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

合集下载

名贵珍稀羊肚菌生物特性及栽培新技术

名贵珍稀羊肚菌生物特性及栽培新技术

名贵珍稀羊肚菌生物特性及栽培新技术作者:丁湖广来源:《科学种养》2016年第06期一、经济价值羊肚菌,又名蜂窝蘑、阳雀菌、包谷菌,学名Morchellaesculenta(L.)Pers,属盘菌目、羊肚菌科,为世界上名贵珍稀食用菌品种,属高级滋补品,营养十分丰富,据《中国食用菌百科》记载:羊肚菌含有蛋白质24.5%,脂肪2.6%,碳水化合物39.7%,粗纤维7.7%,灰分11.9%。

据有关部门检测,羊肚菌还含有钾、钠、钙、镁、磷、铁、钼和铜等10种矿质元素,以及维生素B1、B2、B12、叶酸和烟酸等,是一种营养成分十分全面的菇菌。

羊肚菌久负盛名,风味奇鲜、清香,口感爽嫩,历史上被列入“宫廷贡品”,现为国宴名菜和都市酒楼及民间喜庆席上的山珍佳肴。

羊肚菌还有较好的药用功能,我国《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功效,还有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

现代研究表明,羊肚菌在医学上和保健上都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羊肚菌长期以来依靠采集天然野生品种,全国每年干品收购量不足500吨,其中80%的产品都销往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国内市场仅有高级酒店可以见到。

近年来全国各地科研部门进行了野生羊肚菌驯化栽培,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产量仍然不高,市场供不应求。

目前产地市场交易价为每千克干品1600 ~ 1700元。

大田商品化栽培羊肚菌,每亩按当前物价水平,投资4000~5000元(主要是菌种、原材料、菇棚、人工费用),若各方面条件及管理技术达标,每亩可产鲜菇300千克(鲜、干菇比为10∶1),收入为4万~5万元,投入与产出比例相差倍,效益可观。

因此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又一精准项目。

又因近年来工厂化生产的传统菇品,出现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企业亏本,渴望发展有市场、价格高、效益好的品种。

所以,羊肚菌生产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亮点品种,市场前景看好。

二、生物特性羊肚菌是一种土生菌。

它的生长发育对生态环境条件和营养基质的要求如下:1. 土壤羊肚菌的菌丝生长发育主要靠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

羊肚菌栽培技术

羊肚菌栽培技术

羊肚菌栽培技术羊肚菌(scientific name: Morchella spp.)是一种高级真菌,是世界上最贵重的菌类之一,常用于高档餐饮。

由于野生羊肚菌产量极低,价格昂贵,人工栽培羊肚菌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以下是羊肚菌栽培的详细步骤:1.选址和土壤准备羊肚菌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通常选择深度为30-40cm的沙质土壤作为基质。

在选址时,还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阳光、风向等因素。

2.培养基配制羊肚菌的培养基一般由玉米粉、麦麸、酵母、蔗糖等原料组成,比例为:玉米粉50%,麦麸25%,酵母20%,蔗糖5%。

将这些原料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制成黏稠的糊状物即可。

3.培养箱和接种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均匀地填充到培养箱中,使其表面光滑。

然后在培养箱内接种羊肚菌菌种,一般使用野生菌种或培养好的羊肚菌种子,将其撒在培养箱表面上,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30-40克左右。

接种后用一层透明的保鲜膜将培养箱盖上,确保接种处不会受到灰尘和杂菌的干扰。

4.发酵和管理将培养箱放置在温度保持在15-25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的环境中,开始发酵。

在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培养箱内温度和湿度,防止过度蒸发导致干燥和发霉。

还要保证空气流通,每天进行1-2次通风,以供给充足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5.催菌和收获在发酵2-3周后,菌体开始快速生长,此时需要给菌体催菌。

常用的催菌方法有施加氨水、硫酸铵等。

催菌后,羊肚菌开始长成类似于蘑菇的形态,并逐渐变得更加成熟,颜色也会由白色变成棕色或黑色。

通常在发酵后的第4-5周开始收获。

收获时,用干净的工具轻轻地将羊肚菌切下来,避免损伤菌体。

6.管理和保养在羊肚菌栽培的过程中,需要对培养箱和菌体进行管理和保养,以保证其健康生长。

管理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培养箱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蒸发或发霉。

保养则包括施肥和催菌等工作,以促进羊肚菌的生长。

总之,羊肚菌栽培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严格控制环境和管理技术。

人工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人工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羊肚菌又叫羊肚菜、羊蘑,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的大型食、药兼用菌。

我国羊肚菌人工仿野生栽培起源于四川,随着羊肚菌栽培品种及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主产地由以四川、湖北为中心,向河南、山东、陕西等中原省份扩展,长江以北地区因与南方有显著的气候差异,近几年才逐渐兴起。

下面分享一套适合冷棚栽培羊肚菌的新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土壤与棚室选择1、土壤的选择。

目前人工栽培的羊肚菌品种属于腐生型土生菌,它在腐殖土、壤土、沙质混合土、不同畜禽粪便发酵料、木屑发酵料中均可生长。

中性或弱碱性的土壤有利于羊肚菌生长,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效果最好。

2、棚室选择。

目前羊肚菌的栽培主要有大田地仿野生栽培、日光温室蔬菜暖棚栽培、冷棚栽培等方式。

南方以大田仿野生栽培为主,但大田环境难以控制。

北方地区与南方气候差异显著,棚室栽培具有良好的效果。

选用冷棚棚室栽培,外棚长31m,宽8m,高3.6m;内棚长31m,宽6.4m,高2.5m;内棚与外棚两边间距各60cm,内棚与外棚高间距为110cm;两端分别为水帘和风机。

二、栽培技术1、翻地。

播种前翻地1-2次,深翻15-20cm,做好畦面,畦面宽100cm 左右,过道宽30-40cm、深10-15cm。

播种前每亩均匀撒施石灰40-50kg,草木灰适量,调节土壤pH值为6-8.5,上大水浇透,保证发菌时的水分含量,备用。

2、播种(1)菌种选择。

近两年小区域试验表明,六妹系列、七妹系列的羊肚菌品种更适合冷棚栽培。

(2)菌种准备。

将菌种袋的外部用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进行消毒,将菌种在已消毒盆内掰碎,但不要揉搓,尽量减少对菌丝的伤害。

(3)播种。

羊肚菌冷棚栽培应在9月15日-10月15日播种。

每亩地350袋菌种(袋净长16cm,折径8cm),将准备好的菌种均匀撒在畦面上,用钉耙搂平,表面可见20%左右的菌种或用土覆盖2cm厚即可。

3、发菌。

外界温度在3℃-25℃时进入发菌管理阶段,发菌时地下温度为10℃-17℃,历经8-15d地面铺满白色菌丝。

羊肚菌栽培技术培训羊肚菌栽培技术大全

羊肚菌栽培技术培训羊肚菌栽培技术大全

羊肚菌栽培技术培训羊肚菌栽培技术大全羊肚菌栽培技术熟料脱袋栽培将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约500克,然后高压或常压灭菌。

灭菌后接种,置25℃下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再延长培养5-6天,使菌丝充分生长,即可栽培。

(1)室内脱装栽培。

菇房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铺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再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盖2cm厚的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85%-95%,一般一个多月,气温在4.4-16℃就可出子实体。

(2)室外脱袋栽培:室内培养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

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20-25cm,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害虫和杂菌。

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室外生料栽培在室外选择3阳7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浇湿,将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称好,用水拌匀,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约4-5cm,每平方米用菌种(12-28cm)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然后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

再在其上铺第二层料,厚仍为4-5cm,压平后再以同法播种。

播完后用疏松腐殖土覆盖、厚度为3-5cm,再盖一层阔叶树叶,以保温保湿。

盖完后适当洒些水,为防止人或牲畜践踏及强光直射,在树叶上搭盖一些树枝。

羊肚菌的主要价值营养价值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化痰理气药效。

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据测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 %。

羊肚菌种植技术羊肚菌种植方法

羊肚菌种植技术羊肚菌种植方法

羊肚菌种植技术羊肚菌种植方法羊肚菌,又称羊肚、羊肚菜、地鸡、地鸡皮等,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羊肚菌的需求越来越大,羊肚菌种植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羊肚菌的种植技术及方法。

一、选地整地1. 选地: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羊肚菌。

要求土壤pH值为5.5-6.5,光照适中,通风良好。

2. 整地:在选好的地块上,清除杂物,深翻土壤,使其松软。

然后进行作畦,畦宽1-1.2米,畦高15-20厘米,畦间距50厘米。

同时,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草木灰100-200公斤。

二、播种1. 菌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羊肚菌品种。

目前市面上有“川羊肚菌”、“湘羊肚菌”、“滇羊肚菌”等品种。

2. 播种时间:羊肚菌的播种时间因地区而异,一般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1月进行。

3. 播种方法:将菌种均匀撒在畦面上,然后用锄头轻轻翻入土壤,使菌种与土壤充分混合。

播种后,用稻草或薄膜覆盖畦面,保持土壤湿润。

三、管理1. 水分管理: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湿。

浇水时,以喷灌为宜,避免大水漫灌。

在羊肚菌生长期间,根据土壤湿度适量浇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70%。

2. 温度管理:羊肚菌生长温度为15-22℃,低于10℃或高于25℃时,生长速度会减慢。

在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菌丝受冻;在夏季,要加强通风降温,避免高温影响羊肚菌生长。

3. 光照管理:羊肚菌对光照要求不高,但光照过强会影响其生长。

在夏季,要适当遮荫,避免强光直射。

4. 病虫害防治:羊肚菌的病虫害较少,但仍需注意防治。

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畦面。

在生长过程中,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如用石灰粉防治蚯蚓等地下害虫,用波尔多液防治霜霉病等。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展开全文一、羊肚菌生长特性羊肚菌丝体在多种真菌培养基上都能生长。

菌丝生长期间,4月及5月上旬平均温度分别为10~11℃及13~14℃,而子实体发生盛期即4月中旬至5月中旬,平均温度12℃。

子实体生长时,森林内空气相对湿度约80%,土壤含水量一般为40~50%。

羊肚菌生长的适宜PH 略高于一般真菌。

土壤的酸碱度(PH)7~7.9。

培育技术人工栽培一般采取菌土接种和子实体接种两种方式。

菌土接种:在4月下旬至5月上冰冻羊肚菌旬,在羊肚菌生长良好的地块上挖取10cm见方、厚约7cm的土块,移植到与取土相似地方的穴中,然后用30cm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

进入梅雨季节去掉覆盖物。

子实体接种:取子实体切成4片,埋入理想的地段。

移植时子囊盘向下,四周培土,留一小部露出地面。

上盖少许叶,然后用30cm 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

子实体接种以秋季易成活。

二、生物学环境1.温度、湿度。

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3~5月雨后多发生,8~9月也偶有发生。

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以刺激菌丝体分化。

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

为此,栽培时间应在11~12月。

2.日照。

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忌强烈的直射光。

3.土壤。

土壤pH值宜为6.5~7.5,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

羊肚菌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

在腐殖土、黑或黄色壤土、沙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

4.空气。

在暗处及过厚的落叶层中,羊肚菌很少发生。

足够的氧气对羊肚菌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三、栽培料配方①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益富源种菌菇生态宝1%。

②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益富源菌菇生态宝1%。

③玉米芯40%(粉碎)、木屑20%、豆壳15%、麸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益富源菌菇生态宝1%。

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

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

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第一篇:1. 羊肚菌简介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又称为“头脑菌”、“伟人菌”、“香菇之王”。

它不仅是食用菌,还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羊肚菌富含蛋白质、多醣、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降血脂、保肝肾等多种保健作用。

然而,由于羊肚菌野生资源数量稀少,自然环境条件苛刻,很难种植,价格昂贵,因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但供不应求。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2.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介绍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1)母体菌栽培法:通过从野生的羊肚菌中提取母体菌,然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最终得到足够数量的菌种,用于培育羊肚菌栽培菌种。

母体菌栽培法相对简单,但对于母体的筛选、培养、贮存都有一定的要求。

(2)混菌培养法:混菌培养法包括栽培材料的选择、培养物的制备、培养条件的筛选和调节等环节。

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得到的羊肚菌品质较好。

3.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优点相对于采摘野生羊肚菌,人工栽培羊肚菌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1)可以掌握成品稳定的产量、品质与需求,减少市场上对于野生羊肚菌的捕捞需求,保护自然环境。

(2)可以掌握成品质量与安全,对于羊肚菌中含有的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可以进行严格的监管。

(3)可以从长远角度考虑,羊肚菌人工栽培是维持国内市场稳定供应、保护自然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羊肚菌产业的必经之路。

4.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难点及发展方向目前,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还存在以下难点:(1)栽培菌种技术不够成熟,必须依靠母体菌,耗时长、成本高。

(2)羊肚菌栽培需要复杂的培养基和条件,还需要高科技的设施支持,生产难度大。

(3)产品定价相对较高,需要通过技术突破和生产效益提升来降低成本和价格。

(4)目前的人工羊肚菌栽培技术还不能完全达到野生羊肚菌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因此,未来的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需要在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提升:(1)发展新的栽培菌种技术,彻底摆脱对母体菌的依赖,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成本。

羊肚菌的人工种植方法

羊肚菌的人工种植方法

羊肚菌的人工种植方法
羊肚菌,又称牛肚菌、松茸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的特点,被誉为“菌中之王”。

由于羊肚菌在自然界的生长环境较为苛刻,人工种植成为了解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羊肚菌的人工种植方法,希望能为菌农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菌种是成功种植羊肚菌的关键。

在市场上选择优质的种子菌,确保种子菌的纯度和活力,这对后期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其次,确定合适的种植基质。

羊肚菌的种植基质主要以木屑为主,可添加适量的秸秆、玉米杆等材料,以提高基质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在基质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有害微生物,保证种植环境的清洁。

接着,进行菌种接种。

将优质的种子菌均匀地撒播在制作好的种植基质上,并轻轻拌匀,以利于菌丝的生长。

接种后,要及时进行覆土,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风,为菌丝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随后,控制好种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羊肚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0%-90%。

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菌丝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温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最后,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在羊肚菌的种植过程中,要定期对菌棒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以保证羊肚菌的生长和产量。

总之,羊肚菌的人工种植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菌农朋友们在种植过程中认真细致地操作,注意细节,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羊肚菌的生长习性和需求。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对菌农朋友们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羊肚菌的种植过程中取得丰收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
羊肚菌,又名羊肚蘑,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菌类。

羊肚菌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包含多种人体无法自产的必须氨基酸,食用价值十分之高,市场上多年供不应求,本身也是一种稀少的菌类和珍贵的天然保健品,受到人们极大的追求和喜爱。

由于市面上对羊肚菌的追捧热度长年不衰,反而随着知名度的上升,愈发火热,因而种植羊肚菌的经济效益也是年年递增,十分巨大。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新技术:
1.首先要了解,能够影响羊肚菌的生长发育的要素,包括土壤,水分,阳光,温度,湿度,空气。

羊肚菌适宜的土壤是黑色壤土,腐殖土等种类,适宜的PH值是6-7,是偏向微碱性的,要有通透性好等特点。

羊肚菌最好是在含氧量高的空气环境下生长。

羊肚菌适宜在较弱的日照下生长,要避免强光或强日照,否则会直接晒干晒死羊肚菌,以散射光为最佳状态。

要在低温的环境下,才能更好的发育,如果对质量有所要求,要尽可能的创造温差条件,但不可过大,过犹不及。

要保持空气的湿度高于70%,因为羊肚菌是一种适宜湿度较高的菌类。

2.主要的人工栽培方式有,室内脱装,室外脱袋的方法。

也有种植户使用室外生料栽培的方法。

以此为例说明,要先选好种植场地,符合上述标准方可。

其次,要拌好所需的栽培料,准备和足够的菌种袋。

先挖好坑,底层铺好栽培料,防止菌种袋,其上撒好菌块。

再覆盖腐殖土,再撒料,平铺,以此类推。

最后再覆土稍后,洒水,保持湿润状态。

一般破土而出一周后,即可快速生长成熟,然后及时采收,晒干后密封保存。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