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资料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微生物肥料

名词解释微生物肥料

名词解释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也被称为生物肥料、接种剂或菌肥等,是一种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为核心的肥料制品。

与传统的化肥和微肥相比,微生物肥料含有活生微生物,而非矿质元素。

这些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包括提高土壤和生产环境中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总量,使植物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进而提高产量。

根据其作用方式,微生物肥料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狭义的微生物肥料,其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

另一类是广义的微生物肥料,其不仅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还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或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农作物病虫害,进而促进作物产量的增加。

这些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木霉菌、枯草杆菌、溶磷菌和放线菌等。

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进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增加。

同时,微生物肥料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菌肥报告

微生物菌肥报告

生物菌肥的研究现状及进展1.生物菌肥简介生物菌肥又称微生物肥料;它是一种含有活体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有的还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体制品;微生物菌肥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微生物肥料可以通过提高土壤供应营养元素的能力,改善植物营养条件,增强根系活力,刺激植株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减少呼吸作用,最终使作物获得增产;其次是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生成的植物激素,通过激素作用,使作物根系活力增强,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使作物获得充分的营养成分,最终提高产量;促成作物增产的另一因素是通过改善作物的营养环境和释放的激素能够增强植物抗逆性,对植物病虫害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产量损失;2.生物菌肥的特点生物菌肥作为一种生物产品,其与化学肥料相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不破坏土壤结构,不污染环境,且对人畜无害;2改善土壤肥力,肥效持久;3能促进某些作物的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4大多数生物菌肥原料多为废弃物、果渣、垃圾等;易于获取,变废为宝"而且配套生产设备的要求不高,成本较低;5其使用效果要受到环境条件如营养、水分、温度、pH等的影响;当前由于生产技术不够成熟,产品质量不高以及具体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等原因,我国在生物菌肥领域仍仅处于一个尝试性阶段,真正投入到大田生产应用的生物菌肥并不多,但其已受到了许多农业生物专家的关注;3.国内目前生物菌肥的发展现状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始于根瘤菌接种剂,近十年进入了稳定发展期;伴随着菌种、剂型的不断开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和检测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随着对微生物类群的不断研究,微生物肥料所采用的菌种种类不断扩大;目前所使用的菌种已达到110多种,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及蓝藻等;菌种的开发直接促进了新型微生物肥料种类的产生;据统计,我国现有的微生物肥料产品主要包括:根瘤菌制剂、自生及联合固氮菌类制剂、溶磷细菌制剂、溶磷真菌制剂、硅酸盐细菌制剂、促生细真菌制剂、光合细菌制剂、有机物料腐熟剂、土壤水体生物修复剂、放线菌制剂、厌氧菌制剂、微生物种子包衣剂、复合微生物制剂和生物有机无机肥料;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剂型从制成品性状来划分,主要包括液体和固体两种;其中液体剂型多是由发酵液直接装瓶,少量用矿油封面;固体剂型主要以草炭为载体,包含粉剂、颗粒两种类型,近年来也有以蛭石为吸附剂的;此外,还有将发酵液浓缩后冷冻干燥的制品;从内含物看, 则有单菌株制剂和多菌株制剂,部分还添加有增效物,如大量、微量元素化肥及有机物质等;微生物肥料产业近年来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国农业生物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约有800多家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年产量达900万吨;所生产的肥料产品中有近1600个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产品临时登记证,其中的近700个产品已转为正式登记至2012年4月;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效果正逐渐被认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当前,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面积在1亿亩以上,占我国耕地面积的%;每年约有450万吨应用在国家生态示范区、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大田应用相对较少;1994年,农业部制定了首例微生物肥料的行业标准,规范了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我国微生物肥料标准体系基本建成,产品的生产应用及质量监督均有据可循;目前共包括了通用标准、使用菌种安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技术规程五个方面的19个标准3项国家标准和16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中还存在着产品活菌数低、品种少、效果不稳定、成本和价格较高等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解决;因此,微生物肥料具有低投入、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无污染且生产微生物肥料来源充足,容易推广等优点,符合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生产绿色食品、利国利民之路;但是从整体来看,研究的范围、深度极其有限,仍需不断地探索;因此,我们要加强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开发,由豆科作物接种剂向非豆科用肥方面发展,由单一菌肥向复合菌肥方面发展,由单功能向多功能方面发展,由不耐忙藏向耐忙藏方面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它在农业生产中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4.微生物菌肥的主要类型传统微生物肥料类型微生物肥料种类繁多,根据它们的特性和作用机理,传统上将它们大致分为5类:1.能将空气中的惰性氮素转化成作物可直接吸收的离子态氮素,在保证作物的氮素营养上起着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制品,属于这一类的有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固氮蓝藻等;2.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释放出其中的营养物质共植物吸收的微生物制品;3.能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的矿物,并把它们转化成易溶性的矿质化合物从而帮助植物吸收各种矿质元素的微生物制品;其中主要是硅酸盐细菌肥料和磷细菌肥料;4.对某些植物的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能防治植物病害,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微生物制品,如抗生菌肥料;5.菌根菌肥料.现代微生物肥料类型由于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单一菌种、单一功能的微生物肥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现代微生物肥料不仅仅由单一的菌种构成,而更加趋向于复合菌株组成的多功能微生物肥料;因此,现代微生物肥料可分为单一菌种肥料和复合菌种肥料;单一菌种肥料如上面所述的根瘤菌肥,固氮菌肥,解磷、解钾菌肥等属于这一类复合菌种肥料此类菌肥种类繁多,大致有:微生物-微量元素复合生物肥料;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是酶或辅酶的组成成分对高等植物叶绿素、蛋白质的合成、光合作用,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方面起着促进和调节的作用;如元素钼、铁等是固氮酶的组成成分,是固氮作用不可缺少的元素;西南农学院分别用钼、钴、钨浸种做的葫豆田间试验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实验都证实了上述微量元素对共生固氮都有良好的增产效果;联合固氮菌复合生物肥料;由于植物的分泌物和根的脱落物提供能源物质,固氮微生物利用这些能源生活和固氮,因此称为联合固氮体系;这种联合固氮体系最早是在雀椑固氮菌Azotobacter paspali之间发现的;我国科学家从水稻、玉米、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的根系分离出联合固氮细菌,并开发制成微生物肥料,由于具有固氮、解磷、激活土壤微生物和在代谢过程中分泌植物激素等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在国内推广很快,应用面积达330多万公顷;甘肃省达27万公顷;固氮菌、根瘤菌、磷细菌和钾细菌复合生物肥料;这种生物肥料可以供给作物一定量的氮、磷和钾元素;选用不同的固氮菌、根瘤菌、磷细菌和钾细菌,分别接种到各种菌的富集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达到所要求的活菌数后,再按比例混合制成菌剂,其效果优于单株菌接种;如BOM SINOw微生物有机肥料同时具有氨化、硫化、解磷的功能;有机-无机生物复合肥料;在长期应用微生物肥料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单独施用生物肥料满足不了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生物肥的增产效果是有限的;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土壤板结,作物品质下降,口感不好,更值得注意的是影响人、畜的身体健康;因此,有机-无机复合生物肥料成为人们关注的一种新型肥料;多菌株多营养生物复合肥;这种生物肥料是利用多种生理生化习性相关的菌株共同发酵制造的一种无毒、无环境污染、可改良土壤的水溶性肥料;由于它是微生物发酵分解制造的生物肥,适用于各种农作物,可以改善作物品质、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作物产量,用时该肥易于保管、运输和施用;如“垦易”活性生物肥料,是以鱼粉、红糖或蜜糖为主,制成培养液,高温灭菌,然后接种母剂,发酵20天左右;经微生物学分析,这种液体肥料含微生物种类很多,细菌、放线菌、霉菌和酵母都有,其中以芽孢杆菌为主;日本研制成的EM 生物肥料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10个属 80多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产物;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相互共存,可以产生各种酶、生理活性物质、维生素类物质等、直接或间接促进作物的生长;5.生物菌肥的作用机理生物技术的发展,使按照不同的要求对微生物进行纯化或改造成为可能;得益于此,微生物肥料所采用的菌种日趋多样化,并直接导致了微生物肥料的功能和种类不断更新;我国现有微生物肥料的功能已远远超出单纯固氮的范畴,其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下述内容:1改善作物营养状况;各种自生、联合或共生的固氮微生物,能够固定空气中的N素,增加植物的N素营养;磷细菌的出现使应用微生物肥料提高土壤中磷素的的有效性成为可能;目前已知的磷细菌可以降解难溶性无机磷化物,也可以分解有机磷酸酯;前者主要通过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机酸、CO2、H2S、腐解植物残体时产生胡敏酸和富里酸以及通过对Ca2+的吸附和铵的同化过程来溶解无机磷化物;后者则通过分泌胞外磷酸酶对有机磷酸酯进行酶解;硅酸盐细菌能对土壤中云母、长石等含钾和磷的矿物进行分解,使难溶钾转化为有效钾,故也被称为钾细菌,其解钾作用可能与形成的胞外荚膜多糖和低分子量有机酸类代谢物的酸溶以及络合作用有关;2调节植物的生长;多数研究表明,微生物的活动所产生的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植物激素,烟酸、泛酸、生物素、VB12等维生素以及核酸类和水杨酸都能不同程度地刺激调节植物的生长;3抑制植物病害;部分微生物主要为植物根际促长细菌, 即PGPR能通过产生铁载体、卵磷脂酶C和几丁质分解酶、抗生素、系统防卫酶以及氰化物HCN等多种物质抑制细菌或真菌性病害,某些微生物也能诱导系统抗性间接达到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4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某些微生物能够提高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如抗旱性、抗盐碱性、抗极端温度、湿度或pH值、抗重金属毒害等能力;如VA菌根可以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且不同菌株之间的抗旱能力具有差异;6.生物菌肥的应用我国的微生物肥料在目前的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使用效果逐渐被农民等使用者认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的接受能力正逐渐提高;现有针对微生物改善作物产量及品质等的研究多以研究简报为主,针对其改善原理的研究相对较薄弱;微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王素英等统计了1989年以来我国微生物肥料施用研究中作物的增产情况,其结果是肯定的,多数增产幅度在10%-20%;但稳定的增产多是在配施化肥或有机肥的条件下获得的,单独施用微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并不明显;这表明,微生物肥料只是一种辅助增产肥料,并不可替代化肥和有机肥;对不同的微生物肥料而言,其增产效果不同;王素英等的统计表明,复合微生物肥料、PGPR菌剂和固氮菌菌剂的增产效果平均在15%以上,属于较高水平;此外,微生物肥料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上的增产效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应主要是由于微生物肥料中菌种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会受到诸如土壤类型、肥力条件、pH、水分条件等突然环境条件以及作物类型尤其是根基条件差异的影响,从而影响其肥力效果;微生物肥料对作物品质的改善目前微生物肥料对农产品品质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上,且集中在对诸如蔬菜、水果、油料、茶以及药用植物等经济作物的研究上,在粮食作物上的研究较少;微生物肥料对作物品质的改善作用是肯定的,即使某些微生物肥料没有明显的增产,但可以改善作物品质;对蔬菜而言,施用微生物肥料能够降低其硝酸盐含量,对Vc含量和含糖量也具有提高效果;王明友等在黄瓜上施用微生物菌肥后,提高了黄瓜中干物质、糖和Vc的含量,对其口味也具有改善作用;应用微生物肥料对水果品质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张振铭等通过对龙冈茌梨施用微生物肥料发现,复合微生物肥料能显着的增加龙冈茌梨的单果重,提高龙冈茌梨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显着降低龙冈茌梨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和石细胞含量,减小果皮厚度,仅在微生物肥料浓度较高时改善作用才比较明显;微生物肥料对作物病害的抑制沈宝云等的研究表明,有机肥、腐植酸铵和微生物肥的配施能有效改良甘肃干旱地区马铃薯的连作障碍;徐振桐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施用微生物肥料能减轻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董艳等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研究了施用微生物肥料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能不同程度减轻烤烟的野火病,炭疽病和赤星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7.生物菌肥的生产生物菌肥的生产非常方便,具有生产条件简单、技术含量不高、价格便宜、生产周期短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广大农村和农民朋友中推广应用;现以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料生产生物菌肥为例,结合生产实践经验,简要介绍生物菌肥的生产过程;①一般选择堆放不超过一个月的新鲜畜禽粪便或糟粕等有机物料为原料,选择干燥、无霉变的米糠、秸秆粉、锯末等高含碳化合物作辅料;②选择阴凉、通风的场地或连续发酵池作为处理场所,将畜禽粪便等原料进行晾晒干燥,水分控制在50%左右;③按原料75%-90%、辅料10%-25%、生物菌种%%的比例充分混匀,并用生石灰将pH 调至8 左右,堆放;④每次物料量不低于2 吨,料堆高度80cm 以上,环境温度在20℃以上为宜,料堆过小或环境温度低于15℃,不利于温度升高和微生物生长繁殖;⑤堆放第三天开始翻倒,每天一次,料堆温度超过65℃,则增加翻倒次数;翻倒应里外、上下翻匀;⑥物料疏松,料堆温度下降,无明显的异臭气味逸出,并布满大量白色菌丝即表明发酵结束;⑦发酵结束后,将料堆摊薄至20-30 cm,每天翻倒2 次,调节物料通透性,促使水分蒸发;当物料水分下降到25%以下时,即可装袋或加工制粒,得生物菌肥成品;8.生物菌肥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微生物肥料应用的源头问题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应用已经较为广泛,但在生产过程即应用的源头还存在某些问题;当前的微生物产品效果仍不够稳定、成本和价格较高,此外,该产业中还存在一些产品参差不齐、知识产权受侵害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生物肥料的进一步应用;同时,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微生物肥料产品行业的生产、检验等标准,扶持微生物肥料的研发,加强微生物肥料的推广,为微生物肥料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保障;微生物肥料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微生物肥料作为对传统化肥、有机肥的补充产品,在应用上更多的采用配合使用的方法;此外,由于其中存在有活的微生物菌种,故在应用时应考虑所施用的环境条件与微生物肥料的适宜性,这是保证微生物肥料发挥应有效果的重要前提之一;1首先,用户在应用微生物肥料前要通过产品的各项指标说明,明确产品的特点、功能、作用和施用方法;其次,应避免开袋后长期不用,防止其他菌就可能侵入袋内,使微生物菌群发生改变,影响其使用效果;最后,还应是避免在高温干旱条件下使用,并避免与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以免因高温杀死肥料中的微生物,同时应避免与农药同时使用;2关于具体的与化肥或有机肥的配合使用问题,目前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出现,但尚未有具体的标准,在这一方面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指导意见;3我国耕地面积较大,条件差异显着;针对环境条件不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耕地,需要进行质地、pH、肥力条件等相应的改善;9.生物菌肥的发展趋势从我国微生物肥料的成长史中可以看出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1由豆科作物接种剂向非豆科用肥方面发展微生物肥料起源于豆科作物专用根瘤菌接种剂;然而,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在我国较小,对肥料需求量远不如粮食作物大,加之,大豆、花生产区经常用根瘤菌剂就会出现老产区接种效果差的问题,因而四十多年来我国根瘤菌剂生产和应用量一直不大,始终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今后微生物肥料势必将转向非豆科粮食作物用肥;2由单一菌种想复合菌种方面发展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只要选用相应接种族的根瘤菌种;但是,由于微生物肥料的肥效并非单一功能作用结果,因而必然发展到多种菌的复合;目前,国内微生物肥料多趋向于将固氮菌和磷、钾细菌复合在一起施用,使得微生物肥料能同时供应作物氮、磷、钾营养元素;3由单功能向多功能方面发展微生物肥料由于其微生物活动的特性,必将在微生物种群繁殖生长的同时向作物根际分泌一些次生代谢产物,而其中的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改善植物营养、刺激生长和抑制病菌等综合功能;许多微生物的功能也不是单一的,有些自生固氮菌除有固氮作用外,还能抑制病菌;有些杀虫细菌同时具有抑菌作用,许多微生物都有刺激植物生长作用;因此,微生物肥料将向功效的多样化方向发展;除要求有肥效外,还可开发兼有防治土传病害,如小麦全蚀病、西瓜和棉花枯萎病的生物肥料;4由无芽孢菌转向芽孢菌种目前,我国应用的各种微生物肥料中固氮菌类包括根瘤菌类都是无芽孢菌类;由于无芽孢杆菌不耐高温和干燥,在剂型上只好以液体剂或将其吸附在基质如草炭或蛭石等中制成接种剂,以便于存储和运输;液体剂或固体菌剂用作拌种剂,每公顷用量很少;如作为基肥则用量大每公顷750kg左右,难以运输和施用,成本也高;价值:无芽孢菌抗逆性低,制成液体剂或吸附剂都不耐存储,难以进入商品渠道;因此,微生物肥料今后的发展必然在剂型上要有革新,要求菌种的更新换代,即应选用抗逆性高、能长时间存储的芽孢杆菌属;如现已为国际承认的有固氮作用的需氧芽孢细菌,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其中一个有较强固氮能力的变种于1984年定名为固氮芽孢杆菌Bacillus azolofixans,其固氮酶活性可达69-240×106μg分子乙烯/ml/h,用凯式定氮法检定其固氮能力为葡萄糖;此类菌剂 80℃干燥制成干粉后可长期储存,适合于制成粉状或颗粒状微生物肥料,是固氮菌类更新换代的最佳菌种;10.生物菌肥今后的研究方向目前微生物肥料发展还相当迟缓,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肥料工业的发展要求;但是,我国拥有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经验,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之近年来DNA 重组技术应用于微生物肥料领域后极大地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它不仅大大加速了筛选优质菌种的过程,而且还可以创造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优良菌种,基因重组还有可能生产出更多功能的微生物肥料产品;社会对粮食和肥料需求的加大,现代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对非化学肥料的需求,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微生物肥料的开发和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力;微生物肥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质量上,肥效慢、专性强、使用面较窄、贮存期短、易失效等;而且,菌种分类地位不明确,有些产品使用的菌种缺乏必要的鉴定材料,不利于产品的标准化、商品化;因此,发展微生物肥料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固氮的分子基础,以提高微生物的固氮水平;2通过DNA重组技术改造共生细菌,提高其竞争力,使之能超过天然共生细菌,促进根瘤的形成3产生有用的微生物菌株合成铁载体siderophore,阻止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生长;4 寻找并改造产生植物激素的微生物,使之能释放特定水平的某种激素,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繁殖;5完善微生物肥料的产品标准,加强对微生物肥料的质量监督和管理;6规范微生物肥料产品的质量检测,合理利用自动稀释仪、红外扫描菌落计数器、荧光抗体技术、免疫酶标技术、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记技术、限制性核酸酶切图谱RFLP 及核酸杂交技术等对微生物肥料的质量提供检测;总之,由于微生物肥料具有低投入、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无污染、原料充足、制作技术简单、容易推广等优点,非常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蓬勃发展,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将发挥出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应用微生物第三章 第二讲 现代微生物肥料

应用微生物第三章 第二讲 现代微生物肥料
第三章 微生物与农业
第二节 微生物肥料
microbial manure
第一节 概述
微生物肥料的概念: ➢ 是一类含有活的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
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能增加植物产量或提高产品质量的 微生物制剂。 在这种效应的生产中,制品中的活的微生物起 关键作用,符合上述定义的制品均应归入微生物肥料。
2、氢化酶及氢化酶基因工程
1、氢化酶(Hydrogenase)的发现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现,大豆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的某些
菌株,在低氧条件下用氢气作能源生长,这些菌株内发现氢化酶。
H2 氢化酶
H++e
有氢化酶菌株(Hup+)
电子传递链 ATP 无氢化酶菌株(Hup-)
第二,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退化荒漠化逐渐加剧; 第三,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土壤生态功能下降; 第四,中国化学肥料资源严重不足,这对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开发和应用微生物肥料的意义
➢土壤肥力的改良;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1、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即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2、本身无毒害作用,不污染环境; 3、减少土壤营养流失和富营养化的产生。 4、可以此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_堆肥。
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与机理
四、产生抗病和抗逆作用,间接促进植物生长:
1、产生多种抗病物质:抗生素 2、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由于微生物肥料的施用,
其所含的菌种能诱导作物产生超氧化物歧化 酶,在植物受到病害、虫害、干旱、衰老等 逆境时,消除因逆境而产生的自由基来提高 作物的抗逆性,减轻病害。
第二节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1、分泌植物激素 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和酚类物质;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微生物肥料
什么是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某种活微生物或酵素的固体或液体制剂,施用在种子、幼苗或土壤上,可加强营养之有效性或增加土壤中营养份,补充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使土壤维持在良好生态环境下发挥功能。

微生物肥料根据其作用基本上可分为固氮菌(包括共生、协生及非共生固氮菌)、溶磷菌(包括真菌、放线菌及细菌类)、溶矽菌、菌根菌、促进作物生长之根圈微生物、分解菌、铁物质生产菌、有机聚合物生产菌、复合微生物肥料、堆肥用微生物肥料等。

微生物肥料的功能
微生物肥料的功能,主要为:
(1)
固氮作用:
固氮根瘤菌包括共生、协生及非共生固氮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素固定为氨,转变成落花生可以利用的氮化合物,此作用是直接增加土壤的氮素来源,并能替代或减少化学氮肥的施用。

(2)
溶解作用:
土壤中存有许多落花生不能利用的结合型营养元素,如磷、钙、铁等需靠根圈之溶解菌溶解后才能被利用,因此,溶解结合型营养元素的菌可以做为提供落花生营养再利用的功能,并可替代或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例如菌根菌。

(3)
增进根系营养吸收及生长的作用:
微生物肥料中有增进根系营养吸收及生长的菌,增加根系吸收能力及表面积,即可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提高土壤中的营养供应效率,如菌根菌。

史坦纳生物动力
生物动力有机肥生物动力调控素生物动力菌肥
1 / 1。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

菌肥类包括:生物有机肥(菌+有机质/肥)和复 合微生物肥料(菌+无机养分)
第二节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微生物肥料按作用机理分:

固氮菌类肥料(根瘤菌肥料、自生固氮菌肥、固氮蓝藻等)
• 解磷菌类肥料 • 解钾菌类肥料(硅酸盐细菌)
• 抗生菌肥料

PGPR菌肥 复合微生物肥料
• 堆肥菌剂和发酵菌剂

一、固氮菌肥_根瘤菌肥
K转化为可利用状态,可提高水解N、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
• 4、促进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对纤维素的分界能力, 加强对有机质的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能;施用后,P提高
60%~70%;土壤团粒结构增加,通气性好。
6、 堆 肥 菌 剂 和 发 酵 菌 剂
7、根际促生细菌肥料(PGPR)
是一类产生促进生长物质,产生 促生作用的根际细菌肥料
(1)利用中药渣废弃物生产载体
(2)、利用酒糟生产有机载体
---江苏花厅肥料有限公司
(3)、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载体
---江苏田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4)、利用饼粕固体发酵生产载体
---江苏新天地氨基酸肥料有限公司
4、固体复合微生物有机肥生产流程
功能菌发酵液 (≥5×109个/ml)
腐熟有机肥1
料等;

按其制品内组成分:含有单一的微生物肥 料和复合(或复混)微生物肥料。复合(或 复混)微生物肥料又有菌、菌复合,也有
菌和各种添加剂复合的。
在登记管理上划分的微生物肥料种类
• 产品分为两个大类: 微生物菌剂(简称菌剂类产品):9个品种 微生物肥料类(简称菌肥类产品):2个品种 菌剂类包括: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溶磷菌 剂、硅酸盐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 (秸秆、粪便)、促生菌剂、复合菌剂、菌根菌剂 和生物修复菌剂(农药残留降解、克服作物重茬)

微生物肥料登记资料要求

微生物肥料登记资料要求

微生物肥料登记资料要求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用提高土壤肥力的肥料产品。

为了保证微生物
肥料的品质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登记。

以下是微生物肥料登记所需的资料要求:
1. 产品基本信息:提供微生物肥料的通用名称、商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生
产企业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 功能特点描述:描述微生物肥料的功能特点,例如促进植物生长、改良土壤
结构、增加作物产量等。

3. 成分组成:准确列出微生物肥料中所含的微生物种类、菌株名称和含量等详
细信息。

4. 生产工艺流程:描述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发酵过程、提取和加工等步骤。

5. 质量控制措施:说明微生物肥料生产过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例如合理
控制发酵温度、时长,保证微生物的活性和稳定性。

6. 使用方法说明:提供微生物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使用剂量、施用时机和方法等。

7. 产品效果评价:提供经过科学研究或试验验证的微生物肥料的效果评价结果,包括植物生长指标的改善、产量提高等数据。

8. 产品安全性评估:提供对微生物肥料安全性的评估结果,包括对环境和人体
的影响评估、无毒性证明等。

9. 市场销售情况:提供微生物肥料的市场销售情况,包括销售渠道、销售区域、销售数量等相关信息。

总结以上所述,以上是微生物肥料登记所需的资料要求。

这些资料的准确提供将有助于保证微生物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并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

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

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一、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又称菌剂,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

我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陈华癸先生在论述菌剂的含义时指出,所谓的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产生中,制品中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符合上述定义的制品均应归入菌剂”。

菌剂在我国已有近50 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剂料→菌剂(微生物肥料),名称的演变已说明我国菌剂逐步发展的过程。

二、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微生物肥料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而且体现在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抗病、抗逆性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农业及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要求,生物菌剂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施用微生物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供肥能力,而且能够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化肥污染环境的程度,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国内外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利用在微生物肥料中,以根瘤菌剂的研究和应用为最早和最为广泛。

20世纪初,欧美的一些国家开始根瘤菌剂的商品生产。

30年代,美国、苏联等国对白生固氮菌进行了多次试验和推广应用。

70年代中期,巴西及中国学者先后在玉米根系上发现了联合固氮体系。

随后的研究又证明,水稻、甘蔗以及一些热带牧草等作物的根际均有很强的固氮活性,联合固氮作用很普遍。

80年代中期,美国、以色列等在盆栽和大田试验中进行了研究和应用。

20世纪60年代磷钾细菌剂推广应用。

在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较为晚。

1950年开始对根瘤菌、抗生菌等多种菌剂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应用。

从欧美国家引进花生根瘤菌种的同时,筛选出大豆和根瘤菌和紫云英根瘤菌菌株。

60年代福建、吉林、江苏等省还就自生固氮菌剂进行多点的肥效研究。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

发展微生物肥料的必要性
首先,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化肥利用率和增产效 益下降;我国单位面积施用化肥量是日本的2倍,美 国的2.4倍,加拿大的4.4被,澳大利亚的8.2倍,俄 罗斯的9.0倍!化肥利用率仅为30%!应用化肥引起 水质和环境污染。
第二,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退化荒漠化逐渐加剧; 第三,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土壤生态功能下降; 第四,中国化学肥料资源严重不足,这对农业的可
根瘤菌甘露醇琼脂培养基
甘露醇 5g;蔗糖 5g ;酵母粉 0.5g;磷酸氢 二钾 0.5g ;硫酸镁 0.2g;氯化纳 0.lg;硫酸 钙 0.lg ;钼酸钠溶液 lmL ;硫酸锰溶液 1ml; 柠檬酸铁 l%溶液 1mL;硼酸 l%溶液 1mL; 刚果红 1%溶液 2.5mL;
琼脂 18~20g,水 l000mL,pH值 7.0
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开发和应用微生物肥料的意义
土壤肥力的改良;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1、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即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2、本身无毒害作用,不污染环境; 3、减少土壤营养流失和富营养化的产生。 4、可以此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_堆肥。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实践证明, 微生物肥料在绿色有机食品生产、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高产、优质、高效农 业的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微 生物肥料逐步成为中国国家生态示范区、绿 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等肥料的主力军,正在 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Unnodulated soybean Nodulated soybean
生物固氮在氮循环中的作用
大气中的N2Βιβλιοθήκη 尿素及动NO3-NO3-
植物遗体 土壤中的微生物 NH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菌落形态特征:在专用培养基上菌落圆形,有同心圈,表 面光滑;菌落不透明,由灰白色变棕黄色,边缘整齐;菌落 扁平,微隆起微绉折。
Steps in the formation of root nodule in a legume infected by Rhizobium
根瘤菌肥的生产
• 拌种剂和复合肥料。 拌种剂:粉状、液体、冻干粉。 复合肥料:同一根瘤菌属的不同菌株复合,或
与其他微生物合用以增强结瘤能力。 • 生产过程: 菌种培养—固体扩大—收集菌泥制菌粉—装瓶 液体扩大—吸附剂—拌种—装袋。
解磷微生物
产生磷酸酯酶,分解有机磷化物, 提供植物所必须的磷元素。
巨大芽孢杆菌 假单孢菌
溶磷微生物
能产生有机酸、碳酸、硝酸和硫酸,增 加磷酸钙的溶解性,提高土壤可溶性磷 的含量。 假单孢菌属
产碱杆菌属
黄磷化物, 分解有机磷化物,增加菌 根菌周围的有效磷含量。
①根瘤形成过程的主要步骤:特定的根瘤菌与相应的豆 科植物相互辩认使根瘤菌特异地吸附在根毛上 二者 相互作用使根毛变形,主要表现卷曲或分枝 细菌进 入根内 形成侵入线 侵入线发展,进入根皮层后 导致一部份细胞转化为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根 瘤开始发育 根瘤菌从侵入线内释放到根瘤细胞中繁 殖,而后转化成类菌体形态 豆血红蛋白出现,固氮作 用开始。
生物固氮的生物化学机制
总反应式
N2+8H++8e- +(18~24)ATP→2NH3+H2+ (18~24)ADP+(18~24)Pi
生物固氮的利用价值
1. 将圆褐固氮菌制成菌剂,施到 土壤中,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2.对豆科植物进行根瘤菌拌种, 也能提高豆科作物的产量
3.用豆科植物做绿肥,可明显增加 土壤中氮的含量
3. 解磷菌肥料
• 磷素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 一。虽然土壤中磷含量很高,但能被植物 吸收利用的有效态无机磷却很低,土壤中 绝大部分磷为无效磷。
➢磷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重要的限制 因素,提高土壤中磷的利用效率将具有战 略性意义。
解磷微生物类肥料
能分解土壤中难溶态磷的细菌制成的 解磷细菌肥料,使解磷细菌在作物根际形 成一个磷素供应较为充分的微区。
二、微生物肥料的分类 ➢微生物肥料种类的三种分法
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 ➢ 细菌菌剂/肥料(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 ➢ 放线菌菌剂/肥料(如抗生菌肥料) ➢ 真菌类菌剂/肥料(如菌根真菌),复合微生
物菌剂/肥料;
➢ 按其作用机理分:有根瘤菌菌剂/肥料, 固氮菌菌剂/肥料(自生或联合共生类), 解磷菌类菌剂/肥料,硅酸盐菌类菌剂/肥 料等;
2. 自生固氮菌肥料
• 单独生活时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的一类微生 物称为自生固氮菌,分为光合细菌和非光 合细菌。
• 主要类群:蓝细菌、圆褐固氮菌、假单胞 菌、多黏芽孢杆菌等。
• 固氮能力比共生固氮差。
自生固氮微生物:圆褐固氮菌
圆褐固氮菌代谢类型 是异养需氧型
圆褐固氮菌能产生生 长素,促进植株生长 和果实的发育。
豆科植物的根系分泌物能刺激根瘤菌的生 长,同时,还为根瘤菌提供保护和稳定 的生长条件。
Root Nodule Bacteria and Symbiosis with legumes豆类
Soybean root nodules
Unnodulated soybean Nodulated soybean
一、固氮菌肥_根瘤菌肥

• 根瘤菌是含有大量根瘤菌 活菌体的生物制剂,接种 于豆科植物种子上,在土 壤条件适宜情况下,根瘤 菌能在豆科植物根际进行 活跃的生命活动,并侵入 豆科植物根部结瘤,固定 空气中的氮素为NH3或 NH4+。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间的共生
------形成根瘤共生体
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气态氮为植物提供 氮素养料;
菌肥类包括:生物有机肥(菌+有机质/肥)和复 合微生物肥料(菌+无机养分)
第二节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微生物肥料按作用机理分:
固氮菌类肥料(根瘤菌肥料、自生固氮菌肥、固氮蓝藻等) • 解磷菌类肥料 • 解钾菌类肥料(硅酸盐细菌) • 抗生菌肥料 PGPR菌肥 • 堆肥菌剂和发酵菌剂 复合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定义
目前“国家标准(GB20287-2006)”的 定义:微生物肥料( microbial fertilizer/biofertilizer)---含有特定微 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 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 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 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球孢霉属
巨孢霉属
无柄孢霉属 硬果孢霉属
巨大芽胞杆菌( Bacillus megatherium var.phosphaticum )
• 1. 菌体形态特征:此菌的菌体实在粗大,因而拉丁文学名称 其为为巨大芽孢杆菌。
• 2. 芽孢形态特征: 有大芽孢,椭圆形偏端或中位;孢囊多 为背端生,芽孢内不着色,无色;成熟孢囊不膨大。
第二章 微生物肥料
教学要求: 掌握微生物肥料的概念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微生物肥料生产过程 掌握几种常见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技术
第一节 微生物肥料的概念及分类
一、微生物肥料定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土壤微生物学 的奠基人、华中农业大学陈华癸教授就微 生物肥料的含义问题指出,所谓微生物肥 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 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 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产生中,制品中活微 生物起关键作用,符合上述定义的制品均 应归入微生物肥料”。
➢ 按其制品内组成分:含有单一的微生物肥 料和复合(或复混)微生物肥料。复合(或 复混)微生物肥料又有菌、菌复合,也有 菌和各种添加剂复合的。
➢在登记管理上划分的微生物肥料种类
• 产品分为两个大类: 微生物菌剂(简称菌剂类产品):9个品种 微生物肥料类(简称菌肥类产品):2个品种
菌剂类包括: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溶磷菌 剂、硅酸盐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 (秸秆、粪便)、促生菌剂、复合菌剂、菌根菌剂 和生物修复菌剂(农药残留降解、克服作物重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