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4

合集下载

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应用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协议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网络协议作为互联网通信的基础,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网络通信的速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以及当前网络协议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网络协议的设计网络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它是计算机网络中用来管理和控制网络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网络协议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安全、速度、稳定性等多个因素。

网络协议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1. 可靠性:网络协议的设计需要考虑通信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并进行纠错处理,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2. 安全性:网络协议的设计必须具备安全性,防止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

3. 高效性:网络协议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通信的速度和效率,使通信过程更加顺畅。

4. 灵活性:网络协议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设计灵活性更高的协议,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5. 易于维护:网络协议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升级、维护等各个阶段,保证其易于维护和升级。

二、网络协议的应用网络协议的应用范围广泛,其在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1. 互联网中的网络协议:互联网中的网络协议主要包括TCP/IP 协议、HTTP协议等,这些协议是互联网最基础的通信协议。

2. 移动通信中的网络协议:移动通信中的网络协议主要包括GSM、CDMA、WCDMA、LTE等协议,这些协议用于移动网络中的通信协议。

3. 物联网中的网络协议:物联网中的网络协议主要包括ZigBee、Zwave、LoRa等协议,这些协议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

三、当前网络协议的发展趋势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协议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当前网络协议的发展趋势:1. 物联网协议将迎来爆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设备也在不断增长,这将促进物联网协议的发展,使得物联网设备之间能够更快速、更稳定地进行通信。

《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实验教学大纲【模板】

《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实验教学大纲【模板】

《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Network Protocol Analysis and Design)二、课程编码:********三、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课。

其研究对象是Internet所使用的TCP/IP协议族中的常用协议。

《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协议分析软件在网络中发送、捕获并分析TCP/IP协议族各种协议的报文来研究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报文格式及报文交换次序等,从而掌握网络协议的原理、体系结构及常用协议,了解这些协议在不同环境下的操作过程,以及它们的协同工作过程,使学生能深入理解Internet的工作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对实际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包进行捕获和分析,从而达到如下教学要求:(1)巩固和加深对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原理的理解;(2)掌握TCP/IP协议的原理及体系结构;(3)了解TCP/IP协议族中常用协议的报文结构及其协同过程;(4)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四、课程总学时: 50 学时(严格按教学计划时数)[理论: 32 学时;实验: 18 学时]五、课程总学分: 2.5 学分(严格按教学计划学分)六、适用专业和年级:网络工程/三年级七、实验项目汇总表:八、大纲内容:实验一ARP地址解析协议分析[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ARP协议的作用和工作过程2、掌握ARP报文的格式及封装3、了解ARP命令的使用[实验内容]1、捕获并分析从网络上捕获的ARP请求和响应报文2、构造并发送ARP请求报文,然后捕获并分析其响应报文[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联网并运行SimpleNPTS软件的PC机。

实验二ICMP协议分析[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IP数据报的格式和封装2、掌握ICMP协议的作用和工作过程3、掌握ICMP报文的格式及封装4、了解PING、NETSTA T、TRACERT等命令的使用[实验内容]1、使用ping命令发送ICMP ECHO请求报文,同时使用协议分析软件捕获并分析从网络上捕获的ICMP请求和响应报文2、构造并发送ICMP ECHO请求报文,然后捕获并分析其响应报文。

网络协议分析与实现课程设计

网络协议分析与实现课程设计

网络协议分析与实现课程设计前言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是通信双方遵循的规则。

网络协议通过在网络上传输数据包来实现通信。

对于网络工程师来说,理解和掌握各种网络协议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本文将对网络协议进行分析和实现,并对网络协议的重要性进行探究。

分析网络协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网络协议的结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应用层:主要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常用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SMTP等;•传输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控制,常用的传输层协议有TCP、UDP等;•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常用的网络层协议有IP、ICMP等;•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错误检测,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PPP、Ethernet等;•物理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接收,常用的物理层协议有RS-232、RS-485等。

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协议栈,在每一层上添加协议头和协议尾进行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

发送方将数据封装成数据包,通过不同层的协议,最终发送到接收方,接收方在每一层进行解封装,得到原始数据。

实现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的实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协议的通信方式和数据结构协议的通信方式可以是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也可以是对等通信模式,同时需要确定协议的数据结构,包括协议头和协议体。

2. 编写协议的解析和封装代码根据协议的通信方式和数据结构,编写协议的解析和封装代码,实现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

3. 实现协议的网络传输使用底层网络编程套接字,实现协议的网络传输。

在发送数据时,按照协议的格式进行封装;在接收数据时,按照协议的格式进行解封装。

4. 测试协议的正确性和性能编写测试程序,测试协议的正确性和性能。

测试包括单元测试、性能测试和压力测试。

网络协议的重要性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对于网络工程师来说,理解和掌握各种网络协议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协议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还需要工程师掌握实现协议的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网络规划、架构设计、网络优化和故障排除。

无线网络中的协议分析和优化系统设计

无线网络中的协议分析和优化系统设计

无线网络中的协议分析和优化系统设计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无线网络。

然而,无线网络存在着信号干扰、网络容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通过协议分析和优化来解决。

本文将介绍无线网络中的协议分析和优化系统设计。

一、无线网络协议分析在无线网络通信中,通信设备之间需要遵循一些规则,即协议。

协议规定了如何发送和接收数据包,以及如何处理数据包。

协议分析就是分析无线网络中的协议,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1 数据包分析在无线网络中,数据传输都是通过数据包来进行的。

数据包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包的结构和内容,从而找出问题。

例如,当数据包丢失或出错时,就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分析,找出具体原因。

1.2 流量分析流量分析可以监视网络的流量,了解网络的使用情况。

通过流量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网络的瓶颈所在,从而对网络进行优化。

1.3 协议栈分析协议栈是无线网络通信的基本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

协议栈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每层协议的具体功能和作用。

二、无线网络协议优化在分析了无线网络中的协议后,我们需要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优化,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2.1 信号优化无线网络通信信号的质量对网络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信号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例如,提高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降噪技术减少干扰等。

2.2 频率优化在无线网络中,频率的使用以及使用方式都会影响网络的性能。

通过对频率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例如,调整信道宽度和信道数量,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2.3 流量优化通过控制网络中的流量,可以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

例如,通过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分流、限流、优化等方式实现流量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三、无线网络协议优化系统设计无线网络协议优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通过专门的软件和系统来实现。

无线网络协议优化系统设计就是针对无线网络协议优化的需求,设计一套系统来实现优化。

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

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

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一、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IPV6的概念、原理和作用过程。

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知识的学习及应用能力。

2. 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三)教学内容及数时数本课程从下一代互联网的基本理论出发,循序渐进地介绍了IPv6的寻址、报头、地址自动配置、名称解析、路由及移动IPV6等内容。

理论部分实验部分(四)考核要求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的方式:考查总评成绩=平时成绩*0.6+期末成线*0.4平时成绩=课程作业绩*0.2+课外阅读*0.2+中期考核*0.2+课外讨论*0.2+其它*0.22.考题设计重点考察内容: IPV4的不足及缺陷以及IPV6怎样弥补这些缺陷; IPV6地址的分类及各种地址的含义,IPV6地址空间的划分;使用网络监视器分析IPV6报头结构、ICMPv6报头结构、IPV6邻节点报文结构和功能;多播侦听查询报文、多播侦听报告报文和多播侦听已完成报文的功能。

试题种类以及形式,和所占的比例:客观题(70%),主观题(30%)3.实验考核说明考核内容:使用网络监视器分析IPV6报头结构;使用网络监视器分析ICMPv6报头结构;使用网络监视器分析IPV6邻节点报文结构和功能;多播侦听查询报文、多播侦听报告报文和多播侦听已完成报文的功能。

考核方式:实验考核考核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二、本文(一)课程教学内容理论部分第1章IPV6概述(支撑课程目标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IPV4和当前Internet的缺陷,IPV6如何弥补这些缺陷;IPV4和IPV6之间的主要区别;IPV6的特性。

教学内容:第1节IPV4局限有限IPV4地址空间所造成的后果。

第2节IPV6的特性巨大的地址空间;安全性;更好地支持QOS;可扩展性。

第3节IPV4与IPV6的比较报头格式的区别;路由协议的区别;域名解析的区别;地址分配方式;安全性方面。

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协议设计与分析

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协议设计与分析

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协议设计与分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但是,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

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协议也变得不可或缺。

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协议设计与分析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关键。

一、安全协议设计安全协议是为了保证信息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中不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窃取或篡改。

在设计安全协议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加密算法加密算法是安全协议设计的核心。

当前常见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在对称密钥加密算法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在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2、认证在网络通信中,认证机制是防止网络攻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密码认证和数字证书认证。

密码认证通过比较密码库中保存的密码和用户输入的密码来验证用户身份。

数字证书认证通过加密数据来验证身份。

3、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将信息和私钥结合起来生成签名的技术。

数字签名可以用来验证信息的合法性以及信息的有效性。

数字签名的基本原理是将私钥应用于信息生成签名,然后将签名和信息一起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使用公钥来验证签名的合法性。

二、安全协议分析安全协议的安全性是协议设计中最关键的部分。

安全协议的分析需要评估协议的安全性、可用性和性能等方面。

安全协议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1、模型设计安全协议的分析需要建立一个模型。

建立模型需要考虑协议所处的实际环境,包括通信模型、攻击模型和网络拓扑结构等。

2、安全性分析安全性分析是评估安全协议是否满足网络通信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安全性分析的常见技术包括形式化验证和漏洞分析等。

3、性能分析性能分析是评估安全协议的运行效率。

性能分析中包括对协议的响应时间、延迟、吞吐量和网络负载等进行测试。

4、多方安全计算在网络通信中,通信双方的安全可能会受到其他方的攻击。

毕业设计IPv4网络协议问题分析

毕业设计IPv4网络协议问题分析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IPv4网络协议问题分析教学系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计算机应用09级2班学生姓名刘增学生学号200902010101指导教师2011年10月24日摘要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当今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环境,互联网的巨大成功有目共睹。

现在被全球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已经有30年的历史。

从技术上看,尽管IPv4在过去的应用具有辉煌的业绩,但是现在看来已经露出很多弊端。

全球范围内、2.5G、无线移动数据网络的发展加快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模式的形成,由于用户的增长要比固定网用户快得多,特别是各种具有联网功能的的迅猛发展,考虑到随时随地的、任何形式、直接的个人通信的需要,现有的IPv4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络市场对地址空间、端到端的IP连接、、和移动性能的要求。

因此人们寄希望于新一代的IP协议来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网络协议;IPv4;IPv6;报头AbstractThe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odern social infrastructure, in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ut also become the important pillar of today's high-tech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nterconnected Nets great success for all to see.Now by global extensive use of the Internet protocol is "Internet protocols, fourth edition of" have been 30 years of history. From a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although IPv4 in the past also has the splendid performance, but now it appears that already By exposing some shortcomings.Worldwide, 2.5 G, wireless mobile data network development accelerated to the Internet as the core of the mode formation, because the user's growth than fixed nets users faster, especially the networking of all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nytime and anywhere, considering the, any form, direct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needs, the existing IPv4 have far cannot satisfy the network market to the address space, end-to-end IP connections, and mobile of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So people hope that a new generation of the IP protocol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Keywords: network protocol; IPv4; IPv6; header目录第一章网络通信协议发展 (1)1.1 网络通信协议的分层结构 (1)1.2 IPv4协议的发展 (1)1.3 IPv6协议简介 (2)第二章 IPv4 (2)2.1 基本信息 (2)2.2 协议结构 (3)2.3 地址格式 (3)2.4 特殊的IP地址段 (4)2.5 IP包长 (4)2.6 IP路由 (4)2.7 IP包首部格式 (5)2.8 IP包头字段说明 (5)第三章 IPv4网络协议的问题 (7)3.1 IPv4选路 (6)3.2 划分子网 (7)3.3 无类域间选路 (8)3.4 网络地址翻译 (8)3.5 网络治理与配置 (9)3.6 服务类型 (10)3.7 IP选项 (10)3.8 IPv4安全性 (11)第四章过渡还是不过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协议分析

网络协议分析

网络协议分析1. 概述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通信的规则集合,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通信规范和错误处理等。

网络协议分析是对网络协议进行深入研究和解析的过程,通过分析网络协议,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通信原理和技术。

2. 为什么进行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对于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和网络安全专家等来说非常重要。

进行网络协议分析有以下几个主要目的:2.1 发现和解决网络问题网络协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网络中的故障和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协议,我们可以定位网络通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2.2 优化网络性能通过对网络协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协议的性能特点和瓶颈所在,从而进行网络性能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优化协议的传输机制和算法,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效率,减少数据丢失和延迟。

2.3 网络安全分析网络协议分析在网络安全领域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机制,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和攻击方式,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加强网络的安全性。

3. 常见的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有很多种类,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它包含了TCP和IP两个子协议,负责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网络寻址。

•HTTP协议: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

它是互联网中应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

•DNS协议:DNS协议是域名系统协议,负责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它在互联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网站。

•FTP协议: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

它提供了文件的上传、下载和删除等功能。

•SMTP协议:SMTP协议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在邮件服务器之间传输电子邮件。

它是电子邮件系统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

4.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进行网络协议分析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来辅助,常见的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包括:•Wireshark:Wireshark是一款开源的网络封包分析工具,可以捕获和分析网络数据包,支持多种协议的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协议描述技术1内容MSC基础MSC结构高级MSCMSC文档2协议可以用自然语言、程序设计语言、形式描述语言、专用描述语言。

3形式描述语言可以分为协议通信行为和协议状态机描述。

下一讲SDL描述协议的系统结构和系统行为41.MSC概述MSC是什么MSC的特点MSC的实体类型MSC的文法5概述之一——MSC是什么MSC:Message Sequence ChartMSC(消息顺序图)是ITU-T Z.120建议给出的一种形式化语言,用于描述多个实体之间、实体与环境之间消息交互的顺序。

6概述之二——MSC的特点MSC是一种图形化语言:MSC的图形文法以二维图形来概括通信实例的行为。

MSC是一种形式化语言,采用自然语言和形式化记法MSC应用广泛:可用于所有具有信息交互的应用领域。

MSC支持结构化设计。

7概述之三——MSC的实体类型MSC的实体类型–MSC文档–MSC图–实例(instance)–条件(condition)–定时器(timer)–消息(message)–通道(gate)–变量(variable)8在同一视见域内,有些实体可以多次出现,如状态、定时器和消息等,多次出现的实体代表同一实体。

9概述之四——MSC的文法MSC的文法分为:–文本文法(textual grammar)–图形文法(graphical grammar)1011一组类似于BNF范式的符号< >:非终结符{ }:括号内的内容有关联性< >*:括号中的内容是可选的,可以为零次或多次< >+:表示括号内的内容是必选的,至少出现一次::=:定义符,左部为非终结符,右部为终结符、“/”、非终结符|:或符,符号两边的内容为并列关系1213contains (A包含B)MyMSC gis followed by(A紧跟着B)<instance area> ::=is attached to(相连)above<event layer> ::=<event area> | <event area> above <event layer>MyMSC g i j ks1s2set<text layer> ::={<text area>*} set表示文本层是一个text area的集合,且无顺序关系192.MSC基础MSC图消息条件定时器动作方法调用和回复20MSC基础——MSC图——概述21MSC基础——MSC图——组成<msc symbol> ::=<frame symbol>方框符is attached to{<def gate area>*} set23MSC基础——MSC图——头部+主体域24MSC基础——MSC图——主体域——实例层实例层主要用来说明MSC图中包含的实例的情况,包括实例类型、实例名及实例体等,这些由实例域给出。

<instance layer> ::={ <instance area>* } set实例层包括零个到多个实例域,说明个别MSC图可以不包含实例。

25MSC基础——MSC图——主体域——文本层文本层主要是MSC图中的文本说明,是一个独立层,与其它层在逻辑上和图形上均无联系。

<text layer> ::={ <text area>* } set文本层包括零个到多个文本域,说明不一定每张MSC图都包含文本域。

26MSC基础——MSC图——主体域——通道定义层<gate def layer> ::={ <def gate area>* } set27域——事件层事件层由一个到多个事件域组成,事件域按顺序上下排列。

<event layer> ::=<event area>| <event area> above<event layer><event area> ::=<instance event area>| <shared event area>| <create area>28域——事件层29域——事件层例如:从一个实例发送一条消息到另一个实例,这两个实例上分别对应两个消息事件,一个发,一个收,中间需要消息域连接两个事件。

30MSC基础——MSC图——主体域——事件层<shared event area> ::=<condition area>条件域|<msc reference area>MSC引用域|<inline expression area>线内表达式域31MSC基础——MSC图——主体域——连接器层32MSC基础——在MSC图中,在两个实例之间交互一条消息被定义为两个事件,即发送消息事件(对发送该消息的实例而言)和消耗事件(对接收并处理该消息的实例而言)。

一般情况下,事件发生的顺序是自顶向下的。

33MSC 基础——MSC 图(3)c a l l e d _p a r t yo f f _h o o kd i a l _t o ne _o nd i g i td i a l _t o ne _of fd i g i ts e i z u r e _i n ta c ki n t e r n a l _r i n g i n g _o nr i n g _b a c k _t o n e _o np r o c e s s d i g i t em s c c o n n e c t i o nc a l l i n g _p a r t y p r o c e s sd i g i t eS e i z u r eMSC基础——MSC实例实例代表某种实体,具有该实体的所有属性在SDL系统中,实体可以是系统、功能块或进程。

在通信领域,实体可以是一个系统,也可以是某层协议实体。

实例分为简单实例和可分解实例(decomposed)35MSC基础——MSC实例实例头部符号也只表示该实例需在本MSC图中要描述的部分的开始,而不是该实例的创建。

实例结束符仅代表该实例需在本MSC图中要描述的部分的结束,而不表示该实例的结束。

36MSC基础——MSC实例inst inst:process digitprocess digitinst37MSC基础——MSC实例inst decomposed process digit decomposedinstdecomposed as<new msc name>inst关键字decomposed表示该实例还需用另一个MSC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果分解后的MSC图采用别的图名,则需在实例标题中给38出该图名。

39MSC 基础——MSC 消息消息用消息名来标识,可以带参数,参数列表中不用给出参数类型。

消息出事件与消息入事件共享一个消息名。

两种与消息有关的异常:–输出消息丢失;–实例消耗“来历不明”的消息,即输入异常消息。

40<message end area> ::=<message in area> | <actual in gate area>| <def out gate area> | <inline gate area>41MSC基础——MSC消息<lost message symbol> ::=42MSC基础——MSC消息ICONreqMSC基础——条件在MSC图中,条件(condition)描述系统的全局状态(global condition,涉及MSC图中所有实例)或局部状态(non-global condition,涉及MSC图中部分实例),当局部状态只涉及MSC图中的一个实例时,也成为本地状态(local condition)。

44MSC基础——定时器定时器包括两个操作(动作,启动定时器、复位定时器)和一个事件(定时器超时)。

启动定时器就是在系统中创建一个定时器实例,该实例有个实例名(定时器名),可以带参数,也可以给出定时间隔(duration)。

启动定时器又可分为启动和再启动两种,再启动是指定时器启动后,还未到规定的时间,系统也未对定时器做复位操作,系统重新启动该定时器,定时器的计时长度重新设置。

但一个定时器只能被再启动一次。

定时器由实例启动,所以定时器启动和再启动符的一端必须与定时器实例轴相连,另一端与终止符相连。

4546MSC 基础——定时器(2)表示启动定时器的图形符号表示再启动定时器的图形符号47MSC 基础——定时器表示复位定时器(终止符)的图形符号当启动符与终止符不便相连,用符号1(例如分两页时);且在符号边给出对应的定时器名表示定时器超时的图形符号48MSC 基础——定时器ICONreq ICONindICON ResponderT ICONrespICONconfICONF Initiator msc connectionConnectedMSC基础——通道每个通道都有一个通道名。

通道名可以显示给出,也可隐式给出。

隐式通道名由消息的方向和消息名来确定49MSC基础——通道显式定义的通道:g、h隐式定义的通道:out_s2、in_s3、out_s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