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题库-电子档

合集下载

中兽医(附答案)

中兽医(附答案)

一、A型题(每题1分,共计60分)1、中兽医学理论的核心和灵魂是指〔4 〕①整体观念和阴阳学说②整体观念和五行学说③阴阳五行学说④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⑤脏腑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2、可以用阴阳互根观点来解释的是〔4 〕①热者寒之②寒极生热③阴中求阳④阳损及阴⑤阴平阳秘3、一奶牛胃热重用生石膏后出现腹泻,当属〔4 〕①重阴必阳②阴胜那么寒③热极生寒④阳消阴长⑤阴阳离散4、属于阴阳偏胜的治疗原那么的是〔2 〕①阳中求阴②寒者热之③阴中求阳④阳病治阴⑤阴病治阳5、以下药物中,以药性划分属于阳的药物是〔5 〕①黄连②苦参③白头翁④大黄⑤山药6、五行的相生规律是〔 4 〕①木土水金火木②水火木金土水③金木水火土金④火土金水木火⑤土金木水火土7、五行之土不包括〔3 〕①五体之肉②五志之思③五化之收④五色之黄⑤五方之中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4 〕①酸先入肝②辛先入肺③咸先入肾④甘先入心〔脾〕⑤苦先入心9、不属生克规律的治法是〔 5 〕①佐金平木②培土生金③益火补土④滋水涵木⑤引火归元10、五行之中肺气缺乏,可见〔3 〕①水侮金②火侮金③木侮金④土侮金⑤金侮木11、用生克乘侮理论来说明,肾病影响及肺属于〔3 〕①相侮②相乘③子盗母气④母病及子⑤相克12、临床见肝气横犯脾胃,其传变关系是〔4 〕①母病及子②相侮③子盗母气④相乘⑤相生14、根据“虚者补其母〞的治法是〔 4 〕①疏肝键脾②泻南补北③平木佐金④健脾化痰⑤清肺泻火15、构成动物有机整体中心的是〔2 〕①脑②心③五脏④六腑⑤经络系统16、“满而不能实〞的生理特点是指〔 1 〕①五脏②六腑③奇恒直腑④脏腑⑤经络17、肾之在液为〔3 〕①涎②汗③唾④泪⑤血18、具有“华盖〞之称的是指〔 3 〕①心②肝③肺④脾⑤肾19、脾运化水液功能失调,可产生的病理产物是〔 1 〕①痰饮②瘐血③结石④气滞⑤积食20、一奶牛发情紊乱,首先考虑以下功能异常的脏器是〔1 〕①肝、肾②肾、心③肝、脾④心、肺⑤肺、肾21、喜卧不喜站,应首先考虑〔1〕①脾不健运②心阳不振③肺气不宣④肝气不疏⑤肾不纳气22、肾阳的生理效应不包括〔 3 〕①化气②温煦③固摄④推动⑤兴奋23、不是三焦的主要生理的是〔5 〕①是卫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②是气化的场所③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④疏通水道,运行水液⑤能主持和调节全身之气机24、气的气化作用是指〔5 〕①气机的变化②通过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③谷料转化为精气④水液转化为津液⑤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转化25、脾气不能升清,称为〔 2 〕①气脱②气陷③气闭④气直溜⑤气缓26、“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依据是〔4 〕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载气⑤津能化气27、贫血时,常在补血药物中配伍益气之品是因为〔 2 〕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能载气⑤血为气母28、剧烈腹泻时不可轻用〔2 〕①补气剂②发汗剂③养阴剂④生津药⑤补血药29、后肢的三条阳经的走向是〔 2 〕①从头走后肢②从后肢走头③从头走前肢④从前肢走头⑤从后肢走腹30、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3 〕①督脉②任脉③冲脉④带脉⑤血脉31、“一源而三歧〞的三条脉是〔1 〕①督、冲、任②任、冲、带③冲、督、带④任、督、带⑤阴跷、阳跷、冲32、易伤肺阴的邪是〔5 〕①火②唳气③风④暑⑤燥33、中寒是指〔2 〕①寒邪伤于肌表,郁阻卫阳②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③内生之寒④感受外寒⑤寒邪直中脾阳34、既能耗气伤津,又常挟湿邪侵犯机体的邪气是〔4 〕①火②燥③风④暑⑤寒35、“内伤七情〞,影响脏腑气机,以下描述不对的是〔1 〕①恐那么气乱〔下〕②悲那么气消③思那么气结④怒那么气上⑤喜那么气缓36、“百病多由〔4〕作祟〞。

中兽医考试题整理(含答案)

中兽医考试题整理(含答案)

中兽医考题整理一、填空题1.中兽医学得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世界上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是厩苑律,我国最早的兽医教科书是_《司牧安骥集》__由唐人_李石__编著3.在正常情况下,动物机体的阴阳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阴阳不和时,则表现为阴胜则内寒,阳胜则外热。

4.五行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

5.五脏以藏为主,六腑以泄为主。

6.元气发源于肾,宗气形成于肺,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所化生。

7.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宜。

8.六淫致病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是邪。

9.在察口色过程中,口色是赤色的主热证,黄色是主湿证。

10.在诊脉的过程中,脉象是浮脉的主_表_证,迟脉的主__寒___证,洪脉的主_热_证11.八纲辩证中阴阳是辩证的总纲。

12.肝的生理功能是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13.肺的生理特性是清肃,所谓清肃,即是清洁,肃降的意思。

14.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

15.五脏以藏为主,六腑以为通用,其中心藏神,肝藏血。

16.菊花的功效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

17.柴胡的功效是和解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18.大承气汤是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药物组成。

19.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20.在常用药物中,广东的砂仁,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阿胶,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21.独活寄生汤的主治是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22.在常用药物中,广东的砂仁,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阿胶,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二、名词解释1、厩苑律:秦代颁布的最早的收益法规。

2、药蜜库:宋朝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兽医药房。

3、滋水涵木:治法名。

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又称滋肾养肝、滋补肝肾。

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

4、扶土抑木:疏肝健脾相结合。

5、培土生金:土虚累及金,中兽医上由于脾虚出现累及肺的病症,采用健脾补气以益肺气。

中兽医学试题及答案3

中兽医学试题及答案3

中兽医学试题一、填空(30分)1、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2、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有(直接取象类比)(间接推演络绎)。

3、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纳和传化水谷)。

4、肺的宣发功能主要表现在(呼出浊气)(宣发水谷精微到全身)(宣发卫气和津液)(以汗的形式排出体外)。

5、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升)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降)为主。

6、“爪为(筋)之余”。

7、津液的生理功能有(滋润营养)(组成和补充血液)(排运废物)。

8、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气能生血)(气能摄血)。

9、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10、一源三歧是指(督、任、冲脉)。

11、导致“内燥”的原因有(五脏积热伤津)(慢性消耗性病证阴液耗损)(吐、汗、出血过多)(湿邪化燥)。

12、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季节气候)(家畜种类)(年龄)(其他)。

13、黄苔主(热)(里)证。

14、促脉呈(数而不规则)间歇;结脉呈(缓而不规则)间歇;代脉呈(缓弱而有规则)间歇。

15、补气血以补(脾胃)脏腑为主。

16、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17、口舌生疮是(心火上炎)所致,治法是(清心泻火),所选方剂是(三黄汤),方药组成是(黄连、黄芩、大黄)。

18、肝胆湿热用(茵陈蒿汤)方剂治疗;胃肠湿热用(白头翁汤)方剂治疗;下焦湿热用(八正散)方剂治疗。

19、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20、中医的八法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21、咽喉病加(桔梗);前肢病加(桂枝);后肢病加(牛夕);腰部病加(杜仲),皆取于(引经报使)之意。

22、中药“国老”是指(甘草)这味药。

23、四君子汤的方药组成(党参)(茯苓)(白术)(甘草)。

24、中医“治变”原则的“三因制宜”是(因畜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25、“气为血帅”体现在(气能生血)(气能摄血)(气能行血)。

中兽医学题库含答案

中兽医学题库含答案

7:[单选题]下列脏腑中,与肺相表里的是()A:心B:大肠C:小肠D:胆E:胃参考答案:B1:[单选题]下列气中,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是()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中气参考答案:B2:[单选题]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的()A:表热证B:半表半里证C:心火上炎D:阳明经证E:肝火上炎参考答案:D3:[单选题]顺气安胎的药是()A:黄芩B:艾叶C:苏梗D:青皮E:寄生参考答案:C4:[单选题]肝病传脾,病理传变规律是()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土侮木D:木乘土E:表里同病参考答案:D5:[单选题]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其证为()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太阳中风D:阳明经证E:半表半里证参考答案:A17:[单选题]"君主之官”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A6:[单选题]泻肺火宜用()A:黄连B:黄芩C:黄柏D:黄芪E:黄精参考答案:E7:[多选题]气滞性胎动不安用()A:苏梗B:黄芩C:白术D:砂仁E:杜仲参考答案:AD8:[多选题]四物汤的方药组成中有()A:当归B:白芍C:熟地D:甘草E:川军参考答案:ABC9:[多选题]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A:起卧不安B:四肢抽搐C:神志不清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参考答案:BE10:[多选题]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A:精神兴奋B:脉象无力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午后潮热参考答案:BC11:[多选题]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DE12:[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A:黄连B:黄柏C:青皮D:白头翁E:黄芩参考答案:ABCDE13:[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A:大黄B:芒硝C:辛夷D:白芷E:苍耳子参考答案:CDE14:[多选题]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A:玉堂B:通关C:开关D:锁口E:百会参考答案:CDE15:[多选题]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A:归脾汤B:四君子汤C:参芩白术散D:四逆汤E:四神丸参考答案:ABC1:[单选题]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E2:[多选题]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治病求本D:扶正祛邪E:望闻问切参考答案:AB3:[单选题]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C4:[单选题]"伤于()者,下先受之”A:风B:寒C:暑D:湿E:燥参考答案:D10:[多选题]湿热黄疸可用下列药物()治疗A:柴胡B:大黄C:郁金D:栀子E:黄连参考答案:ABCDE11:[多选题]三黄汤的方药组成是()。

中兽医试卷4套及答案

中兽医试卷4套及答案

中兽医试卷4套及答案中兽医学》试题1一、填空(30分,每空0.5分)1、XXX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2、阴阳的关系有对立、互根、消长、转化。

3、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有生克制化和相生相克。

4、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藏精、制血;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物、传导。

5、肺的宣发功能主要表现在呼吸、气化、水液代谢。

6、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的脏腑是肾。

7、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升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降为主。

8、“齿为禾稼之余”。

9、气的生理功能有宣发、温煦、卫外、固摄、化生。

10、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补气能促进血的生成和循环。

11、经络是气血的通道。

12、一源三歧是指三条经脉从同一穴位起始,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分布。

13、外寒侵袭机体致病有寒凝、痹阻。

14、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有情志、饮食、疾病、药物等。

15、白苔主寒证、虚证。

16、促脉呈有力间歇;结脉呈有力无间歇;代脉呈无力间歇。

17、补气血以补脾肺为主。

18、表里是辨别疾病的两个纲领。

19、口舌生疮是热毒所致,治法是清热解毒,所选方剂是黄连解毒汤,方药组成是黄连、黄芩、连翘、赤芍、薄荷、甘草。

20、肝胆湿热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胃肠湿热用黄连瀉肝汤治疗;下焦湿热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21、治未病包括预防和调节两个方面。

22、中医的八法是汗、吐、下、温、清、补、攻、平。

23、中药炮制的目的是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改善药物性状,便于贮藏和使用。

24、咽喉病加桔梗;前肢病加白芍;后肢病加川芎;腰部病加羌活,皆取于引经报使之意。

25、中药“国老”是指枸杞子这味药。

二、选择(15分)(1—5单选、6—10双选、11—15多选)1、“动极者镇之以静”是用来说明阴阳的对立关系。

2、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属土。

3、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脾。

4、“伤于寒者,上先受之”。

5、黄色主湿证。

6、气滞性胎动不安用苏梗、砂仁。

7、下列症状属XXX特性者是起卧不安、四肢抽搐、神志不清。

中兽医学题库含答案电子版本

中兽医学题库含答案电子版本

中兽医学题库含答案7:[单选题]下列脏腑中,与肺相表里的是()A:心B:大肠C:小肠D:胆E:胃参考答案:B1:[单选题]下列气中,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是()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中气参考答案:B2:[单选题]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的()A:表热证B:半表半里证C:心火上炎D:阳明经证E:肝火上炎参考答案:D3:[单选题]顺气安胎的药是()A:黄芩B:艾叶C:苏梗D:青皮E:寄生参考答案:C4:[单选题]肝病传脾,病理传变规律是()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土侮木D:木乘土E:表里同病参考答案:D5:[单选题]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其证为()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太阳中风D:阳明经证E:半表半里证参考答案:A17:[单选题]"君主之官”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A6:[单选题]泻肺火宜用()A:黄连B:黄芩C:黄柏D:黄芪E:黄精参考答案:E7:[多选题]气滞性胎动不安用()A:苏梗B:黄芩C:白术D:砂仁E:杜仲参考答案:AD8:[多选题]四物汤的方药组成中有()A:当归B:白芍C:熟地D:甘草E:川军参考答案:ABC9:[多选题]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A:起卧不安B:四肢抽搐C:神志不清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参考答案:BE10:[多选题]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A:精神兴奋B:脉象无力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午后潮热参考答案:BC11:[多选题]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DE12:[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A:黄连B:黄柏C:青皮D:白头翁E:黄芩参考答案:ABCDE13:[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A:大黄B:芒硝C:辛夷D:白芷E:苍耳子参考答案:CDE14:[多选题]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A:玉堂B:通关C:开关D:锁口E:百会参考答案:CDE15:[多选题]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A:归脾汤B:四君子汤C:参芩白术散D:四逆汤E:四神丸参考答案:ABC1:[单选题]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E2:[多选题]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治病求本D:扶正祛邪E:望闻问切参考答案:AB3:[单选题]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C4:[单选题]"伤于()者,下先受之”A:风B:寒C:暑D:湿E:燥参考答案:D10:[多选题]湿热黄疸可用下列药物()治疗A:柴胡B:大黄C:郁金D:栀子E:黄连参考答案:ABCDE11:[多选题]三黄汤的方药组成是()。

中兽医学习题集(推荐文档)

中兽医学习题集(推荐文档)

《中兽医学》习题绪论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首先提出“治未病”的以防为主的医疗思想,见于:()A .《伤寒杂病论》B .《内经》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2.设有专职兽医诊治“兽病”和“兽疡”是在:()A .宋代B .唐代C .西周D .秦汉之际3.我国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的书籍名为:()A .《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厩苑律》D .《新修本草》4.《元亨疗马集》兽医教科书是:()A .《元亨疗马集》B .《新修本草》C .《司牧安骥集》D .《肘后备急方》5.国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是:()A .《肘后备急方》B .《齐民要术》C .《痊骥通玄论》D .《元亨疗马集》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中兽医的基本理论导源于《》一书。

2.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该书收载药物种。

3.我国在代由朝廷颁布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典。

4.中兽医的基本特点是和。

5.奠定中医和中兽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主要见于编著的《》一书。

6.我国最早的官办兽医教育的开端是在。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什么是症、证、病?三者之间关系如何?2.什么是整体观念?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为什么说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2.怎样理解辨证论治?第 1 章阴阳五行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A .绝对的B .有条件的C .单方面的D .量变的2.“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了:()A .阴阳对立B .阴阳依存C .阴阳消长D .阴阳转化3.心病传变到肺属于五行的:()A .相乘关系B .母病及子关系C .子病及母关系D .相侮关系4.按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水为火之所不胜B .金为土之子C .木为水之子D .土为水之所胜5.以下哪种治法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A .抑木扶土B .培土制水C .滋水涵木D .佐金平木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五行相生关系又叫____关系。

中兽医学题库含答案.docx

中兽医学题库含答案.docx

7:[ 单选题 ]A:精神兴奋 B:脉象无力 C:呼吸低微 D:耳鼻下列脏腑中 , 与肺相表里的是()发凉 E:午后潮热A:心 B:大肠 C:小肠 D:胆 E:胃参考答案: BC参考答案: B11: [ 多选题 ] 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1:[ 单选题 ]()下列气中 , 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是()A:心 B:肝 C:脾 D:肺 E:肾A:宗气 B:元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参考答案: DE参考答案: B12: [ 多选题 ] 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2:[ 单选题 ]A:黄连 B:黄柏 C:青皮 D:白头翁 E:黄芩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参考答案: ABCDE洪大的()13: [ 多选题 ] 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A:表热证 B:半表半里证 C:心火上炎 D:阳明A:大黄 B:芒硝 C:辛夷 D:白芷 E:苍耳子经证 E:肝火上炎参考答案: CDE参考答案: D14: [ 多选题 ] 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3:[ 单选题 ]A:玉堂 B:通关 C:开关 D:锁口 E:百会顺气安胎的药是()参考答案: CDEA:黄芩 B:艾叶 C:苏梗 D:青皮 E:寄生15: [ 多选题 ] 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参考答案: C A:归脾汤 B:四君子汤 C:参芩白术散 D:四逆4:[ 单选题 ]汤 E:四神丸肝病传脾 , 病理传变规律是()参考答案: ABC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土侮木 D:木乘土1:[ 单选题 ] 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E:表里同病A:心 B:肝 C:脾 D:肺 E:肾参考答案: D参考答案: E5:[ 单选题 ]2:[ 多选题 ] 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治病求本 D:扶正数,其证为()祛邪 E:望闻问切A:风热表证 B:风寒表证 C:太阳中风 D:阳明参考答案: AB经证 E:半表半里证3:[ 单选题 ] 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参考答案: A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17:[ 单选题 ] "君主之官”是()参考答案: CA:心 B:肝 C:脾 D:肺 E:肾4:[ 单选题 ] "伤于()者,下先受之”参考答案: A A:风 B:寒 C:暑 D:湿 E:燥6:[ 单选题 ] 泻肺火宜用()参考答案: DA:黄连 B:黄芩 C:黄柏 D:黄芪 E:黄精10: [ 多选题 ] 湿热黄疸可用下列药物()治疗参考答案: E A:柴胡 B:大黄 C:郁金 D:栀子 E:黄连7:[ 多选题 ] 气滞性胎动不安用()参考答案: ABCDEA:苏梗 B:黄芩 C:白术 D:砂仁 E:杜仲11: [ 多选题 ] 三黄汤的方药组成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中兽医学:中兽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的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症防治等部分。

2.春夏养阳:脾肾阳虚性咳嗽,往往夏季减轻,秋冬加重,常用“温补脾肾”之剂调养,并着重在阳气最盛的夏季调养预防。

3.秋冬养阴:阴虚肝旺的动物,春季易使病发作,故在阴盛的冬季给予滋补,以预防春季发生。

4.辩证论治:将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有关病情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5.培土生金:健脾补气以益肺气。

6.滋水涵母:滋肾阴以养肝阴。

7.藏象:藏,即脏,藏于体内的内脏;象,即形象或征象,指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与外的征象。

8.津液:动物体内一切正常体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分泌物,如:胃液,关节液及涕,泪,唾等。

9.气机:气的运动,其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

10.经络:动物体内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与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是动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奇经八脉:除与子宫和脑有直接联系外,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不存在表里相合,相互衔接及相互循环流注的关系,故称为别道奇行的“奇经”,因其有八条,故为“奇经八脉”。

12.随证求因(审证求因):根据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特征,推断其发生的原因。

13.审因施治:根据病因来确定治疗原则。

14.正气:动物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15.邪气:一切致病因素。

16.六淫: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反常气候。

17.疫疠:一种外感致病因素,又很强的传染性。

其中“疠”为天地之间一种不正之气;“疫”为瘟疫,可传染。

18.痰饮:痰与饮是因脏腑功能失调,致使体内津液凝聚变化而成的水湿19.既病防变:疾病已经发生,就应该及早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与传变。

20.反治:也叫从治,顺从疾病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21.热者寒之:治疗热证宜用清法,据病情或辛凉解表,或清热泻火,或壮水滋阴。

22.寒者冷之:治疗寒症宜采用温法,据病情,或辛温解表,或温中散寒,或温肾壮阳。

23.塞因塞用:用寒凉性药物治疗具有热象病症的方法。

24.热因热用:用温热性药物治疗具有热象病症的方法。

25.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病因,病机及发展阶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26.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由于病机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可采用同一种治法。

27.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药物治疗的基本方法。

28.汗法:即解表法,运用具有解表发汗作用的药物,以开泄腠理,祛除病邪,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填空:1.中兽医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和病症防治等部分。

2.我国现存最早、最珍贵的一部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一书。

3.世界上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是秦代的厩苑律。

4.我国最早的一部人兽通用的医学专著是汉代出现的《神农本草经》。

该书收载药物365种。

5.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有畜牧兽医的专著。

6.我国最早的兽医教育始于唐代;我国最早的一部兽医学教科书式唐代李石编著的《司牧安骥集》。

7.我国在唐代由朝廷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典。

8.明代著名兽医喻本元、喻本亨兄弟所著的《元亨疗马集》是国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

9.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10.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11.疾病的发生时由于阴阳两方面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阳邪偏盛道指阴伤,阴邪偏盛道指阳伤。

12.从阴阳平衡关系来说,如果阴阳偏盛: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其病症性质会表现为:阴盛则寒,阳盛则热。

在阴阳偏衰方面:阳盛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13.根据阴阳学说,诊疗基本的基本原则是:泄其有余,补其不足。

14.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15.五行的相互关系包括相生、相克、相乘、相侮。

五行相生关系又叫母子关系。

子母相及是指五行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生现象。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方面。

(母子相及,属于肺脏之间相生异常的变化,包括和两种类型)16.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肺病传心属于相侮,肝病传脾是想乘。

17.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具有藏而不泄的特点。

18.六腑是指胆、大肠、小肠、胃、三焦和膀胱,具有泄而不藏的特点。

19.奇恒指腑包括脑、髓、骨、脉、胞宫和胆。

20.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心开窍于舌,在液为汗。

21.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22.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肾开窍于耳,在液为唾。

23.爪甲轻薄,枯而色夭,多因肝血虚。

24.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25.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

26.脾主运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

27.脾主统血,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性本湿而喜燥,胃性本燥而喜湿。

28.《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如雾,下焦如渎,中焦如沤”。

29.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30.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31.气的运功称为气机,其基本形式有开、降、出、入四种。

32.气的生理功能包括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和营养作用。

33.后气的根本之气是指元气。

元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于肾,宗气积聚于胸中,宗气行于脉外的为卫气,脉内的为营气。

血液的组成包含营气。

34.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

津液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35.“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说明了血和津液的关系。

36.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37.38.津液的病理分为津液不足和水湿内停两个方面。

39.卫气宫血辩证,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创立的用于辩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辩证方法。

40.气病病症包括热伤营阴和热入心包。

41.血分病证可分为血热妄行、气血两燔、肝热动风、血热伤阴。

76.预防原则,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动物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则。

77.“治未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

78.中兽医的治病法则,包括扶正祛邪,治病求本,同治与异治,三因治宜,治疗与护养五个方面。

79.扶正主要适用于正气虚为主而邪气也不盛的虚证的病证,在标病与本病俱重的情况下,应采用标本兼治。

80.祛邪,就是驱除病邪,适用于邪气盛为主而正气也未衰的实证。

81.标与本是相对的概念,用以说明疾病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就正邪关系讲,正气为本,邪气为标;就病因与症状讲,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就病变与部位来说,脏腑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

82.正治又称逆治,是指逆着疾病症象而治。

83.“寒因寒用”适用于里热极盛,格阴于外,证见四肢厥冷的真热假寒证,对于半表半里证,应采用治疗方法和解法。

84.三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畜制宜。

85.内治八法是指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86.补气血应以补中焦脾胃为主,补阴阳应以补下焦肾与命门为主。

三.简答题1.什么是整体观念?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怎样理解辩证论治?答:整体观念:动物体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内容:1,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

2,动物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

意义:指导动物疾病的防治,有利于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辨证论治:将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有关病情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得过程。

2.何谓五行的生、克、乘、侮,其生克乘侮规律如何?简述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答:生:五行之间存在有序的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借以说明事物之间相互协调的一面。

克:五行之间存在有序的克制和制约关系,借以说明事物之间相拮抗的一面。

乘:五行之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侮:五行之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的反向克制。

五行关系:五行的生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相互滋生,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行的相乘,相侮,是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失调情况下发生的异常现象。

3.试论述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1,生理方面:说明动物体的组织结构,说明动物体的生理2,病理方面: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说明疾病的发展,判断疾病的转归。

3,诊断方面:分析症状的阴阳属性,辨别症候的阴阳属性。

4.五脏六腑各有何生理功能?其共同特点是什么?答:五脏功能:化生和贮藏气,血,精,津液,神,具有藏而不泻的特点。

六腑功能:传化水谷,具有泄而不藏的特点。

共同点:相互联系,共同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

5.试述脾、胃的生理功能,及脾、胃在生理和病理方面的相互关系?答:脾功能:主运化,统血,主四肢肌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关系:脾与胃都是消化水谷的重要器官,两者有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一脏一腑的表里关系。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性本湿而喜燥,胃性本燥而喜润。

二者一化一纳,一升一降,一湿一燥,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消化吸收输送营养物质的任务。

6.怎样理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答:解释:正气充盈的动物,卫外功能固密,外邪不易侵犯;只有在动物体正气虚弱,卫外不固,正不胜邪的情况下,外邪才能乘虚侵害机体而致病。

7.试述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寒邪的特性与致病特性;简述暑邪的特性与致病特点;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简述燥邪的性质与致病特性;火邪特性与致病特点)答:风:1,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2,风性善行数变3,风性主动寒:1,寒性阴冷,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易致疼痛3,寒性收引暑:1,暑性炎热,易致发热2,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3,暑多挟湿。

湿:1,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易损阳气2,湿性重浊,其性趋下3,湿性粘滞,缠绵难退燥:1,燥性干燥,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3,火:1,火为热极,其性炎上2火邪易生风动血3,火邪易伤津液4,火邪易致疮痈。

8.何为疫疠?其致病特点是什么?答:疫,即瘟疫,有传染的意思;疠,指天地之间的一种不正之气。

特点:发病急,相互传染,蔓延迅速,不论动物年龄如何染后症状基本相似。

9.试说明“四诊合参”的意义。

答:望闻问切四诊,是调查疾病的四种方法,各有独特作用,不能取代,临床上只能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系统的了解病情,做出正确判断。

10.在察口色中,有病舌色有几种?个代表什么病证?答:有五种,白色主虚证,红色主热证,青色主寒,痛,风证,黄色主湿证,黑色主寒,深,热极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