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经济发展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3章PPT课件

低碳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
绿色发展政策的目标是降低碳排 放、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
发展。
绿色发展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绿 色税收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绿
色产业政策等。
05
未来展望与挑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跨学科融合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进一步与地 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 交叉融合,拓展研究领域和视角。
探索微观层面的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拓展国际视野
0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更加注重国际比较和
合作研究,以应对跨国界的资源环境问题。
加强政策应用研究
03
为了更好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政策
应用研究,探索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政策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环境保护的成本
环境保护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 包括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成 本。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资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
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政策措施的制定
它综合运用了经济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 的理论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经济影响 、市场机制、政策措施等。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经济影响和市场失灵,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政策制定 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环境保护的落实。
资源税费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 征收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 排污收费等。
绿色发展政策的目标是降低碳排 放、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
发展。
绿色发展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绿 色税收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绿
色产业政策等。
05
未来展望与挑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跨学科融合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进一步与地 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 交叉融合,拓展研究领域和视角。
探索微观层面的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拓展国际视野
0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更加注重国际比较和
合作研究,以应对跨国界的资源环境问题。
加强政策应用研究
03
为了更好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政策
应用研究,探索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政策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环境保护的成本
环境保护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 包括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成 本。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资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
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政策措施的制定
它综合运用了经济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 的理论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经济影响 、市场机制、政策措施等。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经济影响和市场失灵,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政策制定 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环境保护的落实。
资源税费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 征收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 排污收费等。
资源环境经济学PPT课件

现状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 需求持续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 快。
问题
资源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环境 污染。
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政策
措施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推广清洁能源、促进循环经 济。
政策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实施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生态 补偿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资源环境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01
02
03
资源节约利用
企业应合理利用资源,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 产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环保技术创新
企业应积极投入环保技术 研发,推动绿色生产技术 的创新和应用,提高企业 的环保竞争力。
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管 理体系,确保企业生产过 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 有效执行。
资源环境经济学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 资源配置和环保政策,实现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经济学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 环境的有限性,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与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 分析与规范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 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
06 结论与建议
对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应用与实践的建议
对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认识与理解
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 性学科,旨在研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 护之间的经济关系和规律。
资源环境经济学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 资源配置和环保政策,实现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经济学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 环境的有限性,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与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04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应用与 实践
资源环境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环境经济学》PPT课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秩序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 一种好方法
意识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的 变得更好
科技 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其生 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祯波,王明友,王猛.产权视角下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完 善[M].特区经济,2021. [2]刘玲伶.国际碳交易浅析_基于CDM_清洁能源开展机制_ 的碳市场[M].经贸论坛,2021. [3]骆华,费方域.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开展特征及其对我国的 启示[M].中国科技论坛,2021. 陈振宇.浅析如何建立中国碳交易模式[M]. [4]边莹.浅析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以及开展策略[M].中国 商界,2021. [5]孙海燕,孙杨.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J].中信出版 社,2021. [6]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J].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美元左右的收入
但是,
故事 还有另外一面
再看一看另 外一些数字
10
6%%
8
10 国内开发CDM 工程企业收益率仅在
左右
6%% 我国CDM 工程签发率不到
8 我国市场实际价格在 欧元/吨左右
从比照中 我们看到一些问题
1/3 10% 73% 6% 130亿 8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
未来何在?
秩序!
意识!
气候资 源特点
外部性 内部化
京都议定书
人们会对激 励做出反响
新的稀 缺资源
需求
供给 全球变暖 得到控制
碳交易市场 蓬勃开展了起来
05-08碳交易量及交易额趋势图
6000
5000 4000
4811
3000 2000 1000
0
2984
1745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PPT课件

•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 ”后,由于养老支出的增加,高储蓄、高投资、 高增长速度的发展态势将逐渐失去,经济进入长 期低速增长阶段。
15
• 3.应对复杂敏感国际关系的挑战。 • 4.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竞争的挑战。 • 5.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挑战。
11
• 国内: •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 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 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 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 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 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但是: • 1)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挑战 • 2)国际收支不平衡,外面增长方式粗放 • 3)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消费量偏低 • 4)城乡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 5)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 6)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领域还 存在不少难点和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主要内容
• 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 二、中国经济运行国内外环境分析 • 三、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特征 • 四、如何做好“十二五”开篇之作 • 五、几个热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回顾: 在1978--2011年的33年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 9.9%,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经济奇迹”。 斯蒂格利茨:“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而 又持久的经济增长”。
15
• 3.应对复杂敏感国际关系的挑战。 • 4.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竞争的挑战。 • 5.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挑战。
11
• 国内: •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 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 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 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 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 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但是: • 1)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挑战 • 2)国际收支不平衡,外面增长方式粗放 • 3)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消费量偏低 • 4)城乡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 5)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 6)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领域还 存在不少难点和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主要内容
• 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 二、中国经济运行国内外环境分析 • 三、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特征 • 四、如何做好“十二五”开篇之作 • 五、几个热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回顾: 在1978--2011年的33年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 9.9%,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经济奇迹”。 斯蒂格利茨:“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而 又持久的经济增长”。
2024版经济发展ppt课件

探讨数字经济和智能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社 会变革的影响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和前景 展望。
2024/1/29
34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9
35
2024/1/29
3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分析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包括 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变革、国际金融市场波 动等。
探讨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环保要求, 以及绿色经济的发展前景和政策选择。
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与智能化发展
分析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 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政 策措施。
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发挥港澳独特优势
提升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024/1/29
26
06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探 讨
2024/1/29
27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背景和意义
1 2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 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产业绿色转型
推动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强绿色 技术创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2024/1/29
低碳交通发展
推广低碳交通方式,优化交通运 输结构,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9
政策建议和措施
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 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 方面的政策措施。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关键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
《环境经济学》PPT课件

•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 论、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的财政政策与货 币政策等
• 环境问题的宏观经济学研究: 经济发展的标准、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的关系
编辑ppt
4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以微观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经济行为及相应经济变量的确定
• 道德中立的化学品—污染物是消费者需要的某种 商品的副产品
•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生产者的供给和消 费者的需求。撇开经济问题,大多数环境问题的 解决与政策无关,是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手到擒来 的事
编辑ppt
9
环境经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2)
• 在现代经济系统中,对于大多数的商品和服务, 我们有赖于市场使得生产者的供给与消费者的需 求相匹配,从而生产出“恰当”数量的污染(和 消费品)
• 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和1997年纽约环境与发展会议则
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国际环境运动时代到来的标志。
编辑ppt
12
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
《人类环境宣言》:“为了这一代和将来 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 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 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 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
• 许多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方面
的著作在这一时期出版,论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
护之间的关系。
编辑ppt
15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环境经济学研究
• 从理论上分析产生环境污染的经济根源
➢ 传统的经济理论不能解决环境问题 ➢ 在剖析市场经济缺陷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环境问题
的经济手段和市场工具 ➢ 就环境经济政策、环境质量价值评估、环境管理具
• 环境问题的宏观经济学研究: 经济发展的标准、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的关系
编辑ppt
4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以微观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经济行为及相应经济变量的确定
• 道德中立的化学品—污染物是消费者需要的某种 商品的副产品
•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生产者的供给和消 费者的需求。撇开经济问题,大多数环境问题的 解决与政策无关,是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手到擒来 的事
编辑ppt
9
环境经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2)
• 在现代经济系统中,对于大多数的商品和服务, 我们有赖于市场使得生产者的供给与消费者的需 求相匹配,从而生产出“恰当”数量的污染(和 消费品)
• 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和1997年纽约环境与发展会议则
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国际环境运动时代到来的标志。
编辑ppt
12
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
《人类环境宣言》:“为了这一代和将来 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 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 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 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
• 许多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方面
的著作在这一时期出版,论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
护之间的关系。
编辑ppt
15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环境经济学研究
• 从理论上分析产生环境污染的经济根源
➢ 传统的经济理论不能解决环境问题 ➢ 在剖析市场经济缺陷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环境问题
的经济手段和市场工具 ➢ 就环境经济政策、环境质量价值评估、环境管理具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南北合作
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南北合作有助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 技术和市场支持,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同时,也有助于发达国家开拓新的市场和资源来源, 实现互利共赢。
05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 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 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01
探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制度变迁。
02
评估不同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成效与影响。
03
提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政策建 议。
发展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04
05
起源
20世纪50年代至 20世纪70年代至 20世纪90年代至 未来展望
60…
80…
今
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研究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为 特征的经济学分支学科逐渐 形成。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注重提高经 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 耗和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力度,提高环境质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教 育,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生态安 全屏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 球可持续发展进程。
06 创新、创业与经济发展
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01
02
03
技术创新
通过研发和技术进步,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企业 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南北合作有助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 技术和市场支持,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同时,也有助于发达国家开拓新的市场和资源来源, 实现互利共赢。
05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 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 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01
探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制度变迁。
02
评估不同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成效与影响。
03
提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政策建 议。
发展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04
05
起源
20世纪50年代至 20世纪70年代至 20世纪90年代至 未来展望
60…
80…
今
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研究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为 特征的经济学分支学科逐渐 形成。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注重提高经 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 耗和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力度,提高环境质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教 育,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生态安 全屏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 球可持续发展进程。
06 创新、创业与经济发展
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01
02
03
技术创新
通过研发和技术进步,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企业 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7页)

7
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 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 放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超过 了环境容量,使环境的化学组 成或物理状态发生变化,造成 环境质量下降,有害于人类和 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 象,又称环境公害。
8
环境污染的类型 ❖ 环境要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 污染物性质: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等 ❖ 污染物形态: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
21
第二个里程碑 Ø联合国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 展大会,有183个国家,102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 被称为第二个里程碑。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的文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 Ø其中“可持续发展”就是第二个里程碑提出的重要思想。我国 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两大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和可持 续发展” 之一。
29
(2)可持续性的内涵 ➢该过程在一个无限长的时期内,可以永远保持下去
,而系统的内外不仅没有数量和质量的衰减,甚至 还有提高。 ➢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应与领域有关,如:生态系统的 可持续性、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可持续环境等。
30
2.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过程 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增长 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污染控制 第三阶段: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 第四阶段: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
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
33
4.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①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 ➢ 指在其可再生能力(速度)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或其他可再生资源(
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 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 放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超过 了环境容量,使环境的化学组 成或物理状态发生变化,造成 环境质量下降,有害于人类和 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 象,又称环境公害。
8
环境污染的类型 ❖ 环境要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 污染物性质: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等 ❖ 污染物形态: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
21
第二个里程碑 Ø联合国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 展大会,有183个国家,102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 被称为第二个里程碑。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的文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 Ø其中“可持续发展”就是第二个里程碑提出的重要思想。我国 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两大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和可持 续发展” 之一。
29
(2)可持续性的内涵 ➢该过程在一个无限长的时期内,可以永远保持下去
,而系统的内外不仅没有数量和质量的衰减,甚至 还有提高。 ➢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应与领域有关,如:生态系统的 可持续性、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可持续环境等。
30
2.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过程 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增长 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污染控制 第三阶段: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 第四阶段: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
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
33
4.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①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 ➢ 指在其可再生能力(速度)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或其他可再生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雾都——伦敦
雾都是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空气污染的缩影, 当时当时伦敦的雾天一年可达七八十日,甚 至在伦敦举办的一场牧业展览会上,参展的 一些动物首先对烟雾产生了反应,350头牛, 14头奄奄一息,3头当场死亡。
1952年12月5日至9日,连续5天的 大雾酿成了一场人类史上罕见的大灾 难。5天内,大雾造成了4000多人死 亡。在随后两个月里,8000多人又 相继死亡。大雾造成患上支气管炎、 冠心病、肺结核、心脏病、肺炎、肺 癌和流感的人,不计其数。就连在伦 敦参加展览的牛,也因大雾死去。
我们调查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穹 顶 之 下
好多人认为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比如在柴静的视 频中提到的污染严重的唐山,一个重工业城市。我们都知道, 就是这个如今繁华,名车满街的城市,曾在1976年,经历过 一场浩劫,地震将这里变成一片废墟。而如今的唐山在这段时 间里能够凤凰涅槃,靠的就是这里的煤炭钢铁等重工业的发展。
因为当一个国家初步发展时,它没有治理污 染的能力与意识,要治理污染就必须放缓发 展速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中国家根 本负担不起,也没有国家愿意。
再加上经济决定文化,物质决定意识,只有 发展起来了,人们的认识水平才能提高,中 国也是一样。
所以先污染后治理貌似不合理实则是必然。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也面临着尖锐的环境问题
现如今,环境污染严重,虽然人们的生活水 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但是在环境质量如 此不堪的情况下,我们是悲哀的。
调查结果与分析
由此看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都很重 要,我们渴望蓝天白云,却又放不下经 济发展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不仅对于 我们,对于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两者 都不容忽视。
乐毅 者,其 先祖日 乐羊。 乐羊为 瑰史侯 将,伐 取中山 。魏文 侯对乐 羊以是 寿。 乐 羊 死 . 葬 于是寿 ,其后 子孙因 家焉。 中山复 目,至 赵武灵 王时复 灭中山 ,而乐 氏 后有乐 毅。 乐毅 贤,好 兵,赵 人举之 。厦武 灵王有 沙丘之 乱.乃 击赵适 魏。
闻 燕 昭 王 咀 子之之 乱而齐 大赃燕 ,燕昭 王怨齐 ,未尝 一日而 忘报齐 也。燕 国 小 . 辟 远 , 力不能 制。于 是屈身 下士。 先礼郭 隗咀招 贤者。 乐毅于 是为魏 昭王使
在《寂静的春天》出 版后,它不仅引起了 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 但同时这本书出版后, 很多地方禁止使用DDT, 与此同时,两千万儿 童死于疟疾。所以我 们更应该理智的看待 环境与发展的问题, 摒弃极端的理想主义, 既不能否认我们之前 通过污染环境给我们 带来的巨大的发展,
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但实际 上大多数国家在发展初期都没有做到。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 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 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 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 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 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 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水俣病
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化工业尖端技术的氮(N)
生产企业。氮用于肥皂、化学调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 (CH3COOH)、硫酸(H2SO4)等工业用品的制造上。日本的 氮产业始创于1906年,其后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而使化肥 制造业飞速发展,甚至有人说“氮的历史就是日本化学工业的历 史”,日本的经济成长是“在以氮为首的化学工业的支撑下完成 的”。然而,这个“先驱产业”肆意的发展,却给当地居民及其 生存环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于 燕 . 燕 王 旺客礼 待之。 乐毅辞 让.避 委质为 臣.燕 昭王以 为亚卿 .久之 。 当 是 时 。 齐 辟王强 .南败 楚相唐 昧于重 丘.西 摧三晋 于观津 .递与 三晋击 秦.助 越 灭 中 山 。 破 宋 , 广 地千余 里。诸 侯皆欲 背秦而 服于齐 。潜王 自矜. 百姓弗 堪 。 于 是 燕 昭王问 伐齐之 事。乐 毅对日 :“齐 .霸国 之余业 也,地 大人众 .采易 独 攻也。 王必欲 伐之. 莫如与 赵厦楚 、魏。 ”于是 使乐彀 约赵惠 文王, 别使连 楚、 魏 ,令赵 说秦以 伐齐之 利。诸 侯害齐 潘王之 骄暴, 皆争合 从与燕 伐齐。 乐毅还 报, 燕 昭 王 悉 起 兵.使 乐毅为 上将军 .赵惠 文王以 相国印 授乐毂 。乐毅 于是井 护赵、 楚 、 韩 、 魏 、燕之 兵以伐 齐,破 之济西 。诸侯 兵罢归 ,而燕 军乐毂 独追。 至于临 蕾 。齐昏 王之胜 济西, 亡走, 保于莒 。乐毂 独留绚 齐,齐 皆城守 。乐毅 攻入临 蕾。
尽取齐宝财物
环境与经济发展
14化学2班
小
组
于笑
成
杜金玲
员
程慧娟
陈聪
张文静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活环境对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透 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 的显著成就,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
我国的高铁技术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也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工程技术领域少有的, 最高时速350公里每小时。
从定量角度来看,雾霾到底值得用多少GDP去 “换取”?不是不惜一切要发展GDP,也不是 不惜一切要环保。在经济学上,没有什么东
西是值得“不惜一切”,或者以无穷大的代
价去换取的,我们的决策也应当是两种诉求 的平衡。
如今的唐山也在做出它的努力,我们能感受 出来,在唐山一年之中晴朗的天气在增加。 有人说,用健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又有什 么意义呢?但问题是,不发展经济,这也是 要用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来换的。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工业飞速发展,但由于当时没 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和公害治理措施,致使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 随之泛滥成灾。除了“水俣病”外,四日市哮喘病、富山“痛痛 病”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日本的工业发展虽然使经济获利 不菲,但难以挽回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贻害无穷的公害病使日本 政府和企业日后为此付出了极其昂贵的治理、治疗和赔偿的代价。 至今为止,因水俣病而提起的旷日持久的法庭诉讼仍然没有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