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骨膜下注射治疗突聋临床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合集下载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起到减轻耳聋症状的作用。

实验设计包括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治疗突发性耳聋方面取得积极效果。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论表明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研究还存在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探索该治疗方法的优化方向。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骨膜下注射,治疗效果分析,作用机制,实验设计,临床试验结果,副作用,安全性评估,传统治疗方法比较,有效性,应用前景展望,研究局限性,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发生的急性听力损失,常常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困扰。

虽然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耳聋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一种合成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等作用。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以有效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和症状,使得其恢复速度加快,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目前对于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有些研究结果认为其疗效显著,而另一些研究则提出质疑。

对于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临床效果以及副作用和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突发性耳聋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对患者听力恢复的影响机理;2. 深入研究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临床试验设计与方法,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3. 分析临床试验结果,比较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的差异,评估其疗效;4. 评估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副作用和安全性;5. 探讨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性,展望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6. 总结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作者:郑峰洪树鹏林潮楷王颖袁炯聪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20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究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

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同频率听力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40/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250、500、1 000 Hz听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确切,治療效果优于地塞米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耳后骨膜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doi:10.14033/ki.cfmr.2020.03.0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03-00-03[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ost auricular subperiosteal injec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on sudden deafness. Method: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xamethas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ost auricular subperiosteal injec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hearing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89% (40/4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6.67% (30/45)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earing of 250,500 and 1 000 Hz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ost auricular subperiosteal injec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deafnes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Dexamethason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promote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and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Post auricular 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Sudden deafness Therapeutic effectFirst-author’s address:Jieyang People’s Hospit al, Jieyang 522000, China突发性耳聋是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科急诊疾病,大多患者是由于听力突然急剧下降而就诊。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耳病,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耳聋,常常伴随耳鸣或头晕等症状。

据统计,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3例/10000人,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

目前,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目前尚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数据来证实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有必要开展本研究,系统评估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验证该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听力恢复和减少听力损伤方面的有效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决策支持。

我们还将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期望为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手段,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生活贡献力量。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进行实验或观察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我们招募了一定数量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均符合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并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调查和身体检查。

2. 实验设计:我们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接受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或安慰剂治疗。

3. 治疗方案:治疗组接受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剂量和频次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

4. 观察指标:我们主要观察研究对象的听力水平、耳聋症状改善情况、听力恢复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情况。

5. 数据分析:我们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各项观察指标上的差异性,评估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一、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药理作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等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和减轻组织水肿,从而改善耳蜗内毛细血管的微循环,促进听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减少耳蜗神经细胞的损伤,最终起到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

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其优点是直接作用于听觉神经系统,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减轻对全身的副作用。

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时,通常采用耳后骨膜下注射的方式,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直接注入患者患耳的骨膜下组织,以达到快速有效地治疗作用。

三、治疗效果分析根据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效果是显著的。

一方面,该方法可以迅速提高甲泼尼龙在患耳内的浓度,从而迅速发挥作用,及时缓解患者的听力损伤,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由于甲泼尼龙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等作用,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听神经的再生和修复,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

通过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发现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方法,且疗效稳定,副作用少。

这说明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四、注意事项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在采用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明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不宜随意滥用。

在注射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听力检测、耳鼻喉科检查、详细的病史询问等,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注射时应注意消毒、穿刺角度和深度,避免感染和损伤,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主观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主观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耳鸣产生) 。显效 : 自觉耳鸣 明显减轻。有效 : 自觉耳鸣减轻 。 无效 : 在 日常安静环境中 自觉耳鸣几乎无减轻或甚至加重。 1 . 5 统计 方法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 数资料 比较采用 x 检验 , 计量资料 比较采用 t 检验 , 以 P< 0 . 0 5 为差异有 显著 意义 。
喉科慢 性 主观性 耳鸣患 者 1 2 0例 , 均符 合文献 [ 2 ] 的诊 断标 准 。将全部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治疗 组 6 0例 6 9 耳, 男 3 6例 4 2耳 , 女 2 4例 2 7耳 , 年龄 4 1 . 1 + _ 1 8 . 7 岁, 耳 鸣病 程 1 2 . 9 + _ 1 2 . 6个月 ; 伴 听力 下 降 3 7耳 , 听力正 常 3 2耳 ; 其 中 低频 耳 鸣患者 ( 0 . 1 2 5 ~ 0 . 5 0 k Hz ) 2 1 例 2 3耳 , 中频耳 鸣 患者
客观性耳鸣和 主观性 耳鸣 , 前 者少见 … 。笔 者在临床 中采用
甲泼尼龙 琥珀酸钠 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治疗主观性耳鸣取得 了 良好的疗效 ,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 2 0 院耳 鼻咽
或主观耳 鸣音消失 ( 允许在标准隔音 室中可能有微弱生理性
力正常 3 1 耳 。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P> O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2 . 1 两组 疗 效 比 较
表 1 两组疗效 比较
( 例)
1 . 2 排 除标 准
① 中途 因各种原 因退 出治疗者 ; ② 中枢性耳
鸣患者 , 以及外耳病 变 、 各 种 中耳炎 、 咽鼓 管功能不 良者及蜗

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

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Vol.32 Semimonthly No.18(P>0.05)。

见表3。

3 讨论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常见并发症,其中,左心衰竭较常见,表现为肺循环瘀血、咳嗽、气喘等,随病情进展,逐渐发展为右心衰竭,出现全身水肿、颈静脉怒张等临床症状[4]。

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需选择改善血流动力学相关药物,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确保心室具备较强的收缩、舒张能力,以此延缓病情发展[5]。

琥珀酸美托洛尔属于β1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异位起搏点频率,提高心室肌细胞兴奋阈值,维持心功能稳定,并可增加缺血区心肌细胞血液供应,减少心肌细胞耗氧量[6]。

曲美他嗪能对抗加压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提高葡萄糖代谢水平,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缓解心肌缺血状态,减少心肌细胞损伤[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均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

提示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同时,还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状态,从而有效改善心功能。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联合用药未增加安全风险。

由于本次研究纳入的样本量有限,其结果尚需下一步选取更大样本量深入研究予以印证。

综上所述,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 朱凌华,朱明真. 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9):43-45.[2] 张小丹. 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82例疗效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8):68-69.[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4] 苏俊伟. 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170.[5] 王学影. 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131-134.[6] 林媛媛. 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 心理月刊,2019,14(17):180.[7] 朱兴彪.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 医疗装备,2019,32(18):91-92.编辑:鲁腾腾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郗永峰,聂佳欢,易 星,杨 方(湖南岳阳一人民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摘要】 目的:观察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

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甘肃医药2019年38卷第4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19,Vol.38,No.4突发性耳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一类神经性听力损伤,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主要以单耳听力下降为临床表现,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堵塞感等不适。

它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起病急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需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帮助突聋的患者改善症状,尽力挽救患者的听力[1]。

有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对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治疗有效,目前在国内外已被广泛认可,同时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方式也日益受到关注[2]。

为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最佳用药方式,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激素耳后注射和全身用药两种治疗方式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在2005年制定的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及疗效分级标准[3]。

随机分为全身用药组与耳后注射组,各4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18~65岁;(2)均为首次发病,纯音听力测试提示至少有2个相连频率听力损失超过20db ,并且是单耳受累;(3)发病病程2周以内,无激素应用禁忌证,且未曾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4)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常规诊断后被确诊;(5)通过纯音测听、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和颞骨CT 或颅脑及内耳道MRI 等影像学检查排除内耳畸形、蜗后占位性病变以及中耳病变;(6)患者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有中耳炎、内耳畸形、桥小脑角或者内听道占位性病变患者;(2)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疾病患者;(3)不能配合治疗及检查的患者。

1.3方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纯音听阈值检查、血压监测、血糖监测、肝肾功能等检查并进行记录,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ml ∶5μg )10μg 改善微循环,每天1次;同时予以肌肉注射0.5mg 甲钴胺[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1ml ∶0.5mg ]以营养神经治疗,每天1次。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分析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患者常常突然出现耳朵听力下降或者完全失聪的症状。

虽然病因复杂,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

本文将对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完全治愈该病。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以有效改善部分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情况,甚至有一些患者可以完全康复。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减轻耳蜗内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听力。

近年来,关于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一些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

以下将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项由国内某医院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缓解症状,并且在治疗后一定时间内,部分患者的听力得到了持续改善。

该研究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显示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内听力恢复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合上述研究,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是明显的。

也有一些研究指出,该治疗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且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部不适、感染等不良反应。

在进行治疗前,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是积极的,但是需要在临床上进一步验证和应用。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为突发性耳聋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骨膜下注射治疗突聋临床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
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至
少在仅相连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

2010年3月~2012年4月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骨膜下注射治疗突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
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4月收治大部分突聋患者79例(80耳),其中男33例,女46例,女性患者中有1例双耳前后患病合并有两耳
甲状腺机能低下。

除听力下降外,79例患者伴有耳鸣46例(5823%),合并眩晕16例(2025%)。

轻度耳聋16例(2025%),中度耳聋16例(2025%),中重度聋36例(4567%),重度聋11例(1392%),发病
至治疗时间6小时~1年。

全部病例经耳镜检查,系统的听力学测试(纯音测听、声阻抗、听性脑干反应、耳声反射)和内听道CT,排除了
中耳炎、内耳畸形、听神经瘤等病变。

治疗方法:随机把79例(80耳)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

实验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支)患侧耳后骨膜下注射,隔日1次,注射5支。

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生理盐水100ml静滴,3天后
停止改为泼尼松30mg,每天早上1次口服,6天后改为泼尼松10mg,
每天早上1次口服,应用3天后停止,其余治疗相同。

天麻素针
10g+生理盐水100ml静滴,甲钴铵1mg+生理盐水10ml静滴。

14天1个疗程,治疗期间每3天复查听力1次。

疗效判断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电测听4个频率(500、1000、2000、4000HZ)气导纯音听阈均值(PTA)。

下降&gt;10dB为有效。

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100软件计算(X±S)。

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PTA分别为6714±2302dBHL和
3128±2106dBHL,对照组治疗前后PTA分别为
6632±2366dBHL和4561±2524dBHL,经配对t检验,P<
005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将两组治疗后PTA回落的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即<10dBHL 9例、10~19dBHL 24例、20~30dBHL 32例、>30dBHL
14例,总有效率8860%,无效1139%均为眩晕患者。

肺癌至治疗时间与治疗效果的关系:两组1上周四治疗有效
例数最多(7089%),1~3周治疗效果次之(1772%)。

讨论
因突聋的病因不明确,目前仍然的治疗方法较多。

1980年Wilson激素等发现类固醇激素化疗突聋的有效率61%,从那以后在美
国口服类固醇激素被作为常规方法治疗突聋。

目前常规的糖皮质激素
给药方式有两种,即全身给药和经鼓室局部给药,虽都已取得一定疗效,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前全身给药药物转入血液循环后,必须通过
内耳的血-迷路屏障,才能达到内耳有所作为。

因此为了在内耳达到有
效的药物浓度,临床工作中需要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低血糖
但如此应用可能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伴有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

鼓室给药为有创麻醉,存在中耳感染,药物进入
内耳的剂量难以控制,持续给药效果不视觉效果稳定等缺点。

耳后给
药是一种新的给药方式,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
证明,耳后给药药物浓度乙状窦血中特别是同侧乙状窦血中的在达到
较高峰值,且持续时间偏向较长,为对侧的241倍。

同时,耳后给
药体循环血中的药物浓度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从而降低了大的量应
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
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Stokroos RJ,Albers F,Schirm J.The etiology of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experimental herpes simplex virus infection of the inner ear.Am J
Otol,1998,19(8):447-452.
2Lefebvre PP,Staeker H.Steriod perfusion of the inner ear for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fter failure of
conventional therapy:a pilot study[J].Acta
Otolaryngol,2002,122:698.
3余力生,马鑫.耳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顽固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814.
4静媛媛,余力生,李兴启,等.听力学及言语癌症杂
志,2009,17(4):354-3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