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经典文言文阅读12篇含答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91-95(附答案与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91-95(附答案与译文)91靖郭君将城薛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者。
靖郭君谓谒者①曰:“毋为客通②。
”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过三言,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进曰:“海大鱼。
”因反走。
靖郭君曰:“请闻其说。
”客曰:“臣不敢以死为戏。
”靖郭君曰:“愿为寡人言之。
”答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缴不能絓也③。
荡④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今夫齐,亦君之海也。
君长有齐,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之城至天犹无益也。
”靖郭君曰:“善。
”乃辍,不城薛。
(《战国策·齐策一》)【注释】①谒者:负责传达通报的人。
②通:通报。
③缴不能絓:戴绳的箭不能拖住(它)。
缴(jiǎo),带绳的箭。
絓(guà):通“挂”,牵制。
④荡:跳。
【阅读训练】一、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靖郭君将城.薛(城:名词用如动用,筑成。
)B客趋.进曰(趋:小步快走。
)C因反走.(走:跑)D愿.为寡人言之(愿:愿意)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有()A①客多以.谏者②臣不敢以.死为戏B①毋为客通②愿为.寡人言之C①因.反走②靖郭君因.见之D①靖郭君因见之.②今夫齐,亦君之.海也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译文:②君长有齐,奚以薛为?译文:③君失齐,虽隆薛之城至天犹无益也。
译文:四、客人的话主要表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使靖郭君最终放弃个人的利益。
你认为客人的哪句话最能打动靖郭君?请把这句话写在下面。
答:【参考答案】一、解释不正确的是D,希望。
二、相同的有B和C,B都是介词,替,给;C连词,于是,就,便。
A①连词,因为;②介词,把。
D①代词,他;②助词,的。
三、①(一旦它)跳到(岸上),失去了水,蝼蚁也能够随心所欲地吃了它。
②你能长久地占有齐国,还要在薛地筑什么城呢?③你失去了齐国,即使把薛城修筑得有天高还是没有好处哇。
四、今夫齐,亦君之海也。
九年级文言文阅读10篇含答案

九年级文言文阅读10篇含答案杜小雷【原文】杜小雷,益都之西山人。
母双盲。
杜事之孝,家虽贫,甘旨无缺。
一日,将他适①,市肉付妻,令作馎饦②。
妻最忤逆,切肉时,杂蜣螂其中③。
母觉臭恶不可食,藏以待子。
杜归,问:“馎饦美乎?”母摇首,出示子。
杜裂视,见蜣螂,怒甚。
入窒,欲挞妻,又恐母闻。
上榻筹思,妻问之,不语。
妻自馁,彷徨榻下。
久之,喘息有声。
杜叱曰:“不睡,待敲扑耶④!”亦觉寂然。
起而烛之,但见一豕⑤,细视,则两足犹人,始知为妻所化。
邑令闻之,絷去⑥,使游四门,以戒众人。
谭薇臣曾亲见之。
《聊斋志异》【注释】①适:往,到……去。
②馎饦(bótuō):面食名。
此处指水饺。
③蜣螂(qiāngláng):即屎壳郎。
④敲扑:用棍子打。
⑤豕(sh ǐ):猪。
⑥絷(zhí):拴,捆。
【解词】①杜事之孝()②市肉付妻()③妻问之,不语()④起而烛之()【答案】①杜事之孝(侍奉,服侍)②市肉付妻(买)③妻问之,不语(说话)④起而烛之(用蜡烛照着看)【译文】一天,杜小雷要外出,买了肉给妻子,要她给母亲做水饺吃。
妻子最忤逆不孝,切肉时,将屎壳郎夹杂在肉里。
母亲吃水饺时,觉得味道恶臭,不能下咽,便藏起水饺来,等儿子回家。
杜小雷回来后,问母亲:“水饺好吃吗?”母亲摇摇头,拿出水饺来给儿子。
杜小雷掰开水饺一看,见馅里有屎壳郎,大怒,想责打妻子,又怕母亲听见,便上床想办法。
妻子问他,也不说话。
妻子心中有愧,在床下徘徊,不敢上床。
过了很久,听到很粗的喘气声。
杜小雷躺在床上叱骂道:“还不睡觉,想挨揍吗?”床下却没有一点动静。
起来点亮蜡烛察看,见一头猪在床下;仔细看看,猪的两脚还是人脚,才知道妻子变成了猪。
县令听说了这件事,命将猪拴了去,在城四门游街,以告戒众人。
谭薇臣亲眼见过这事。
鸿【原文】天津弋人得一鸿①。
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
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
弋人将并捉之。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文言文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御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敦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30.把“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成现代汉语。
3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详写了吕蒙学习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通过吕蒙的惊人长进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B.本文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C.本文善于运用对比,通过“蒙辞以军中多务”与“蒙乃始就学”对比,表现了孙权劝学的成功。
D.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生动传神,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和心理。
【答案】30.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31.A【解析】30.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在此题中,要注意“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本文详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吕蒙学习”这个片段是略写。
故选A。
【点睛】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2007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2篇(含答案与翻译)

2007年四川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1)是以善为国者.()(2)民富则.安乡重家()(3)奚以知其然.也()19.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2)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20.在短短百十字的文字中,直接体现了管仲“”这一远见卓识。
(3分)【参考答案】18.(1)的人(2)就(3)这样19.(1)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2)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
20.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参考答案】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
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
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
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
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2007四川安岳)【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
妻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嘻!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
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
荒政之施,莫此为大。
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
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注】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
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
③敖仓:粮仓。
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B. 为术甚备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C. 及公私兴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 发司农之粟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②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4)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
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________”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_______”和“C________”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12篇(含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12篇(含答案和解析)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
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注释】①倥偬(kǒngzǒng):事多,繁忙。
②门阀:名门贵室。
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余近日以军务倥偬。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以为/在有所益B. 肃/遂拜/蒙母C. 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D. 日/必了此/功课为佳(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4)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
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品质。
(5)甲乙两文中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答案:(1)①研究。
②因为。
(2)D。
(3)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不感到什么苦(也没什么感到苦的)。
(4)①结友。
②有恒(勤朴)。
(5)【参考示例】①泛读法,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定量读书法,如“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20篇含答案16页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20篇含答案16页(上)(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第一辑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觉: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忿:③故欲杀之故:④天下无冤狱狱: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 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4分)参考答案:1.【答案】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答案】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评分】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3.【答案】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评分】每点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附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
(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既还谢家,意大不
说 ( )
② 太傅慰释 之 曰(
)
③ 汝何以 恨乃尔(
)
【答案】
① 既还谢家,意不
说(同“悦”,高兴。) ② 太傅慰释 之 曰
(代词,她,指谢道韫)
③ 汝 何以 恨乃尔(为什么)
译文】
王凝之的夫人谢道韫嫁到王家后,非常瞧不起王凝之。 回到谢家,她心里很不高兴。谢安宽慰劝解她说:“王郎是 王羲之的儿子,人品才干也不坏,你怎么会遗憾到这种地步 呢?”谢道韫说:“我们谢家一门,叔父中有阿大、中郎; 同族兄弟中,又有封、胡、遏、末。想不到天地之间,竟然 有王郎这样的人!”
石崇厕
原文】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
之属①,无不毕备。又与新衣着②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王 大将军往③,脱故衣,着新衣,神色傲然。群婢相谓曰:“此 客必能作贼。”
(选自《世说新语·汰侈》)
【注释】
1甲煎粉: 唇膏类化妆品。 沉香汁: 用沉香木制成的香水。 属: 类。
2着(zhuó):穿。③ 王大将军:王敦。 ④ 作贼:指造反。 【解词】
【解词】
① 躬市 奁妆()②张去 ,家人忘之()③因
登金山谒寺僧()④吾侪 日与习近( ) 【答案】
① 其一 为蛇所吞(被) ② 然遥望不敢 前 (上前,名词作动词)
③ 如是 者久(像这样) ④ 衔之而 去 (离开) 【课内词语】
① 岂能 为暴涨携之去(被) ② 狼不敢 前 (上前,名词作动词)
③ 如是 再啮(像这样) ④ 太丘舍 去 (离开)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
①谢夫人: 王凝之妻谢道韫, 谢安侄女。 往: 指嫁出去。 ②薄:轻视。③太傅:谢安。逸少:王羲之。人身:指人的品貌、才干等。恨:遗憾。(古今异义词)④阿大:指谢尚,谢安从兄。中郎:指谢安二哥谢据。群从:同族兄弟。封、胡、遏、末:谢氏四名子弟的小名,都是青年才俊。⑤乃:竟然。
⑥逮:到。
【解词】
① 既释,周大
说 ( )
② 周侯可为三公 不
)
3因云:“如此,唯当杀之耳!”()④周侯 由我而 死( )
【答案】
① 既释, 周大 说(同“悦” ,高兴。 ) ② 周侯可为三公 不(同 “否”,相当于吗) ③ 因 云:“如此,唯当杀之耳!” (于是, 就) ④ 周侯 由 我而死(因为)
答。王敦于是说:
“像这样,只有杀了他罢了!”王导又默不
作声。等到周觊被杀后,王导才知道周觊救过自己,叹息道:
“我不杀周侯,周侯却因我而死。到阴曹地府中我都对不起这
个人啊!”
谢夫人既往王氏
原文】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①,大薄凝之②。既还谢家,意大 不说。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 乃尔?③,”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④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⑤”
【译文】
王敦起兵作乱,王导兄弟到朝廷请罪。周觊很为王家人担 忧,刚刚进宫时,脸上充满有忧愁的神色。王导呼喊周觊道: “我全家百口人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周觊径直走过去没有 应答。进去后, 周觊竭尽全力保全援救他们。 王导等被免罪后, 周觊很高兴, 喝了酒。 等到走出来的时候, 王家人仍然在门口。 周觊说:“ 今年杀了那些逆贼, 我要取颗斗大的金印挂在肘后。 ” 王敦打进石头城后,问王导:“周侯可以担任三公吗?”王导 不回答。王敦又问:“可以担任尚书令吗?”王导还是没有回
①王大将军:王敦。起事:指王敦于晋元帝永昌元年(322)以
讨伐刘隗为名, 从武昌起兵攻建康。 ②丞相: 王导。 诣:到⋯⋯去。阙(què):朝廷。谢:谢罪。 ③周侯:周觊,字伯仁。深忧诸王:王敦是王导的堂兄。王敦起兵后,刘隗劝晋元帝将
王氏全部杀掉,
所以周侯深忧诸王。
④百口: 指全家人的性命。
⑤石头:石头城。
1置 甲煎粉、沈香之属( )
2无不 毕 备()
3神色 傲然 ()
4此客 必 能作贼()
【答案】
1置 甲煎粉、沈香之属(放置)
2无不 毕 备(全,都)
3神色 傲然 (傲慢的样子)
4此客 必 能作贼(一定)
上期译文】
石崇家的厕所里常有十多个婢女列队侍奉客人,都穿着
华丽的衣饰。厕所里放置了甲煎粉、沉香汁之类的东西,非常 齐备。还给客人穿上新衣服才让出来,客人们大多害羞不去上 厕所。 王大将军去厕所, 脱下旧衣服, 穿上新衣服, 神色傲慢。 婢女们互相议论说:“这个客人一定会造反谋逆。”
I
【原文】
张老相公,晋人。适将嫁女,携眷至江南,躬市奁妆①
舟抵金山,张先渡江,嘱家人在舟,勿博膻腥②。盖江中有電 怪③,闻香辄出,坏舟吞行人,为害已久。张去,家人忘之, 炙肉舟中。忽巨浪覆舟,妻女皆没。张回棹,悼恨欲死。因登 金山谒寺僧④,询鼋之异,将以仇鼋⑤。僧闻之,骇言:“吾 侪日与习近⑥,惧为祸殃,惟神明奉之⑦;祈勿怒,时斩牲牢⑧,投以半体,则跃吞而去。谁复能相仇哉!”张闻,顿思得计。便招铁工, 起炉山半, 治赤铁, 重百余斤。 审知所常伏处, 使二三健男子,以大钳举投之,鼋跃出,疾吞而下。少时波涌 如山;顷之浪息,则鼋死已浮水上矣。行旅寺僧并快之,建张 老相公祠,肖像其中,以为水神,祷之辄应。
(《聊斋志异》) 【注释】
①躬:身体。这里是亲自的意思。奁(li ná)妆:女子梳妆打扮 的用具,这里指嫁妆。②煿(bó):煎炒或烤干食物。③盖:
连词,表原因。鼋(yuán):是龟鳖科中的一属,特点是体型大,体重可达100公斤。④谒:拜见。⑤仇:报仇。⑥吾侪(chái):我们。侪:同辈,同类的人们。⑦惟神明奉之:只有像侍 奉神明一样侍奉它。⑧时:经常。牲牢: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
王导愧不救伯仁
【原文】
王大将军起事①,丞相兄弟诣阙谢②。周侯深忧诸王③, 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④周直过不 应。既入,苦相存救。既释,周大说,饮酒。既释,周大说, 饮酒。及出,诸王故在门。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 如斗大系肘后。”大将军至石头⑤,问丞相曰:“周侯可为三 公不?”丞相不答。又问: “可为尚书令不?”又不应。因云: “如此,唯当杀之耳!”复默然。逮周侯被害⑥,丞相后知周 侯救己, 叹曰:“我不杀周侯, 周侯由我而死。 幽冥中负此人! ”(选自《世说新语·尤悔》)【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