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测量
科学测量-2022-2023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

【例9】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 结果。你认为各选项中判断一致的是( )
【答案】B
【例10】小明学习了体温计的使用后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 ,测得的结果是( )
A.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
B.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7℃
二.体积的测量
(2)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将量筒放在水平面上。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现凹形 ,这使得液面从侧面看,并非呈现一条细线,而是具有一定厚度的表面层。读数时,应当使量筒壁上 的刻度正对自己,视线与量筒内的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读数。
(3)注意事项:
二.体积的测量
3.固体体积的测量
【例7】下列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步骤,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让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③取出温度计;④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 ⑥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②①⑤⑥③ C.④②①⑤③⑥ D.②①③⑥⑤④ 【答案】B 【例8】如图所示,是长度测量中常用的几种特殊测量,其中测量过程有误的是( )
【答案】 5.20cm
D2 D1 2n
【例17】在科学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下图中温度的示数读作___________,硬币的直径 为___________,塑料盒的体积是___________。
【答案】 -6 1.85cm 6cm3
【例18】某同学利用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红墨水制作了简易温度计甲、乙,如图所示。
【例15】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体积,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 量筒, 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1.4.1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共31张PPT)

(a)放正确:刻度部分与被测物体紧贴
0
1
2 cm
最小刻度值0.1厘米; 物体长度 2.78厘米 .
最小刻度值1厘米 ; 物体长度 2.8厘米
误差:估读不可能绝对精确,测量的
(先估后选) 例: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卡尺(分度值0.1mm)根 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 测量跳远长度需用__卷_尺____.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_卡__尺___.
②放正确:
(1)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2)刻度线应紧贴并平行被测物体。
×
0 cm 1
2
3
4
5
6
7
8
米
1000倍
毫米
厘米
微米
毫米
纳米
长度单位的换算
练2、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身高大约15.7__分_米 __ 2、粉笔盒高度大约为8___厘_米 __ 3、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__毫_米__
1.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 A、3.5米=3.5×100厘米=350厘米 B、 3.5米=3.5米×100厘米=350厘米 C、3.5米=3.5米×100=350厘米 D、 3.5米=3.5×100=350厘米
应用之二:测金属丝的直径。
1.将细铜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长度L. 2.数出线圈的圈数n.则细铜丝的直径是
dl n
二、组合法
应用之一:测硬币(或圆柱)的直径 。
壹元
0 cm
1
2
3
4
5
6
7
8
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测量

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测量测量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多个领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测量无处不在,从长短、重轻、面积、体积到温度、时间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进行测量。
在七年级科学上册中,测量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从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单位、测量工具和测量误差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是指通过某种方法,把物理量的数值与规定的标准单位相比较,从而确定这个物理量的数值大小的过程。
其中,物理量是指描述物体或现象的性质的特征,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等等。
而测量的结果则是对物理量进行量化的数值,它们通常使用标准单位表示,例如米、千克、秒、开尔文等等。
二、测量单位测量单位是指用来表示物理量大小的标准单位。
在国际上,通常使用国际单位制(SI)中的单位,SI中的七个基本单位是: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坎德拉(cd)。
其中,米、千克、秒分别对应于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测量单位。
在实践中,除了基本单位,还有一些常用单位,例如面积的测量单位是平方米(m²)、体积的测量单位是立方米(m³)等等。
三、测量工具测量中使用的工具有很多,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测量工具:1.尺子:用于测量长度的工具,通常有几十厘米或几米长的直尺,有刻度来表示长度。
2.天平:用于测量质量的工具,它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也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
3.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的工具,通常使用水银温度计或电子温度计。
4.时钟:用于测量时间的工具,通常使用秒表或挂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专业的测量工具,例如电力电气测量中使用的万用表、示波器等。
四、测量误差在进行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测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可能会存在误差。
误差是指实际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
常见的误差类型有以下几种:1.常规误差:由于测量环境、测量工具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2.系统误差:由于测量方法、仪器、观察者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讲长度的测量

第二讲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目标(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常用单位;(2)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3)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a.测量是一个将______的量与公认的______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b.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_____(m);单位换算:1千米(km)=______米;1米=_____分米(dm) =_____厘米(cm) =_____毫米(mm);1毫米=______微米(μm);1米=_____厘米;1米=_____毫米;1米=______微米;1米=_______纳米。
2、长度的测量工具及选择a.长度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常用的测量工具还有__ __,____ _,___ ___,螺旋测微器。
b.选择测量工具时应注意______和___________。
3、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测量前,首先要看刻度尺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测量时:①放正确:0刻度对准被测物体_______,刻度线尽量________被测物体;②看正确:视线跟刻度尺________;③读正确:测量值包括准确值和一位估计值,不要忘记_______。
可总结为:1选2放3看4读5记。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a.有时测量时要采用特殊的测量方法如:化曲为直法、滚轮法、卡尺法和累积法等。
潜水艇采用________测距,雷达采用_____测距,激光测距仪利用__________测距。
经典例题例1、下列单位中,不是长度单位的是()A.纳米 B.立方米 C.米 D.光年举一反三1、以下单位中不属于长度单位的有( )A .米B .光年C .纳米D .开尔文2、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10.5cm=10.5cm ×10mm=105mmB .10.5cm=10.5cm ×10=105mmC .10.5cm=10.5cm ÷100cm=105mmD. 10.5cm=10.5×1001m=0.105m 例2、长度测量时,下列对于测量工具的选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并依据此准确程度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B .根据测量人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C .根据单位的大小选择测量工具D .在已有的测量工具中选择最高准确程度的测量工具举一反三1、某同学进行长度测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2.74cm ,则该同学所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A .米刻度尺B .厘米刻度尺C .毫米刻度尺D .分米刻度尺2、某同学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4 次测结果如下:12.34cm 、12.36cm 、12.35cm 、12.75cm ,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 .12.45 cmB .12.34 cmC .12.35 cmD .12.36 cm例3、关于刻度尺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刻度尺时,尺要沿着所测物体B .记录结果时,要在数后加单位C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必须将尺的最左端与被测物体左边对齐D .尺的放置和读数时视线均不能歪斜教师讲解内容:(一)要做到用前三观察:①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科学 七年级上册 长度、体积、温度测量

模块一长度测量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水,A 点水的深度是( )A .8cmB .32cmC .40cmD .62cm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A .3.15cmB .3.150cmC .2.15cmD .2.150cm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他发现自己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他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他长高了( )A .5cmB .5.0cmC .5.00cmD .5.000cm 小云同学用两把刻度尺对木块的长度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长度真实值的是( )A .3.2cmB .3.25cmC .3.3cmD .3.5cm易错1长度的计算易错2 起始位置非零刻度线的刻度尺读数易错3特殊的长度测量易错4刻度尺的精确度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cm 、13.44cm 、13.44cm 、13.90cm ,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 ) A .13.447 cm B .13.45 cmC .13.56 cmD .13.44 cm某同学测得科学课本的长为25.91cm ,宽为18.35cm ,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 .1cm B .1mC .1dmD .1mm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
在45℃时测得的长度为L 1,在15℃时测得的长度为L 2。
已知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L 1>L 2,则两种材料的膨胀程度不同,且甲比乙更易膨胀B .若两种材料分别为铝和铁,已知铝更易膨胀,则当L 1<L 2时,甲为铝C .若用丙刻度尺在45℃时测得乙的长度为L 3,当L 3>L 2>L 1时,丙最易膨胀D .以上答案都不对学习了长度测量后,小明常用各种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一次,他用刻度均匀的米尺测量一张小桌面的边长,读数为0.980米,无意之中将这把米尺跟标准米尺校对,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米,则这张小桌面的实际边长约为( )A .1.002米B .1.020米C .0.982米D .0.987米如图所示,一个饮料瓶装有大概半瓶水,用刻度尺量出水的深度为h 1,然后将饮料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为h 2,最后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瓶底的直径为D ,那么,该瓶的容积大概为( )A .14πD 2(h 1+h 2) B .πD 2(h 1+h 2) C .4πD 2(h 1+h 2)D .πD 2(h 1-h 2)易错5刻度尺的测量结果分析易错6由读数定刻度尺分度值挑战1 刻度尺的热胀冷缩挑战2 刻度尺的校准挑战3 长度的特殊计算模块二体积测量量筒要做得细而高,而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 A .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B .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强稳定性 C .实验时,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D .粗矮的量筒中所盛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下列是用量筒测量或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B .量取液体时,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C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D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用量筒测石块体积的实验中,应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这里的“适量”的含义是指( ) A .水的体积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B .水的体积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测量值C .水能淹没石块且浸没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只测一次,并能准确地量取125mL 的酒精,请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择出适当的量筒( ) A .总容量50mL ,分度值为5mL B .总容量100mL ,分度值为2mL C .总容量250mL ,分度值为5mL D .总容量500mL ,分度值为10mL 量筒内有一些液体,小明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毫升。
七年级科学上册1.4.3温度计的使用温度的测量

表示(biǎoshì)人体的温度
⒋体温计上有一面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水银柱
放在三棱形玻璃上,只有转动到观察的最佳角度 时才能准确读数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测量范围 能否测量开水温度
一般能否测量室温 最小刻度
玻璃泡与玻璃管之 间有无细小的弯曲
标准量做比较
温度的标准量
温度 的单位 (wēndù)
3、温度的单位以及单位的定义
温度计的刻度(kèdù)制作过程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能否(nénɡ fǒu)读作摄氏5度? 能否读作负5摄氏度?
练习1:5 ℃ 、0℃、-5 ℃分别 读作 (fēnbié) 什么?
练习2:分别(fēnbié)写出甲、乙的温度, 并读一下。
体温计
实验室温度计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讨论:
甲同学感冒发烧,体温为38.50C,测量后体温计不作任何处 理,又给正常的乙同学测量,测得体温也为38.50C,已知这天气 温:250C。问:操作(cāozuò)中有哪些错误?
1、没有消毒 2、乙同学测量错误,体温计测量完后再次(zài cì) 测量时,应用力甩一下,使水银回位。
并读
No 一下。①测量的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在读数,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读数。的
性质制成的。缩小时,细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就发生显著的变化。⒉体温计的刻度范围(fànwéi)在35℃—42℃之间, 能准确。不同的温度计原理是不一样的
Image
12/7/202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并没有要求(yāoqiú) 温度计一定要竖直放立),记录数据时注意液面示数 是在0℃以上还是以下
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课时1长度的测量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4节科学测量(课时1)长度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
2、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3、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正确记录读数。
4、学会用累积法测量细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重点难点】1、能熟练的进行长度单位的选择与转换。
2、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知识罗列】一、长度的基本知识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
还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对应的符号是km、dm 、cm、mm、μm、nm。
3、1km =_______m1m =______dm =_______cm =_______mm1m=_______mm、1mm =______μm、1μm=_______nm1m______μm =_______nm4、潜水艇常用声呐来测量距离,雷达用电磁波来测量距离,激光测距仪用激光来测量距离,这些都是利用波的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距离。
【情景品学】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
激光测距仪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
激光测距仪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单速度快而准确,其误差仅为其它光学测距仪的五分之一到数百分之一。
二、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记录1、认识刻度尺观察常用刻度尺的一大个格和一小格分别表示的长度,判断实际测量物体长度时该用什么量程,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
2、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使用刻度尺前应仔细观察它的 , 和。
①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若零刻线磨损时,这把刻度尺也可以用,只不过不把它的_________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___________作为测量的起点线;②观察它的最大测量值即________;③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这个值越小,准确程度越_________ 。
【新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测量》第一课时【创新教案】

第一章第4节《科学测量》创新教案【内容来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主题】长度的测量【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测量的意义。
知道长度的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2)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
学会选择不同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3)知道测量有误差,介绍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4)学会用累积法测细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2、过程与方法:(1)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测量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会用累积法测小物体的长度。
难点: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注意事项及单位换算。
三、教学准备刻度尺等。
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阅读】聪明的阿凡提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智慧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的这条渠里的水有多少桶吗?”阿凡提说:“如果这桶有这条渠一样大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这桶有这条渠一半大的话,那就有两桶水,如果这桶有这条渠的十分之一大的话,那这条渠就有十桶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生:(预设)测量需要有统一的标准。
2、新课教学(1)测量的意义师:什么叫测量?生:(预设)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思考】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师: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
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生:(预设)米、分米、厘米、微米...长度单位:国际主单位:“米”,用“m”表示测量较大距离:千米(km) 测量较小距离:厘米(cm)、毫米(mm)研究天体:光年研究微观世界:微米(μm)、纳米(nm)长度单位的换算:1 米[m] = 10 分米[dm] = 100 厘米[cm] = 1000 毫米[mm]1 毫米[mm] = 1000 微米[µm] = 1000000 纳米[nm]1 千米[km] = 1000 米[m]【练习】3.6千米=_______米=_______ 毫米2.4厘米=_______米=_________千米科学计数法:太大或太小的数字记和写都不方便1000000=1×1060.00001=1×10-50.0025=2.5×10-3 480000=4.8×105 【思考与讨论】在测量图1-41中的物体时,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得出结论:长度单位的选择要适合实际情况!【练习】感性认识长度1.一幢6层住宅的高度大约为( )A.1800cmB.60mC.360dmD.200m2.下列物体接近16厘米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B.乒乓球的直径C.钢笔的长度D.彩电的高度(3)长度测量工具【思考】你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有哪些?生:(预设)米尺、卷尺、皮尺、钢尺......师: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4)刻度尺的观察【思考】测量某一物体长度之前首先应该做什么?生:(预设)看量程、看最小刻度......师:总结归纳,看测量范围(即量程)和准确程度(即最小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科学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长度、体积的单位,及各单位间的进度关系,以及它们的测量。
2.能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来进行定量测量.3、掌握温度计的原理、及注意事项4、掌握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5、提高科学实验仪器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实验的严谨求实态度重点、难点1、知道长度、体积的单位,及各单位间的进度关系,以及它们的测量。
2、能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来进行定量测量。
3、掌握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考点及考试要求1、知道长度、体积的单位,及各单位间的进度关系,以及它们的测量。
2、能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来进行定量测量。
3、掌握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教学内容考点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的含义: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
单位换算: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3﹑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刻度尺的认识: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③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刻度尺倾斜会造成读数偏大,皮尺拉伸造成读数偏小)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④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4﹑常用的长度粗略测量方法:每个人身上都有几把尺,如:一臂﹑一步等5﹑长度的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测一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2)滚轮法: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3)化曲为直法:侧地图上两点间的长度(4)组合法:用直角三角板测量直径典型例题1. 弄清分度值例、 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记录结果为0。
7698m.由此可知,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解析:有三种方法:①对位法。
该法是根据测量值所带单位,将测量值的每个数位与长度单位一一对应。
0。
7698m 的个位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 ,“7”对应的长度单位是“dm ”,“6”对应的长度单位是“cm ”,“9”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8”对应的长度单位是“0。
1mm ”。
在物理实验中,测量长度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8”是估计数字,而“9"所对应的是最小刻度上的准确读数,即最小刻度是mm;②移位法.该法是将小数点移到测量值的最后一位与倒数第二位之间,在不改变测量值大小的情况下,此时测量值所带的单位即最小刻度。
此题将小数点移动到“9”与“8”之间,不改变原测量值大小的情况下为769.8mm,故答案为mm;③数位法。
根据测量结果所带单位与刻度尺最小刻度的关系,通过数小数位来确定测量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如果测量值的单位是m,小数位只有一位,最小刻度就是m ;小数位若有两位,则最小刻度就是dm ;小数位若有三位,则最小刻度就是cm ;小数位若有四位,则最小刻度就是mm;小数位若有五位,则最小刻度就是0.1mm 。
若测量值是以dm 、cm 、mm 为单位记录的,数位方法依次类推。
在测量值没有小数位的情况下,测量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单位要比测量值所带单位大一级,如230mm ,测量此值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cm 。
2. 判断正误例、 用最小刻度是cm 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下列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A. 7。
8dm B 。
78cm C. 78.0cm D. 0.78m解析:与例1相反,由于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cm,则所测量数据必须准确到cm 。
根据读数规则,必须在cm 的下一位估读一位,对四个测量数据分析可以知道,78。
0cm 符合题意及读数规则,故选择答案C 。
3。
补充单位例、给下列数字填补单位。
(1)某同学身高15。
9_______;(2)课桌高约76.8_______。
解析:欲正确解答这类题,必须对所学的长度单位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其次是在平常多积累一些生活经验.某同学身高应是15.9dm=1。
59m;课桌高约76。
8cm=0.768m 。
以上数字后应填补的单位分别是dm 、cm 。
4. 减小误差例、 四位同学分别对同一长度的测量结果记录如下:25.1mm 、25.2mm 、25。
1mm 、25.3mm.则第________个测量结果最接近长度的真实值。
解析:测量误差发生在估读数字上,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最接近所测量长度的真实值,其误差最小.在求平均值时,应该按照原测量工具的准确程度来决定保留的位数,实际计算时,可以计算到比测量值多一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不足者补零,则所测量长度最接近于mm mm mm mm mm L 2.254)3.251.252.251.25(=÷+++=。
即第二个结果最接近真实值.5。
记录结果例。
如图1,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
解析:这是最常见的测量题型,联系实际,考查能力.应该注意:测量不是从零刻线开始量起的,所以应该用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减去物体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即为所测物体的长度,还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故被测物体的长度为2.15(±0。
02)cm 。
6。
单位换算例、 下列几个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 。
cm cm m m 3801008.38.3=⨯=B. m km 3108.68.6⨯=C. m cm 3105.125.12-⨯=D 。
cm m m 5401004.54.5=⨯=解析:检查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单位换算过程.必须有正确书面表达式和进率关系.选项A 的正确写法是cm cm m 3801008.38.3=⨯=;C 中m 和cm 的进率为cm m 1001=;D 选项的正确写法应为cm cm m 5401004.54.5=⨯=。
所以,本题选项B 正确.在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时,要掌握进率关系和正确的书面表达过程,不能在数值后面乱加单位.正确的书写方法为:m m b cm b am m a akm 224410610101010001000⨯=⨯⨯=⨯=⨯=-,。
考点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 3),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L )和毫升(mL)。
1米3=1000分米3=1000000厘米3 ;1升=1分米3 ; 1毫升=1厘米3 2﹑体积的测量:(1) 规则固体的体积,如:长方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刻度尺,体积=长×宽×高。
(2)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或量杯)(排水法)量筒—-刻度均匀 量杯——刻度上密下疏(3)量筒的使用:测量前,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注意:量筒读数要注意最小刻度!羊小虎大: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4)排水法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①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V 1;②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缓缓加入量筒水中,并完全浸没,测出水面的刻度值(即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 2;③V 2-V 1即为石块的体积.(5)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①排水法 ②针压法 ③重物法 ④薄膜法 ⑤替代法典型例题一、实验中的偏差问题1. 一同学用皮尺测量操场跑道的长度,由于拉得太紧,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 )A .偏大B .偏小C .正确D .无法确定2。
某同学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在量取酒精操作中,俯视时就读数了,则读数会( )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1.8米=1.8×1000=1800毫米 B。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4、一支完整的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于()A。
15毫米 B. 0.5厘米 C。
0.8分米 D. 0.2米5、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 )A. 更大B. 更小 C。
一样大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6、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
100ml的烧杯 B。
100ml的量筒 C。
100ml 的烧杯和滴管 D。
100ml的量筒和滴管7、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B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8、利用三角板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正确的是( )9、在运动会上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 偏大B. 偏小C. 不变 D。
都有可能12、测量水的体积时,视线必须与()A. 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B。
量筒凹液面的最高处相平C. 量筒凹液面的任意处相平D. 取最高处读数与最低处读数的平均值13、一个油漆匠给某人家油漆面积为12平方米的地板,用去油漆6升,其油漆的平均厚度是( )A. 5毫米B. 0.5毫米 C。
0。
05毫米 D。
5微米14、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6厘米,1.78厘米,1.74厘米,1.78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多少? ( )A. 1.78厘米 B。
1.765厘米 C. 1.77厘米 D. 1.76厘米16、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
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
长度单位 B。
体积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17、某温度计的示数为-8℃,正确的读法为:()A、负8摄氏度B、摄氏零下8度C、摄氏负8度D、零下8摄氏度18、用t1表示太阳表面的温度,用t2表示白炽灯泡灯丝的温度,用t3表示火柴火焰的温度,温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A、t1>t2>t3B、t2>t3>t1C、t1>t3>t2D、t3>t1>t219、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江阴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D. 江阴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