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实践活动及练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实践活动及练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导入:你还记得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那时候学生入学要先拜孔子(没有孔子牌位,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其次才向老师行礼。

是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孟子呢,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在历史上并称“孔孟”。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1).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孔丘,字仲尼。

鲁国人。

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

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中哲孟子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哲孟子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哲孟子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其理论依据是()。

A. 人之初,性本善B. 人之初,性本恶C. 人之初,性本空D. 人之初,性本无2. 孟子提出的“四端”指的是()。

A. 仁、义、礼、智B. 孝、悌、忠、信C. 礼、乐、射、御D. 智、信、勇、严3. 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人和”指的是()。

A. 团结一致B. 地理优势C. 气候条件D. 军事力量4.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是指()。

A. 人性本恶,后天教化可以向善B. 人性本善,后天环境可能使其变恶C. 人性本恶,后天环境可能使其向善D. 人性本善,后天环境不改变其善5. 孟子认为“仁政”的核心是()。

A. 以德治国B. 以法治国C. 以武力治国D. 以经济治国6. 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思想,强调的是()。

A. 君主至上B. 人民至上C. 法律至上D. 道德至上7. 孟子认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

A. 道德B. 道路C. 道理D. 道教8. 孟子提出的“义利之辨”主张()。

A. 重义轻利B. 重利轻义C. 义利并重D. 义利无关9. 孟子认为“君子不器”的意思是()。

A. 君子不使用工具B. 君子不拘泥于一种形式C. 君子不从事工艺D. 君子不使用武器10. 孟子提出的“养气”是指()。

A. 培养勇气B. 培养志气C. 培养正气D. 培养和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体现了孟子的_________思想。

2. 孟子提出的“________”是指通过教育和修养,使人的本性得以发展和完善。

3. 孟子认为“________”是实现仁政的基础。

4. 孟子认为“________”是治国的根本。

5. 孟子认为“________”是达到理想社会状态的关键。

“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下面是一节语文活动课的过程设计,请按要求答题。

走近孔子和孟子――《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读书报告会①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②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言,可选择以下话题:a.孔子和孟子所处的时代。

b.孔子和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c.孔子的弟子和门人。

d.《论语》和《孟子》的简介。

e.孔子、孟子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f.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的特点、规模及藏品等情况。

③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结果。

④语文教师对本次活动作出小结。

(1)请给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能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假如你就是被推荐的代表,请概述你发言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孟子和孔子的社会思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的修身,交友都对我们后人有很深的影响。

中国孟子和孔子的礼仪对社会起了很大的影响。

(意对即可)②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

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孟子也非天生的圣人,他也有过性格不稳定的幼年,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

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

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导读:《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2分)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

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答:
(2)【成语大搜集】(2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

(只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④则善恶从
⑤任重道远⑥诲人不倦⑦一鼓作气⑧见贤思齐
答:
(3)【观点大讨论】(2分)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
答案:
(1)孟母断织、韦编三绝
(2)③⑦
(3)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

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

或者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

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好处,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或者兼说二者。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综合性实践活动_综合性学习活动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

综合性实践活动_综合性学习活动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

综合性实践活动_综合性学习活动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孟',去更多地了解一下他们吧。

(1)搜集"孔孟'名言。

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名言。

不得使用示例(2分)示例:不耻下问(孔子)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论辩"孔孟'思想(3分)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儒家思想今天遇到了无比强劲的对手。

"孔孟'思想还有存在的依据吗?请以正方身份参与辩论,表明你的观点并举例分析。

反方:"孔孟'思想糟粕多于精华。

其宣扬的中庸之道缺少创新和进取精神,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为封建统治者的剥削行为制造了理论依据。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6.(5分)(1)(2分)示例: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分)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1分)(写出一句就可给分)(2)(3分)示例:孔孟思想在现代依然有深刻的指导意义(1分)。

那些标示我们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舍生取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分)等对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具有典型的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分层作业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23课《<孟子>三章》分层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畎.亩(quǎn)孙叔敖.(áo)法家拂.士(fú)B.拂.乱(bì)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àn)C.域.民(yù)百里奚.(xī)富贵不能淫.(yín)D.傅说.(shuō)衡于虑.(lǜ)空乏.其身(f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词读音。

A.拂.士(fú)——bì;B.拂.乱(bì)——fú;D.傅说.(shuō)——yuè。

故选C。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A.丈夫之.冠也往之.女家。

B.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D.居天下之.广居三里之.城。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助词/动词,到;B.从/在;C.违背/同“弼”,“辅佐”之意;D.两句中的“之”均为助词“的”;故选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 B.七里之.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答案】A【解析】例句中的“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助词,的;C.动词,到,往;D.代词,代城;故选A。

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人恒过. B.劳.其筋骨C.必先苦.其心志 D.空乏..其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

A.名词活用为动词,过错,过失;B.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C.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D.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故选A。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往之女家。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推荐五篇)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推荐五篇)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推荐五篇)第一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二.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

(8分)【孔孟小档案】为了让我们走进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先哲,为了让他们的思想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代人心中,一、孔子名字,时期国人。

《论语》是一部记录老师组织我们上了一节“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综合性学习课。

()的著作。

①课伊始,老师让我们展示交流各自为本次活动拟写的对联似的探究主题。

孟子名字,时期国人。

《孟子》是一部记录你拟写的探究主题是:。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著作。

二、成语精选:《论语》中的成语精选《孟子》中的成语精选:三、【品读名言】并写出你对某一名言的思考。

孔子哲理名言《孟子》名句精选【典型题例】一、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8分)在过去的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孟子则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历史上一向以“孔孟”著称。

孔子和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九年级某班正在开展以“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拟写对联】同学们以对联形式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个主题,请补写下联。

(2分)走近千古圣贤,示例:敬仰百世智慧学习儒家文化(2)【充实内容】补充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

(2分)A.介绍孔子和孟子的生平。

B.说说孔子孟子的名言C.读读孔子孟子的思想D.议议孔子孟子的魅力。

评评孔子孟子的故事(3)【讲述故事】分别写出一个与孔子、孟子相关的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杏坛讲学”“韦编三绝”等。

孟子:“孟母三迁”“断织督学”走进孔子孟子,了解儒家思想;了解儒家思想,传承传统文化;学习儒家思想,缅怀孔孟先哲②本次综合性学习有一个向同学们进行“孔子孟子知多少”的调查。

请你根据已有的信息,填写下面调查方案的空白部分。

A、; B、实施调查了解,做好具体记载; C、归类调查结果,梳理主要信息; D、。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对他们的思想和主张有初步的认识,并从中汲取营养。

2.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概括资料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写一篇议论文。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关于第一项活动1.可以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组内成员每人负责做两三个问题,然后小组在一起讨论、完善,最后把成果提交到班里,班里举行一个汇报、交流会,看看哪个小组在哪个问题上做得最好。

这样,个人主动性既得到发挥,合作与竞争的精神也有所体现,而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丰富的知识,为进入下一个活动打下了基础。

2.要注意让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然后用自己的话就某个问题写一段文字。

关于第二项活动1.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尚低,加之对学生来说,《论语》《孟子》文字浩繁,教师可以先把《论语》《孟子》进行一番筛选,然后将适量的、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文段提供给学生。

2.学生可以仅根据老师提供的文段,找出其中现在还在使用的成语;也可以翻查成语词典或成语故事集之类的工具书,找出出自《论语》或《孟子》的成语。

然后,解释这些成语原意,再解释它们在今天的意义,由教师或语文水平较高的两位同学加以汇集、整理,每一条词语谁解释得最准确,要注上这位学生的名字。

最后,将结果在班上展示出来。

3.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文段,有条件的也可以翻查《论语》《孟子》全文,再根据某些篇章或某些段落,从中提炼出一个小论题。

论题角度不必太大,也不必太专业化,如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孔子谈孝道、孔子对富贵的态度、孔子怎样评价自己、孟子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孟子谈治理百姓、孟子对当时统治者的态度等等,均可作为论题。

确定题目后,围绕着题目谈对孔子或孟子有关思想的理解及评价,以文字形式提交到小组里讨论,然后小组里推举出代表参加班里的汇报、交流活动。

关于写作练习写作练习主要是建立在第二项活动中第二小项活动基础上的,不过也要提醒学生注意采用其他活动的成果,这样可以使文章的论据更丰富,论证得也更充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

导读:某班举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以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孟名言知多少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心中的孔子、孟子。

有人说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孔子、孟子的思想早已老去,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辅以例子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开展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孔子、孟子虽然离我们的时代十分久远,但他们思想中的精髓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和
孟子吧。

(3)孔子、孟子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孔子用他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告诉我们要仁爱,孟子用他那“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名言告诉我们:除了物质享受,人还应该有更高尚的更执著的追求,孔孟思想中的精髓永远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4)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我对孔子、孟子的了解更加深入,对他们的思想理解得更加透彻,我立志要把孔孟思想发扬光大。

(以上题意思接近即可)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