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的表面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镁合金氧化技术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密度为1.75~1.90g/cm3。

镁合金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但它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在相同重量的构件中,选用镁合金可使构件获得更高的刚度。

镁合金有很高的阻尼容量和良好的消震性能,它可承受较大的冲击震动负荷,适用于制造承受冲击载荷和振动的零部件。

在摩托车工业中最常见的,就是镁合金轮框,例如NSR-250SP。

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切削加工性和抛光性能,在热态下易于加工成形。

上述特性以及超轻Mg-Li合金系(密度为1.35g/cm3)的问世,拓宽了镁合金的应用范围,并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继续保持一定的生命力。

但是镁合金的抗蚀性能较低,缺口敏感性较大;化学性能活泼,所以在熔炼、浇注镁合金时必须采用熔剂和保护气体进行保护,防止合金的燃烧。

镁合金熔体不得与水接触,否则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热处理时必须在保护气氛中进行。

基于镁合金的这些特点,许多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应时而生,其中不乏世界上最优秀的镁合金处理技术——镁合金微弧氧化、镁合金真空电镀等。

镁合金真空电镀虽有良好的表面性能效果,但其成本也相应高出许多。

所以,镁合金氧化技术将会在未来得到青睐,从而得到蓬勃的发展。

镁合金的氧化技术在国内是刚起步。

目前在国内,能做镁合金氧化的技术比较成熟的,主要有三种技术:1)常规阳极氧化处理常规阳极氧化处理也就是工件在低电压作用下进行的阳极氧化处理技术。

典型的处理规范如表5所示。

通常经过常规阳极氧化处理后,工件表面形成较为致密的氧化膜层,该膜层主要由氧化镁与六方氢氧化镁构成,与基体结合良好。

与化学成膜处理相比,常规阳极氧化处理膜层的耐蚀性、耐磨性好、机械强度高,工件的尺寸精度几乎不发生影响,在某些使用情况下可省去涂装工艺,直接可作为最终处理,因此常规阳极氧化处理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等离子体微弧阳极氧化处理将常规阳极氧化处理的电压升高到一定值,在阳极区将产生等离子体微弧放电,微弧直径一般在几微米至几十微米之间,在工件表面的停留时间约为几十毫秒,相应的温度可高达几千度,可使周围的液体汽化,形成高温高压区,在该区域内,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产生大量的电子和正负离子,因此可产生特殊的物理化学作用,使生成的氧化膜成为陶瓷质的有序结构(主要由立方结构的氧化镁构成),这种特殊的镁合金压铸件表面处理技术就是等离子体微弧阳极氧化处理技术。

镁合金表面处理概况

镁合金表面处理概况

鎂合金壓表面處理概論由於鎂的負電性強(-2.36V SCE),在大氣中的耐蝕性極差,所以在使用前必須對鎂合金壓鑄件根據具體要求進行適當的表面處理。

現對鎂合金表面處理技術可分為鉻化處理、磷化處理、鋅置換處理、化學腐蝕處理等四類表面處理技術。

一﹑鎂合金壓鑄件的表面處理技術鎂合金壓鑄件的表面一般需要依次進行預處理(清理、脫脂、酸洗等)、鍍膜、塗裝(噴漆、噴塑、鍍金屬等)等處理,通常所說的鎂合金壓鑄件的表面處理指的是鍍膜這道工藝,其主要作用是在壓鑄件表面形成與油漆、塑膠或金屬附著性能好的具有耐腐蝕性的保護膜層。

目前,在鎂合金壓鑄領域中主要採用的是濕法表面處理方法,也就是,使用處理溶液進行的表面處理方法。

現有的表面處理技術不盡相同,根據成膜條件,將鎂合金壓鑄件的表面處理技術歸納爲化學成膜和陽極氧化成膜二大類,下面僅對化學成膜進行介紹。

1. 鉻化處理規範3.鋅置換處理規範化學成膜技術主要是指鎂合金壓鑄件通過在化學溶液中進行一定時間的接觸、利用工件與化學處理液之間的化學反應在工件表面形成保護膜層的一類表面處理技術。

主要包括鉻化、磷化、鋅置換和化學腐蝕等處理技術。

1)鉻化處理鉻化處理就是工作在以鉻酸或重鉻酸鹽等爲主體的處理溶液中進行浸漬,使表面産生氧化鎂、氧化鉻或鉻酸鹽保護膜層的表面處理技術。

典型的處理規範如表1所示。

通常含鉻離子處理液的成膜性較好,對工件的表面質量要求不高,對厚、薄工件均適用。

鉻化處理膜層均勻,厚度通常爲0.5-3μm,可使工件的耐腐蝕性可以提高數十倍。

鎂合金的鉻化處理研究開展得較多,較爲成熟,但由於鉻離子對人體和環境的副作用較大,所以其應用已在逐漸減少。

2)磷化處理磷化處理就是工件在以磷酸或磷酸鹽爲主體的溶液中進行浸漬或採用噴槍進行噴淋,使表面産生完整的磷酸鹽保護膜層的表面處理技術。

典型的處理規範如表2所示。

磷化處理液的成膜性不如鉻化處理液的好,對工件的表面質量要求較高,通常不太適合於表面質量差的薄壁壓鑄件(壁厚小於2mm)的表面處理。

第三章 镁及镁合金的热处理ppt课件

第三章 镁及镁合金的热处理ppt课件

3.2 镁的合金化

Mg-RE-Zr和Mg-RE-Mn属于耐热镁合金,可在150250℃范围内工作。
稀土元素(RE)在镁合金中常用的有钕(Nd)、铈(Ce)、镧 (La)及其混合稀土(MM)。它们与镁构成类似的共晶系和 相近的相组成。 以Mg-Nd为例(图3-4),在近镁 端552℃进行共晶转变


非连续析出大多从晶界或位错处开始,Mg17Al12相以片状 形成按一定取向往晶内生长,附近的δ 固溶体同时达到平 衡浓度。由于整个反应区呈片状结构,故有时也称为珠光
体型沉淀。反应区和未反应区有明显的分界面,后者的成
分未发生变化,仍保持原有的过饱和程度。
3.3.1 镁合金固态相变特点

从晶界开始的非连续析出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晶内产生连 续析出。Mg17Al12相以细小片状形式沿基面(0001)生长, 与此相应,基体含铝量不断下降,晶格常数连续长大,由 于此时晶格常数变化是连续的,故有此名。 连续及非连续析出在时效组织中所占相对量与合金成分、 淬火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及时效规程等因素有关。在一般 情况下,非连续析出优先进行,特别在过饱和程度较低、 固溶体内存在成分偏析及时效不充分的情况下,更有利于 发展非连续析出;反之,在含铝量较高、铸锭经均匀化处 理及采用快速淬火及时效温度较高时,则连续析出占主导 地位。

3.1 镁及镁合金的基本特征

③良好的减振性。在相同载荷下,减振性是铝的 100倍,钛合金的300~500倍。

④切削加工性能优良,其切削速度大大高于其他 合金。

⑤镁合金的铸造性能良好,几乎所有的铸造工艺 都可铸造成形。
3.2 镁的合金化
3.2.1 镁合金的分类

国际上倾向于采用美国试验材料协会(ASTM)使 用的方法来标记镁合金。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

镁合金汪铸件的表面处理清华大学机械丁程系曾大本张鹏摘要:按照表面成膜过程中有无外加电压作用,将现有镁合金压铸件的表面处理技术归纳为化学成膜技术和阳极氧化成膜技术二大类。

分别介绍了化学成膜技术中的铬化处理、磷化处理、锌置换处理、化学腐蚀处理等4类表面处理技术和阳极氧化成膜技术中的常规阳极氧化、等离子体微弧阳极氧化等2类表面处理技术,同时还简要地介绍了作者新近开发的镁合金压铸件交流等离子体微弧氧化处理技术,论述了上述各种技术的特点,总结了在各种表面处理过程中获得高质量膜层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并明确了镁合金压铸件表面处理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镁合金压铸件表面处理关键问题发展方向ABSTRACT : The existing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magnesium alloy die casting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uch as chemical coating and anode coating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voltage being exerted during coating。

The four types of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such as chromate treatment, phosphate treatment, zinc displacement treatment and chemical corrosion treatment in chemical coating and two types such as conventional anode coating and plasma microarc anode coating in anode coating were introduced together with the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microarc oxidization coating which was developed bythe author recent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kinds of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The critical problems for good coat in the process of these kindsof surface treatment were summarized。

11-专题-镁合金的表面处理

11-专题-镁合金的表面处理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
1
镁合金表面处理及其功能
镁合金零件常见之表面处理大致可分为﹕油与蜡之外表被覆﹑ 化学处理法﹑阳极氧化法﹑喷漆法﹑电镀法﹑气体/电浆氮化法﹑雷 射合金化﹐而一般机械方法如抛光﹑擦光﹑滚桶研磨﹑及震动磨蚀 法亦可使用表面处理方法使用选择所需考虑之因素: 1.表面处理是否仅装饰或美观用途
11
7.抛光与擦光﹕
可作为镁合金电镀﹑阳极氧化及喷涂前之预处理。镁压 铸件抛光时应尽量减少磨除量﹐以保持铸件外层薄而无孔 质层。标准件抛光可使用磨轮及皮带﹐可去除粗糙表面﹑ 分模线﹑及镁合金零件表面之缺陷。可使用Al2O3﹐及SiC 磨料﹐其粒径大小视表面粗糙度﹐及最终所需之表面处理 而定。游离铁及其它重金属微粒不可用做镁合金抛光之磨 料﹐因为这些金属若嵌入镁合金表面会引起腐蚀﹐或在酸 洗时造成孔洞。镁合金亦可用硅藻土化合物或 Al2O3于缝 合轮作平滑光泽表面处理抛光。对着色抛光可用干石灰石 化合物﹐抛光化合物若含有游离铁或其它重金属磨料不可 使用。抛光或擦光后﹐在有机涂装之前应作硝酸铁光泽酸 洗﹐硝酸铁光泽酸洗可生成钝化表面﹐增加被覆物之附着 性及耐蚀性﹐也可以阻止被覆物干燥后发生污点。
2.镁合金零件是否具备某种程度之保护特性或机械效益只强化。
3.上述功能皆须满足 若镁合金零件之应用仅须面对风化间歇性之润湿﹐而不需有豪华 美丽外观﹐则不需做任何表面处理﹐但有些表面处理具较复杂程度 之涂装﹐可在长期严苛环境下保护零件。
2
表面处理之应用亦须考虑到整体经济成本效益﹐ 要选择最佳条件之表面处理﹐必须了解镁零件所处之 环境条件﹐急镁零件表面处理之耐腐蚀行为及机械特 性。镁金属表面处理最佳条件之决定因素包括可容忍 之腐蚀程度及操作环境之严苛程度。压铸镁合金于汽 车零组件应用﹐对严苛之盐雾暴露﹐及未做化学处理 或被覆之电解腐蚀抑止效果﹐皆优于碳钢及压铸380 铝材。而于油腊被覆﹑化学处理及喷涂﹐电镀技朮亦 皆可满足装饰及保护需求。

镁合金压铸件的表面处理技术

镁合金压铸件的表面处理技术

镁合金压铸件的表面处理技术镁合金压铸件的表面一般需要依次进行预处理(清理、脱脂、酸洗等)、镀膜、涂装(喷漆、喷塑、镀金属等)等处理,通常所说的镁合金压铸件的表面处理指的是镀膜这道工艺,其主要作用是在压铸件表面形成与油漆、塑料或金属附着性能好的具有耐腐蚀性的保护膜层。

目前,在镁合金压铸领域中主要采用的是湿法表面处理方法,也就是,使用处理溶液进行的表面处理方法。

现有的表面处理技术不尽相同,我们根据成膜条件,将镁合金压铸件的表面处理技术归纳为化学成膜和阳极氧化成膜二大类,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化学成膜化学成膜技术主要是指镁合金压铸件通过在化学溶液中进行一定时间的接触、利用工件与化学处理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在工件表面形成保护膜层的一类表面处理技术。

主要包括铬化、磷化、锌置换和化学腐蚀等处理技术。

1)铬化处理铬化处理就是工作在以铬酸或重铬酸盐等为主体的处理溶液中进行浸渍,使表面产生氧化镁、氧化铬或铬酸盐保护膜层的表面处理技术。

典型的处理规范如表1所示。

通常含铬离子处理液的成膜性较好,对工件的表面质量要求不高,对厚、薄工件均适用。

铬化处理膜层均匀,厚度通常为0.5-3μm,可使工件的耐腐蚀性可以提高数十倍。

镁合金的铬化处理研究开展得较多,较为成熟,但由于铬离子对人体和环境的副作用较大,所以其应用已在逐渐减少。

2.磷化处理磷化处理就是工件在以磷酸或磷酸盐为主体的溶液中进行浸渍或采用喷枪进行喷淋,使表面产生完整的磷酸盐保护膜层的表面处理技术。

典型的处理规范如表2所示。

磷化处理液的成膜性不如铬化处理液的好,对工件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通常不太适合于表面质量差的薄壁压铸件(壁厚小于2mm)的表面处理。

磷化处理膜层的厚度较大,作为油漆底层,可使漆膜的粘附力、耐潮湿性和耐蚀能力提高几十倍至几百倍。

镁合金磷化处理的研究较少,目前的应用十分有限。

3.锌置换处理锌置换处理就是工件在以锌盐为主体的溶液中(通常加入焦磷酸盐)进行浸渍,使表面进行锌置换,从而产生完整的保护膜层的表面处理技术。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简介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简介

新發明,以天然海水從事鎂及合金
處理前要經過脫脂,酸洗中和,溶蝕等過程, 然用這種方 法則不用前述的各種工程,天然海水中含有多量的食鹽 電解的話會分解導電性的氯與鈉, 即引發產生氫與氧的 機會這就是可以除去表面油膜與氧化物的機能, 同時除 去油膜的清淨表面經過電解表面就會與浴中的成份相互 作用,產生的化學反應即可形成復合氧化皮膜.
鎂合金的特性
由於具有導電性, 為了防止精密儀器的誤動作, 鎂合金具有 防電磁波干擾的屏蔽性, 因此可以省去對絕緣性塑
料件的真空蒸發粘著以及電鍍的工藝. 具有尺寸穩定性防震性(吸收振動性)抗凹陷性等優良特性. 機械加工性能比較好(切削陰抗比較小) 因此鎂合金能夠滿足環保及結構緊湊化的要求,特別是作為
C1. 鉻系化成 1. 鉻酸處理(dow1)抗腐蝕力較好. 2. 改良鉻酸處理(dow20)噴涂應用(初期台灣段使 用) 3. 重鉻酸處理(dow7)鈍化層較厚(初期龍華段使用) 4. 硝酸鐵處理(dow21)光亮. 5. 其它
鎂合金表面處理目的要求
C2.鎂合金非鉻系化成的研究歷程
1999年2月初 開始研發鎂合金表面處理
鎂合金的特性
在太空飛航采用成功后推廣到眼鏡, 手提式電腦及行動電話 的誘力引發了鎂合金冶煉鍛造. 鑄造等的追求熱, 鎂合金的 表面處理技術也伴隨發達起來,因為鎂合金屬具易然性,從事 於鉆研表面處理的研究人員有很多人受不少實驗的傷害. 鎂合金的特性 鎂是地球中第八位較豐富的元素, 占地殼的2.5%其豐富含量 僅次於鐵, 鋁,而且在海水中含占有0.13%, 即一吨的海水中 可采集1.3Kg的鎂, 作為資源需求來看是一種很有希望的金 屬.
鋁 2.7 660 2060 397 0.889 面心立方 -1.66
鐵 7.87 1539 2740 312 0.528 體心立方 -0.44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摘要:综述了镁合金的腐蚀机理及腐蚀防护研究的现状、进展与问题。

重点介绍了压铸镁合金制品的表面特性、表面处理原理、工艺、应用实例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镁合金腐蚀与防护表面处理0 前言以质轻和可回收为应用特点的镁合金,日益成为现代工业产品的理想材料,特别是汽车零部件的大量应用,电讯产品向轻、薄、短、小方向发展的需求,使得这种新兴材料的发展呈现极为乐观的前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曾经困扰镁合金产业的相关技术问题如压铸问题、回收问题已经相继得到解决,镁合金产品后段工序——表面处理技术亦取得重大进展,这使得镁合金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量也迅速增大,镁产业正以几何级数高速增长。

适当的表面处理能使产品具有保护性和装饰性,并可赋予某些特殊功能。

对于活泼的镁来说,通过表面技术获得较高的装饰性和功能性肯定重要,而提高其防腐蚀性能则是现阶段最最重要的一面。

1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1.1 镁的性质镁元素符号Mg,原子序数为12,电子结构为2-8-2,标准电极电位很负(-2.36V),较易失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导致镁及镁合金的耐腐蚀性很差,在腐蚀性介质中很容易发生严重的腐蚀。

镁合金自然形成的氧化膜疏松多孔,以MgO、Mg2+为主要成份的膜的致密度系数为0.8左右(<1),对基体的保护能力较差,不适用于大多数的腐蚀性环境。

1.2 镁合金的腐蚀方式镁合金的腐蚀方式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一般环境中的腐蚀,称“一般腐蚀”或“环境腐蚀”,也称“化学腐蚀”,二是在原电池环境下产生的“电化学腐蚀”。

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时镁合金表面会形成一层很薄的膜,这层膜在没水接触的情况下很稳定,此时就不会发生腐蚀现象。

但在实际操作环境中可能会与水或水气接触,这时就会导1致膜(表面)的颜色变深(从浅灰到深灰)。

如果进一步暴露在液态水和空气中,就会继续跟空气中的CO2与H2O反应生成碳酸盐,使这层膜变厚。

一般情况下这层膜足够稳定,具有一定的保护性,此时不需要作任何处理亦可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镁合金表面处理及其功能
下表显示镁合金表面处理之功能与目的
目的/效应 清洗
功能
1 改善表面 2 防止污染 3 焊接前之预处理 4 后续加工处理前之预处理
美观
着色光泽
改善化学特性 改善物理特性
1 保持外观 2 防止劣化 3 防止污染
1 改善硬度与耐磨耗性 2 电力绝缘与传导 3 热排斥与吸附 4 润滑
4
镁合金之阳极氧化与其它金属阳极氧化步骤流程大致类似﹐去污 →活化→阳极氧化。
碱性与酸性阳极氧化皆可行。但镁之阳极氧化不具着色效益﹐须 阳极氧化配合有色之喷漆涂装。碱性阳极氧化须做后处理以提升喷漆 之附着力﹐它比酸性阳极氧化更质硬及耐磨耗。酸性阳极氧化较具弹 性﹐不易淬裂及剥落﹐对严苛环境为及佳之喷漆底材。
11
7.抛光与擦光﹕
可作为镁合金电镀﹑阳极氧化及喷涂前之预处理。镁压 铸件抛光时应尽量减少磨除量﹐以保持铸件外层薄而无孔 质层。标准件抛光可使用磨轮及皮带﹐可去除粗糙表面﹑ 分模线﹑及镁合金零件表面之缺陷。可使用Al2O3﹐及SiC 磨料﹐其粒径大小视表面粗糙度﹐及最终所需之表面处理 而定。游离铁及其它重金属微粒不可用做镁合金抛光之磨 料﹐因为这些金属若嵌入镁合金表面会引起腐蚀﹐或在酸 洗时造成孔洞。镁合金亦可用硅藻土化合物或 Al2O3于缝 合轮作平滑光泽表面处理抛光。对着色抛光可用干石灰石 化合物﹐抛光化合物若含有游离铁或其它重金属磨料不可 使用。抛光或擦光后﹐在有机涂装之前应作硝酸铁光泽酸 洗﹐硝酸铁光泽酸洗可生成钝化表面﹐增加被覆物之附着 性及耐蚀性﹐也可以阻止被覆物干燥后发生污点。
2
表面处理之应用亦须考虑到整体经济成本效益﹐ 要选择最佳条件之表面处理﹐必须了解镁零件所处之 环境条件﹐急镁零件表面处理之耐腐蚀行为及机械特 性。镁金属表面处理最佳条件之决定因素包括可容忍 之腐蚀程度及操作环境之严苛程度。压铸镁合金于汽 车零组件应用﹐对严苛之盐雾暴露﹐及未做化学处理 或被覆之电解腐蚀抑止效果﹐皆优于碳钢及压铸380 铝材。而于油腊被覆﹑化学处理及喷涂﹐电镀技朮亦 皆可满足装饰及保护需求。
数种酸洗法皆适用于镁零件。
8
镁合金之机械清洗法(7种技术)
镁合金之机械清洗法包括研磨﹑粗抛光﹑干式及湿 式磨蚀喷击清洗﹑钢刷清洗﹑湿式桶槽清洗及振动表面处 理。
1.研磨及粗抛光﹕带式研磨可用于去除压铸件毛边﹑ 表面缺陷或刮痕等﹐无表面污染物存在之危险性﹑亦不需 特殊磨料。
2.干式磨蚀喷击清洗﹕喷砂为镁合金最常使用之干式 磨蚀喷击清洗法﹐许多压铸厂使用25或35AFS细粒之隧石 细砂﹐也可利用小钢珠喷击。于传统操作状况下﹐2种方 式均可得相同之满意结果﹐若喷击压力过大﹐可能造成表 面之腐蚀﹐因为钢屑可能嵌入工件表面。任何干式磨蚀喷 击后﹐皆须做酸洗以排除喷击之不良效应。
9
3. 湿式磨蚀喷击清洗﹕这是电镀前之表面处理 步骤﹐可去除表面碳质化合物及厚重腐蚀产物﹐及 去除剥推操作之残留喷漆。
4. 滚桶研磨﹕镁压铸件可利用湿式桶槽﹐振动 桶槽﹐界面活性剂及表面处理配方去除表面污染物 ﹑碳质及非碳质之模具润滑剂﹐并平滑组件。溶液 须连续流动过介质以阻止污染物之累积及组件表面 可能之污染。滚桶研磨可作为高纯度镁合金零件之 表面处理﹐及用于链锯﹑除草设备零件及动力手工 具喷漆与之预处理及清洗。
10
5.钢刷处理﹕镁合金可于现场用钢刷处理﹐以去除 污染物再作喷焊。钢刷设备应加以调整使得足够压力施 用于镁片上﹐设备之设计应使用其不致磨蚀到镁片﹐最 终表面之平滑度与钢刷线材组成及粗糙度有关。
6.振动表面处理﹕结合磨平或擦光之清洗以去除氧 化物﹑污染物﹑毛边及铸件外皮﹐陶瓷及其它介质皆可 加以使用﹐视零件表面状况及所需表面处理而定。勿使 用酸添加物﹐易侵蚀镁之表面。适当之清洗与干燥甚为 重要。
表面处理
1 溶剂或碱液脱脂 2 酸洗 3 冲蚀(化学﹑动力﹑干式) 4 机械抛光
1 阳极处理染色 2 喷漆 3 化成处理 4 电镀
1 阳极处理 2 喷漆 3 化成处理
1 阳极处理/电镀 2 阳极处理/电镀 3 阳极处理/化成处理
6பைடு நூலகம்
4 阳极处理及润滑
镁合金之表面预处理
镁合金之表面预处理与其它金属处理一样重要﹐因为 它会影响到随后之被覆制程于镁零件之制造过程中﹐一些 污染物如油脂﹑氧化物或骯脏异物皆可能存在﹐此外化学 处理后之残留杂质亦必须去除。一般镁合金零件之清洗制 程可分为四种类别﹕即机械清洗﹑溶剂清洗﹑碱液清洗及 酸洗﹐其中溶剂清洗﹑碱液清洗及酸洗亦被归类为化学清 洗。这些方法可单独使用﹐亦可以组合使用﹐视工作状况 而定﹐下表为镁合金使用之清洗制程说明﹕
3
镁合金表面处理及其功能
镁合金表面可用化学法或电化学法做表面处理﹐这些被覆物可取 代天然之氢氧化物(Mg(OH)2)或碳酸盐(MgCO3)被覆物﹐且具更佳之耐 蚀性。这些表面处理对有机被覆物具更佳之兼容性﹐也可单独使用以 抗拒一般性之暴露。
化成处理后可应用有机被覆物做许多结构性之应用﹐优势喷涂前 需做树脂封孔。所有镁合金表面处理中﹐铬酸盐被覆物可能最常被使 用﹐除具中等程度之保护外﹐也可作喷漆底材﹐提供化学或机械之附 着力。铬酸盐被覆物之抑制作用亦可提供永久性之附着性﹐当工件暴 露在冷凝湿气中时﹐阻止碱性或氧化膜之形成。铬酸盐底材对重工业 及海洋环境严苛暴露腐蚀亦具效益。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
1
镁合金表面处理及其功能
镁合金零件常见之表面处理大致可分为﹕油与蜡之外表被覆﹑ 化学处理法﹑阳极氧化法﹑喷漆法﹑电镀法﹑气体/电浆氮化法﹑雷 射合金化﹐而一般机械方法如抛光﹑擦光﹑滚桶研磨﹑及震动磨蚀 法亦可使用表面处理方法使用选择所需考虑之因素:
1.表面处理是否仅装饰或美观用途 2.镁合金零件是否具备某种程度之保护特性或机械效益只强化。 3.上述功能皆须满足 若镁合金零件之应用仅须面对风化间歇性之润湿﹐而不需有豪华 美丽外观﹐则不需做任何表面处理﹐但有些表面处理具较复杂程度 之涂装﹐可在长期严苛环境下保护零件。
7
清洗类别
应用方法
应用
机械清洗
钢刷﹐砂磨﹐喷沙﹐滚 桶研磨
快速去除重型氧化物被覆层及污染物 之方法﹐喷沙珠击后应使用酸洗
溶剂清洗
清洗﹐蒸气脱脂﹐乳化 浸渍清洗
碱液清洗前去除过量油质﹐喷漆涂层 前之预清洗
碱液清洗 热浸渍﹐电解清洗
镁合金化学处理前最有效之脱脂法。 可去除旧有之化学表面物
酸 洗 浸渍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