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种植条件及生长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葡萄养护与管理

葡萄养护与管理

葡萄养护与管理一、选择合适的土壤与地点葡萄喜欢生长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确保土壤富含有机质,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

葡萄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种植地点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避免阴影遮挡。

二、合理施肥葡萄对肥料的需求较高,在生长过程中要合理施肥,在春季萌芽前,可施用一次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为葡萄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生长期间,可根据葡萄的生长状况进行追肥,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对葡萄造成伤害。

6月中旬、果实着色前进行追肥,这对果实第二次膨大、提高浆果质量和促进新梢成熟至关重要。

催熟肥分两次进行,成熟前20~30天,施入高钾低氮水溶肥,氮和钾黄金比例1∶3,即如果氮肥是15%,钾肥含量要在45%。

三、适时浇水葡萄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浇水要适时适量,在萌芽期和果实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葡萄的生长和发育。

在果实成熟期和休眠期,要适当减少浇水,以免导致果实裂果或根系受损,浇水时要注意避免积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四、病虫害防治葡萄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生长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葡萄植株,一旦发现病虫害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可选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既保证防治效果,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重视清园工作,冬季修剪病枝并清除园子中残枝败叶,集中销毁,减少病菌基数。

萌芽前使用石硫合剂进行清园,并喷施一次代森锰锌+苯甲嘧菌酯进行第二次清园。

防治:6月进入降雨季节,果实容易感染病虫害,特别是炭疽病和白腐病。

雨过天晴后,待叶片水干后,及时施药。

可使用如霜霉疫净、瑞毒霉锰锌、福美双、百菌清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排水与套袋:排水工作一定要做好,雨后要及时排水,避免积水。

及时的套袋可以保护果穗,有效防止病菌侵染。

五、修剪整形通过修剪,可以调整葡萄植株的形态,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果实生长。

修剪工作主要在冬季进行,要剪去弱枝、病枝和多余的枝条,保持植株的通风透光性,要根据葡萄品种和栽培方式,合理设置主蔓和侧蔓,形成良好的树形结构。

葡萄的栽培技术

葡萄的栽培技术

葡萄的栽培技术
1、土壤条件:葡萄栽培需要土壤深厚、排水性好的砂质壤土或沙质壤土,适宜土壤pH值6.5-7。

2、坐果技术:主要有单棵果式坐果和双棵果式坐果,一般采用双棵果式坐果。

在葡萄枝上结果時,应先将枝头部分修剪,再在3-4节处支架固定,最后将果实结捆,使果实在支架上坐果。

3、施肥技术:主要是浇水施肥,每季应分2-3次施肥,秋季撒施磷酸二铵或磷酸六钙,春季施复合肥,每次施肥量不宜过大,以免烧伤植株。

4、植株修剪:葡萄栽培时应采用立枝制度,每年春季开始施行大修剪,每棵植株留6-8根枝,每根枝留3-4节,少产区之间保持1m的距离以防止植株互相挤压。

5、病虫害防治:葡萄栽培必须加强病虫害防治,对葡萄病虫害常见的病害如灰霉病、白粉病、萤虱病、干枯病等,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喷施杀菌剂、结扎除虫等。

葡萄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

葡萄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

葡萄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
葡萄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如下:
1. 土壤选择: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过湿或过干的土壤。

土壤pH应保持在6.0至6.8之间。

2. 栽培方法:将葡萄树苗种植到预先准备好的行列之间的空地中。

种植时,将树苗放在坑中,并确保根部均匀分布。

填充坑,并稀土踩紧,以确保根部接触土壤。

3. 支撑结构:在种植葡萄之前,准备好支撑结构,如葡萄架或平行线框架,以帮助葡萄藤生长和支撑果穗。

4. 阳光和灌溉:葡萄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选择一个有充足阳光的地方种植葡萄。

确保葡萄藤定期得到足够的水分,尤其是在果实发育期间。

5. 剪枝:在葡萄藤生长期间,进行定期剪枝,以控制葡萄藤的生长和形状。

剪枝有助于改善通风和光线穿透,并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 病虫害管理:定期检查葡萄植株,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病虫害问题。

使用有机或化学防治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感染。

7. 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定期施肥以提供葡萄所需的营养元素。

在生长季节开始时施肥,以及果实发育期间进行额外的
施肥。

8. 果实管理:根据需要进行果穗的疏果,以促进更好的果实质量和尺寸。

此外,注意提前预防和管理果穗腐烂等果实问题的发生。

通过积极地采取这些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可以帮助葡萄植株健康生长,并提高产量和果实的质量。

葡萄的栽培技术

葡萄的栽培技术

葡萄的栽培技术1、土、肥、水管理:(1)圃地选择:选择土壤PH6.0―8.0,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

(2)施肥:施有机肥为主,10月中下旬每亩施3500―4500公斤有机肥,混加过磷酸钙50公斤,采用沟施。

5月下旬和7月上旬每亩施尿素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或复合肥100公斤)采用点穴施或沟施。

生长季节一般在上午或傍晚用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0.2%,过磷酸钙浸出液0.5%―1.0%,硼砂0.2%等进行叶面喷雾。

(3)水分管理:葡萄萌芽期,幼果膨大期采用浇灌、喷灌方法补充水分。

田间涝时沟渠排水。

2、整形修剪:种植后第一年,选留强壮新梢扶植生长培养主干,其余新梢和副梢留1―2叶摘心,以辅养主干增粗,在离架面30―50厘米处选留一副梢培养第二主干,主梢继续延伸,培养成第一主枝。

第二、三年保持主枝生长优势,使主枝直线延伸,离主干2米左右选留第一副主枝。

结果母技剪留长度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每亩结果母枝留量控制1000―1500根,均匀分布在架面上。

3、棚架架设:架式采用高、宽、垂“T”型。

垂直水泥杆距地面1.2―1.5米处拉第一道镀锌钢丝,向上每隔30―35厘米分设两根横梁,第一横梁长60厘米,第二横梁长90―100厘米。

两横梁两端各拉一道镀锌钢丝形成高、宽、垂“T”字型棚架。

树体主干高120―150厘米,培养2个主蔓成为两臂互成相反方向绑在第一道铁丝上,在主蔓上每隔15―25厘米留一结果母技,所抽生的新梢分两边经过第二道、第三道镀锌钢丝后向外任其下垂,形成双层宽篱壁式,篱壁两侧各形成结果面。

4、病虫害防治:葡萄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黑痘病、透翅蛾。

防治措施:一是冬季彻底清园,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烂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控制植株徒长,增强树势。

二是3月中下旬葡萄萌芽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彻底喷洒植株及地面;花期前后至采果前15天,每隔7天左右交替喷用78%科博500倍液、80%大生600倍液或50%施保功1000倍液、10%世高3000倍液等杀菌剂防治炭痘病。

葡萄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葡萄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葡萄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葡萄是一种世界上广泛种植的果树,其种植方法和技术对于葡萄的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葡萄的种植方法和技术的相关内容:
1. 地块选择:选择通风良好、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葡萄。

2. 土壤适宜性:葡萄喜欢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富含磷、钾、钙等营养物质。

因此在栽培前,要进行土壤测试分析,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矿物营养肥料,以保证土壤的养分丰富。

3. 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的葡萄适应性不同,可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葡萄品种。

一般常见的葡萄品种有葡萄玫瑰、巨峰、红佳乐等。

4. 育苗与栽培:葡萄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

其中扦插是较常用的繁殖方法。

育苗后,选取健壮的苗木进行移植,安置于行距适宜、排水良好的葡萄架上。

5. 管理与修剪:葡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管理和修剪。

包括常规的除草、松土、施肥、浇水以及遮荫等措施,以促进葡萄的健康生长。

6. 病虫害防治:葡萄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葡萄霉病等。

采取科学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病害防治剂等,
保持葡萄的健康。

7. 采摘与收获:葡萄的收获期一般在夏秋季节。

采摘时要注意剪断果枝,避免损伤果实。

同时,根据不同品种,确定最佳的采摘时间,以保证果实的甜度和风味。

通过合理的种植方法和技术管理,可以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从而获得丰收的果实。

葡萄树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方法

葡萄树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方法

葡萄树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方法葡萄树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方法葡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广大地区均在种植。

一般管理好的葡萄栽培二年结果,第四到第六年进入盛果期,结果期长达40-60年,亩产鲜果1000-2000公斤。

一、葡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葡萄是喜温植物。

初春气温10oC开始萌发,温度越高,发芽越快。

开花期以25-30oC为宜,遇低温(15oC以下)、雨雾、旱风,则授粉受精不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7-9月为浆果成熟期,如温度不足则浆果着色不良,含糖分降低,甚至不能充分成熟。

当地是否能满足葡萄果实充分成熟的温度,通常以积算温度参考。

如;世峰的成熟积温(由开花期到成熟期日平均温度逐日累加的总和)是2564oC,其开花期到成熟期为102日。

2、葡萄喜光性强。

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叶片厚而深绿,光合作用强,植株生长壮实,花芽着生多,浆果含糖量高而甜美,产量高。

3、湿度不易过大。

开花前降雨多,新梢生长过旺,消耗植株贮藏养分;花期多雨,受精不良,造成落花;果实肥大期到成熟期多雨,光线不足,糖度低下,着色不良,品质低劣,且容易裂果。

高温多雨潮湿也是葡萄病害增多的主要原因。

肥水管理葡萄是多年生植物,每年生长、结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

为使树势保持健壮生长和不断提高产品的产量、品质,必须注意合理施肥。

根据我国一些葡萄丰产园的测定,每增产100斤浆果,约需施氮0.250.75公斤、磷0.20.75公斤、钾0.130.63公斤。

各地可因地制宜,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来制造适宜的施肥量。

按施肥时期可分为基肥和追肥。

基肥宜在果实采收后至新梢充分成熟的9月底10月初进行。

基肥以迟效肥料如腐熟的人粪尿或厩肥、禽粪、绿肥与磷肥(过磷酸钙)混合施用。

追肥一般在花前十余天追施速效性氮肥如腐熟的人粪尿、饼肥等,7月初追施以钾肥为主如草木灰、鸡粪等。

施肥方法可在距植株约1米处挖环状沟施入,基肥深度约40厘米,追肥宜浅些,以免伤根过多。

葡萄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

葡萄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

葡萄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葡萄是一种经济作物,种植葡萄的方法和管理技术对于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种植葡萄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管理技术。

一、葡萄的种植方法1. 土壤选择:葡萄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同时,土壤的pH值应在6-8之间,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会对葡萄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2. 品种选择:根据种植目的和地理环境选择适合的葡萄品种。

一般来说,酿酒葡萄适合生长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而鲜食葡萄则适合生长在较凉爽的气候条件下。

3. 植株培育:选择健壮的葡萄苗进行种植,苗木的根部应完整无损。

在种植前,应对苗木进行修剪,保留主干和主要侧枝,有助于葡萄的生长和发展。

二、葡萄的管理技术1. 浇水管理:葡萄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也要注意控制浇水量。

一般来说,葡萄的生长期和结果期需要较多的水分,而休眠期则需要减少水分供应。

浇水时要避免积水,以免导致葡萄根部窒息。

2. 施肥管理:葡萄的施肥要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葡萄的生长阶段来确定。

在生长期,可以适量施入氮、磷、钾等元素丰富的复合肥料,有助于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3. 剪枝管理:葡萄的剪枝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术,有助于调节葡萄的生长势、形成合理的枝条结构,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剪枝时间一般在葡萄休眠期进行,剪枝要注意保留主干和主要侧枝,修剪掉过密和杂乱的枝条。

4. 病虫害防治:葡萄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葡萄白粉病、葡萄黑腐病、葡萄蚜虫等。

对于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病害防治剂等,以保证葡萄的健康生长。

5. 支架搭设:葡萄的支架搭设是为了支撑葡萄的枝条和果穗,有助于葡萄的生长和通风透光。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竖直式支架或V形支架,根据葡萄的品种和生长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支架形式。

通过上述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当然,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葡萄品种的特点来灵活运用,并结合科学的农业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葡萄产业的发展。

葡萄管理方法

葡萄管理方法

葡萄管理方法引言葡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果树,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

它不仅可以用于鲜食,还可以用于制作葡萄酒和干果。

要获得高质量和高产量的葡萄果实,合理的葡萄管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葡萄的管理方法,包括选址、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选址选址是葡萄种植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到葡萄园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几个因素需要考虑:1.日照条件:葡萄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一般来说,每天至少需要6小时的直射阳光才能满足葡萄的生长需求。

2.温度条件:葡萄生长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15-30摄氏度,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3.土壤条件:葡萄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7之间。

选择土壤肥沃的地方种植,可以保证葡萄的生长和产量。

4.风向风速:适当的风能改善葡萄园的通风和干燥条件,有助于防治病虫害。

栽培技术栽培技术是葡萄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了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1.种植方式:葡萄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进行繁殖。

一般来说,扦插是常用的种植方式,它具有成活率高、病虫害传播少的优点。

2.基本修剪:葡萄修剪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在葡萄生长季节,可以根据葡萄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修剪。

在生长初期,可以进行薄短修剪,保留充足的分枝和果穗;在果实膨大期,可以进行中剪,留下较少的果穗,有助于果实的发育和成熟;在果实成熟期,可以进行粗剪,保证果实的通风和病虫害的防治。

3.灌溉管理:葡萄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生长和发育。

在干旱地区,要通过人工灌溉来满足葡萄的需水量。

灌溉的时机和水量需要根据土壤湿度、气候和生长阶段来确定。

4.施肥管理:葡萄需要适量的营养物质才能保持健康生长。

在生长季节,可以定期施肥,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基本元素。

施肥的量和频次需要根据土壤质量和葡萄的需求来确定。

5.排水管理:葡萄喜欢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雨季或灌溉过多时,过量的水分容易导致根部窒息和病害的发生。

因此,需要注意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保证土壤的排水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虽然是一种适应性强的果树,但只有在最适宜的地域才能生长发育良好,方可获得优质高产。

在自然条件中影响葡萄生长发育的最主要因素是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农业大气候、小气候、微域气候和良好的土壤,对葡萄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光照葡萄是喜光植物,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植株生长健壮充实,花芽形成和分化良好,开花结果正常,反之,则差。

葡萄具有生长量大,多次萌芽分枝的特点,容易造成架面郁闭,内部通风通光不良,叶片常会出现光照不足的症状。

生产上除了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因素外,还要正确采用栽培技术,改善植株和内层叶片的光照条件。

葡萄是长日照植物,当日照长时,新梢才会正常生长,日照缩短,则生长缓慢,成熟速度加快。

在露地栽培中,昼夜的长短对生产直接影响不大,但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调节光照长短具有重要意义。

光的质量和成分对葡萄的生长结果有一定影响,蓝紫光丰富的地区,特别是紫外线的存在能使枝蔓生长健壮,促进花芽分化,增进果实着色。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自然光的质量常有一定的不足,需加以补救。

温度葡萄属暖温带植物,在生长发育期要求足够多的热量,不同成熟期的品种需活动积温在2 100~3 500℃之间,早熟品种偏低,晚熟品种偏高,中熟品种居两者之间。

生长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开花期最适宜气温为25~30℃,鲜食或制干品种成熟期要求温度28~32℃,而酿制品种则为17~24℃。

气温在22~30℃时葡萄光合作用最强,>35℃则同化效率急剧下降,>40℃则易发生日灼病。

适当的高温和较大的温差有利于酒石酸、单宁等物质的分解,糖分及芳香物质的形成和积累,并能充分发挥该品种固有的品质特征。

在生长季中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植株白天养分合成和积累,减少夜间消耗,从而促进花芽形成、开花、坐果和果实成熟。

水分葡萄是抗旱植物,但需水量也较大,其所需水量依其生长发育的变化有所不同,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葡萄萌芽期需要大量水分,以满足树体的萌芽与抽梢的消耗;开花期需水较少,但缺水干旱,易导致柱头变干,授粉期缩短,坐果率降低;浆果生长期是需水的关键期,需要较多的水分。

进入浆果成熟期,适当干旱反而有利于提高品质。

越冬前,必须浇一次防冻水等。

利用葡萄的物候期进行浇水,一年中至少应浇4次,即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幼果膨大期、采后防冻水。

每次灌溉后达到湿润深度为20-30cm。

因此,葡萄栽培者应当根据葡萄对水分的需求特点,结合不同土壤的持水量状况,及时给予灌水,避免发生凋萎现象,以确保优质丰产。

但水分供应过多,也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试验表明,土壤渍水14-20天,葡萄新梢会停止生长,叶片变黄、凋萎;但排水后2-6天,新梢可再度生长。

营养一、氮肥氮是葡萄需要量较大的营养元素之一,每生产100千克葡萄浆果约吸收-0.6千克左右的氮素。

氮肥对葡萄树的生长和发育均有很大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多施氮肥,有增加葡萄树的枝叶数量,增强葡萄的树势、协调树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副梢萌发,起到多次开花结实提高产量的作用。

但若施用氮肥过量,则会引起枝稍徒长,导致大量落果,引起产量降低,而且还可引起新生枝条和根系木质化程度降低,影响越冬能力。

二、磷、钾肥葡萄树对磷的需要量较少,一般每生产100千克浆果大约需要吸收-0.3千克的磷素。

由于土壤的固定等因素,葡萄树对磷肥的利用率较低,在实际施肥时的肥料用量较上述量高出较多,一般丰产葡萄园的年施用的磷肥量为每667米210-15千克五氧化二磷,相当于含磷量14%的过磷酸钙70-110千克。

磷肥在施用上主要作基肥,一般占年施用量的60%-70%,应在果实采后尽早施入,因为此时葡萄根系的第二个生长高峰尚未结束,施入的磷肥被葡萄吸收后,参与代谢、制造合成大量的有机营养,增加了树体的营养贮藏量,既可恢复树势、促进花芽的分化,又可提高葡萄的抗冻能力。

其余的磷肥作追肥,在开花前期和幼果开始生长期、浆果着色初期配合氮钾肥追施,其中浆果着色初期追施的磷肥量应占年施用磷肥量的1/5,其它两期占1/10左右。

葡萄对钾的需要量较高,每生产100千克葡萄浆果吸收的钾素量为-0.65千克。

充足的钾素供应可提高葡萄的含糖量,促进浆果的着色。

一般丰产葡萄园年施用的钾肥量为每667米215-22千克氧化钾,相当于含钾量50%的硫酸钾30-44千克。

钾肥施用以基肥为主,占年施用量的1/3左右,追施以浆果着色初期为主,占年施用量的1/3,其它两个时期追施的量约占1/6左右,施用时注意配合氮磷肥的施用。

三、硼肥、锌肥、铁肥葡萄食用硼肥可提高葡萄的坐果率,改善葡萄的营养状况,提高产量。

缺硼土壤可在秋季施用基肥时,按每667米2果园千克的量施用硼砂。

也可在开花前喷施%%的硼砂水溶液。

葡萄缺锌时,叶片变小、新梢节间变短,果穗形成大量的无核小果,产量显着下降。

防止葡萄缺锌的方法:用浓度为10%的硫酸锌溶液在冬剪后随即涂抹剪口;也可用%%的硫酸锌溶液在开花前2-3周和开花后的3~5周各喷施一次。

对于已出现缺锌症状的葡萄,应立即用%%的硫酸锌溶液喷施,一般需喷施2-3次,时间间隔1-2周。

在石灰性土壤上和在含有效铁较少的其它土壤上,葡萄也易发生缺铁性叶片黄化现象,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将硫酸亚铁与饼肥(豆饼、花生饼、棉籽饼)和硫酸铵按1:4:1的重量比混合集中施于葡萄毛细根较多的土层中,以春季发芽前施入效果较好。

也可在葡萄的生长过程中喷施%的硫酸亚铁与%的尿素水溶液,但有效期较短,需要1-2周喷施一次。

葡萄园种植管理办法一、建园(一)园地选择1.地理位置应选择有灌溉条件、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土壤空隙度大、矿质含量丰富的地区,如砂土、砂壤土和含砾石的山地土壤等。

种植面积较大的应选:靠近消费市场、交通方便的地方。

2.地形与地势山地坡度要小于15度,平原地下水位在0.8米以下。

免低畦田建园,选择相对地势高、排灌方便的地块。

葡萄是光果树,故宜选择向阳的南坡。

3.土壤与水源除重盐碱土外,都能种植,但以p值5.5-7的含大量有机质的沙壤土和壤土最宜。

红黄壤陵和沙质地建园,都需改良土壤后方可种植。

选择园地还需考虑水源的位置,保证旱能灌,涝能排。

(二)种植规格1.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种150-180株。

2.种植架式较适宜的架式为篱架和立体架,其中尤以立体架为好。

(1)立体架 (2)篱架 (3)架材与搭架,搭设葡萄架的支柱用钢筋水泥柱3.行向行向应和常年的风向一致,多以南北向为好,既可改善通风条件,又减少了风的危害。

(三)定植1.定植时间春季和秋季均可栽植,多为春植。

春植以2月为宜,因此时地温回升,葡萄根系开始活动及芽眼即将萌动。

春植最迟不超过3月中旬(芽眼萌动期);秋植时间定在落叶前50天左右。

栽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利于苗木恢复生长。

2.苗木选择与修整苗木要尽量选用健壮的一级苗。

定植前对机械损伤的主侧根和细根作适当的修整,但避免修剪过重,尽量保证苗木根系的完整性。

3.整地挖沟(穴)定植前需做好开沟作畦、挖定植沟、穴等工作,沙土结构的园地可采用穴植。

质地粘重的园地和红黄壤丘陵地建园,采用沟植为好,因为沟植排灌水好,能起到抗旱排涝的作用。

对于土层较薄且底层土壤坚硬的园地,需采用高畦种植。

4.施足基肥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5000千克(以堆肥或厩肥为主),过磷酸钙50千克(红、黄壤结构的用钙镁磷肥)。

沟(穴)植在底部填20厘米左右的垃圾或杂草、秸秆之类的材料并踏实。

再将有机肥、磷肥与表土混拌均匀或分层填人,再整成15厘米高、100厘米宽的畦待植。

施肥时,离畦面30厘米的范围内,不要施用肥料,以免烧根死苗。

高畦种植的,先将足量的有机肥和磷肥撒施土层表面,然后进行深翻土,再整成25厘米高、100—120厘米宽的畦待植。

5.定植按距离定点挖穴定植,边栽边培土,同时轻提苗木,使土壤尽量进入根系间,再培土压实,浇透水,掌握浅栽原则,使老剪口露出地面3-5厘米。

6.定植后的地膜覆盖定植后,可以通过地膜覆盖,利用其增温、保水、保肥等优点,促进葡萄植株早发根、多发根,加速恢复根系的生长活动。

7.注意事项(1)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进行定植,雨天或雨后马上种植,往往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而成活率不高。

(2)粘性重的红黄壤土及壤土栽培,应采用垫沙、覆沙种植,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方法是穴底先垫一层1厘米的河沙,将苗木的根系均匀地分布在沙上,然后在根上履一层沙土,以看不见根系为准,再培土压实。

(3)南方早春及夏季多雨地区不能采用沟植或穴植,否则阵雨稍多时定植沟或穴会成为“积水槽”,造成苗木毛细根霉根腐烂,影响成活率。

二、修剪葡萄修剪分为冬剪和夏剪,冬剪在11月上旬至11月下旬埋土防寒前完成,夏剪指生长季节的修剪。

1.冬剪。

目的是剪除病虫蔓、未成熟的蔓和更新弱蔓,调整植株负载量,提高果品质量,延长经济寿命。

冬剪的方法有三种即疏剪、短截和更新,一般在同一植株上同时应用。

(1)疏剪。

是将不同的蔓从基部疏除,作用是抑前促后,改善风光条件,提高果品质量。

(2)短截。

长稍修剪便于选择最好芽结果;剪留长,利于架面扩大,可提前拿产量;主蔓细长,利于埋土防寒。

短稍修剪,利于营养集中,果品质量好,有利于更新。

(3)结果母蔓更新修剪。

为防止结果部位上升,造成下部光秃,母蔓要不断更新。

(4)冬剪结果母蔓留量。

架高、风光好、水肥足可多留结果母蔓,反之要少留。

2.夏剪。

夏剪主要是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去掉无用的芽和新稍,疏除过多的花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枝条发育充实,提高产量和品质。

(1)抹芽和疏枝。

新稍10厘米以下抹去称抹芽,10厘米以上称疏枝。

(2)疏穗和掐副穗、穗尖。

与抹芽疏枝同时进行,疏去弱小和过多的花序,强枝留两穗,弱枝留一穗。

(3)新稍摘心。

花前3—5天对新稍摘心,可集中养分提高坐果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4)副稍摘心。

新稍摘心后,萌发的副稍要多次摘心。

留叶片数量要看袈面上的风光条件和新稍量来确定。

(5)绑蔓。

葡萄上架后新稍长到30厘米时绑蔓,隔15天再绑一次,同时摘除卷须。

7月上旬再进行一次。

绑蔓要系猪腿扣。

3.秋剪。

葡萄枝蔓不形成顶芽,温度适宜就生长。

为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采收后要立即秋剪。

原则是:一是剪冬剪时想剪去的;二是预备做结果母蔓的先端和主侧蔓的幼嫩部分。

三、疏花蔬果(一)疏花穗目的是为了保证树体合理的结果量而采取的措施。

(二)定果穗在谢花落果结束后(果粒如绿豆大小)立即进行越快越好。

(三)疏果疏果是保证藤稔葡萄大果粒特点的关键措施,疏果时间的迟早,对果粒的大小有明显的影响。

(四)套袋目的是为了保持果实表面色泽整洁,有“卖相”,以及防治病虫害对果实的危害。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葡萄虫害不多,主要是病害有:霜霉病、白腐病、黑豆病、根腐病等,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休眠期喷3度石硫合剂加200倍五氯酚钠混合液,花前后各喷一次80%大生M-45加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