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美术

合集下载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绘画的技法分类?A. 工笔B. 写意C. 素描D. 兼工带写答案:C解析:中国绘画技法主要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

工笔注重细节,色彩丰富,形象逼真;写意则更强调画家的主观情感和笔墨的意趣,形象较为简略;兼工带写则是工笔与写意的结合,既有工笔的细腻,又有写意的灵动。

而素描是西方绘画的基础技法,通过明暗调子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不属于中国绘画的技法分类。

2、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用的颜色材料?A. 墨B. 朱砂C. 水彩D. 石青答案:C解析:中国传统绘画中,颜色材料多种多样,其中墨是最为基础且重要的材料,它不仅是黑色的代表,更是中国水墨画的核心。

朱砂是一种红色的矿物颜料,常用于绘画中的点睛之笔。

石青则是一种蓝色的矿物颜料,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也有广泛应用。

而水彩则是一种西方的绘画材料,虽然也可以用于绘画,但并不属于中国传统绘画中常用的颜色材料。

3、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六法”是评价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其中“气韵生动”指的是:A. 画面的构图布局B. 线条的流畅程度C. 作品的内在生命力和感染力D.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答案:C解析:“六法”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由南齐谢赫在其著作《画品》中提出。

其中,“气韵生动”是评价作品优劣的首要标准,它指的是作品所表现出的内在生命力和感染力,是画家通过笔墨技法所传达出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与画面的构图布局(A项)、线条的流畅程度(B项)以及色彩的搭配和运用(D项)相比,“气韵生动”更侧重于作品的整体效果和深层含义。

4、下列哪位画家是北宋时期山水画“四家”之一?A. 唐寅B. 范宽C. 徐渭D. 郑板桥答案:B解析: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四家”分别是指李成、范宽、关仝和董源。

其中,范宽以其雄浑壮阔的山水画风格著称,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史上的重要人物。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面试美术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面试美术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面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您简要描述一下“色彩三要素”是什么,并且说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三要素来提升他们的绘画技巧?答案:色彩三要素指的是色相(Hue)、明度(Value)与纯度(Chroma/Saturation)。

具体来说:•色相是指颜色的基本面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彩,它们构成了色彩的谱系。

•明度指的是颜色的亮度,即颜色的深浅程度。

白色加入越多,颜色就越明亮;黑色加入越多,颜色就越暗淡。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为饱和度。

纯度高的颜色显得更加鲜艳生动,而纯度低的颜色则显得较为灰暗。

解析:在美术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色彩三要素对于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实用的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首先通过直观的图表或实物展示给学生介绍色彩三要素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混合颜料来观察色相的变化,比如通过混合红色和蓝色来得到不同的紫色调,以此类推。

同时,可以通过添加白色或黑色来改变颜色的明度,通过稀释颜料来调整其纯度。

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分析其中色彩三要素的应用,如印象派画作中的色彩运用是如何表现光线变化的。

4.实践创作: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指导他们如何根据主题和情感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来创造立体感和深度感。

5.反馈与讨论:组织学生间的互评环节,让他们从色彩三要素的角度评价彼此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上述方法,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色彩三要素,还能将其灵活运用于实践中,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第二题题目:请谈谈您对初中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您是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审美教育的。

答案: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激发创造力,促进全面发展。

初级中学美术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级中学美术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美术教学中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A. 观察与认识B. 设计与制作C. 想象与创造D. 实践与体验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理解。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通过造型活动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它涉及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进行绘画、雕塑等创作活动。

A选项“观察与认识”是这一领域的基础,通过观察来认识和理解美术元素和原理。

B选项“设计与制作”则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它更侧重于对物品的功能和外观进行设计,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制作。

C选项“想象与创造”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核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作。

D选项“实践与体验”也是该领域的重要部分,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在初级中学美术课程中,关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以下哪种表述最为准确?A. 主要学习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B. 侧重于对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和情感体验C. 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进行美术创作和实践活动D.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初级中学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理解。

A选项“主要学习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与“欣赏·评述”领域不符。

B选项“侧重于对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和情感体验”虽然涉及了美术作品的欣赏,但并未涵盖到“评述”部分,即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C选项“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进行美术创作和实践活动”更接近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特征。

D选项“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准确地描述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

2024年教师资格(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昭陵六骏”浮雕中最具情节性的作品是( )。

A. 飒露紫B. 青骓C. 拳毛騧D. 什伐赤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中国传统工艺“唐三彩”属于( )。

A. 粉彩瓷瓶B. 挂釉陶器C. 珐琅彩D. 景泰蓝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李思训的山水画作品格局宏伟、堂皇华丽,确立了“青绿金碧”一派的风格面貌,但传说唯有()是他的真迹。

A. 《游春图》B. 《江帆楼阁图》C. 《明皇幸蜀图》D. 《千里江山图》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评论家拉斯金描述的“水滴和颜料明快的性质所形成的溅泼痕迹、凝结的色块、明丽的色调与轻柔的感觉”,所指的画种是( )。

A. 中国画B. 油画C. 版厕D. 水彩画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以下不属于透视规律的是( )。

A. 近大远小B. 近长远短C. 近宽远窄D. 近虚远实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用三原色调配紫灰色,比例最少的原色是()。

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黑色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美术新课程改革中所大力倡导的教学评价方式是( )A. 形成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绝对性评价D. 相对性评价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北宋时期()善画人物,尤工画马,苏轼称赞他“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

A. 李公麟B. 韩混C. 梁楷D. 武宗元9.(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对美术语言的基本构成理解正确的是()A. 题材与主题B. 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C. 风格和流派D. 造型原理和构图方法10.(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初中美术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初中美术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印象派绘画”为主题的美术鉴赏课程。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美术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情境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

第四题请结合初中美术教学实际,谈谈你对“美术欣赏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的理解。

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美术课程标准,谈谈你对美术教学活动中“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实施探究式学习。

第六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美术课程的特点,谈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第七题题目内容:请描述一次您在课堂上遇到学生因个人情绪问题影响课堂秩序的情况,以及您是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一问题的。

第八题题目:请描述一次您在美术教学中成功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经历。

在描述中,请您涵盖以下要点:1.教学背景和目标;2.您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3.学生的反应和取得的成果;4.您从这次教学经历中得到的体会和反思。

第九题题目内容:请谈谈你对“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的理解,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

第十题题目: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教案设计题题目:请你设计一堂针对初中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的课堂教学活动。

第二题题目:请你设计一堂初中美术《色彩的调和》的教案。

请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设计一堂关于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的教学课程。

课程应该包括水墨画的基本材料介绍、技法示范以及学生实践环节。

请详细列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授、练习、总结),并设计一个评估学生理解程度的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面试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印象派绘画”为主题的美术鉴赏课程。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题干: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A. 传统的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演示法2、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美术教学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A.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B. 学生作业评价C. 学生考试成绩D.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情况3、在美术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A. 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创作B. 模仿大师作品以提高技艺C. 大胆尝试不同的材料与技法D. 只关注传统艺术形式4、中国画中常用的“留白”技巧主要体现了哪种美学思想?A. 对比强烈之美B. 简约含蓄之美C. 色彩丰富之美D. 细腻写实之美5、题干: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通常会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直接示范法B. 合作学习法C. 情境教学法D. 比较分析法6、题干: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评价标准要明确B.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C.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D. 评价内容仅限于学生的绘画技能7、在中国画技法中,以线条勾勒轮廓与结构,并能表达物象质感、量感、节奏感的技法称为:A. 没骨法B. 写意法C. 工笔法D. 勾线法8、在色彩理论中,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被称为:A. 复色B. 间色C. 补色D. 对比色9、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A. 传统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探究式学习D. 被动接受法 10、在美术课程评价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A. 终结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自我评价D. 家长评价11、中国画中,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的绘画形式被称为:A. 人物画B. 花鸟画C. 山水画D. 界画12、在色彩学中,红色的补色是:A. 绿色B. 黄色C. 蓝色D. 橙色13、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多种艺术风格的作品,旨在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A. 艺术鉴赏能力B. 创作能力C. 艺术表现能力D. 以上都是14、以下哪项教学策略不符合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A.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B. 强调美术学科的基础性和实践性C. 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D.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15、在中国画技法中,以墨色浓淡层次分明,强调笔法变化的一种绘画技法被称为?A. 工笔B. 写意C. 没骨D. 泼墨16、在美术课程中,评价学生作品时应侧重于?A. 技巧是否熟练B. 创作是否符合传统标准C. 是否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D. 创新意识与个人表达17、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问题解决法18、在美术课程评价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A. 期末考试B. 课堂提问C. 学生自评与互评D. 教师评价19、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模型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 讲授法B. 演示法C. 讨论法D. 练习法 20、中国画按照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大类,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意画的特点?A. 重视神似而非形似B. 用笔简练概括C. 注重线条的精细描绘D. 色彩淡雅含蓄21、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线条的魅力”创作活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宜?A. 演示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合作法D. 探究法22、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要求包括以下哪项?A. 美术教学应注重技能训练B. 美术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C. 美术教学应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D. 美术教学应重视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23、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进行审美活动,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审美活动的范畴?A. 艺术欣赏B. 创作实践C. 自然观察D. 审美体验24、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以下哪项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模仿教学B. 趣味教学C. 个性化教学D. 传统教学25、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一幅美术作品?A. 直接告知学生这幅作品的价值和意义B. 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教师不给予评价C.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形式、内容、技法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评价D. 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主观评价作品26、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适合初中美术课堂?A. 案例分析法B. 角色扮演法C. 小组合作法D. 美术鉴赏法二、简答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一题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面试美术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面试美术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中国水墨画”为主题的美术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二题请结合初中美术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如何激发学生参与美术课堂活动的兴趣”的理解,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第三题题目:请谈谈你对“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将这一作用融入到初中美术教学中。

第四题题目:如果你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美术基础较差,但对该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你会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其美术技能?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美术课程特点,谈谈如何在一堂美术鉴赏课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并提升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第六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你如何看待现代艺术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融合这两种艺术形式。

第七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美术课程标准,谈谈你对“艺术欣赏”教学模块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开展艺术欣赏教学。

第八题题目:请你阐述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举例说明具体的实施方法。

第九题题目:请描述一次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十题题目: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并结合现代技术进行创新?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设计一堂初中美术《色彩静物写生》的教案。

第二题题目背景:假设你是一位即将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初中美术教师。

在准备面试中的教案设计环节时,你需要设计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与审美能力的课程。

本题要求你设计一堂关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教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并实践中国画的基本技巧,同时鼓励他们探索个人艺术表达的方式。

题目要求:设计一个适合初一年级学生的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课程。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李叔同C.蔡元培D.陈鹤琴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美术教育知识。

提出“以(江南博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蔡元培。

1917年,蔡元培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详细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并主张以美育来代替宗教。

蔡元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教育家。

这些都体现了蔡元培对美育的高度重视和推广。

C 项正确。

A 项: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改革家,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强调真善美合一,并倡导通过教育实践来塑造人的心灵和品格。

虽然陶行知也重视美育,但他并没有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

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李叔同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和教育家,他在音乐和美术教育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李叔同的美育思想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艺德,即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

他强调道德与艺术的融合,并认为艺术应通过艺术家来传播推广。

李叔同并未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

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陈鹤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美术教育家。

他的艺术教育观包括美育的重要性、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旨在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智力和审美能力。

尽管陈鹤琴非常强调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但他也没有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单选题]3.下列选项中,对三星堆遗址中商代《贴金人头像》(青铜贴金箔)表述不恰当的是()。

A.再现古蜀国人的形象B.强调人物视听器官特异功能C.双目突出,大耳宽嘴D.展示古蜀国生动的人神世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三星堆的相关知识。

“再现古蜀国人的形象”表述不太准确,三星堆遗址中的青铜雕塑再现了古蜀人的祭祀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美术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吴门四家是明代中期出现于( )的画派。

A.浙江B.金陵C.苏州D.扬州2.董其昌的绘画风格属于( )。

A.松江派B.华亭派C.云间派D.吴派3.金农属于( )。

A.扬州画派B.娄东派C.清六家D.海上画派4.19世纪末,后印象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尚、凡?高和( )。

A.马蒂斯B.莫罗C.修拉D.高更5.艺术中的“模仿说”最先是由( )提出的。

A.法国美学家B.古希腊哲学家C.俄国文学家D.意大利艺术家6.英国诗人雪莱和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的关于艺术理论的学说是( )。

A.劳动说B.游戏说C.表现说D.巫术说7.下列不属于美术接受内在过程初级阶段的是( )。

A.完形与弥散B.错觉C.差异原理D.误解8. 以下属于帛画的有( )。

A.《松岩楼阁图》B.《步辇图》C.《人物御龙图》D.《消夏图》9.《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顾闳中是( )画家。

A.南唐B.西蜀C.北宋D.唐代10.保存有大量元代壁画的永乐宫现位于山西的( )。

A.太原B.芮城C.稷山D.永济11.下列属于明代后期花鸟画的代表人物的是( )。

A.陈洪绶B.崔子忠C.陈淳D.徐渭12.吴道子与张僧繇的绘画风格被并称为( )。

A.密体B.疏体C.繁体D.简体13.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是( )。

A.《幽谷图》B.《清明上河图》C.《西园雅集图》D.《秋山行旅图》14.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理念的改革,也是( )。

A.技能和技法的改革B.教学目标的改革C.教学过程的改革D.教学方法的改革15.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 )。

A.美术课程标准B.学生作业C.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D.学生学习的兴趣16.具有地域性特征、针对性特征、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的课程是( )。

A.校本课程B.地方课程C.艺术课程D.美术课程17.美术课程倡导( ),促进学生发展。

A.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B.发展评价和个性评价C.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D.全面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18.美术教师要使美术学习成为培养学生( )的能力,培育高品位的审美价值观的过程。

A.发现美、欣赏美B.欣赏美、表现美C.发现美、表现美D.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19.在学习过程中投人情感,获得内在动力支持,并有情感体验,具有这样特征的学习方法是( )。

A.合作学习B.自主学习C.探究性学习D.创新性学习20.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 )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A.三维空间B.二维平面C.二维空间D.多维空间21.中国联通公司标志的创意源于( )。

A.中国结B.双钱C.方胜D.太极图22.美术欣赏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感知、分析、理解和( )。

A.共鸣B.评价C.想象D.欣赏23.一件好的实用工艺品必须具备( )。

A.功能性与实用性B.功能性与耐用性C.功能性与审美性D.实用性与灵活性24.美术教学备课的主要内容是( )。

A.明确定义与把握原则B.熟悉课标与了解学生C.编写教案与设计板书D.钻研教科书与确定教法25.下列教学方法中,属新的教学方法的是( )。

A.谈话法B.参观法C.情境教学法D.欣赏法26.在美术教学中,认识的主体是( )。

A.教师B.教科书C.学生D.教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27.简述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

27.【参考答案】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从维安、达维德到安格尔,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

28.画面构图方法的三个要点是什么?28.【参考答案】画面构图方法有三个要点:(1)画面主题图形的位置;(2)非主题图影的位置及其与主题图形的关系;(3)画面底形的位置及其与图形的关系。

29.美育如何改变人的心理气质与精神面貌?29.【参考答案】(1)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2)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3)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迭和赏玩。

30.风景速写的表现技法基本有哪三种?30.【参考答案】(1)勾线法近似中国画的白描画法。

画面的色调层次用线条的疏密体现,一般只重形象本身的结构组成关系,不重其明暗变化,适合表现明媚秀丽的景色与情调。

用钢笔画这种速写,线条清晰,效果更好。

(2)水墨画法利用墨色的干湿浓淡、虚实相间,表现出云雾缭绕或空间宽广深远的山水及街景等。

这种画法可使速写充满含蓄、神秘、意境浓厚的大气魄。

(3)线条和色调并重的画法这种画法,线条有轻有重、有粗有细、有刚有柔,形成深浅层次和明暗韵味,可以反映不同形象的质感、美感及作者的激情。

这种速写的特点是生动活泼,体现整体气氛而不拘泥于形象的某些细节,适于表现某些热闹的、动感很强的风景,如热火朝天的工地、喧闹的街景等。

风景速写要准确,但更要体现生动性和某种气氛、意境的美感,不能只追求简单的所谓准确。

例如画一座楼房,如果像画建筑图那样用尺子打格画成,可能画得十分准确合理,但却毫无生气,缺乏艺术性。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以下是针对《陶瓷艺术》一课拟定的三种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请参照第一种思路的分析方法分别对第二种、第三种思路的优缺点进行简短分析。

例子:第一种思路:具有“课堂化”特色的思路。

在教室里进行欣赏、评述、交流、讨论。

教师最好能准备有特色的陶瓷器皿和其他用品,既有助于教学评述,也能丰富课堂视觉效果,营造好课堂教学的空间与气氛。

由谈话、提问方式导入,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如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答:第一种思路的优点在于有专门的教师,师生可以方便、充分地传授、交流、讨论等,缺点是资源、资料有限,学生的直接观察、感受不足。

问题:第二种思路:具有“现场感”特色的思路。

从参观陶瓷商场、了解陶瓷市场入手。

让学生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展台上直接感受到陶瓷工艺之美,现场及时交流,还可以拍照、画速写、写短文等,加深感受、提高认识。

第三种思路:具有“虚拟性”特色的思路。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师可以预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或者网页,可以与相关网站建立超链接。

可建立聊天室组织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讨论。

还可以发电子邮件、将网上搜集的资料做成网页。

32.我们都知道艺术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体验,也就不会有绘画情感表达的形式感悟。

同时,艺术不仅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升华。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更希望学生能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问题: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对本课内容的表述,写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33.请你给初中美术《标志设计》一课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教材内容为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校园的春天》活动一《设计标志》,具体内容略]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根据需要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3)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4)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中公教育解析】自元朝以后,江南苏州一带成为文人荟萃之地。

许多着名画家云集苏州,形成一个强大的画派。

苏州史称“吴门”,因此作为有共同地区特征的画家群形成了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是沈周和他的学生文徵明、唐寅,再加上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2.B【中公教育解析】董其昌是明代后期着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董其昌的绘画长于山水,注重师法传统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调,讲究笔致墨韵,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

他是“华亭派”的主要代表。

3.A【中公教育解析】“扬州画派”是清代中国画派之一,又称“扬州八怪”,它并不专指某八个人,实际上是泛指代表扬州画坛艺术个性鲜明、风格怪异的一批画家。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和博修养。

其中较有名的有: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等。

金农,人称“八怪”之首,博学多才,50岁后始作画,终生贫困。

他长于花鸟、山水、人物,尤擅墨梅。

他的画造型古拙朴素,布局讲究,构思新意,作品有《墨梅图》、《月花图》等。

4.D【中公教育解析】后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主要指以塞尚、凡?高和高更等为代表的一群画家以及画风。

他们最初都是学习印象主义,塞尚和高更还参加过印象主义画展。

凡?高虽然设有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也一直以印象主义者自居。

后来这三人。

都在艺术探索之路上取得了较离成就,强调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在艺术成熟期各自树立了鲜明的艺术个性。

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20世纪现代艺术的起源。

5.B【中公教育解析】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等。

“模仿既”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这种学说是从古希腊时期审美活动“和谐说”发展而来的。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生活的模仿。

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

继希腊哲学家之后,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模仿说”。

这种理论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6.C【中公教育解析】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

持这一理论的主要有英国诗人学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等,在他们看来,原始人通过各种艺术来表达他们的情感。

从而促成了艺术的发生和发展。

如果说人类的科学主要是与理性、认知相联系的话,人类的艺术就更多的是和感性、情感等联系在一起。

7.D【中公教育解析】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包括:(1)准备阶段:在主体的综合修养、审美经验及美术世界影响的基础上形成接受定向与期待及审美态度。

(2)初级阶段:知觉的完形和弥散、错觉、差异和陌生化。

(3)高级阶段:理解(前理解、理解的循环、还原和误解)、体验(直觉与理性的统一,对作品深刻内涵的把握,与作品及创作者的共鸣)和回味(检验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试金石,也是发挥其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

8.C【中公教育解析】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