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50150苏木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原料质量初检操作规程.doc

1、目的通过对进厂原料进行验证,确保进厂原料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与生产有关原料的验证3、工作内容3.1、取样:3.1.1原料车(船)进厂后,司机立即到采购部报车(船)号。
3.1.2采购部采购员根据司机报号情况及时下达原料化验通知单。
3.1.3化验室在接到原料化验通知单后,及时安排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至少两名)前去抽查验证,。
3.1.4检验人员根据验证情况报出验证结果(原料:水分、颗粒度)。
3.1.5化验室负责人根据检验结果,开出初检报告单,并同检验人员一起在报告单上签字。
3.1.6采购部采购员在初检报单上签字后,把报告单送到仓储部。
3.1.7仓储部过磅人员根据报告单,安排车(船)是否进厂卸货。
3.2、筛分析:(颗粒度)3.2.1把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放入烘箱中在105℃洪干。
3.2.2半小时后从烘箱中取出试样,冷却至室温。
3.2.3在台式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数量(200g)试样。
3.2.4把称量好的试样放入选择好的标准筛中过筛。
3.2.5)称量筛余物,并算处各粒度的比例。
3.3、水分分析:3.3.1在千分之一天平上,称取一定量(10g)具有代表性的试样G1。
3.3.2把该试样放入烘箱中烘干。
3.3.3半小时后,取出该样并冷却至室温。
3.3.4称时烘干后的试样G2。
3.3.5根据公式(G1-G2)/G1×100%,算出水分含量。
3.4做完分析的试样不能随意丢弃影响环境,应集中后统一处理。
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原材料检验规程

物料检验规程1.目的本规程旨在确保车间采购的原材料、部件或产品符合质量标准,规范外购、外协物料的检验作业,确保物料入库合格,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保证公司生产质量。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产品]所需采购的物料和产品的检验。
3.编制依据J BT5936-2018工程机械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QB/T 4494-2013 自锁式聚酰胺扎带《工业凡士林》(GB/T 9106-2018)GB/T 33509-2017机械密封通用规范4.职责4.1.采购部4.1.1.采购部按采购计划要求采购,负责采购材料的质量保证文件的收集,并确保其真实性、及时性。
4.1.2.负责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说明物料不合格的原因,并要求供应商进行处理。
4.2.质检部4.2.1.负责外购原材料的外观、物理、化学检验等全面检验,4.2.2.根据检验结果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并制作检验报告。
4.2.3.将检验报告提交给采购部门。
4.3.库管部4.3.1.必须确认材料的检验结果是合格的,方能接受材料入库,按采购计划与送货清单核对数量、规格、型号等,并进行存储保管。
4.3.2.负责不合格品隔离及登账等工作。
4.4.生产车间4.4.1.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原材料有质量问题的,须立即通知质控部。
5.检验项目、方法及判定详情查看《附表:检验项目、方法及判定》。
6.检验记录6.1.将检验结果以表格形式记录。
记录表格详见《物料检验记录》,记录包括物料的名称、规格、供应商、检验结果等信息。
6.2.每次检验工作结束后,将所有记录表格装订成册归档。
6.3.物料检验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6.4.物料检验记录保存至少三年,以备审核和追溯需要。
7.处理不合格物料的流程7.1.如果物料不合格,库管部和质检部将及时通知采购部。
7.2.采购部需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说明物料不合格的原因,并要求供应商进行处理。
7.3.供应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并将不合格物料进行退回或重新供应。
原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质量手册)

原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本标准规定了入厂原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抽样数量,判定标准及储存方式。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用的聚乙烯及其他原料。
三、细则
3.1外观检验
3.1.1标识:产品应附有产品标识,其包括:
A、制造厂名、厂址
B、产品名称、商标、型号
C、产品合格证
D、生产日期、批号
E、检验员代号
3.1.2卫生
A、外包装要清洁,无破损,封口应牢固
B、原料干净、卫生,无杂质
3.2性能检验(上机试验)
原料经机器加工成型后,应平整光滑、无气泡、无痕迹、无斑点、杂质等缺陷(排除调机因素)。
3.3检验规则
以连续生产的同一材料、同一型号,同一工艺参数为一个检验批。
3.5批质量判定方案
3.5.1样本中外观检验项不合格样品数不超过上表中的不合格判定数,则该批外观质量合格。
反之,则外观检验项判别这不合格。
3.5.2性能检验中若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质量判别为不合格。
3.5.3合格批中的不合格,应由供需协商解决,拒收批中不合格未经处理,不得再次提供检验。
3.6储存:本原料应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库房内,储存期限至生产之日起不得超过一年。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原材料检验是确保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负责原材料检验工作的人员提供操作指导,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符合企业的要求。
二、检验目的1.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以防止缺陷产品进入生产环节。
2. 验证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 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三、检验步骤1. 接受原材料交付a. 检查原材料交付单,验证原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等信息。
b. 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变形等情况。
c. 仔细检查原材料外观,确认无异样或污染。
2. 取样检验a. 按照规定的取样标准和方法,从原材料批次中取样。
b. 确保取样过程的卫生和准确性。
c. 将取样的原材料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检测。
3. 实验室检测a. 根据检测要求,将取样的原材料送到实验室进行化学、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b. 仔细记录检测结果和相关细节。
4. 数据分析a. 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判定原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b. 如果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问题解决。
c. 记录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建立数据记录档案。
5. 检验报告a. 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编制检验报告。
b. 将检验报告送交给有关部门,以支持后续决策。
四、质量控制1. 供应商质量管理a.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的质量水平符合要求。
b. 对供应商进行合格评估,建立供应商库,及时更新供应商评估结果。
2. 内部质量控制a. 建立严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 定期复核检验标准和方法,及时更新并加以执行。
c. 建立质量异常处理流程,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尘口罩等。
2.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原材料作为产品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品质。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的合格率和稳定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原材料检验的流程和方法,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检验准备1. 检验仪器和设备的准备检验仪器和设备是进行原材料检验的关键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显微镜、测量仪器、波谱仪等。
在进行检验之前,需要确保这些仪器和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并校准其准确性。
2. 样品的准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代表性的原材料样品,并根据相关标准或要求,将样品进行标识、编码。
确保样品的存储环境良好,防止污染和变质。
三、检验流程原材料检验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样品接收和检查将接收到的原材料样品与样品清单进行核对,确保接收的样品与订单一致。
同时,检查样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存在破损或泄漏的情况。
2.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对原材料外观特征的评估和记录,包括颜色、形态、气味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判断原材料样品外观是否合格,并记录检验结果。
3. 物理性质检验物理性质检验主要针对原材料的物理特性,如密度、硬度、粘度等进行测定。
根据产品的要求,使用相应的仪器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4. 化学成分检验化学成分检验是对原材料中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和测定。
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等,对原材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 微生物检验对于需要无菌或低微生物含量的原材料,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
通过采样和培养方法,检验原材料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确保原材料符合卫生标准。
6. 性能检验性能检验是对原材料特定性能的评测和测试,如强度、韧性、导电性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性能检验,并记录测试结果。
7. 结果判定与记录根据检验结果,对原材料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并填写相应的检验报告。
将检验报告按照规定归档,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供应商。
四、质量控制1. 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指标。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原材料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对原材料检验的具体操作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检验员进行准确、高效的原材料检验工作。
二、检验范围原材料检验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金属材料、食品原料等。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原材料的检验工作,具体操作可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检验准备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
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称量器、试剂、显微镜、卡尺等。
3. 制定检验方案: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案,包括样品的采集方式、检验方法和标准等。
四、检验步骤1. 样品采集:根据检验方案,采集符合要求的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 外观检验:将样品放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外观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检查样品的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破损或污染等。
3. 尺寸检验:使用卡尺等工具对样品的各项尺寸进行准确测量,并与产品要求进行对比,确保尺寸符合要求。
4. 化学成分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比如使用滴定法、吸光光度法等。
5. 物理性能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使用相应的设备和方法对样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检验,如强度、硬度、粘度等。
6. 检验结果记录:将每次检验的结果准确记录,并进行归档,为今后的参考和追溯提供依据。
五、检验风险和注意事项在进行原材料检验过程中,检验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风险和错误:1. 个人保护:操作过程中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确保人身安全。
2. 样品处理: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检验项目,确保样品的正确处理,以避免样品的污染或损坏。
3. 仪器操作:使用仪器设备需要按照操作说明进行,确保操作正确、稳定,以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编
号
****-QC-002
版 次 A/0 页 码 共 18 页 第 6 页 在,微安计的指针数被甩开,在达到终点时立即恢复至原来的位置。此时可用电子射线 管(Magiceye)装置代替微安计。在试料未着色时,可用视觉法确定终点,被滴 定液由黄褐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 卡尔.费歇尔试液滴定法,有以下两种方法。反滴定时最好使用微安计。 5.7.3.1 直接滴定法:将 25ml 卡尔.费歇尔法专用甲醇(即无水甲醇)置于干燥三 角瓶中,加入卡尔.费歇尔试液至终点。然后精确称量含水份 10~50mg 的 试样。快速放入三角瓶中,在强烈振荡混合下,用卡尔.费歇尔试液滴定至 终点。
20 5.5.3 计算: d 4
m2 m1 0.99823 m3 m1
(其中 m1:比重瓶的质量,g;m2:样品加比重瓶的质量,g;m3:水加比重瓶的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编
号
****-QC-002
A/0 共 18 页 第 5 页
版 次 页 码 质量,g;0.99823:水在 20℃时的相对密度) 5.6 干燥失重:
修订版本状态
更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编
号
****-QC-002
版 次 A/0 页 码 共 18 页 第 2 页 1.0 目的:为了及时准确地完成原料的检测及报告单的发放,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2.0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内原料检验及报告单的发放。
3.0 权责区分: 3.1 检验员负责本规范的有效执行; 3.2 品管部主管监督其实施。
GC-YL-40260紫苏叶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仪器与试剂:分析天平、硅胶G薄层板、层析缸、甲醇、紫苏叶对照药材等。
方法: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苏叶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9:0.5: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题目:紫苏叶原药材检验操作规程
编号:TS-GC-YL-40260-02
制定人:
制定日期:2020年 月 日
版本020年 月 日
颁发部门:质 量 部
批准人:
批准日期:2020年 月 日
生效日期:2020年 月 日
目的:规范紫苏叶原药材检验操作
范围:紫苏叶原药材检验
计算公式:
V0
水分=×100%
式中: W样
W样------- 样品的重量(g)。
V0-------读取水体积(ml)。
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通则 2331)测定,不得过150mg/kg
仪器与试剂:两颈圆底烧瓶、电热套、竖式回流冷凝管、磁力搅拌器、分析天平、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氢氧化钠滴定液滴、盐酸溶液(6mol/L)等。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40%(ml/g)。
计算公式:
V0
挥发油=×100%
式中: W样
W样------- 样品的重量(g)。
V0-------读取挥发油体积(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与试剂:分析天平、数显恒温水浴锅、层析缸、三用紫外分析仪、硅胶G薄层板、三氯甲烷、丙酮、甲酸等。
方法:(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苏木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8: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立即置干燥器内放置12小时后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鉴别】
(1)显微鉴别
仪器与试剂:生物显微镜、酒精灯、水合氯醛、稀甘油等。
方法:取本品,用水合氯醛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1)本品横切面:射线宽1~2列细胞。导管直径约至160μm,常含黄棕色或红棕色物。木纤维多角形,壁极厚。木薄壁细胞壁厚,木化,有的含草酸钙方晶。髓部薄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大小不一,壁微木化,具纹孔。
检验操作规程
题目:苏木原药材检验操作规程
编号:TS-GC-YL-50150-02
制定人:
制定日期2020 年 月 日
版本:2
页数:1/3
审核人:
审核日期2020 年 月 日
颁发部门:质 量 部
批准人:
批准日期2020年 月 日
生效日期2020 年 月 日
目的:规范苏木原药材检验操作
范围:苏木原药材检验
【检查】
水分不得过11.0%(通则0832第二法)。
仪器:电热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粉碎机、药筛等。
方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计算公式:
(W1-W0)×V0
浸出物% =×100%
W样×(1-水分)×V1
式中:
W0------- 蒸发皿的重量(g)。
W1-------- 浸出物与蒸发皿的重量(g)。
W样------- 样品的重量(g)。
V0-------加溶媒体积(ml)。
V1-------取续滤液的体积(ml)。
仪器与试剂:两颈圆底烧瓶、电热套、竖式回流冷凝管、磁力搅拌器、分析天平、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氢氧化钠滴定液滴、盐酸溶液(6mol/L)等。
方法:测定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髙,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锥形瓶底部。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液面以下)。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人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Ol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0.2L/min;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1.5小时后,停止加热。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O.Ol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计算公式:
(V供-V空)×C×0.032×106
二氧化硫残留量(mg/kg) =
W供
式中:
V供为供试品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V空为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C为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浓度,mol/L;
W供为供试品的重量,g。
0.032为lml氢氧化钠滴定液(l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g
分发部门: 质量部、 化验室、生产部
标 题
正 文
1
2
2.1
2.2
3
3.1
3.1.1
3.1.2
3.2
3.2.1
3.2.2
4
4.1
4.1.1
4.1.2
4.1.3
4.2
4.2.1
4.2.2
4.2.3
5
5.1
5.2
5.3
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及四部
【性状】
仪器:直尺。
方法:取本品,置日光下观察,并用直尺测量:本品呈长圆柱形或对剖半圆柱形,长10~100cm,直径3~12cm。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具刀削痕,常见纵向裂缝。质坚硬。断面略具光泽,年轮明显,有的可见暗棕色、质松、带亮星的髓部。气微,味微涩。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剂:电热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蒸发皿、数显恒温水浴锅、乙醇等。
方法:取供试品约2~4g,称定重量,置100~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50~100ml,塞紧,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小时。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计算公式:
W样+W0-W1
样品含水量% =×100%
式中:
W0----------------------------称量瓶的重量(g)。
W1---------------------------称量瓶与样品的重量(g)。
W样---------------------------样品的重量(g)。
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通则 2331)测定,不得过15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