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合集下载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主题: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教学目标:1、让学生比拟全面的了解孔子和孟子,对他们的思想和主张有初步的认识,并从中汲取营养。

2、培养学生查阅、、筛选、概括资料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写一篇议论文。

教学重点:1、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议论文的写作。

教学难点:议论文的写作。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交流。

2、课前准备相关资料。

3、课堂展示。

教学过程:导入:你还记得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那时候学生入学要先拜孔子(没有孔子牌位,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其次才向老师行礼。

是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孟子呢,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在历史上并称“孔孟”。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出色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多媒体出示孔子、孟子的画像)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一下孔子和孟子吧。

一、孔、孟小档案要消除孔子、孟子给我们的遥远感、陌生感,就要从多方面了解他们。

指导学生从以下六个方面去收集资料(加以后,)在班上交流。

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如孔子小时候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孟母三迁”的故事,孔子、孟子周游列国的经历等。

2、孔子弟子和门子。

我们通常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最突出的有七十二人,你可以重点了解其中的几位。

3、《论语》《孟子》何时被列入“四书”?何时成为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书?4、孔子、孟子对周边国家文化有什么影响?5、了解山东曲埠孔庙、孔府、孔林的'特点、规模及收藏品等情况。

二、不朽的孔子和孟子1、收集出自《论语》《孟子》中的成语。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任活泼在现代汉语里。

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等等。

可查阅工具书,再找些例子,结合它们的出处解释其意义,然后将全班同学提供的成语成一个小词典。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ppt课件(26页)2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ppt课件(26页)2
“四
书”? • “四书”何时成为读书人参加科举考 试的必读书? • 儒家思想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 儒家思想对周边国家文化有什么影响?
众说纷纭话孔子
• “孔子不如章子怡”“孔子标准像被疑商业 炒作”“大学女生‘亵渎’孔庙”,今年, 离开我们已两千多年的孔夫子,遭遇了太 多尴尬和玩笑。 • 10日,一位雕塑家金峰又在博客上发 布了网络互动作品《孔子哭了!》。当质 疑已成习惯,严肃与恶搞混淆不清之际, 《孔子哭了!》又惹起了争议。赞成、声 讨和看热闹的人吵成一团。如果孔子在世, 他会不会真的要哭了。
干孔 眼子 泪哭 了 ! 谁 替 圣 人 擦
?
根据网络上消息说“韩国人已经 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 化遗产,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 底底的变成韩国人.”对此,你有 何看法?作为当代中学生如何捍 卫我们的民族文化?
捍卫民族文化,义不容辞
吸其精华 弃其糟粕
只要人人都讲道德, 以仁为本,以德为道!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希望我们国家 的人都能够有大智慧,能够从我们中华 五千年的文化中去吸收现代富有价值的 营养,而不是完全否认过去,或者完全 从西方,外国进口文化。儒家思想很多 人都说它坏,可是很多人都能从“坏” 中看到本质,是好的,甚至是优秀、超 越时代的,这样好的东西,中国人怎么 能随便抛弃?
作业:
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 写一篇议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 拟。
中国人自古以“华”为荣,以“夷” 为耻。那是因为我们有先进的文化, 华丽的服装,优秀的文字语言、先进 的道德思想,文明的礼仪,所以我们 称“华”,谓之华夏!世界各国称我 们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以“我心目中的孔子(孟 子)”为话题,从任何一个 角度,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 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二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二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二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论语》《孟子》均列入古时“四书”,“四书”中另两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不朽的是他们的思想和美德。

请从你的知识积累中去探寻他们的思想或美德,并在《论语》《孟子》中找到例句。

示例:孔子谦虚的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孟子民本思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大学中庸(2)示例:孔子:务实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孟子: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某班举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以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孔孟名言知多少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我心中的孔子、孟子。

有人说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孔子、孟子的思想早已老去,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辅以例子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4)通过开展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参考答案:(1)示例:孔子、孟子虽然离我们的时代十分久远,但他们思想中的精髓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和孟子吧。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实践活动及练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实践活动及练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导入:你还记得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那时候学生入学要先拜孔子(没有孔子牌位,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其次才向老师行礼。

是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孟子呢,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在历史上并称“孔孟”。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1).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孔丘,字仲尼。

鲁国人。

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

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3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综合实践课《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优秀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课《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优秀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考察、查阅典籍、筛选整理资料、、整合成果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了解这两位先贤的思想,积累相关名句篇章,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孩子优良的品质、气质和人格魅力2.通过课堂活动呈现学习结果,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自主自如表达自己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社会生活与民族文化特色,培养思考人生的习惯习惯和塑造人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目标中的1和2三、教学难点:了解这两位先贤的思想及他们对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化思想于行动。

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谛听天籁:《幽兰操》导语:朱熹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是长夜”。

这是对至圣孔子的高度评价,然而他也曾经为梦想历尽艰辛,为理想百折不回,坚守自己,终圆梦想,今天让我们先随着音乐作品《幽兰操》走近至圣先贤。

第一站:都江堰市的文庙风采二、闻香识君《幽兰操》是韩愈和孔子的音乐诗歌而作,主题是“兰是王者之香”,它是孔子精神的写照。

孔子如兰发散思想之香,他堪称东方思想之王,也是世界的至圣先师。

第二站:聚沙成塔——了解分享先贤典籍生活趣事——语言积累训练第三站:余音绕梁——畅谈讨论孔孟思想影响第四站:古今对话——学习成果展读三、道化于行——悟道启行四、小结收获:1、孔子孟子从出生平凡到至圣的道路是心中有仁、行动有恒的追梦与坚守,其香如兰。

2、目的是感受先贤文化,培育品质气质和人格魅力。

3、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法:实地考察、阅读(读、听、看)经典、搜集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所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气质、人格魅力。

第五站:在音乐中诵读《幽兰操》孔子、韩愈五、作业:课外阅读《四书》《五经》部分篇章六、板书: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思想(仁)平凡人-------------------------------→圣人←------------------------------行动(学做人)(学知识——悟大道)。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作文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作文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作文宋代kai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

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题记《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宽容、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

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

但是,李世民宽容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结果成就了历史上着名的“贞观之治”。

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宽容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宽容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古人尚能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心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

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

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

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

这件事启示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

”得理也让人,宽容的感化作用常比剑拔弩张作用要恒久得多。

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他会为一丝一毫的事情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事情已经过去了,而他还是老在那想,这么可恶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原谅它呢?然后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不断的从中受到伤害,难以自拔!有时甚至要发誓“报仇”!哎,仔细想想,何必呢?让自己整天活在过去的种种痛苦和仇恨中,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悲哀!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宽容呢?首先,宽容需要沟通。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导读:《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2分)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

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答:
(2)【成语大搜集】(2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

(只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④则善恶从
⑤任重道远⑥诲人不倦⑦一鼓作气⑧见贤思齐
答:
(3)【观点大讨论】(2分)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
答案:
(1)孟母断织、韦编三绝
(2)③⑦
(3)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

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

或者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

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好处,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或者兼说二者。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综合性学习
孔子
•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 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 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 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 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 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 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 记· 孔子世家》。
孔子弟子——闵子骞
•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 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 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 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 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 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 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编撰的 《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 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孔子像
高足弟子
• 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而且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 梁,其中最主要的有:仲由、端木赐、言偃、曾点、曾参 。
四科十哲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的合称。
孔子弟子——颜回
• 颜回,前521~前481,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 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 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颜渊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 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 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 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 (yǎn)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 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 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孔庙
孔庙(本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 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另外在福州、 北京、衢州、德阳等地都有孔庙。 孔庙(本庙)位于东经116°58’30”----北纬35°36’42”。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 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据称孔庙始建于 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 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 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拥有各种建 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 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 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 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孔庙的总体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前为神道,两侧栽植桧柏,创造出庄严肃穆 的气氛,培养谒庙者崇 敬的情绪;庙的主体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前后九进院落,前三进是引导性庭院, 只有一些尺度较小的门坊,院内 遍植成行的松柏,浓荫蔽日,创造出使人清心涤念的环境,而高耸挺拔 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通道,既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子思想的深奥。座座门坊 高揭的额匾,极力赞颂孔子的功绩,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使人敬仰之情不觉油然而生。第四进以后庭院, 建筑雄伟,黄瓦、红墙、绿树,交相辉映, 既喻示出孔子思想的博大高深,也喻示了孔子的丰功伟绩, 而供奉儒家贤达的东 西两民,分别长166米,又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 孔庙古建面积约1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金 元碑亭、明代奎文阁、杏坛、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 建的大成殿、寝殿等。金牌亭大木做法具有不少宋式特点,斗栱疏朗,瓜子栱、令栱、慢拱长度依次递 增,六铺作里跳减二铺,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外观相同等。正殿庭采用廊庑围绕的组合方式是宋金时期 常用的封闭式祠庙形制少见的遗例。大成殿、寝殿、奎文阉、杏坛、大成门等建筑采用木石混合结构, 也是比较少见的形式。斗栱布置和细部做法灵活,根据需要,每间平身科多少不一,疏密不一,栱长不 一,甚至为了弥补视觉上的空缺感,将厢栱、万栱、瓜栱加长,使同一建筑物相邻两间斗栱的栱长不一, 同一柱头科两边栱长悬殊,这是孔庙建筑的独特做法。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 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 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 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 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 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 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 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 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 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孔庙对联
• 孔庙的对联很多,进门就是清代大才子、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1724—1805)的一副: 与国咸休,安富尊 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联语高度评价了古代伟大的 先哲孔子的‚文章道德‛,与天不老。并说孔子的后人,同享福禄,世 代尊荣。据传‚富‛字上没有一点,是寓意富贵无顶之意。 乾隆皇帝 爱舞文弄墨,为大成殿写了两副对联,其中一副还写出了名: 气备四 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上联歌颂孔子的道德,‚与天地日月鬼神‛相配;下联歌颂孔子的功绩, 可与‚尧舜禹汤文武‛并列,一个满族人、一个盛世帝王能够对孔子作 如此高的评价,也可见其胸襟之开阔。 与乾隆同时,乾隆殿下的进士、 历任陕西、河南巡抚、毕沅(1730—1797)为孔庙六厅题了一联: 恩 纪金鱼,永镇东山棨戟; 祥呈玉燕,常绵北海簪缨。 联语说古代三 品以上的官员,每年都要举行祭孔仪式,一些达官贵人还要为孔府诞生 的贵子进行祝福,可见孔子的礼遇是够高的了,难怪乾隆皇帝对孔子顶 礼模拜。 孔子的后裔也为孔庙写了许多对联,孔子第七十三代孙孔庆 熔为前上房写了一副长联: 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 朋友,有益于已; 处世尤宜,善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 愧于心。 联语有如家训,无论是对家人、对族人,还是对旅游者,都 是有益的。为人处事,要做到‚无愧于心‛很难,只要遵照联语上的话 做了,也就说对祖宗无愧了。 孔庙遍及全国,河南郑州孔庙有副短联: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仅八个字,就将孔夫子的道德捧上了天,空前 绝后,无人可及。 台湾高雄孔庙也有一副短联: 莲潭水明,直同泗水; 半屏山秀,俨如尼山。 联语别开生面,不正面歌颂孔子,只描写孔庙 周围优美的景色,好象大陆的‚泗水‛与‚尼山‛,表达了对孔子敬仰
孔子弟子——仲由
•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 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 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 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孔子称赞说: ‚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 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 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kuǎi kuì ) (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 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 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 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孔子弟子——宰我
• 宰我,字子我。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为孔子门下‚十 哲‛(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 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 子夏。’)。他口齿伶俐,和子贡一样因为辩才而有名。有一次他问 他的老师孔子说:‚一个人死了父母以后要求守孝三年,这时间是不 是过于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仪,礼仪一定会遭到破坏的;三年不奏 乐,音乐也肯定会溃散。依我之见,守孝的时间一年也就够了。‛孔 子反问:‚父母去世一年以后就一切恢复正常,你能心安理得吗?‛ 宰我说:‚能。‛孔子说:‚你要是能安心就那样做。君子在为父母 守孝的时候,即使吃做呀。‛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说:‚宰我实在是太 不仁义了。小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开始能稍微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 子女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共同遵行的道理呀。‛看到宰我在白天睡 觉,孔子又说:‚朽木不可雕也。‛后来宰我出任齐国的大夫,参与 反对齐简公的叛乱,他的全家因此被杀害,孔子认为这很不值得。
孔子思想
•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对仁有 许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主张以爱人 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孔子思想中的现实意义分成: ( 一 ) 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式和孔子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的道德思想。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如何对待 这些矛盾,却有不同的态 度和方式。 只强调妥协友好 的一面,自然是不对的,但是把人与人之间 只看成是 斗争的关系,只看到对抗斗争、武力解决问题的一 面,也是不 全面的。纵观和横观人类历史,战争的 时 间要少于和平的时间,战争地 区要少于和平的地区。 战争手段并不是处理的唯一办 法,谦让、妥协、 谅 解、友好是更常用的一种基本方式。 孔子道德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 提倡人与人之间 要互相克制、谅解、妥协和互相关怀、亲善、友持、 照 顾,以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 (二) 富裕之路和孔子的义利观。 不断要求占有更多的财富,以改善自 己的物质和 精神生活条件,这是人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是客观存 在。如 果用正当的途径和手段获得财富以满足欲望, 就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如果用不正当的 途径来获得财富,就会破坏生产、妨碍社会的安 定。 孔子承认人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可是他说:‚虽 然富与贵,是 人之所欲,但是‚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是‚不以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他对那种为个人私利而坑害别人的行为是藐视和反对的! (三)尊老敬长的合理性和孔子的孝悌思想。 尊敬老人的品德和行为, 在世界各个国家中是长期存在着, 是极为宝贵的。歧视和虐待老人,不仅 使生产和社会工作受到损 失,而且会使道德沦丧,社会混乱,甚至能形成 社会危机。所以 尊老敬长是一种值得各个时代重视的品德。孔子以其完整 的道德 体系和其他思想,曾长期赢得了社会的信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