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学科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政治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政治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政治月考质量分析报告政治月考质量分析报告一、考试范围和内容分布本次政治月考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政治品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制度等内容。

从考试内容分布来看,理论知识占比较高,并且涉及的内容较为全面,考察了学生对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试题难易度分析本次政治月考的试题难度适中,既有基础题目,也有较难的综合题目。

基础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例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的理解。

而综合题目则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例如如何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等。

三、试题设计的合理性分析试题设计较为合理,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其中,选择题针对重点知识进行考察,既考察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而论述题则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综合论述。

试题形式多样,设置了多种题型,能够考察学生的不同能力。

四、试题答案的唯一性分析试题答案的唯一性较高,大部分选择题的答案是明确的。

但对于一些较难的综合题目,可能存在多种答案的情况,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进行合理的表达。

五、试卷解答情况统计与分析根据试卷解答情况统计,大部分学生对试题能够做到基本掌握和答题正确。

选择题部分,学生的正确率达到80%以上,说明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较为牢固。

而对于综合题部分,学生的答题情况较为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时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学生在对综合题进行答题时存在混淆概念和逻辑思维不够严密的情况,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改进措施: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2. 学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只停留在表面理解的层面。

政治 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政治 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政治组毛永飞 2014年10月8日
一、试卷的知识结构:
此次测试题有选择题和主观题,其中选择题20个60分,3个主观题共40分。

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

试题范围是第一单元的基础知识。

二,学生得失分情况:
选择题最高分为60分,最低分为9分,大部分学生只能拿到40分左右。

选择题4、7、11、13、15题错的学生比较多。

但卷面也反映出以下问题:出现不选、多选、答案转涂错误、凭感觉做题。

非选择题最高分44分,最低分为4分,大部分学生只能拿到20分左右。

失分最大的是22和23题。

但卷面也反映出以下问题:不认真审题、答题不规范字迹不清,答题超出密封线,乱答,知识点没记住或模糊不清,缺乏答题技巧。

不会分析题目,所学知识不会与题目中材料联系。

三、年级情况及各班情况
年级情况:全年级共593人参加考试,587有具体分数,6人缺考,总分34258,平均分58.36,及格率46.8,最高分94,最低分19,30分一下一人,30——50分共134人。

各班情况:
四、下一步教学复习设想及策略;
1、利用知识框架图使学生的知识逐步成系统和完整
2、强化学生答题技巧,是学生养成技巧答题和规范答题
3、及时监督学生的对知识的复习与回顾,加大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力度。

4、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复习和备考。

5、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6、注重知识点的强化记忆,反复记忆。

高一政治质量分析

高一政治质量分析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高一政治组一.试题情况分析知识面覆盖全面,难易程度适中,有试卷难易区分度较好,体现了政治课时政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能力立题。

考查主干知识、重点知识。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的能力。

二、答卷情况分析高一年级文科A班平均分66.7,最低和最高的班级之间相差25.8分。

全校最高分为87分。

大部分集中在 40-60分之间。

整体答卷效果不理想,选择题得分不理想,问答题第一第二题应该得高分,结果得分并不高,第三道大题有综合性难度,得分很不理想。

三、存在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含义、作用地位、原因、措施区分不清。

2、答案书写不规范:抓不住重点、不能准确运用学科术语回答问题,一部分同学字迹潦草、很难看清,答题不分点现象还有存在。

3、学生基本素养低:读不明白材料、分析不出考察重点、往往答非所问。

4、有部分同学上课干坐、没有学习愿望,也有部分学生想学但不会学、听不懂话。

四、下步措施1、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能力的立意要以知识点为前提。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落实双基。

要抓落实经常提问。

2、加强训练,指导答题方法、规范答题: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学生在主观题中失分较多,原因就在与平时训练不认真,怕难怕苦,导致审题不清,角度不明,技巧不熟,表达不畅。

3、关注差生。

学习中的差生,对于班级的平均分影响极大。

我们在关注班级整体的同时,对这部分学生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

4、转变观念。

以往很多人都认为政治课只需要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记记背背就行了。

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任何学科知识都需要*平时的积累、理解和巩固。

要转变其他任课教师的观念,取得他们的支持;转变学生的观念,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5、重视作业。

知道作业。

作业有显性作业和隐性作业,有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有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学生主动去做的作业等等。

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改,认真分析;对于其他的作业类型,也要耐心讲解。

(完整)高一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完整)高一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完整)高一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高一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1. 引言该报告旨在对高一政治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于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考试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和提升教学效果。

2.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进行质量分析之前,我们首先收集了有关高一政治考试的数据,包括考试试卷、学生答卷和成绩。

2.1 考试试卷高一政治考试试卷共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三个部分,共计100分。

其中,选择题占总分的60%,简答题占总分的20%,论述题占总分的20%。

试卷采用了多种题型和难度层次,以全面考察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2.2 学生答卷我们收集了200份学生的答卷,涵盖了不同学生的各个层次和能力水平。

对学生答卷的评价主要包括答案的准确性、清晰度和完整度等方面。

2.3 成绩统计根据学生答卷的评分标准,我们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并针对不同题型和各部分的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

3. 质量评估与发现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在高一政治考试中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3.1 学生整体答题能力较弱学生在选择题部分表现相对较好,但在进行简答题和论述题时,表达不够清晰和完整。

这可能是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相关的训练和指导。

3.2 部分考生对政治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差在考试中,部分考生对政治知识点的记忆不够牢固,出现了一些基础性错误。

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点的复和巩固,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3 部分考生在解答中存在逻辑性和连贯性的问题在简答题和论述题的解答中,部分考生的表达逻辑性和连贯性不够强,存在书写混乱和语句组织不当的情况。

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对策与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以提升高一政治考试的质量:4.1 深化对政治知识的教学加强对政治知识的教学,注重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政治学科月考诊断分析报告

政治学科月考诊断分析报告

政治学科第一次月考诊断分析报告备课组长:常永娥时间:2012年10月3日一、试题评价:1.试题来源:从各地高考月考试题中精选而来。

2.命题范围:经济生活全一册。

3.难易程度:双基占70%,能力占30%,难易适中。

4.试题特点:(1)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卷考查的内容大都是本学科的最基本的、最基础的知识。

近几年来的文科综合高考试题中,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试题为数不少,非选择题有时也会有要求直接表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试题。

当然,更多的还是考查知识的迁移、拓展,是将这些知识运用到鲜活的材料里头,运用到社会实际当中,考查运用知识进行阐释(阐述和解释)、论证、探讨的能力,学生高考成绩的差异也主要体现在这方面。

(2)突出高频考点的考查,对2013年的高考进行了预测。

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以大纲或多年重复考查的高频考点进行组题,而且对08—12年全国卷的试题研究后进行了预测。

(3)突出重大时政热点,反映社会生活。

如民本思想,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新农村建设等。

(4)把“四种”能力考查作为命题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侧重考察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及“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通过设置相关的材料、问题,让考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应有的能力。

(5)试题设计较好地渗透了新课改理念。

整套试题的命制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既考查知识和能力又突出各个模块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要求,体现了课改背景下的新要求。

(6)命题风格力求与高考试题基本接近。

形式上:30道选择计60分,4道主观题计40分,关注高考组题及设问方式:组题形式“2组1”或“3组1”;从设问形式上,既有宏观的设问又有微观的设问。

三、从成绩统计中得出的主要结论:快班成绩相对较好,平行班成绩基本持平,高三七班优秀人数多,优秀率高,高三六班优秀率较低,高分段人数较少。

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分析

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分析

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分析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分析xxxx—xxxx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分析一、试卷与考试基本情况分析1.试卷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内容为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考试形式是闭卷,考点知识源于教材,出题都紧紧围绕教材知识点内容,结合了教材的知识点及社会生活问题来命题。

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和掌握,试卷难易程度中等偏易,考试的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这次测试成绩不理想,学生都能在检测中不能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现各班逐一分析成绩及原因:1班参加考试学生39人,最高分82分,最低分41分,及格27人,不及格12人;80分段内1人,70分段内10人,60分段内16人,50分段内11人,40分段内1人,平均分64。

以作为重点班的水平来说,1班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没有发挥出真实水平,主要丢分在答材料分析题不规范,漏点,不结合材料分析等情况;答选择题粗心大意,不该丢分的地方也丢分。

3班参加考试学生52人,最高76分,最低分25分,及格人数21,不及格人数31;70分段内5人,60分段内16人,50分段内13人,40分段内14人,30分段内4人,20分段内1人。

作为比1班稍微差一点的班级,3班的成绩也是不够理想,最低分数居然有25分,不及格占大部分以上,答题存在的问题跟1班差不多。

15班参加考试学生55人,没有人及格,最高分52,最低分18;50分段内3人,40分段内20人,30分段内25人,20分段内4人,10分段内2人。

在本人所任教的班级当中,15班考试成绩最差,主要问题是学生不背书,上课不够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交,也没有时间进行考前复习,所以导致考得非常的差,以后要狠抓背书,作业。

18班参加考试学生54人,最高66分,最低20分,及格2人;60分段内2人,50分段内11人,40分段内22人,30分段内14人,20分段内2人。

高一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引言
本文档对高一政治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考试成绩、试题难度、知识覆盖范围等方面的分析,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以改进研究和教学效果。

考试成绩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高一政治考试的平均成绩为XX分(满分100分)。

成绩分布呈正态分布,其中有XX%的学生获得优秀成绩(分数大于90),XX%的学生获得良好成绩(分数在80-89之间),XX%的学生获得及格成绩(分数在60-79之间),XX%的学生未及格(分数小于60)。

试题难度分析
根据对试题的评价,考试中的选择题难度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

但是,少数选择题存在较高的错误率,需要引起关注和改进。

主观题的难度相对较高,许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知识覆盖范围分析
通过对试卷中的题目进行分类和统计,发现高一政治考试的知识覆盖范围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但在某些重点内容的考查上存在不足。

建议教师重点关注这些内容,加强对学生的讲解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

总结
高一政治考试的质量总体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

然而,对于试题难度和知识覆盖范围的改进还有待加强。

建议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针对性的研究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政治学科的研究效果。

此外,建议考试部门和教师团队定期进行质量分析,以完善考试模式和评价体系。

以上是对高一政治考试质量的分析报告,仅供参考。

希望对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政治学科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高一政治备课组一、政治试卷特点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分值安排较合理,符合高一学情。

2.突出重点、贴近生活。

试题范围是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关键词是商品、货币、价格。

围绕这些关键的试题,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

材料贴近生活,不枯燥乏味。

主观题68题从什么是商品和货币的基本职能、商品生产者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角度进行考查,69题从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和对生活、生产的影响角度出发,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经济生活无处不在。

难易程度适中,偏重基础。

主观题都是上课时着重强调的知识点。

客观题20个题,其中14道题是教材中相关链接小字部分涉及内容,学案中也出现过得试题,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时要全面认真,不要疏忽。

较难点选择题是11题、12题,68题(2)、69题(2),目的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凸显试题梯度。

二、答题情况客观题答的相对还可以,满分60分,均分34.55分。

1、9、15、18小题较好,均分在2.5分以上,2、6、11、12、17小题偏差,均分在0.6分以下。

最高分54分,最低分15分,多数高分学生客观题都答的比较好,只错三四个选择题的每个班级都有。

主观题答的不是很理想,个位数较多,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排错能力较差。

2.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将68题(2)与69题(2)不能准确区分。

3.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

如:将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写成“价格尺度”。

4.思维混乱,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简洁性。

三、下一阶段全组改进的措施和努力方向1.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仅停留在老师讲的层面,而应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的理解和领悟中,督促作业的检查评比和讲解中。

2.知识要落实到运用中,通过课时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新情境中去掌握。

3.强化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特别是主观性试题。

具体要通过单元检测题的分析与讲解中,教会学生如何审题、解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政治学科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本次政治试卷特点
1 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分值安排较合理,符合高一学情。

2 突出重点、贴近生活。

试题范围是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关键词是商品、货币、价格、消费。

围绕这些关键词的试题,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

材料贴近生活,不枯燥乏味。

主观题26题从收入与消费角度分析材料,27题谈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经济生活无处不在。

难易程度
适中,偏重基础。

主观题都是上课时着重强调的知识点。

客观题25个题,其中11、23题是教材中相关链接小字部分涉及内容,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时要全面认真,不要疏忽。

较难点选择题是10题、20题,目的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凸显试题梯度。

答题情况
客观题答的相对还可以,多数分高学生客观题都答的比较好,只错三四个选择的每个班级都有。

主观题答的不是很理想,个位数较多,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2 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3 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
4 思维混乱,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简洁性。

下一阶段全组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1 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停留在老师的讲过,而应落实到学生理解和领悟中。

2 知识要落实到运用中,让学生在新情境中去掌握
3 强化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特别是主观性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