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合集下载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

1 引 言
“ 地 籍 信 息 系统 是 一 个在 计 算 机 和现 代 信 息技 术 支 持 下 , 以 宗地 ( 或地 块 )为核 心 实 体 ,实 现 地 籍 信 息 的输入 、存 储 、检 索 、处理 、分 析 、辅 助 决 策 及 结果 输 出 的信 息系 统 。 ” 随着 社 会经 济 的高速
目前 ,西方 国家地 籍管 理信 息系统 日渐 成 熟 , 地 籍管
理 已基本 实现 城 乡一体化 。同时地 籍管 理信息 系统 的
应 用 己经 由部 门 内部信息共 享逐渐 转 向社会共 享 , 海 量 地 籍数 据 达 到 高度 共享 带 来 了 巨大 的经 济 和社 会
效益, 许 多发 展 中国家也在 相继建 立 自己的地籍 管理
题 ,例 如系 统 设 计 目标 过 高 、系统 过 于 复 杂 、交 互
2 国 内外研 究现状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早在 四十多年前 已经开
始 ,1 9 6 4 年 加拿 大建 立 了世界 上第 一个 地籍 管理 信 息系统 用于 城市 土地 管理 。此 后 ,各 国相 继对 地籍 管 理 自动 化进 行研 究并建 立 了类似 的管 理系统 。 奥地 利 于 1 9 7 3年 建成 了地产 数据 库 ,它不仅 有效地 克服 了 人 工管 理 的缺 陷 ,还 提 高 了工 作 效率 及 公 众服 务 水 平 。1 9 8 3年 ,美 国国立研 究 院 ( N R C ) 曾设立 一个 专 门
系进行 城 乡一体 化管 理地 籍工 作 。瑞 士政 府于 施 , 从 而开始 了城 乡一 体
工作 的基 础 ,通 过 传 统手 工 方 式进 行 地 籍数 据 的 调 查 、管 理 、更 新 和 应用 的模 式 己经 无 法满 足 当前 的 需求 ,如海 量 数据 的管 理 、地籍 信息 现势 性 的要求 , 土地 利 用 规划 科 学 性 的要 求 、地 籍 图 的生产 和 快 速 更 新 的要 求 、土 地 信 息查 询 的要 求 、宗 地历 史 数据

变更地籍调查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论文

变更地籍调查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论文

论变更地籍调查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摘要:近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以及土地有偿使用法规的实施,地籍的变更日益频繁。

对于如此数量巨大、来源多样、变更频繁的信息,传统的作业方式与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管理的需要,因此,应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及gis 技术,推进地籍管理和服务主流程的信息化,提高地籍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关键词:变更地籍;地籍数据库;数据转换abstract: currently,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paid for the use of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ulations, the change of cadastral increasingly frequent. to such a huge number, the source diversity, change frequent information,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s and management model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can not meet the need of modern land management, and so, using th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gis technology, promote cadastral management and service zhuliucheng the information, improve cadastral work scientific and modern management level is imperative.keywords: change cadastral; cadastral database; data transfer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由于城市建设发展特别快,城镇面貌日新月异,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初始调查成果中宗地的变化非常大,地籍资料的现实性较差,仅依靠年度的变更调查已远远满足不了地籍管理的要求,难以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实性。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LIS):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空间信息查询:是按一定的要求对土地信息系统所描述的空间实体及其空间信息进行访问,从众多的空间实体中挑选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空间实体及其相应的属性。

叠加分析:就是将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多个空间要素对象的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该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

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定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土地信息的构成:①地理空间信息——土地信息中最基本的信息首先是描述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形状及其面积大小的信息。

②自然属性信息——它是反映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区域内地块的自然属性状况,包括地形、岩石、基础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属性的特点。

③社会经济属性信息——这是反映某地理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交通运输能力、公共设施状况、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商业与服务业网点的分布、工农业产值、国民经济总产值、人文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等。

④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它是指国家已出台的土地管理政策、机构设置、管理的方法及实施的技术规程、规范、土地法律与法规和每宗地的权利状况等。

答案二:(1)土地本身所客观反映的信息:土地空间定位信息(位置、大小、形状);土地质量信息(陆地、水域、土壤、岩石、沙滩、海洋);自然资源信息(植被、矿石、地形、地貌、水源);环境信息(阳光、温度、降水、风力、大气压)(2)土地关系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空间、地面、地下的各处建筑物信息、工、农、林、牧、渔等各种产业的土地利用及人口、文化、交通等等);社会法律信息(行政管辖、权属、有关政令、文书、契约、法规及转让交易)LIS的特征:(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土地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土地研究和土地决策为目的, 以模型方法为手段, 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 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土地信息;(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土地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土地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LIS在土地管理中的服务领域:1. 地籍管理:对土地确权、登记造册、发放使用证书2. 土地定级估价:评定土地级别及基准地价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监测、制图、统计、分析与管理4. 耕地保护:对农用土地进行分类, 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5.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部署6. 建设用地管理:对城乡建设用地的征收、划拨和出让实施统一管理7. 土地监察:调解土地纠纷, 监察土地政策的执行情况8. 土地整理: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集约度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化、数据转换及数据概化)(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4)查询、统计、计算(5)空间分析(6)显示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1)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与土地信息技术更加融合;(2)时空LIS;(3)LIS应用模型;(4)Internet与LIS的结合;(5)L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6)更多地服务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廊坊市大比例尺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

廊坊市大比例尺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

体 化地籍 信 息 系统相 对应 的属性 表 。
( ) 区外 围有 我 院 用 清华 山维 E S 软 件 测 绘 2城 PW
据, 日 实现 常土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动化, 自 达到土地资
源的优化配 置及对土 地 的科 学管理 , 并为政 府 制定 国 民 经济发展规划 提供科 学依据 , 廊坊 市 国土 资源局 委 托河 北省地勘局测绘 院建 立廊坊 市1:1 0 比例 尺城乡一 体 0 0
Svr0 0为空 间数 据 库 , 国家 及 行 业 相 关 规 范 、 ee 0 2 按 标
北 京 坐标 系 , 中央子午 线 l7 。高 程 系统为 18 l。 95国家
高程基准 , 3种数据转换后的 . B文件作为建立 这 E
廊 坊 市城 乡一体 化地 籍信 息系 统 的数 据 基础 。
关 键 词 : 据 库 ; 籍 信 息 系统 ; 数 地 图斑 ; 乡一 体 化 ; 城 土地 分 类
l 引 言
随着廊坊市 近几年 城市经 济建设 的 飞速发 展 , 一个
城镇 地籍 信 息 系 统 R G S 3 0建 立 , 地 数 约2 0 D I . 宗 1 0 0
宗 , 籍 图 比例 尺 为 1: 0 , 址 点 点 位 中误 差 最 大 地 50 界 为 ±30e 符合《 . m, 城镇 地 籍 调查 规 程 》 求 。该 系 统 要 输 出 的街 坊 图 E B文件 作 为 建立 城 乡一 体 化 地籍 信 息 系统 直接 利用 的图形 数 据 , 根据 土 地 用 途 生成 地 类 图
斑, 系统 中原 有 的属 性 表 通 过 转换 模 块 直 接转 人 城 乡

园林式 、 生态型 、 代化 的中等城市 已经 鹤然屹立 于京津 现

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式 , 出了一 些适 用于基层 地籍 管理 工作 的信 息 系统建 设 思路 。并 结合 日常 工作提 出 了在建 设 一体 提
化地 籍管理信 息 系统 时应注意 的 问题 。但这仅 是就如 何 建立一 套适合基层 的地籍 管理 信息 系统做 的
初 步探 讨 , 如何 解决地 籍数 据 的 多尺度性 和共 享性对地 籍信 息 系统建设 的要 求 , 还有待进 一 步研 究 。
地利用情况纷繁复杂 , 涉及大量集体土地产权处置管理 等 问题 。城 乡建设 迅速发展 的事实 , 在客观 上也提 出 了 在土地 登记 的法 律基 础上 实行 城 乡地 籍 统 一管理 的要 求 。按 照土地登记 管理 的要 求 , 对近 郊 区域 土地产权 状 况、 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地籍调查, 建立城乡地籍一体化 管理 的地籍 信息 系统 已经 成为 当前 乃 至 日后 土地 管 理 的迫 切需 要 。 1 建 立现代城 乡一体化地 籍信息 系统 的迫 切性 1 1 现 行地籍信 息系统 已不能满足 日常工 作要 求 . 目前 , 国土地 利用 的主要矛盾 是土地 供求矛 盾尖 我 锐, 土地 资源利用不平 衡 、 土地利用率 和产 出率水平低 、
维普资讯
20 4
西 部探矿 工程
20 0 7年第 1 期 2

安 全 与管 理工 程 ・
城 乡 一体 化 地 籍 信 息 系统 建 设 初 探
芦 亚静 , 匡晓 宇
( 京市 国土 资源局 大 兴分局 , 北 北京 12 0 ) 0 6 0 摘 要 : 乡一 体化现代 地籍 建设是 我 国现 阶段 乃 至 日后 地 籍 管理 工作 的一 个长期 目标 和 方 向。而 城 地 籍管理信 息 系统是 地籍管理 工 作 中的 重要 部 分 。 简要 探 讨 了城 乡一体 化地 籍信 息 系统的 建 设模

淄博市临淄区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淄博市临淄区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48 ・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6 期 3 -7
成 果 与 方 法
20 年 6 月 07 —7
息 系统 ( D I) 软 件 平 台 , 先 将 不 同格 式 的 数 R CS ” 首
处、 村庄 境界 线界 址 点 坐标 63 10点 。 ̄ 2o 587 3o 5年
土地 登记 、 土地 统计 、 土地 宏 观 微 观 综 合分 析 、 土地
信息 查询 、 各种 地籍 专用 图的 编 绘及 输 出等 日常地
点 的城乡一 体化地 籍 信息 系统 已成为各 地土 地管 理 部 门面临 的重要 课 题 。为 此 , 淄博 市 临 淄 区地 在 籍 信 息系统 建设 的实 践 中进 行 了有 益 的探 索 , 立 建 了“ 临淄 区城 乡 一体化 地籍 信 息 系统 ”, 不仅 填 补 了
信息 系统大 多是 城镇地 籍 和农 村 土地利 用现 状分 别
基础 , 以国家行业 管 理 的技 术标 准为 准则 , 合城 镇 结
地籍 管理 和农 村土 地 利用 现 状 管 理 的要 求 , 时吸 同
纳 国 内外 GS和 地籍 管 理 信 息 系统 方 面 的 先 进 经 I 验, 采用 图数一 体 化数 据 库 和 面 向对 象 的设 计 以及
土 地利用 现状 更新 数据 。 2 12 属 性资料 ..
据, 使用相应的数据 转换程序进行转换及数据分析 预处 理 , 即统一 数据 格 式 、 一 坐 标 系 统 、 一 地类 统 统 体系; 然后 对照 外业 调 绘 的土地 利 用 现 状 图 斑 图进
摘要 :临淄区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 系统 ” 图形 数据 和属性数据 紧密地结合在一 起 , “ 将 对通过 各种 方式获取 的不 同 类型 的空间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 包括不 同比例尺 、 不同坐标 系数据 的转换 匹配等 。通 过地籍信 息系统各模 块的 有机结合 , 形成 了强大 的管理功能 , 可完成对各类案件 的图、 、 、 、 表 卡 证 册等数据 和信息的查询 、 统计 、 汇总和 分析 , 可方便地进行城市规划 、 道路拓宽分析 、 建设用地拆 迁 占地 分析 、 土地利用 结构分 析 、 建筑 密度及 容积率分 析等多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11•【字号】济政办字[2012]13号•【施行日期】2012.04.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济政办字〔2012〕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字〔2011〕103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通知如下:一、任务目标城镇建成区以外所有农村集体土地都要进行确权登记发证,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到2012年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完成40%以上。

到2013年底,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二、工作原则(一)坚持依法依规办理。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对符合“权属来源合法、界址清楚无争议、面积准确”要求的予以登记发证,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确权登记发证。

严禁通过土地登记发证将违法违规用地合法化。

土地权利人要依法履行提交资料和现场指界义务。

(二)坚持维护社会稳定。

要充分尊重农村集体土地权利人的知情权、参与权。

按照依法依规、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维护和谐稳定的原则,妥善化解土地矛盾和纠纷。

对短期内无法调处的农村土地权属争议,要做好工作,维持现状,暂缓确权登记发证。

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不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收取调查费、测量费,免收土地登记费,只收取证书工本费。

城镇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浅析

城镇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浅析
绘 ,不 能 形 成 良 性循 环 机 制 。 从 地 籍 管 理 业 务 角 度 看 ,地 籍 信 息 系 统 主 要 解 决 日 常 土 地
登记 发证计 算机化 问题 ,同 时实现地籍信 息 的变更 ;数字地籍 调查 测绘则 侧重通 过大 面积地籍 测绘和 权属调 查 ,建立初始 地 籍 数据库 ,以摸清 家底 ,并确保 某一个 时 间点 上较大 面积数 据 的现 势性 。因此 ,地籍信 息 系统 着重解 决 “ 块 ”变更 ,解决 地 动 态 机 制 问 题 ;数 字 地 籍 调 查 着 重 解 决 某 一 时 间截 面 上 的
与 图形 数 据 进 行 匹 配 建 库 ,保 证 “ ” 、 “ ” 和 “ 地 ” 在 图 属 实
某一 时间点 的三者 一致 ,避 免 “ 图” “ ”两张 皮。第三 步 , 属 地籍信 息 系统 和数 字地籍调 查成果 的 良性互动 。通过城镇 地籍
信息 系统 日常更新 数字地籍 调查成 果 ,既实现地 籍管理 的信 息 化 ,又确保地籍数据 的现势和翔 实。
“ ” 上 数 据 现 势 性 问题 ,解 决 大 面 积 初 始 数 据 建 库 问 题 。 两 面
者侧 重点 有所不 同 ,只 有综合 两者所长 ,地籍 管理信 息化才 能 取得预期 的效 果 ,否则则会事倍功半。
鉴 于 地 籍 调 查 测 绘 涉 及 的财 力 、人 力 和 物 力 较 为 庞 大 。笔
进 行 空 间 数 据 调 用 的 通 道 , 主要 实 现 日常 流 程 行 政 审批 功 能 。 这 种 “ 文 松 耦 合 ”模 式 地 籍 信 息 系 统 的优 点 是 图
求。 因此 ,地 籍 信 息 系 统 建 设 可 采 用 “ 文 松 耦 合 ”模 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0 引言
地籍管理是信息化管理是国土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与日常业务审批和地籍调查等工作密不可分。

通过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各县(市、区)已完成了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农村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由于各项地籍调查工作的目的、技术路线、成图比例尺、坐标系统及选用的软件平台等不尽相同,所建成的数据库系统分别在不同环境下分库运行,使得地籍管理部门在各数据库之间无法顺畅、便捷地开展各项综合业务。

随着国土部“一张图” 工程的深入,将城镇与农村地籍管理工作建立在一个平台下一体化管理,达到统一管理、规范运作、高效服务是今后地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1系统建设目标及内容
1.1系统建设目标
1)城乡一体化管理:将城乡两种地籍管理模式在数据级上意义对应,符合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的组织模式和结构,按照县―地籍区―地籍子区―宗地―图斑的模式组织管理,实现各个地籍数据库不同坐标系的相互转换。

2)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集成应用涉及到的数据接边处理方
法和数据跨带处理方法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3)多类型空间数据集成技术:利用SD(X 空间数据库引擎)实
现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采集与存储。

4)时域GIS 管理:采用增量存储和时空一体管理的功能,实现不同时间地籍信息的可视化表达。

1.2系统建设内容
1)年度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城镇地籍变更数据库、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及影像等资料的数据格式转换、合库与衔接工作。

2)城镇地籍数据代码编制和转换工作。

3)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开发与建设。

2系统环境设计目前国内主流地籍管理系统平台主要包括:MapGIS、
SuperMap GIS 、ArcGIS 软件等。

作为国产优秀GIS 软件的SuperMap GIS在海量空间数据管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实践和应用效果,同时SuperMapGIS对Oracle Spatial的支持较好,有针对OracleSpatial 扩充的空间索引,有针对OracleSpatial 的专用缓存机制,在数据管理及效率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

本文采用SuperMapGIS作为系统开发设计平台,采用SQL Server 作为大型关系型数据库。

系统应用涉及到的主要网络包括国土资源主干网和电子政务内网。

3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框架设计
图1 逻辑框架结构图
3.2数据的管理与组织
1)数据库的管理。

在整个数据库的逻辑组织上,划分了工作库、现状库和历史库,按照增量方式存储地籍历史空间数据。

2)空间数据引擎的设计。

土地数据通常都是海量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统一管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

3)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

本项目采用SuperMap的空间数据库技术SuperMapSDX进行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

4)多分辨率影像数据集成。

建立2011-2014 航空、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库。

5)多尺度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将不同尺度的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分别按照各自的分层和编
码保存在空间数据库中,实现不同尺度空间数据的叠加和按不同比例尺范围显示。

6)历史空间数据的管理。

城乡一体化地籍库的动态性特点,信息从时间、空间上都不断发生变更,数据管理系统必须记录和实现这些变更。

3.3系统功能设计
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功能可以分为用户认证、数据入
库、数据管理、土地登记、宅基地用地审批、农村户籍管理、档
案管理、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影像管理、图件输出、报表制作输出、
系统管理等模块,这些模块之间是一种松散耦合的关系,模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赖、调用和使用的关系,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如图所示。

图2 数据管理系统平台功能模块
3.4系统功能描述
1)用户认证模块。

用户认证模块主要是提供用户单点登录的功能组件,主要包括密码管理和权限设置两个方面。

2)数据入库模块。

数据入库功能主要是实现将经过转换、检查和处理的各类数据,并专人到空间数据库中。

3)数据管理模块。

数据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实现井陉县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的浏览、查询、统计、分析以及制图输出等功能。

4)土地登记模块。

土地登记模块主要完成城镇土地、集体土地中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等的初始、变更、注销等登记,实现地籍数据一体化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