、构图、讲故事的手段等方面都是一次颠覆,将给导演带来巨大的挑战并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⑤第三章1、如何理解李政道所说“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艺术和科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或者说是人类所从事的两大创造性工作。
科学是人类逻辑思维的体现,是人类改造探寻自然发展规律的行为;艺术则是人类形象思维的表现,是人类创造形象激发情感的最高形式。
但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都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为什么说达芬奇是一个在艺术、科学、技术领域都有超凡表现的人物(自己再稍加总结)艺术领域:作为画家与雕塑家的达芬奇,不顾教会传统,对尸体加以解剖,对人体构造有着精确的认识。
他的解剖图不但精细正确,而且是真正的美术作品。
科学技术:他的艺术追求还把他带到另一个科学问题,即眼睛的构造与其活动的方式并制作了一个眼睛的视觉部分的模型。
他不仅是第一个解剖大脑并描述身体肌肉与功能的人,而且是弄清子宫构造、理解胎盘发育等人类自身重大问题的先驱者和科学巨匠。
此外,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公认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
他掌握了人体解剖知识,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了生理学和医学。
3、潜意识心理学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理论有哪些影响试分析达利绘画的表现手法。
根据佛洛依德的观点,梦是无意识、潜意识的一种最直接表现形式,是本能在完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一种发泄,它剥露了人的灵魂深处秘而不宣的本质。
而超现实主义受此影响,创作也如同梦幻一般,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
达利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爆炸的“静止”瞬间,这种由曲面弯曲形成的时空关系令人感到又荒诞又神奇,但是如果我们理解了爱因斯坦的时空相对论,就会惊讶于达利以其超人的视觉想象力为现代物理学作了一个精彩的图注。
v1.0可编辑可修改第四章1、简述伊凡·苏泽兰对计算机图形学的贡献设计了一个交互设计系统,能够处理、显示二维和三维线框物体。
利用该系统可以创建、旋转、移动、复制并存储线条或图形,并允许通过线条组合来设计复杂物体形状。
“画板”软件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作,其中的许多“亮点”包括利用内存在村处对象、曲线控制、高倍放大或缩小画面等概念可以说是如今所有图形设计软件的基础。
苏泽兰的互动式电脑制图的构想犹如给全世界投下了“一枚炸弹”。
画板是一个实时的交互系统,使用者可以利用“光笔” ,直接和电脑屏幕进行互动式交流。
这个成就开创了电脑互动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