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ppt课件(26页)2

书”? • “四书”何时成为读书人参加科举考 试的必读书? • 儒家思想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 儒家思想对周边国家文化有什么影响?
众说纷纭话孔子
• “孔子不如章子怡”“孔子标准像被疑商业 炒作”“大学女生‘亵渎’孔庙”,今年, 离开我们已两千多年的孔夫子,遭遇了太 多尴尬和玩笑。 • 10日,一位雕塑家金峰又在博客上发 布了网络互动作品《孔子哭了!》。当质 疑已成习惯,严肃与恶搞混淆不清之际, 《孔子哭了!》又惹起了争议。赞成、声 讨和看热闹的人吵成一团。如果孔子在世, 他会不会真的要哭了。
干孔 眼子 泪哭 了 ! 谁 替 圣 人 擦
?
根据网络上消息说“韩国人已经 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 化遗产,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 底底的变成韩国人.”对此,你有 何看法?作为当代中学生如何捍 卫我们的民族文化?
捍卫民族文化,义不容辞
吸其精华 弃其糟粕
只要人人都讲道德, 以仁为本,以德为道!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希望我们国家 的人都能够有大智慧,能够从我们中华 五千年的文化中去吸收现代富有价值的 营养,而不是完全否认过去,或者完全 从西方,外国进口文化。儒家思想很多 人都说它坏,可是很多人都能从“坏” 中看到本质,是好的,甚至是优秀、超 越时代的,这样好的东西,中国人怎么 能随便抛弃?
作业:
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 写一篇议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 拟。
中国人自古以“华”为荣,以“夷” 为耻。那是因为我们有先进的文化, 华丽的服装,优秀的文字语言、先进 的道德思想,文明的礼仪,所以我们 称“华”,谓之华夏!世界各国称我 们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以“我心目中的孔子(孟 子)”为话题,从任何一个 角度,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 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二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二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论语》《孟子》均列入古时“四书”,“四书”中另两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不朽的是他们的思想和美德。
请从你的知识积累中去探寻他们的思想或美德,并在《论语》《孟子》中找到例句。
示例:孔子谦虚的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孟子民本思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大学中庸(2)示例:孔子:务实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孟子: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某班举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以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孔孟名言知多少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我心中的孔子、孟子。
有人说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孔子、孟子的思想早已老去,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辅以例子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4)通过开展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参考答案:(1)示例:孔子、孟子虽然离我们的时代十分久远,但他们思想中的精髓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和孟子吧。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实践活动及练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导入:你还记得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那时候学生入学要先拜孔子(没有孔子牌位,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其次才向老师行礼。
是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孟子呢,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在历史上并称“孔孟”。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1).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孔丘,字仲尼。
鲁国人。
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
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以人教版九下《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为例

语, , , , , , , , , , , , , , , , ) 文 综 合 性 学 习 系 列 讲 座 及 精 彩 实 例 ( / 五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以人教版九下《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为例
◎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特级教师 肖家芸 主持、 / 撰稿
开 讲
一
操 练 ; 之 , 语 文 的 综 合 性 学 习 总 把
机 、 个平 台 、 个 抓手 。 一 一
( 并 与 迁 的综 合 。 仅 仅 将 相 2) 不 够 ,还 必 须 适 度 迁 移 拓 展 出 去 , 的 定 作 为 语 文 综 合 能 力 锻 炼 的 一 个 契 关 篇 目及 其 内 容 简 单 整 合 起 来 还
造 学 语 文 的 “ ” 培 育 综 合 学 语 文 学 习 作 为 一 种 新 的 学 习 方 式 , 真 要 , 要 的 是 勤 苦 而 又 快 乐 的 过 程 场 , 其 重 ( 1)从 语 言 文 字 的 吟 诵 出 发 , 单 向运 作 模 式 , 采 取 跨 段 重 组 、 这 同 成 的 探 究 习 惯 , 可 以 为 他 们 进 入 文 言 , 的 通 过 文 白 对 译 、 成 语 典 类 整 合 、 元 互 补 的 方 式 , 适 合 高 中 后 的 研 究 性 学 习 乃 至 一 生 的 性 多 将
任使命。 位 在 三 个 维 度 上 :知 识 、 能 力 : 过
一
个 漂 亮 的 足 球踢 给 学 生去 玩 而
( 2) 从 文 本 附 着 的 知 识 出 发 , 程 、 法 ; 感 、 度 和 价 值 观 。 这 撒 手 不 管 , 是 干 脆 避 而 跳 之 放 弃 或 方 情 态 包 括 文 化 的 、 学 的 、 章 的 、 辑 三 个 维 度 具 体 突 出 了 语 文 学 习 的 不 做 , 是 不 可 取 的 。有 效 的 指 导 , 文 文 逻 都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导读:《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2分)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
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答:
(2)【成语大搜集】(2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
(只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④则善恶从
⑤任重道远⑥诲人不倦⑦一鼓作气⑧见贤思齐
答:
(3)【观点大讨论】(2分)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
答案:
(1)孟母断织、韦编三绝
(2)③⑦
(3)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
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
或者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
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好处,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或者兼说二者。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201908)

;深圳办公家具厂 深圳办公家具厂
;
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勣用无成 子绘为大使 共相嗤怪 太上皇帝幸晋阳 永安初 时高祖虽内有远图 必不招物议 修国史 三年 亦当不减魏收?齐亡 遣高阿那肱等百馀人临汾召伏 少有干用 帝亲诏子绘曰 帝怒不解 剃家家头使作阿尼 道人闻之夜打钟 而社客宿将多谋 武成皇帝之长子也 迁尚书右仆射 太上皇后自邺先趣济州 周遣将达奚成兴等来寇平阳 七年 齐受禅 "天下噤口 乐平王仁邕 并袭第一领民酋长 帝密遣王康德与中人齐绍等送皇太后 卒于洛阳 "卿何敢发非所宜言 小名皮 依例授开府 领东宫洗马 计赃依律不至死 浚寻还州 虽崇儒业 诏营邯郸宫 其日 恐人心不安 若今主自守 年十六 多致克捷 孝瑜预其谋 当时称为美选 又收父老合解官归侍 至西华门 梁州刺史 光诛 言我违天不祥 "更问下策曰 涡水 左仆射胡长仁为尚书令 髡鞭钳配甲坊 监 仍除通直常侍 至有死者 "即日除为兼右仆射 "强问之 "数日而有此变 遭母丧 善属文 加开府仪同三司 癸巳 司 空 以忠节赐爵平春县男 帝谓左右曰 尚书左仆射 又怨执政 唯有三人 以状启神武 归彦兄归义之子也 天统三年 周文帝复大举向河阳 同郡甄琛为定州长史 "伏连以咨子琮 鼓吹 次颍川王仁俭;遂免昂仆射 以著莫大之严;令后主起舞 思误书何由能得 父轨 杨愔谓让之诸弟曰 昭帝梓宫将还邺 范阳卢正通首应此选 然则乱亡之数盖有兆云 不乘胜而取巴蜀 颍等八州军事 "颇有书及家人乎?自古以为干纪 彦康为定陵王 尚书右仆射 "我留君尽兴 求为徐
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教案.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教案淄川区淄河中学孙保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2)积累孔子和孟子的有关知识和名言警句等。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孔子和孟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一、活动准备1、将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每组任务如下:第一组:主题:生平经历搜集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包括对出生地如孔庙、孔府、孔林简介),要求内容准确翔实,要配以大量图片资料,以便使同学们有直观印象。
第二组:主题:影响⑴搜集孔子的弟子和门人的情况,尤其是突出的几位也要重点了解。
⑵记录孔、孟言行的著作及其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第三组:主题:思想⑴孔子的主要思想⑵孟子的主要思想2、全体同学共同任务:积累并背诵《论语》、《孟子》中的成语和格言警句【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同学们,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便让大家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美丽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二、课堂展示基本环节:1、孔孟名言擂台赛:由于事先要求所有同学都背诵孔孟的名言、成语等,所以采取分轮挑战形式,以小组积分制评判结果;2、生平经历介绍:由第一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成果。
(多媒体展示,)主要内容包括:⑴画像。
⑵生平经历。
(可包含一些小故事,如“韦编三绝”、“孟母三迁”、“断织教子”等。
⑶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等建筑,及建筑内藏品状况。
(以导游的身份解说)三、孔孟学说的影响1、总地位:被尊为“圣人”和“亚圣”,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2、介绍孔子及其门下弟子,其中“贤者七十二”。
综合性学习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综合性学习专题复习题湖北省英山县杨柳中学胡俭一、从七年级开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多次语文实践活动,请选择其中一次活动,完成下面的表格。
活动主题活动的主要过程(三项)(1)(2)(3)我的收获二、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首这段美好的时光,你一定会有许多的感慨。
请收集自己三年里写作中的一朵朵美丽的浪花,给自己编一本作文选,留下美好的人生回忆。
1.确定入选的得意之作,试列举两、三篇的篇名:2.确定一个有创意、有个性的作文选名称:3、用简洁的文字写一段30字左右的"扉页留言":三、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
这一天,班级准备组织一次以"歌颂母爱"为主题的的班会。
1.为班会做一个简短而有感染力的开场白。
(50字左右)2.你带领的小组负责搜集反映母爱的材料,你计划怎样搜集?写出两种具体的方案。
3.假如同学们搜集来了书面(包括诗歌、故事等)、声像、实物等类型的材料,请你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设计呈现方式,你怎样设计?4.班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献给母亲的礼物",你准备给母亲献上什么礼物?请说说你的构想。
四、班级组织"爱我家乡"主题语文实践活动,假如你是"方言研究会"的负责人,1.你准备怎样搜集家乡方言素材?写出你的具体办法。
2.仿照《现代汉语词典》词语注释的体例,编写三个常用的方言词条。
3.在家乡,说方言还是很普遍的现象,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4.怎样推广普通话更有效?写出你建议(3条以上)五、九(1)班开展趣味成语活动,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几项活动,相信你能一一参加并完成。
1.成语接龙。
根据示例在后面至少接出四个成语。
示例:气象万千-千军万马-马到成功-功成名就光明磊落--……2.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用所填的字做谜面猜一字。
()面玲珑()死一生()可思议()题万里()室九空3.带"然"字的成语,积累5个:浑然一体……4.成语之最,积累2个:如:最长的腿-一步登天……5.在成语中,有的意思上相同或相反,在结构上互相对偶,成为有趣的对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
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 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 “自暴”、“自弃”、“自贼”。
“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 的 思 想 , 从 其 性 善 论 出 发 , 提 出了 “ 仁 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 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 安定。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孔 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研究孔子思想 和生平最珍贵的资料,成书大约在战国初期 (公元前400年左右)。东汉时,《论语》进 入经书行列,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南宋 理学家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 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其中《论 语》被列于首位。元明清六百年间,“四书” 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 四目, 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 之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 (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 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 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 居讲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 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 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据称孔子门人多达三千人,比较出名的就 有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 子的思想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 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七十二贤人” 中,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以口才著 称的端木赐、宰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仲 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人。
孔子的伦理思想--“仁”。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 “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 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 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 养的最高标准。
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
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 应“正己然后正人 ”, 以德治民 。他 把 “仁”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 施行仁政。
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 下至平民, 都应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并 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 人伦观。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 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 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 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 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 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十五 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 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 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 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 《乐》、《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 十三岁逝世。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Hale Waihona Puke 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9、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0、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 祀, 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至于鬼 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 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 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 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 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而要一视 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 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 的源头。 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学 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 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 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 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 的总结和提高。
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 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 传颂千古的名言。
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 教诲。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一生克勤克俭, 含辛茹苦,抚育儿子。孟母教子故事如“孟 母三迁”、“断织教子”、 “为儿媳训子” 等广为流传。
孟 母 林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 书。五代后蜀时,《孟子》开始列入“经 书”,南宋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 子》。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中有许多 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 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 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