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
景观湖水质改善方案

景观湖水质改善方案景观湖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精神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景观湖却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水质污染问题。
本文针对景观湖水质改善问题,提出以下方案。
1. 增强水面氧化能力景观湖在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长时间的涨潮和流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缺氧状态。
缺氧状态下,水体中的腐殖酸、亚硝酸盐等有机物和无机物不易氧化分解,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各种有害物质ie重金属的积累。
因此,增强水面氧化能力是改善景观湖水质的关键。
具体操作方法可以采取浮漂式氧气机等设备,通过加强水面氧化,促进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解和消除,从而保持水体的新鲜和清洁。
2. 采用生物降解剂生物降解剂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水质改善方法之一。
通过选用合适的微生物,能够将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降解掉,消除水质污染问题。
采用生物降解剂的优点是价格相对较低,还能有效地促进水体的微生物群落平衡,形成水环境自净的过程。
生物降解剂一般分为喷雾式和抛撒式两种,其中喷雾式比较适合针对污染面积较大并较深的景观湖,而抛撒式适用于污染面积较小并且浅水的景观湖。
3. 控制周边污染源城市化进程中,周边污染源对于景观湖水质的影响越来越大。
为了保证景观湖水质的改善,需要从源头上对周边污染源进行有效的控制。
可以考虑制定周边污染源限定标准、处理污染源以及提高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来控制污染源。
4. 定期监测和维护定期监测和维护是改善景观湖水质的重要保障。
监测内容包括水质指标、水位变化、水生态环境等;维护手段包括清淤、疏浚、清洗和修缮等。
这些维护手段可以有效地清除水体污染物和悬浮物,保证景观湖水质处于健康的状态。
综上所述,针对景观湖水质改善问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强水面氧化能力、采用生物降解剂、控制周边污染源和定期监测和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以保护景观湖水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景观水的水质污染问题及处理措施

和有机碳源 以及其他 各类营养物 质转化 为菌体 . 而完 成水质净 化 从 的任务 。这种净化方法操作 简单 , 免去 了构 筑物的建设过程 , 减少了 基建费用 的投入 但 是菌种则需 要较多 的投资 . 同时 由于光合 细菌 属光能 自 菌 , 养 不含 有硝化及 反硝 化菌种 . 而使得去 除磷 、 氮效 果不 明显 , 其去 除 比例仅 为 C D: : = 0 : :, O N P 10 5 l而不 能解 决水体 富营养
道 亮丽风景线。 但是在水体的使用过程中, 易受到污染而影响透明度 , 重时会 出现异味, 极 严 不仅 没有起到 美化环境的作用 还 影 响 了人 们 的 生活质 量。本文将对影响水体质量 的因素进行分析 , 并提 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
一
.
【 关键词 】 ; ; 水质 污染 治理措施
社会经济 、文化的发展都有效 的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相 应 的对居住环境和城市整体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 而景观水成为改 善城市环境 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起步晚 、 但 发展慢 . 特别是管理措施 不到位 , 导致景 观水 的水质逐渐发生 了变化 . 有些水质变化较 为严 重 的地方 , 已经影 响到了附近居 民的正常生活。但仍然未能引起相关 部 门的重视 , 现有的处理方式大部分还仅限于假 山、 喷泉 . 而这些处理 方 式又极易造成藻类 的旺盛繁殖 , 而出现发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情况 。 因此 . 只有采取正 确 的水源保护和水处理措施 .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水质
一
1 . 期雨 水 2初 洗涤 、 溶解 了空气 中和地表面上 的污染 物后 , 初期 的雨水必然会 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相关数据显示 . 被污染后 的雨水 含磷量 达到了 00 mg 氨氮的浓度含量约为 10 gL . / 7 L, .m 『。 1 . 殖 污 染 3养 喂养水 中的鱼时 .投入过多 的食物 以及 鱼类的排泄物造成 的污 染。 1 . 4水生植 物 水生植物 的季节性死 亡 、 腐烂造成的水体 污染 。
景区水体藻污染治理综述

40魁科■技2021年•第1期篆区形佑秦污皐滲理傑述◊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泽华周沁宇陈立明申泰铭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去景区游玩的人数增多,更多的垃圾被随意丢弃,过量给水中鱼类投食,由于人工引入水体环境狭小、流性差、自净能力弱等特性,水中氮磷等元素堆积,藻类过度繁殖成为了治理景区水体污染的首要难题,新型混凝除藻技术比传统方法更为先进,本文对景区水体藻污染治理方法进行论述。
1藤类污染的危害裸藻难消化,利用率低,鱼类不喜摄食;裸藻大量死亡时容易败坏水质,分泌的物质还对鱼、虾、蟹类产生毒害作用。
蓝藻可以改变膨压,在高温强光照的天气情况下,聚集在水体表层,吸收了大部分的阳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时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
藻类及其分泌的有机物质对水源造成污染,藻类的体积较小,其带负电荷,对处理过程中的过滤、混凝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
在处理污染水体的消毒工序中,藻类会与氯作用生成复杂的氯化消毒副产物,若直接接触含藻毒素的水也会造成皮炎和结膜炎等;藻类中的蓝藻是嗅味物质的重要来源,2-MIB和Geosmin,GSM最为常见%藻类过度繁殖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水体产生大量臭气,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蓝藻属中对人危害最大的是微囊藻,能在水中裂解后产生微囊藻毒素(MC),其同种异构体有60多种。
动物实验证明能通过胎盘屏障影响小鼠胎儿发育,造成胎鼠肝炎和贤受损。
目前已被证明是肝癌的促癌剂,而且可能影响儿童肝功能;MC与肝炎病毒和黄曲霉毒素协同作用则可引起肝癌。
1996年巴西血液透析中心126名病人用了MC污染的湖水透析,发生中毒性肝炎,死亡55人。
目前各地的螺旋藻产品的生产方式都无法做到軽分离瞬藻和微囊藻毒素。
2景观水体蕭污染治理方法2.1气浮法除藻工艺气浮法是一种净化低温,低浊度富藻水体的高效便捷的固液分离技术,其也有不利的方面。
气浮法在污水处理的应用中有较高的SS去除率駕比如在造纸白水中,普遍可达到95%,甚至99.5%以上,但在处理藻污染的问题中存在以下问题:微粒的去除效率与微粒的表面的性质有关;去除效率和絮凝条件也有关;清除率还和原水的接触程度有关;清楚率和气浮方法的分离部分表面电荷也有关;清除率还和刮渣形式和条件有关。
景观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

景观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及展望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电厂化学0901朱振国景观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及展望朱振国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电厂化学0901摘要:城市景观用水(公园、小区、高尔夫球场景观湖及公共场所水景等)极易造成藻类疯长、水体发绿,甚至发散有毒气体等,对周围环境及景观影响较为严重。
城市景观水体由于水质恶化而渐渐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要从根本上保证水质需采取一定的水源保护和水处理措施。
了解景观用水受污的主要原因及各种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对于因地制宜的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景观水处理中,适用于景观水处理的工艺有很多,但工程实施中需要对其进行选择、优化、组合。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景观水处理也必将成为继生活用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后的又一给水处理新领域。
关键词:景观湖水体污染水体净化治理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小桥流水如诗如画般的生活环境,向往碧波荡漾,鱼鸟成群的自然美景。
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标志性建筑中,人工湖泊、人工河道及景观水池不断涌现,房地产开发中水景住宅也成为一大热点。
景观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使藻类异常增殖,产生水华或湖靛,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质严重恶化,这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质富营养化,不仅在湖泊、水库和海湾这些封闭或半封闭性水体中发生,而且也可能在河流、河口水域发生[1]。
因此应当避免出现新的死水湖、臭河浜,加强景观水体环境治理工艺研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课题。
因此,研究景观水体的污染防治技术显得非常必要。
1 景观水水源及水质污染1.1 景观水的水源景观水(池水、流水、跌水、喷水和涌水)大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且一般水域面积相对小,所以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
而景观水的水源有些采用自来水,使得水体中缺少一个整的生物链,从而自净能力极低。
虽然有些景观水采用天然河道或湖泊引水,由于现在城市水源污染严重,氮磷含量偏高,使得水体从一开始就有很高的污染负荷,并不断富集。
景观水的水质污染问题及处理措施

景观水的水质污染问题及处理措施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大自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景观水,作为人工营造的水体环境,在城市和乡村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装饰和美化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景观水也面临着水质污染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景观水的水质污染问题及处理措施。
一、景观水的水质污染问题1. 植物养分过剩景观水中常种植各种水生植物,这些植物需要养分来生长,但过量施肥或者鱼类粪便过多会导致水体中养分过剩,产生富营养化现象,进而引发水藻大量繁殖和水体浑浊。
2. 水体富氧和缺氧景观水通常是静态水体,缺乏水体的自然流动。
这导致水体中的氧气供应不足,容易出现缺氧现象。
同时,在高温季节或者养殖密度过高的情况下,水体中的氧气消耗增加,容易导致水体富氧,进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3. 水体中的污染物由于城市建设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景观水中常常存在着污染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
这些污染物质的积累会对水中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危害水体生态环境。
二、景观水的水质污染处理措施1. 控制养分输入为了防止景观水体中养分过剩,可以采取控制养分输入的措施。
例如,合理控制施肥量、合理管理景观水中的鱼类数量和种类,确保植物和鱼类的养分需求与水体中的养分供应平衡。
2. 加强水体通气为了解决景观水体中缺氧和富氧的问题,可以采取加强水体通气的措施。
例如,通过设置喷泉、瀑布等水景装置,增加水体的氧气摄入量;或者利用微生物等生物处理技术,改善水体中氧气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3. 污染物处理与净化对于景观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净化措施。
例如,在水体进入景观区域之前,设置过滤设备来去除悬浮物和罐底沉积,减少水质污染;或者使用生物污染物处理系统,通过生物降解等方式降低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4. 建立景观水管理机制为了维护景观水的水质,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景观水管理机制。
这包括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对景观水进行水质检测和评估;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水质保护的意识和技术能力;并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景观水质保护的监管和管理。
景观河水治理方案

景观河水治理方案景观河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面临着水污染、水位下降等问题。
如何治理好景观河水,保障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使用需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治理方案一: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保障景观河水质的关键。
在生态修复方面,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水生植物的种植增加水生植物种植量,既能吸收过剩的营养物质,提高水质,也能为鱼类、小型无脊椎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2.长效慢释放营养物质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可以采用逐步释放的方法补充缺失的养分,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3.生物降解物质的使用生物降解物质能够降解污染物,使之成为更具营养价值的物质,进而促进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循环。
治理方案二:排污口治理排污口是造成景观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治理排污口的措施包括:1.强化对排污口的检查与监管对于未达标排放的排污口,应立即督促整改,逐步降低水污染。
2.采用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光催化、电解氧化、生物处理等技术,来取代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
这样既能缩小处理设施规模,又能取得更好的净化效果。
3.提高排污口的净化效率当前主流技术是采用化学净化、膜分离等技术,能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治理方案三:提升水资源调控水平水资源不足是景观河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提升水资源调控水平的方法包括:1.地下水的补给可以通过引用外部水源向景观河补充缺失的水分。
2.沿河绿化设立沿河绿化带和绿色走廊,既能提高河岸绿化带的功能,还能提高景观河水位。
3.增加水容量在保护现有景观河的前提下,可以适时开展治理工程,增加景观河的蓄水容量,满足人类和生态系统对水的需求。
治理方案四:加强管理对于景观河治理,仅依靠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
加强管理、监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具体措施如下:1.设立监督机制制定监督机制,对景观河污染情况进行定期查看和评估。
对于污染严重、影响严重的场所,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治。
2.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应严格执行环境水污染治理法律法规,制定更为严格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公园水域治理方案

公园水域治理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的日益增多,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功能。
公园水域是公园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对提升公园形象和吸引游客起着重要作用。
二、问题分析然而,当前公园水域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质污染、水量供应不足、水体淤积、水生态系统破坏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园水域的景观效果和环境质量,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三、水质污染治理措施1.加强源头治理:对水域周边的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治理,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
2.建设湿地过滤系统:在水域周边建设湿地过滤系统,利用湿地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3.定期清理水体底泥:定期清理水体底泥,防止底泥中的污染物再次溶解到水中,保持水质清洁。
四、水量供应增加措施1.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在公园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水域补给,提高水量供应。
2.新建供水管网:在公园周边新建供水管网,引入城市供水系统,增加水源供给,确保水域有足够的水量。
五、水体淤积处理措施1.定期疏浚清淤:定期进行水体疏浚,清除水体中的淤泥和沉积物,保持水体流动畅通。
2.增加水循环设施:在水域中增设喷泉、瀑布等水循环设施,促进水体自身的循环,减少水体淤积。
六、水生态系统保护措施1.增加水生植物种植:在水域周边种植适应水生环境的植物,形成完整的水生植物群落,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
2.禁止倾倒有害物质: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督,禁止倾倒有害物质到水域,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七、总结通过加强水质污染治理、增加水量供应、处理水体淤积以及保护水生态系统,可以有效改善公园水域的环境质量,提升公园形象,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景观河水治理方案

景观河水治理方案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地表水和废水排放成为了城市环境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景观河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承载城市排放的污水,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生态功能和城市休闲娱乐功能。
为了保护景观河生态环境的健康,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景观河水治理方案,已成为城市环境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切入点。
1. 景观河水环境现状分析对于景观河水治理方案的制定,首先需要掌握景观河水环境的现状。
通过调查分析,景观河水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河水水质下降,水体污染严重,游客休闲及沿岸居民生活用水受到影响。
2.河水采取的治理措施不够科学有效,治理效果不理想。
3.河岸环境破败不堪,缺少必要的修缮和保养。
4.河道缺少生态补偿能力,生态环境健康状况不佳。
2. 景观河水治理方案基于景观河水环境现状的分析,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以下景观河水治理方案:2.1 改善景观河水质景观河水质的改善是治理河道环境的重中之重。
此项工作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升级。
建立强制执行的废水排放标准,督促企业做好污水排放的监管工作。
同时,组建巡查队伍定期巡查,防止非法排污现象发生。
加强河水监测工作,定期检测河水水质,以保证河水符合环境标准。
2.2 优化景观河治理方案通过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规划,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
完善治理工作中的各项配套措施,如河道疏浚、河堤修复、绿化美化等,使河道环境更加优美。
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河道环保监管信息系统,健全河道管理机制,增强河道治理工作的全面性和时效性。
2.3 加强河岸环境保护景观河河岸环境破败不堪是影响河道环境整体形象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强河岸环境保护和修缮工作是相关治理的重要任务。
通过启动相关维护机制,加强河岸环境保护和修缮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4 增强景观河生态补偿能力景观河的生态环境状况是保护景观河的重要工作之一。
因此,为增强景观河生态补偿能力,需要强化河道生态保护工作,推广河道生态补偿机制,适度放流优质江鱼等活体生物,保障河道生态环境的健康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及展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电厂化学0901朱振国景观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及展望朱振国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电厂化学0901摘要:城市景观用水(公园、小区、高尔夫球场景观湖及公共场所水景等)极易造成藻类疯长、水体发绿,甚至发散有毒气体等,对周围环境及景观影响较为严重。
城市景观水体由于水质恶化而渐渐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要从根本上保证水质需采取一定的水源保护和水处理措施。
了解景观用水受污的主要原因及各种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对于因地制宜的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景观水处理中, 适用于景观水处理的工艺有很多, 但工程实施中需要对其进行选择、优化、组合。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景观水处理也必将成为继生活用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后的又一给水处理新领域。
关键词:景观湖水体污染水体净化治理、尸■、■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小桥流水如诗如画般的生活环境,向往碧波荡漾,鱼鸟成群的自然美景。
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标志性建筑中,人工湖泊、人工河道及景观水池不断涌现,房地产开发中水景住宅也成为一大热点。
景观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使藻类异常增殖,产生水华或湖靛,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质严重恶化,这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质富营养化,不仅在湖泊、水库和海湾这些封闭或半封闭性水体中发生,而且也可能在河流、河口水域发生[1]。
因此应当避免出现新的死水湖、臭河浜,加强景观水体环境治理工艺研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课题。
因此,研究景观水体的污染防治技术显得非常必要。
1 景观水水源及水质污染1.1 景观水的水源景观水(池水、流水、跌水、喷水和涌水)大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且一般水域面积相对小,所以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
而景观水的水源有些采用自来水,使得水体中缺少一个整的生物链,从而自净能力极低。
虽然有些景观水采用天然河道或湖泊引水,由于现在城市水源污染严重,氮磷含量偏高,使得水体从一开始就有很高的污染负荷,并不断富集。
再加上雨水冲刷和浇灌水的渗透,会将植物中的各种氮、磷、碳、钾等营养物和肥料、农药以及树叶、枯草等“绿化废物”大量汇集到地势较低韵景观水中。
此外管理不完善,还会使水体成为居民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受纳体,从而导致水体不同程度的污染。
严重时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致使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变黑变臭,严重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引起住宅业主的不满,甚至居民们联名投诉,与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初衷正好背道而驰。
因此,如何改善景观水的水质已成为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一个难题。
水处理工程技术论文1.2 景观水体的污染预防技术景观水体主要污染源有内源与外源两种。
内源主要是水体底泥污染,外源则较多,例如居民的生活污水、养鱼投放过量的饵、游人随手丢弃的垃圾杂物、游艇等娱乐设施的污染等等。
这些水体一旦被污染,就很容易出现水中悬浮物增多、浊度增大、细菌含量增高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残留在水中,危害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当水体中N、P等营养盐长期大量积存时,就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泛滥,破坏环境的生态平衡,严重的时候还发出臭味。
因为城市景观水体的污染一般多为微污染,发生期短。
所以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
景观水体的污染预防可以采取下列措施[2]:(1)避免外源污染物的直接污染。
对大型景观水体(如景观河道)首先考虑的是控制外源污染物的进入,因此要有截污措施。
(2)景观水水源的选择。
当以自来水作为景观水体的初期注入水和后期补充水时.可将其直接用于景观水体;若利用的是天然河水则需根据河水的水质情况决定是否需对其进行预处理.同时也要考虑水资源费用;若利用的是再生水,则水质须满足GB/T 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中的有关规定。
(3)防止尘土、落叶、垃圾的侵入。
若这些杂物进入景观水体,会使景观水体水质恶化,并逐渐变得浑浊,因此,应定期打捞漂浮物,以防止它们向水中释放营养物质。
(4)力强对池底、护坡及周围环境的维护。
受环境、温度、日照、水深等因素的影响,池底及护坡容易滋生青苔,周围环境也易遭到破坏。
因此加强对池底、护坡及周围环境的维护十分必要。
5)优化景观水体的设计。
应尽可能使景观水体流动和自然复氧。
2 城市景观水治理方法景观水体的水质维护主要目标是控制水体中COD BOD5、氮、磷、大肠杆菌等污染物的含量及菌藻滋生, 保持水体的清澈、洁净和无异味。
城市景观水水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景观水水源的水质和保持整个景观水域的水质。
2.1 截污对城市内的大型景观水体首先考虑的是控制外源污染物的进入。
截污就是指将造成水体污染的各个污染源除去, 使水体不再受到进一步的污染。
2.2 引水换水当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泥、沙、有机物)增多, 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时, 可以通过引水、换水的方法来降低杂质的浓度。
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有足够的干净水源作为保证,但换水的成本比较高,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在小水量的情况下才考虑该法。
2.3 物理化学处理2.3.1 循环过滤方式对于小区内的水景, 根据水体的大小, 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的水泵, 并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
过滤可降低水的浊度, 同时水中的有机物、细菌乃至病毒等也都随浊度的降低而被去除。
与引水、换水相比较,循环过滤虽然减少了用水量, 但增加日常的电能耗费和维护费用。
景观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及展望2.3.2混凝沉淀法混凝沉淀法的处理对象是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也能除藻。
例如用静沉池处理泰晤士河水时,平均除藻率为59 %。
混凝沉淀法具有投资少、操作和维修方便、效果好等特点,可用于含大量悬浮物、藻类水的处理,对受污染的水体可取得较好的净化效果。
2.3.3投加灭藻剂用灭藻剂是最简便的解决方法。
目前已合成和筛选出的杀藻剂有:松香胺类、三连氮衍生物、有机酸、醛、酮以及季胺化合物等有机物,铜盐(硫酸铜、氧化铜)、高锰酸钾等无机物。
但无毒、高效、经济的灭藻剂的开发仍处于探索发展之中。
美国、澳大利亚的饮用水源水体中常用的是硫酸铜。
一般地,单独使用硫酸铜,须投加10 m/g以上才能有效控制藻类生长。
另外大麦杆的好氧降解产物也是效果较好的广谱杀藻剂.它能在保持蓝藻、绿藻细胞形态下杀死细胞。
对较复杂、大型的高等植物的抑制很小。
然而。
投加化学灭藻剂,虽能杀死藻类。
但是久而久之,水中会出现耐药的藻类,灭藻剂的效能会逐渐下降,投药的间隔会越来越短,而投加的量会越来越多。
因此,灭藻剂的品种也要及时更换。
2.3.4加药气浮除藻⑶气浮净水工艺处理效果显著而且稳定,并能大大降低能耗,其对藻类的去除率能达80 %以上。
气浮净水工艺具有如下主要优点:①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藻类、固体杂质和磷酸盐等污染物;②气浮可幅度增加水中的溶解氧;③易操作和维护,可实现全自动控制;④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在处理景观水时。
可采用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加混凝剂景观水V——集水井一械格栅一提升泵 ---------------- 混合装置一浮池格浮V渣渣出水管------- ►脱水-------------- **和水体景观外运图1 加药气浮处理景观水的工艺流程2.3.5紫外线杀菌紫外线具有消毒快捷、彻底、不污染水质、运作简便,使用及维护的费用低等优点。
紫外线消毒的前处理要求高,在紫外线消毒设备前端必须配置高精密度的过滤器,否则水体的透明度达不到要求,影响紫外线的消毒效果。
2.3.6人工曝气复氧技术⑷水体的曝气复氧是指对水体进行人工曝气复氧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使其保持好氧状态,防止水体黑臭现象的发生。
曝气复氧是景观水体常见的水质维护方法,充氧方式有直接河底布管曝气方式和机械搅拌曝气方式,如瀑布、跌水、喷水等,可以和景观结合起来运行。
研究表明纯氧曝气能在较短的时内,降低水体的有机污染,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和增加水体自净能力,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积极效果。
水处理工程技术论文2.4 生态处理法生态处理法实质上也是生物化学法。
2.4.1 生物接触氧化法[5] .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利用填料作为生物载体,微生物在曝气充氧的条件下生长繁殖,富集在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溶解性的有机污染物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被吸附、分解和氧化,氨氮则被氧化或转化成高价形态的硝态氮,它具有处理效率高、水力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容积负荷大、耐冲击负荷、不产生污泥膨胀、污泥产率低、无需污泥回流、管理方便、运行稳定等特点。
[6]242 PBBfc PBBfc是原位物理、生物、生化修复技术,主要是向水体中增氧与定期接种有净水作用的复合微生物。
PBB 法可以有效去除硝酸盐,这主要是通过有益微生物、藻类、水草等的吸附, 在底泥深处厌氧环境下将硝酸盐反硝化成气态氮, 再上升至水面返还大气。
抑制与去除水中磷、氮的化学机制虽不相同, 但都需要充足的氧,氧是治理水环境的首要条件。
所以PBB法采用叶轮式增氧机,它具有很好的景观水体治理功能。
2.4.3 生物滤沟法[7]生物滤沟法将传统的砂石过滤与湿地塘床相结合的组合处理方法, 它采用多级跌水曝气方式, 能有效地控制出水的臭味、氨氮值和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原水经过带格栅的吸水井除去大的漂浮物后通过水泵提升, 然后经三级跌水盘跌水充氧后由跌水槽进入生物滤沟好氧段。
生物滤沟好氧段根据填料的不同又分为卵石段和炭渣段两段,之后是植物床和生态净化沟,出水流入清水槽, 最后外排。
生物滤沟的优点: ①生物滤沟在常温下处理受污染的城市景观水体, 能很好地控制水中令人讨厌的色、嗅、味等,城市景观水的处理方法官性状指标, 并对氨氮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②生物滤沟内总的来说生物量偏低, 但植物的根系区生物膜较丰富, 能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
[8]2.4.4 生物激活法生物激活法是通过向水体中投加生物促生剂来刺激土著微生物的迅速繁殖,以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
有研究表明川,对受污染含水层中降解的微生物投入营养物和氧气。
2周后降解率达到95%。
该法具有易操作、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所用生物刺激剂不含外来微生物,对人体和鱼类无毒性。
因此。
在园林池塘、住宅小区的人工湖以及其他景观水体修复方面,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3 水处理技术的进展3.1 城市景观水体的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特定的生物,对水体污染物进行吸收、转化或降解,达到减少或消除水体污染,恢复水体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
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技术。
对于多数受污染的水体来说,目前较多采用人工的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是费用少、效益高、副作用少,再加上该技术能与水体景观功能相结合,使人更加亲近自然,达到绿化环境与改善景观相结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