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标准20201016
微生物肥料标准

微生物肥料标准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菌剂进行有机物质降解和转化的肥料,具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功能。
为了规范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保障农作物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微生物肥料标准。
首先,微生物肥料的菌种成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菌种应具有一定的菌群组成,包括有益微生物和有利于土壤改良的微生物。
同时,菌种应具有一定的活性和稳定性,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并发挥作用。
其次,微生物肥料的有机物质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有机物质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微生物肥料的肥效,因此有机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要求有机物质的来源应为天然有机物,不得含有化学合成物质。
另外,微生物肥料的菌群活性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菌群活性高低直接关系到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效果,因此菌群活性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菌群活性的稳定性。
此外,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也是微生物肥料标准的重要内容。
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微生物菌剂的生产过程安全、卫生、无污染。
同时,质量控制要求严格,对产品的外观、菌种含量、有机物质含量、菌群活性等进行全面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最后,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也是微生物肥料标准的一部分。
使用方法应符合农业生产的规律,根据作物品种、生长期和土壤条件等因素科学施用微生物肥料,避免过量使用或者不当使用导致的问题。
综上所述,微生物肥料标准涉及到微生物菌剂的菌种成分、有机物质含量、菌群活性、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使用方法和使用量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微生物肥料标准进行生产和使用,才能保证微生物肥料的质量和安全,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相关部门和生产企业能够严格执行微生物肥料标准,推动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

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菌剂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一种新型肥料。
为了规范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保障其质量和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
本文将对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生产者和使用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一、产品质量要求。
1. 菌种活力指标,微生物肥料中的菌种活力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菌种活力的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2. 营养成分含量,微生物肥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产品能够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
3. 杂质含量,微生物肥料中的杂质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二、生产工艺要求。
1. 菌种培养技术,生产微生物肥料的企业应具备一定的菌种培养技术,确保菌种的纯度和活力。
2. 发酵工艺,生产微生物肥料的发酵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 生产设备,生产微生物肥料的企业应具备适用的生产设备,保证生产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三、使用方法要求。
1. 使用剂量,使用者在施用微生物肥料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施用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的使用。
2. 施用时间,使用者应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提高施肥效果。
3. 施用技术,使用者应选择适当的施肥技术,确保微生物肥料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四、质量监督检验。
1. 监督抽检,相关部门应对市场上的微生物肥料进行定期的监督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质量标识,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应在产品包装上标注清晰的质量标识,包括菌种活力、营养成分含量、生产日期等信息。
3. 质量投诉处理,对于质量投诉,相关部门应及时调查处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结:微生物肥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肥料,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严格执行微生物肥料的执行标准,不仅可以保障产品质量,还可以提高施肥效果,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1109-2006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 1109-200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使用菌种安全性分级目录、不同菌种及产品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程序、试验方法和结果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微生物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193.3-2003 急性毒性试验GB/T 4789.2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半数致死量 median lethal dose,LD50是经口给予受试物后,预期能够引起动物死亡率为50%的单一受试物剂量,该剂量为经过统计得出的估计值。
其单位是每千克体重所摄入受试物质的毫克数、克数或毫升数,即mg/kg体重、g/kg体重或mL/kg体重。
4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4.1生产用菌种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分为四级管理,其安全分级目录见附录A。
未列入附录A中的菌种,除根瘤菌和乳杆菌(Lactobacillus)外,其余均需做毒理学试验。
4.1.1第一级(A.1)为免作毒理学试验的菌种。
4.1.2 第二级(A.2)为需做急性毒性试验的菌种。
4.1.3 第三级(A.3)为需做致病性试验的菌种。
4.1.4 第四级(A.4)为禁用菌种。
4.2产品4.2.1 除有机物料腐熟剂以外的固体微生物接种剂类产品均免做毒理学试验。
4.2.2 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和液体剂型微生物接种剂等需做急性毒性试验。
5 毒理学试验程序5.1 菌种毒理学试验程序5.1.1 应提供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的鉴定资料,包括属及种的拉丁文学名和中文译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功能评价等资料。
微生物肥料标准20200901

能让活体微生物保持更长货架期的微生物助剂是行业重要的研究方向
➢ 避免微生物肥料有效活菌数的快速衰减除了控制pH、含水量、养分、温度等条件外,微生物助 剂是研究的重点,包括载体、保护剂以及营养助剂等,具有以下功效:
或复合微生物肥料登记证。而且要核对执行标准: ➢ 农用微生物菌剂执行的是国家标准,是GB20287-2006 ➢ 生物有机肥执行的是行业标准,是NY884-2012 ➢ 复合微生物肥执行的是行业标准,是NY/T798-2015
➢ 证号登记方式为“微生物肥(登记年)临字(编号)号”或者“微生物肥(登 记年)准字(编号)号”。
毛的只有真菌和部分放线菌,细菌是不长毛的!例如木霉菌、哈茨木霉菌属于 真菌,这类菌剂长毛属于正常现象,只有在存储条件非常严格的情况下才不会 长毛。 ➢ 而在市面上我们买到的很多菌肥的主要菌种是细菌,以各种芽孢杆菌为主,它 是不会长毛的。常见“长毛”的产品是没有发酵彻底的有机肥,在高温高湿的 环境下,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真菌。 ➢ 生物菌肥长不长毛是由菌种本身的熟性和环境决定的。所以,我们不能通过判 断长毛这件事来评判菌肥的好坏。
➢ 现在,很多厂家都宣传自己的菌肥中,菌的种类越来越多。这样反而存在一些 弊端:一是成本增加;二是过高的微生物含量可能给农作物带来不良的后果, 比如抑制生长;另外菌的种类越多,可能有些菌种之间会出现拮抗作用,相互 影响,反而不利于菌肥发挥功效。
如何避免买到假肥?
➢ 登记证 ➢ 具备农业部微生物肥料登记证,包括:微生物菌剂登记证、生物有机肥登记证,
严格会遇到很大的挑战; ➢ 液体微生物肥料因货架期过短,保质期后的产品回收成本过高,可能会导致企
微生物肥料标准

微生物肥料标准微生物肥料是一种以微生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有机肥料,它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
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对环境友好,对土壤生态系统有益。
因此,制定微生物肥料标准对于规范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微生物肥料标准应当明确微生物肥料的分类和命名规范。
根据微生物肥料的活性成分和功能特点,可以将微生物肥料分为速效微生物肥料、缓效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肥料等不同类型。
在命名规范上,应当遵循统一的命名原则,清晰明了地表达微生物肥料的成分和功能,避免因命名混乱导致消费者的误解和困惑。
其次,微生物肥料标准应当规定微生物肥料的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
微生物肥料的质量指标包括微生物含量、菌种活力、杂质含量等方面,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效果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微生物肥料质量的稳定和可靠,需要建立起严格的检测方法,确保微生物肥料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规定微生物肥料的包装和储存条件,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质量变化。
另外,微生物肥料标准还应当规定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方法上,应当明确微生物肥料的施用量、施用时间和施用方式,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的需求,制定合理的使用建议。
在注意事项上,应当指出微生物肥料与化肥和农药的配套使用问题,避免因不当使用导致的不良后果。
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微生物肥料使用效果的监测和评估,为农民提供科学的使用指导,确保微生物肥料的有效利用。
总的来说,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规范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同时,还可以促进微生物肥料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制定工作,加强行业间的沟通和协调,制定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标准,推动微生物肥料产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 Y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 1109-200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使用菌种安全性分级目录、不同菌种及产品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程序、试验方法和结果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微生物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急性毒性试验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半数致死量 median lethal dose,LD50是经口给予受试物后,预期能够引起动物死亡率为50%的单一受试物剂量,该剂量为经过统计得出的估计值。
其单位是每千克体重所摄入受试物质的毫克数、克数或毫升数,即mg/kg体重、g/kg体重或mL/kg体重。
4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生产用菌种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分为四级管理,其安全分级目录见附录A。
未列入附录A中的菌种,除根瘤菌和乳杆菌(Lactobacillus)外,其余均需做毒理学试验。
第一级()为免作毒理学试验的菌种。
第二级()为需做急性毒性试验的菌种。
第三级()为需做致病性试验的菌种。
第四级()为禁用菌种。
产品除有机物料腐熟剂以外的固体微生物接种剂类产品均免做毒理学试验。
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和液体剂型微生物接种剂等需做急性毒性试验。
5 毒理学试验程序菌种毒理学试验程序应提供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的鉴定资料,包括属及种的拉丁文学名和中文译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功能评价等资料。
根据产品所含菌种的鉴定资料,依据附录A之规定,确定菌种安全级别、是否做毒理学试验及毒理学检测项目。
微生物肥料现行标准

微生物肥料现行标准
我国我国将微生物肥料分成三类: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生物有机肥。
每一类微生物肥料都有一种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微生物肥料分成三类: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生物有机肥。
每一类微生物肥料都有一种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微生物肥料各种类对应标准一览表
微生物肥料种类标准
农用微生物菌剂标准号:GB20287-2006
生物有机肥标准号:NY 884-2012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号:NY/T 798-2015
标准规定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指标要求包括:有效活菌数、杂菌率、有机质含量、PH值、重金属含量等。
微生物肥料标准

微生物肥料标准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分解有机物质,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的一种肥料。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为了保证微生物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微生物肥料标准,以规范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
首先,微生物肥料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原材料应来源于合法渠道,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作为原料。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保证原料不受污染,不受杂质的影响。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发酵工艺,保证微生物菌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确保微生物菌剂的数量和品质。
其次,微生物肥料的菌种应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作物的微生物菌种,确保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和作物的适应性和生物活性。
在菌种的选择上,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作物种类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不得盲目使用不适合的微生物菌种。
此外,菌种的添加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进行科学计算,不得过量或不足,以免影响土壤和作物的生长发育。
再次,微生物肥料的包装和标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级或药品级的要求,保证微生物菌剂的存活和活性。
同时,在包装上应标明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并标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用户正确使用和储存微生物肥料。
最后,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用户在使用微生物肥料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不得超量使用或不当使用,以免对土壤和作物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用户在使用微生物肥料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微生物肥料,以免对身体造成危害。
总之,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微生物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微生物肥料标准进行生产、包装、标识和使用,才能确保微生物肥料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加强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宣传和执行,推动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肥料登记,业普遍遵守的、技术指标要求最低的三个标准: ➢ 一是农用微生物菌剂 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20287-2006; ➢ 二是生物有机肥 强制性农业行业标准 NY 884-2012; ➢ 三是复合微生物肥料 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 NY/T 798-2015
亡; ➢ 细度的要求更多是确保产品的可使用性
微生物肥料杂菌率超标的控制手段
➢ 除了生物有机肥产品技术指标中不要求杂菌率超标外,农用微生物菌剂和复合 微生物肥料都要求杂菌超标率。
➢ 液体农用微生物菌剂要保持杂菌率不超标,需要在发酵结束后原液灌装,且灌 装设备及连接处最好也灭菌处理;
微生物肥料杂菌率超标的控制手段
有效活菌数达标,但数量急剧衰减,会导致产品功效快速变差
➢ 有效活菌数是微生物肥料发挥作用的主体,所以对生产菌种的要求非常高,菌 种的筛选、保藏、复壮、活性成为重要因素,保存过程中有效活菌数很容易衰 减。
➢ 微生物肥料产品确保在3个月或6个月的保质期内有效活菌数达标的主流做法是 添加有效活菌数数量,甚至添加量是标准中有效活菌数的数倍,在标准要求的 保质期内,有效活菌大量死亡但仍旧能够达标。
或复合微生物肥料登记证。而且要核对执行标准: ➢ 农用微生物菌剂执行的是国家标准,是GB20287-2006 ➢ 生物有机肥执行的是行业标准,是NY884-2012 ➢ 复合微生物肥执行的是行业标准,是NY/T798-2015
➢ 证号登记方式为“微生物肥(登记年)临字(编号)号”或者“微生物肥(登 记年)准字(编号)号”。
微生物肥料标准 20201016
微生物肥料登记,产品质量要符合产品标准
➢ 2015年标准改革后,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 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
➢ 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由6类整合精简为4类,分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 家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推荐性地方标准;
毛的只有真菌和部分放线菌,细菌是不长毛的!例如木霉菌、哈茨木霉菌属于 真菌,这类菌剂长毛属于正常现象,只有在存储条件非常严格的情况下才不会 长毛。 ➢ 而在市面上我们买到的很多菌肥的主要菌种是细菌,以各种芽孢杆菌为主,它 是不会长毛的。常见“长毛”的产品是没有发酵彻底的有机肥,在高温高湿的 环境下,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真菌。 ➢ 生物菌肥长不长毛是由菌种本身的熟性和环境决定的。所以,我们不能通过判 断长毛这件事来评判菌肥的好坏。
过分强调菌肥中菌的种类越多、菌种数量越大越好
➢ 以微生物菌剂为例,菌的量并不能代表全部。选择这类产品时不但要看菌的总 量,还要看有效活菌的数量,使用后起作用的只有活菌。
➢ 微生物菌剂想在土壤中有效果,取决于菌群在土壤中的成活率和繁殖率。比如, 一个菌群有5亿株菌,到土壤中没有适合的环境,菌群全部死掉,效果微乎其微。 假如一个菌群只含10万株菌,到土壤中成活率90%,那么它的效果非常可观。 效果要大大好于前者。
如何避免买到假肥?
➢ 查看包装袋上菌数的标注 ➢ 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技术指标,液体和粉剂产品有效活菌数(cfu)含量≥2
亿/g或2亿/mL。颗粒产品要≥1亿/克。对于复合菌剂,每一种有效菌的数量要 ≥0.01亿/g或0.01亿/mL,以单一的胶质芽孢杆菌制成的粉剂有效活菌数要 ≥1.2亿/g。
如何避免买到假肥?
➢ 为了在液体复合微生物肥料中控制杂菌率,需要将氮磷钾和有机物先在罐体内 进行灭菌操作,再将微生物菌液在无菌条件下混合,然后灌装且灌装设备及连 接处最好也灭菌处理;
➢ 粉剂或颗粒农用微生物菌剂杂菌率控制难度相对更大,要求发酵车间、吸附、 造粒等后处理设备及车间相对隔离,有密闭且可以灭菌的传输通道,并建立定 期对生产设备和车间环境消毒(消毒剂)等卫生制度,做好生产环境杂菌率的 检测工作。
基本一致 ➢ 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砷、镉、铅、铬、汞
农用微生物菌剂 GB 20287-2006
➢ 微生物菌剂 ➢ 是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产品剂
型有液体、粉剂、颗粒型。
➢ 按照其中含有的微生物种类或功能特性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 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 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等。
生物有机肥 NY 884-2012
➢ 生物有机肥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与经过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 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功能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 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降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刺激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的菌群 和数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和肥效缓释。
➢ 截止到2020年6月底,通过登记 的生物有机肥有2233个,生产 企业1400多家,2019年产量 330万吨,预计到2025年产量将 达到680万吨。
生物有机肥 NY 884-2012
➢ 注意事项 ➢ 原料事项。生物有机肥原料来源多样,主要为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
便;工业废弃物,如豆粕、蘑菇渣等;城镇垃圾及其他。选择原料应注意其 可得性、连续性和安全性。
➢ 现在,很多厂家都宣传自己的菌肥中,菌的种类越来越多。这样反而存在一些 弊端:一是成本增加;二是过高的微生物含量可能给农作物带来不良的后果, 比如抑制生长;另外菌的种类越多,可能有些菌种之间会出现拮抗作用,相互 影响,反而不利于菌肥发挥功效。
如何避免买到假肥?
➢ 登记证 ➢ 具备农业部微生物肥料登记证,包括:微生物菌剂登记证、生物有机肥登记证,
➢ 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 对于同一类产品来讲,一般情况下强制性国家标准是行业技术标准的最低要求,
而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推荐性地方标准以及市场自主制订的团 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在技术标准上一般都要高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而团体标准或 企业标准的技术指标一般都要高于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和推荐性 地方标准。
物有机肥、生物菌肥。我们一定要看清标注。 ➢ 3)技术指标 ➢ 生物有机肥要求的技术指标为有效活菌数(cfu)≥0.2亿/克,有机质≥40%。 ➢ 有机肥要求的技术指标则是有机质≥45%,氮磷钾≥5%。
宣称菌肥都会长毛,只要长毛的都是真的生物菌
➢ 我们常说的菌种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细菌、真菌、放线菌。 ➢ 这三大类菌包含了很多种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菌都长毛,这三大类菌中能长
➢ 保质期和使用环境。不同于普通肥料,生物有机肥是有保质期的,一般为6 个月,所以包装袋上应标明生产日期和使用日期,超出期限的生物有机肥功 能将大打折扣。另外,生物有机肥一般对使用环境有要求,如温度、湿度、 酸碱度,应在包装标识中标出。
生物有机肥 NY 884-2012
➢ 注意事项 ➢ 重金属、抗生素和有害菌控制。GB 38400-2019《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
微生物肥料登记,产品质量要符合产品标准
➢ 农用微生物菌剂 GB 20287-2006: ➢ 有效活菌数、霉菌杂菌数、杂菌率、水分、细度、pH值、保质期 ➢ 生物有机肥 NY 884-2012: ➢ 有效活菌数、有机质、水分、pH值、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有效期 ➢ 复合微生物肥 NY/T 798-2015: ➢ 有效活菌数、总养分、有机质、杂菌率、水分、pH值、有效期 ➢ 限制性指标(若将生物有机肥的粪大肠菌群数和蛔虫卵死亡率作为限制指标)
生物有机肥 NY 884-2012
➢ 生物有机肥 ➢ 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
源并经过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 肥效应的肥料。
➢ 产品剂型有粉剂、颗粒型。
生物有机肥 NY 884-2012
➢ 生物有机肥需要经农业农村部登 记才能销售和使用。
如何避免买到假肥?
➢ 检查包装上是否标有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 因为微生物肥料里的的特殊功能菌种是活的、有生命的,随着产品保存时间的 延长,这些菌种的有效活菌数会不断减少。
➢ 一般正常储存条件下有效期最多为两年,有些甚至更短。
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的设定大都是为了有效活菌数和保质期达标
➢ 杂菌率(霉菌杂菌数)超标会影响有效活菌的生存; ➢ 水分超标会加速有效活菌在储存期内的生长导致有效活菌死亡; ➢ pH值是有效活菌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如pH值控制不好,有效活菌会加速死
➢ 粉剂或颗粒农用微生物菌剂可严格控制水分,单位重量或体积的价值较高,产 品储存期内(尤其工厂储存)可以采用些低温、干燥等手段,再结合微生物稳 定剂或可达到更长的保质期。
能让活体微生物保持更长货架期的微生物助剂是行业重要的研究方向
➢ 避免微生物肥料有效活菌数的快速衰减除了控制pH、含水量、养分、温度等条件外,微生物助 剂是研究的重点,包括载体、保护剂以及营养助剂等,具有以下功效:
限量要求》标准已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中明确了肥料中各类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和限量指标,从源头控制有毒有害物质通过肥料进入 土壤和食物链的途径,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防止污染原料的非预 期使用,提高我国肥料安全质量水平,提升生产企业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 识,用强制性标准把守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底线。畜禽粪便和城镇垃圾中的 重金属、抗生素和有害菌一定要注意去除,保证符合国家强制标准。
➢ 以液体农用微生物菌剂为例:刚出厂时有效活菌数达到几十亿甚至百亿以上,3 个月后有效活菌数只有2亿以上,有效活菌数成数量级的差异会导致产品功效极 不稳定。
微生物肥料行业共性技术问题
➢ 微生物肥料行业要健康发展,合法合规一定是底线,产品质量稳定一定是保障! ➢ 杂菌超标率不容易控制或者控制成本太高的固体复合微生物肥料,随着执法的
➢ 一是最大程度减少细胞损伤,保持微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较高的存活率和性能; ➢ 二是微生物的活动、活性物质处于半静止或静止状态,以延长生命、活性期; ➢ 三是有利于产品使用时细胞活力的复苏和迅速修复自身; ➢ 四是提供良好的润湿、沉积、均匀度和附着力,利于作物快速吸收微生物活性物质。 ➢ 所以,在微生物类肥料生产工艺中,需要添加助剂来有效保护微生物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