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材料型分析题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材料分析重点题北师大版

2020小升初语文.积累与运用-材料分析重点题型训练(带解析)1.仔细观察漫画,描述画面内容并说一说漫画的含义。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成语词典》中对“舍本逐末”这个成语的注释,阅读后完成练习。
舍本逐末:舍,舍弃;本,树根,指根本;逐,追求;末,枝节、末梢、次要的。
舍弃根本的、主要的,而追求枝节的、次要的。
比喻做事不从根本着眼,而在枝节上用工夫。
汉•刘向《战国策•齐策》故有问,舍本而向末者耶?”⑴“舍本逐末”这个成语出自⑵写作文只追求形式不注重内容,那就是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的意思是⑶用这个成语写一句话3.阅读《伊索寓言》—则,完成文后问题。
在动物们的集会上,狮子登台跳舞,深受欢迎,赢得大家的称赞,个个为之喝彩。
骆驼却十分嫉妒狮子,他也想获得大家的喝彩。
于是,他站了起来,自我得意地显示自己的舞技。
结果,他那怪模怪样的舞姿,洋相百出,使动物们大为扫兴,他们用棍棒打他,把他赶跑了。
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⑴请你根据下面的文字材料,为复方川贝片写一份说明书。
复方川贝片是安民制药厂最新推出的科研成果,获省银质奖。
本药品给慢性、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带来了福音。
本药品由川贝、甘草、陈皮等多种中药配制而成,能止咳化痰,并有润肺、平喘作用。
除患髙血压、心脏病的人外,其他人可放心使用。
使用时要口服,一天服三次,每次2mg。
本药保质保量,一瓶24片,每片lmg。
复方川贝片使用说明:①主要原料:②功能与主治:③用法与用量:④注意事项:⑵皇台酒厂做了一个广告:北有皇台,南有茅台。
可是,广告播出后,酒厂的销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宣传科长知道后,仔细研究了广告词,将广告改为“南有茅台,北有皇台”。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
1. 小明的爸爸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聪明的小猴子。
小猴子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它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帮助小鸟,并且用自己的毛发为小鸟擦伤口。
小鸟感激不尽,于是它答应了小猴子一个愿望。
小猴子说,“我希望能够在这个美丽的森林里生活一辈子。
”小鸟说,“好的,我会给你一个愿望。
”小猴子想了一下,说,“我希望每天都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小鸟说,“好的,你的愿望已经实现了。
”从此以后,每当下雨后,小猴子都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小明的爸爸讲完故事后,问小明,小猴子最后实现了什么愿望?答案,小猴子最后实现了每天都能看到美丽的彩虹的愿望。
2. 小芳的妈妈给她买了一本故事书,书中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小红的女孩。
小红是一个非常懒惰的女孩,她总是不愿意做家务,爱玩爱闹。
有一天,她在家里不小心打翻了一瓶酱油,酱油洒了一地。
妈妈看到后生气地说,“小红,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快来帮我打扫!”小红懒洋洋地说,“我不想干,你自己打扫吧。
”妈妈气极了,说,“如果你不打扫,就别想出去玩!”小红听了以后,还是不肯动手。
结果,她被妈妈关在家里,不能出去玩。
小芳看完故事后,妈妈问她,小红最后怎么样了?答案,小红最后被妈妈关在家里,不能出去玩。
二、作文题。
请根据以下情景,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作文。
情景,你和同学在学校的操场上捡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你们怎么做?答案,我们先小心地将小鸟抱起来,找老师或者保安帮忙。
如果找不到,我们会用衣服包裹好小鸟,然后送到学校附近的动物医院。
在送小鸟的路上,我们会轻声细语地安慰它,让它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希望小鸟能尽快康复,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园。
语文材料分析题

语文材料分析题语文材料分析题是考查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的一种考题形式。
在这类题目中,通常会给出一些语言材料,要求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从中找出规律和特点,进而进行推理和判断。
通过这种题型的考查,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语文材料分析题的材料形式多样。
这些材料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段文字、一首诗歌,也可以是一幅图画、一段音频、一段视频等等。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形式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因此,对于不同形式的材料,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素养,才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其次,语文材料分析题的考查内容丰富多样。
这些材料可能涉及到文章的结构、语言的运用、修辞手法的使用,也可能涉及到图画的构图、色彩的搭配、主题的表达等等。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全面地分析材料中的各个方面,找出其中的共性和特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因此,对于这类题目,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再次,语文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方法多样灵活。
对于不同的材料形式和内容要求,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解答方法。
比如,对于一篇文章,学生可以从文章的结构、语言的运用、主题的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一幅图画,学生可以从构图、色彩、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情况,灵活选择解答方法,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最后,语文材料分析题的考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这类题目的考查,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对于这类题目,学生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思考,多阅读多思考,培养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材料分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程度和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重要题型。
中考语文材料分析

1. 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不变更原意;人物、人称表达准确;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2】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能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
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1)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姗姗说到这件事,小王说:“姗娜,小李说他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你妈妈行不行。
”(2)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小王说:“郭老师,小李说他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他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
”2. 仿照下面两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三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字数可比例句略多)。
【2】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1)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2)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
(3)书是你最好的伴侣,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3. 仔细揣摩甲句的特点,找出规律后,在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组成与甲句对应的句子,填在乙句的横线上。
【2】甲: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乙: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兰花、桂花、茶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夏香、秋香、冬香)4. 在空格内给下面的短文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2003年重庆中考试题)【2】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百名诗人“诵”别古城门“白帝碧波山水欢,千帆竞渡履平川。
”6月10日,奉节县100名诗人齐聚老县城依斗门,朗诵着自己的诗作,送别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门,这座古城门即将在三峡水库蓄水达135米水位时,永沉江底。
84岁的老诗人余敬之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有“活杜甫”之称的他,至今创作出了3000多首诗歌。
看着不断上涨的江水,老诗人朗诵着自己的诗作,眼泪直往下掉。
他说,千百年来,依斗门跟瞿塘峡、白帝城一样,是诗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下午5点,依斗门被水淹没,标志着诗城遗址初步没入库底。
此时,诗人们才依依不舍离去。
初中语文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1. 认真阅读材料:在回答解析题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语文材料。
仔细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对于文章的主旨和核心观点有清晰的把握。
认真阅读材料:在回答解析题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语文材料。
仔细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对于文章的主旨和核心观点有清晰的把握。
2. 理清题目要求:解析题往往包含多个问题,需要认真分析每个问题的要求。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所给问题的关键词和指示词,确保用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理清题目要求:解析题往往包含多个问题,需要认真分析每个问题的要求。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所给问题的关键词和指示词,确保用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3. 解析材料结构:对于较长的语文材料,可以通过分析材料的结构来帮助回答问题。
注意分析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找出重要观点和论据,从而更好地解析文章的内涵。
解析材料结构:对于较长的语文材料,可以通过分析材料的结构来帮助回答问题。
注意分析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找出重要观点和论据,从而更好地解析文章的内涵。
4. 举一反三:在解析题中,有时需要将所给的材料与其他知识和经验进行联系,引申出更深入的内容。
可以通过对比、类比、举例等方式,将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和其他相关领域进行联系,丰富解析的角度和深度。
举一反三:在解析题中,有时需要将所给的材料与其他知识和经验进行联系,引申出更深入的内容。
可以通过对比、类比、举例等方式,将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和其他相关领域进行联系,丰富解析的角度和深度。
5. 言之有据:在回答解析题时,要注意给出清晰的理由和例证,不仅仅停留在肤浅的描述上。
通过引用材料中的具体语句、段落或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解析。
言之有据:在回答解析题时,要注意给出清晰的理由和例证,不仅仅停留在肤浅的描述上。
通过引用材料中的具体语句、段落或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解析。
6. 简明扼要:解析题的答题时间通常较为紧张,所以在回答问题时要力求简明扼要。
小学六年级语文材料分析题读写综合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材料分析题读写综合题(附答案)(一)上海世博会活动场馆的1000多张广场坐椅,是用回收来的废弃牛奶饮料盒加工而成。
除了做成椅子,废弃牛奶盒中的一部分还摇身变成了公厕内的免费卫生纸。
以7000万次参观世博会为基准,需要用掉生活用纸约2000吨,相当于7000立方米的木材。
而使牛奶饮料包装盒做成的环保生活用纸,将可以使几万棵树木免于被砍伐。
1、请你从上面这段话中提炼出两条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上文中的主要信息,你有哪些好的建议或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下表是第六次全国人民阅读现状调查的统计情况,请你用文字表述2008年的变化情况。
调查显示:2008年,(不超过35字)(三)材料一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
(箭头代表升降趋势)材料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军区新兵训练,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
新兵一连进行站军姿训练,不到20分钟,全连117名新兵中,竟有9人晕倒。
材料三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大学语文材料作文分析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材料作文分析题及答案Analyzing essay questions in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materials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and the ability to interpret it effectively. One such essay question may ask students to analyze the themes, characters, and plot of a given text. This type of question requires students to delve into the nuances of the text and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at demonstrates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t is essential for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in the text and consider how they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meaning of the story. B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aract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ot, and the underlying themes, students can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and formulate a strong analysis in their essay.在大学语文材料作文分析题中,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并有效地进行解释。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材料分析题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11河南中考]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①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 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②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 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 ③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 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 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 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 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 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 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①时间的确定②习俗③雨水增多,滋养谷物生长④农民进入农忙时节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2分) (3)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 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3分)
解析方法:
1.反复品读,组合信息。将最基本的“什么时间”“什么 组织或个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件”的信息进 整合。如若给新闻写标题,首先应注意导语部分,它 位于新闻开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是新闻的核心内容; 其次要注意主体内容,它是对新闻标题或是对导语的 进一步阐述;最后要注意新闻标题的准确性、鲜明性、 简洁性的特点。 [12河南中考]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4分)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3分)
徽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5分)[12河南中考] 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0日电 由中华炎黄研究会、河南省体育局 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将于端午节期间在郑州举行, 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的多支龙舟队伍同场竞技,共度佳节。 本次大赛是以“中原龙舟大赛”为基础上升级成“中华杆辕龙舟大 赛”的。大赛的宗旨是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推动龙舟运动发展,促 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大赛开幕式上设置了龙舟点睛、舞龙舞狮、 龙风筝表演、龙舟对歌、龙舟豫剧等环节。从今年——农历壬辰 龙年开始,以后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举办这项赛事。 (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6个字)(3分) (2)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材料型分析题篇一:20xx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材料探究题(含答案解析) 材料探究1. 【20xx·北京市】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主要信息。
(4分)【材料一】【材料二】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xx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专业频道。
近三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舌尖上的中国》《归途列车》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及自然地球、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
近几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仅有20 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比还很不协调。
X k B 1 . c o m 主要信息: 10.《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
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5分)《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
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
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
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究结果:11.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
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
(不超过15字)(2分)副标题:【答案】 9、【解析】提取主要信息。
难度比去年略高,信息阅读量大,要求的信息点多。
答案示例:近年来中国纪录片首播时长和总投资都逐年递增,先后推出多部纪录片精品,但与故事片的产量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远远低于故事片的产量),纪录片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10、答案示例:①精心选择主题②独有饮食文化展示③剪辑方式新颖,技术设备先进④情感传递性强⑤文化认同感强 11、【解析】拟标题。
难度大,要求把握整体材料,侧重考查纪录片的核心意义。
答案示例一:体验中国独有文化答案示例二:见证中国人文历史、社会发展的轨迹2. 【20xx·湖北黄石】25.综合性学习(10分)我们曾在八年级探究过“莲文化的魅力”这一综合性学习的专题,大家也许被莲花的出尘芳姿所吸引,而忽略了那田田可人的叶子,现在,我们九年级(3)班开展“趣话‘叶’字”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⑴【积累知识】请写出两个含“叶”的成语。
(2分)⑵【才艺展示】根据“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的意境描绘一个画面。
(2分)⑶【探究感悟】古人咏叶常以“木叶”替代“树叶”,以此来传达更加沉郁的情感,如屈原《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请你试着从以下角度辨析下列两组词语,体会它们之间微妙的区别。
(3分)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这些佳句都用了红与绿这种对比色,请谈谈这种对比色的运用有什么艺术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绿叶”来比喻哪一类人?(3分)【答案】25.(10分)⑴【积累知识】示例叶落归根叶公好龙(2分)⑵【才艺展示】雄鸡报晓,残月未落,诗人行于崎岖的山路,看见槲叶飘落,因天未大亮,道旁的白色枳花似乎照亮了驿墙。
(只是翻译诗句给1分,画面上有诗句的背景,如交代时间、人物、事件才给2分)⑶【探究感悟】⑷【实践运用】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彩都会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绿叶”比喻在取得成就的人物背后付诸帮助,默默奉献的人。
(前问2分,后问1分,共3分)3. 【20xx·湖北十堰】8.综合性学习。
(4分)材料一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
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
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
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1分)(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1分)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分)【答案】个人乃至整个民族”0.5分,只答个人或民族不得分。
)(2)①示例一: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示例二: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1分,符合标语要求即可。
要求根据材料,从“多读书,常读书”和“读经典”两方面的任一方面拟写,否则不得分。
)②示例:童将军(童老),你好!久闻您喜好读书,非常敬慕。
我校即将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想请您去作报告,为全校师生指点迷津。
我们恭候您的光临!(2分,语言得体1分;突出活动主题1分。
)4. 【20xx·湖北武汉】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在全国各地打造“城市形象”的背景下,武汉市积极投入其中。
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以“武汉的城市形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你们小组确定的选题为“武汉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现在准备开始搜集资料,请你设计一个具体的调查项目。
(2分)18.下面是某小组在调查武汉市的交通现状时整理的资料,请你充分利用下面图表包含的信息,针对影响市民快捷出行的主要因素,用简明的语言为提升武汉的城市形象提出合理建议。
(4分)资料一:影响市民快捷出行因素的调查资料二:解决交通问题措施的调查 19.在“维护交通秩序,提升武汉形象”的活动中,你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学校附近路口维持交通秩序。
当绿灯已转为红灯时,一个阿姨牵着孩子准备横穿马路,你认为这么做既不文明又很危险,就拦住这位阿姨说:“ ”。
阿姨听完后微微一笑,停了下来。
(2分)【答案】17.示例:①电影院的卫生状况;②公园的垃圾回收情况;③购物广场的保洁状况 18.此题针对“影响快捷出行的主要因素——道路拥堵”,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来提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19. 阿姨,您这样闯红灯多危险啊!红灯停,绿灯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是对您和孩子的生命负责,对父母的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啊!”5. 【20xx·湖北咸宁】7、综合性学习。
(5分)学校开展一次以“看漫画,学语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仔细观察右边一幅漫画,并根据它下面的提示语,用一个成语概括出漫画的寓意。
(1分)(2)你的表哥能力很强,但他在公司里职位很低,一直不被重用,内心感到很郁闷。
这时如果要你劝劝你表哥,请你想想应该怎么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或引用一句俗语)。
(2分)(3)学校要举办一次漫画展览,请你从寓意、构思等角度为这幅漫画写一段推荐语。
(2分)【答案】7、(1)大材小用(1分)(2)示例一:表哥,我相信你确实有才,是千里马总有奋蹄的一天(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相信真正的人才总有一天会受到重用的。
示例二:表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只要你是个人才,总会有你施展才华的地方。
(2分。
意思相近,语句通顺,能够运用比喻修辞或引用一句俗语即可)(3)示例:我推荐这幅漫画,它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砍掉一棵参天大树,只是想做一双小小的筷子。
警示人们要物尽所值,不要大材小用。
(2分。
从构思、寓意等角度,结合画面内容,言之成理即可)篇二:典型材料分析题赏析典型材料分析题赏析□ 甘肃○ 苏延清材料分析题是近年来中考地理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新题型。
这种试题的材料来源广、开放性较强、答案灵活性大,涉及生活、生产及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人口、资源、环境、重大科技进步及重大工程等地理事件,通常以文字材料和图表形式呈现。
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形式灵活多变,往往成为中考地理试题的难点之一。
解这类试题时首先要仔细、认真地通读材料(包括图表),努力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然后与题目要求进行对照,联想教材相关知识内容分析,从而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做材料分析题,要求同学们对教材基础知识要熟悉,因此,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
下面笔者精选两道典型试题加以解析,供同学们参考。
例1.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xx年11月11日,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深圳市盐田港起航,赴南极考察。
此次南极科考将开展大洋调查,计划将完成30多项站区科学考察任务。
近年来,我国相继在南极洲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等三个科学考察站。
材料二:南极洲气候1①南极洲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零下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零下89.2℃。
②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
③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材料三:南极洲略图(南极洲略图)(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画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
(2)考察队在登上南极内陆最高点时,深圳的白昼比黑夜。
(3)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中国南极昆仑站”的是。
(4)三个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5)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
(6)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的南京科学考察的时间选择在每年冬季的原因是。
【解析】2审准题意是答好材料分析题的关键?因为命题者的意图和要求往往或明或暗地隐藏于背景材料之中,只有仔细阅读材料,深入领会,抓住其“精髓”,才能迅速有效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准确答题。
“极地地区”一节内容一直是初中世界区域地理学习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随着世界各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日益深入,“极地地区”成了人类关注的焦点地区。
因此,“极地地区”往往成为近年来各地中考的重点考点之一。
这是一道以“南极地区”为背景的典型材料分析试题,试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极地地区俯视图的判读以及与极地地区有关的其它基础知识。
【参考答案】(1)画图略(顺时针为自西向东) (2)短(3)④ (4)长城站(5)南美洲(6)酷寒、烈风、干燥(7)北半球的冬季正好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在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科学考察。
例2.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