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概论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大纲

南京大学编(高纲号 0478)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要求《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专科)的必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是否掌握社会工作的专门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在我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的事业,就是为了帮助处于社会问题或个人问题中的群体或个人摆脱困难。

社会工作在帮助群体或个人解决具体困难时,有一套专门的价值、理论、知识与技术,这就需要我们对社会工作的专门知识进行了解。

《社会工作概论》就是这样的一门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实务,为以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使自学应考者学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了解社会工作的实务与范围。

第二部分: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编社会工作理论第一章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Ⅰ.考核知识点一、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二、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条件三、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状况四、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状况Ⅱ.考核要求一、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1.识记:(1)社会工作。

(2)助人专业说。

(3)潜能资源说。

(4)社会工作者。

2.领会:(1)社会工作定义的要点。

(2)社会工作四个要素。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二、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条件1.识记:(1)社会工作产生的经济条件。

(2)社会工作产生的政治条件。

(3)社会工作产生的文化思想条件。

2.应用: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条件。

三、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状况1.识记:(1)德国汉堡制。

(2)爱尔伯福制。

(3)慈善组织协会。

(4)“汤恩比馆”。

(5)“贝佛里奇报告”2.领会:(1)英国伊莉莎白济贫法。

(2)爱尔伯福制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3)慈善组织协会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4)睦邻组织运动。

四、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状况1.识记:(1)仓储。

集美大学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集美大学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3.掌握现代福利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国家干预活动的一个核心内容,隐含统治阶级一系列的价值观理念,并对社会福利的内涵和运行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教学重点: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教学难点:社会福利制度的含义、分类与特征
第二节中西社会福利制度
一、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二、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促进系统、理性与战略的形成;建构行动策略;解构现代性的缺陷;促进知识积累;发展服务技巧。
3.掌握社工哲学基础的内容——宗教理念;人文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理想主义;集体主义;费边主义。
教学重点: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教学难点: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一、价值体系
3.掌握中国的职工福利制度改革——改革职工福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办法;改革集体福利事业的管理体制;探索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教学重点: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教学难点:西方的社会福利制度
第四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观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价值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社会工作强调职业与责任;理性与情感;社会支持与关系网络;公平正义与社会行动;模式建构与理论指导。
3.掌握1913年,美国休姆受聘长沙耶鲁医院从事医务社工;1918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宗教与社会服务部”;1920年,蒲爱德女士在该部主持医务社工。
教学重点:中国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中国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章社会福利制度
第一节社会福利制度的性质
一、社会福利制度的含义、分类与特征
二、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教学重点:过程模式与角色
教学难点:过程模式与角色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07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54 学分:4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开设学期:第7学期四、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社会工作概论》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性的主干课程,是社会工作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及其社会工作实务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学科特点和意义;了解其西方和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过程;社会工作的一些重要流派及其主要理论;理解并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

通过对社会工作助人特点的了解,以及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把握,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关怀素质和专业价值观。

五、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在认识我国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尝试透过结合社会实践,探索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六.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声像教学相结合。

七、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共5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旨在帮助学生对“什么是社会工作”有一个初步的理念架构,了解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性质及施用领域。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对社会工作有初步了解。

(二)教学内容什么是社会工作?工作的内涵社会工作的特点。

社会工作的对象及领域工作的对象工作的领域社会工作的功能(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社会工作的对象及领域难点:社会工作的特点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共3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准备理解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的科学家内涵,领会并熟悉掌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操作原则和内容,自觉履行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课程代码113103101319课程属性专业知识课程课时/学分32/2课程性质选修实践学时0责任教师课外学时0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社会工作概论》是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的专业知识课程,主要面向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政治学三个专业的本科生,共32学时。

该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社会工作总论、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实务等。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全面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性质与功能,理解社会工作价值、社会工作理论、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能够熟练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is a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urse offered by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mainly for undergraduates in three majors: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and politics,with a total of32class hours.The main contents taught in this course include:general social work,social work methods,and social work practices.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ocial work,grasp the basic concepts,nature and functions of social work,understand the value of social work,social work theor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havior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and be able to master-1-social work methods such as case social work,group social work,community social work, and social work administration.2.设计思路:本课程引导学生在对《社会学》具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掌握社会工作的概念、性质、功能的基础上,了解西方社会工作实践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理解社会工作价值与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理论指导社会工作实务,探索社会工作的过程。

社会工作概论 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 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应对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社会工作概论的教学大纲进行探讨,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一、课程目标社会工作概论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全面的理解,使其能够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并能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干预和解决。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社会工作的定义和范畴:通过学习社会工作的定义和范畴,学生能够明确社会工作的核心任务和职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学生将学习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包括系统论、生态学、人类发展理论等,以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3. 了解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学生将学习社会问题的分类和特点,并探讨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4. 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将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包括社会调查、个案管理、组织干预等,以提升实践能力。

二、内容安排社会工作概论的内容安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范畴:介绍社会工作的定义、历史和发展,以及社会工作的范畴和职能。

2. 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介绍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包括系统论、生态学、人类发展理论等,以便学生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3. 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介绍社会问题的分类和特点,以及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4. 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介绍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包括社会调查、个案管理、组织干预等,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5. 社会工作的伦理和职业道德:介绍社会工作的伦理和职业道德,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课程目标,社会工作概论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包括以下几种: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讨社会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认识我国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尝试透过结合社会实践,探索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时数共51学时(周3)(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以讲授为主。

学生除了听课,还应该通过讨论、模拟、专题讨论、实地考察等活动直接参与教学过程。

(五)面向专业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定义及构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旨在帮助学生对“什么是社会工作”有一个初步的理念架构,了解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性质及施用领域。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对社会工作有初步了解。

(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为 1、社会工作的含义。

2、社会工作的领域。

3、社会工作的对象。

其中,如何认识社会工作是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是科学1、什么是科学。

2、科学的特质。

3、社会工作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4、社会工作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二、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1、社会工作过程是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2、社会工作需要细致地分析、巧妙地应对问题。

3、社会工作面对的任务常常是新的、独特的、特殊的。

三、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1、什么是制度2、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制度四、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1、什么是专业2、社会工作的专业特征五、社会工作的涵义1、专业社会工作与我国通行的社会工作的区别。

2、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3、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定义与学科性质一、社会工作的定义1、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的慈善事业2、把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3、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由政府和私人社团举办的专业服务,这种服务不分性别、年龄与贫富,以协助任何个人发挥其最高潜能,使其获得最美满最有效的生活为目的。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篇:《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课程说明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对社会发展、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工作技巧。

《社会工作概论》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性的主干课程,是社会工作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及其社会工作实务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学科特点和意义;了解其西方和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过程;社会工作的一些重要流派及其主要理论;理解并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

通过对社会工作助人特点的了解,以及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把握,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关怀素质和专业价值观。

本课程适用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总学时为54学时第一编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内涵教学要求掌握:社会工作的内涵和类型;熟悉: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其它社会科学的关系。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三、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一、社会工作领域的拓展二、社会工作领域的分类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和类型一、社会工作的定义二、社会工作的构成三、社会工作的类型第四节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二、社会工作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三、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2 复习思考题:1、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2、试述社会工作的领域。

3、什么是社会工作?试比较关于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

4、试述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过程结构。

参考书目:1、叶楚生:《社会工作概论》,台湾同泰印刷局,19862、袁华音、王青山:《社会工作概论》,黄河出版社,19903、徐震、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4、卢谋华:《中国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教学要求掌握: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熟悉:社会工作的功能;了解:我国社会工作的现状。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学时:36学时(2学分)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

通过探讨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主要内容:
1.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征
-社会工作的概念和范畴
-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定位
-社会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人权伦理
-社会工作的系统理论
-社会工作的发展理论
-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3.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
-社区社会工作
-教育社会工作
-卫生社会工作
-福利社会工作
-法律社会工作
4.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
-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
-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型
5.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和职业伦理
-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路径
-社会工作的职业规范和道德要求
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课程讲解、小组讨论、实践体验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

2.评价方式:课程成绩评价由平时成绩(包括小组讨论、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两者比例为70%:30%。

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参考书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张天民编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080 目录前言 (2088)一、课程性质 (2088)二、课程目的 (2088)三、课程简介 (2088)四、教学时数 (2088)五、教学方式 (2088)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2088)七、教材 (2089)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 (2090)第一节社会工作含义 (2090)一、社会工作内涵 (2090)二、社会工作的特征 (2090)三、社会工作专业性基础上的职业化 (2090)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 (2091)一、社会救助 (2091)二、社会福利 (2091)三、社会保障 (2091)四、社会服务 (2092)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主客体及过程 (2092)一、社会工作主体 (2092)二、社会工作客体 (2092)三、社会工作的过程 (2092)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 (2093)复习与思考题 (2093)拓展阅读书目 (2093)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发展 (2094)第一节基于社会救助的社会工作萌芽 (2094)一、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 (2094)二、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2094)三、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2094)第二节基于社会安全的社会工作扩展 (2094)一、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保险法 (2094)二、美国社会保障法 (2094)三、“贝弗里奇报告”及“福利国家” (2094)四、社会安全制度和社会工作的关系 (2094)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2094)一、专业化的依据和标准 (2094)二、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缘起和标志 (2094)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特征 (2094)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与展望 (2095)社会工作概论第四节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2095)一、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思想与实践 (2095)二、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工作实践 (2095)三、20世纪80年代后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 (2095)四、社会工作的现状与趋势 (2095)复习与思考题 (2095)拓展阅读书目 (2095)第三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和价值体系 (2096)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2096)一、哲学与哲学基础 (2096)二、哲学基础在社会工作中的意义 (2096)三、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的结构 (2096)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2096)一、价值与价值体系 (2096)二、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意义 (2096)三、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2096)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2097)一、伦理与专业伦理 (2097)二、专业伦理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 (2097)三、社会工作伦理系统 (2097)复习与思考题 (2097)拓展阅读书目 (2097)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与知识体系 (2098)第一节社会工作理论 (2098)一、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 (2098)二、社会工作理论体系 (2098)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2098)第二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 (2098)一、知识与知识体系 (2098)二、社会工作知识体系 (2098)三、社会工作知识与理论和技能的关系 (2098)第三节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中的理论创新 (2099)一、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理论“短缺” (2099)二、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和创新 (2099)复习与思考题 (2099)拓展阅读书目 (2099)第五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2100)第一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概述 (2100)一、人类行为 (2100)二、社会环境 (2100)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100)四、人类行为评估的基本框架 (2100)第二节人类行为的层面 (2100)208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082一、人类行为的生理层面 (2100)二、心理层面 (2100)三、社会层面 (2101)第三节生命周期和行为与社会环境 (2101)一、人类生命周期的八阶段理论 (2101)二、对生命周期的评论 (2101)复习与思考题 (2101)拓展阅读书目 (2101)第六章个案社会工作 (2102)第一节个案社会工作概述 (2102)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2102)二、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 (2102)三、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 (2102)第二节个案社会工作的过程 (2102)一、申请与接案 (2102)二、资料搜集与问题判断 (2102)三、诊断与服务计划 (2103)四、服务与治疗过程 (2103)五、结案与评估 (2103)第三节个案社会工作的派别 (2103)一、功能学派 (2103)二、心理与社会学派 (2103)三、问题解决学派 (2103)四、行为修正学派 (2104)五、危机干预模式 (2104)六、任务中心取向模式 (2105)复习与思考题 (2105)拓展阅读书目 (2105)第七章小组社会工作 (2106)第一节小组社会工作概述 (2106)一、社会工作的小组及小组社会工作 (2106)二、小组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2106)第二节小组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2107)一、基本价值观 (2107)二、实践性价值观 (2107)第三节小组社会工作的四大实务模式 (2107)一、社会目标模式 (2107)二、互惠模式 (2108)三、治疗模式 (2108)四、发展性模式 (2108)第四节小组社会工作的类型和发展阶段 (2109)一、小组社会工作的类型 (2109)二、小组社会工作的一般发展阶段 (2109)社会工作概论第五节小组社会工作方案 (2109)一、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案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2109)二、小组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2109)三、游戏是小组社会工作的重要资源 (2110)复习与思考题 (2110)拓展阅读书目 (2110)第八章社区社会工作 (2111)第一节社区 (2111)一、社区概念 (2111)二、社区的分类 (2111)第二节社区社会工作概述 (2111)一、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 (2111)二、社区社会工作概念 (2111)第三节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其价值观 (2112)一、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分析 (2112)二、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2112)第四节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2112)一、社区发展模式 (2112)二、社区计划模式 (2112)三、社区行动模式 (2113)四、社区照顾模式和社区教育模式 (2113)第五节社区社会工作介入过程模式 (2113)一、建立初步的专业关系 (2113)二、搜集社区资料 (2113)三、制定社区发展计划 (2113)四、采取社区行动 (2114)五、撤离和工作成效评估 (2114)复习与思考题 (2114)拓展阅读书目 (2114)第九章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工作督导 (2115)第一节社会工作行政概述 (2115)一、社会工作行政概念 (2115)二、社会工作行政分类 (2115)第二节社会工作行政系统及功能 (2115)一、社会工作行政系统 (2115)二、社会工作行政功能 (2115)第三节社会工作行政的特点和实施程序 (2116)一、社会工作行政的特点 (2116)二、社会工作行政的实施程序 (2116)第四节社会工作督导概述 (2116)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定义和功能 (2116)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实践性价值原则 (2116)第五节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方法、阶段与技巧 (2116)208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084 一、社会工作督导的方法 (2116)二、社会工作督导的阶段与技巧 (2117)复习与思考题 (2117)拓展阅读书目 (2117)第十章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 (2118)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 (2118)一、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2118)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2118)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2118)四、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2118)五、重要的实务领域――儿童虐待介入 (2119)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 (2119)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2119)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2119)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2119)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2119)第三节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会工作 (2120)一、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 (2120)二、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的局限与发展 (2120)三、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 (2120)复习与思考题 (2120)拓展阅读书目 (2120)第十一章家庭及老年人社会工作 (2122)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2122)一、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2122)二、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2122)三、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与内容 (2122)第二节老年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2122)一、老年人与老年问题 (2122)二、老年人社会工作概述 (2123)三、老年人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基础 (2123)四、老年人社会工作方法 (2123)第三节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内容 (2123)一、老年照顾 (2123)二、老年心理和社会服务 (2124)三、老年社会政策 (2124)复习与思考题 (2124)拓展阅读书目 (2124)第十二章妇女社会工作 (2125)第一节妇女社会工作定义和相关理论 (2125)一、妇女社会工作的界定及相关澄清 (2125)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 (2125)第二节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 (2125)社会工作概论一、家庭社会工作服务 (2125)二、发展型社会工作 (2125)第三节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 (2126)一、个案工作方法 (2126)二、团体工作方法 (2126)三、社区工作方法 (2126)四、宏观社会工作方法 (2126)复习与思考题 (2126)拓展阅读书目 (2126)第十三章矫治社会工作 (2127)第一节矫治社会工作概述 (2127)一、矫治社会工作的内涵 (2127)二、矫治社会工作的特征 (2127)三、矫治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2127)第二节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 (2127)一、矫治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2127)二、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2127)三、矫治社会工作实务 (2128)第三节我国的矫治社会工作 (2128)一、中国矫治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2128)二、我国的矫治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128)复习与思考题 (2128)拓展阅读书目 (2128)第十四章救助社会工作 (2130)第一节救助社会工作的含义及历史发展 (2130)一、贫困与反贫困 (2130)二、救助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2130)三、救助社会工作与一般救助工作的关系 (2130)第二节救助社会工作的类型与方法 (2130)一、救助社会工作的对象 (2130)二、救助社会工作的类型 (2130)三、救助社会工作的方法 (2131)四、社会工作者在反贫困中的角色 (2131)第三节中国救助社会工作 (2131)一、我国贫困现状分析 (2131)二、救助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2131)三、我国救助社会工作展望 (2131)复习与思考题 (2131)拓展阅读书目 (2131)第十五章企业社会工作 (2133)第一节企业社会工作概述 (2133)一、工业社会工作、职业社会工作和企业社会工作 (2133)二、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2133)2085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086三、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2133)第二节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体系 (2133)一、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主体 (2133)二、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客体 (2133)三、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 (2133)四、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2134)第三节我国的企业社会工作 (2134)一、我国企业职工面临的问题 (2134)二、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介入途径 (2134)三、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展望 (2134)复习与思考题 (2134)拓展阅读书目 (2134)第十六章农村社会工作 (2135)第一节农村社会工作概述 (2135)一、农村社会工作的概念 (2135)二、农村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理念 (2135)三、农村社会工作的分类 (2135)第二节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历史与本土化 (2135)一、农村社会工作的历史 (2135)二、社会工作本土化与农村社会工作的存在空间 (2135)三、农村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困境 (2135)第三节农村社会工作的内容 (2135)一、政府主导的农村社会工作 (2135)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2136)复习与思考题 (2136)拓展阅读书目 (2136)第十七章社会工作研究 (2137)第一节社会研究与社会工作研究 (2137)一、社会研究 (2137)二、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类型和必要性 (2137)三、社会工作研究伦理 (2137)第二节社会工作研究范式 (2138)一、社会研究范式 (2138)二、社会工作研究范式 (2138)三、社会工作研究中的“文化问题” (2138)第三节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 (2138)一、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2138)二、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2138)三、长度访谈 (2138)复习与思考题 (2139)拓展阅读书目 (2139)第十八章社会工作教育 (2140)第一节社会工作教育概述 (2140)社会工作概论一、社会工作教育的内涵 (2140)二、社会工作教育的任务 (2140)三、社会工作的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 (2140)第二节社会工作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意义 (2140)一、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关系 (2140)二、社会工作教育与本土化的关系 (2141)第三节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 (2141)一、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2141)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策略 (2141)复习与思考题 (2141)拓展阅读书目 (2141)2087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088前言一、课程性质《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是在学生学完《社会学》《社会保障学》等课程,掌握了其基本原理之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增强实际工作能力而开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