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 1124

合集下载

化妆品行业的成分分析与功效评估

化妆品行业的成分分析与功效评估

化妆品行业的成分分析与功效评估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美丽的追求和自我形象的打造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化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越来越关注。

因此,对化妆品成分的分析与功效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化妆品行业的成分分析与功效评估的重要性,并介绍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一、成分分析的重要性化妆品中的成分对于产品的品质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了解化妆品成分的含量和组成,有助于判断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成分分析可以揭示出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或过量添加的问题,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二、常见的成分分析方法1. 分光光度法:这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来定量分析成分的方法。

可以用于测定化妆品中的香精、防晒剂等成分的含量。

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对液体或固体样品中的挥发性或易挥发性物质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可以用于检测化妆品中的有机溶剂、防腐剂等成分。

3.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溶液作为移动相,通过样品与固定相之间的互作用,分离和定量分析化合物的方法。

可以用于检测化妆品中的色素、保湿剂等成分。

三、功效评估的重要性化妆品除了追求美观外,其功效的确立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要因素。

功效评估有助于判断化妆品的实际效果,并为消费者提供选择合适产品的依据。

四、常见的功效评估方法1. 人体临床试验:通过在人体上进行试验来评估化妆品的功效。

例如,通过仔细观察参与者皮肤的改善情况,来判断护肤品对皮肤的保湿、抗老化等效果。

2. 细胞培养实验: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评估化妆品对细胞生长、保护和再生的功效。

这可以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增殖能力和代谢情况来实现。

3. 动物实验:在动物模型上进行试验,评估化妆品的功效。

通过观察动物的体表变化或组织结构的改善,来判断化妆品对皮肤、毛发等方面的效果。

五、结论化妆品行业的成分分析与功效评估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非常关键。

化妆品中的护肤功效评估方法安全性评估

化妆品中的护肤功效评估方法安全性评估

化妆品中的护肤功效评估方法安全性评估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品类之一,而护肤功效是人们购买化妆品时最为重视的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化妆品的护肤功效能够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保证其安全性,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和安全性评估。

一、护肤功效评估方法1. 细胞实验和组织培养:这种评估方法通过将待评估的化妆品成分与细胞或组织接触,观察其对细胞和组织的影响,以评估其对护肤功效的作用。

比如,可以通过细胞培养实验来评估化妆品是否具有促进细胞再生、延缓皮肤老化等功效。

2. 人体试验:人体试验是评估化妆品护肤功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来进行。

这种评估方法更接近真实使用场景,能够直接观察化妆品对人体的影响。

例如,可以使用皮肤科仪器对志愿者的皮肤进行测量,以评估化妆品是否具有保湿、美白、抗皱等功效。

3. 皮肤渗透性测试:这种评估方法通过模拟化妆品在皮肤上的渗透情况,来评估其对皮肤的护肤功效。

常见的皮肤渗透性测试方法包括离体皮肤渗透实验和小鼠皮肤渗透实验,通过测量成分在皮肤中的吸收率来评估化妆品的渗透性和功效。

二、安全性评估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估是确保化妆品对人体安全无害的重要环节,常见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LD50实验:LD50实验是通过对小鼠或其他动物进行一定剂量的毒性实验,观察其出现明显中毒症状或死亡的剂量,来评估化妆品的毒性和安全性。

然而,由于动物实验的伦理和道德问题,现在已逐渐减少使用。

2. 皮肤敏感性测试:皮肤敏感性测试是评估化妆品对人体皮肤产生过敏反应的实验,常见的方法包括人体开放试验和人体闭合试验。

通过观察志愿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来评估化妆品的安全性。

3. 稳定性测试: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成分变质、失效。

稳定性测试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加速评估化妆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长期观察:一些化妆品成分可能在长期使用后才会产生潜在的安全问题,因此长期观察是评估化妆品安全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护肤与化妆品功效与效果评价

护肤与化妆品功效与效果评价

护肤与化妆品功效与效果评价护肤和化妆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维护肌肤健康和提升外貌美丽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让人们很难判断每种产品的真正功效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护肤与化妆品的功效和效果评价方法,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一、护肤品的功效评价护肤品的功效评价主要基于其能否达到产品宣传所宣称的效果。

这包括调理肌肤、保湿滋润、美白淡化斑点、紧致提升等等。

为了评估护肤品的功效,消费者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成分分析:了解产品的成分组成,判断是否含有有效的活性成分。

例如,对于保湿产品,是否含有具有保湿作用的成分如玻尿酸或甘油等。

2. 知名度和口碑:了解该品牌在行业内的信誉度和品牌口碑,可以通过查看消费者的评价、媒体报道以及专业的评测机构等来获取信息。

3. 产品测试和认证:一些高品质的护肤品会进行严格的产品测试和认证,如通过经过ISO认证的实验证明产品的有效性。

4. 研究与报道:查看科研机构或权威媒体出版的研究文章和报道,了解产品的研发背景和科学性。

二、化妆品的效果评价化妆品的效果评价主要基于其对外貌的改善程度和持久度。

这包括遮瑕、修饰肤色、增加光泽、持久性等。

下面是一些评价化妆品效果的方法:1. 观察外观效果:使用化妆品后,观察其效果如何。

判断遮瑕力度、保持时间、是否容易脱妆等。

2. 日常使用感受:了解化妆品的使用感受,如滋润度、舒适度、是否易涂抹、是否易吸收等。

3. 持久性评估:化妆品的持久性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其是否能持续一整天,是否需要频繁补妆等来评估其持久性。

4. 安全性考量:化妆品对肌肤安全性的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产品是否经过皮肤科医生或相关机构的测试,并对不同肤质的人群是否适用进行评估。

三、建议与总结在评价护肤与化妆品的功效和效果时,消费者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做出明智的选择。

此外,以下建议可以提供给消费者:1. 了解自己的肌肤需求:根据自己的肤质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护肤和化妆品。

化妆品品质评估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化妆品品质评估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化妆品品质评估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化妆品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化妆品的品质和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从化妆品品质评估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两方面介绍相关知识。

二、化妆品品质评估化妆品品质评估是评估化妆品在方方面面的质量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具体来说,化妆品品质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材料选择:化妆品的原材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品质,只有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化妆品。

2. 配方设计:化妆品的配方设计也是影响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配方要考虑到原材料的相容性、稳定性、性质等方面,从而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化妆品。

3.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否规范化、标准化、有序化,也直接影响化妆品的品质。

因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好每一步操作,保证化妆品的品质。

4. 色彩、香味、外观等方面的表现:对于消费者来说,除了化妆品的功效,还要考虑化妆品的色彩、香味、外观等方面的表现,这也是评估化妆品品质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三、化妆品检测技术化妆品检测技术主要是用于了解化妆品的安全性、卫生性、功效等方面的信息。

目前常用的化妆品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理化检测技术:利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来检测化妆品的成分、质量和性质等方面的信息。

常用的方法包括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等。

2. 生物检测技术:利用生物学的方法来检测化妆品的安全性、卫生性等方面的信息。

常用的方法包括细胞毒性试验、渗透试验、刺激试验等。

3. 微生物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查化妆品中是否含有微生物污染,以及污染程度和种类等方面的信息。

4. 感官检测技术:利用人的感官来检测化妆品的色彩、香味、外观等方面的信息。

四、化妆品检测技术的应用化妆品检测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化妆品质量监管方面。

以下是化妆品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1. 化妆品抽检:政府部门会定期对市场上的化妆品进行抽检,并对化妆品进行理化和微生物等多种方面的检测,以确保市场上的化妆品质量安全。

化妆品行业的成分分析与功效评估技术

化妆品行业的成分分析与功效评估技术

化妆品行业的成分分析与功效评估技术化妆品行业是一个庞大而蓬勃发展的行业,消费者对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功效要求愈发严格。

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化妆品行业日益重视成分分析和功效评估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行业的成分分析和功效评估技术的相关问题。

一、化妆品成分分析技术化妆品的成分分析是为了确定产品中所含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化妆品成分分析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质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对化学物质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通过质谱仪的扫描,可以准确地鉴定产品中所含有机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2.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红外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红外光谱仪的测量,可以确定产品中有机和无机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连接起来,实现对复杂物质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该技术在化妆品成分分析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确定产品中的有机和无机成分。

以上三种成分分析技术在化妆品行业中被广泛使用,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产品的成分,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二、化妆品功效评估技术化妆品的功效评估是为了评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皮肤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影响和效果。

化妆品功效评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在人体上进行的对化妆品功效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在大量受试者上进行试验,可以客观地评估化妆品对皮肤的功效,如美白、抗衰老等。

2. 细胞实验:细胞实验是在体外对化妆品功效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在细胞培养基中培养皮肤细胞,并观察其对化妆品的反应,可以初步评估化妆品的功效和对皮肤的影响。

3. 皮肤透过性测试:皮肤透过性测试是评估化妆品成分是否能够渗透进入皮肤的方法。

通过将化妆品成分涂抹在动物皮肤上或者体外人工皮肤上,并观察成分的渗透情况,可以评估化妆品的渗透性和对皮肤的影响。

以上三种功效评估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产品的功效和对皮肤的影响,为产品的开发和改进提供依据。

化妆品功效评价范文

化妆品功效评价范文

化妆品功效评价范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化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市场上的化妆品琳琅满目,品牌众多,消费者往往在挑选合适的化妆品时感到困惑。

因此,对于化妆品的功效进行评价,对于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结合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化妆品,对其功效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法化妆品的功效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各个方面对化妆品的产品功效进行评价,包括保湿、提亮肤色、修复、抗皱等多个方面;二是通过消费者的真实使用体验来评价化妆品的功效。

三、面膜面膜是大多数女性在化妆品中必备的一个产品。

经过市场调查,我们选取了市场上热卖的几款面膜产品进行评价。

1.产品功效评价面膜有保湿、美白、补水、收缩毛孔等功效。

根据各个品牌的宣传及实际使用情况,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保湿功效:产品的保湿效果如何?能否改善肌肤干燥问题?(2)美白功效:产品的美白效果如何?能否淡化斑点及提亮肤色?(3)补水功效:产品的补水效果如何?能否改善肌肤水油平衡?(4)收缩毛孔功效:产品的收缩毛孔效果如何?能否减少毛孔粗大问题?2.消费者使用体验评价我们向消费者调查了几款市场上热卖的面膜产品的使用体验。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保湿、美白、补水、收缩毛孔等功效进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使用感受。

四、粉底液粉底液是化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能够均匀肤色、修饰肤瑕,并起到持久妆容的效果。

我们对市场上常见的几款粉底液进行功效评价。

1.产品功效评价粉底液有遮瑕、持久、服帖等功效。

根据品牌宣传及实际使用情况,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遮瑕功效:粉底液的遮瑕效果如何?能否有效遮盖肌肤瑕疵?(2)持久功效:粉底液的持久效果如何?能否保持整天妆容不脱妆?(3)服帖功效:粉底液的服帖效果如何?能否自然贴合肌肤,让肌肤呈现自然光彩?2.消费者使用体验评价我们向消费者调查了几款市场上热销的粉底液产品的使用体验。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遮瑕、持久、服帖等功效进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使用感受。

化妆品修护功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化妆品修护功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化妆品修护功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概要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意义 (4)3. 文献综述 (5)二、化妆品修护功效评价的常用方法 (7)1. 体外实验方法 (8)1.1 细胞培养 (10)1.2 微生物培养 (11)1.3 体外毒性测试 (12)2. 动物实验方法 (13)2.1 皮肤刺激试验 (15)2.2 皮肤过敏试验 (16)2.3 皮肤光老化和光损伤修复试验 (17)3. 人体临床试验方法 (18)3.1 临床试验设计 (19)3.2 临床试验评估指标 (21)4. 实时监测方法 (22)4.1 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 (23)4.2 荧光和磷光成像技术 (24)4.3 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标志物检测 (25)三、化妆品修护功效评价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27)1. 高性能液相色谱法 (28)2. 气相色谱法 (29)3. 核磁共振波谱法 (30)4. 荧光定量PCR技术 (31)5. 皮肤三维成像技术 (32)6. 微生物发酵技术 (33)7. 3D打印技术 (35)四、化妆品修护功效评价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36)1. 标准化实验操作流程 (37)2. 校准曲线和方法的建立 (39)3. 数据统计分析 (40)4. 试验设计的优化 (41)5. 质量控制和保证体系 (43)五、总结与展望 (44)1. 研究成果总结 (45)2. 存在问题与挑战 (46)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47)一、内容概要化妆品修护功效的概念和分类:首先,本文将介绍化妆品修护功效的概念,以及根据修护目标和途径的不同,对化妆品修护功效进行的分类。

化妆品修护功效评价标准:针对化妆品修护功效的评价需求,本文将介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化妆品修护功效评价标准,包括实验室测试方法、人体试验方法等。

化妆品修护功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本文将对近年来在化妆品修护功效评价方法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基于细胞实验的方法、基于动物实验的方法、基于人体皮肤屏障功能评估的方法等。

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1124

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1124

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1124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们很早就开始使用化妆品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妆品的功效变得越来越多,其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叙述了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和保湿功效及其评价与研究方法。

关键词:化妆品;功效;评价;研究方法1 化妆品的主要功效及评价方法1.1 美白功效皮肤的颜色主要由皮肤色素含量及分布决定,黑色素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黑色素颗粒通过黑色素细胞枝状突起向角质细胞转移,转移至角质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或形成色斑,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

目前市场上的美白产品分为物理美白和生物化学美白2种。

物理美白通常用钛白粉和氧化锌等粉体遮盖,以达到美白效果;生物化学美白机理概括来说,就是通过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阻断黑色素的运输,加快表皮细胞代谢速度,阻断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信号通路等途径,达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美白功能评价的最重要检测指标,就是细胞中黑素含量测定。

化妆品美白功效体外评价方法有美白成分分析法、酪氨酸酶活性测定法、细胞中黑色素含量测定法等。

传统的体外实验方法具有测定时间短、操作简便、所需费用低的特点,适用于对美白剂进行大通量筛选。

但是,它不能全面地反映美白作用,从而在应用中受到限制。

通过化学仪器对美白化妆品中美白活性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以此推断美白效果。

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液质联用以及气质联用等仪器进行分析检测,根据不同物质吸收峰的特点及高度,分析测定美白化妆品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推测其美白效果。

1.2 祛斑功效人类的皮肤颜色取决于表皮的色素细胞所产生的黑素数量以及在皮肤最外层的分布怙况。

黑素受阳光或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会向表层细胞转移和增多。

黑素的形成关键是控制其合成的酶,即醋氨酸酶,酪氨酸酶是位于黑素体膜表面的糖蛋白。

根据黑素生成的机理得到两个主要怯斑途径:一是防止黑素的生成;二是促进生成的色素排泄至体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们很早就开始使用化妆品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妆品的功效变得越来越多,其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叙述了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和保湿功效及其评价与研究方法。

关键词:化妆品;功效;评价;研究方法
1 化妆品的主要功效及评价方法
1.1 美白功效
皮肤的颜色主要由皮肤色素含量及分布决定,黑色素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黑色素颗粒通过黑色素细胞枝状突起向角质细胞转移,转移至角质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或形成色斑,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

目前市场上的美白产品分为物理美白和生物化学美白2种。

物理美白通常用钛白粉和氧化锌等粉体遮盖,以达到美白效果;生物化学美白机理概括来说,就是通过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阻断黑色素的运输,加快表皮细胞代谢速度,阻断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信号通路等途径,达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美白功能评价的最重要检测指标,就是细胞中黑素含量测定。

化妆品美白功效体外评价方法有美白成分分析法、酪氨酸酶活性测定法、细胞中黑色素含量测定法等。

传统的体外实验方法具有测定时间短、操作简便、所需费用低的特点,适用于对美白剂进行大通量筛选。

但是,它不能全面地反映美白作用,从而在应用中受到限制。

通过化学仪器对美白化妆品中美白活性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以此推断美白效果。

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液质联用以及气质联用等仪器进行分析检测,根据不同物质吸收峰的特点及高度,分析测定美白化妆品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推测其美白效果。

1.2 祛斑功效
人类的皮肤颜色取决于表皮的色素细胞所产生的黑素数量以及在皮肤最外层的分布怙况。

黑素受阳光或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会向表层细胞转移和增多。

黑素的形成关键是控制其合成的酶,即醋氨酸酶,酪氨酸酶是位于黑素体膜表面的糖蛋白。

根据黑素生成的机理得到两个主要怯斑途径:一是防止黑素的生成;二是促进生成的色素排泄至体外。

目前市场中销售的祛斑美白产品大多是抑制酪氨酸酶从而实现功效的。

而将皮肤色素排出体外有两种方式,一是黑色素、脂褐素和血红素在一定条件下会自行向角质层逐渐转移,最终随老化的角质细胞脱落而排出体外;二是色素在皮肤内被分解、溶解、吸收后在体内经过血液循环排出体外。

1.3 保湿功效
皮肤细嫩、丰满、亮丽与否的关键在于皮肤中的含水量。

例如婴幼儿皮肤为什么如此细嫩、亮丽、富有弹性,就是因为皮肤中含水量高。

老年人皮肤为什么干燥、粗糙、干瘪、脱屑无光泽就是皮肤中含水量少。

使用保湿化妆品是保持皮肤水分的重要途径。

所谓保湿化妆品,就是化妆品里面含有保湿成分,能保持皮肤角质层一定的含水量,能增加皮肤水分,湿度,以恢复皮肤的光泽和弹性。

主要的是修复表皮屏障功能,增加表皮的含水量。

确切地说主要还是增加角质细胞的含水量。

保湿化妆品具有抗炎作,抗细胞分裂作用和止痒作用。

所以保湿化妆品与其他化妆品有所区别,它可以用于健康皮肤;可以防止发生皮肤病;还可用
于治疗皮肤病。

很多护肤保养品都以各种维生素、胶原、胶原蛋白、氨乙基亚磺酸、甘油等来辅助修复皮肤细胞的各种功能,增强皮肤自身的抵抗力。

一些含有各种天然抗自由基成分及矿物质和植物萃取精华的护肤品也被广泛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这些护肤品都富含肽、维生素等保湿成分,适合不同的肤质。

保湿化妆品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防止水分过度蒸发;保湿性良好;使皮肤呼吸功能顺畅。

保湿化妆品是以保持皮肤,特别是皮肤最外层中适度水分为目的而使用的化妆品。

它的特点是不仅能保持皮肤水分的平衡,而且还能补充重要的油性成分、亲水性保湿成分和水分,并且作为活性成分和药剂的载体,使之易为皮肤所吸收,达到调理和营养皮肤的目的,使皮肤滋润、健康。

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对维持皮肤健康,防御从外界受到的各种刺激,防止皮肤老化以及滋润、美容皮肤都具有重要意义。

要使皮肤光滑、柔软和富有弹性,必须使角质层的含水量保持最佳状态,一般认为含水量应在10%~20%之间,低于10%,皮肤就会干燥、粗糙甚至皲裂。

另外保持皮肤湿润还是改善皮肤生理环境、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的先决条件。

因此,保湿剂不仅是护肤类化妆品的必备原料,还是决定一种化妆品品质优劣的关键因素。

皮肤干燥的真正原因是角质层中水分不足,并且水分常常以结合水的方式与角质层结合。

因此,化妆品目的就是保持皮肤的水分,延缓皮肤的衰老。

所以,研究皮肤如何保湿、开发保湿化妆品是研究护肤抗衰老永恒的主题。

2 化妆品功效的研究方法
2.1 美白与祛斑功效的研究方法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它主要通过影响酪氨酸转化成多巴,以及多巴氧化为多巴醌来影响黑色素的生成。

一些美白剂如曲酸及其衍生物和熊果苷等,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美白剂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结果来研究其功效。

生物化学方法常以L-酪氨酸或L-多巴为底物,通过试管试验检测美白成分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酪氨酸酶活性检测方法有放射性同位素法、免疫学法和生化酶学法,最常用的为生化酶学法。

其实验原理是酪氨酸或多巴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多巴醌,该反应是呈色反应,通过比色法测定,判断不同美白剂对于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

酪氨酸酶材料可以从蘑菇中得到,也可以从B-16黑素瘤细胞或动物皮肤中得到。

B-16黑色素瘤细胞株的基本结构,特别是黑色素合成功能与人正常的黑色素细胞基本一致,在人体原代皮肤黑色素细胞培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在筛选美白剂的过程中,广泛采用该细胞株作为美白剂功效测定的受试细胞。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酪氨酸酶存在于黑色素细胞内,可分为3个区域:黑素小体内区域、黑素小体跨膜区域和黑素小体外留在黑色素细胞质的区域。

酶的大部分是在黑素小体内,只有10%(约30个)的氨基酸在黑素小体外的细胞质中。

在功能上,酪氨酸酶黑素小体内区域是主要的功能区,但并非所有功能的所在。

因此,在体外对酪氨酸酶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添加剂,并不一定能抑制细胞内的酪氨酸酶。

为此,使用黑色素细胞检测美白添加剂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所使用的方法有:细胞原位酪氨酸酶活性测定、同位素方法测定细胞酪氨酸酶活性、添加剂与黑色素细胞共同培养24h后实验及对黑色素细胞释放出的酪氨酸酶活性进行测定等。

使用添加剂与黑色素细胞共同培养的方法,研究添加剂的美白效果,必须首先了解该添加剂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在测定添加剂对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之前进行添加剂对黑色素
细胞增殖影响试验,测定出最大无毒性作用剂量,以避免因添加剂剂量过高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2.1 保湿功效的研究方法
在对化妆品的保湿功效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进行试验测定多名受试者在涂抹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甘油的啫哩前和涂抹1h、2h和3h后皮肤水分散失量,计算TEWL均值随着时间的增加,空白和涂抹不加甘油的啫哩的受试区域水分散失量无明显变化,二者的水分散失量比涂抹乳液前稍小,这是由于皮肤表面维持自身水分平衡导致的。

而涂抹不加甘油的啫哩1h后,水分散失量比空白的稍大,这是由于不含甘油的啫哩会在皮肤表层形成一层膜,它不但不减少水分散失,反而会促进。

涂抹含2%、4%、6%和8%甘油的啫哩的受试区域水分散失量逐渐减少,且随着甘油的质量分数增加,其水分散失量也随之减少。

利用软件分析数据差异的显著性可以看出,在涂抹啫哩前皮肤的水分散失量无差异,涂抹含不同质量分数甘油的啫哩后,皮肤的水分散失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故在啫哩配方中添加甘油,可以减少水分散失,且随着甘油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在化妆品配方中添加甘油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湿效果,即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并减少皮肤的水分散失,其保湿效果随着添加甘油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在乳液配方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甘油的保湿效果之间差异不显著,这是因为乳液配方的基质含有保湿成分,它会与甘油共同起到保湿作用,故单独测定甘油在乳液中的保湿效果的差异不显著。

而在啫哩配方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甘油的保湿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啫哩配方的基质中主要成分是水,故能够准确的测定出甘油在其中的保湿效果,即差异具有显著性。

由此可见,TEWL这种方法既可以对含有单一保湿剂的啫哩配方进行保湿功效研究,也能对含有复合保湿成分的乳液配方进行保湿功效研究,具有准确度高和灵敏度好且操作简单的优点,能够全面综合地评价化妆品保湿功效,进而研究化妆品的保湿功效。

3 研究总结
在对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及保湿的功效进行分析评价和研究方法介绍后,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护肤品的功效评价,除防晒产品外,目前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给如何正确评价产品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建立美白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标准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将体外法和人体法结合使用,全面评价美白护肤品的功效。

随着人们对黑色素形成生物学的认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以黑色素生物学机制关键通路作为终点建立新的体外评价技术和试验方法,不仅可检测美白剂的效果,还可作为靶点寻找新的美白剂。

保湿产品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仍会围绕着开发新的高效保湿活性剂和保湿功效的评价方法而展开,有待于研究出更加科学和先进的功效评价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